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工艺流程_第1页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_第2页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_第3页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_第4页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艺流程

预处理

1、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反应,加快速率

2、焙烧:①改变物质结构(MC03,MS)便于酸浸,将还原性物质(C,S)氧化除

去②除去碳及有机物

浸取(冷却,研磨,浸取,过滤)

1、加快浸取速率:粉碎矿石,适当提高浸取温度,搅拌,适当提高酸液浓度

影响浸出速率得因素:金属本身性质,浸出液得选择,温度,浓度,浸取时间,搅

拌速率

2、酸浸:用硫酸(硝酸氧化性,盐酸还原性)

⑴加过量酸:①使物质充分浸出②抑制金属离子水解

⑵不加过量酸:防止杂质与产物一同浸出(如硝酸与Pb与Ag)

⑶用盐酸代替H2SO4+H2O2(HG作还原剂时):盐酸具有还原性与酸性,缺点就

是生成CL污染空气

⑷不用盐酸:①盐酸易挥发②被、、、物质氧化产生CL污染空气

⑸加过量浓盐酸:还原与氧化效果随酸性增强(如果氧化剂也就是酸根离子得

话)

⑹滤渣:S,C,CaSO4,PbSO4

3、碱浸/碱融:如CrC)3(A12O3,Si02)加NaCICU,NaCCh,NaOH熔融,再

调节pH至中性分离A1(OH)3,H2Si03

除杂

1、氧化二价铁:

①加MnOz(得到Mn得流程中可以直接加这个),山。2等,再加碱调节pH

②加NaC10直接氧化及调节pH,但后期需除杂

2、调节pH:MC0s/M(OH)x/MOx

①调节pH后持续加热/搅拌:使胶体聚沉便于过滤分离

②完全沉淀带等号,开始沉淀不带等号

3、控制温度

低温:见后

高温:①加快反应速率②吸热反应平衡移动③恒容条件增大压强平衡移动④促进

水解生成沉淀,胶体聚沉⑤增大溶解度(洗涤时热水/溶解时煮沸)

4、沉淀

①直接加沉淀试剂(NH4F):CaF2,MgF2

②沉淀转化:MnS-CuS

作用: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更难溶得CuS

5、关于S:若一开始没有灼烧除去,后面有很大几率就是与二价铁等其她需要

氧化得离子一同氧化。注意氧化产物,如果有指向“过滤”操作则氧化产物可

能就是S,如果没有过滤除杂得操作则为SO广,切记!

6、Fe?+/Mnz+与HC

①加NH4HCO3:生成CO?(两步反应)

②加NH3•儿0与NaHCO3:生成(NHD2C03

作用:调节pH,与、、、生成MCOs沉淀

不加Oh,碱性太强易生成氢氧化物

蒸发

1、蒸发结晶:大量晶体析出时

①不得结晶水

②硫酸盐正常蒸发结晶,氯化水解盐在干燥HC1气流保护下蒸干(干燥:无水,H

C1:水解平衡移动)(或与SOCL液体共热:加热促进SOCL水解(与结晶水反

应),产生HC1抑制氯化盐水解)

(注:S0CL与水反应方程式有概率考,可以了解一下)

③操作:玻璃棒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没有

过滤操作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少量晶体析出时

①得到结晶水

②氯化水解盐加过量盐酸后冷却热饱与溶液,得到带结晶水得盐

(有关硝酸盐结晶水得处理方法有点复杂但没怎么考过,进一步了解可以自行

百度)

3、注:

①重结晶(固体到固体),冷却热饱与溶液(液体到固体)

②方法:重结晶/焰色反应;操作:蒸发浓缩、、、/用铝丝…

②重结晶操作:加水溶解,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干燥

其中趁热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

过滤,洗涤,干燥

1、过滤:

趁热过滤:增大溶解度。(或可能除去溶解气体,过滤前煮沸)外罩铁漏斗,酒

精灯加热,保温(或热水过滤)

抽滤装置:加快过滤速度,使固体与液体更好地分离(滤液上下形成压强差)

操作:

①带安全瓶:开抽气泵,转移固液混合物于布氏漏斗中,关闭安全瓶活塞,确认

抽干,开活塞,加洗涤液,关活塞,确认抽干,开活塞,关抽气泵

②洗涤液从抽滤瓶上口倒出

③过滤溶液为强酸强碱强氧化性时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或用砂芯漏斗代替布氏

漏斗

2、洗涤:

