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11/9
生活中的经济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杨筠2024/11/9吃穿住行用2024/11/9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但大多数人并不太理解经济学。我们对经济学的概念,大致的印象很有可能是这样的:2024/11/9【1】经济学是谈钱的,是一门专业,跟日常生活没太大关系;
【2】经济学可能比较复杂,我们不需要明白,也搞不明白;
【3】A经济学家说过的话,一定有B经济学家出来反对;
【4】经济学家说没有通货膨胀的时候,大家都已经非常小心和紧张了;
2024/11/9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
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在超市里,面对着收款台前一条条长队,我们需要判断哪一支队伍速度较快;在选举时,我们需要决定投票给哪一位候选人;为了争取一份满意的雇佣合同,我们需要与对方讨价还价;为了获得理想的婚姻,我们需要在茫茫人海中千挑万选……在做出这种种决定时,我们有意无意地会运用一些经济学知识。
2024/11/9经济学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收益与成本的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发生,但是要想真正懂得经济学思想却不那么容易,因此人们试图将经济学思想简单化、生活化,也就是将经济学的核心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例子来表述。将那些在课堂上用严谨的话语讲来晦涩难懂的思想,换以如话家常的语言来说,就非常简单、清楚了。2024/11/9通俗的说,经济学更是一门帮助你思考的学问,它有助于你作出更好的个人决策,因为,从你每天早上醒来的一刻到你每天晚上睡下的一刻,你的生活充满了选择。……例如对于准备上学得学生,利用机会成本你知道高中毕业时应该选择读大学还是读中专,成本收益分析会告诉你该出国还是在国内读大学,边际效用理论能帮你分析出该读几年,比较优势理论则能帮你决定读什么专业并如何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工作。2024/11/9当然,经济学并不是教你一套可以立竿见影的致富术,那是骗人术。而是教会你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并且一定能让你更聪明,没有一个学科能像经济学那样,能够充分解释如此广泛的人类行为。经济学就象一张指路图,它设想了现实中的许多细节,却使你更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
2024/11/9经济学是对你大脑的一种训练,几乎你在经济学中学到每一件事情都在锻炼你的抽象思维。你会不断地问:"如果,怎么办?"经济学的学生会学到很多有用的经济概念,但是对抽象思维的训练真正使他们受益匪浅。大多数经学生不会把研究经济学作为他们终身的职业。他们工作在不同的领域,例如银行业,商业,生意,管理,金融,保险,房地产,销售,法律,政府,新闻业,保健和艺术。对每个人而言,学习经济学是一个有益的选择。2024/11/9馈赠的经济学有一对夫妇,某天中了118万元了彩票大奖。双方的兄弟姐妹们都来祝贺,言语中均有想借几个钱的意思。夫妻想到双方兄弟姐妹这么多,每家送几万便所剩无几,但铁公鸡一毛不拔,肯定会得罪人。该怎么办呢?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中了彩票的主人,你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发表看法并说明理由。2024/11/9这是我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是有两个人同时中了118万元大奖,其中一个将中奖的钱给双方每个兄弟姐妹5万,剩余买了一套房子,然后继续过着打工的生活;另一对夫妇用中奖的钱开了一个超市,给每个兄弟姐妹馈赠5万元的股份,结果没几年工夫,超市资产过千万,兄弟姐妹们都腰缠万贯。由此可见,馈赠也是一门学问,相同的馈赠,只是改变了一下方式,结果便不一样。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金钱观不同,折射出投资能力的高下;换一种思维方式,便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馈赠如此,人生的许多方面也是如此。2024/11/9有一个老人特别喜欢收集各种古董,一旦碰到心爱的古董,无论花费多少钱都要想方设法地买下来。有一天,他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了一件向往已久的古代瓷瓶,花了很高的价钱把它买了下来。他把这个宝贝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兴高采烈地骑车回家。谁知由于瓷瓶绑得不牢靠,在途中“咣当”一声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下来以后摔得粉碎。这位老人听到清脆的响声后居然连头也没回继续向前骑车。2024/11/9这时,路边有热心人对他大声喊道:“老人家,您的瓷瓶摔碎了!”老人仍然是头也没回地说:“摔碎了吗?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无可挽回了!”不一会儿,老人家的背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如果这种事情放到一般人的身上又会是怎样呢?我想不少人一定会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对着已经化为碎片的瓷瓶捶胸顿足,扼腕痛惜,有的可能会好长时间精神难以恢复。2024/11/9由于年龄、经历等等原因,我们可能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做了一些无可挽回的错事,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弯路,经历了一些难以承受的挫折,如果利用沉没成本的概念来认识这些事,只要我们从这些错事、弯路和挫折打击中吸取经验教训,调整航向,面对新的开始,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从而赢得一种新的、更为积极的人生!2024/11/9人为什么要结婚?1+1>2。一是指1+1之后多出一个小孩,达到了婚姻的生育目的。二是指协同效应,原意是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如果重组得当,能够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两个人结婚之后,也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比如以前是两个人各自承担住房成本,结婚后住房成本可以减半。另外,结婚还可以减少一方在追求另外一方时发生的高额费用,比如鲜花、衣物等等。如笑话所说,鱼儿上钩之后,自然就不用再喂鱼饵了。当然,即使结婚后还会发生鱼饵费用,也属于内部关联交易了。2024/11/9我面前有两个男人,一个有钱但是很丑,一个很帅但是没钱,我应该如何选择?
