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为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它与图2安徽阜南出土(属于商文化前中期)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似,据此可知()图1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图2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A.不同地区文化存在交流 B.三星堆文化由商人创造C.巴蜀成为商人统治区域 D.礼乐制度得到广泛传播2.相比前代,周代宗教的发展变化体现在“神”或“上帝”角色的转变方面,即由原来氏族部落专属神祗变为天下所有部落的神祗;在继承“君权神授,天命所归”的前提下提出了两个新的命题:其一是“天命靡常”,其二是获得天命的依据在于“德”。周代的这些做法()A.使神权与王权分离 B.旨在维护天下共主合法性C.体现家国一体理念 D.发扬了儒家为政以德思想3.儒家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其门下弟子大多参与政事,如子路、子贡等;墨家宣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政治立场鲜明的学说;法家则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集权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战国众多变法活动中独领风骚。由此可知,这三家学派()A.都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B.先后受到统治者的重用C.代表的政治立场趋同 D.都提出可行的治国方略4.隶书出现在秦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据此可知,隶书在秦代的出现()A.受到“书同文”政策的影响 B.是基于政治形势和实用的需要C.是基于其特有的审美价值 D.是文化专制政策的必然产物5.在郡县制下,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并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司法三权分立。同时中央通过对郡县官员的考核来掌握他们的政绩,决定他们的升降任免。这些措施()A.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B.便利中央垂直管理地方C.体现贵族政治的消亡 D.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势力6.汉律对家庭关系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尊长卑幼和尊男卑女,如汉律允许男子有妻有妾,而妻妾则要对丈夫尽忠诚义务。这一现象说明汉代()A.法律制度逐渐严苛化 B.儒学促使社会风气日益开放C.伦理道德趋向法制化 D.社会治理借助宗法制度完善7.汉武帝时期将以前郡国每年对皇帝贡献的土产,不再直运京师,专门设官经理,运去行市最高的地方售卖,得钱归公,这叫做"均输"。在长安设了一所可以叫做"国立贸易局"的机构,网罗天下货物,"贱则买,贵则卖",这叫做"平准"。这一政策的实行()A.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致使地方官员的特权消失C.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阻碍了商品的全国性流通8.传统的观点认为:汉武帝早年征伐四方、开疆拓土,却也耗费了国力,以致民不聊生。及至晚年,武帝“幡然悔悟”,停止了对外的征伐,下诏“罪己”。学者辛德勇在《制造汉武帝》一书中认为,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人为地建构了汉武帝晚年从“尚攻”转向“守文”的政治形象。这一观点引发广泛学术争议,表明()A.当代著作比古代史学作品更接近真相B.历史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饱满C.时人热衷于对历史人物进行形象重塑D.历史解释受到研究者主观认识的影响9.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政权对峙中,南朝认为北朝的民族政权是非正统的,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魏民族;而北朝所著史书,认为正统乃属北方,北魏地处中原,是真正的正统文化所在地,而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这一现象反映出()A.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C.传统的华夷观发生根本改变 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被阻断10.有学者将魏晋时期的士人群体分为五种类型(如下表)。据此可知,魏晋时期()类型特点及代表人物第一种类型顿悟世事之变,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坐享利禄。如王戎第二种类型恪守儒家传统,虽然政治环境在变,但从表面看他们的思想不变。如傅玄第三种类型执着于传统伦理道德,固执地秉承儒家的纲常名教,陷入与政治现实的严重对立,他们走向老庄,兼摄儒道。如阮籍和嵇康第四种类型原本是儒士,因不满政治现实从官场上淡出,隐居田园不再入仕。如陶潜第五种类型身兼儒道,但以道家思想为主,淡泊名利,看重生命并修行道术,成为道士。如葛洪A.士人阶层分化及政治心态的多元B.佛道思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C.多种文化交流融合导致社会动荡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11.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愿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隋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汉代。这说明()A.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开始于汉朝B.接触交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C.隋唐时期中外交往交流达到顶峰D.文化交流融合推动社会创新发展12.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两省作为“机要之司”的职权被集中到了政事堂。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参与决策的职权得以保留。政事堂制度()A.有利于防治腐败现象 B.提高了行政效率C.加强了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了中央集权13.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说明当时()A.基层治理较为松散 B.租佃关系发展普遍C.社会的流动性加强 D.传统社会结构解体14.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15.史家常用“内重外轻”和“外重内轻”论述中国历史上的集权与分权。“内”指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权,“外”指地方政府和地方分权。由外重内轻引发割据,加速王朝瓦解的是()A.秦、西汉 B.东汉、唐 C.唐、北宋 D.南宋、明16.下表是在辽宋夏金时期有关“中国观”的观点。据此归纳最为贴切的主题是()观点一辽金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扩大到辽金统治之下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使“中国”的范围不再局限于长城以南观点二辽金王朝以“中国”自居则使“中国之民”不再仅代指汉族,也包括在辽金两朝生活的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观点三“中国”一词不再是区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标记,而是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共有的政治符号,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代名词A.国家统一民族共生 B.多元一体国家认同C.