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语文)
(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含卷面书写4分)
【任务一】触摸文字,赏景有法(20分)
1.根据下面语境回答问题。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
领略时序之美。春天,眼前花团锦cfi,美不胜收。夏雨一来,就更是另
一番风情,热烈而又粗犷(A.guangB.kuang)。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
jiang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
种各样的果实摇曳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还有那绿色
的水藻,把终年贮(A.chuB.zhu)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
冬天。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花团锦CUJiang汁
(2)为语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粗犷(AguangB.kuang)贮(AchuB.zhu)蓄
2.古诗文,一直是最能体现中华古韵的,下面是小语同学以“诗歌表现手法”
为主题整理的古诗文资料,请填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表现
古诗文名句出处
手法
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王湾
借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典故强欲登高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②_________________。岑参
虚实日月之行,③________;星汉灿
《观沧海》曹操
相生烂,④________O
融情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李白
于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⑥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外月如霜。益
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拟人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有此寄》李白
⑧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
白描
古道西风瘦马。远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人们的称呼有多种方式,谢太傅是以官职称人,龙标和太丘则是以任职
地地名称人。
B.《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
三十六类,其中“方正”指正直,指言语、行动、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正直
品质。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和“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都与
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有关,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
要主题。
D.称谓有敬辞谦辞之分,令爱、惠顾、见教等都是敬辞,敝人、拙见、家严则
是谦辞。
◎为了进一步学习写景技巧,小龙组赏析并探究了下面两首诗歌。
------------------------------------------------------------------------------------------------------1
材料一:
材料二:
种菊吟
天净沙•秋思
宋•金鹏说
马致远
众卉竞春妍,芬芳无彼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霜寒摇落时,独秀何如①尔。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
【注释】①何如:怎么样,用反问
语气表示胜过。
4.一个“竞”字赋予百花生命力。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众卉竞
春妍,芬芳无彼此”的画面。
5.材料一与材料二中诗人都采用对比手法。请结合画线句,具体分析这一写法
的表达效果。
【任务二】阅读名著,认识鲁迅(7分)
6.走进《朝花夕拾》。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填空。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
子上,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
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选文中的“他”是《朝花夕拾》中的,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是:
(2)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
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任务三】穿透岁月,追忆往昔(16分)
(一)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静静的桃园
杨闻宇