冷水洗涤:见“低温环境”

洗涤操作: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水至没过沉淀,待水滤出后重复2—3次

洗涤作用:除去易溶于(洗涤溶剂)得杂质

洗涤试剂:

⑴醇(无机首选,通常不考虑氧化):①降低物质溶解度②乙醇易挥发,可带走固

体表面得水利于干燥

⑵过滤后得饱与溶液(冷却热饱与溶液/蒸发浓缩)

检验就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先选与SO/,一定

要酸化,其中检验SO/时若有Ag+干扰则先加盐酸)

3、干燥:

低温烘干/减压烘干:降低烘干所需温度,防止失去结晶水

灼烧

1、仪器:it竭,高温炉

2、不用C还原氧化铁:①生成物中易混有C杂质②生成C0污染空气(热还原法

中C氧化产物一定就是CO)

3、固体混合物先单独研碎再混合

4、灼烧前酒精润洗:便于灼烧

5、注意通风防止火灾

保护气体作用:(先来后走)

1、实验前:

排空气①可燃性气体防爆炸

②防反应过程水解氧化

2、实验中:

输送待测气(不就是现生成而就是直接就有得那种)(检验成分并称量质量),

增大气体流量,将气体送到后续装置中使其被完全吸收

3、实验后:

①防倒吸

②(防止装置末端进入空气)使产物氧化水解

③赶产物(新生成)入装置中完全吸收

④赶污染性气体使完全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低温环境:

1、操作:

①反应物(分液漏斗/注射器)分次加入

②冰水浴

③搅拌散热(磁力搅拌器或玻璃棒)(只在强调“反应过程放热〃得时候可能答)

④饱与食盐水代替水(制乙怏)

2、作用:(分解挥发分离水解)

①抑制水解(尤其金属)

②减慢速率

③平衡移动

④防分解(NH4HCO3,④。2等)

⑤防挥发/增大气体溶解度(NH3,CO2,Br2,HBr不用)

⑥降低固体溶解度分离杂质/析出产物(冷水洗涤,结晶析出)

⑦使SO3,N02,NM等易液化产物液化

定量实验中:

1、可吸收气体应使气体被充分吸收:

(减慢反应速率)①缓慢加入反应物②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反应需要加热条件)

③缓慢通入保护气

④加入足量反应物

2、不可吸收气体(H2,M)使用量气管:

恒压分液漏斗(作用及改进)

3、检验装置气密性

4、误差分析

气体过少:①流速过快②装置气密性差③气体未完全进入检验瓶中

改进操作:①分液漏斗缓慢滴加使气流平缓②接导管通保护气赶气

5、测反应减少固体质量:测排气后装置质量m1,再测反应后质量uh

获得平稳气流:

1、减慢反应速率:反应物分次加入

2、控制反应温度:①加温度计②水浴加热

破事儿贼多得反应过程中:

1、先排空气再加热:

①观察到反应装置中充满带颜色得气体后打开酒精灯

作用:(即排空气作用)①防止产物氧化水解②防止反应物氧化水解③防止可燃

(H2,N%,

性气体不纯爆炸H2S,CO,气态含氢有机物)

②可燃性气体在尾管验纯后加热。先开尾气处理灯,验纯后开反应灯。反应结束

后先停反应灯,再停气,最后停尾气灯

2、需要加热得反应中加热得作用:①提供反应温度②使反应物固体融化增大与

气体得接触面积/使固体达到熔融状态(信息中提示反应需要熔融态固体参与反

应)③加快反应速率④使产物或杂质气化分离

3、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在尾管验纯

4、若未除杂注意杂质气体新反应可能产生得爆炸物或杂质

向溶液中鼓入气体作用(一般不就是除杂瓶时)

1、仪器:泡罩玻璃管(增大接触面积)/简单导管/液体石蜡鼓泡瓶/带孔玻璃

球泡

2、作用

①增大气体溶解度

②观察气体通过速率(两个瓶:通入比例)

③搅拌,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

④(电)赶走溶液中得溶解气体

注:洗气瓶上消膜泡:防止瓶中液体被吹入下一个瓶中(防止瓶中液体被吹出)

搅拌作用:

①提及反应热:散热

②有外源加热:防暴沸(十③)

③增大接触面积,反应充分,加快速率

加盐:

1、干燥盐(生石灰,MgS04,CaCl2,NaCl):

蒸储时吸水干燥(先在分离得到得有机产物中加无水固体盐,静置过滤后再蒸储

纯化;或不过滤直接蒸储)