实现汉化民族交融 D.共处华夏友好和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卿世禄制是氏族贵族特权的残余,亦是对君主任免官吏权力的限制。由国君掌握任免权力的官僚制度,起源于春秋中后期。一大批没落的中小贵族离开其原来的宗族,凭借其个人才能,以单纯士人的身份投身于有势力的卿大夫之家,与其投靠的卿大夫家族没有血缘宗法关系,仅仅是凭着对新家主的忠心而受到新主人的豢养。战国时期,这种官僚制度由于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此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摘编自沈长云等《战国史与战国文明》材料二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催生官僚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官标准有哪些发展?从封建政府的视角简述科举制推行的积极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时逐渐建立起一种以儒术培育人才、传承文化的治国模式,此后每一朝代的封建统治者在取得政权之后总是不断地扩大太学的规模,逐步建立并完善官学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主要场所。汉代学校教育实行“分经授诸生”,汉武帝时在太学里置五经博士,儒生以传习、阐释“五经”为业,经学开始形成,学派逐渐繁荣。材料二唐代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以及弘文馆和崇文馆等,且四门学准许“庶人之俊异者”入学。唐宋以后,不仅汉族统治者在学校教育中重视传承以儒家经学为主的中华文化,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对此格外重视,并在学校管理和教学方面制定了颇为周详的规程。——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栗洪武、陈磊《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历史规律》(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贡献。(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以来古代学校教育获得发展的原因。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料一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以茶纳贡与周武王。史料二《茶经》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史料三茶马古道遗迹图4思茅段图5剑川段图6贵州段材料二唐代,茶大规模传入朝鲜、日本,留唐僧人、学生及遣唐使不但知茶、饮茶、爱茶,还把茶籽带回国内种植。自16世纪起,经由来华传教士、水手、使臣、商人不断将茶叶知识、饮茶风俗、茶叶饮料、茶树茶籽传回欧洲。17世纪中叶,美洲殖民地荷属新阿姆斯特丹人最早饮茶。19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在印度发展茶业,之后,又在非洲的尼亚萨兰(今马拉维)、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地发展茶业。现在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种上了茶树,不同程度地发展了茶叶生产。——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陶德臣《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途径与方式》(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茶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茶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文明绵延传承。内聚的地理环境、广阔的疆域和众多人口,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外在条件。持续沿用的汉字以其广泛适用性、文化附加功能、高度组词能力、形音义一体功能、文化固化功能等,是中华文化持久传承的坚固栽体。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水乳交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为文化发展繁荣创造了条件。丰富的、多层次的教化体系,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持续稳定的保障机制。独特的史学传统,铸就了赓续延绵的历史文化传承意识。中华民族沿着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不断前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凝结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等典籍,向其他国家和民族展现了独到的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丝绸、瓷器和茶叶,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地榆往各国,成为独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摘编自人民网《讲好中国历史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材料中中华文明发展的某一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似,表明三星堆文化与商文化之间存在交流,A正确;三星堆文化与商文化存在明显不同,三星堆文化是古代巴蜀先民创造的,B错误;商的统治范围并未到达巴蜀地区,C错误;礼乐制度是西周确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合,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本题以龙虎纹青铜尊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夏商西周的青铜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旨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2.【答案】B【解析】【分析】由材料“继承‘君权神授,天命所归”和所学可知,周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并没有分离,A错误;据材料可知,为论证周取代商的合法性而提出:“天命靡常”,“天命的依据在‘德”的观点、材料中“氏族部落专属神祇变为天下所有部落的神祇”,这些都有利于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的建立,B正确;材料未涉及家庭、家族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C错误;春秋时期儒家的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影响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西周时期的中国。本题考查了西周的政治,旨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注意排除无关选项。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学而优则仕”“尚贤”“在战国众多变法活动中独领风骚”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中儒家、墨家和法家都有较为强烈的参政意识,A正确;
B错误,法家受到重用,其他两家并不受到重用;
C错误,说法不符合史实,三家代表政治立场不同;
