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稿三、考向分析压轴题02动力学问题
综合近几年高考对于动力学的考查形式,2024年高考对于动力学的考查仍然是照顾
点。牛顿第二定律对于整个高中力学的串联作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效果,所以不论
是选择题还是大题,,动力学问题一直都是命题人提高学生关键物理素养的重要知识
点,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动力学问题一直都是以压轴题的形式存在,其中包
括对于高中常见的几种运动形式,以及对于图像问题的考查,都比前几年要频繁,
所以要求考生了解题型的知识点及要领,对于常考的模型要求有充分的认知。
热点题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基本规律
2.对于运动学公式的选用可参考下表所列方法
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已知量、没有涉及的物理
适宜选用的公式
待求量和为解题设定的中间量)量
VQ、v>a、tX【速度公式】V=Vo+。/
Vo、a、t、xV【位移公式】x=v()t-\■-at2
2
vo>v>a、xt【速度位移关系式】v2—卢=2办
v+V0
Vo、V、t、Xa【平均速度公式】X=——t
2
热点题型二运动图象的理解
1.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八v~t.a—t图象,应用图象解题时主要看图象中的“轴”“线”“斜
率”“点”“面积”“截距”六要素:
一般意义X-t图象v-t图象a-t图象
图象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纵轴一位移横轴纵轴一速度横轴纵轴一加速度横
轴
间的关系一时间一时间轴一时间
表示物理量y随物理量x的运动物体的位移运动物体的速度运动物体的加速
线
变化过程和规律与时间的关系与时间的关系度与时间的关系
Ay某点的斜率表示某点的斜率表示某点的斜率表示
斜率k=一,定性表示〉随X变
Ax该点的瞬时速度该点的加速度该点加速度的变
1
化的快慢化率
两线交点表示两两线交点表示两
两线交点表示对应纵、横两线交点表示两
点物体在该时刻速物体该时刻加速
坐标轴物理量相等物体相遇
度相同度相同
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图线和时间轴所
图线和时间轴所
也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围的面积,表示
面积无意义围的面积,表示
这要看两物理量的乘积有物体的速度变化
物体运动的位移
无意义量
图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一在纵轴上的截距在纵轴上的截距在纵轴上的截距
截距般表示物理过程的初始“情表示1=0时的位表示t=Q时的速表示,=0时的加
况移度速度
2.图象问题常见的是x—/和v—f图象,在处理特殊图象的相关问题时,可以把处理常见图
象的思想以及方法加以迁移,通过物理情境遵循的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根据相
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作流程:
3.x—f图象、v—/图象、a—/图象是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性质的
x—/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静止,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
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v-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a-f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图线与横轴重合,则
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关于运动图象的三点提醒
(1)x4图象、V/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X、V与f一一对应.
(2)x4图象、VI图象的形状由x与/、v与,的函数关系决定.
(3)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
热点题型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1.三个推论
(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相等,
2
==
即%2一修=%3-X2>••^n-Xn—i=aT^.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
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v
平均速度公式:0=——=口.
22
(3)位移中点速度以=川2+卢
,[2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
(1)7末、2T末、37末、…、"7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i:V2:丫3:…:v„=l:2:3:
(2)前T内、前27内、前3T内、…、前”7内的位移之比为修:尬:与:…:x„=l2:22:
32:...:
⑶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i:xn:
xm:…:XN~1:3:5:…:(I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人:,2::…:tn=\:(V2-1):(V3-
物:(2—两:…:(而一]」-1).
3.思维方法
迁移角度适用情况解决办法
常用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运由连续相邻相等时间(或长度)
比例法
动具有等时性或等距离的比例关系求解
推论法适用于“纸带”类问题由As=q炉求加速度
常用于等分”思想的运动,把运动按时间(或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为该段
平均速度法
距离)等分之后求解位移的平均速度来求解问题
由图象的斜率、面积等条件判
图象法常用于加速度变化的变速运动
断
热点题型四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1.两种运动的特性
C
-B
-A
%
6
(1)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
(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如图)
①对称性
a.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N-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4所用时间tCA相
等,同理以_8=加小
b.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N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N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②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
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2.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上升阶段: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分段法
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初速度%向上,加速度g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v0~gt,力=1V—上代向上方向为正方
全程法向).
