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背记 地球和地图(答案版)-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_第1页
阶段背记 地球和地图(答案版)-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_第2页
阶段背记 地球和地图(答案版)-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_第3页
阶段背记 地球和地图(答案版)-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_第4页
阶段背记 地球和地图(答案版)-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背记01地球和地图

目录

专题01地球和地球仪.......................................2

A考点一地球的形状及大小.................................................2

A考点二地球在宇宙中.....................................................2

A考点三地球仪...........................................................3

A考点四经纬线和经纬度...................................................3

专题02地球的运动.........................................6

A考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情况...............................................6

A考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6

A考点三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7

A考点四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7

专题03地图..............................................11

A考点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1

A考点二地图的选择及应用................................................13

A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13

A考点四分层设色地形图..................................................17

A考点五地形剖面图......................................................17

专题01地球和地球仪

**考点一地球的形状及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并非正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长,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太阳和月亮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照

直觉认识推测地球是个球体初步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3、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②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③月食现象。

④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的事实。

⑤最科学的证明一一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4、地球的大小:

字母表示意义大小

A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B赤道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C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点拨: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坐在赤道。

»考点二地球在宇宙中

1、总星系一银行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八类地行星A水星

大B金星

行C地球

星D火星

E木星

巨行星

F土星

G天王星

远日行星

H海王星

A考点三地球仪

1、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制作出的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2、地球仪基本要素: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

要素概念

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自转轴,实际并不存在

赤道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到北极点和南极点距离等长

北极地球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点,表示地球的最北端

南极地球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点,表示地球的最南端

纬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考点四经纬线和经纬度

1,经、纬线:

项目纬线经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指示方向东西南北

纬线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

长度所有经线都相等。

两极缩为一个点

形状圆(南北两极是一个点)半圆

相互关系纬线互相平行所有经线相交于两极

北极

^80^

A'601/J

人"------\

图示k7------------20-------------~[rd!

k'0----------------/

20'-

40

南极

注意:

(1)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2)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因此沿纬线一直向东或者向西走,最终会回到原点。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会集于南北极点,因此地球仪上最北端在北极点,站在北极点上,四周

都是南方;地球仪上最南端在南极点,站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

2、经、纬度:

项目纬度经度

代表字母南纬用s北纬用N东经用E;西经用W

划分界限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范围0。一—90°0°——180°

变化规律从赤道向南北逐渐增加至90°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加至180°

L9oo

-Ip北

2oo大向西增大0°向东增大

1Oo180020°10°10°20°180c

AO卜——1-----------1―1

U

度数的划111111

—100门

—20°瞿(西经)李(东经)

分图示

J曰

_90°经度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

0。纬线:又叫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回归线:北回归线的纬度为23.5咕,南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

特殊的经回归线的纬度为23.5°S天文台原址。

纬线极圈:南极圈纬度为66.5N,北极圈纬度2(r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为66.5°N160°E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

极点:南极点为9(TS,北极点为9(TN

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字母表示意义度数

A低纬度0°-30°

B中纬度30°〜60°

C高纬度60°〜90°

4、半球的划分:

半球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划分20°W与160°E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的界限,从20°

赤道

界限W往东到与160°E为东半球,从20°W往西到与160°E为东半球

160°E20°W160°E

180°I0°

半球西半球MX"…………

划分东半球।।

南半球7JFI西半球东率球

(1)注意:

①纬度只有南纬、北纬;经度只有东经、西经。

②赤道(00)既划分南、北纬度也划分南、北半球;本初子午线(0°)仅划分东、西经度。

③纬度: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经度:往西增大为西经、往东增大为东经。(一句话概括:

北大为北纬,南大为南纬,东大为东经,西大为西经)

2()°W160"E

东半球j

6oD'lirJiwr

iwr1200600°

西经(W)较ffi)O'0"

向西增大向东增大东经的西经⑺

向西减小向东减小

④东西半球的判断口诀:“小东大西”(度数比分界线度数小的为东半球,度数比分界线度数大的为西半球。)

⑤0。无论是经度还是纬度只写成0。;180。不分东、西经,只写成180。。

(2)能够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相对经线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①两条线必须是相对的。

②两条经线的度数之和是180%(0。经线与180。经线组合经线圈)

专题02地球的运动

»考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情况

»考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交)替

地球的自转

产生的现象现象时差

两地经度不同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考点三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

含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绕转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期一年

特征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

馁叭

冬至

3/2月22或23日

——11---------------------------

r秋分

^^月22或23日

»考点四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四季的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接

受太阳辐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3、4、5月6、7、8月9、10、11月12、1、2月

北半球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南半球秋季冬季春季春季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

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注:廿(nidn),意为二十。

冬至

小”

立冬

2、地球运动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日期节气阳光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极昼极夜现象

3月21日前后春分赤道昼夜等长无

6月22日前后夏至北回归线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夜

9月23日前后秋分赤道昼夜等长无

12月22日前后冬至南回归线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

3、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赤道或0。纬线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或23.5°N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赤道或0。纬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或23.5"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5N----------——-------------------------

遥/通秋分日

0。片飞9月23口前后、

春分日版/春分口

(3月21日前后)强燹3月21日前后)

23.5°S---------------------------〜--------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

南北回归线(23.5°N和23.5°S)1次;

直射次数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直射2次;

其他地区。次。

向北移动①和④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向南移动②和③

4、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记忆口诀:点北北长,点南南长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过程,就