D错误,最切合战国时期国情的是法家,其余两家的治国方略在战国时期不具有可行性;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学而优则仕”“尚贤”“在战国众多变法活动中独领风骚”。4.【答案】B【解析】【分析】“书同文”是把其他诸侯国所用的文字,改成统一的“小篆”,A错误;据材料“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可知,秦朝时用隶书取代小篆,是基于政治形势和实用的需要,B正确;材料未体现审美价值的信息,C错误;从材料看,隶书的兴起与文化专制的焚书坑儒有关联,但并非必然产物,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秦代的中国。本题以《说文解字·序》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旨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5.【答案】B【解析】【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央通过对郡县官员的监察和考核,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正确。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A项错误;
在封建社会,贵族政治一直存在,故C与史实不符;
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但并不能消除地方割据,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郡县制的特点,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同时中央通过对郡县官员的考核来掌握他们的政绩,决定他们的升降任免”进行分析。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6.【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的法律强调尊长卑幼和尊男卑女,在对男女地位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即伦理道德法制化,C项正确;
伦理道德法制化不等于法律严苛,A项错误;
材料主旨并未涉及到社会风气变化,B项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就逐渐瓦解,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汉代的法律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注意汉代法律制度的内容特点,联系儒家思想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7.【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政府的均输官在各地统一低价征购货物,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这使得政府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打击了富商大贾围积居奇、垄断市场的行为,C项正确;
均输平准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排除A项;
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使地方官员特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能说是消失,排除B项;
这项政策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商品的良性流通,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政策,解答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8.【答案】D【解析】【分析】当代著作和古代史学作品都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并不能笼统地断定为“当代著作比古代史学作品更接近真相”,A错误;材料仅是提及现代学者和古代史学家对同一历史人物的形象有争议,但并没有体现出人物形象的“饱满”,B错误;材料仅是提及现代学者辛德勇并不认同司马光的记述,并不能据此扩大为“时人热衷”,C错误;据材料可知,现代历史学者辛德勇并不认同司马光的观点,他认为汉武帝晚年的政治形象是司马光“人为地”建构出来的,据此可知,历史解释受到研究者主观认识的影响,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本题以《资治通鉴》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汉武帝边疆开拓和民族关系;旨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领悟。9.【答案】A【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南北朝政权对峙之时,南北政权互相争夺王朝的正统地位,并指责对方,这反映出南北政权间既相互冲突又存在着文化认同,A正确;争夺正统并不意味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错误;“传统的华夷观发生根本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南北政权之间处于对立状态,但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依然在持续,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本题考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旨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主旨的准确解读。10.【答案】A【解析】【分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由于儒、佛、道三教思想并存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土人群体出现分化现象,儒教讲现实人伦秩序,道教和佛教告诉人们功名利禄如浮云,毋须贪恋,生命重于一切,士人群体对社会多元化思想的不同态度,致使他们分化为不同的群体,A正确;魏晋时期,佛道虽有发展,但不是社会发展主流,B错误;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导致文化融合,C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变革,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本题以士人群体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的发展;旨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11.【答案】D【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开始于汉朝”与史实不符,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接触交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无法体现中外交往交流在隋唐时期达到顶峰,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隋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可知,隋唐时期,对外交流频繁,且不仅局限于商贸领域,还拓宽了文化交流,形成了以隋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而这又推动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反映了文化交流融合推动社会创新发展,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汉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2.【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政事堂实现了中书门下的合署办公,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参与决策的职权得以保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中书、门下广泛地参与决策,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到政事堂,从而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B项正确;
政事堂制度对防治腐败的作用有限,A项错误;
政事堂的设置是为了加强皇权,而非制约,C项错误;
