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重庆第八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明朝后期开始,随着大批传教士、商人和使者来到中国,中西关系进入较大规模的实质性接触和交往的新时期。其中传教士的活动尤其引人注目。他们大多长期居留中国,遵循“知识传教”的方针,极力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人吸引力较大的早期近代科技知识。同时,他们又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介绍到欧洲,内容以哲学、文学、历史为主,也包括造纸、印刷、农艺、医药等科技知识。可以说,西方传教士来华的初衷,本是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传播基督的“福音”,但客观上却在中西之间架起一道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桥梁。明清时期相继来华的传教士数量很多,论其知名度之高、影响力之大,无出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之右者。自万历十年(1582年)抵达澳门,到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北京病逝,利玛窦在中国生活了28年时间。他交游广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庶人,几乎包括了当时中国各界的知名人物,为中国人直观了解西方的风俗习惯和新奇事物打开了一个窗口。他勤奋工作,笔耕不辍,用中文单独或合作撰译著作近20种,如《天主实义》《几何原本》《浑盖通宪图说》《同文算指》等,极力向中国人传授西方的知识和理念。毫不夸张地说,在塑造中国早期的“欧洲观”方面,利玛窦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与以前相比,晚明中国人对欧洲的认识和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往。当时文献中提到欧洲的文字,较前大大增加。在致德·法比神父的一封信中,利玛窦谈道:“目前中国人在许多书中涉及我们欧洲的种种,虽然其中有不少夸大不实的记载,但显示出了他们对欧洲地理知识、科学知识的兴趣以及认识上的突破……”而这些记载和突破的产生,十之七八系因利玛窦而起。受政治立场、学术观点、接触多少、了解深浅等因素的影响,当时中国人对欧洲的看法比较庞杂。赞誉者有之,谴责者有之,冷眼旁观者亦有之。但就主流而言,在与传教士接触较多的开明士大夫心目中,欧洲的形象是比较正面的,它不再是荒蛮的异邦,而是文明的乐土。在树立欧洲形象方面,利玛窦以其渊博学识和个人魅力做出了惒极贡献。据《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述,在一次宴会上,利玛窦与佛教高僧雪浪大师展开辩论并获胜,遂使礼部尚书王忠铭等人的认识发生转变:“他们终于得出结论:他们原先以为是蛮夷之道的,实际上并不如他们所想象的那么野蛮。”拜访内阁大学士沈一贯的时候,利玛窦向他介绍西方风俗,沈一贯得知西方婚姻只是缔结于两个人之间,即便皇室亦是如此,遂对与宴的其他大臣说:“在一个婚姻是如此圣洁的国度里,别的事看来就不用再问了。仅此就足以说明其他一切都是规范得多么得当。”与利玛窦交往甚深的明朝进士徐光启认为天主教可以“补益王化”,几乎把欧洲描述为理想国:“盖彼西洋邻近三十余国,奉行此教,千数百年以至于今,大小相恤,上下相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其久安长治如此。”利玛窦不但在塑造中国早期的“欧洲观”方面作用巨大,在塑造欧洲早期的“中国观”方面的影响也不容低估。他的日记遗稿整理出版后,成为一部“划开中西交通史新时代”的重要著作。一些西方学者评价说:“《利玛窦日记》这本书对欧洲文学、科学、哲学、宗教及生活方面的影响,或许要超过17世纪其他任何的史学著作。”“这本书第一次向欧洲全面介绍了中国道德和宗教思想的概念。欧洲人也是第一次从此书中知道中国圣人孔子和中国文化的精粹儒家经典。”可以说,利玛窦对中国的描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影响了欧洲人对中国的想象。《利玛窦日记》问世前,欧洲对中国的想象,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的巨大影响。马可·波罗向西方人展示的,是一个高度理想化、充满神奇色彩的异国形象。《利玛窦日记》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这一基调,他对中国文明盛赞有加,认为除了还没有沐浴“我们神圣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柏拉图在《共和国》中作为理论叙述的理想,在中国已被付诸实践”。但利玛窦超越马可·波罗的是,他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并试图尽量客观地描述中国各方面的状况,从而为欧洲人在更深层次上了解和把握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尽管有褒有贬,总体来看,利玛窦描述的中国形象是以正面为主的。17至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场颇成规模的“中国热”,不少政治家和思想家把中国奉为改造欧洲社会的榜样。