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公司安全生产手册TOC\o"1-2"\h\u13500第1章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5189591.1安全生产责任制 593661.1.1企业法定代表人应承担企业安全生产的全面领导责任,负责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157921.1.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5204191.1.3各级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保证所属部门或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5151241.1.4技术人员应负责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5101051.1.5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措施,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处理。 5241761.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285491.2.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 5233081.2.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制定。 5148661.2.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企业生产发展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5323491.2.4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5314481.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684561.3.1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定期、系统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6134431.3.2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案例教育等。 674551.3.3企业应对新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保证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668041.3.4企业应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规程培训。 648761.3.5安全生产培训应注重实效,采取多种形式,如授课、实操、演练等。 6212541.4安全生产投入与资源配置 678341.4.1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用于安全生产事项。 638481.4.2企业应配置必要的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和防护用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690061.4.3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6229421.4.4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 613333第2章风险识别与评估 6266332.1风险识别 630882.1.1风险识别的目的 66442.1.2风险识别的方法 6207362.1.3风险识别的流程 79452.2风险评估 7138572.2.1风险评估的目的 742172.2.2风险评估的方法 7309532.2.3风险评估的流程 7132852.3风险控制措施 7220152.3.1风险控制的原则 799092.3.2风险控制措施的种类 7161162.3.3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822452.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878322.4.1系统建设目标 8170212.4.2系统功能 8105302.4.3系统实施与维护 814049第3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8242073.1法律法规识别与获取 8294323.1.1石油公司应系统识别与公司安全生产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行业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8227393.1.2公司应建立法律法规识别机制,定期跟踪法律法规的发布、修订和废止情况,保证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8116893.1.3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法律法规文本,包括公报、官方网站等,保证法律法规文本的权威性。 932973.2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 9172153.2.1石油公司应设立合规性评价部门或岗位,负责对识别的法律法规进行合规性评价。 973063.2.2合规性评价应包括: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性、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一致性、实际操作与法律法规要求的差异性等方面。 9292223.2.3对合规性评价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对不合规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922483.3法律法规培训与宣传 927393.3.1石油公司应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遵守程度。 9202093.3.2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的关系、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等。 945843.3.3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如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手册、举办知识竞赛等,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 943193.4法律法规实施与监督 960353.4.1石油公司应将法律法规要求融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保证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9100133.4.2建立法律法规实施监督机制,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 9169603.4.3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形成档案,以备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 9137033.4.4加强内部审计,保证法律法规实施效果的持续性,不断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水平。 926574第4章安全生产设施与设备 9240824.1设施设备选型与采购 9326874.1.1设施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 9190824.1.2设备采购应遵循以下程序: 10256214.2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 10198504.2.1设施设备安装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0167974.2.2设施设备安装应遵循以下要求: 1071674.2.3设施设备调试应遵循以下步骤: 10207894.3设施设备运行与维护 10276344.3.1设施设备运行应遵循以下规定: 1057104.3.2设施设备维护应遵循以下要求: 11272464.4设备安全改造与淘汰 11275564.4.1设备安全改造应遵循以下原则: 11188704.4.2设备淘汰应遵循以下规定: 1115123第5章作业过程安全管理 11292365.1作业许可管理 11249215.1.1许可制度 11296305.1.2许可申请与审批 1112135.1.3许可证管理 125525.2作业现场环境管理 1276495.2.1环境评估 12243775.2.2环境整治 12113515.2.3安全警示标识 12259825.3作业过程监控 1273445.3.1作业准备 12170495.3.2作业实施 12215255.3.3作业变更 1294525.4作业应急预案 12137495.4.1应急预案制定 12327345.4.2应急预案演练 12226635.4.3应急预案修订 1225356第6章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 1261936.1职业健康管理 1310486.1.1职业健康保障 13169146.1.2职业健康培训 13225306.1.3职业健康监测 13265686.2环境保护管理 13164236.2.1环境保护制度 13272976.2.2环境污染预防 13123826.2.3环境保护设施 13122496.3职业病防治 1378786.3.1职业病防护措施 13111606.3.2职业病诊断与治疗 13213166.3.3职业病报告与统计 1384596.4环境应急预案 1471126.4.1环境应急组织 14102506.4.2环境预警和预防 14214506.4.3环境应急响应 14197526.4.4环境后处理 1424736第7章应急管理与处理 1418357.1应急预案编制与修订 1445137.1.1应急预案编制 14218077.1.2应急预案修订 1425997.2应急资源与队伍建设 15130647.2.1应急资源 15197047.2.2应急队伍建设 15157807.3预警与信息报告 15316427.3.1预警 15285337.3.2信息报告 15127017.4调查与处理 15238517.4.1调查 15253147.4.2处理 1523879第8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675258.1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1664858.1.1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 16210178.1.