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联考(二)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准噶尔盆地的石炭系(石炭纪形成的地层系统)是地质时期沉积中最为发育的岩系之一。石发系某地层标准剖面位于准噶尔盆地西侧,主要发育砂岩、泥岩、石灰岩等正常碎屑岩,其次发育的岩石为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岩。碎屑岩中含有较多腕足类化石(主要分布在浅海),石灰岩层可见丰富的床板珊瑚化石(主要分布于正常浅海)。该地层标准剖面在垂向上表现为由海洋向陆地逐渐转变的沉积过程。图1为该地层标准剖面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石炭系地层形成时期,准噶尔盆地西部A.火山常年喷发B.气候寒冷干燥D.距离陆地较近C.地质结构稳定2.在准噶尔盆地的石炭系地层中,可以发现A.被子植物B.煤炭资源C.恐龙化石D.哺乳动物图2为某大洋北部年平均表层盐度分布及主要洋流示意图。该大洋甲海域与乙海域之间的盐度差异较大,相应的盐度交换使该大洋得以维持自身的盐度平衡。据此完成3-5题。3.造成甲海域和乙海域盐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陆地径流B.洋流性质D.纬度位置C.海域面积4.甲海域和乙海域盐度差异最小的时间段最可能是A.3-5月C.9-11月B.6-8月D.12月一次年2月5.图示海域中A.甲海域南部船舶吃水深度低于北部C.丙处海域夏季渔民的渔获量较大B.乙海域洋流流向呈夏逆冬顺D.西部沿海年降水量大于东部36-7题。6.提契诺河弯道附近发育河岸天坑地貌的主要条件是A.土层浅薄B.玄武岩广布C.凸岸陡坡D.地下水不易下渗7.夏季提契诺河弯道河岸天坑发育加快,其原因可能是夏季A.雷暴天气多发B.图3河道长度锐减C.河道摆动带宽度增大D.植被覆盖率增加C浓度升高的关键O2因子。夏李晴天,土壤为主动适应极端环境,导致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特征,4为福建省三明市某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常绿阔叶林,7月连续7天在无降雨影响下测得的土壤呼吸速率与空气温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8.图中该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两个峰值出现的时刻分别是A.5时、14时C.9时、18时B.7时、16时D.11时、20时9.图中该生态系统6-9时土壤呼吸速率大幅增加,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①空气温度②太阳辐射③C浓度④土壤水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下列自然带中,最可能出现土壤呼吸“午休”现象的是A.苔原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某观测站海拔约2900m5示意该观测站的位置。据此完成11-13题。图511.夏季,为该观测站带来氮污染气体的盛行风的形成原因包括①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②阳坡增温快,加剧低压④盛行西风遇到地形转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冬季,氮污染气体在波河河谷积聚,主要是因为①暖空气下沉到河谷②冷空气下沉到河谷③大气对流作用强④大气对流作用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阿尔卑斯山氮污染气体干扰,建议该地A.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B.山脉南坡种植常绿阔叶林C.全面停止河谷燃煤取暖D.增加山上观测站建设密度小明同学于某日北京时间18:30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广州(约113°E,23°N),346为小明在飞机飞往广州时,稳定飞行后拍摄的图片,图示白色区域为有阳光照射的区域。据此完成14-16题。图614.推测此时的月份最可能是A.1月B.3月C.8月D.11月15.小明乘飞机飞往广州的当日A.广州昼长较北京短B.北京正午日影较广州短C.地球公转速度最慢D.北京和广州同时日出东南方16.若从广州飞往乙地所需时长为5小时15分钟,则当飞机到达乙地时的世界时为A.21:50C.22:05B.22:00D.22:4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硇洲岛位于我国雷州半岛东南约45km处的南海海域内,是我国近海第一大火山岛,由更新世时期海底火山喷发而成,岛屿出露面积65k㎡。该岛及周围海域沉积了巨厚的沉积层,并有大量的玄武岩(熔岩)溢出,火山活动从早更新世一直持续到晚更新世,海平面较为稳定。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与水接触时,由于水的迅速汽化,会产生爆炸式的喷发。这种喷发作用主要产物为低平火山口和基浪堆积物,为该岛火口湖的发育提供了契机。图7示意硇洲岛中更新世火山喷发过程,火山喷发物含有岩浆、水汽、火山灰、火山碎屑物等。图7(1)简述与图a相比,图b地形地质特征的显著变化。(4分)(2)据材料分析中更新世硇洲岛火口湖的发育过程。(8分)(3)研究表明,中更新世火山喷发后,短期内硇洲岛地表温度不断降低,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强海洋对流过程。图8示意南极洲及其周边海城。(1)推测冬季南极大陆近岸冰间湖出现的具体过程。(6分)(2)分析冰间湖成为南大洋生物热点区域的原因。