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焦虑障碍-2_第1页
第五章焦虑障碍-2_第2页
第五章焦虑障碍-2_第3页
第五章焦虑障碍-2_第4页
第五章焦虑障碍-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焦虑障碍

(Anxietydisorders)焦虑障碍患者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恐惧感十分强烈、经久不衰且毫无道理。恐惧感是长期的,且频繁发作,干扰了他们的生活机能,降低了生活质量。一.概述二.恐怖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强迫障碍六.创伤后应激障碍一、概述1、历史2、诊断分类3、患病率1、历史18世纪:神经症指神经系统的感觉异常19世纪:有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疾病都被从神经症中分离出去20世纪50年代:神经症被认为没有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神经功能疾病,曾译为神经官能症1980:DSM-III

提出焦虑障碍的概念-将有焦虑症状的障碍归入其中中国的CCMD系统目前仍沿用神经症的名称2、诊断分类DSM-IV中焦虑障碍的主要类型惊恐障碍(伴有或不伴广场恐怖) 广场恐怖(无惊恐障碍) 特殊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 强迫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CCMD-3中神经症的主要类型恐惧症(恐怖症)场所、社交、特定恐惧症焦虑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强迫症除惊恐障碍之外,病程要求:DSM-Ⅳ-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CCMD-3-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3、患病率国外:焦虑障碍与抑郁性障碍:5-10%国内:神经症:北京(1991)35.18‰全国12地区(1986)22.21‰

二、恐怖症(phobia,恐惧症)1、概述2、临床表现3、病因4、治疗1、概述恐怖症是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患病率美国:社交恐怖症终生患病率:11.1%(男)和15.5%(女)(Magee,1996)特殊恐怖症的终身患病率大约为11%(其中男性7%,女性16%)(Keller,1994)广场恐怖症终身患病率为5.3%(其中女性约占75%)(Keller,1994)中国:全国12地区调查时点患病率为0.059‰(1986,1978以前无此诊断)2、临床表现(1)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又译场所恐怖症(2)特殊恐怖症(specificphobia)(3)社交恐怖症(socialphobia)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又译场所恐怖症.“agoraphobia”源于希腊语,意为“对市场的恐惧”。患者害怕开阔的空间或害怕离家,如开阔的田野。害怕嘈杂的地方,如市场,在现代则是购物中心。也害怕封闭的环境,如巴士、地铁或电梯。患者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通常情况下,任何地方只要在紧急情况下难以逃脱或获得援助,都会让广场恐惧症患者产生恐惧。经常让他们担心的紧急情况是惊恐发作。他们会这样思考:如果我在这个商场里出现了惊恐发作,我很难快速离开或寻求帮助。也害怕别人看见他们发作情况逃开,会让他们很尴尬。没有惊恐发作的人也会出现广场恐怖症(APA,2000)但绝大多数因广场恐怖寻求治疗的人往往经历过全面的惊恐发作,更多的中等惊恐发作,或者严重的社交恐怖症。大多数情况下,个体开始频繁地经历焦虑症状约一年后就会开始产生广场恐怖症。人们在年轻时就会患上广场恐怖症,超过70%的人在25岁之前就患上了广场恐怖症,而50%在15岁之前就患上了这种病症。三个特点: 1、焦虑症状

担心昏倒,或失去自控;植物性神经功能激活的表现;惊恐发作 2、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 人群拥挤的场合、封闭场所、难以立即逃到安全的地方等情境 3、回避行为

立即从恐怖情境中逃走或回避恐怖情境特殊恐怖症(specificphobias)又译特定恐惧症,更符合人们对恐惧的认识。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而出现的不合理焦虑恐惧对象有某些动物、昆虫、登高、雷电、黑暗、坐飞机、外伤或出血、锐器,以及特定的疾病等大部分特殊恐怖症属于以下四种类型:动物型:例如蛇自然环境型:例如风暴、高地、水情境型:例如隧道、电梯、飞机流血-注射-外伤型:例如鲜血、伤口、打针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但几乎90%的特殊恐怖症患者从不就医。只有当人们在生活极力避免令他们恐惧的情况,或面对这些情况时出现强烈的焦虑发作,才能被诊断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

