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4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检测练习题初一生物说明: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填涂答题卡前请仔细阅读“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中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了身边的生物世界。以下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A.碧绿的菜畦 B.光滑的石井栏 C.紫红的桑葚 D.肥胖的黄蜂2.生命世界纷繁复杂又妙趣横生。各种生物形态各异,生存方式千差万别。仔细分辨下列图片不属于生物的是()A.生石花 B.竹节虫C.藤壶 D.环颈雉鸡标本3.绝大多数生物通过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下描述能够体现出呼吸特征的是()A.树木到了秋天会落叶 B.鲸在浮出水面时向空中喷出雾状水柱C.向日葵朝向阳光生长 D.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4.《动物世界》中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正在捕捉羚羊,下列现象与该生物特征相同的是()A.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 B.羚羊发现敌害后会迅速逃跑C.小麦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 D.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废物5.如果你去昆嵛山游玩,可能会有幸观察到翠鸟,它们可见于灌丛或疏林生长的小河,吸引着游人观察的目光。以下关于翠鸟的观察要点错误的是()A.可观察到翠鸟的体形是流线形,运动器官是翅和足B.攀爬到高处可看到翠鸟具有孵卵和育雏等行为C.观察时,不要穿颜色鲜亮的衣服,保持安静D.拍摄鸟类照片时,尽量不使用闪光灯6.病理学家沃伦和消化科医生马歇尔发现幽门螺杆菌能导致胃病,他们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具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以下不是科学思维特点的是()A.尊重事实 B.虚心请教 C.讲究逻辑 D.批判质疑7.一起制作水族箱,饲养淡水鱼吧!同学们对养鱼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下错误的是()8.夏天到了,晓明观察到池塘里鲫鱼的呼吸频率发生了变化,他探究了鲫鱼在不同温度水中的呼吸情况,记录数据如右图所示。下列与探究无关的问题是()A.鲫鱼对不同的水温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吗?B.鲫鱼的呼吸频率与水温有关系吗?C.温度对鲫鱼游动的速度有影响吗?D.鲫鱼的呼吸频率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吗?9.学校组织学生去野外观察生物。小明在一片草地上发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有蝴蝶、蚂蚁、蟋蟀等。由此小明可以归纳出()A.所有草地上都有昆虫 B.这片草地上的昆虫都很美丽C.部分草地上有昆虫 D.昆虫喜欢在草地上生活10.2024年的全国低碳日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在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的讨论中,有人提出:“减少碳排放可以减缓全球变暖。”这是()A.事实 B.观点 C.假设 D.理论11.美国古生物学家杰克·霍纳,通过对恐龙化石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分类、比较,推断出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这一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科学思维。A.尊重事实 B.讲究逻辑 C.批判质疑 D.大胆假设12.逻辑和推理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在北极的岩层中发现了蕨类植物的化石,而这些蕨类化石与现今在温带气候中生活的蕨类植物十分相似。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下列陈述合理的是()A.北极不曾有蕨类植物B.蕨类植物能适应低温环境C.在北极发现蕨类植物化石表明这些植物都能耐低温D.数百万年前地球的温度可能比现今的暖和1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要想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该选择的镜头组合是()A.ad B.bc C.ab D.ac14.显微镜是进行生物观察必不可少的工具。同学们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小污点、要想判断该污点位置,以下操作不可采取的是()A.转换物镜 B.移动装片 C.转动反光镜 D.转换目镜15.如下图所示,在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显微镜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模糊,此时应调节显微镜的()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转换器 D.反光镜16.显微镜成像有一定的规律,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时,看到的物像是()A.d B.p C.d D.q17.为了更好地观察植物体细胞,同学们在课堂上了解和使用了显微镜。有关显微镜的使用,你不赞同的是()A.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B.调节光圈大小,可以调节进光量C.显微镜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18.同学们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擦拭物镜和目镜时,使用纱布 B.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度升降 D.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需要转动遮光器1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看到的物像是()A. B.C. D.20.下图是王强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其中结构①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21.下列图片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2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以下哪个步骤不正确()A.取材时撕取洋葱内表皮 B.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保持细胞形态C.使用高倍镜直接寻找并观察细胞 D.使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初步调焦23.实验课观察时,李明同学将显微镜视野中的甲图转为乙图,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染色 B.更换玻片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换用高倍物镜24.小红同学在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时,发现了不同于洋葱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这些结构最可能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叶绿体2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B.光照对黄粉虫的分布有影响吗?C.校园里那种颜色的牡丹最好看? 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26.大多数的生物探究和模拟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A.无需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B.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C.观察到的现象、数据根据情况取舍 D.实验只做一次就可以得出结论27.研究发现,开机的电脑会产生一些电离辐射。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至于开机的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对此实验设置的变量最准确的叙述是()A.