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概括分析与探究迁移(练习)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概括分析与探究迁移(练习)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概括分析与探究迁移(练习)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概括分析与探究迁移(练习)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概括分析与探究迁移(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四概括分析与探究迁移

突破高考第4\5题(原卷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只此青绿》火遍全国之后,东方演艺集团力邀现代舞艺术家沈伟耗时20个月创排出一部同样基于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表现形式完全不同的舞蹈诗剧《诗忆东坡》,该剧日前在上海首演。如果说“青绿”是

因为在审美上“领先一步’'而使得观众如痴如醉,那么“东坡”则因为审美超前了“三步”,而使得观演反响两极

分化。这部囊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琴棋书画诗词赋和当代艺术里的现代舞、交响乐、当代画,具有镜头感、

抽象感,整体节奏还相当慢的作品,对于不熟悉以上融汇东西、博古通今的艺术形式且预设自己要来看“苏

东坡这个人''的观众而言,不太会符合预期。这就造成了观演后的两极反响——喜欢该剧的赞赏它为“国际传

播领域中,既发扬中国审美特质,又符合海外欣赏习惯的破冰之作”;不喜欢该剧的则在社交媒体上“劝退他

人”道:“被创(受到创伤),快跑!”

同为“青绿''与"东坡''的“父母”,前身之一为东方歌舞团的东方演艺集团,是国家级演艺集团,承载着面

向当代与国际,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社会责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去看东方歌舞团的演出就是全

民盛事。引舞蹈观众“竞折腰”的《只此青绿》是东方演艺近年来又一个现象级作品。

“青绿”的成功,在于让故宫博物院里的《千里江山图》“活”起来。该剧把这幅名画的制作过程一一拆解、

展现,让观众了解到如今被称为“非遗传承人”的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等在成就一幅被视为江山社稷主题

的传世之作中做出的贡献。与此同时该剧在色调上再现了出自矿石的石青、石绿以及群青、赭石、朱砂等

如今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宋代“流行色”。其舞蹈动作设计之美,在具有宋代流行色的背景下,轻易地打动了

最广大的观众。而戴着眼镜的展卷人,赋予该剧当代视角。在临近剧终时,他与《千里江山图》绘者王希

孟的“隔卷作揖”则深切打动了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也是今天的“传承

人”……以往,中国舞蹈剧目中很少有以解读作品角度切入的“阐释性''剧目(解释说明是话剧的功能)。因而,

从以当代视角阐释传统文化之美的角度而言,“青绿”是从零到一的巨大突破。

“青绿”是以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东坡”是以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既然有了“青绿”的成功,东方

演艺并不想“自我重复”,而是“更进一步”,邀约了戏曲坐科10年、擅长中国琴棋书画且因现代舞而蜚声世

界的现代舞艺术家沈伟,来创作一部以现代舞展现苏东坡诗词精神的舞蹈诗剧。太难了!沈伟起先婉拒三

次。最终,如何以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挑战,激发了沈伟的创作欲望。

《诗忆东坡》"审美超前''的三步,首先在于——不叙事。名字里有“东坡”,但该剧不谈东坡个人成长、

官场失意、情感“两茫茫”,只是以沈伟自3000首苏东坡诗词中,按其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绪,梳理出的15

首来展现其精神内涵。为什么是15首?最初是29首,“不能字太多,字多就成为话剧了”,沈伟说得实在,

舞剧就不应该开口唱几首歌、字幕出太多字——唱歌的是歌剧或音乐剧,字多的是话剧。艺术家的能耐就

在于,在剧种规范里创造艺术。

不叙事带来的第二步“审美超前”是——较抽象。音乐,能做到“拟声”已经算是尽力具象了。所以民里

听得出《百鸟朝凤》,交响乐里听得出《彼得与狼》,但也就限于动物发声而已。舞蹈,能做到“拟形”也

是高手,如《朱鹦》。抽象的音乐与舞蹈,确实考验观众的审美经验与能力——审美知识如作家作品可以学

,审美感受纯粹个人体验靠积累。举例而言,全剧开场,天幕上有一个动态图,展示了东坡从眉州出发,途

经常州、黄州、杭州、徐州等将近20个地点的路线图,每一个箭头都是白色直线。第五幕结束时,出现了一

个视频——画面上只有一个握着毛笔的人手,下笔手法如书法般顿挫,以为他要写字呢,忽发现黑色毛笔

换成了白色毛笔,继而再换成青绿色油画刷子,再以明黄色提亮且笔触转而油画“刷”,勾勒出的线条进而

接近旅法画家朱德群的风格……有人能了悟“这是东坡此生路线图乃至精神路线的艺术化呈现,且是该剧'