2024/11/9每个人的消费者偏好都是不同的,看你自己的偏好在金钱和美色之间如何移动了。从理论上来说,要达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最佳选择是逛街的时候和有钱人,外出的时候和帅哥。2024/11/9为什么大学生喜欢逃课?读大学时,我们寝室6个人经常逃课,有位室友甚至连续一个月没上一节课。今天的大学生逃课,仍有过之而无不及。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逃课随年级上升而上升,大一学生逃课率为12.4%,大二为24.3%,大四竟然高达50.5%。而且,学生中间流行着这样的等级观念: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而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课;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大学生不像中小学生,没有中考高考压力,学的是专业知识与探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对以后工作与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与作用,从重要性而言,一点不比中小学差。可为何还是有这么多大学生逃课呢?2024/11/9许多老师上课教书,不是照本宣科,就是填鸭式灌输。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不能真正学到探索精神与思考方法,会不会对教育方法与内容感兴趣。于是乎,大学生大量逃课便自然而然发生了。大学教育方法与内容不符合学生要求,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那就是多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方面,大量企业找不到胜任岗位的员工,另一方面,则是大量学生找不到工作岗位。这说明我国大学目前的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既然是没有市场价值的专业知识,学生们不感兴趣,以逃课相待,也就相对合理了。2024/11/9寒假回校,要先坐汽车到A县,然后坐火车回家。本来要等9点的公车,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到一辆昌河(私车)。司机要价10元,公车只要6元。司机说现在春节时段,公车每天只有一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发。我当时站在路上冻了一个多小时了,也顾不得那么多,就上车了。汽车途经B乡时有人招手上车,司机停车。那人问,到A县多少钱,司机说5元。那人说公车才2元,最多给你3元。司机说现在春节时段,公车每天只有一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发。那人还要等公车。2024/11/94元你上不上?那人还要等公车。司机无奈,说:你就慢慢等2元的公车吧。说罢就慢慢将车开走了。仔细分析了一下,按经济学理论,司机的边际成为几乎为0,可以说是净收益为3元。那么为什么没能成交?2024/11/9这与生活中的一般商品的买卖不太一样,比如一件商品批发价为10元,卖价为15元,当出价13元时,卖主可能不卖,虽然此时有净有益3元,(假设此时边际成本也为0),因为卖主还会考虑一个机会成本,即下一位买主可能出价15元。但乘车不一样,因为那时还有好几个空坐,机会成本几乎不存在;且快到终点站了,路边可能出现随机乘客的概率很小了。为什么哪?2024/11/91、信息不对称司机对公车是否来这一信息掌握比较充分,而等车人则不,他可能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等到公车的可能性比较大。2.过分自信(Overconfidence)心理有了第一条的信息不对称,司机即自信等车人会后悔,相信司机的话,在车子慢慢发动时再叫住司机。2024/11/9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经济学简介第二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第三章经济学的选择问题第四章宏观经济基本问题第五章大学生创业第六章投资理财2024/11/9主要的学习方法案例分析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2024/11/9课程考核考核方式:考查 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具体比例为:最终成绩=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讨论、出勤情况等)30%+期末考试成绩70%。2024/11/9教学参考资料 [1]保罗.萨繆尔森.生活离不开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加里·贝克.生活中的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刘杉.聚焦生活中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4]高希均.经济学的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1999. [5]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6]弗兰克著、闾佳译.牛奶可乐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常青.应该读点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024/11/9第一章经济学简介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子,其最本质的任务就是去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人类社会的规律是从每个人的行为中来的,经济学对于人生“大道”的理解有其独特的方式,经济学中蕴含着人生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生活得简单而快乐。2024/11/9§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有实用价值、最成熟、研究的人也最多的一门学问。它既非常深奥,又平白易懂,就看我们怎么学。一个人不学经济学也能懂一般的经济规律,比如说物以稀为贵,这就是经济学。但是学过经济学就懂得更深刻,问题看得更透。而且能够用经济学的规律来解释世界,判断事物的是非,估计局势的发展。我们还能够发现,由于古人不懂经济学,人类的发展大大地延误了,而且至今类似的错误还一犯再犯。可见普及经济学知识有多么重要。
2024/11/9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一起乘火车去旅行.数学家讥笑经济学家没有真才实学,弄出的学问还摆了一堆诸如“人都是理性的”之类的假设条件;而经济学家则笑话数学家们过于迂腐,脑子不会拐弯,缺乏理性选择.最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打赌看谁完成旅行花的钱最少。三个数学家于是每个人买了一张票上车,而三个经济学家却只买了一张火车票.列车员来查票时,三个经济学家就躲到了厕所里,列车员敲厕所门查票时,经济学家们从门缝里递出一张票说,买了票了,就这样蒙混过关了。2024/11/9三个数学家一看经济学们这样就省了两张票钱,很不服气,于是在回程时也如法炮制,只买了一张票,可三个经济学家一张票也没有买就跟着上了车.数学家们心想,一张票也没买,看你们怎么混过去。等到列车员开始查票的时候,三个数学家也像经济学家们上次一样,躲到厕所里去了,而经济学家们却坐在座位上没动。过了一会儿,厕所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并传来了查票的声音。数学家们乖乖地递出车票,却不见查票员把票递回来。原来是经济学家们冒充查票员,把数学家们的票骗走,躲到另外一个厕所去了。数学家们最后还是被列车员查到了,乖乖的补了三张票,而经济学家们却只掏了一张票的钱,就完成了这次往返旅行。2024/11/9一、稀缺问题——经济学的出发点
人的欲望[Wants]是无穷的[Unlimited]。 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Resources]是稀缺的[Scarce]。欲望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引起了经济活动[EconomicActivity]。
2024/11/9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资源的多寡的。这也就是说,稀缺性不是指能用于生产的资源的绝对数量有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资源再多也是一个既定的量,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也就具有稀缺性。2024/11/9稀缺性的产生原因 1.数量的有限性,如耕地、石油、淡水等; 2.人类获取有用物品的能力有限性,如雷电、火山、风等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能源,但是人类没有办法去完全利用他们; 3.人口迅速膨胀,人口规模的扩大导致人均资源越来越少; 4.人的欲望具有无限膨胀性。2024/11/9二、如何选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于资源多用途性与需求多样性的存在,使得任何社会都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即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如何把具有多用途性的稀缺资源按需求的轻重缓急合理分配到各个社会部门中,以便生产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由此产生了经济学这门学科。2024/11/9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问题就是由于资源稀缺而引起的各种选择问题。 