这股热潮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利玛窦的著作和书简,无疑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知识背景和理念支撑。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与西方“相看两不厌”的时代,持续得不够长久。18世纪末,欧洲的“中国热”迅速降温,欧洲人开始以苛刻的态度和憎恶的眼光看待中国。在这“妖魔化中国”的背后,潜藏着殖民者的贪欲与野心。而西方的傲慢与偏见,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的蚕食和侵掠,也极大地损害了西方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由此造成的消极影响,迄今尚未完全消除。值此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0周年之际,回顾他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遥想中西“相看两不厌”的那段时光,希望对中西双方都能有所启示。(选自高寿仙《相看两不厌:利玛窦与中西初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传教士除了传播基督教的“福音”,也极力介绍西方近代科技知识,以此达到增进中西之间相互了解的目的。B.利玛窦在塑造中国早期的“欧洲观”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晚明中国人对欧洲认识上的突破大都因他而起。C.利玛窦认为中国已实践了柏拉图在《共和国》中叙述的理想,这种态度是对马可·波罗笔下中国形象之基调的延展。D.在晚明一些士大夫心中,西方是文明的乐土,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他们自身的开明态度以及他们跟传教士接触较多有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以及18世纪末西方对中国的‘妖魔化”;背后都隐藏着西方人自己的需求和动机。B.利玛窦撰译《几何原本》《浑盖通宪图说》等著作,以中国人感兴趣的科学知识为切入点传授西方文化,是“知识传教”方针的实践。C.利玛窦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相对客观的描述,因此才能为17~18世纪欧洲“中国热”提供知识背景和理念支撑。D.作者认为在塑造欧洲早期的“中国观”方面,《利玛窦日记》或许要超过17世纪其他任何的史学著作。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作目的是以古鉴今,借利玛窦等传教士沟通中西的历史来批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西方对待中国的傲慢态度。B.本文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第四段列举王忠铭、沈一贯、徐光启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明朝主流士大夫心中欧洲形象是正面的。C.第六段将《利玛窦日记》与《马可·波罗游记》对比,突出了《利玛窦日记》的特点,进而论证了它在中西文化交往上的积极贡献。D.文中“几乎”“迅速降温”“总体来看”等表述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相看两不厌”“补益王化”等表述则凸显了文学性。4.利玛窦在塑造中国早期“欧洲观”及欧洲早期“中国观”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5.作者最后说道:“遥想中西‘相看两不厌’的那段时光,希望对中西双方都能有所启示。”请根据材料,谈谈明朝后期中西交往的历史对现在中西国家间的交流有何启示。【答案】1.A
2.D
3.C4.(一)在塑造中国早期“欧洲观”方面的贡献:①通过广泛交游知名人士和撰译著作,扩大欧洲知识和理念对中国的影响,极力向中国介绍输出西方文化(近代科技知识)。②用自身的渊博学识和个人魅力影响士大夫们的看法,塑造欧洲作为文明乐土的正面形象。(二)在塑造欧洲早期的“中国观”方面的贡献:①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中国传教的经历,向欧洲全面介绍中国经典和思想文化,影响了欧洲人对中国的想像。②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相对客观的描述,为欧洲人在更深层次上了解和把握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素材。5.①文化交流角度: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多元文化,增加认识和了解,促进文化交流。②人才沟通角度:通过知识渊博的专业人士来搭建沟通的桥梁。③应秉持的态度:以客观的态度认识和描述他国形象,抛开傲慢与偏见。【解析】【分析】【导语】本文通过利玛窦在明朝后期中西交流中的突出贡献,探讨了中西文化初识的情况。作者详细描述了利玛窦如何通过“知识传教”影响了中国人对欧洲的看法,塑造了西方早期“中国观”。文章强调他的著作在中西交流中的关键作用,并以此为例,呼吁中西方以开放态度,加强理解与合作,为现代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历史借鉴的价值。