①我们那个村庄叫杏园南村,四围远近却没有什么杏园,稀落的杏树只是分散
在田野井台的周围。村子南部地势偏低,多为盐碱地,庄稼不肯长,那里便有
我家的一个桃园,也是全村唯一的桃园。
②三十多株桃树一般高矮,两两相对,从北向南排列成整齐的两行。因为地薄,
附近的庄稼不很兴旺,乍然一看,这桃园倒是挺气派的。尤其是早春,两行红
粉,明丽璀璨,村南的一大片天地似乎也一下子明亮了许多。我那时年纪小,
因为绿树村边合,见惯了绿浪滔滔的庄稼,整天出没于大自然的锦绣堆中,面
对这簇拥成阵的桃花阵容,倒也觉不出有什么新奇。
③桃花落而坐果,毛桃由小而大,生长迅速。桃园北端小路畔的两株,冠盖如
帐,果实累累,压弯了枝丫,色泽鲜润的桃子分外诱人,可是,它们的味道酸
里微甜,提不起我的兴趣。从北往南一株一株地数,数到第九株,情况可就大
不一样了,桃子不仅硕大,味道也脆甜多汁,但它们外表沁绿,被叶儿严严遮
裹,轻易是不亮相的。东风偶尔掀开叶儿时,才能看到下垂的桃儿半遮半掩,
那么持重,又那么沉稳。
④乡村贫穷,孩童们经常吃不饱,所以嘴馋。桃熟时节,常在一起玩耍的几个
伙伴来到桃园,瞅着北畔树头累累的桃子,眼馋得不行,我摇手说这个不怎么
样,好吃的在里边哩。他们迟迟疑疑,猜测我是舍不得眼前的好桃。待摘下几
个品尝之后,才跟着我东张西望地朝里走,走到第九株桃树之下,摘下大桃,
扯住袖头擦擦,刚咬得一口,立马就大声叫好。离开时,每人还要摘一个,兜
里塞不进去,就用衣襟裹着……再经过北畔的桃树时.对方才留恋过的桃子,
看也不看一眼,只是小心翼翼地护着衣襟。
⑤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走了,我则骑在树丫上看小人书,然后蹲在树底下玩耍,
挖一个碗口大、尺把深的坑儿,捉几只小蚂蚁丢进坑里。蚂蚁转上几圈,发现
没有出路,就沿着笔陡的坑壁朝上爬,每爬到半中腰,可能是体力不支,掉了
下去,歇歇,再爬……我见它们可怜,就拔一根节节草插在坑沿,攀着草秆,
蚂蚁终于上到地面了,上来后一只蚂蚁停下不动,对着我摆摆右腿,可能是在
感谢我对它的拯救之恩吧。
⑥桃园北畔离村子近些,南畔显得荒凉。偶尔朝南眺望,发现不知从何处来的
一只野兔。因为桃树干横斜而低盘于地面,那兔子就扯长身子趴在树上啃桃子。
明明看见它在啃桃,我也懒得去撵。野兔平时缩头缩脑像一团肉,扯长身子吃
桃时,躯长竟达三尺,要不是在桃园里碰上它啃桃,我大概今生今世也见不到
这样顾长、精神的野兔。
⑦父亲忙着在村东经营田禾,爷爷要在村西照看瓜田,母亲在家里家外忙活,
他们顾不上来桃园。那时的乡村,没有经商的条件,农家也没有做买卖的意识。
熟透的桃子无人摘收,自行跌落于地,很快就腐化入土,最后,桃树底下是一
层干透了的褐色的桃核。这个时候,奶奶就拎个筐儿进桃园来了,她要拾掇遍
地的桃核,提回去充当柴禾。
⑧到得第九株树下,奶奶问我:”这树下的桃核,怎么没有几个?
⑨我说:“因为开春时节,这树上开的净是谎花,倒是蛮好看的,但花落后不
坐果。”
⑩爷爷说过,园里这些桃树,尽是奶奶年轻时从娘家带来的苗儿栽下的,内里
情由,她有什么不知道的呢?见我这样说,奶奶盯着我,抿嘴儿笑了,笑得慈
祥,又那么可亲。
⑪桃核揽回家里,直接搁在灶房里烧饭。我见过的所有的果核里,最硬邦、最
顽固的就是桃核,外表的纹络清晰、深沉,酷似那个打鬼的钟旭的模样儿,核
里可能含有油脂吧,火旺,焰蓝,耐烧的程度不亚于优质煤炭。蒸的馍、煮的
饭出锅之后,奶奶见我吃得美滋滋的,便笑着问道:“你尝这饭食是不是有股
仙桃味儿?”
⑫那一座桃园,早在60多年前就消失了。我离家从戎后辗转多地,多少往事都
过眼云烟似的消散了,为什么到了晚年,又记起那个桃园了呢?这恐怕是缘于
读书。
⑬田园诗祖陶潜在《桃花源记》里写道,武陵渔人沿着桃花林行进,“林尽水
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眼前便展开了一
个“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绝美境界。此文确实好,可细想下去,总觉得有点儿
玄虚,像是痴人说梦。虽然“源”与“园”不同,但每每读到《桃花源记》,
我都会想起自家的那个桃园,觉得自己短暂的少年时代,福莫大焉,已经是处
于实实在在的如桃花源一般的桃园里了。
⑭人生在世,读书实在是好,既能开阔眼界、展望未来,也能在老年时忆起愈
行愈远的往昔。美好的回忆,永远是滋润人心的。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05月12日15版)
7.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下列表格。
桃树
桃树
生长①________桃子成熟②__________
开花
过程
和伙伴们一起吃
桃园欣赏
品尝桃子③__________看野兔④
往事桃花
啃桃
8.文中画线句子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1)从北往南一株一株地数,数到第九株,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桃子不仅硕
大,味道也脆甜多汁,但它们外表沁绿,被叶儿严严遮裹,轻易是不亮相的。
东风偶尔掀开叶儿时,才能看到下垂的桃儿半遮半掩,那么持重,又那么沉稳。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摘下大桃,扯住袖头擦擦,刚咬得一口,立马就大声叫好。离开时,每人
还要摘一个,兜里塞不进去,就用衣襟裹着……(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9.请联系文章题目“静静的桃园”,说说你对“我都会想起自家的那个桃园,
觉得自己短暂的少年时代,福莫大焉,已经是处于实实在在的如桃花源一般的
桃园里了”的理解。
10.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文意,你读懂了奶奶的“笑”了吗?你一定有
话想替“我”对奶奶说。请写出你想说的话。
见我这样说,奶奶盯着我,抿嘴儿笑了,笑得慈祥,又那么可亲。
蒸的馍、煮的饭出锅之后,奶奶见我吃得美滋滋的,便笑着问道:“你尝这饭
食是不是有股仙桃味儿?”。
【任务四】阅读资料,关注生态(12分)
(二)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提出: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
中和!”