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配置的科学。 “这个定义的背后隐含着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事实上,正是由于存在着稀缺性和人们追求效益的愿望,才使得经济学成了一个重要的学科。”2024/11/9三、机会成本人无时无刻不在选择,而每一次的选择面前都有着无数的可能性,但也只能抉择其一,而摒弃了其他那无数的可能性。 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一件事情的成本,并不是为了做这件事直接付出的代价,而是因为做这件事而不得不放弃的其他事情中,价格最贵的那个。2024/11/9举例解释 你晚上去看电影,成本不仅仅是那张电影票和来回交通费,更主要的成本是,如果去看电影,那你晚上就不能做别的事情了。那晚上你可能做的其他事情,其中最重要的那个,再加上电影票等费用,才是你看电影的全部成本。如果那晚你本来可以和巴菲特一起吃饭聊天的,那么,你看电影的成本就很高了,高到很少有人能承受,因此,现实中,我们不会见到有人为了看电影而放弃和巴菲特共进晚餐。2024/11/9机会成本与人生选择没有选择自由固然痛苦,但太多的选择机会未必就意味着幸福。人的理性选择总是根据机会成本来做权衡。一般而言,机会越多、机会成本越大,选择也就越艰难。“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往往只有那么几步”。一旦选择了某一条人生道路,就会形成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惯性(自我强化与路径依赖)。如果中途转向,往往要经历痛苦的“换羽”过程,要付出比当初更高的代价,有时甚至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进入一种“锁定”(lockin)状态。2024/11/9四、经济体制与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上的价格调节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计划经济——通过中央政府的计划及相应的行政命令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现实的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2024/11/9§2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某日,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智力题,请小岚回答,老师的题目是这样的:“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小岚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不是。”“枪声有多大?”“80-100分贝。”“那就是说会震的耳朵疼罗?”“是。”“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确定。”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2024/11/9“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边上还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没有。”“有没有残疾的或者饿得飞不走的鸟?”“没有。”“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不算。”“打鸟的人眼睛有没有花?保证是10只?”“没有花,就10只。”老师已经满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但小岚继续问:“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都怕死。”“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不会。”“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完全可以。”“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小岚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2024/11/9老师当即晕倒。2024/11/9§2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一、理性经济人所谓的理性经济人,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总希望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人。对于理性经济人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人是自私的,自私的人是有理性的,从个人理性可以推出社会理性,理性是可以计量的。2024/11/9在经济学家看来,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追求利益乃人之本性。对于这一点,《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看得最为真切:“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古代的韩非子曾经提过:医生为病人吸出伤口的毒不是因为亲情,而是因为利益。韩非子还提到一个例子:一个父亲听到军官对他当兵的儿子很好的时候,反而大哭,因为那样他的儿子就要为军官卖命了。2024/11/9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是去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发现你刚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人回答仍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票,你是否还会去听?2024/11/9 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可仔细想一想,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失去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没有道理丢了电话卡后仍去听音乐会,而丢失了票之后就不去听了。原因就在于,在人们的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票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账户的预算和支出。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票都被归入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2024/11/9人的两重秉性——利己与利他 "自私自利"无疑是人类实现生存和发展的最有力的手段,问题在于,它是否是唯一的手段?人是社会动物,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自私自利的"争斗"之外,还必须有互惠互利的"合作",也就是说,"合作"同样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手段之一。而任何"合作"行为都必然包含(程度不同的)"利他"的因素。因此,"自私"(争斗)与"利他"(合作)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之一,二者的共生关系是人类在生存手段上的辩证法。2024/11/9【讨论】 1.中国人道德水平低下。(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假设乘船的人都是中国人会发生什么样的情景?) 2.让座位的经济学。(为什么中国缺乏绅士和淑女?)2024/11/9二、资源的稀缺性学习经济学首先必须承认资源稀缺性假设,因为如果资源是足够的,那就不需要选择,也就不必考虑成本,当然就不会有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人们的欲望和需求是复杂多样的,也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一种低层次的需要,就会产生一种更高的新的需要。如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追求的是饱暖,到了90年代我们需要家电,90年代末我们需要电子通信,现在我们开始购买住房和汽车,再往后我们可能会开始考虑私人飞机的需求。2024/11/9三、完全信息完全信息是指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足够使自己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信息。完全信息假设在微观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信息是完全的,那么市场价格机制才会是有效的,资源就能实现最优配置。2024/11/9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的婚姻。我们首先需要在恋爱阶段了解对方的脾气性格、爱好兴趣、个人习惯,甚至价值取向等,随着关系的不断深入,我们会了解到对方的亲戚家人、朋友同事、家庭事业,在实现了有效的信息沟通之后,再踏上婚姻的红地毯,这样的结合会因为在作出决定之前,对双方的信息有了充分的掌握,因而比较牢固稳定。试想,如果两个人不是建立在充分的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就贸然而盲目地结婚,在日后的生活中肯定会出现很多意料不及的问题。2024/11/9理性经济人、资源稀缺、完全信息这三个基本的假设,为经济学的分析力、决策力提供了现实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因而我们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就必须了解这些假设。2024/11/9§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与规范