【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以此达到增进中西之间相互了解的目的”说法错误,依据原文“西方传教士来华的初衷,本是……但客观上却在中西之间架起一道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桥梁”可知,“增进中西之间相互了解”是其形成的客观作用,不是他们的主观目的。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D.“作者认为……”说法错误,张冠李戴。由文中“一些西方学者评价说:‘《利玛窦日记》这本书对欧洲文学、科学、哲学、宗教及生活方面的影响,……或许要超过17世纪其他任何的史学著作’”可知,这是其他学者的评价,不是作者自己的观点,且是针对“这本书对欧洲文学、科学、哲学、宗教及生活方面的影响”方面,不是“在塑造欧洲早期的‘中国观’方面”。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来批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西方对待中国的傲慢态度”错误。文章的写作目的是“希望对中西双方都能有所启示”,引导人们思考当代的中西交往。B.“是为了证明在明朝主流士大夫心中欧洲形象是正面”错误。根据原文可知,此处举例是为了证明“在树立欧洲形象方面,利玛窦以其渊博学识和个人魅力做出了惒极贡献”。D.“……等表述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错误。“迅速降温”不是体现严谨性,而是体现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一)在塑造中国早期“欧洲观”方面的贡献:扩大欧洲知识和理念对中国的影响:利玛窦通过与上层社会及普通民众的广泛交流,不仅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网,还通过中文撰译了近20种书籍,其中包括《天主实义》《几何原本》等作品。这些书籍不仅传播了基督教义,还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如数学、天文学等。这种知识的传播直接促进了中国人对欧洲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兴趣,提高了欧洲在当时的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塑造欧洲作为文明乐土的正面形象:通过与士大夫阶层的深入交流,利玛窦成功地让一些开明的官员和学者改变了对西方的传统看法。例如,他在与佛教高僧雪浪大师的辩论中获胜,使得礼部尚书王忠铭等人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此外,利玛窦关于西方婚姻制度的介绍,也引起了沈一贯等人的赞叹,进一步巩固了欧洲在这些知识分子心中的正面形象。(二)在塑造欧洲早期“中国观”方面的贡献: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中国传教的经历:利玛窦的日记后来被整理出版,成为《利玛窦中国札记》,这是欧洲首次全面了解中国的窗口。书中不仅详细记录了他的个人经历,还包括了对中国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深刻见解。这部作品不仅增进了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之前欧洲人基于《马可·波罗游记》形成的片面印象。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相对客观的描述:利玛窦在中国居住长达28年之久,期间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并努力学习汉语,以便更好地与中国社会沟通。他的观察和描述不仅涵盖了中国的自然景观、城市布局,还包括了社会习俗、政治制度等内容。这些详尽的记录帮助欧洲读者构建了一个更加真实、多维的中国形象,为欧洲人深层了解和把握中国提供了素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文化交流角度:利玛窦等人不仅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的文化和技术,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和科技传播到了欧洲。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的理解和尊重。这启示现在的中西国家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不同的文化和观念,促进文化交流,以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人才沟通角度:利玛窦作为一位知识渊博的传教士,他不仅掌握了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而且努力学习中文,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因此能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这种个人层面的深度互动对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对于今天的国际交流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秉持的态度:利玛窦在描述中国时,虽然对其文化和社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他也尽力保持客观公正,避免过分美化或贬低。