点题’之处——以中国书法技法入手,以东西融合的色彩与线条形成当代画作”;有人则质疑:“舞剧里为什

么要插一段不知所云的画画啊?''似乎,也对。

较抽象,带来第三步“审美超前”最容易引发的问题——感受“掌冬”。完全跟得上审美逻辑且熟悉沈伟以

往作品风格的观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完全跟不上的则感觉"被重创到匪夷所思;时而跟上时而掉队的观

众则容易陷入怀疑:是哪里出问题了,我还是剧?

跟得上审美逻辑,需要对于宋代美学的了解,不止于《只此青绿》;对于苏东坡的了解,不止于“十年

生死两茫茫”的情感表达;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熟悉,不止于古琴的《高山流水》一曲;对于中国作曲家创

作西方交响乐的了解,不止于谭盾一位,最好还熟悉该剧作曲陈其钢;对于舞剧不叙事不惊讶;对于现代

舞不叙事不惊讶;对于全剧节奏缓慢能适应——也就90分钟回到宋代时间感、脱离快节奏生活,为何不能

试一下?纯粹从艺术形式来做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青绿”是“连年身”;“东坡”是“本勺鸟”。

“审美超前''从来不是艺术家的错。契诃夫的《海鸥》首演失败;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首演失败……

从不妨碍它们成为经典。但是记得要为“审美超前”的艺术作品“搭建沟通桥梁”是出品方必须“多虑”的部分。

东方演艺集团打造《诗忆东坡》是为了“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那么就应该同时配套有关现代舞、宋

代美学、东坡诗词精神、舞剧与舞蹈诗剧的区别乃至西方当代艺术甚而美学思潮等领域的演出前解读——

演出前后、线上或出版物等形式均可。甚至建议,“青绿”也要适当配套解读课程——对于书画、非遗也做进

一步拓展传播。今后,一部剧就是一个“台前演出加幕后解读”“线上传播加线下普及”的“系列工程”了。

(选自朱光《“审美超前”记得搭桥》有删改)

4.请简要说明加点词语“劈叉”“连环画”“文人画”在文中的作用。

5.作者是怎样论述第二步“审美超前”一“较抽象”的?请概括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之涣《凉州词》是一篇争议颇多的名作,今日通行本文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历来人们分歧最大、争论最多的是其首句首词,有人认为是“黄河”,

有人认为是“黄沙

“黄沙派”代表有竺可桢、刘永济等,他们主要从地理、气候角度考虑,认为“黄河”与玉门关远不相及,

而“黄沙”则为玉门关习常所见。“黄河派”代表有施蛰存、刘逸生等,他们主要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认为“黄

河”意境远胜于“黄沙”,而且现在大多数本子都作“黄河”。该问题一直没有获得解决,争论似乎仍有延续下

去的可能。本文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新的解读思路和方法,争取能为类似争论画上休止符。

此诗在明以前的版本中,无论是哪个系统,除讹误者外,首句首词皆作“黄沙”而不作“黄河”,那么“黄

河”是如何取代“黄沙”而占据主导地位的呢?

中国古典诗歌以意境见胜,而意境建构离不开意象,意象决定意境。对于传世诗歌文本,文人往往根

据自己的审美追求,通过意象改动再造诗境。表面上看只是版本问题,实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

明人根据先前的讹误本,大多已认定“黄河”为是了。如高棣《唐诗品汇》等,皆据《集异记》讹本定首

句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其原因在于,“黄沙直上白云间”是北方和西北大荒漠中特有的景象,是生活在中原

的文人所无法想象的。而"黄河""白云"的景象于黄河流域随处可见,自然也容易被大众接受。陆时雍《唐诗

镜》于此诗注中录《集异记》“旗亭画壁''故事时,中间特作改动,云:“至双鬟发声,果讴'黄河'云云。”

此处以“黄河”代指王之涣《出塞》诗,说明在明代,“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意境已深入人心。同时,不少明清