2、非干燥盐(NaCl):

①过滤时增大水层极性,降低(有机物)溶解度/盐析

②分液时增大水层密度

③反应催化剂(石蜡油分解中,如AL(SOI3等,直接加在反应装置里,一般有

提示,同碎瓷片)

3、Na2c。3:洗油污(酯类油)

4、NH4C1:当酸用,除金属表面氧化膜。注意金属固体高温加热时可能加入该粉

末。

防暴沸:

①碎瓷片/沸石/分子筛/玻璃纤维(吸收多余热量,提供气化中心)

②搅拌器(散热):磁力搅拌器/搅拌磁子

③间接加热:水浴/油浴

④控制反应速率(反应大量放热时)

碎瓷片:

1、液体混合物中:①防暴沸

2、固体混合物中:②催化剂③积蓄热量(促进反应发生)

3、如果忘加:停止实验,冷却后补加

检验气密性:

1、装置较长:关闭某某活塞,在装置末端接一橡胶管,再接一长导管(对于原导

管短得情况中)伸入装水得烧杯中,微热某装置,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

管中形成一段稳定水柱

(注:恒压分液漏斗可以不关漏斗活塞)

2、长颈漏斗,较短:关闭某某活塞,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

片刻液面差保持稳定

3、量气管:关闭某某活塞,从自由段一侧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液

面差保持稳定

装置评价

1、沸石/石棉网

2、尾气处理

3、防倒吸

①用防倒吸

H20:HCLNH3

NaOH:S02,H2S

②不用防倒吸

H2O:SO2

NaOH:C12

浓Ha:NH3

氮氢合成氨中NH3不用防倒吸(不纯)

另:喷泉实验

法一: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

法二:打开止水夹,手捂烧瓶

用水即可:

NH3,HCI,NO2+O2

浓NaOH于胶头滴管中,水/NaOH于水槽中:S02,H2S,C02,C12

SO3溶解度比SO,大,且S03具有氧化性使品红褪色,先检验SC^BaCL白色沉

淀)

4、防堵塞:

①装固体得硬质玻璃管后端接粗导管防堵(加热)

②收集产物得集气瓶后接粗导管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提产物熔沸点,一般就是冰

水浴收集之后)

③加单进口得三管洗气瓶检查就是否堵塞

④装固体得加热试管口放棉球或玻璃纤维团

5、产物氧化水解:前后除水

6、冰水浴/冷凝(产物及反应物熔沸点,分离、反应热效应)

常用配套装置

⑴装置末端碱石灰:防止里出+外进

⑵单进口得三管洗气瓶:①液体作用②观察气体流速③平衡压强,检查装置就

是否堵塞

现象: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⑶多进口得三管洗气瓶:①上述作用②将两种气体混合③控制气体通入得比例

(或双向两个鼓泡瓶通气)

⑷恒压分液漏斗:①平衡漏斗内外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②计入液体滴入时排出

得空气体积(定量时)③防止污染性气体(CL)逸出污染空气

⑸长颈漏斗+U形管+活塞:①控制反应得发生与停止②排除装置中空气得干扰

⑹三颈反应瓶上方接球形冷凝管:①回流反应物,提高反应物转化率②回流产

物,收集产物③回流杂质,分离杂质

⑺中空双层玻璃瓶作为加热容器:保温,使、、、完全、、、

干燥装置

1、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及还原性气体如HI,H2S,NH3,不能干燥S。3(生成焦硫

酸).但SO?,NO,可以

2、无水CaCk:不干燥MU形成配合物8NH3)

3、碱石灰: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4>P205:能干燥酸性气体(吸水生成磷酸)

5、烘箱:恒温烘干。计量仪器(容量瓶,量筒,滴定管,移液管)不能用烘箱烘

干。

6、干燥器:放用烟与计量仪器。干燥剂为硅胶或无水氯化钙。凡士林封口,过

热药品稍冷却后放入。盖子平推。

7、球形/U形干燥管:只装固体干燥剂

方法评价

①污染少

②能量利用率高(电池),耗能少(充分利用太阳能,就是一条可能答案)

③产率大

气体分析

1、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将水槽中得导管撤出,关闭酒精灯,用拇指堵住

试管口,立即将带火星得木条放在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有02

2、排空气法:在装置末端导管处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至酒精

灯上方,松开拇指用外焰加热,若听到爆鸣声则证明有乩/可以开始实验(若为排

水法则纯净)