实证经济学[PositiveEconomics] ——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回答“是什么”[Whatis]。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Economics]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处理经济问题。 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oughttobe]。2024/11/9举例1、富人的税率比穷人高(实证)2、富人的税率应该比穷人高吗?(规范)3、由于收入水平不高,小汽车还不能进入中国家庭(实证)4、提倡轿车文明是向西方学习,不利于我国的国情况(规范)5、技术进步有利于经济发展(实证)6.经济发展是一件好事(规范)2024/11/9§4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斯蒂格里茨先生所著《经济学》一书中,有一章的题目非常醒目:“像经济学家那样地思考”。言外之意,经济学家与一般人的思考不同,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与一般人得出的结论往往偏差很大,甚至完全相反。像经济学家那样地思考,意味着更多的理性,更多的智慧。2024/11/92024/11/9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现实中,人们总是喜欢免费午餐,这不是由于他们不理性,而是因为理性的人总是希望让别人为自己支付午餐费,除非制度规则使得他们没有办法这样做。2024/11/9【阅读材料】经济学如何看世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首先说这句话的,是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当你也这样说的时候,你可能误会了它本来的含义。它的本义是说,人家花钱请你吃饭,你没有买单,可是你是有代价的。因为你吃这顿饭的时间,可以用于做其他事情,这些事情,对你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你把时间用于白吃这顿饭,就失去了这些本来能有的价值。2024/11/9如果有人请你吃午餐,他出钱,而且不附带任何条件。这是免费的么?2024/11/9不是!因为你用于跟人吃午餐的时间,是你的资源,它有多种用途,除了跟人共进午餐,它还可以用于跟朋友聊天、午休、逛街、打游戏、上网,甚至静坐遐思。如果你去吃这顿“免费的”午餐了,你就放弃了其他的享受,也许这些享受中的某一项其价值比吃这顿午餐对你更有价值,也就是效用更大。所以,你吃的这顿午餐不是免费的。即使有人请你吃饭,你也不一定就高高兴兴兴地去了,而是要考虑你吃这顿饭的机会成本有多大。有时我们抱怨,请人吃饭,那个人却不来。其实,人家是考虑了机会成本。2024/11/9举例说明假如你原来在一个政府部门上班,每年有10万收入。现在,你决定下海经营一家餐馆。每年的全部收入是11万,会计成本是10万,包括买菜、买肉、员工工资、税收和各种其他费用。你的会计利润就是:11万-10万=1万2024/11/9但是,经济学家认为你没有赚钱,反而赔了钱,至少赔了9万。因为你想,如果你的时间不是用于开餐馆,而是继续在政府部门上班,你就会有10万元,现在你只有1万元,所以,你至少赔了9万元。问题出在你少算了成本,不能只算买菜、买肉等的成本,为了开餐馆,你放弃的收入也是成本,而你没有算上。这里的非同凡响之处在于,在一般人看来,干什么都可以挣钱,都可能有利润;而在经济学家看来,在一定的时期内,只有做一件事情才有利润,做其他任何事情都亏损。2024/11/9
第二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萨默尔逊在他的《经济学》(14版)中引用了无名氏的一句话:你可以使一只鹦鹉成为经济学家,但前提必须是让它明白“供给”和“需求”。经济学要说明价格如何配置资源、调节经济,因此,价格理论是经济学的中心。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供给与需求就是最重要的概念。2024/11/9§1需求理论 一、需求[DemandandWant]的含义需求——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与其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在理解需求这个概念时,应该注意的是,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2024/11/9举例说明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企业界为开辟了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而高兴。他们把大批的棉布、棉纱,以至于吃饭的刀叉、娱乐的钢琴运往中国。按购买能力来看,当时中国的一些富人是有购买这些产品的能力的,但由于当时中国人还没有消费这些洋货的欲望,故而市场实际上并不存在对这些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预测的错误,在于没有考虑购买欲望。2024/11/9二、需求规律[LawofDemand]
需求规律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2024/11/9【阅读材料】需求定理的例外比较重要的例外是炫耀性商品与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是用来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商品,例如首饰、豪华型轿车就是这种商品。这种商品只有在高价时才有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作用,因此,价格下降时需求反而减少。吉芬商品是指低档的生活必需品。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这种商品具有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的特点。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在1845年爱尔兰大灾荒时,马铃薯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反而增加。这种价格上升,需求增加的情况被称为“吉芬之谜”。具有这种特点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2024/11/9此外,在投机性强的市场上(例如,在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上),人们有一种“买涨不买落”的心理,即价格上涨时反而抢购,价格下跌时反而抛出。这与人们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和投机的需要相关,也可以作为需求定理的一种例外。2024/11/9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一是其他商品的价格二是消费者的收入三是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四是消费者的偏好五是广告规模六是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七是税收2024/11/9讨论与分析曲靖市房地产需求的影响因素,价格趋势。2024/11/9§2供给理论如果一个社会所有人都精通会计,那么会计在这个社会就难名一文。原因在于,可以作为会计进行劳动力供给的人太多了,而社会需要的会计数量毕竟只是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很小一部分,供给远大于需求的东西价格偏低是尽人皆知的再正常不过的事。而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则会偏高,就象鲁迅先生讲的一样,南方的卷心菜到了北京便“物以稀为贵”,而且还要用一根红绳子套了,美其名曰“龙舌兰”。越是稀少越是宝,鲁迅在仙台就受到格外的待遇。2024/11/9一、供给[SupplyandWant]的含义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供给是生产者的出售欲望和出售能力的统一。2024/11/9二、供给规律[LawofSupply] 供给规律——假定其它条件不变,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具体而言,对于正常商品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正方向的变动关系,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相反,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这就是供给定律。因此,供给定律反映的是商品本身价格和商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2024/11/9