(socialphobias)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具有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如恐惧被别人注视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的言谈举止或表情尴尬惧怕的是被评判或在其他人面前出丑。与特殊恐怖症的不同是,社交恐怖症更可能严重扰乱人的生活。在美国,约8%的成年人被诊断患有此症。多数患者起病于青少年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1、只害怕当众发言;2、对许多社交环境存在中等恐惧3、对很多社交环境都有强烈的恐惧,从当众发言到只是和其他人交谈,这些人是综合社交恐怖症患者。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可能出现这种障碍。还有研究发现,女性症状比男性症状更严重,尤其在需要表现的场合。人的一生中有两个阶段容易产生社交恐怖症:学龄前早期和青春期。很多人在这两个阶段都变得害羞,而且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些人报告过去的难堪经历让他们产生社交恐怖症;还有一些人一生都会对某些社交环境感到极不自在。社交恐怖症常与情绪失调、其他焦虑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交织在一起。3、病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分析理论的解释行为治疗的解释认知治疗的解释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的观点生物学理论:双生子研究表明这种情况至少部分是基因因素造成的。具体的恐怖症本身并不具备很强的遗传性,但是容易焦虑的倾向可以遗传,这就为恐怖症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研究发现社交行为受抑制的德儿童比行为不受抑制的儿童在高中产生社交恐怖症的可能性高四倍。4、治疗心理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系统脱敏法或暴露疗法社交技能训练放松训练认知重建

认识领悟疗法药物治疗恐怖症的治疗:行为技巧行为疗法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系统脱敏:要求患者把他们害怕的场所或事物按害怕程度一一罗列出来。患者学习放松技巧,以减轻他们被迫面对害怕的事物时的紧张。然后按照清单上各项目的等级,从害怕程度最低的项目开始,让自己面对它们。特殊恐怖症中的流血-注射-外伤型恐怖症在治疗时需要采取有别于其他恐怖症的方法。因为其他类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的现象,而这类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却会出现显著的下降。有时,由于头部血液供给不足,他们会晕倒。放松疗法只会使这些患者的生理反应更严重。因为这些技巧也会使血压下降、心跳减速。因而,治疗师必须采取相反的手段,指导这些患者绷紧手臂、腿和胸部的肌肉,直至感到面部发热。这种应用紧张技能(appliedtensiontechnique)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先使用此技能,然后用系统脱敏消除患者对流血、外伤或注射的恐惧。2、模仿疗法:常和系统脱敏疗法结合使用。治疗师首先演示患者最害怕的那些行为,然后让患者自己尝试去做。按照患者害怕的程度,从最低水平开始逐步演示行为的各个步骤,然后让患者来表演。通过观察学习,患者将表演的行为和治疗人员镇定、放松的反应联系起来,从而降低患者在自己尝试时的恐惧。3、满贯(flooding):让患者密集地暴露于害怕的环境或事物中,直至恐惧消失。往往见效更快,但让患者同意接受这种疗法的难度也更大,因为这种想法想起来就很可怕。三、惊恐障碍(panicdisorder)1、概述2、临床表现3、病因4、治疗1、概述惊恐障碍:极度焦虑状态的突然出现,通常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和灾难临头的想法。都具有环境倾向: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可能导致某人惊恐发作,但并不是说类似场合总会诱发惊恐发作。多达40%的年轻人偶尔会出现惊恐发作,特别是经历紧张压力期间,如考试周。很多人面临严重创伤事件时也会出现惊恐发作。患病率:惊恐障碍终生患病率约:2%一4%惊恐发作终生患病率:3.6%(美国,80年代)终生患病率:3.5%:男女比率:2∶5(90年代)多在成年早期发病,多介于青春期后期到35岁以前。心悸或心跳加速出汗颤抖或发抖气短或感到窒息(气闷)胸部疼痛或不适恶心或腹部难受感到头晕、站立不稳或晕倒