3、试纸法:在装置末端导管处放、、、试纸,若、、、则证明有:(用蒸储水润

湿,放在瓶口检验)

①NHs: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压S:湿润得醋酸铅试纸变黑

③C12:湿润得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二、仪器相关

仪器容量

试管:常温W1/2,加热W1/3

蒸储烧瓶:1/3〜2/3,不能将液体蒸干

减压蒸储时W1/2

酒精灯:1/4〜2/3

蒸发皿:W2/3

分液漏斗:<3/4

用烟

1、配套用品

①泥三角:硅酸盐

②土甘烟钳:不锈钢,耐火难氧化材质(夹土甘烟,用蜗盖,蒸发皿)

③玻璃棒:搅拌

④用烟盖:(防止污染)灼烧固体时一般不盖

2、熔融碱性氧化物:

①可以:钳,金(适于强碱,氢氟酸),镶(Na?。短时间,Na2c或NaOH可以),

银,铁(适于Na20?),刚玉(氧化铝)(弱碱性Na2c。3可以,Na2。或NaOH

不行),聚四氟乙烯(适于HF,熔融时不带入金属)

不可以:石英,陶瓷,氧化镁,普通玻璃

②不用玻璃棒搅拌

3、耐高温(强热):

可以:氧化镁,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硅,陶瓷,铁管等

不可以:直形玻璃管

操作多得仪器

滴定管

1、用途:小体积移液,滴定

2、滴定终点:恰好完全反应(不就是滴至中性/恰好中与)

3、步骤

检漏:

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装水至零刻线以上,直立约1〜2min,仔细观察有

无水滴滴下。然后将活塞转180。,再直立1〜2min,观察有无水滴滴下。

碱式滴定管:装水后直立1〜2min,观察就是否漏水即可。

对待测管:

①水洗

②待装液润洗:关闭旋塞,从上口注入3—5ml待装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

使液体润湿全部滴定管内壁,一手控制活塞,使液体从下部放入预置得烧杯中。

重复2-3次

③装液:理论上可以装到任意刻度,通常。以上2—3ml,并将滴定管固定于滴定

管夹上

④排气泡: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中充满液体。如有气

泡,酸式滴定管通过快速放液赶走气泡;碱式滴定管略

⑤读数:装液放液后等1—2min再读数

对标准管:重复①一⑤

⑥放液(都整好了再放):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读数

⑦加指示剂

⑧滴定:

(1)左手控塞,右手控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得颜色变化

(2)垂直悬滴,接近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可以触碰锥形瓶内壁,加水冲下去

(3)如需记录pH:酸碱中与滴定开始时与达到终点之后,测量与记录pH值得间

隔可以稍大些,如每加入5-10ml标准液时测量一次;滴定终点附近间隔要小,每

加一滴测一次。表格需标注测量时得温度

⑨滴定终点

(1)标准管KMnO”:无色变为浅紫色

KMnO4滴定Fe2+:黄色变为浅紫色

待测管KMnO,:紫色褪去,不用另加指示剂

(2)C)沉淀滴定:

3+

①加过量定量AgN03,加少量硝基苯摇匀静置,加少量指示剂Fe,用KSCN滴

定过量Ag\

②硝基苯作用:覆盖AgCl沉淀,防止KSCN滴定时发生沉淀转化

⑶强酸与酸性盐得碱式滴定:强碱滴定过量强酸,酸性盐为滴定终点不参与反

⑩读数

平行重复实验2-3次

4、滴定曲线注意①滴定前pH②滴定终点突跃

5、滴定管仪器性质

①0刻度在上,精确度0、01m1

②仪器上标有量程与温度:管中得液体不能都放出

6、酸式滴定管:(酸性及氧化性)KMnO4(棕色),AgN(U棕色)

碱式滴定管:(碱性)NaSQ

4、、指示剂变色范围:

石蕊:5-8(颜色变化不明显,不用于指示滴定)

甲基橙:3、1-4、4(甲基橙显黄色无法确定酸碱性)