供给定理的例外 供给定理指的是一般的商品规律。当然,这一规律也有例外。最重要的例外是劳动力的供给。当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增加时,劳动力的供给会随着工资的增加而增长。但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如果继续增加,则劳动力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减少。这种情况在分配理论中还要详细说明。还有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商品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其供给量是固定的,无论价格如何上升,其供给也无法增加。例如,土地、文物、艺术品的供给就属于这种情况。2024/11/9三、影响供给的因素一是商品本身的价格二是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三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四是其他商品的价格五是对未来的预期2024/11/9【阅读材料】大蒜的供给变化2008年,新蒜的上市价格在每斤两三角钱,蒜农不得不赔本卖蒜。2008年9月,各地大蒜库存相继出售,大大超出市场需求,价格开始大幅下跌。到2008年11月,价格跌破每斤一角,远远低于库存成本,不光蒜农赔本,大量的中间商也是血本无归。2009年大蒜初上市时,收购价格仍然较低,进入7月以后成交价格才逐步攀升。2009年下半年以来,大蒜价格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嗖嗖”地一路飞涨。从最初的一斤一两角到2010年5月的四五元,最贵时曾一度高达六七元。“大蒜价格都快比肉贵了!”消费者对此惊呼。大蒜价格为啥“高烧不退”?我们用供给定律来分析就不难理解。2024/11/9 据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该县被称为大蒜之乡)的蒜农反映:“今年的大蒜价格比去年高点不假,但产量比去年减少了1/3。”据了解,金乡县2009年大蒜种植面积为585万亩,比2008年减少105万亩,干蒜平均单产为7852公斤,比2008年减少3115公斤,减少了近1/3;全县总产为4593万吨,比2008年总产减少671万吨,减幅为127%。由于2008年的大蒜价格严重超跌,导致2009年大蒜供给量严重不足,大蒜价格报复性上涨。2024/11/9§3价格理论 电影《大宅门》片段:七爷一行人在药材市场先是高价购买黄连100斤,继而放出口风说还需要1000斤,并持币待购,各药商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黄连,结果几天内市场上黄连泛滥,价格狂降,七爷等人此时购买进大宗黄连,节省了大批银两。商品供不应求,买者争相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商品供过于求,卖者争相出售,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2024/11/9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是经常变化的。 供求规律[LawofDemandandSupply]——需求增加[减少],均衡价格上升[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减少];供给增加[减少],均衡价格下降[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减少]。2024/11/9价格对经济的调节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是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所调节的,也就是说,资源的配置是由价格决定的。那么,价格是如何起到这种作用呢?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把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归纳为三种:“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这三种作用是密切关联的。”2024/11/9那么,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的运行呢?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这种商品会出现供给过剩,供给过剩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会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这样,一方面刺激了消费,增加了对该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抑制了生产,减少了对该商品的供给。价格的这种下降,最终必将使该商品的供求相等,从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同理,当某种商品供给小于需求时,也会通过价格的上升而使供求相等。价格的这一调节过程,是在市场经济中每日每时进行的。价格把各个独立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并协调他们的活动,从而使整个经济和谐而正常地运行。2024/11/9【讨论与分析】 最近猪肉的价格上涨了不少,有人说吃不起猪肉了改吃牛肉,你认为这可行吗?为什么?2024/11/9§4欲望与效用 一、欲望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这也就是说,欲望是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的统一,两者缺一都不能称为欲望。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欲望是一种心理感觉。欲望的特点是其无限性。一种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其他欲望,永远也没有完全满足的时候。中国俗话所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正是这个意思。欲望的无限性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人类正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断产生、永无止尽的欲望而不断奋斗前进的。2024/11/9马斯洛人的欲望五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包括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的需要。这是人类的最基本欲望。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主要是指对现在与未来生活安全感的需要。这种欲望实际上是生理需要的延伸。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这是一种人作为社会的人的需要,主要指在自己的团体里求得一席之地,以及与别人建立友情。这种欲望产生于人的社会性。
2024/11/9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与来自别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这是人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成长、发展、利用自己潜在能力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完善自己的追求,以及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欲望。2024/11/9
二、效用[Utility]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获得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如果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感受到痛苦,则是负效用。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效用和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例如,一支香烟对吸烟者来说可以有很大的效用,而对不吸烟者来说,则可能毫无效用,甚至有负效用。因此,效用本身既没有客观标准,又没有伦理学含义。对不同的人而言,同样的物品所带来的效用是不同的。甚至对同一个人而言,同一物品在不同时间与地点的效用也是不同的。效用的大小与有无完全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2024/11/9一个富人正在沙滩上享用大海的美景、晴朗的天空和温暖的阳光。此时,他身边躺着一个一文不名的年轻的流浪汉。富人对这个年轻的流浪汉说:“年轻人,你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奋斗啊。”年轻的流浪汉问:“我为什么要去努力奋斗呢?”富人说:“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啊。”年轻的流浪汉又问:“获得更多的财富又是为什么呢?”富人说:“获得更多的财富你才能到海边度假,享受这里的海滩和阳光啊。”年轻人反问道:“那么,你认为我现在正在做什么呢?”2024/11/9这个年轻的流浪汉对富人的诘问使富人无言以对。对于富人而言,巨大的财富的效用显然很高,他的全部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占有和获取巨大的财富,然后比他人获得更多的享乐。然而在这个年轻的流浪汉看来,财富并不是通往更多的快乐的手段,快乐与财富之间的关联非常微弱。显然,在富人和流浪汉之间,对财富这种东西的效用的判断,是完全不同的。2024/11/9三、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yi] 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yi]——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或拥有量所得到的追加的满足。 效用最大化[UtilityMaximization]——运用有限的货币收入,通过有选择的购买行为以取得最大的效用。2024/11/9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对于同一种商品来说,消费者所消费或拥有的数量越多,他对于该商品的欲望的迫切程度就越低。