这种态度有助于建立基于事实而非偏见的国际关系。这启示我们,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外国文化和社会至关重要。(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山水李广田①先生,你那些记山水的文章我都读过,我觉得都很好。但我又有一个奇怪念头:我再也不愿意读你那些文字了,我疑惑那些文字都近于夸饰,而那些夸饰是会叫生长在平原上的孩子悲哀的。你为什么尽把你们的山水写得那样美好呢?我现在以一个平原之子的心情来诉说你们的山水:在多山的地方行路不方便,不如平原坦坦荡荡;在山里的人很不容易望到天边,因为乱山遮住了你们的望眼;你们喜欢写帆,写桥,写浪花涛声,但在我平原人看来,却还不如秋风禾黍、古道鞍马更为好看。此外似乎应该有许多理由,然而我不能再写出来了。唉唉,我多么蠢,我想同你开一回玩笑,不料却同自己开起玩笑来了,我原是要诉说平原人的悲哀呀。我读了你的文章,我乃想起了我的故乡,我不能忘记那块平原的忧愁。②我们那块平原上自然是无山无水,然而平原的子孙们是如何的喜欢一洼水,如何喜欢一块石啊。那里当然也有井泉,但必须是深及数丈之下才能取得他们所需的清水。他们爱惜清水,就如爱惜他们的金钱。孩子们巴不得落雨天,几个雨点已使他们的灵魂得到滋润,一旦大雨滂沱,更要乐得发狂。他们在深仅没膝的池塘里游水,他们在小小的水沟里放草船,他们从流水的车辙想象大河,又从稍稍宽大的水潦想象海洋。远山人带来小小的光滑石卵,他们猜想那块石头的来源,说那是从什么山里采来的,为几千万年的山水所冲洗,于是变得这么滑,这么圆,又这么好看。去过远方的人回来惊讶道:“我见过山,我见过山,完全是石头,完全是石头。”于是听话的人在梦里画出自己的山峦。他们看见远天的奇云,便指给孩子们说道:“看啊,看啊,那像山,那像山。”孩子们便望着那云彩出神。平原的子孙对于远方山水真有些好想象,而他们的寂寞也正如平原之无边。先生,你几时到我们那块平原上去看看呢:树木、村落,树木、村落,无边平野,尚有我们的祖先永息之荒冢累累。③自从我们的远祖来到这一方平原,他们就已领受了这份寂寞。他们在这块地面上种树木菜蔬,各色花草,一切谷类。多少世代向下传延,平原上种遍了树木花草、菜蔬五谷,也造下了许多房屋和坟墓。但是他们那份寂寞却依然如故,他们常常想到些远方的风景,那是梦想,也是梦忆,他们仿佛曾看见些美好的去处。他们想,为什么这块地方这么平呢,为什么就没有一些高低呢。他们想以人力来改造他们的天地。④你也许以为这块平原是非常广远的吧。不然,南去三百里,有一条小河,北去三百里,有一条大河,东至于海,西至于山,俱各三四百里。这里并不广袤,然而住在这平原的我们的祖先,却觉得这天地之大等于无垠。我们的祖先住在这里,与一个孤儿被舍弃在荒岛上无异。我们的祖先想用自己的力量来改造天地。平原的人们用铣,用锹,用刀,用铲,用凡可掘土的器具,南至小河,北至大河,凿成了一道大川流。先生,从此以后,我们的祖先才可以垂钓,可以泅泳。可以行木桥,可以驾小舟。你还必须知道,那时我们的祖先都很勤苦,男耕耘,女蚕织,所以都得饱食暖衣,平安度日。既已有了河流,然而我们的祖先仍是觉得不够美好,他们还需要在平地上起一座山岳。⑤一道活水既已流过村东,我们的祖先又在村西起始第二件工程。他们用大车,用担子,用篮子,用布袋,用一切可以盛土的东西,运村南村北之土于村西;又把河水引入村南村北的新池,于是一曰南海,一曰北海。村西已聚起了一座十几丈高的土山,我们的祖先远去西方,采来西山之石,又到南国,移来南山之木,把一座土山装点得峰峦秀拔,嘉树成林。年长日久,山中梁木柴薪,均不可胜用,珍禽异兽,亦时来栖止。农事有暇,我们的祖先还乐得扶老携幼,携酒登临。南海北海,亦自鱼鳖繁殖,萍藻繁多,夜观渔舟火,日听采莲歌。先生,你看我们的祖先曾过了怎样的好生活呢。⑥唉唉,说起来令人悲哀呢,我虽不曾像你的山水文章那样故作夸饰——因为平原的子孙谁都得承认这些事实,而且也乐意提起这些光荣——然而我却是对你说了一个大谎,因为这是一页历史,一个故事,这故事是永远写在平原之子的记忆里的。⑦我离开那平原已经有好多岁月了。时间使我这游人变老,我却相信那块平原还依然当初。那里仍是那么坦坦荡荡,也仍是那么平平无奇。你也许会问我:祖先的工程就没有一点影子,远古的山水就没有一点痕迹吗?当然有的,不然这山水的故事又怎能传到现在,使后人相信呢。我忆起孩提之时,我跟随老祖父到我们的村西,老祖父像在梦里似的,指点着深埋在土里而只露出了顶尘的一块岩石说:“这就是老祖宗的山头。”又走到村南村北,见两块稍低下的地方,指点说:“这就是老祖宗的海子。”村东也有一条低下的去处,当然就是祖宗的河流。我在那块平原上生长起来,在那里过了我的幼年时代,我凭了那一块石头和几处低地,梦想着远方的高山、长水,与大海。(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先生”写的山水文章“近于夸饰”,是因为他夸大了笔下山水的美丽,相比之下,自己故乡平原的风景更加动人。B.平原远祖来到平原后“领受了这份寂寞”,意思是他们虽然感受到了平原的荒凉,但是也欣然适应和接受了这里的环境。C.作者讲完远祖曾经开山辟水后,又承认“说了一个大谎”,是说祖先创造的山水是一段历史或一个故事,只残存了一点可能的痕迹。D.作者幼年时凭借故乡的石头和土地梦想远方,凸显出作者对远方高山长水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故乡无山无水的厌倦。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在行文上颇具巧思,将平原的现实和历史交错书写,使得文章思路曲折有致,摇曳多姿,与本文委婉流动的情感表达相适应。B.也许文中的“先生”并不确有其人,但以此带来的第二人称叙事,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便于情感交流,增强了文章的抒情特质。C.本文有娓语闲谈式的生活化语言,也有典雅整饬的文学化语言,整体语言风格素朴恬淡,富含诗意,展现了作者自然醇厚的艺术追求。D.作者描绘故乡山水的方式,与那些“夸饰”的文章不同。他以真诚的姿态展示了故乡的悲欢喜忧,赋予文章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8.作者在文章第①段画横线处谈到“我原是要诉说平原人的悲哀”。从全文来看,你认为作者是否做到了“诉说平原人的悲哀”?请结合全文说明你的理由。9.第②段写平原的子孙,多用“他们”;第④⑤段写平原的祖先,则多带“我们”。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C