酚醐8、2—10、0

容量瓶

1、步骤

检漏:向容量瓶中注入适量水,左手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倒置瞧就是

否漏水,将容量瓶正放后,再把瓶塞旋转180度,再倒置后瞧就是否漏水

①计算:计算固体质量或液体体积

②称量或量取:为搭配容量瓶得精确度用分析天平/电子天平0、OOOlgo托盘

天平精确度0、1g,1g以下用游码。

③溶解:将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配制得溶液体积小时(如100mL),溶解步

骤要用量筒确保溶解所用水得体积小于最终体积.冷却至室温

④转移:将烧杯内得液体注入容量瓶中。注入过程中玻璃棒引流,棒上段不能靠

在瓶口,棒下段应靠在刻度线下方。

用少量蒸储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

使混合均匀。

⑤定容:玻璃棒引流向容量瓶中注入蒸储水,待液面离刻度线下2—3cm时改用

胶头滴管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⑥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容量:100ml,250ml,500ml,1000ml

蒸储烧瓶

1、获得纯净水:可用圆底烧瓶,不加温度计

2、尾接管:必须用,且伸入锥形瓶内

3、锥形瓶:不封口,要留有排气口;可以按不同得沸点换瓶,注意杂质分析

4、先通冷凝水再(加热)通气

5、定量分析蒸储产物时,蒸储结束后对直形冷凝管:用吸收试剂冲洗冷凝管内通

道2-3次,将洗涤液注入锥形瓶中

6、步骤:

①检验气密性

②加液: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液体,放入沸石,安温度计,由右至左从下到上连接

装置(垫石棉网!)

③加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储出得部分(换接受瓶)

④结束:当接受瓶中没有储分流出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水.拆仪器得顺序应

与连接时相反,先撤接受瓶,再撤尾接管,冷凝管,蒸储瓶

量筒

1、无0刻线

2、不用洗涤,不管挂壁

3、精确度10ml为0、1ml,其余1ml

4、选取原则“大而近”

量气管

1、组成:碱性滴定管+橡胶管+烧杯等

2、读数注意:上方就是零刻线

若烧杯侧为气体进口,则实验前-实验后

若滴定管侧为气体进口,则实验后一实验前

3、读数三要点:恒温恒压视线平

当装置中不再产生气体时,每隔半分钟读数一次:确保冷却至室温

调节恒压操作:上下移动烧杯至两侧液面齐平

若未调平则测得体积偏小

4、检验气密性:见前

分液漏斗

1、步骤

检漏: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得蒸馆水,观察旋塞得

两端以及漏斗得下口处就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

右手食指掘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就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

旋转180度,倒立,检查就是否漏水

①加液:打开上方旋塞,将溶液注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

②振荡: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使两种溶液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③静置: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铁圈上静置

④分液:待溶液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得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得凹槽或小孔

对准漏斗上得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得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地沿烧杯壁

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放出。左手拧活塞。

2、用分液漏斗滴加挥发性液体时,④中不能将玻璃塞打开,只能用塞上得凹槽

或小孔对准漏斗上得小孔,但仍有泄露。因此换用恒压分液漏斗可以防止污染

空气

3、不宜盛装碱性液体

漏斗

①一贴二低三靠

②滤液有杂质: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

③洗涤操作: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水至没过沉淀,待水滤出后重复2-3次

仪器材质

硅酸盐类:泥三角+玻璃+陶瓷

玻璃仪器:玻璃棒,环形玻璃搅拌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温度计,酒精灯,试

管,烧杯,漏斗,滴定管,烧瓶,锥形瓶,各种瓶,冷凝管,干燥管,干燥器,表

面皿,移液管

陶瓷仪器:珀土质蒸发皿,布氏漏斗

药匙,用烟钳,镶子,天平等

仪器注意事项

⑴石棉网:铁丝+棉布

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土甘烟

间接加热:烧瓶,锥形瓶,烧杯

注:蒸发皿,用烟等放在桌面上要垫石棉网

(2)刻线

有刻线:容量瓶,量筒,滴定管,天平,温度计

没有零刻线:容量瓶,量筒

(3)检漏仪器(带塞子):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

(4)高温玻璃仪器不直接放在桌面上(骤冷炸裂)

蒸发皿、土甘烟用用烟钳夹取放于石棉网上

三、药品相关

药品储存及取用

1、磨口玻璃塞:不装碱性试剂

橡胶塞:不装强氧化性试剂,有机溶液,酸性试剂

棕色瓶:见光分解(AgN(h,AgX,浓HNO3,KMnO4)

塑料瓶:HF,NH,F(促进水解),NaF不用

2、重要药品

①石蜡油:(Li),Na,K

(注:Li一般保存在固体石蜡中,与石蜡油就是两种不同物质。同时关于“Li

就是否可以保存在石蜡油中”也可以百度一下)

