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鲁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1页
2024-2025学年鲁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2页
2024-2025学年鲁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3页
2024-2025学年鲁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4页
2024-2025学年鲁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鲁教版地理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但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我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但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2、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原较少B.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C.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主要注入太平洋D.我国植被类型单一,以草原和荒漠为主3、东亚冬季风的源地是()。A、亚洲大陆的西部B、北冰洋C、蒙古—西伯利亚D、大西洋4、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造成的()。A、沙漠化B、旱涝灾害C、冰川增减D、气候变暖5、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份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辽宁省C.山东省D.湖北省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分布特点的陈述,正确的是:A.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0%B.海洋面积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0%C.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D.南北温差小,四季分明7、我国传统四大盆地中,位于青藏高原以东的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8、下列河流中,属长江支流的是()。A、黑龙江B、珠江C、伊犁河D、汉江9、以下哪种自然景观的形成与板块构造运动无关?A.火山B.地震C.金字塔D.海底热泉10、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A.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交界处B.秦岭—淮河一线C.黑龙江与辽河的交汇处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1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速度比公转快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D.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12、以下关于地球五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B.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C.北极圈和南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D.北温带和南温带是地球表面纬度最高的地区13、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位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地形条件和气候特点,尤其以哪个因素最为关键?A、丰富的水能资源B、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C、肥沃的黑土层D、充足的灌溉水源14、中国大西北地区的农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水资源紧缺。为此,我国实施了哪些水利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A、大范围的垦荒运动B、大规模植树造林C、推广滴灌和喷灌等节水技术D、发展盐碱地的改造成熟技术15、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变化B.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C.五带划分D.四季变化16、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化范围是多少?A.0°-23.5°B.23.5°-66.5°C.66.5°-90°D.66.5°-183°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地形复杂,平原、山地、丘陵和高原交错分布。材料二:该地区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河流径流量大,水流湍急,具有很高的水能资源。材料三:该地区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体系。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体系的特点。第二题题目设置: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推广清洁取暖工程,通过实施天然气、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方式替代传统的燃煤取暖。参照提供的表格,分析山东省清洁取暖工程推行的背景及成效。要求:分析山东省推广清洁取暖工程的背景。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说明清洁取暖工程的成效及其意义。评分标准:背景分析(5分):山东省煤、油等传统能源消耗量较大,环境污染严重;居民取暖成本较高;山东省清洁取暖工程的推广背景。(1-3分)成效及意义(共10分,其中分析5分,意义5分)每种清洁取暖方式的推广涉及的用户数量或覆盖率是否明显提升;清洁取暖工程的实施使得哪里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居民取暖成本是否有所降低;说明清洁取暖工程实施对山东省能源结构优化如减少煤炭消耗方面的贡献;清洁取暖工程实施对缓解山东省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降低居民取暖成本的意义。(4-5分)第三题题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请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近三十年来,中国北方地区的春季平均气温升高了2℃以上,夏季降水减少,而南方地区则出现夏季降雨增多的现象。资料二: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小麦的生长期可缩短5天左右,同时可能导致产量下降;而水稻在温度超过30℃时,其生长速度会减缓,影响最终产量。问题1.结合资料一和资料二,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适应措施。(8分)2.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不仅限于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请再列举两个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简要说明。(7分)2024-2025学年鲁教版地理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但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我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但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答案:B解析: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其中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A、C、D选项描述不准确。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地区。2、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原较少B.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C.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主要注入太平洋D.我国植被类型单一,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答案:C解析: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主要注入太平洋。A选项描述不准确,我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原较少;B选项描述不准确,我国气候类型多样;D选项描述不准确,我国植被类型多样,包括草原、荒漠、森林等。3、东亚冬季风的源地是()。A、亚洲大陆的西部B、北冰洋C、蒙古—西伯利亚D、大西洋答案:C解析:东亚冬季风是由蒙古和西伯利亚高原的冷高压气团造成的,这些地区地表平坦且植被覆盖少,冬季寒冷干燥,气团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时,形成强劲的冬季风。4、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造成的()。A、沙漠化B、旱涝灾害C、冰川增减D、气候变暖答案:B解析: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风带来的充沛降水和冬季风带来的干燥天气,这种巨大而迅速的变化容易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因此正确答案为B。沙漠化是干旱气候下的主要地理现象;冰川增减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气候变暖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普遍现象,但不是季风气候独有的特点。5、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份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辽宁省C.山东省D.湖北省答案:A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因此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份。选项B、C、D的面积均小于新疆。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分布特点的陈述,正确的是:A.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0%B.海洋面积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0%C.