大鼠的身体状况 B.饲养的条件C.电脑游戏种类 D.是否有电脑辐射28.为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下面设计的探究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组别黄粉虫的数量/只光照温度/℃环境对照组250阴暗20②实验组250①20粮食堆A.阴暗野草堆 B.明亮野草堆 C.阴暗粮食堆 D.明亮粮食堆29.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的活动结束后,要把鼠妇放回大自然。其原因是()A.接触鼠妇对我们的身体有害 B.鼠妇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生物C.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 D.鼠妇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生物30.小明问:“为什么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要比蒸馏水中培养的玉米幼苗长得好?”莎莎说:“可能是受到土壤浸出液里无机盐的影响。”莎莎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得出结论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31.(8分)在学习了生物的共同特征后,李伟同学利用国庆假期走进了烟台南山动物园,进行了一场观察体验之旅。(1)在“狮虎园”里,李伟发现狮子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妈妈告诉他,雄狮子体形更大,颈部有浓密的鬃毛;雌狮子体形相对较小,毛发较短。由此判断右图属于雄狮子的是______(填A或B)。通过观察找到雌雄狮子的异同点,这是运用了______的基本方法。(2)在“百鸟园”的水塘里,鸳鸯在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游人一靠近,鸳鸯便快速游走了,这体现了生物能______。李伟仔细观察,发现鸳鸯“趾间有蹼”,轻轻划水便可快速前进,推断“蹼”的功能是______。李伟还看到了“孔雀开屏”的美景,妈妈说,雄孔雀通过开屏的方式吸引异性,进而完成产卵孵化出孔雀“宝宝”。这体现出生物哪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3)李伟通过对比观察,鸳鸯生活在水塘中,孔雀生活在相对干旱的地方,这说明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______。(4)除了可爱的动物,动物园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品种。金秋十月,李伟发现多数植物已落叶,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的特征。但是菊花正次第开放,黄色、白色、红色的菊花煞是美丽,菊花出现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具有______的特征。32.(9分)科学家们对草原上某种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以下是关于该动物的一些描述:这种动物往往群体生活,成员之间相互照顾和保护,善于挖掘洞穴,通常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它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包括牧草、嫩芽等。也吃一些昆虫和小型动物,能够适应包括草原、山地等地区的生活。它们耐饥饿,不饮水,更喜欢含水量高的多汁饲料。冬季时它会进入冬眠状态,可以持续3-6个月。尝试分析完成以下问题:(1)这种动物是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成员之间相互照顾和保护,据此我们无法归纳出的是______。A.它们以家族为单位生活,喜欢群居B.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传递信号和避免危险C.它们长有厚实的利爪,善于跑跳D.在寒冷的环境中,扎堆可以帮助它们保持体温(2)这种动物以植物为食,同时也吃一些昆虫和小型动物,说明它是______(填“肉食性”“草食性”或“杂食性”)动物。根据上述内容推断这种动物是______。A.袋鼠 B.土拨鼠C.猎豹 D.斑马(3)这种生物不需要通过饮水来获取水分,这是______(事实/观点),由此得出这种生物主要通过蔬菜、草料等食物中获取所需的水分,这是______(事实/观点)。(4)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家们选择了土豆、苜蓿草、莴苣作为这种动物的食物,同学们为了比较这几种食物的含水量,提出问题:______?依据表格得出______的含水量最多,从这点来看,它更适合作为这种动物的食物。名称土豆苜蓿草莴苣含水量70%-80%80%95%(5)这种动物冬眠时身体的代谢率会显著降低,期间它的体温会______(升高/下降),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冬眠结束后,推断这种动物首先会做的事情是______A.寻找食物 B.繁殖后代 C.建造巢穴 D.与同伴交流33.(8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物学研究往往需要借助工具。工具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在观察和实验中获得更为详实的事实依据。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1,用肉眼观察三角梅的花朵时,由于花朵较小看不清,我们可以利用______进行观察。(2)如图2,某同学利用两个放大镜进行叠加观察,发现放大倍数要远大于一个放大镜,这其实就是图3显微镜的雏形。这两个放大镜就相当于图4光学显微镜中的[]______和[]______。(3)显微镜的使用都离不开光,在进行观察之前要进行对光,对光时转动图4中的[]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光线能依次经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______→眼睛。(4)观察过程中当调节图4中[]______使镜简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34.(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课内进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实验后,又在课外进行了“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的实验。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甲、乙所示:(1)进行以上两个实验时,不需要用到的器材和药品有______(填数字序号)①载玻片②生理盐水③镊子④清水⑤酒精灯⑥滴管(2)洋葱和番茄两种蔬菜具有不同的味道,使它们味道不同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_______里。甲、乙两种细胞都不会发生吸水涨破,是因为有[]______的保护和支持。(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使下图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要使视野③变为视野④,应将装片向______方移动。(4)在制作有些植物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更加清楚的看见细胞核,可以滴加______进行染色。通过观察不同植物各部位的临时装片,能够得出______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35.(8分)小明参与了综合实践项目“制作水族箱,饲养淡水鱼”的活动。以下是他设计水族箱时设计的草图。(1)在该设计中,使用过滤棉以及增加电水泵等制作思路分别考虑了淡水鱼生活对哪些因素的要求?______、______。(2)小明在饲养金鱼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水温不一样时,金鱼的呼吸频率(每分钟鳃盖张合的次数)不一样。他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并写了一份“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的实验报告。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以下问题。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②作出假设:温度会影响金鱼呼吸频率。③实验步骤:a.准备材料用具:若干条金鱼,7个同样的鱼缸,不同温度的水,温度计,秒表等。b.设计实验装置:在7个鱼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不同温度的水。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_。c.每个鱼缸中放数量相同、大小和形态相近的金鱼,这样设计是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