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9.6有机物制备类实验选择题_第1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9.6有机物制备类实验选择题_第2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9.6有机物制备类实验选择题_第3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9.6有机物制备类实验选择题_第4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9.6有机物制备类实验选择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424页,共=sectionpages2424页2022届高考化学选择题型抢分强化练——题型9.6有机物制备类实验选择题溴乙烷是无色油状液体,沸点为38.4℃,难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以NaBr固体、C2H5OH、浓H2SO4、水为原料,对反应后的混合液微热可在烧杯中得到粗产品(溴乙烷),反应装置如图(已略去夹持和加热装置),反应原理:①NaBr+H2SO4(A.烧瓶中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浓硫酸、水、溴化钠、乙醇

B.可用装置代替倒置漏斗装置

C.冷凝水从b口进a口出

D.粗产品经水洗涤、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溴乙烷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乙酸和异戊醇()制备乙酸异戊酯,装置示意图和所用药品有关数据如下表:药品密度/(g·c沸点/℃水中溶解性异戊醇0.8123131微溶乙酸1.0492118易溶乙酸异戊酯0.8670142难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冷凝管中冷水应该从b进a出

B.反应的方程式为

C.将装置中的直形冷凝管换成球形冷凝管,冷凝效果可能更好

D.将装置Ⅱ换成进行吸收,效果更好下图为苯甲酸(常温下为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在水里的溶解度为0.34g)的制备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1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2是复分解反应

B.萃取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

C.操作1的名称是蒸馏

D.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1,2−二碘乙烷(ICH2C已知乙烯的制备反应为,且乙烯的制备过程中会发生CH3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为乙烯制备装置且加热前需先打开止水夹K

B.广口瓶b中应盛放浓硫酸除去乙烯中混有的水蒸气

C.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c中的液体不分层

D.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的悬浊液需经过滤、水洗后,再经乙醇重结晶及干燥得到产品小方同学在课堂上学习“实验室制备硝基苯”这一实验后决定自己动手做一做,她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计用来控温,水浴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试管受热均匀

B.长玻璃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

C.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稀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D.洗涤后,用无水CaCl2干燥后再过滤,即得纯硝基苯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如图)。其实验步骤为:步骤1:将三颈烧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温至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有机相用10%NaHCO步骤3: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MgSO步骤4: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相应馏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同学认为步骤1中使用1,2−二氯乙烷的目的是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B.乙同学认为可在该实验装置的冷凝管后加接一只装有无水MgSO4的干燥管,实验效果可能会更好

C.丙同学认为步骤2中有机相使用10%NaHCO3溶液洗涤可除去大部分未反应完的Br已知:②硝基苯沸点210.9℃,蒸馏时选用空气冷凝管。下列制取硝基苯的操作或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正确的是(

)A.

B.

C.

D.实验室制备硝基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的反应原理为:下列关于硝基苯的制备和纯化的装置不正确的是(

)A. B.

C. D.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沸点为20.8℃,能与水混溶)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当中与分液漏斗上端相连的导管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B.实验过程中铜丝会出现红黑交替变化

C.实验开始时需先加热②,再通O2,然后加热③

D.实验结束时需先将④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蒸馏装置如图)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的混合物统称精油,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从柠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的精油90%以上是柠檬烯(柠檬烯)。提取柠檬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将1~2个橙子皮剪成细的碎片,投入乙装置中,加入约30mL水;②松开活塞K。加热水蒸气发生器至水沸腾,活塞K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时旋紧,打开冷凝水,水蒸气蒸馏即开始进行,可观察到在馏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锥形瓶中油层不再变厚,说明蒸馏完成

B.乙与丙之间的直形冷凝管换成球形冷凝管冷凝效果会更好

C.蒸馏结束后,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

D.甲中长导管可平衡气压,若乙丙之间发生堵塞,则甲中有水进入长导管实验室制取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试剂加入顺序: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苯

B.实验时,水浴温度需控制在50∼60℃

C.长玻璃导管兼起冷凝回流苯和硝酸的作用,以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水洗、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硝基苯

下列实验及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在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稀硝酸将铁氧化为Fe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一定含有Na+能确定是否含有K+C将石蜡油在高温下分解,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分解产物中含有乙烯D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无水乙醇中反应结束前钠浮在液面上密度:A.A B.B C.C D.D实验室制取氯苯(熔点:−45℃,沸点:132.2℃,密度:1.11g·cm−3)的一种方法为,Cl2由H2O2与浓盐酸反应产生A.滴液漏斗盛装的药品为苯

B.冷凝管主要用于冷凝氯苯,水从接口b通入

C.该实验中三口烧瓶合适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D.反应后液体经分液,有机层为纯净的氯苯

