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话端午 活动三 端午小考场 课件_第1页
五月初五话端午 活动三 端午小考场 课件_第2页
五月初五话端午 活动三 端午小考场 课件_第3页
五月初五话端午 活动三 端午小考场 课件_第4页
五月初五话端午 活动三 端午小考场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端午小考场重五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端午小考场

来历

习俗知识竞赛

包粽子

赛龙舟

佩饰

挂艾草端午的来历(一)

源于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来历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端午的来历(二)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端午的来历(二)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端午的别称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端午习俗:包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当年屈原因遭受谗言,郁愤不得志,投汩罗江自杀身亡。人们每年在屈原投江这天,往江里投粽子喂鱼,据说粘米可以粘住鱼嘴,使鱼不吃屈原的尸体,久而久之,形成了风俗。这种说法比较流行。由此看来,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是形成端午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于爱国爱民的屈原的爱戴。是民心之所向,民意之表现!我国最早出现的粽子是“角黍”。

端午习俗: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端午习俗:挂艾草、菖蒲、榕枝端午习俗:佩饰端午知识竞赛

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说法影响甚广,屈原于五月初五写了绝笔作,投入汨罗江。请问屈原的绝笔作是什么?()

A.《离骚》B.《怀沙》C.《天问》A端午知识竞赛2、.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是哪个?()

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楚庄王C端午知识竞赛3、.我国最早出现的粽子是()

A.筒粽B.角黍C.香黍B端午知识竞赛4、宋朝大诗人陆游曾在《重五》一诗中写道:“粽包分两髻”,下一句是什么?()

A.榴花忽已繁B.艾束著危冠C.一笑向杯盘B端午知识竞赛5、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下面哪个节日的习俗?()

A.中秋B.清明C.重阳B端午知识竞赛6、赛龙舟是哪一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79B.1980C.1982B端午知识竞赛7、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避邪驱瘟B.一种装饰C.吉祥如意A端午知识竞赛8、“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维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谁写的哪首诗?()

A.边贡的《午日观竞渡》B.张耒的《和端午》C.殷尧藩的《端午日》C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端午节讲述着动人的故事,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