7.D
8.做到了。(1)文章写出了无山无水的平原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苦的生活状态,平原人渴望山水,但平原却无山无水。(2)远祖虽创造了山水,但现在山水已然消逝,平原的子孙也没能再造山水,平原依旧平平无奇。没做到。(1)作者强调了祖先开山辟水的功绩,展现了平原祖先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进取精神。(2)平原人对祖先功绩的铭记以及对山水一如既往的向往,表现了平原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9.①作者是远离故乡多年的游子/作者与平原子孙的生活有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故用“他们”来代指平原子孙。②用“我们”,强调了自己与祖先、与平原的血脉联系/对平原故乡的归属感,表明即使沧海桑田,但平原人依然铭记先祖创业的的功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敬与怀念。③不同的称呼,呈现了不同代际的人不同的生存状态。【解析】【导语】文章通过“我”与“先生”的对话,描绘了平原与山水的对比,展现了平原子孙对山水的渴望与想象。文章中故乡平原的历史与现实交织,并通过“我们”的讲述,深刻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自豪。尽管平原缺乏美景,但祖先努力创造出心中的理想山水,这份努力与传承成为平原人内心的安慰。文章情感真挚,采用特定的叙述方式,强化了情感的表达。【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相比之下,自己故乡平原的风景更加动人”错误,作者并不是认为故乡平原的风景比“先生”笔下的山水更动人,而是要诉说平原人的悲哀。B.“欣然适应和接受了这里的环境”错误,文中说祖先领受了寂寞,想以人力改造天地,并非欣然接受环境。D.“流露出自己对故乡无山无水的厌倦”错误,作者对故乡更多的是复杂的情感,并非厌倦。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赋予文章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错误,文章并非现实主义色彩浓厚,而是在现实与历史的交织中表达情感,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做到了的理由:(1)从环境角度看,文章开篇就明确指出平原无山无水,这一自然环境的匮乏给平原人带来了深深的遗憾和悲哀。“我们那块平原上自然是无山无水……平原的子孙们是如何的喜欢一洼水,如何喜欢一块石啊。”平原人对山水的渴望,恰恰反映了他们所处环境的单调与贫瘠。(2)从历史变迁角度看,远祖曾以人力改造天地,创造出了河流与山岳,那时的平原人过着美好的生活,“既已有了河流……农事有暇,我们的祖先还乐得扶老携幼,携酒登临。南海北海,亦自鱼鳖繁殖,萍藻繁多,夜观渔舟火,日听采莲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祖先创造的山水已然消逝,如今的平原依旧平平无奇。“我离开那平原已经有好多岁月了……那里仍是那么坦坦荡荡,也仍是那么平平无奇。”这种历史变迁后的失落,让平原人感到悲哀,他们又回到了无山无水的状态,而且也没能再造出曾经的山水。没做到的理由:(1)从祖先功绩角度看,祖先们面对无山无水的困境,没有选择默默接受,而是勇敢地用自己的力量去改造天地。“我们的祖先想用自己的力量来改造天地。平原的人们用铣,用锹,用刀,用铲,用凡可掘土的器具,南至小河,北至大河,凿成了一道大川流。”祖先们的这种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进取精神,给平原人带来了希望和自豪,让他们在悲哀之中也能感受到一种力量。(2)从平原人的精神追求角度看,平原人对祖先功绩的铭记以及对山水一如既往的向往,即使现在平原依旧无山无水,但他们依然记得祖先创造的辉煌,依然梦想着远方的高山、长水与大海。“我在那块平原上生长起来……梦想着远方的高山、长水,与大海。”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冲淡了悲哀的氛围,让人们看到了平原人的积极向上和不屈不挠。【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人称的能力。①对于用“他们”代指平原子孙的原因:从文中来看,作者是远离故乡多年的游子,与平原子孙的生活有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所以用“他们”来客观地描述平原子孙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将自己置身其外,使读者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平原后代对山水的渴望和对祖先的想象。