文人也把黄河与玉门关联系起来。“黄沙”改为“黄河”,使原来荒漠沉郁的诗境变得宏阔高远。刘逸生说:“'黄

沙直上白云间',从意境上说,比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七字,也差得实在太远。'黄河远上白云间'七

个字,莽莽苍苍,浩浩瀚瀚,给人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美感觉,把人的思想感情引到了辽远高阔

的境界。”由此不难看出,人们取“黄河”而舍“黄沙”,乃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做出的选择。

如此一来,“黄河”“白云”构成了一片高远辽阔的诗境。在此背景之下,"杨柳''和“春风”所营造的青春气

象与羌笛传出的悲凉之音形成强烈反差,从而交织成一种复杂的情感,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由

此可以看出,清以来“黄河”“春风”版本能一家独秀,实是大众参与诗境再造的结果,且再造之妙,誉其为唐

诗七绝压卷之作亦不为过。

不过,文学研究与文学欣赏毕竟不同。文学欣赏多着眼于当下的美感需求,而文学研究更倾向于还原

事物本身。就此诗而言,若对其进行文本与背景双重还原,便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黄沙直上白云间”,谓大漠之中飙风突起,卷起黄沙直冲白云之间。因为沙漠风暴有致命危害,所以这

里写的不是壮观之景,而是险恶之境。冲天而起的黄沙与险峻峭拔的高山,压抑着“一片孤城”,这便是将士

们面对的生活环境。玉门关是西北的门户,千千万万的大唐将士由此出关,可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就再也没

有回来,这就是严酷的现实。宋之后,社会生活发生巨大转变,宋政权蜷曲在中原。西北特有的“黄沙直上

白云间”的奇险之景,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由此而下的元、明、清三朝,由于版图的变化,再也未像唐

朝那样长期用兵西北。文人多半生活在中原及江南富庶之地,“黄沙直上”渐成为不可想象之景,与此同时,

贯穿北方大地的"黄河”则成为文人经常歌吟的对象。从审美追求和意境内涵来看,"黄河"比"黄沙"更加丰富

且更具诗意。因此,本来只是小说系统的民间传本,到了明清反而成为诗境再造的最佳选择。今天通行的

本子,可以说是文人脱离事物本身,根据其自身的经验及时代的审美趋向,对文本进行集体选择、修改的

结果。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接受中阅读者的再创造是一件必然的事情。王之涣《凉州词》的文字变迁似乎也

符合这一规律。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改造后的诗歌毕竟不再是作者的原诗。古典诗歌诗境的每一次再造,

尽管都是当下历史通过文本的反映,却不再是诗的原态。解读所指向的终极领域是意义的追寻,但如果只

是为了比较哪一种意义更有价值或更具美感,无疑都是对其他意义的遮蔽,那么这样的解读就不是一个开

放的过程。诗人的心灵是“一个容纳着无数情绪、词句、意象的贮藏器,能够等待所有成分到齐产生作用”。

因此,还原诗歌以走进诗人的创作心灵,可在当下提供解读作品的新思路。

还原《凉州词》后可见,诗作展示的不仅是西北的苍茫,更是作者内心的荒凉。诗人壮游西北,领略

了迥异的人文物色,也目睹了戍边将士的辛苦。王之涣身临其境,体会到关内外之别岂止地貌风物,于是

将可以描绘的风沙和不可直言的人事,写入首尾呼应的诗句中。

相比之下,经改造过的诗境意境更优美,像一幅色调和谐的画作。然而诗毕竟不同于绘画,诗具有画

面无法替代的言外之意。总体而言,再造过的《凉州词》更具有普通人皆能想象的画面美感,也具有可以

普遍共情的辽阔意境,但是其意义已与原作者之心境大相径庭,也就听不到可以与亲历者共鸣的弦外之音

了。从再造到还原,对于当下的启示,就是跳出固有的、抽象的美感,找回产生真实情感的动机。古典诗

歌能够激发我们的,正是这种写在基因里的诗意。

(摘编自刘宇耘《“黄沙”还是“黄河”?——兼论中国古典诗歌诗境的再造与还原》)

