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导学案_第1页
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导学案_第2页
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导学案_第3页
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导学案_第4页
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刺2025年高考一轮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导学案

(原卷+答案)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一一风”,分析气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2.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候形成的作用。3.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说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必备知识梳理

1.大气环流

(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

影响。

(3)成因:高低纬之间的和地转偏向力。

2.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1)在上图中适当位置填上气压带的名称。

(2)在上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风向。

(3)在上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极锋,并画出极锋锋面。

[指点迷津]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大气环流的区别

(1)注意三圈环流与热力环流的区别,热力环流是指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

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基础。

(2)我们平时所指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三圈环流中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等。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读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春分日

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比

90°N

772北寒带

66.5°N

北温带

7777777,9

23.5°N

0°一

23.5°S-

66.5°S

不南寒带

90°S

ABC

太阳直射

低压带高压带

O点的位置I-------1

(1)图中A代表冬至日,B代表分日,C代表日。(填节气)

(2)原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冬季0

[特别提醒]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的纬度数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移动幅度为5~10

个纬度。判断季节可参照副热带高气压带与30°N的位置,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在30。N以北,

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过中间为春、秋季。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在时间上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移动,七月最北,一月最南。

【知识体系构建】

—概念、意义]

——三圈环流形成)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卜一

——分布规律)

——季节移动规律)

1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气压带、风带的判读

精讲点拨

1.抓“动力”一一突破气压带形成

(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②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

则气压高。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

②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副热,高气压带-30°

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

赤道低气压带-0°

风向7水平气压梯度力

副热带高气压带-30°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上图)

3.抓“分布”一一突破位置判断

(1)记忆一一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

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辨别一一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判断一一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

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侧视图北半球俯视图南半球俯视图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

(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中纬度

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欧亚大陆

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也可能是南亚的西南季风;少雨地区

可能是高压控制,也可能是离岸风带或山地背风坡;多雨地区可能是低压带影响,也可能是

某风带的迎风坡。

真题感悟

[典例]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

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

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陆缘冰界

海淬永冰界

HI3冰盖雪被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

[解题能力培养]

(图示信息T恩克斯堡岛位于70。5~80。5)常年受南半球极

■*地东风带影响,

|知识储备卜T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盛行东南风J

变式演练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

1~2题。

1.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

2.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

随堂巩固训练

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

面西风带会被破坏。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5500米高度)西风的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70°80°90°100°110°120°130°140°

50°

遇一空西

1.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原因是()

A.中纬西风向南快速移动

B.南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

D.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

2.图示高空西风()

A.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南侧是副极地低压带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

动物在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为野生食草动物迁徙路线示意图o

据此完成3〜4题。

垣桑尼亚

[塞伦盖蒂高砥-

3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时,当地受(

A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信风带控制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西风带控制

4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A2—4月B.5―7月

C8—10月D.11—12月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

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

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观测得到的数

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

依据。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

155°35'W

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原因。(8

分)

参考答案

必备知识梳理

1.(1)有规律(2)水热分布(3)受热不均

2.(1)(2)(3)答案如下图:

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3.(1)春、秋夏至(2)南北(3)偏北偏南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

[真题感悟]

[典例]答案:D

[变式演练]

1〜2.解析:第1题,甲风带位于0°〜30°N之间,其盛行风向为东北风,乙风带位于

30°N〜60°N之间,其盛行风向为西南风,C正确。第2题,图中乙为中纬度大气环流圈,

高空大气应由高纬流向低纬,C符合题意。

答案:1.C2.C

随堂巩固训练

1-2.解析:第1题,江西、湖北等地属于长江流域,其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是该地伏旱,

受西太平洋副高控制。故选C。第2题,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向南移动

最远到30°N附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