即每增加一单位同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递减的。2024/11/9吃三个面包的感觉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哪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024/11/9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以下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即某种刺激的反复,使人生理上的满足或心理上的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减少。我们在消费同一种物品,例如连续吃巧克力时,都会有这种感觉。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每一种物品都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重要性不同。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当他有若干这种物品时,把第一单位用于最重要的用途,其边际效用就大,把第二单位用于次重要的用途,其边际效用就小了。以此顺序用下去,用途越来越不重要,边际效用就递减了。2024/11/9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解释消费者行为的基本规律。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2024/11/9从边际效用理论的角度看,“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十分正常的。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碗里的肉越来越多,而且很容易满足,对于很多人来讲,肉的边际效用非常低,价值也不高。他们放下筷子骂娘骂得并不是碗里的肉少,而骂的是边际效用高的东西,比如“昨天看戏没有买到最好的票”等。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好了之后,边际效用高的往往是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医疗服务、物业管理等等软的东西。这就要求政府要从过去只是关注人们碗里的肉转变到要关注堵车、看病难、拆迁等事情上来。2024/11/9
【讨论与分析】郁闷的裙子 多彩的夏季快到了,女同学忙着买夏装了。一个周末,同住一宿舍的小丽和小红分别到城里购买衣服,晚上回到宿舍时两人突然发现,她们购买的裙子是在同一个商场购买到的一模一样的裙子,可是,小丽花了200元购买到,而小红却花了300元,对于小红来说,这漂亮的裙子成了她本周最郁闷的东西。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你可以怎样开导小红呢?2024/11/9§5博弈论 一、什么是“博弈论” “博弈论”的英语原文是GameTheory,直译就是游戏论、运动论或竞赛论。如在足球比赛中,双方都想在努力巩固防守的同时积极进攻,以置对方于“死地”,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博弈。扩展开来讲,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角力等,都是“游戏”,只是内容不同而已。2024/11/9博弈的分类 一是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如果各博弈方能达成某种有约束力的契约或默契,以选择共同的策略,此种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就属于非合作博弈。企业之间的联合定价就属于合作博弈,而经常挑起价格战的企业采用的便主要是非合作博弈。在合作博弈中往往包含着非合作博弈。二是分为零和博弈、常和博弈与变和博弈。零和博弈指的是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总和为零,各种赌博就属于零和博弈。例如4个人参与一场赌博,其中3个人输了总共1000元,那么另外一个人必然赢了1000元。人们平常所说的“损人利己”实际上也包含有零和博弈的意思。2024/11/9常和博弈则是指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总和等于非零的常数。例如若干人分配一份总额既定的财产乃典型的常和博弈。变和博弈则是指随着博弈参与者选择的策略不同,各方的得益总和也不同。如在同一个股票市场,面对同样的大盘走势,伴随着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不同,有可能大部分人赚钱而小部分人亏钱,也有可能小部分人赚而大部分人亏,甚至还有可能所有人都赚或都亏。2024/11/9 三是分为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时或可看作同时选择策略,采取行动的博弈是静态博弈。譬如,在投标活动中,投标人投出标书一般虽有先后,但因为所有投标人在开标前都不知道其他投标人的标价,因此可看作同时选择策略,采取行动。体育竞赛中,双方出场阵容的选择也属于静态博弈。动态博弈则是指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有先后之分,后行者可以根据先行者的策略选择来决定自己的策略。如A企业降价后,B企业也跟着降价等。2024/11/9二、“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1.囚徒困境。假设警察局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嫌疑犯,但获得的证据并不十分确切,对于两者的量刑就可能取决于两者对于犯罪事实的供认。警察局将这两名嫌疑犯分别关押以防他们串供。两名囚徒明白,如果他们都交代犯罪事实,则可能将各被判刑5年;如果他们都不交代,则有可能只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如果一人交代,另一人不交代,交代者有可能会被立即释放,不交代者则将可能被重判8年。2024/11/9对于两个囚徒总体而言,他们设想的最好的策略可能是都不交代。但任何一个囚徒在选择不交代的策略时,都要冒很大的风险,一旦自己不交代而另一囚徒交代了,自己就将可能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对于囚徒A而言,不管囚徒B采取何种策略,他的最佳策略都是交代。对于囚徒B而言也是如此。最后两人都会选择交代。2024/11/92.智猪博弈。假设猪圈里有一大一小两只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猪食槽,另一头有一个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揿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若小猪去揿,大猪先吃,大猪可吃到9个单位,小猪揿好后奔过来,则只能吃到1个单位;若大猪去揿,小猪先吃,小猪町吃到6个单位,大猪吃到4个单位;若同时去揿,奔过来再同时吃,大猪可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企业、政府与商业环境博弈论与竞争策略智猪博弈按钮食槽2024/11/9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大猪采取何种策略,小猪的最佳策略是等待,即在食槽边等待大猪去揿按钮,然后坐享其成。而由于小猪总是会选择等待,大猪无奈之下只好去揿按钮。智猪博弈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如爱清洁的人经常打扫公共楼道,其他人搭便车;山村中出外跑运输、做生意的人掏钱修路,其他村民走修好的路;等等。企业、政府与商业环境博弈论与竞争策略食槽按钮2024/11/93.斗鸡博弈。两只公鸡面对面争斗,继续斗下去,两败俱伤,一方退却便意味着认输。在这样的博弈中,要想取胜,就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至少要显示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来,以迫使对方退却。但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必有一方要退下来,除非真正抱定鱼死网破的决心。这类博弈也不胜枚举。如两人反向过同一独木桥,一般来说,必有一人选择后退。2024/11/9在该种博弈中,非理性、非理智的形象塑造往往是一种可选择的策略运用。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争斗也是一种“斗鸡博弈”。在企业经营方面,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条件下,一家企业投资了某一项目,另一家企业便会放弃对该项目的觊觎。2024/11/9三、博弈策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许多精妙的博弈策略。许多成语典故就是对博弈策略的令人叫绝的运用和归纳。如围魏救赵、背水一战、暗渡陈仓、釜底抽薪、狡兔三窟、先发制人、借鸡生蛋等等。当然,博弈策略的成功运用须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博弈框架中进行。2024/11/9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父母不同意女儿所交的男友,威胁女儿说:“如果你再同他交往,我们就与你断绝关系。”但这样的威胁往往是不可信的。对爱情执着的聪明女儿会置父母的不可置信的威胁于不顾,继续与男友交往甚至最终与之结婚,父母最后也会承认那个当初他们并不喜欢的女婿。2024/11/9 人们常提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实是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动态博弈的一种描述。面对上边的政策,下边寻求对策是正常的、必然的。