政事堂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强化中央集权,D项错误。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政事堂的作用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3.【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未涉及基层治理的信息,A错误;材料未体现宋代租佃关系的普遍,B错误;据材料“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可知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多样,是社会流动性加强的结果,C正确;传统社会结构仍是“士农工商”,并未解体,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宋代的中国。本题考查了宋元时期社会的变化;旨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领悟。14.【答案】D【解析】【分析】据材料“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可见日常交通不用马匹,不会导致马匹供不应求,A错误;
宋代抑商政策出现了一定的松动,B错误;
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有基本常识,“缺乏基本常识”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马和羊是重要的战备物资,马匹是必不可少的征战和交通工具,羊皮则用于制作军服、营帐,北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对峙,使宋朝不得不加紧对战略物资的控制,因此“《清明上河图》中缺乏马和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正向类选择题,时空是宋代的中国,考查了北宋的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排除推理错误的选项。15.【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强大,唐朝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权力增强,造成藩镇割据局面。因此东汉和唐朝因为外重内轻引发了地方割据,加速王朝瓦解,B项正确;
秦、西汉的灭亡与地方割据无关,A项错误;
北宋被金所灭,与地方割据无关,C项错误;
南宋被元朝所灭,明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与地方割据无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制度,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反映的信息,结合东汉地方豪强势力和唐朝节度使权力的变化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6.【答案】B【解析】【分析】辽宋夏金时期并未实现国家统一,A不符合题意;由表格信息可知,“中国”一词在辽宋夏金时期,得到辽金等少数民族的认同,体现了多元一体和国家认同的主题,B符合题意;虽然辽金等朝都有汉化现象,但“实现汉化”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C不符合题意;辽宋夏金时期有和平,也有战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辽宋夏金时期的中国。本题以有关“中国观”的观点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辽、西夏和金的政权建立与制度建设;旨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主旨准确深刻理解。17.【答案】(1)原因:士阶层的壮大;私学的兴起;变法运动的推动及世卿世禄制(分封制)的废除;君主权力的加强;奖励军功。(2)发展:选拔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拔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选拔范围扩大。意义: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行政人员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战国时期,这种官僚制度由于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可知,士阶层的壮大;据材料一“此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可知,私学的兴起;据材料一“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可知,变法运动的推动及世卿世禄制(分封制)的废除;据所学可知,君主权力的加强;奖励军功。
(2)第一小问发展,据材料二“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和所学可知,选拔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据材料二“明经、进中国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经义、时务策与诗赋”可知,选拔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据材料二“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可知,选拔范围扩大。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从对官场、对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等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可得出: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行政人员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
【点评】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和隋唐时期的中国。本题以沈长云等《战国史与战国文明》和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旨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第一小题的原因,注意从人才、教育、政治和军事等多角度提取材料一的信息;第二小题的发展和意义,注意限定的条件。18.【答案】(1)贡献:着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官学教育系统;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分经”教学的基础(促进了经学的形成和学派的繁荣);赋予学校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培养统治集团后备力量的重要职能。(2)统治者的重视(巩固统治基础的需要);科举制的实施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士族的衰落和庶族的崛起);儒学的复兴和发展(理学的产生及官学化);民族交融的不断深入。【解析】【分析】(1)据材料“逐步建立并完善官学教育体系”可知,着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官学教育系统;据材料“汉武帝时在太学里置五经博士,儒生以传习、阐释·五经’为业,经学开始形成,学派逐渐繁荣。”可知,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分经”教学的基础(促进了经学的形成和学派的繁荣);据材料一“使其成为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主要场所”可知,赋予学校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培养统治集团后备力量的重要职能。