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D.南北温差小,四季分明答案:C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这符合选项C的描述。选项A和B的数字不准确,我国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海洋面积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7%。选项D中南北温差较大,四季变化明显,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是C。7、我国传统四大盆地中,位于青藏高原以东的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答案:B解析:我国四大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其中,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地形平坦,物产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8、下列河流中,属长江支流的是()。A、黑龙江B、珠江C、伊犁河D、汉江答案:D解析: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其支流众多,包括汉江、嘉陵江、乌江等。选项A黑龙江为中俄界河,主要注入贝加尔湖;选项B珠江位于华南地区,注入南海;选项C伊犁河位于新疆,注入巴尔喀什湖。因此,正确答案为D。9、以下哪种自然景观的形成与板块构造运动无关?A.火山B.地震C.金字塔D.海底热泉答案:C解析:火山和海底热泉的形成与板块构造运动有关,火山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岩浆活动引起的;海底热泉是由于海底地壳的裂隙区的岩浆活动引起的。地震则是地壳板块移动过程中的能量释放。金字塔是人类文明创造的建筑工程,其建造过程与板块构造运动无关。因此,答案是C。10、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A.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交界处B.秦岭—淮河一线C.黑龙江与辽河的交汇处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答案:D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受到了高度的季节性影响,夏季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充沛;冬季则受到西北风的影响,降水稀少。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使得这个区域夏令时温度明显偏低,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区。因此,答案是D。1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速度比公转快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D.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地球公转是地球按照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年。因此,选项C正确。12、以下关于地球五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B.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C.北极圈和南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D.北温带和南温带是地球表面纬度最高的地区答案:D解析:地球表面被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其中,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温带和南温带位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之间,是地球表面纬度最高的地区;北寒带和南寒带位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内,气候寒冷。因此,选项D错误,北温带和南温带才是地球表面纬度最高的地区。13、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位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地形条件和气候特点,尤其以哪个因素最为关键?A、丰富的水能资源B、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C、肥沃的黑土层D、充足的灌溉水源答案:B解析: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位优势在于其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这些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尽管青海省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肥沃的黑土层和充足的灌溉水源,但这些优势在直接促进农业发展方面不如光照和温差作用显著。14、中国大西北地区的农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水资源紧缺。为此,我国实施了哪些水利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A、大范围的垦荒运动B、大规模植树造林C、推广滴灌和喷灌等节水技术D、发展盐碱地的改造成熟技术答案:C解析:为了缓解大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水利措施,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是推广滴灌和喷灌等节水技术,这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提高作物的生长效率和质量。选项A中的垦荒运动更多是为了增加耕地面积,B中的大规模植树造林主要是为了防风固沙和改善环境,D则是针对盐碱地的特点采取的改良措施,虽然也是重要的,但不是直接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措施。15、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变化B.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C.五带划分D.四季变化答案:A解析: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包括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以及五带划分等,而昼夜长短变化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所以选项A不属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6、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化范围是多少?A.0°-23.5°B.23.5°-66.5°C.66.5°-90°D.66.5°-183°答案:A解析: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和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面)之间的夹角。该角度的度数范围在0°(极昼时)到23.5°(夏至时)之间变化,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地形复杂,平原、山地、丘陵和高原交错分布。材料二:该地区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河流径流量大,水流湍急,具有很高的水能资源。材料三:该地区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体系。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体系的特点。答案: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该地区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多,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水量充沛,径流量大,水流湍急。3.该地区农业生产体系的特点:以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为主;农业发展迅速。第二题题目设置: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推广清洁取暖工程,通过实施天然气、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方式替代传统的燃煤取暖。参照提供的表格,分析山东省清洁取暖工程推行的背景及成效。要求:分析山东省推广清洁取暖工程的背景。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说明清洁取暖工程的成效及其意义。评分标准:背景分析(5分):山东省煤、油等传统能源消耗量较大,环境污染严重;居民取暖成本较高;山东省清洁取暖工程的推广背景。(1-3分)成效及意义(共10分,其中分析5分,意义5分)每种清洁取暖方式的推广涉及的用户数量或覆盖率是否明显提升;清洁取暖工程的实施使得哪里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居民取暖成本是否有所降低;说明清洁取暖工程实施对山东省能源结构优化如减少煤炭消耗方面的贡献;清洁取暖工程实施对缓解山东省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降低居民取暖成本的意义。(4-5分)答案与解析:背景分析山东省地处华北平原,冬季寒冷,取暖需求大,传统燃煤供暖方式导致大量污染物排放。山东省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居民供暖主要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不仅消耗大量资源,而且燃煤取暖产生的大量烟尘和有毒气体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健康问题。随着环境治理的要求提高,推广清洁取暖工程成为改善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成效及意义依据以下表格数据:方式推广用户数量/万户县市数/个空气质量改善程度/%居民取暖成本变化/%天然气1503025-15地热能802020-10生物质能902515-10焦炉煤气1202810-5电取暖2003530-2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天然气、电取暖、生物质能和地热能推广成效显著,用户数量多、覆盖县市区广泛、与燃煤取暖相比,产生了显著的环境效益。这些推广工程有效改善了山东省各地空气质量,对于燃煤消耗和资源节约起到了积极作用,居民取暖成本也取得了明显的降低。意义:减少煤炭消耗,优化能源结构;拓宽少污染的能源应用场景,降低碳排放;满足山东省清洁取暖的需求,提供高效适用的供暖解决方案;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环保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第三题题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请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近三十年来,中国北方地区的春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