从“博弈论”的角度讲,上边的政策制定必须在考虑到下边可能会有的对策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政策就不会是科学、合理的。从以上的介绍中可以发现,我们身边充满了博弈,或者说,我们身边的许多行为、现象都可用博弈来概括。2024/11/9【阅读材料】不准时的集体活动 在各种社交场合,守时是一个基本要求,要保证大家都遵守纪律,奖励和惩罚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际上还应当引入一个自律机制。比如,上海理光就不会像国内有些公司一样对迟到者进行惩罚,有人迟到时,通常公司会要求小组的全体成员推迟下班以弥补迟到者给企业生产带来的时间损失,并将此公布于众,利用群体的力量来迫使成员尽量不迟到,不要因为你的迟到使大家都受到惩罚,当然,这要求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廉耻心”和“责任感”。2024/11/9【阅读材料】去还是不去时值冬天,寒风凛冽,实在不高兴晚上出门,可是周二晚上有三节的XX课,说实在,这课真的很无聊,去了是不会听课的,只是自习,看看英语单词或者报纸之类,而由于是多媒体教室,喇叭声音极大,不管是教室的哪一个角落都逃不过,可以说即使自己看书效率也是不高的,因此打算不去。但是如果去上课的同学很少,一眼望去很明显的少,那老师就很可能点名,意味着平时成绩会受影响。2024/11/9因此几乎每个同学心里都会做一番思想斗争,到底去还是不去?今天这次我和好友最后经过思想斗争,决定不去上课。可是开始上课一会儿后,收到去上课同学的短信,老师发现来的人很少,决定第二节课点名。于是就急急忙忙赶过去,趁课间时间溜进去,结果发现,教室里又基本坐满了人,老师就说:“既然大家都来,就不点名了,我要看到很多不来再点,那样可以抓到一大片。这次就不点了,下次再点。”估计在场后来赶到的同学一定狂郁闷,辛苦跑来竟然不点名。2024/11/9那么下个星期二要不要去?如果大家又是基本都不去,老师又会点,要是只是个别不去,多你一个也没关系。问题在于和你一样想法的人多不多。这是一个老师和学生的博弈以及学生之间的博弈的问题。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可以说去上课是保险选择,不去是有风险的但是如果能跳过大多数人的思维,还是可以自由选择的。2024/11/9损人利己还是利人利己——负和博弈不可否认,利己是人的本性,但互助才能使每个人都实现最大化的利己。我们要在经济活动中按照这一原则行事,必须明白只有互助才能互利。“唇亡齿寒”这个故事应该给现代人敲响警钟。从博弈论角度看,“唇亡齿寒”的典故是一种典型的负和博弈。负和博弈是博弈时局中人都得不到好处,彼此受到损害的博弈。可以说,负和博弈是当事人最不明智的选择。2024/11/9第三章经济学的选择问题哪里有选择哪里就有经济学。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2024/11/9§1成本与收益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出发,总要力图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之所以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是:自利性、经济性、计算性。2024/11/9一、成本
1.显性成本[ExplicitCost] ——即会计成本或帐面成本[BookCost]。
2.隐性成本[ImplicitCost] ——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应计算的费用。包括隐含利息、隐含租金、隐含工资等。 会计师重视显性成本;经济学家重视隐性成本。2024/11/9
【案例分析】隐性成本分析 毕业的时候,有的同学面临着众多可供选择的道路:出国、去企业、去研究机构、去政府机关等等,而有的学友只有去路一条。结果,只有一条去路的同学反而没有多条去路的同学那样费时和烦恼。 小王原来是某机关的一个处长,年薪2.4万元,在下海潮中,他辞职下海经商,一年下来赚了5万元。他认为自己下海是对的,但在经济学家眼中,小王却是做了一笔亏本的买卖。2024/11/9 首先,他放弃了当处长每年的年薪2.4万元。其次,一个处长的收入不仅仅是工资,还有许多隐性收入。例如,可以享受公费医疗,以成本价购买住房,夏天可以公费度假,年底还可以分些年货,等等。据估计,一个处长的这些额外收入,每年约为2万元左右,这也是小王所放弃的。 再者,小王下海需要的资金中有10万元是自己历年的储蓄,用自己的资金当然不用支付利息,但也不能存在银行中得到利息,假定利率为每年5%这样,小王又放弃了5000元的利息收入。最后,小王当处长时,每天8小时上班,机关工作是清闲的,晚上还可以舞文弄墨,给报刊写点小文章,一年下来也可有1万元收入,下海后这份闲情没有了,当然这份收入也失去了。2024/11/9 以上放弃的四种收入共计5.4万元,得到5万元,付出的机会成本是5.4万元,当然是得不偿失。在不考虑机会成本时,小王认为自己下海赚了,但像经济学家一样考虑到隐性成本,就知道下海亏了,还是“商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好。人们在决策前,如果考虑到机会成本,所作的决策就会更明智。2024/11/93.沉没成本[Sunkcost]
——已经发生在会计成本中的不可能回收的成本。 经济学家主张对沉没成本采取“随它去”的超脱态度。 不要为打碎的花瓶哭泣——沉没成本。2024/11/94.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比如说,10万元钱投资于房地产可获得利润20万,投资于股票市场可获得利润15万,如果把这10万元钱投资于房地产,那么可以从股票市场得到15万就是其机会成本,如果把这10万元投资于股票,那么可以从房地产投资中获得的20万就是其机会成本。最优的资源配置意味着该笔资源投向某一用途所担负的机会成本最小。2024/11/9【案例分析】考研还是就业大学生毕业后,就开始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考研。如果研究生毕业后,还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考博。这种思路的逻辑是这样的:学历决定出路。学历高,读完书后,自然在社会上,比别人拥有更大的竞争力,更容易抢到一个可以获得高薪的体面位置。所以,不难理解,我们的整个中小教育抽疯似地做题、考试,千军万马要过独木桥。2024/11/9 这种完全基于学历竞争的策略,有几个基本的常识错误: 【1】如今的学历,已经跟能力不是一个概念。如今的企业,看重的是员工的能力和贡献,学历是次要的; 【2】考研或考博,要看什么时候。大多数考研的人认为,延迟2年进入社会,自己有可能有更大的优势。人总想准备的充分一点,再面对工作选择的机会。 想法是听起来很有道理的,但读研的成本,不在花费的学费上面,而是2年的时间,还有很多的机会成本。2024/11/9 试想两个人,一个人读研毕业,另外一个已经在某个行业有了2年的工作经验,这种机会差异,很少被人注意。 当优秀学生开始满大街为找工作而奔波的时候,过去的差等生,已经创业成功。然后,他们开始把优等生招聘进来,给他们打工。正如并不是所有低学历的人都可能成功一样,学历高的人一样也会不成功。学历是一种经历,不是包票。学历也可能是一种成本,你能不能担负的起,还需要仔细掂量。学历能证明你曾经学过些什么,但它不能说明的是:如果你要成功,还需要哪些东西。会读书不一定是优势,不会读书也不一定就是劣势。2024/11/9【1】很多人都可以读大学; 【2】读大学需要4年时间,还要很多钱; 【3】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是自己的事情,没学到知识,不是大学的责任; 一句话,无论干什么,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所以,是否读大学,不是一个人是否可以成功的理由。读书是有用的,但是,读书也有成本。不计成本,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选择。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很简单:如何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2024/11/9 关于要不要考研这个问题,我在讲课时也和学生讲,有两种情况你最好别考研,一是只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规避就业风险去考研。还有一类考研的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存在很大的恐惧感,尤其现在媒体都在宣传,大学生就业怎么困难,本科生工资才1000多,他就觉得外面挺可怕的,不如在学校里再待一段时间,这种留恋校园生活的学生很多。2024/11/9 我觉得有几类人是适合考研的。第一,教育类的。如果你以后想当老师,想在教育界发展,就一定要考研考博。因为这是一个趋势,将来能够在高校当教授肯定是博士。第二,医疗行业,做医生这个行业,学历要求也会非常高。第三,本身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愿意去做学问搞研究。因为只有在大学这个环境里,才能静下心来坐着冷板凳搞研究。
2024/11/9这个社会是一个占位子的社会,也许你本科毕业的时候刚好有一个位子,你去了就占上了,三年以后你读完研究生,虽然你是硕士学历,但这个单位已经饱和了。我觉得这个也许是读研最大的机会成本。如果本科毕业时你有一个不错的工作前景,一定要好好考虑。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大家都是为了去罗马!2024/11/9【案例分析】姚明如果上大学每年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大家知道,姚明并没有上大学,他为什么不上大学呢?凭姚明的智商,考上咱们燕京大学一点没有问题。但是,他不上大学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他有到NBA打球的机会。姚明同休斯顿火箭队签了3年2000万美元的工作合同,加上他做广告的收入,每年的实际收入都在1000万美元之上。可以想象,如果姚明选择上大学,放弃到NBA打球的机会,他一年就少收入至少1000万美元。这就是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2024/11/9所以姚明是最聪明的,他没有让机会白白遛走,他抓住了机遇。虽然姚明有时候也感叹:“我现在也就是一个蓝领,天天干的都是力气活!”虽然我也想上大学,但是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2024/11/9