若v>0,物体上升,若vO,物体下落;
若//>(),物体在抛出点上方,若X0,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三、压轴题速练
1.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
次比赛中,
某运动员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则该
运动员的加速度
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
A.5m/s210mB.5m/s211mC.2.5m/s210mD.2.5m/s210m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在第1s和第2s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
阶段的加速度为。,在第1S和第2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51和S2,由运动学规律得:
Si=~ata
2
1
SI+S2=50(2电)2
击=1S
联立解得:a—5m/s2
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小匀速运动的时间为小匀速运动的速度为打跑完全程
的时间为全程的距离为s,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
4
V=Clt\
1午
S—~~^Clt+v,2
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s',
则s,=-at2
2
求得s,=10m
2.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24/—6凡则它在前3s内
的平均速度为()
A.6m/sB.8m/sC.10m/sD.12m/s
【答案】B
【解析】将题目中的表达式与x=v(/H■-/比较可知v()=24m/s,。=-12m/sz.所以由v=v
20
,0—24
可得汽车从刹车到静止的时间为£=-----s=2s,由此可知第3s内汽车已经停止,汽
-12
x24
车运动的位移x=24x2m—6><22m=24m,故平均速度v=-=—m/s=8m/s.
t'3
3.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4f+2P,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
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A.4向$与2111/52B.0与4m/s?
C.4111/5与410/52D.4m/s与0
【答案】C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0/+Lf2,与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
2
系式s=4f+2/2相对比可以得到,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4m/s,加速度的大小为a=4
m/s2,选项C正确.
4.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
刹车后第3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12.5mB.2mC.10mD.0.5m
【答案】D
【解析】据/可得由刹车到静止所需的时间f=2.5s,则第3s内的位移,实际上就是2〜
2.5s内的位移,x=-a?,2=0.5m.
2
5.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
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
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心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5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三
T2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卫
2T
【答案】BCD
【解析】1位置并不是初始位置,它只是开始曝光的一点,所以A错误。从图中的信息在这
几个曝光的时间间隔内走过的位移是定值,并且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正确,根据由©=。片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乌,c正确。%=粤得小球在位置’3”的速
7221
度为卫,D正确。
2T
6.如图所示为甲物体和乙物体在平直地面上同向运动的v-t图象,已知t=0时甲在乙前方
xo=7O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s时,甲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在0〜4s内,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78m
C.3s时,甲、乙物体相遇
D.在0〜3s内,甲物体在乙物体前面,3s〜4s内乙物体在甲物体前面
【答案】B
【解析】A、根据图象可知,0〜4s内甲的速度都为正,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
BC、Z=3s时甲和乙两物的速度相等,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s=x甲+》株乙=
2x88+44x3
(——+——xl+70--------)m=78m,故B正确,C错误;D、?=3s两者之间的距离最
222
大,则3s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甲仍在乙的前面,故D错误。
6
7.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长为£=1.5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上右端放着
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小滑块的质量为加=1kg,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o若用水不拉力厂作用在木板上,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尸=8N时,小滑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
B.F=10N时,小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
C.歹=12N时,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所需的时间为2s
D.尸=12N时,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时木板的动量大小为10kg-m/s
【答案】BD
【解析】以小滑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加g=,"明,得小滑块的最大加速度为
2
am=〃g=2m/s,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小滑块在木板上滑动时的最小拉力为
FQ={M+m)am=6N,A项错误,B项正确;若尸=12N,则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a=—一=5m/s?,由£=!加2一得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所需的时间为,=1s,C
M22
项错误;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时,木板的动量大小为。=(/-g)f=10kg-m/s,D项
正确。
8.如图所示,物体自。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径/、B,C三点,其中/、B
之间的距离。=3m,B、C之间的距离乙2=4m.若物体通过乙、办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
等,则。、/之间的距离c等于
0~ABC~
34
A—mB—m
43
825
C.—mD.—m
258
【答案】D
【解析】设物体的加速度为。,通过乙、匕两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均为?,则有v5=-^—=
711Vs25
—m/s,由£2=y6T^--aT1,L\=v^TaT1,可得:A£—tzT2—1m,所以£=---L\——
IT22la8
m,即D正确,A、B、C错误。
9.如图所示,直线a和一段抛物线b分别表示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运动的x-f
7
图像.已知在4=3s时两车相遇,直线。和抛物线6刚好相切,f2=4s时对应抛物线的最
高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车相遇时6车的速度大小为2.5m/s
B.6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rn/s?