4.请简要分析文本的论证思路。

5.李白《静夜思》的明代版本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版本为:“床

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请结合文本有关内容,简要分析明代版本对宋代版本

作出修改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因为你首先要知道这本书是否是你需要的。

譬如,你一定要知道,在读的到底是虚构的作品(小说、戏剧、史诗、抒情诗),还是某种传递知识的

论说性书籍。几乎每个读者在看到一本虚构的小说的书名时都会认出来,会认为要分辨这些并不困难——

其实有时并没有那么容易。

你要先检视这本书,读读书名、副标题、目录、序言、摘要等。如果这本书有书衣,要看看出版者的

宣传文案。这些都是作者在向你传递讯号,让你知道风朝哪个方向吹。

如果读者忽略了这一切,却答不出“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的问题,那他只该责怪自己了。事实上,

他只会变得越来越困惑。如果他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他从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他根本就不可能回答

随之而来的,关于这本书的其他问题。

一本书都有一副骨架,当它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一

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掌握其骨架的基础。知道掌握一本书的架构是绝对需

要的,这能带引你发现阅读任何一本书的第二及第三个规则。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是: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这就是说你要尽量简短地说出整本书在干什么。这跟说出这本书是什么类型是不同的。每一本书都有

一个“干什么”的主题,整本书就是针对这个主题而展开。“干什么”还有另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更口

语化的意义。找出一本书在干什么,也就是在发现这本书的主题或重点。

一本书是一个艺术作品。除了要外观精致之外,还要有更接近完美、更具有渗透力的整体内容。对于

“整体内容”这件事,光是一个模糊的认知是不够的,你必须要确切清楚地了解才行。只有一个方法能知

道你是否成功了。你必须能用几句话,告诉你自己,或别人,这整本书说的是什么。不要满足于“感觉上

的整体”,如果一个阅读者说:“我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但是我说不出来。”应该是连自己也骗不过的。

第三个规则可以说成是: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当你看一个整体组成复杂的东西的时候,如果只看出它“怎样呈现一体”的面貌,那是还没有掌握精

髓,你还必须要明白它“怎样呈现多个”的面貌但不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多个”,而是互相融合成

有机体的“多个”。如果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没有有机的关联,一定不会形成一个整体。

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每个部分就好比这栋房子里的房间,它们都要很有秩序地排列起来。每

个房间都要有一定的独立性,有自己的室内架构、装潢的方式。但是却一定要跟其他房间连接起来,否则

这个房间便无法对整栋房子作出任何贡献了。

就像一栋房子多少可以居住一样,一本书多少也可以阅读一下。可读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达到了建筑

学上最完整的整体架构、最好的书都有最睿智的架构、虽然他们通常比一些差一点的书要复杂一些,但他

们的复杂也是一种单纯,因为他们的各个部分都组织得更完善,也更统一。这也是为什么最好的书,往往

也是可读性最高的书的理由之一。

让我们回到第二个规则,也就是要你说出整本书的大意。对这个规则的运用再作一些说明,或许能帮

助你确实用上这个技巧。

举一个例子,荷马的《奥德赛》讲述了奥德赛的故事,他在特洛伊围城之战之后,花了十年时间才回

到家乡,却发现忠心的妻子佩尼洛普被一些追求者包围着。

这是一个精致而复杂的故事,充满了兴奋刺激的海上、陆上冒险,有各种不同的插曲与复杂的情节。

但整个故事仍然是一个整体,一个主要的情节牵扯着所有的事情并将之连结在一起。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用几句话将《奥德赛》的精华摘要出来:

某个男人离家多年。海神嫉妒他,让他一路尝尽孤独和悲伤。在这同时,他的家乡也濒临险境。一些

企图染指他妻子的人尽情挥霍他的财富,对付他的儿子。最后在暴风雨中,他回来了,他让少数几个人认

出他,然后亲手攻击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摧毁了他们之后,一切又重新回到他手中。

“这个,”亚里士多德说,“就是情节的真正主干,其他的都是插曲。”

你用这样的方式来了解一个故事之后,透过整体调性统一的叙述,就能将不同的情节部分放入正确的

位置了。你可能会发现这是很好的练习,可以用来重新看你以前看过的小说。

你用不着光靠自己来发掘故事的情节。作者通常会帮助你。有时候作者会在前言说明他整体内容的设

计。就这一点而言,论说性的书籍不同于小说。一位科学或哲学的作者没有理由让你摸不着头脑。他让你

的疑虑减到越少,你就会越乐意继续努力阅读他的思想。就像报纸上的新闻报导一样,论说性的书开宗明

义就会将要点写在第一段文字中。

当然,也不要完全依赖他在前言中所说的话。一个作者最好的计划,就像人或老鼠经常在作的计划一

样,常常会出错。你可以借着作者对内容提示的指引来读,但永远要记得,最后找出一个架构是读者的责

任,就跟当初作者有责任自己设定一个架构一样。只有当你读完整本书时,才能诚实地放下这个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一本书的整体精神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诠释,没有哪一种一定对。虽然是同一本书,但