二、收益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全部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收益中既包括了成本,又包括了利润。 20世纪初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尔文·费雪发展了经济收益理论。在其《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一书中,首先从收益的表现形式上分析了收益的概念,提出了三种不同形态的收益: (1)精神收益——精神上获得的满足; (2)实际收益——物质财富的增加; (3)货币收益——增加资产的货币价值。2024/11/9在上述三种不同形态的收益中,既有可以计量的,也有不可计量的。其中:精神收益因主观性太强而无法计量,货币收益则因不考虑币值变化的静态概念而容易计量。因此,经济学家只侧重于研究实际收益。2024/11/9
§2选择的经济学一、选择的原则 著名的“杨朱临路而泣”的故事充分说明选择带给人的痛苦。杨朱是先秦有名的哲学家,他有一天走到一个三岔路口的时候,面对着面前的三岔口,突然放声痛哭起来。有人大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痛哭,杨朱回答说:“我不知道该走哪条路!”那人不以为然,结果这个杨朱鄙夷地看了看他,满脸忧愁地说:“你哪里知道,人生到处都是这样的三岔路口啊!”2024/11/9选择的原则是最优化 选择的原则是最优化,这是经济学的精髓所在。选择存在的一个前提就是资源稀缺性。对于一个小孩子,问他是要糖果还是要牛奶,他可能回答“都要”。但是经济学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答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可惜“二者不可兼得”。经济学的大多数选择必须是“二择一”的(称择优选择),即要鱼,就得不到熊掌,要熊掌就不能得到鱼。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比如现在你有10万块钱,刚好够买一套房子或一辆汽车。你决不可能10万块钱既买车又买房,你能选择的是,要么买房,要么买车。2024/11/9 因此,面临选择的问题时,经济学给我们的建议就是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去消费或者去生产。其实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选择为我们带来更大享受(经济学上称为效用)的商品去消费,选择为我们带来更大收益的商品去生产,这和我们普通人的本能选择完全一致,我们不学经济学就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道理,那么经济学有何独特之处呢?我们知道实际生活中我们未必每次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比如很多人在面临生与死、义与利的考验时毅然而然地选择了死与义,所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而经济学则严格遵守利己的选择原则没有丝毫妥协,这就是经济学和我们的常识之间的区别所在。2024/11/9
二、选择的“锁定”效应 一旦一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强化。如果要转向其它的道路,就将付出更高的成本。这也告诫我们,在选择时应该慎重。比如选择了某项职业,在从事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就慢慢积累起这项职业的专门技能,如果半路出家转行,必然经过一个艰苦的“换羽”过程,而且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选择的“锁定”效应十分明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一种锁定效应;“破罐子破摔”也是一种锁定效应。“浪子回头金不换”则说明了要矫正锁定效应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2024/11/9路径依赖的实验有人将5只猴子放在一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然后用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竟又伸出上肢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4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人执行惩罚任务,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2024/11/9试验人员如此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起初,猴子怕受到“株连”,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这是合理的。但后来人和高压水都不再介入,而新来的猴子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制度不变,这就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2024/11/9三、舍得 “舍得”——有舍才有得,先舍后得。能真正领悟何谓“舍得”的人,才真正懂得了生活。 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时,不能以这件事将会花多少时间来作为决策依据,更理智地,应该按如下的方式去思考。首先要想到,给定同样多的时间,你还能做什么。其次,要比较出做哪件事你从中得到的效用最高。如果你现在不想去做那件带给你效用最大的事情,那么你就要清楚地知道,当这些时间过去时,你的效用函数并未取到最大值。2024/11/9【阅读材料】有一种智慧叫放弃 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地向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禅师南隐问禅。南隐先是以礼相待,却不说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客的杯子,杯子已满还在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终于不能沉默了,大声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能再倒了。”“你就像杯子”,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让我如何对你说禅。”2024/11/9南隐是有道理的。有时候,如果我们只抓住自己的东西不放,就很难接受别人的东西。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贪婪,有些人什么都不愿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有所失才会有所得。对于高人来说,放弃不是失败,是智慧。2024/11/9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字典里,对于奴隶的解释是:须为奴隶主干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现实中,则生活着这么一群“奴隶”:拥有自己的办公桌、电脑,靠为雇主服务赚取报酬;同时,须向某个或几个“债主”提供财力支持或无报酬的服务,不能反抗,只能默默承受。“债主”或是现实存在的房子、汽车、奢侈品,也可能是虚拟的人情世故、理想抱负。我们将这些白领“奴隶”简称为“白奴”。2024/11/9 经济学的本质是理性决策,尤其是有约束的理性决策。学经济学让我认识到人生面临各种各样的约束,而有约束时就达不到没有约束时的最优,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就一定不完美。 既然人和人所面临的约束是不同的,所以在经济学下求解的最优解就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人生对不同的人的可能性是不同的。也正因此,人只可以和自己比较,不能和别人比较。我们很多时候的痛苦来自于跟别人的比较。就像在金庸的小说中,他给我们所描绘的人生图景是一个江湖,每个人都在争武林第一,但抱着这样目标去生活的人结局往往是悲剧性的。明白这一点,是不是做第一已经不重要了。2024/11/9§3幸福的经济学 人一辈子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所以,经济学应该关注人的幸福。常识告诉我们幸福是很难获得的,在极端贫困的条件下,想过好的生活也是很困难的。有人说,财富就意味着幸福,倘无物质的外壳,拿什么去包裹幸福的内核呢,穷光蛋还能臭美出什么幸福的感觉来?也有人说,苦中未必无乐,穷开心实为常见,幸福不是金钱能买来的。还有人说,没有钱不行,钱多了也不行,幸福需要财富,但幸福不等于财富。任由大伙怎么说,问题是,从前经济濒临崩溃时的苦日子我们也经历了,后来改革开放带来的富庶甜头我们也尝了,我们就是弄不明白发展经济与人的幸福之间究竟有些什么样的瓜葛。幸福也许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很自然,幸福与经济学的关系也就成了事物之间异常复杂的关系。2024/11/9 从本质上说,经济学是要研究人们的幸福,经济学比较多的研究财富,是因为财富对人们的幸福有很大的相关性,幸福对物质和经济方面的因素是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人们要更多的创造财富,人们认为经济学更多的是研究财富,其实最终是想研究人们的幸福。经济学最重要的是人类如何才会幸福的问题,或者人类如何才能避免不幸福的问题。研究人的行为、财富,最终的目的是希望社会福利效用最大化,是希望每个人能够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