煤油:Na,K

取用:镶子夹取,用滤纸吸干煤油,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小刀切割,剩余得

立刻放回原瓶

②液澳:水封,玻璃塞,棕色瓶

取用:在通风橱中操作,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下层吸取

③硝酸银,卤化银:棕色瓶,玻璃塞

④白磷:非极性分子,易溶于CS2(洗涤),保存在水中,有毒

红磷:极性分子,难溶于CS“密封保存,易氧化,无毒

取用:镜子夹持水下切割,剩余部分放回原瓶

3、配制并保存易水解与氧化得盐溶液(Fe:Sd):①晶体到溶液:先将晶体

溶于过量得对应酸(浓盐酸,稍浓得硫酸,稀硝酸),加水(煮沸除氧得)稀释并放

入金属颗粒保存

②直接配制:金属加稀酸,金属过量

4、保存要点:

①防氧化:密封,加还原剂,隔绝空气

(还原性强得金属及金属离子及亚盐)

②防与C反应:密封

(NaOH,Ca0,Ca(OH)2,Na2C03,Na202)

③防挥发:密封,阴凉,液封

(浓盐酸,浓氨水,液漠)

④防燃烧:冷暗,不与氧化剂同放,严谨火种

(苯,酒精,汽油)

⑤防分解:冷暗,棕色瓶

(浓HNO3,氯水,KMnOi,AgN03)

⑥防水解:加酸碱抑制

(亚铁盐,硫化物溶液)

⑦防腐蚀:腐蚀橡胶得用玻璃塞或塑料盖

(浓硝酸,氯水,有机试剂,KMnO”,澳水)

腐蚀玻璃塞得用橡胶塞

(Na0H,Na2co3,Na2si03)

5、需现配得试剂:特性反应试剂,强还原性试剂(Fe。H2S)

四、物质用途

1、火箭推进剂/高能炸药:偏二甲脱/脱/叠氮化钠

原因①反应放出大量热②产生大量气体③(产物无污染)

2、五金:金银铜铁锡

3、灭火剂:CC14(产物有污染)

4、卤代烧:良好有机溶剂(清洗剂),灭火剂(CC14),

五、有关结晶水

1、带结晶水得物质及名称

明矶KAI(S04)2•12H20

胆矶/蓝矶CuS04•5H20

绿矶/绛矶FeS04«7H20

皓矶ZnS04•7H2O

(矶:含结晶水得硫酸盐,不就是硫化物)

芒硝/朴硝NaS04•10H20

硝石KN03

熟石膏2caS04•H20

生石膏CaS04•2H20

2、测量结晶水含量:至少测4次质量

①地竭质量②蛆竭加固体质量③加热后质量(保护气/干燥器中冷却)④再次加

热后称量,恒重AmWO、1g

3、“烘干恒重〃:先烘干称量,再烘干再称量

4、获得常见结晶盐操作:见前

方、气体除杂

1、分析试剂

①灼热铜网:02,C12等氧化性气体

灼热CuO:CO,H2等还原性气体

饱与NaHC03:C02,同时含有酸性气体时不能用于检验成分/定量实验中;只为

了降低C02溶解时可以使用

饱与NaHS03:S02,同时含有酸性气体时不能用于检验成分/定量实验中;只

为了降低S02溶解时可以使用

2、有机除杂

3、无机除杂

①Mn02(C):力口热

②C12(HC1):饱与NaC1

作用:①HC1与反应物反应生成杂质产率纯度降低②若生成H2与C12混合爆

SO2(HC1):饱与NaHS03

CO2(HC1):饱与NaHCO3

X(HC1):水

注:理论上某气体中除HC1都可以用水,不过就是以上三种产物气也易溶于水,

所以添加其她成分抑制产物溶解,如S02(HC1):稀硫酸

作用:①使HC1溶解②写亚硫酸电离平衡,酸性溶液中降低溶解度

七、检验离子

1、S2032-(S032—,SO42—):

S032一:加过量BaC12,过滤,洗涤,加少量HC1沉淀溶解

S042-:加过量HC1,再加少量BaC12产生白色沉淀

(S2032一与酸反应产生S与SO2,与Ba2+不沉淀)

2、SO42-:盐酸酸化得BaCl2

若有Ag+:必须强调先加盐酸没有沉淀产生,再加BaC1有白色沉淀

若有SO32—:必须先加过量盐酸,再加BaCl有白色沉淀

3、C1—:硝酸酸化得AgN03

4、检验卤代燃中得卤原子种类:水解后加过量硝酸调至酸性,再加硝酸银

5、检验蔗糖/多糖水解:水解后加过量氢氧化钠调至碱性,再特性反应检验葡

萄糖

pH试纸

1、操作:将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得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待