对不同读者来说都是不同的。如果这种不同透过读者的诠释来表达,丝毫不足为奇。

(摘编自莫提默・•!・艾德勒等《如何阅读一本书》)

4.我们应该如何阅读?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本文是如何做到论述通俗易懂的?请从语言、内容和结构角度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寺山修司说过:“正因为是人,才能够改变过去。或者该把这视为人类独享的自由。”

作为传记片,《奥本海默》也享有这种自由,或者说,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接受《人物》采访时,

诺兰说:“我在寻找一种方法,使读者,使我自己,使整个项目都能清楚地看到,我们将从他的角度看到

一切。”他最终的选择是使用第一人称创作剧本,把自己完全代入奥本海默,“我走进来,我坐在桌子旁,

我做了这样的事情。”

或许也因为此,文本最终展现出的是高度的主观性。借由非线性叙事、声效、蒙太奇等诺兰的保留节

目,观众被撼头进入奥本海默(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首席科学家)的世界,不仅看到他的经

历、选择,更要体会他的情绪、感受。沉浸在这个文本所提供的高密度台词和目不暇接的叙事迷宫之中。

观众遵循现在流行的“质疑一理解一成为"的框架,最终如诺兰所愿把脚踏进这个天才的鞋子之中。

诺兰叙事的商业化特征也在于此。和其它好莱坞电影一样。他的故事从不会留下太多空隙让你产生布

莱希特所鼓吹的间离感。后者认为,戏剧或电影营造的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幻象,阻碍了戏剧和电影观众

反思现实生活同叙事事件之间的联系。只有在一些陌生化的瞬间,观众才能从传统戏剧提供的强大幻觉中

清醒出来、更直接地和戏剧所描述的内容建立连接,从而成为改革潜在的实践者。

诺兰从不这么做,本质上他缺乏让影像影响现实的野心。与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布莱希特不同,诺

兰沉湎于自己的叙事游戏。《奥本海默》因此是一部非常“诺兰”的作品:叙事的中心没有留白,人物的复

杂性不意味着留给观众自行理解的空间。虽然关于影片的一些刻板印象就是“信息密度大、很烧脑”。但

《奥本海默》是一个被严格规划好的迷宫,强编码的信息流中没有岔路口。它要求观众勤勤恳恳地在唯一

叙事的引导下,走到唯一的终点。

那么,《奥本海默》对历史的再现是否公允?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看看另一部传记片。

《阮玲玉》这部关锦鹏拍摄的关于20世纪30年代电影明星的传记电影,以它的后现代性而出名。和

诺兰的叙事策略截然不同,《阮玲玉》反对展示一个被编织得看不见接缝的幻境。虽然同样使用非线性叙事。

但《阮玲玉》的三条叙事线并非互相巩固,更像是其根朽自:一条时间线上,彩色的影像再现阮玲玉(张

曼玉饰)的演艺生涯;另一条线上,沅玲玉本人出演的黑白默片作为档案图像出现;更精彩的第三条线上,

《阮玲玉》这部电影的拍摄和准备过程被记录下来。于是观众们看到,张曼玉一会儿扮演着沅玲玉,一会

儿又作为张曼玉本人,坐在镜头前阐释她对沅玲玉的看法。

死于“流言可畏”的沅玲玉最怕旁人笃定的揣测、叙事、评说,所以关锦朋鸟一再地在现实和虚拟之间

仰卧起坐,是为了在这陨落的巨星被盖上的棺椁留出一道缝,一道可供喘息的缝。使所有叙述停留在知与

不可知、信与不确信之间。如研究者所言。通过强调纪录影像的“元电影”特征,自传片自我反思的维度

被拓展。这种多层次的生命写作中,自我反思性、怀疑和不确定性扮演了重要角色,观众被鼓励探求他们

所可能获取的最佳叙事,而不是被权威灌输唯一解。

和《阮玲玉》对比,《奥本海默》对待历史的态度就相当传统。它并未超过库斯滕在1992年对当时美

国传记片的洞察:“传记片几乎总是从中间开始,在人物已经超过他或她的价值可能受到家庭影响的年

龄……取代作为因果模式的家庭,好莱坞嵌入了自我发明,那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国个性的建构,也是19世