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原则 16158128.1.3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 1696798.2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 17260428.2.1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 1746818.2.2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 1726488.3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与复评 1784208.3.1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 17146648.3.2安全生产标准化复评 1749838.4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 1813450第9章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18136659.1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8281229.1.1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包括生产安全死亡人数、发生率、亿元产值死亡率等。 1876489.1.2安全生产过程指标:包括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率、安全设施设备完好率、隐患整改率等。 1887499.1.3安全生产管理指标: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率、安全生产投入完成率、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等。 18138489.1.4安全生产创新能力指标:包括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成果。 18158849.2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方法与流程 18103709.2.1安全生产绩效考核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数据为基础,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19148119.2.2考核流程如下: 19196049.3安全生产激励与处罚措施 19218389.3.1激励措施: 19309429.3.2处罚措施: 1950239.4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19140769.4.1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公司内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1997849.4.2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晋升、培训等挂钩,激励员工关注安全生产。 19286699.4.3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能力的重要参考,为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政策提供支持。 1986909.4.4对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中发觉的问题,要求相关单位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197481第10章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193151810.1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概述 191041710.2安全生产文化活动与宣传 202634510.3安全生产文化评价与改进 201673110.4安全生产文化引领与实践 20第1章安全生产管理基础1.1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体现了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责任担当。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任务落到实处。1.1.1企业法定代表人应承担企业安全生产的全面领导责任,负责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1.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1.1.3各级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保证所属部门或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1.1.4技术人员应负责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1.1.5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措施,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处理。1.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工作有序进行。1.2.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1.2.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制定。1.2.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企业生产发展和法律法规的要求。1.2.4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1.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预防发生的重要手段。1.3.1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定期、系统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1.3.2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案例教育等。1.3.3企业应对新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保证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1.3.4企业应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规程培训。1.3.5安全生产培训应注重实效,采取多种形式,如授课、实操、演练等。1.4安全生产投入与资源配置企业应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和资源配置,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1.4.1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用于安全生产事项。1.4.2企业应配置必要的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和防护用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1.4.3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1.4.4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第2章风险识别与评估2.1风险识别2.1.1风险识别的目的风险识别是石油公司安全生产的基础,旨在全面、准确地识别出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为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依据。2.1.2风险识别的方法(1)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过程进行分解,识别潜在风险;(2)运用故障树分析(FTA)和事件树分析(ETA)等方法,对可能引发的原因进行深入挖掘;(3)通过安全检查表(SCL)对设备、设施、环境等进行检查,发觉安全隐患;(4)借鉴国内外案例,总结原因,为风险识别提供参考。2.1.3风险识别的流程(1)收集相关信息,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等;(2)组织专业团队,开展风险识别工作;(3)整理、分析风险识别结果,形成风险清单;(4)将风险清单纳入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并及时更新。2.2风险评估2.2.1风险评估的目的风险评估是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等级,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2.2.2风险评估的方法(1)采用定性评估方法,如专家评审、现场观察等,对风险进行初步判断;(2)采用定量评估方法,如概率风险评估(PRA)、伤害预期值(HEV)等,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3)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保证评估结果准确、可靠。2.2.3风险评估的流程(1)根据风险识别结果,确定评估对象和范围;(2)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开展风险评估;(3)将评估结果进行汇总,形成风险评估报告;(4)将风险评估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领导,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2.3风险控制措施2.3.1风险控制的原则(1)遵循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2)优先考虑消除或降低风险源;(3)采取技术、管理和组织措施相结合;(4)保证措施实施的有效性。2.3.2风险控制措施的种类(1)工程技术措施:如改进设备、优化工艺流程等;(2)管理措施:如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培训等;(3)组织措施: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设置安全监控机构等;(4)应急措施:如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等。2.3.3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2)明确措施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实施时间;(3)监督、检查措施的实施情况,保证措施落到实处;(4)对措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2.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2.4.1系统建设目标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2.4.2系统功能(1)风险信息采集:收集各类风险信息,包括案例、法律法规等;(2)风险数据分析:对风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3)风险评估与预警:实时监测风险状况,风险评估报告,实现预警功能;(4)风险控制措施管理: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跟踪、评估和优化。2.4.3系统实施与维护(1)建立健全系统管理制度,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提高系统功能;(3)加强系统操作培训,提高用户操作技能;(4)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适用性。