C.6车的初速度大小为9m/s
D.电=0时两车的距离为10m
【答案】B
Ax8—2
【解析】由图可知,a车的速度为=一=----m/s=2m/s.两车相遇时b车的速度大小为2m/s,
3
故A错误.t2=4s时对应抛物线的最高点,对应的速度为v=0,根据速度公式v=%一加,
解得a=2m/s2,故B正确t=3s,b车的速度为吨=%=2m/s,设6车的初速度为%.对6
车,由v()+a/=w,解得:%=8m/s,故C错误;t=3s时,a车的位移为:Sa=v.=6m,b
v0+俨8+2
车的位移为:%=----1=——x3m=15m,£=3s时,〃车和6车到达同一位置,得:s()=
22
s8-Sa=9m.故D错误。
10.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37。的斜面与水平地面在尸点平滑连接,通过轻绳连接的/、
8两物体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加i=2kg,加2=4kg,此时轻绳处于水平状态且无
拉力,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0.5,物体8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均为〃2=0.75.对物体8施加水平恒力b=76N,使两物体一起向右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2
s物体2到达斜面底端尸点,此时撤去恒力F.若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37°=0.6,cos37°=0.8.
(1)求两物体加速时轻绳上的张力T;
(2)物体/进入斜面后,两物体恰好不相撞,求轻绳的长度L
【答案】(1)22N(2)2.4m
【解析】(1)两物体加速时对整体研究有
尸一〃l»71g—〃2根喏=(加1+%2)。
对A物体有7—〃1加ig=〃ua
8
解得7=22N,°=6m/s2
⑵当B物体到达P点时二者速度v=at=l2m/s
之后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有
〃?2gsin0+〃2加把COS6="?2。2
B物体上滑距离s=上;
2a2
A物体先在水平面上减速滑行,有〃刖这=叩°1
滑行到P点时速度设为vi,有y―卢=一2。1
A物体滑上斜面后,有migsin6(+〃]7M]gcos
因在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小于8物体的加速度,所以与物体8刚好不相撞,其上滑
的最大距离与3的相同,则有记=2“白,解得4=2.4m
11.一辆摩托车在f=0时刻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a-t图象如图所
A.摩托车的最大动能B.摩托车在30s末的速度大小
C.在0〜30s的时间内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D.10s末摩托车开始反向运动
【答案】B
【解析】选B.由图可知,摩托车在0〜10s内做匀加速运动,在10〜30s内做减速运动,
故10s末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v=a/可求出最大速度,但摩托车的质量未知,故不能求
出最大动能,A错误;根据a—t图线与f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求出30s内速
度的变化量,由于初速度为0,则可求出摩托车在30s末的速度大小,B正确在10〜30s
内牵引力是变力,由于不能求出牵引力,故不能求出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C错误由图
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30s内速度变化量为零,所以摩托车一直沿同
一方向运动,D错误.
12.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按如图所示的规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的时间内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且在2加时距离出发点最远
B.质点做往复运动,且在就时回到出发点
9
NQ°匹
C.质点在3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彳D.质点在2电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
度为Clot。
【答案】A
【解析】质点在0〜一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的加速运动,在一〜电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减
22
小的加速运动,在电〜一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的减速运动,在一〜2而时间内做加速度
22
均匀减小的减速运动,根据对称性,在2电时刻速度刚好减到零,所以在2%时质点离出发
点最远,在访时刻速度最大,故A正确,B、C错误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
可知最大速度为Lzo而,故D错误.
2
13.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菱Y图象如图所示,则()
t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
C.质点在1s末速度为2m/sD.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2m
【答案】C
【解析】由图得■-1,即x=£^■-12,根据x=对比可得v()=lm/s,-a=-
t22222
m/s2,解得a=lm/s2,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m/s,
加速度为1m/s2,A>B错误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末速度为v=v()+a/=(l+lxl)m/s
13
=2m/s,C正确.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x=(l+a)m=5m,D错误.