变色稳定后在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不用pH试纸而用pH计:浓硫酸,浓硝酸,氯水,HC1O,NaC10等(H2s03

可以,S02不使pH试纸褪色)

3、广泛得pH试纸:整数值1-14(最常用)或0—10,只能测浓度很低得溶液

(<lmo1/L)

精密得pH试纸:0、2-0,3

pH计:0、01

4、测溶液pH时不能用水润湿,测气体时用水润湿,镶子夹取置于瓶口

5、pH试纸就是用多种酸碱指示剂浸透后晾干制成得。也有用于酸性、碱性或

中性得专用pH试纸。

焰色反应

取伯丝或洁净无锈铁丝(焊在玻璃棒上得伯丝,贵)蘸取待测液或固体粉末置于

酒精灯外焰(最好用煤气灯)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变化

①每次实验前需用稀盐酸清洗,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后再蘸取

②固体不用配成溶液

③不用玻璃棒

④纯净得钾盐不用钻玻璃,但一般没有纯得

证明所加溶液过・:

①生成沉淀得:静置取上层清液,再加该溶液不再生成沉淀

②不生成沉淀得:取加完得溶液检验过量离子(如NH4+,S042—)

漂白性物质

1、氧化漂白:过氧键(H202,Na202),HC1O,C1CH,浓硝酸

2、吸附漂白:活性炭(可使滨水褪色)

以上可以漂白所有有机色质.

3、化合漂白:S02与品红、棉麻,加热恢复

注: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水/HC10有漂白性;S02有漂白性,H2s03也有漂

白性

反应后洗涤仪器

1、银镜反应后(洗Ag):稀硝酸加热,通风橱进行(不用浓硝酸:产生得污染

气体多,硝酸用量大)

2、新制氢氧化铜(洗Cu20):稀硝酸

3、Mn02:浓盐酸加热

4、所有有机试剂(酚醛树脂,乙酸乙酯):乙醇

5、油脂:热得碱液(纯碱或氢氧化钠)

6、S:CS2或NaOH力口热

7、碘:酒精

8、长期存放Fe2+得试剂瓶:稀盐酸(Fe(0H)3)

沾到皮肤上

1、苯酚等有机物:酒精(75%)洗涤

2、液澳:酒精擦洗

2、浓硫酸:先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涂3%—5%得NaHC03

3、稀酸: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35%得NaHC03

4、碱液: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或小苏打)

5、酸/碱流到桌子上:先用碳酸氢钠/醋酸中与,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布擦

6、有关蛋白质变性: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甲醛

误服BaC12:喝牛奶/豆浆/朴硝(Na2s04)

有关反应原理

1、提高某物质浓度:①转化率②速率(决速反应)

2、催化剂中毒:杂质使催化剂失活,净化处理原料气

3、工业生产:①低温节约能源②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③循环原料气节约能源④

设备要求低温低压⑤反应物腐蚀性小(C12,浓H2s04等)

反应物转化率一温度图像:先增后减

①若为单位时间转化率,AH<0:温度升高速率加快,达平衡后温度升高平衡逆

向移动

②若为单位时间转化率,AH)0: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上升,速率加快;再升高

活性降低,速率减慢

③若为平衡转化率:存在副反应,温度变化时活化能改变,催化剂选择性改变

④若存在副反应比较:可能存在某一先升后降曲线全未达到平衡得情况

⑤若不就是可逆反应:温度升高速率加快,再升高反应物分解/气体溶解度减

小(氨水挥发,加入得气体反应物不能溶解)/发生其她反应

合成氨与SO3反应

1、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高温条件(催化剂活性最高),S03反应常压(常压

下转化率已经很高)

2、增大转化率:及时液化分离S03,NH3

3、减少能耗:反应气循环使用

4、解释合成氨反应得温压条件:

①温度低:反应速率慢

②温度高:催化剂活性降低(选择催化剂最适温度)

③压强小:转化率低,速率低

④压强大:对设备要求高

九、能源

发展:柴草一化石能源(目前)一多能源结构

一次能源

1、可再生/清洁/绿色能源:

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水能,地壳地表能(地热能等地下能,潮汐能等海洋

能,风能等地面能)