第3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3.1法律法规识别与获取3.1.1石油公司应系统识别与公司安全生产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行业标准及规范性文件。3.1.2公司应建立法律法规识别机制,定期跟踪法律法规的发布、修订和废止情况,保证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3.1.3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法律法规文本,包括公报、官方网站等,保证法律法规文本的权威性。3.2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3.2.1石油公司应设立合规性评价部门或岗位,负责对识别的法律法规进行合规性评价。3.2.2合规性评价应包括: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性、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一致性、实际操作与法律法规要求的差异性等方面。3.2.3对合规性评价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对不合规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3.3法律法规培训与宣传3.3.1石油公司应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遵守程度。3.3.2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的关系、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等。3.3.3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如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手册、举办知识竞赛等,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3.4法律法规实施与监督3.4.1石油公司应将法律法规要求融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保证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3.4.2建立法律法规实施监督机制,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3.4.3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形成档案,以备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3.4.4加强内部审计,保证法律法规实施效果的持续性,不断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水平。第4章安全生产设施与设备4.1设施设备选型与采购4.1.1设施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满足安全生产要求;(2)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具有较高的安全功能;(3)适应性强,便于操作和维护;(4)节能环保,降低运行成本;(5)考虑未来发展需求,具备一定的扩展性。4.1.2设备采购应遵循以下程序:(1)编制设备采购计划,明确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及功能参数;(2)开展市场调研,收集供应商资料,进行资质审查;(3)组织招标或比选,确定供应商;(4)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设备交付时间、质量要求等;(5)跟踪设备生产、检验、包装、运输等环节,保证设备质量。4.2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4.2.1设施设备安装前应做好以下工作:(1)审查安装单位资质,保证安装人员具备相应技能;(2)编制安装施工方案,明确安装程序、方法、要求等;(3)办理安装施工手续,保证合法合规;(4)做好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包括场地、设备、材料等。4.2.2设施设备安装应遵循以下要求:(1)按照安装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安装;(2)保证设备安装牢固、稳定,符合设计要求;(3)安装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安全发生;(4)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2.3设施设备调试应遵循以下步骤:(1)检查设备各部件,确认安装无误;(2)对设备进行单体调试,保证各部件正常运行;(3)进行联动调试,检查设备间协调运行情况;(4)调试过程中,发觉问题时及时整改;(5)调试合格后,办理验收手续,投入使用。4.3设施设备运行与维护4.3.1设施设备运行应遵循以下规定:(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2)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发觉异常及时处理;(3)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4)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4.3.2设施设备维护应遵循以下要求:(1)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内容、周期等;(2)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维修;(3)加强设备润滑管理,保证设备运行顺畅;(4)对设备进行大修、中修、小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4.4设备安全改造与淘汰4.4.1设备安全改造应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改造方案;(2)改造过程中,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减少对生产的影响;(3)改造完成后,进行验收,保证设备达到预期效果;(4)对改造后的设备,加强维护管理,保证设备安全可靠。4.4.2设备淘汰应遵循以下规定:(1)对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设备,应予以淘汰;(2)制定设备淘汰计划,明确淘汰设备清单、时间等;(3)淘汰设备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处置,防止环境污染;(4)对淘汰设备进行资产处置,合理利用资源。第5章作业过程安全管理5.1作业许可管理5.1.1许可制度建立健全作业许可制度,对各类作业实行分类管理,明确许可权限、程序和条件。保证所有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前,必须取得相应的作业许可证。5.1.2许可申请与审批作业单位应按照规定程序提交作业许可申请,包括作业内容、时间、地点、安全措施等。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作业许可申请进行审批,并对安全措施进行核实。5.1.3许可证管理发放作业许可证时,应明确作业范围、期限、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等内容。作业单位应妥善保管作业许可证,并在作业现场进行公示。5.2作业现场环境管理5.2.1环境评估在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环境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5.2.2环境整治对作业现场的环境进行整治,保证现场通道畅通、整洁有序,消除安全隐患。5.2.3安全警示标识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5.3作业过程监控5.3.1作业准备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保证作业人员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5.3.2作业实施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措施,对作业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5.3.3作业变更如作业过程中发生变更,应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必要时重新办理作业许可。5.4作业应急预案5.4.1应急预案制定根据作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作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预警和报警、应急处置程序、应急资源等内容。5.4.2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作业人员应对突发的处置能力。5.4.3应急预案修订根据作业过程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保证其有效性。第6章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6.1职业健康管理6.1.1职业健康保障本公司高度重视员工职业健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职业健康保障体系。对所有员工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保证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身体健康。6.1.2职业健康培训开展定期的职业健康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掌握职业病防护知识和技能,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6.1.3职业健康监测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监测,保证各项有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6.2环境保护管理6.2.1环境保护制度制定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6.2.2环境污染预防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环境污染,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弃物产生。6.2.3环境保护设施配置完善的环保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6.3职业病防治6.3.1职业病防护措施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病危害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病发生风险。