(6分)(3)简述冰间湖海表的降温过程对该区域海洋对流过程的影响。(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线系统多伴随雷暴、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等天气,经常有强风和强风切变及其产生的下击暴流,对地表地物造成严重损毁。金沙江(位于峡谷地区)下游穿越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横断山区。某地理研究小组以2016年6月4日金沙江下游白鹤滩水电站峡谷产生13级大风的飑线为例,从天气系统和中小尺度两方面讨论其形成机制。当飑线到达时,有短时干冷空气入侵该地区的对流云体。图9示意当地气象站测得的2016年6月3日20时至5日20时的气压、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曲线。[81(1)分析金沙江峡谷地区产生该灾害性天气的自然条件。(6分)(2)研究表明,图中灰色矩形区间段为飑线的经过时段,试说明飑线经过时段的天气状况。(6分)(3)从气温的角度,分析本次飑线和下击暴流的形成过程。(6分)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联考(二)地理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石炭系地层形成时期准噶尔盆地西部的自然环境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准噶尔盆地西部的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岩并不是其主要岩层,说明石炭纪地质时期,该地区火山并非常年喷发;石炭系地层中多发现腕足类和床板珊瑚化石,说明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该地区出现火山,且整体上呈现出由海洋到陆地的演变趋势,说明该地区地质状况并不稳定;石炭纪该地区从海洋变为陆地,且有腕足类和床板珊瑚化石,而腕足类和床板珊瑚主要生存于浅海,故推断该地区当时海域深度较浅,距离陆地较近。故D选项正确。2.B【解析】本题考查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的生物状况,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被子植物出现在哺乳动物出现在新生代,古生代石炭纪陆地植物茂密,为重要的成煤期。故B选项正确。3.A【解析】本题考查造成甲海域和乙海域盐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图可知,甲海域为阿拉伯海,乙海域为孟加拉湾。阿拉伯海附近地区主要受大气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或干热的信风带或东北季风)影响大,多晴热天气,降水较少,5-9月西南季风强都为暖流;两者的海域都比较开阔,海域面积对盐度影响不大;纬度位置差异不大。故A选项正确。4.D【解析】本题考查不同海域盐度差异最小的时间段,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印度洋北部的季风环流流向为夏顺冬流向甲海域(阿拉伯海),可调节海水盐度,缩小两个海域的盐度差异;冬季,甲海域(阿拉伯海)和乙海域(孟加拉湾)周边地区气候高温少雨,蒸发量大,陆地径流量少,对海水盐分的稀释作用较弱。故D选项正确。5.C【解析】本题考查图示海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图可知,甲海域(阿拉伯海)北部盐度较高,船舶吃水深度较浅,其南部则相反;乙海域(孟加拉湾)洋流夏顺冬逆;丙处海域位于索马里东侧海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在其带动下形C选项正确。6D【解析】本题考查提契诺河弯道附近发育河岸天坑地貌的主要条件,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据图分析河岸天坑地貌的形成过程:陡坡中部有不透水的黏土层→地下水沿着黏土层上方流动→黏土层上方被持续溶蚀,形成水平洞→在溶蚀和塌陷的基础上发育天坑。由材料可知,河岸多砂质沉积物,不会是玄武岩广布的地区;河岸天坑位于陡坡上,河流凹岸侵蚀,才能形成陡坡;地下水受黏土层阻隔,不易下渗,对砂质沉积物长期溶蚀,有利于形成河岸天坑。故D选项正确。7.A【解析】本题考查夏季提契诺河弯道河岸天坑发育加快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读图可知,该地气候类型与地中海气候相似,夏季降水少,土壤干燥疏松。夏季雷暴引发的短时强降水强烈侵蚀干燥疏松的土壤,加速该河流弯道河岸天坑地貌的发育;河道长度锐减,会促使该河流弯道缩短,长时间内不利于增加该流域天坑的数量;河道摆动带宽度增大,不A选项正确。8C【解析】本题考查图中该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两个峰值出现的时刻,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7月土壤呼吸速率两个峰值出现的时刻分别是9时、18时。故C选项正确。9.A【解析】本题考查图中该生态系统6-9时土壤呼吸速率大幅增加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图中该生态系统6-9时土壤呼吸速率随着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该时段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林木光合速率上升,引起光合产物向根际快速传CO2;据材料可知,当地7月连续7天无降雨,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土壤水分不足,且土壤干燥度较稳定,对土壤呼吸率日变化影响不大,④错误。