14.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片。时刻开始,物体的"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
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m/s和一1s,由此可知()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m/s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m/s
10
【答案】AC
【解析】选AC.图线的斜率为0.5m/s2、纵截距为0.5m/s.由位移公式x=R+』a祥两边除以
2
对应运动时间f为二=vo+Lf,可得纵截距的物理意义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斜率的物理意
t2
义为物体加速度的一半工。.所以物体做初速度为vo=O.5m/s,加速度大小为a=1m/s?的匀
2
加速直线运动.
1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a与位移x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物体最终静止B.物体的最大速度为伍?
___3
C.物体的最大速度为伍¥D.物体的最大速度为->研
2
【答案】C
【解析】物体运动过程中任取一小段,对这一小段v2—/=2.板,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
将表达式对位移累加,可得廿等于速度。与位移x关系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2倍,
则丫2=2(初七+5aoxo),解得物体的最大速度"=修或,故C项正确.
16.如图甲,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加=2kg的物块静置于x轴上的某位置(图
中未画出),从/=0时刻开始,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为其位
置坐标和速率平
方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4s时物块的速率为2m/sB.加速度大小为1m/s2
C.f=4s时物块位于x=4m处D.在0.4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6m
【答案】A
【解析】由%—沏=一,结合图象可知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5m/s2,初位置刈
2a
11
=-2m,f=4s时物块的速率为v=/=0.5x4m/s=2m/s,A正确,B错误;由工一沏=1
2
at2,得£=4s时物块位于x=2m处,C错谢&x=Lz凡在0.4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x=,
22
x0.5x0.42m=0.04m,D错误.
17.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如图所示是动力车整
个刹车过程中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m
°400自笳•J)
A.动力车的初速度为20m/sB.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sD.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s,动力车的位移
为30m
【答案】AB
【解析】选AB.根据v2—”=2ax得x=,V—J-伊,结合图象有▲=---s2/m,——^^40
2a2a2a102a
v0
m,解得。=—5m/s2,v—20m/s,选项A、B正确;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4s,选
0~a
v0+0
项C错误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s,动力车的位移等于其在前4s内的位移,必=——t
2
=40m,选项D错误.
18.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
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6N,关于电梯的运动(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
度大小为4m/s2
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
度大小为4m/s2
【答案】BC
【解析】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知重物的重力等于10N,在某时
12
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6N,可知电梯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对重物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解得a=4m/s2,方向竖直向下,则电梯的加速度大小
为4m/s2,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可能向下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故B、C正
确,A、D错误.
19.如图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
的蹲姿
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现象
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
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现象
【答案】D
【解析】下蹲过程中,人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
于超重状态人从下蹲状态站起来的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
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A、B、C错误,D正确.
20.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
度的变化而自动
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则乘客(仅考虑乘客与水平面
之间的作用)()
A.处于超重状态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受到向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C【解析】当车减速上坡时,加速度方向沿斜坡向下,人的加速度与车的加速度相
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人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13
人受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如图所示.
将加速度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解,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则mg—网=%与,F^<mg,
乘客处于失重状态,故A、B、D错误,C正确.
21.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8、C两物体,/叠放在C上,4、B、。的质量分别为加、
2加和3机,物体8、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曷.现用水平拉力尸拉物体8,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
A.此过程中物体C受五个力作用B.当下逐渐增大到&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当厂逐渐增大到1.5居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D.若水平面光滑,则绳刚断时,/、C间的摩擦力为C
6
【答案】C
【解析】对a/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可以知道c受重力、/对c的
压力、地面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对C的摩擦力以及地面的摩擦力六个力作用,故A
错误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勺匕电”=£—〃g,隔离对/C分析,根据牛顿第二
6m6m
工2
定律得,FT—/z-4mg=4mtz,计算得出三=丁,当尸=1.5%时,轻绳刚好被拉断,故B错
严一
误,C正确;水平面光滑,绳刚断时,对4C分析,加速度一,隔离对/分析,力的摩
4m
尸
擦力K=ma=一,故D错误.