纪的主流性格的建构方法。”当结尾镜头回到起点。诺兰的叙事就像一张严丝合缝的网,重新发明了奥本

海默。

最终,没有后现代性,没有模糊和不可知,奥本海默和斯特劳斯在正反派斗争中对号入座。而前者——

尽管被强调复杂性——还是成为符合好莱坞逻辑的悲情英雄。

很具深意的事实是。尽管花了三个小时事无巨细地雕塑奥本海默,但本片只给予遥远东方数十万人的

苦难以疏离的一瞥。最终,核辐射的影像只是被转述性地展示,出现在奥本海默的幻觉之中:他在礼堂里

祝贺核弹试验成功的演讲。伴随着灾难的画外音,台下同僚的身影被核辐射蚕食——那是全片唯一一处实

际出现受难的客体。

电影《奇幻核子战》的结尾,为了让美国的观众切肤体会原子弹的真正含义,导演吕美特不惜把一颗

虚构的原子弹砸在纽约街头。面对同样的主题,可能忌惮观众的反应、可能担心破坏故事的工整,总之那

些真实的伤口、遥远的哭声,被隔绝在诺兰的银幕之外。

镜头背过身去,对准奥本海默的荆棘皇冠。

(摘编自雁城《新京报书评周刊》)

4.文中加点词“互相拆台”有何含义?

5.作者在文中将《奥本海默》分别与《阮玲玉》《奇幻核子战》两部电影进行比较,请简要分析这两次比

较。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文学创作的中心课题。塑造人物形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

《红楼梦》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曹雪芹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众多的性格鲜明、令人

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原因就在于他在人物形象创造上,发展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表现了新的艺

术特色。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虽以实有的历史人物为基础,但在人民群众长期

的集体性的创造中,却增添了极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人们喜欢并希望有张飞那样粗豪憨厚、嫉恶如仇的

英雄,于是便集中地赋予他那样的神勇,长坂桥上一声大喝,竟吓得曹军“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人们喜

欢诸葛亮那样智慧绝顶的人物,便把许多机智无比的事件都集中在他身上,使他做出了像“草船借箭”“空城

计”那样一些令人惊异神往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水浒传》众多人物身上,也程度不同地

体现着广大群众的愿望和理想,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的神力,花荣百步穿杨的神箭,等等。而

《红楼梦》却不再去创造具有超人的禀赋和力量的英雄,而是完全面对着现实人生,以丰富复杂的社会生

活为创造人物形象的源泉和基础,如实地、艺术地再现自己时代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因此,它里面出现的

如此众多的人物,都是照现实生活的实际的样子写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可能存在的,有着十足的真

实性的普通人。然而,《红楼梦》中的这许多有着十足的生活真实性的普通人,又不是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

普通人的直观再现;而是作者在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切的体验的基础上,依据着个别反映一般的艺术原则,

通过集中、概括、虚构和个性化等艺术创作手段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新红学家”把《红楼梦》贬低为一部

自然主义的作品,就是由于他们只知烛幽索隐地乃至牵强附会地考究人物的原型,只抓到了曹雪芹创造人

物形象的生活素材,将艺术与生活等同了起来,而完全忽略了,或者有意不承认作家的艺术创造。《脂砚斋

重评石头记》第二十八回有一则眉批,说:“若真有一事,则不成《石头记》文字矣!”这虽然是就《红楼梦》

第二十八回所描写的那一个具体情节而言,但实际上适用于全部作品,是对于把《红楼梦》看成是一部写

真人真事的书的人的一个有力反驳。

鲁迅先生曾论道:“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

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

都是真的人物。”《红楼梦》创造人物形象超出了它以前的小说,改变了它以前的小说写人物的方法,其特

点就是真实、复杂、深刻。

《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十分真实的。它里面的人物都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撷取来的,在他们身上都

真实地反映着那一类人的生活、性格和精神面貌,很难看出有什么任意美化或歪曲生活的虚伪成分。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