中国是茶的故乡,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有关下述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①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

B.操作③的方法属于过滤

C.加热杀菌的温度应在500℃左右

D.抗氧化剂的作用是延长饮料茶的保质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中和滴定时,滴定管需用待装液润洗2~3次

B.用50 mL量筒可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

C.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备少量乙酸乙酯

D.实验室用装置乙制备少量氨气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仪器①可控制石蜡油滴加的速率

B.装置②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C.实验过程中,关闭K1,打开K2,装置②中溶液颜色逐渐褪去

D.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K2,打开K实验室可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制备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恒压滴液漏斗的目的是防止有机物挥发,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滴下

B.实验中为了防止有机物大量挥发,应缓慢升高反应温度到170℃

C.装置C中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D.实验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以避免溴的大量挥发资料显示:①乙醇蒸气通过红色粉末(CrO3),红色粉末变成绿色粉末(Cr2O3),生成乙醛。②A.水槽E中装热水,烧杯G中装冷水

B.E中增加一支温度计,有利于提高乙醇的利用率

C.检验乙醛的方法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酸化的KMnO4溶液

D.关于如图中各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制备少量氧气

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乙酸乙酯

C.装置③的实验可推断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强弱

D.装置④能验证AgCl沉淀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三硝基甲苯(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其制备原理为:,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加热仪器a

B.装置b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冷却水应从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C.装置c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的操作可得到TNT某同学设计用如图的装置制备少量的AlCl3(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的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

B.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

C.用50mL1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所得氯气可以制取26.7gAlCl3

D.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溴苯(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烧瓶a中试剂是苯、液溴和铁屑

B.导管b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回流

C.锥形瓶内可以观察到白雾,这是因为生成的HBr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

D.实验结束后,向d中滴入AgNO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蒸馏装置如图)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的混合物统称精油,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从柠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的精油90%以上是柠檬烯(柠檬烯)。提取柠檬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将1~2个橙子皮剪成细的碎片,投入乙装置中,加入约30mL水;②松开活塞K。加热水蒸气发生器至水沸腾,活塞K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时旋紧,打开冷凝水,水蒸气蒸馏即开始进行,可观察到在馏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锥形瓶中油层不再变厚,说明蒸馏完成

B.乙与丙之间的直形冷凝管换成球形冷凝管冷凝效果会更好

C.蒸馏结束后,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

D.甲中长导管可平衡气压,若乙丙之间发生堵塞,则甲中有水进入长导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利用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设计如图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再通甲烷

B.装置B有均匀混合气体、控制气流速度、干燥混合气体等作用

C.装置C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后,生成的有机物有4种

D.从D中分离出盐酸的方法为过滤下图是制溴苯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烧瓶中反应发生后,有白雾产生,继而充满红棕色气体

C.实验加入试剂的顺序可以是:苯、液溴、铁粉

D.为了增强验证HBr的实验效果,可将锥形瓶中的导管插入溶液中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溴乙烷的制备实验,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A.烧瓶中不能先加浓硫酸后加水,否则易产生液体飞溅现象,A错误;

B.用装置代替倒置漏斗装置,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B正确;

C.冷凝水从a口进b口出,C错误;

D.溴乙烷常温下为液体,不能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溴乙烷,D错误。

故选B。

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反应方程式书写、冷凝管的使用、尾气的处理等,解答这类问题应明确实验的原理以及仪器的使用等,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

A.冷凝管中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A项错误;

B.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得反应方程式为,B项正确;

C.该装置中的冷凝管倾斜放置,不适合使用球形冷凝管,因为球形冷凝管适合竖直放置,倾斜放置时容易引起液体残留,C项错误;

D.换成倒置的漏斗可以防倒吸,但是使用NaOH溶液能将生成的酯水解,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及分离流程中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苯甲醛与KOH发生歧化反应生成苯甲醇和苯甲酸钾,苯甲酸钾与HCl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苯甲酸和KCl,A正确;

B.萃取操作所需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B正确;

C.操作1应为重结晶,C错误;

D.反应2为苯甲酸钾与HCl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苯甲酸和KCl,离子方程式为,D项正确;

故选C。

4.【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操作,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理解能力。

【解答】

A.装置a烧瓶中产生的气体逸出,为防止烧瓶内压强过大,需先打开止水夹K,故A正确;

B.b装置用于净化气体,应盛放NaOH浓溶液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CO2等杂质气体,故B错误;

C.1,2—二碘乙烷溶于乙醇,故C正确;

D.1,2—二碘乙烷为固体,故用过滤的方法,洗涤除去水溶性杂质,经重结晶提纯,故D正确。

故选B。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方法,把握实验的可行性和严密性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水浴加热,温度较为恒定,且便于控制,可提供稳定的加热温度,故A正确;