沼气,乙醇,甲醇

2、不可再生能源(污染大):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仍就是主要能源),核能

3、新能源(非常规能源):太阳能,氢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

能,化工能(酸基燃料),沼气,乙醇,甲醇

4、常规能源:水能,煤,石油,天然气

二次能源:

电能(最广泛,最方便,污染最小得二次能源)(火力发电居首位),水煤气,液

化石油气(污染小),蒸汽

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但就是高效,低耗,污染小

注:

①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不需开采运输,能量巨大,取之不尽;能量密度小,需

要面积大得收集装置,成本偏高,不稳定,受季节气候海拔纬度得影响

②氢能:燃烧热值高,来源丰富(水,可重复使用),无毒无污染;储存运输困

难。已用作火箭与燃料电池得燃料

③生物质能:生物质指由动植物生命体衍生得到得物质总称,生物质能指用植物

直接或间接得到得能量,属于间接利用太阳能

④风能:由太阳能转化而来.能量巨大;不稳定,受地区气候季节影响大

⑤水能:可再生,但就是就是常规能源(污染小得常规能源)

核能:不可再生,但就是就是新能源(污染大得新能源)

•燃料成分

天然气:CH4

①家用/工业用天然气掺杂有色气体警示泄露

②主要用于生产氨与甲醇

生物柴油:油脂(CHO)

沼气:CH4,C02,H2S,H20(糖类脂肪蛋白质-可溶性化合物一有机酸一气体)

乙醇汽油:乙醇+汽油(CHO)

水煤气/煤气:CO,H2

①从煤气改烧天然气:耗氧增多,进风口改大

可燃冰:CH4・nH20(甲烷水合物,新型清洁能源,但就是过多释放导致海底

地质灾害或温室效应)

液化石油气:1-4(CH)

汽油5~11(CH)

煤油11-16(CH)

柴油15—18(CH)

煤:C为主,少量HNOS

甲烷:沼气,天然气,油田气,煤矿坑道气得主要成分

十、石油相关

1、主要成分:烷烧,环烷烧

①“多种CH化合物组成得混合物”

②含少量芳香烧,但一般认为石油原油就是饱与燃

③不就是高分子

④矿物油:石油及产物,有不饱与度

2、分储(物理变化):直储汽油

(1)常压蒸储:液化石油气+轻质油+重油

①液化石油气(1-4):裂解得到得液化石油气有不饱与度,纯分储获得得没有

②汽油(5—11):汽油发动机燃料

③煤油(11—16):飞机/煤油炉燃料

④柴油(15—18):柴油发动机燃料

汽油+煤油+柴油=轻质油

⑤重油(20+):常压蒸储剩余

⑵减压蒸储(柴油/重油等):

①沥青:铺路

②燃料油:船/火力发电原料

③石蜡(石蜡油)

④润滑油:机油

3、化学变化

(1)催化裂化:提高轻质油产量

①液态垃

②可同时得到饱与慌与不饱与嫌

③“轻质油”即上述汽油煤油柴油

(2)裂解:获得短链气态不饱与垃

①C数比裂化更少,获得气态烧。“深度裂化”

(3)催化重整:使链状煌转化为环状燃

①苯得主要来源(催化重整/煤得干储)

•煤得综合利用

1、主要元素:以C为主,还有少量HONS

①煤就是由有机物与少量无机物组成得复杂混合物

②煤干储会产生H2S气体污染空气

2、煤得干储/煤得焦化

隔绝空气加强热:化学变化

分储后得到:

(1)出炉煤气

①焦炉气:H2,CH4,CO,乙烯(有不饱与度)

②粗氨水:氨,镂盐(冷凝后液化)

③粗苯:苯,甲苯,二甲苯(煤焦油部分气化)

(2)煤焦油

①苯,甲苯,二甲苯

②酚类,蔡

③沥青

(3)焦炭

3、煤得气化:C+H20(g)-C0+H2(生成水煤气)

煤得液化:C+H2-液体燃料;CO+H2-CH30H

①煤得气化: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

②煤可以直接液化也可以间接液化

1、开启电源:等待30min以稳定激光光源;

2、开启电脑,双击桌面得工作站快捷图DTS(Nano);等待仪器自检(指示灯颜色变为

绿色即自检成功),进入Nanozs90系统工作站.

3、建立测量条件得存储路径(单击一磁盘D一个人数据一一个人文件。

4、Zeta电位测量

(1)单击工具栏上得easu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