6.3.2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对疑似职业病员工进行及时诊断,保证确诊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同时为员工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6.3.3职业病报告与统计建立职业病报告和统计制度,对职业病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上报,为预防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6.4环境应急预案6.4.1环境应急组织成立环境应急组织,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环境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环境时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工作。6.4.2环境预警和预防建立环境预警机制,对潜在环境风险进行排查,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环境发生的可能性。6.4.3环境应急响应在发生环境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6.4.4环境后处理对环境进行处理,总结原因,改进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同时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修复和生态补偿。第7章应急管理与处理7.1应急预案编制与修订石油公司应制定全面、系统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应包括组织架构、预警机制、应急响应程序、救援措施、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7.1.1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2)实用性: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保证应急预案的实用性;(3)针对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4)可操作性:保证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5)动态性:根据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7.1.2应急预案修订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修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的更新;(2)企业组织架构、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的变化;(3)应急资源的变化;(4)教训及应急预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5)其他需要修订的内容。7.2应急资源与队伍建设7.2.1应急资源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资源,包括但不限于:(1)应急救援队伍;(2)应急设备、物资;(3)应急通信与信息设备;(4)应急交通工具;(5)应急资金。7.2.2应急队伍建设企业应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进行培训、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综合素质。7.3预警与信息报告7.3.1预警企业应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对可能引发的隐患进行排查、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预防措施。7.3.2信息报告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及有关部门报告信息。7.4调查与处理7.4.1调查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组织调查,查明原因、责任和损失。7.4.2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责任人进行处理;(2)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改;(3)总结教训,完善应急预案;(4)对受影响的员工、家属及社会公众进行安抚和赔偿。第8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8.1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石油公司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公司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原则和内容,帮助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理念。8.1.1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装备、培训、应急等各方面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8.1.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原则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综合治理;(3)全员参与,持续改进;(4)科学管理,技术创新;(5)注重实效,促进发展。8.1.3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目标;(2)组织机构与职责;(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安全生产投入与资源配置;(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6)安全生产风险管理;(7)安全生产应急与处理;(8)安全生产绩效与持续改进。8.2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8.2.1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责任人。(1)成立创建组织机构;(2)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3)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计划;(4)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体系;(5)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8.2.2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有效运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4)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5)做好安全生产应急与处理;(6)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绩效评价。8.3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与复评8.3.1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以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情况,发觉问题并及时整改。(1)制定自评计划;(2)组织自评小组;(3)开展自评工作;(4)形成自评报告;(5)制定整改措施。8.3.2安全生产标准化复评企业应在自评的基础上,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复评。(1)配合复评工作;(2)及时整改复评中发觉的问题;(3)总结复评经验,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8.4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企业应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断进行持续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2)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提高安全生产投入;(4)强化安全生产培训与宣传教育;(5)推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6)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7)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复审。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保证企业安全、稳定、健康发展。第9章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9.1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保证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本节主要阐述以下几类指标:9.1.1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包括生产安全死亡人数、发生率、亿元产值死亡率等。9.1.2安全生产过程指标:包括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率、安全设施设备完好率、隐患整改率等。9.1.3安全生产管理指标: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率、安全生产投入完成率、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等。9.1.4安全生产创新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灭火器经销商招募与培训合同3篇
- 2025年度冷链食品生产项目1#车间能源管理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更新项目安置房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阳台封闭工程节能环保材料供应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在线教育平台股权出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农业机械租赁与供应链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视剧特效制作与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医院保洁人员绿化养护与病虫害防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交通系统承包商款项安全保障合同4篇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课件
- 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
- 拖欠工程款上访信范文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wifi协议文库》课件
- 《好东西》:女作者电影的话语建构与乌托邦想象
- 教培行业研究系列(七):出国考培的再研究供需变化的新趋势
- GB/T 44895-2024市场和社会调查调查问卷编制指南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