B.苯和硝酸易挥发,应进行充分的冷凝,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故B正确;

C.先用水洗涤,可降低酸的浓度,用氢氧化钠洗涤,可除去酸,最后用蒸馏水再洗涤,可得到有机物,故C正确;

D.硝基苯中混有苯,用氯化钙干燥后,蒸馏可得到硝基苯,故D错误。

6.【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质的制备,掌握物质的理化性质和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一般。

【解答】

A.将三颈烧瓶中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无水AlCl3作催化剂,1,2−二氯乙烷作溶剂,苯甲醛作反应物,故A错误;

B.若在该实验装置的冷凝管后加接一只装有无水MgSO4的干燥管,则可以防止锥形瓶中的水蒸气进入冷凝管,实验效果可能会更好,故B正确;

C.有机相中含有未反应完的Br2,使用10%NaHCO3溶液洗涤可除去大部分未反应完的Br2,故C正确;

D.【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物质的制备、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混合时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图中应该是浓硫酸注入浓硝酸中,操作不合理,故A错误;

B.水浴加热制备硝基苯,图中温度计测定水的温度,但是烧杯中水的体积太少,水少受热不均匀,烧杯中水的体积需要没过试管中反应液的液面,故B错误;

C.硝基苯与水不互溶,且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可以用图中分液漏斗分离,故C正确;

D.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物质的制备、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混合时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图中浓硫酸注入浓硝酸中,操作合理,故A正确;

B.水浴加热制备硝基苯,图中温度计测定水的温度,故B正确;

C.NaOH与酸反应后,与硝基苯分层,图中分液漏斗可分离,故C正确;

D.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支管口处,故D错误;

故选D。

9.【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现象判断,反应原理的应用,掌握物质性质和实验基本操作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①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生成氧气,通入②中与乙醇蒸气在③中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醛,④用于收集乙醛以及未反应的乙醇,以此解答该题。

A.①当中与分液漏斗上端相连的导管起到平衡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内气压的作用,便于液体顺利留下,故A正确;

B.铜丝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红色变黑色;氧化铜和乙醇作用氧化乙醇的同时被还原成铜,黑色变红色,故B正确;

C.实验时应先加热③,以起到预热的作用,故C错误;

D.实验结束时需先将④中的导管移出,再停止加热,以避免倒吸,故D正确。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实验基本操作、物质性质和装置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柠檬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因此当油层不再变厚时,说明蒸馏完成,故A正确;

B.球形冷凝管只用于冷凝回流,因为倾斜放置会有残留液体,故不宜用于蒸馏实验中,故B错误;

C.蒸馏结束后,为防止倒吸,先把乙中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故C正确;

D.甲中长导管可以平衡气压,若装置堵塞,气体压强增大,则甲中水进导管甚至溢出,以避免出现安全问题,故D正确。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苯的取代反应,有机合成的综合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相关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熟识相关知识点,并灵活运用,难度不大。

【解答】

A.应将密度大的浓硫酸加入到密度小的浓硝酸中去,并不断振荡,以防止溅出伤人,所以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冷却后加入苯,故A正确

B.反应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会有杂质生成,因此通过水浴加热,温度控制在50∼60℃即可,B正确;

C.反应物易挥发,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平衡压强,故C正确;

D.为了除去在硝基苯中的酸性物质,需要水洗去除大部分酸性物质,残留的酸性物质可以用碱中和洗,分液,又因为苯和硝基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通过蒸馏将苯和硝基苯分离,而不是结晶分离,故D错误。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

本题以实验以及实验现象为载体,考察了学生对常见实验的理解,难度较大,需要积累以及实验的细节。

【解答】

A.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Fe3+,当硝酸消耗完后,Fe3+与剩余的铁粉反应生成Fe2+,则滴加KSCN溶液不能显红色,故A错误;

B.焰色反应Na+为黄色火焰,而K+的紫色会受到钠离子黄色火焰的干扰而不能确定,需要通过蓝色的钴玻璃才能确定,故B正确;

C.石蜡油在高温下的分解产物,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还可能是其他的烯烃或不饱和烃,故C错误;

D.钠浮在乙醇液面上是因为在反应的过程中,钠的表面生成大量氢气,使金属钠的浮力增大,故D错误。【解析】

本题考查了分液操作、蒸馏操作、加热液体、容量瓶的使用的注意事项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解答】

A.滴液漏斗盛装的药品为H2O2或浓盐酸,故A错误;

B.冷凝管主要用于冷凝氯苯,水从接口a通入,故B错误;

C.加热温度65℃,三口烧瓶合适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故C正确;