故A选项正确。10D现象的自然带,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7月空气温度在30现象,说明这是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主动适应高温、强光等极端条件的结果。热带雨林带最容易出现类似环境。故D选项正确。11C【解析】本题考查夏季为该观测站带来氮污染气体的盛行风的形成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夏季,为该观测站带来氮污染气体的盛行风来自亚得里亚湾,①④错误;亚湾气流沿波河河谷到达该观测站位置,②③正确。故C选项正确。12.D【解析】本题考查冬季氮污染气体在波河河谷积聚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且气温低,大气对流作用弱,氮污染气体难以扩散,②④正确。故D选项正确。13A【解析】本题考查减轻阿尔卑斯山氮污染气体干扰的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全面停止河谷燃煤取暖短时期内不具备可行性,且冬季河谷内人类活动对高山地区干扰较小;常绿阔叶林不符合当地地带性植被特征;增加山上观测站建设密度只能提供更多观测数据,不能减轻阿尔卑斯山氮污染气体干扰;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能减少人为氮排放。故A选项正确。14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北京时间18:30飞机起飞后,北京还没有完全日落,且图中云量较大,可判断此时为夏季,最可能是8月份。故C选项正确。15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上题可知,该日所在月份为8月份。8月,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与北京相比,广州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因此广州昼长较北京短,广州正午日影较北京短;8月,地球公转位置由远日点(78月,我国各地(包括北京和广州)都是日出东北方,加之由于北京与广州地理位置不同,该日两地很难同时日出。故A选项正确。16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飞机抵达广州时为北京时间2130,其中中转需要4小时,飞机从广州起飞的时间为北京时间130,加上飞往乙地所需时间,则飞机到达乙地时为北京时间645。世界时为零时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故此时世界时为22:45。故D选项正确。17.(1)大部分基浪堆积层消失;上覆浊积层大面积形成;火山口覆盖较浅的浊积层;围岩层断层(裂隙)数量增多,强度加深;火山口地势落差变小(深度变浅),宽度进一步扩大等。(答出两点,4分)(2)火山喷发的早期阶段,岩浆上涌与海水相遇,触发了蒸汽爆炸,并将岩浆和围岩碎屑向远处抛射,形成火山喷发腔(火山口的雏形);多次剧烈的火山喷发,迫使火山口及其周围上覆沉积层或堆积物大量继续抛出或沉降,导致火山口扩大且加深;火山喷发的后期阶段,火山口及其周围溢流的黏稠岩浆在火山口内冷却填充,阻挡水分下渗;伴随着地形抬升,出露海面的火山口地势仍低洼,逐渐被海水或雨水填充,最终形成了火口湖。(8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溶胶反射和吸收阳光,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火山灰的扩散形成遮蔽效应,阻挡太阳光到达地面,降低地表温度。(6分)【解析】本题以广东省硇洲岛火山地貌发育为命题情境,考查与图a相比,图b地形地质特征的显著变化,中更新世硇洲岛火口湖的发育过程,火山喷发后短期内硇洲岛地表温度不断降低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1ab地形地质特征的显著变化可以从地层分布、地质构造、火山口地势等方面进行回答。第(2)问,中更新世硇洲岛火口湖的发育过程可以从火山口的形成、火山口的再发育、火山口的发育结束、积水成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火山喷导致地表温度降低;火山喷发产生的微粒和气体(如二氧化硫)可以在大气中形成气溶胶,这些气溶胶能反射和吸收阳光,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导致地表温度下降;火山喷发时,随着火山灰和其他颗粒物的扩散,可以形成遮蔽效应,阻挡太阳光到达地面,从而降低地表温度。18.(1)南极冬季盛行离岸风,且强风由高海拔南极内陆吹向低海拔边缘区;近岸表层新形成的薄冰,不断被风或海流推向更远的海洋;加之下层相对温暖的海水上升补充,同时强风促使浮冰分散,在大陆边缘和外海海冰之间形成近岸冰间湖。(6分)(26分)(3)结冰析盐,表层海水密度增加,使得海洋对流过程加强,在局部海水下层形成高密度陆架水;此高密度陆架水沿陆坡下沉,形成新的南极底层水,驱动原底层水上升,促使海水上下对流。(4分)【解析】本题以南极冰间湖发育及影响为命题情境,考查冬季南极大陆近岸冰间湖出现的具体过程、冰间湖成为南大洋生物热点区域的原因、冰间湖海表的降温过程对该区域海洋对流过程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冬季南极大陆近岸冰间湖出现的具体过程,主要结合冬季该地的盛行风-,同时促进海水的对流,进而形成冰间湖。第(2)问,冰间湖成为南大洋生物热点区域的原因,主要从太阳辐射、温度和海水对流等角度作答。第(3)问,冰间湖海表的降温过程对该区域海洋对流过程的影响,主要分析密度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