4
22.(多选)如图所示,已知小冽,不计滑轮及绳子的质量,物体"和冽恰好做匀速运动,若
将"与加互换,M、冽与桌面的动摩因数相同,则()
14
(Af+m)g
A.物体"与冽仍做匀速运动B.物体M与机做加速运动,加速度q
M
(M-m)2
C.物体M与冽做加速运动,加速度Q=---------------D.绳子中张力不变
M
【答案】CD
【解析】当物体M和冽恰好做匀速运动,对水平方向受到绳子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
m2m
力,得:fiMg=T=mg,所以:〃===—.若将〃■与机互换,则对M:Ma=Mg-T,对
MgM
12
1ml„zaMg-/.imgMg初gGw—%2)g(M-m)g
m,贝!j:ma=r—/j.mg得:a=--------=--------=---:;-=----------,故A、B
fM+mM+mM(M+m)M
,„__AI,,,Im(河一加)gm
错误,C正确;绳子中的拉力:T=ma-\-/j.mg-............1"—mg=mg,故D正确.
MM
23.(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加小:沏的/、8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的斜面
上,用始
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8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均为〃.为了增加
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A.减小/物块的质量B.增大8物块的质量
c.增大倾角eD.增大动摩擦因数〃
【答案】AB
【解析】对/、3组成的系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mB)gsin。—〃(加/+机B)gcos,=(刃/+机8)0,
隔离物块8,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T—m^gsin。一〃m^gcos0=mBa.
_mBF
两式联立可解得:FT=-―由此可知,片的大小与。、〃无关,加B越大,叫越小,FT
越大,故A、B均正确.
24.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
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
间的拉力大小为
15
2
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丁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0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不计车厢与铁轨
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8B.10C.15D.18
【答案】BC
【解析】设尸。西边有〃节车厢,每节车厢的质量为加,则尸①
2
设尸0东边有左节车厢,贝1]/=痴•$②
联立①②得3n=2k,由此式可知n只能取偶数,
当〃=2时,左=3,总节数为N=5
当”=4时,k=6,总、节数为N=10
当〃=6时,左=9,总节数为N=15
当〃=8时,左=12,总节数为N=20,故选项B、C正确.
2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有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N、B,两物体与斜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
〃相同,用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向上推物体/使两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且2对/
的压力平行于
斜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减小N的质量,8对/的压力大小不变
B.只减小B的质量,8对/的压力大小会增大
C.只减小斜面间的倾角,2对4的压力大小不变
D.只减小两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对/的压力会增大
【答案】C
【解析】将/、8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在沿斜面方向上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沿斜
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的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
F-(mA+mB)gsin0-〃(mA+mB)geos6F
gsin6—〃geos0,隔离B分析可得F
mA+mBmA+mBN
mBF
—mBgsin夕一〃叫geos0=mBa,解得FN=--一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8对/的压力F/=
二七,若只减小4的质量,压力变大,若只减小5的质量,压力变小,A、B错误;4、B
16
之间的压力与斜面的倾角、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无关,C正确,D错误.
2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加、〃的木块/、2在水平恒力厂作用下一起以
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木块间的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左,原长为Co,则此时木块/、B
间的距离为()
VTY///////////////////////
Mama
A.——B.Lo+—
kk
MFF~ma
C.L+----—D.L-\----
Qk(Af+m)Qk
【答案】B
F
【解析】先以/、3整体为研究对象,加速度为。=^—,再隔离/木块,弹簧的弹力:尸
M+m
mamF
弹=加。=g:,则弹簧的长度£=£()H=£oH一(一:—【,故选B.
kk
27.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安全教育教学课件
- 幼儿园安全教育:铅笔不能咬
- 《邮票上的昆虫世界》(福建农林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关于餐饮的消费合同
- 纤维腺瘤切除术前护理
- 2024-2025粤教粤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2025高中数学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 2025钢材购销合同范本
- 2025李明法律翻译中英文对照:服务合同
- 2025铝合金楼梯施工合同范本
- 巨量信息流广告(初级)营销师认证考试题及答案
- 《黄磷尾气发电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医疗信息化与成本-洞察分析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
- 2023年非车险核保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396题)
-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英语卷
- 园林花卉 课件 第五章 室内花卉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 DB65-T 4751-2023 重大活动气象服务规范
- 水工维护高级工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