现实解体(不真实感)或人格解体(感到并非自己)害怕失去控制或将要发疯害怕即将死去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寒颤或潮热2、临床表现惊恐发作发作常突然产生l0分钟左右到达高峰通常持续20一30分钟极少超过1小时通常每周1一2次病程: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CCMD-3)预后约50%患者完全缓解,20%基本无变化病前功能状况良好,症状持续时间短暂者,大多预后较好。共病抑郁症、其它焦虑障碍(如广泛性焦虑、广场恐怖症、其他恐怖症等)3、病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分析的观点行为学派的观点认知学派的观点生物学理论:惊恐障碍的生物学理论主要涉及大脑特定部位的神经递质调节不良以及遗传学方面的问题。1、神经递质理论:20世纪60年代,唐纳德·克莱恩医生偶然发现抗抑郁药可以缓解惊恐发作。这种药物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递质的水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惊恐障碍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尤其是大脑中蓝斑区域的去甲肾上腺素可能调节不良。对猴子的大脑中该区域进行电刺激会导致类似惊恐的反应,当猴子大脑的这个部分被损毁之后,即使身处真正的危险之中,它们也没有任何恐惧感(Redmond,1985)。近来,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5-羟色胺,因为有证据表明改变5-羟色胺系统机能的药物有助于缓解惊恐发作(Bell&Nutt,1998)。有些女性惊恐障碍患者报告说她们在行经前期和产后的焦虑症状更严重(2001)。原因可能是卵巢激素,特别是黄体激素,对惊恐障碍的易致病性有影响。认知理论:认为容易惊恐发作的人们(1)十分关注自己的躯体感觉;(2)错误地理解这些躯体感觉;(3)思考问题时倾向于夸张和灾难化。认为躯体症状会导致有害结果的信念被命名为焦虑敏感性。与焦虑敏感性低的人比,焦虑敏感性高的人更容易患惊恐障碍,惊恐发作频率更高,或者时间更长。心理动力学治疗行为治疗:逐级暴露法或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认知重建4、治疗认知-行为疗法:1、首先,指导患者做放松和呼吸练习。2、指导患者识别他们对躯体变化的灾难化认知。3、治疗过程当中,患者在经历惊恐发作的时候做放松和呼吸练习。4、治疗师挑战患者对躯体感觉的灾难化认知,指导他们用一些技巧来挑战自己的想法。四、广泛性焦虑障碍

(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

1、概述2、临床表现3、病因4、治疗

广泛性焦虑:对多种事件或活动(例如工作或学习)呈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一种提心吊胆地等待和期待),患者感到难以控制自己不去担心。1、概述患病率一般:2%-5%我国:1.48‰(1986)共病:其它焦虑障碍(如恐怖症和惊恐障碍)抑郁障碍坐立不安或感到紧张;容易疲劳;思想难以集中或脑子一下子变得空白;易激惹;肌肉紧张;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浅或易醒)2、临床表现3、病因生物学的解释心理学的解释心理分析学派的解释行为学派的解释认知学派的解释上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苯并二氮类药物可以缓解广泛性焦虑障碍,这一发现成为了神经递质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相关理论的基础。苯并二氮类药物可以增加r-氨基丁酸(GABA)的活性,神经递质GABA经抑制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有理论认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可能GABA或GABA受体不足,致使脑部多个区域过度活跃,尤其是涉及对威胁作出情绪、生理和行为反应的边缘系统。过度和持续的神经元活动使人处于慢性、弥散的焦虑状态。心理学的解释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心理学理论。防御机制无法抑制本我冲动,或这些冲动导致的神经性焦虑或道德教焦虑,就产生了广泛性焦虑。近期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更关注早期的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概念发展。家庭环境差致使孩子产生脆弱和矛盾的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成年后,这些孩子的生活就会被克服或隐藏自身弱点的狂热努力所控制,但是紧张性刺激往往超出他们的应对能力,致使他们时常处于焦虑状态。罗杰斯的解释:缺乏重要的他人无条件肯定和赞许的孩子会对自己过分挑剔,并形成一些价值条件,即严格的自我标准,认为自己必须达到这些标准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为了达到这些价值条件,这些人一生都拒绝接受真实的自我,并随时留意他人是否赞许自己的行为。但是他们通常都无法达到自己设置的标准,因而长期感到焦虑和抑郁。存在理论:认为广泛性焦虑是存在焦虑导致的,存在焦虑即对个人存在的局限及责任的普遍的人类恐惧。当面临死亡,无意中伤害了他人,或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时,人们就会产生存在焦虑。接受自身的局限性,努力创造更有意义的生活,可以避免存在焦虑;逃避责任或按照他人的规则行事,也可以平息这种焦虑。不能正视生命中存在的问题只会使焦虑留存下来,使人活在虚伪之中。认知理论:认为GAD患者的思维在意识和无意识水平上所关注的都是威胁。GAD患者相信为坏事担心能够阻止它们发生。他们认为担心会促使自己解决问题,但是他们极少切实着手解决问题。虽然他们总是预期坏事发生,但他们通常不会仔细考虑这件事并在脑海中清晰地想象出它怎样发生在他们身上。臆想使GAD患者以自主思维(automaticthoughts)的方式对环境作出反应,这直接导致焦虑,使患者高度警觉,并对环境反应过度。例如在考试前会想:“我觉得自己考不出好成绩。”Stroop颜色命名实验。他们更注意词的含义而不是颜色。心理动力学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