(2)据材料二“唐代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以及弘文馆和崇文馆等,且四门学准许‘’庶人之俊异者’入学”和所学可知,统治者的重视(巩固统治基础的需要);据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实施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士族的衰落和庶族的崛起);据材料二“重视传承以儒家经学为主的中华文化”和所学可知,儒学的复兴和发展(理学的产生及官学化);据材料二“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对此格外重视,并在学校管理和教学方面制定了颇为周详的规程。”所学可知,民族交融的不断深入。主要
【点评】本题是影响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武帝和唐宋以来的中国。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旨在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19.【答案】(1)史料一是文献史料,属于二手史料,可以用来探究我国古代茶的生产源头;史料二是关于茶的专著,是探究中国古代茶文化的重要文献;史料三是古迹,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高,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茶的贸易和传播。(2)论题:茶叶是中外交往的重要媒介。阐述:中国是世界最早生产茶叶和饮茶的国家,并发展出一种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唐宋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向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时期,周边国家受到中国影响,如朝鲜、日本开始种茶、喝茶,且吸收中国的茶道。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深入,中国的茶经由传教士、商人、使臣等传入欧洲,让欧洲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茶的种植向美洲、非洲扩展。至今,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种茶,中国茶文化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总之,茶不仅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文化,是中外交往的重要媒介。【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可知,史料一出自晋朝的《华阳国志·巴志》的文献记载,属于文献史料,其记载的“以茶纳贡与周武王”属于二手史料,可以用来探究西周时期茶的历史和我国古代茶的生产源头;史料二出自唐朝《茶经》的文献记载,属于文献史料,《茶经》是中国古代关于茶的专著,是探究中国古代茶文化的重要文献;史料三为茶马古道的古迹,属于实物史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茶叶的贸易和传播路径等。
(2)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近代、现代(世界)。首先,阅读材料二,拟定论题,题目要求“围绕茶的历史”,据材料“贵州段”“茶大规模传入朝鲜、日本”“英国开始在印度发展茶业”和所学可得出论题为:茶叶是中外交往的重要媒介。其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展开论述。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世界最早生产茶叶和饮茶的国家,并发展出一种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据材料二“唐代,茶大规模传入朝鲜、日本,留唐僧人、学生及遣唐使不但知茶、饮茶、爱茶,还把茶籽带回国内种植。”可知唐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向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时期,周边国家受到中国影响,如朝鲜、日本开始种茶、喝茶,且吸收中国的茶道。据材料二“自16世纪起,经由来华传教士、水手、使臣、商人不断将茶叶知识、饮茶风俗、茶叶饮料、茶树茶籽传回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深入,中国的茶经由传教士、商人、使臣等传入欧洲,让欧洲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伴随早期殖民扩张和经济文化交流,加之利润的吸引,茶叶成为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茶文化在欧洲广泛传播。据材料二“17世纪中叶,美洲殖民地荷属新阿姆斯特丹人最早饮茶。19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在印度发展茶业,之后,又在非洲的尼亚萨兰(今马拉维)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地发展茶业。”可得出茶的种植向美洲、非洲扩展,中国茶文化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最后,总结归纳,茶不仅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文化,是中外交往的重要媒介。注意用词准确简洁,逻辑清晰明了,史论结合,完成表述。
【点评】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和论述类的综合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和古代、近代、现代的世界。本题以中国茶文化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三国至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古代商路上的中西物质与技术交流和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表现;旨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迁移所学。20.【答案】观点:中华文明的绵延传承有其必然的原因。在地理条件上,中华文明所处的区域东临大海,北面是荒漠戈壁,西面是青藏高原,南面是横断山脉,虽不利于中华文明对外交往,但客观上也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属和合成材料制眼镜框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二零二四年度股权转让合同标的与具体权益描述
- 铅字打字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投放代理合同
- 偏振计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运载工具用履带滚动带市场洞察报告
- 2025届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一中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新疆昌吉市第九中学高考冲刺英语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洞口县第九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有限合伙企业股权激励合同样本
- GB/T 210.1-2004工业碳酸钠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业碳酸钠
- GA/T 1030.2-2017机动车驾驶人考场使用验收规范第2部分:场地驾驶技能考场
- 痛经的中西医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课件
- 2022年关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报告
-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件
-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课件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台词中英对照
- 健康领域核心经验解读与活动指导课件
-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模板
- 《原电池》上课课件(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