【材料一】
碳,二氧化碳的碳
碳是一种化学元素。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含有碳。碳也存在于很多物质中,例
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还有一个身份——温室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当
然不只有二氧化碳,但它是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很多人会将
,,碳中和"中的碳等同于二氧化碳。
为什么要碳中和?
全球的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破坏,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紧密相关。如果温
室气体继续无限制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哪怕全球平均气温上
升1℃,都将对地球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碳中和,不是化学反应!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不是恒定的。人们取暖、烧火做饭,以及生产中的烧
煤、烧油的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并排到空气中。当然,地球上也有一些可
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者,如绿色植物,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
当“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可以互相抵消时,我们就说“碳中和”
了。也就是说,碳中和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每一个对象(可以是全球、国家、
企业甚至某个产品等)未来“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
【材料二】
碳足迹,记录你的碳消耗
对于排放,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小的“贡献”。据测算,我国居民生活碳排放量
占总排放量的40%多呢!不管宅在家,还是出行,我们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
成碳排放。每个人碳消耗产生二氧化碳都留下了痕迹,就像我们走路会留下
“足迹”。碳耗用得越多,二氧化碳也制造得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
足迹就越小。快来看看你的碳足迹吧。
★洗一次热水澡,排放二氧化碳420g;
★丢1KG垃圾,排放二氧化碳2060g;
★看电视1小时,排放二氧化碳96g;
★开电扇1小时,排放二氧化碳45g;
★搭电梯上下一层楼,排放二氧化碳218g;
★开鸨丝灯泡1小时,排放二氧化碳41g;
碳排放量数字很惊人,对不对?我们可以通过植树来抵消。按照一棵30年的冷
杉能吸收111kg二氧化碳来计算,假如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
78.5kg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一棵树来补偿。如果你开车消耗了100L汽
油,那么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70kg,为此,需要植三棵树...
(摘自《少儿科学周刊》2022年4月第7期,有删改)
【材料三】
支付宝“蚂蚁森林”是旨在带动公众低碳减排的公益项目,每个人的低碳行为
在蚂蚁森林里可计为“绿色能量”。“绿色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用
手机申请种下一棵真树。
据生态环境部2021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公布的数据:蚂蚁森林从2016
年上线5年来,已累计带动超过6.13亿人参与低碳生活,产生“绿色能量”
2000多万吨。
19chAsUnG»mes
可助力亚运碳中和得电子证书啦
00485g/1000g
…抢限量亚运会数字银牌
支即犯住4
暖暖祝师的诒文卷
项目介绍:
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践行绿色办会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打造
首届碳中和亚运会,亚组委联合蚂蚁森林等开展“人人1kg助力亚运碳中和”
活动。
您贡献1000g绿色能量,将获得“亚运碳中和行动者”电子证书,蚂蚁集团将
向亚组委捐赠等量的碳信用用于亚运会碳中和。
已参与人数:39,332,574人
预计中和碳排放量:71,529,139kg
主办单位: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
协办单位: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杭州市生态环境局
——摘自百度百科
11.请根据材料一内容回答,什么是“碳中和”。
12.阅读材料二,根据示例,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量。
示例:天冷了,我可以一周少洗一次热水澡,减少碳排放量420g。
13.根据材料内容,选出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不只有二氧化碳,但它是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
分,因此很多人会将“碳中和”中的碳等同于二氧化碳。
B.如果温室气体继续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C.碳耗用得越多,二氧化碳也制造得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
小。
D.蚂蚁森林上线以来,在带动公众低碳减排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探究支付宝蚂蚁森林开发“助力亚运碳中和”项目
的原因。
【任务五】走进古人,解读智慧(13分)
15.【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
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
行②?"元方日:“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
敬。”袁公日:“孤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与经济影响分析
- 2025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定制商品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版
- 瓦片施工合同范本
- 科技前沿纳米级超导材料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
- 押金合作合同范本
- 家具拆装合同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面临问题及对策
- JTT791-2010 公路涵洞通道用波纹钢管(板)
- JC-T 738-2004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
- 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必刷必练题库(600题)
-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024年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民音乐家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和德育测试题
- 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