4、治疗五、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1、概述2、临床表现3、病因4、治疗1、概述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因为患者无法摆脱某些念头,无法完成他们认为必须的行为时,就会表现出焦虑情绪。然而,这种焦虑障碍又具有不同于上述其他焦虑障碍的特点,因而它可能不应完全属于焦虑障碍的范畴。特点是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患强迫症。儿童往往隐瞒自己的症状,甚至不会告诉父母,因而强迫症可能持续多年却为被觉察。如果不予治疗,强迫症可能发展为慢性心理障碍。1-3%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期会出现强迫症。美国(1984)5大城市调查:终生患病率为2.5%6个月的时点患病率为1.6%我国(1986)12地区调查:-患病率0.030%男性发病高峰6-15岁,女性20-29岁男女比例基本接近2、临床表现

强迫思维(obsessions)强迫行为(compulsion)

强迫思维:是持续、不受意识控制进入人们脑海中,并导致严重焦虑或精神紧张的想法、影像、观念或冲动。强迫观念强迫性回忆强迫性对立性观念穷思竭虑强迫行为-又名强迫动作,被迫作为强迫思维的反应而不得不进行的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强迫洗涤强迫核对强迫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思维的关注点似乎在各种文化中都很相似,最常见的强迫思维主要和灰尘和污物有关。其他常见的强迫思维包括攻击冲动(如伤害孩子),性幻想(如反复闪现色情的影像),想实施一些打破自己道德原则的行为的冲动,以及反复的怀疑。强迫症患者无法阻止自己的这些念头。大多数具有严重且顽固的强迫思维的患者为了消除这些想法和这些想法导致的焦虑会实施强迫行为。有时,一个人的强迫行为和他特定的强迫思维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患者的仪式化行为往往变成一种严格的程序,而不能正确执行这一程序就会使他们产生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性思维令患者十分痛苦,而强迫行为会耗费大量时间,甚至可能造成危险。66%的强迫症患者还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情绪。惊恐发作、恐怖症以及药物滥用在强迫症患者中也很常见。3、病因生物学的解释社会心理学的解释人格因素的影响心理动力学的解释行为学派的解释认知学派的解释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的解释生物学理论:将强迫症视为一种神经失调。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关注大脑中和攻击、性欲、分泌等基本行为有关的一个回路。这个回路始于产生这些冲动的前额叶皮层眶区。然后这些冲动被传递到基底神经节的尾状核,尾状核只将最强烈的冲动传递至丘脑。如果这些冲动到达丘脑,就会促使人进一步思考并实施某些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包括一整套适合这种冲动的刻板举动。一旦行为得以实施,冲动随即消退。然而,大脑这一回路的机能失调可能使神经系统无法终止这些本能冲动或因冲动产生的程式化行为。例如我们大多数人在认为自己不干净时就会做一些程式化的清洗行为:洗手。然而,强迫症患者的大脑则无法摆脱认为自己不干净的想法或终止已经不必要的行为,因而他们会不断受到想去洗手的冲动的驱使。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强迫症患者的诸多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都和污染、性、攻击,以及某些行为模式的重复有关-----这些问题全都由大脑的基本回路控制。PET扫描发现强迫症患者大脑中和基本回路相关的区域较正常人更加活跃(2001)。服用有助于调节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患者症状也有所改善。与对提高5-羟色胺含量的药物反应不敏感的强迫症患者相比,对药物反应良好的患者大脑该区域的活动也降低。有趣的是,对行为疗法反应良好的患者也显示出尾状核和丘脑活动降低的现象。有证据显示基因缺陷可能在决定强迫症的易致病性方面起作用。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强迫症患者特殊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象征了他们防御的无意识冲突。这些冲突产生的焦虑令他们无法面对自己,而只能将焦虑转化为更容易被接受的想法或行为。(个案研究p234)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诸多强迫思维和行为都和性、攻击、污染有关是由于无意识冲突和性及攻击有关。认知行为理论:绝大多数人偶尔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干扰性的想法。强迫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差异在于是否具有终止这些消极的干扰性想法的能力。首先,强迫症患者可能经常由于情绪抑郁或焦虑,因此很小的消极事件也可能令他们产生消极的干扰性想法。其次,他们可能会顽固地坚持某些道德观念。他们可能比其他人更不能接受这些想法,因而这些想法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焦虑和更深的负罪感。第三,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应该有能力控制这些想法,他们很难接受人人偶尔都会产生怀念头这一事实。