是北半球昼增长的过程。

昼渐长夜渐短①和④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为例)

昼渐短夜渐长②和③

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各地正午太阳

高度由直射点向北、向南逐渐降低。

;/o1-、

;/b1-、

夏季影短冬季影长

太阳高度与物影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小,物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太阳直射时,物影长度为

零。表现为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影子最长;夏至日,北回归线以

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体影子最短。

①一天中,中午12点左右影子最短,日出、日落时影子最长。

②一般来说,(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影子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南半球夏至日正午影子最长,冬至日影子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由于存在太阳直射现象,太阳直射时影子最短。

6、五带的划分:

太阳高度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一年中各

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如右图)

获得热

阳光照射情况冷热差别

北极量差异

90°N

有极昼极夜北寒带少终年寒冷

无太阳

---------1---------66.5°N北工带

四季分明

极23.5°N

有太阳多终年炎热

极0°热带

直射

夜23.5°S

无太阳南温带四季分明

直翦

j.L-66.5°S

有极昼极夜南寒带少终年寒冷

90°S

五带纬度范围有无极昼、极夜有无阳光直射气候特征

北寒带66.5°N~90°N有无终年寒冷

北温带23.5°N~66.5°N无无四季分明

热带23.5°S-23.5°N无有终年炎热

南温带23.5°S~66.5°S无无四季分明

南寒带66.5°S~90°S有无终年寒冷

专题03地图

»考点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

概念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4-实地距离。

文字式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

数字式数字式:如1:100000

B1好

表示方法1___1____I

统一比例尺的单位:两点间的距离一般以米或千米作单位,图上距离一般以

线段式

厘米作单位。

一定要注意要统一距离单位:1千米=105厘米,即千米变厘米加5个0。

分母越大比值越小比例尺越小

大小比较分子相同

分母越小比值越大比例尺越大

图幅相同的地图

比例尺表示范围内容详略

的选择比例尺大大详细

比例尺小小简略

中国地图北京及其附近地区

3、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于箭头方向左侧是西方,

指向标定向法

右侧是东方。

先根据纬度判断东西方向,再根据经度判断南北方向,最后将两个方向叠加在一起即可确

经纬网定向法

定方位。

4、图例:

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

★中国首都-------地区界河流

©外国首都、首府+++++++军事分界线运河

◎省级行政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界•高程点

®地级行政中心特别仃政区界A3794山峰及海拔(米)

O其他居民地=_铁路.火山

I•I・I•洲界-------高速公路-rtn-nj-L长城

t—1•»—1«1—«•国界—主要公路沙漠

»—<1—11—1未定国界航海线沼泽

A考点二地图的选择及应用

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地图: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常用的地图用途

地形图去野外旅行,判断地形等

水文图观察河流、湖泊径流量变化等

自然地图

气候图了解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变化

植被图判断地区自然环境

政区图了解地区行政区划

人口图了解地区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

社会经济地图交通图选择出行路线

工业图了解工业布局与主要工业部门

农业图了解农业的分布和特点

2、遥感图像、E巨子地图的应用:

优点应用

城乡规划、农林水利、地质测绘、环境监

遥感图像快捷、直观、覆盖面广、信息丰富、空间位置准确

测、国防建设以及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

定位、导航、交通管理、个人出行等方面。

电子地图快速获取地理信息、携带方便、内容更新快

例如导航仪、手机地图等

A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_________________

,5(:0米

500^k

沟平面

-----------------------------------------

①上图中甲、乙两地高处海平面的距离分别是1500米和500米,也就是说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1500

米和500米。

②上图中甲地高处乙地的垂直距禺是500米,也就是说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③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相同点是都是垂直距离,不同点是测量起点不同,海拔的起算点是海平面,相对高度

的起算点是相对比的地点。

2、等高线和等深线

海拔特点

闭合曲线,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完全闭合

等高线

同线等高,同一等高(深)线海拔相等

同图等距,等高(深)线全图一致

等深线

互不相交,等高(深)线一般不想交(陡崖除外)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海拔数值越大,地势越高;数值越小,地势越低。

(2)判断坡度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陡坡

缓坡-二

4、判断地形部位: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海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内高外低)

②山脊: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

③山谷: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经常会发育河流。

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可以开展攀岩运动。

⑤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平缓、形似马鞍的部位。

名称山峰盆地山脊

屋偷瓜山峰脊

景观图

等高线

示意图

判断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小四周大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名称山谷鞍部陡崖

高线

判断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5、山脊、山谷的判读:山脊与山谷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如下图)

400

300

200

100

(1)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相据等高线上的数值来判断)

(2)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相据等高线上的数值来判断)

(3)在山谷中才可能有河流。当等高线地形图上出现河流时此处便是山谷。

6、山峰与盆地:山峰与盆地等高线上的数值分布相反(如下图)。

4处是山峰B处是洼地(盆地)

(1)山峰:等高线数值中心大,四周小;表示中间高,四周低。

(2)盆地:等高线数值中心小,四周大;表示中间低,四周高。

7、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计算:

(1)位于等高线上的点海拔为等高线的数值,即h。(如:h丙=600米,h丁=300米)

(2)山顶海拔:假设数值最大的那条等高线海拔为M,等高距为d,则M<山顶海拔<M+d。(如:700<h甲

<700+100)

(3)乙的高度:300Vh乙<400

8、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

气温计算气温的垂直变化: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c

登山沿坡度较缓,即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攀登更省力

河流位置及流向河流位于山谷。河流从海拔高的地方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