D.反应后液体经分液,有机层为氯苯、苯及氯气,故D错误。

故选C。

14.【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及物质储存的方法,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操作①中成品茶用热水浸泡,可溶性物质进入水中,则该步操作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A正确;

B.操作③除渣的方法属于过滤,B正确;

C.加热杀菌不需要500℃的高温,C错误;

D.抗氧化剂的作用是吸收氧气,防止饮料茶中活性物质被氧化,延长饮料茶的保质期,D正确。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与性质、物质的制备、中和滴定、仪器的使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滴定管需用待装液润洗,防止浓度偏低,操作合理,故A正确;

B.量筒的感量为0.1mL,则用50 mL量筒可准确量取25.0 mL溶液,故B错误;

C.导管口在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下,易发生倒吸,导管口应在液面上,故C错误;

D.收集氨气时不能密封,避免氨气过多时仪器发生爆炸,故D错误。

故选A。

16.【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掌握物质的性质和装置的作用即可解答,难度一般。

【解答】

A.仪器①为注射器,可控制石蜡油滴加的速率,故A正确;

B.装置②上部空间较大,下端稍浸入水中,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故B正确;

C.实验过程中,关闭K1,打开K2,产物中的烯烃进入装置②,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烯烃,溶液颜色逐渐褪去,故C正确;

D.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K2,打开K1,在③处点燃的气体碳含量较高,可看到明亮火焰伴有黑烟,不能看到蓝色火焰,故D错误。

故选D。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制备实验,熟知装置制备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一般。

【解答】

A项,使用恒压滴液漏斗的目的是使上下压强相等,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滴下,A正确;

B项,实验中先由CH3CH2OH和浓H2SO4混合制CH2=CH2,为了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应迅速升温到170℃,B错误;

C项,由于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CH3CH2OH具有还原性,浓H2SO4会与C【解析】

本题考查了醇的催化氧化,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原理和目的,结合题给信息中物质的变化以及乙醛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E装置中热水浴使乙醇气化,进入F装置与红色粉末CrO3反应生成Cr2O3和乙醛,G装置用冷水浴冷凝收集生成的乙醛,据此解答。

A.依题意,乙醇蒸气与CrO3反应,乙醛易挥发,E处用热水浴,使乙醇变为蒸气,G处用冷水浴,冷却产品,A项正确;

B.乙醇的沸点为78ºC,用温度计指示水浴温度,便于调节温度,产生稳定气流,有利于提高乙醇的利用率,B项正确;

C.乙醛粗产品中混有乙醇等,乙醇能还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干扰实验,应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C项错误;

D.乙醛与杂质(乙醇、乙酸)互溶,且沸点不同,应采用蒸馏操作分离提纯乙醛,D项正确。

【解析】解:A.过氧化钠为粉末状,且与水反应剧烈,不能控制反应,故A错误;

B.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根据反应现象,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硅酸,可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

D.硝酸银过量,加入硫化钠肯定生成Ag2S沉淀,不能证明AgCl和Ag2S的溶解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A.过氧化钠为粉末状,且与水反应剧烈;

B.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角度以及硝酸银是否过量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实验,涉及常见仪器的使用等,解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难度不大。

【解答】

A.所需温度不超过100℃,用水浴加热使反应物受热均匀、温度容易控制,故A正确;

B.看图可知装置b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冷却水应从下口通入,上口流出,故B正确;

C.装置c安装一个干燥管,可以防止倒吸,故C正确;

D.三硝基甲苯易爆炸,不能蒸馏,故D错误。

故选D。

21.【答案】C

【解析】解:A.因浓盐酸易挥发,则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的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防止氯化铝水解,故B正确;

C.若盐酸完全反应,n(HCl)=0.05molL×12mol/L=0.6mol,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可知生成氯气为0.6mol×14=0.15mol,由Cl原子守恒可知得到氯化铝为0.15mol×2×13×133.5g/mol=13.35g,且稀盐酸与浓盐酸不反应,则最终得到氯化铝的质量小于13,35g,故C错误;

D.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空气排出后,防止Al与氧气反应,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故D正确;

故选:C。

制备少量的AlCl3,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加热下反应生成氯气,且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B中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的HCl,C【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明确实验原理及仪器作用是解本题关键,熟悉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在Fe作催化剂条件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则加入烧瓶a中试剂是苯、液溴和铁屑,故A正确;

B.导气管b较长,未反应的溴和苯蒸气通过冷凝回流,从而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所以导管b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回流,故B正确;

C.由于反应生成HBr,HBr极易溶于水,会遇到水蒸气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所以反应过程中在导管c的下口附近可以观察到白雾出现,故C正确;

D.由于溴的挥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