他们大多会认为产生这些想法意味着他们的脑子出了问题,或将想法与实际行动等同起来。4、治疗心理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认识领悟疗法的治疗药物治疗一线治疗及辅助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心理动力学治疗:帮助患者了解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所反映的内心冲突,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这些冲突。生物疗法:抗焦虑药物对大多数强迫症患者没有效果。抗抑郁药有助于缓解许多强迫症患者的症状。50%-80%的患者服用此类药物症状都有所减轻,而服用安慰剂的只有5%症状有所缓解。但不能完全解决患者的问题。症状只能减少40%-50%。一旦停止服药,大多会复发。六、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1、概述2、临床表现3、病因4、治疗一种综合症。从恐怖袭击这类特殊事件到普通的交通事故都可能诱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约20%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女性和8%的男性会在人生某个阶段患上PTSD。有些人的症状可能表现为轻度或中度,这些人依然能够正常生活,另外一些症状则比较顽固,致使工作表现、家庭生活和社交生活恶化。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通常在创伤事件后经过一段潜伏期才发病。潜伏期从几日到数月不等,多数在6个月之内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1、概述患病率终生患病率约为1.0%-2.6%(Hrlzoretal.,1987)危险人群中患病率约为3%-58%(如退伍士兵、或狂暴犯罪的受害者)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生,男女比例基本相同2、临床表现主要特征?反复回忆创伤性体验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刺激警觉性增高诊断要求表现出三类症状:第一类症状是创伤事件的重历:reexperiencingofthetraumaticevent患者脑海中会突然闯入一些影像或想法,重复做噩梦,或使他们重新体会当时情景的一些影像的闪回。这些记忆无视患者的意愿闯入他们的脑海,当遇到唤起回忆的事情时更是如此。导致情绪长期低落,且不随时间的推移而缓解。第二类症状表现为感情麻木和疏离:emotionalnumbinganddetachment。患者变得退缩,并报告自己感到麻木,和他人疏远。尤其是创伤事件刚刚发生后,他们还会觉得对自己和周围的情况无动于衷,以及非现实感。第三类症状是高度警觉和持续唤醒:hypervigilanceandchronicarousal。患者总是警惕曾经的痛苦经历会再次出现。唤起痛苦回忆的声音或影像都会立即使他们产生恐慌并逃避。PTSD患者还会出现“幸存者愧疚”,他们因自己幸免于难或为生存下来做过某种事情而感到痛苦、负疚。例如一位洪灾中的幸存者称自己感到强烈的愧疚,因为邻居向他求救时他没有理会,而是选择了保全自己的家人。许多二战屠杀中的幸存者因家人遇害而自己却侥幸存活,或自己没能奋力反抗纳粹而有负罪感。即使更常见的日常生活中的创伤事件,例如交通事故,也会导致深切的负罪感和良心的谴责。儿童和成年人一样可能患PTSD,但他们表现症状的方式可能不同。儿童会创伤事件的记忆和恐惧会泛化,使他们对许多刺激产生恐惧。儿童还可能出现一些退行性行为,例如尿床,他们还会反复用布娃娃和其他玩具来重现当时的情景,并通过身体疼痛来表达他们的情绪痛苦。受到性虐待的儿童可能会进行一些和他们的年龄不相称的性行为。DSM-IV认为还存在另一种和创伤有关的心理障碍,称为急性应激障碍acutestressdisorder。和PTSD都是类似的创伤障碍,症状也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急性应激障碍在事后一个月发病,而且病程短,不超过四个星期。创伤事件:自然灾害虐待与战斗和战争相关的痛苦经历常见的创伤事件自然灾害:洪水、地震、火灾和龙卷风1972年的西弗吉尼亚州布法罗市洪水,193名幸存者中60%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14年后仍有25%的人没有痊愈。1993年雨果飓风。灾难发生3年后三分之一的儿童仍体验到疏离感,并回避和飓风事件有关的想法和感受,其中四分之一表现出烦躁愤怒的情绪,五分之一表现出生理上的唤醒状态。虐待: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都会引起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20万起经证实的儿童性虐待案件和超过38万起身体虐待案件。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焦虑症、抑郁症、滥用药物和性功能障碍的危险会逐渐增加。家庭成员和朋友的体恤及必要的专业心理健康保健可以降低受害儿童和成年人长期遭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受害人试图隐瞒或否认所受的侵害则更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心理问题。战斗和战争相关的痛苦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战斗疲劳综合症、战区压力症状、炮弹恐怖症。二战大屠杀后,整整一代人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大屠杀40年后,对124名幸存者的调查,几乎一半的人仍然没有摆脱PTSD。海湾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