②用“我们”代指平原祖先的原因:强调了作者与祖先、与平原的血脉联系,我虽远离故乡,但与故乡平原的血脉联系依然存在,表达了作者对平原故乡的强烈归属感。尽管作者离开了平原多年,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那里。平原祖先们勇敢地面对无山无水的困境,以顽强的毅力和智慧创造出了河流与山岳,为后代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作者用“我们”来描述祖先的事迹,更能体现出对先祖的崇敬与怀念之情。③“他们”代表的平原子孙生活在无山无水的现实中,对山水充满想象和渴望;“我们”代表的平原祖先勇敢地改造天地,创造出山水。这种不同的称呼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平原人在不同时代的情感和追求。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成帝建始四年夏四月,河决东郡金堤。先是,清河都尉冯逡奏言:“郡承河下流,顷所以阔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灵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如有霖雨,旬日不霁,必盈溢。九河故迹,今既灭难明,屯氏河新绝未久,其处易浚。又其口所居高,于此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事下丞相遣博士许商行视以为方用度不足可切勿浚。后三岁,河果决,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御史大夫以对方略疏阔,上切责其不忧职,自杀。河平元年春,杜钦荐王延世,使塞决河。延世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三年秋八月,河复决平原,所坏败者半建始时。鸿嘉四年秋,河水湓溢,败官亭、民舍四万余所。平陵李寻奏言:“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决,可切勿塞,以观水势;河欲居之,当稍自成川,挑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而用财力寡。”于是遂止不塞。待诏贾让奏言:“治河有上、中、下策。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滥期月自定。此功一立,河定民安,谓之上策;多穿漕渠,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兴利除害,支数百岁,谓之中策;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下策也。”平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建武十年,光武欲修之,浚仪令乐俊上言:“民新被兵革,未宜兴役。”乃止。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他役,不先民急。会有荐王景能治水者,夏四月,诏发卒数十万,遣景修汴渠堤。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焉。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河、汴分流,复其旧迹。(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事下丞相A遣博士许商B行视C以为D方用度E不足F可G切勿浚。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郡,秦汉时期最低一级的行政区划,秦统一天下之后在岭南设立桂林郡和象郡。B.霁,文中指雨雪过后天空放晴,与《阿房宫赋》“不霁何虹”的“霁”意思相同。C.绝,文中指断绝,与《蜀道难》中“可以横绝峨眉巅”的“绝”意思不同。D.期月,文中指一整月,“期”与《陈情表》“期功强近之亲”的“期”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御史大夫认为博士许商的巡察略有疏漏且不切实际,导致未能预防灾害发生,成帝斥责许商未能尽责,导致他自杀。B.平陵李寻认为,黄河流经一定的水道,就会逐渐形成河川,我们只要挑出河里的泥沙,顺着自然状况来治水,就一定可以成功。C.贾让认为,多修漕渠的治水办法,虽然可以分流洪水,灌溉民田,为百姓造福除害,却不如让河水泛滥自行停止更好。D.光武帝想要修治理河和汴水,浚仪令乐俊认为老百姓刚刚遭受战争,不适宜再服劳役,老百姓却误会了他,认为他不管人民疾苦。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决,可切勿塞,以观水势。(2)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下策也14.清河都尉冯逡的奏章体现了怎样的治水思想?【答案】10.ACF
11.A12.A
13.(1)讨论治河之策的人常常想要寻找九河原来的河道来贯通它。如今趁着黄河自己决口,可以暂且不进行堵塞,来观察水的流势。(2)如果只是修理完善原有的堤防,不断增高低矮的堤坝,加厚薄弱的堤坝,所耗费的人力劳力没有止境,(依然会)多次遭遇灾害,这是最下策。14.①以疏通代替堵塞。通过疏通屯氏河来分杀水力,帮助黄河泄水。②未雨绸缪。治水应该早做准备,考虑将会发生的灾祸。③因地制宜。分析当地的地理情况,如清河郡在黄河的下流,分析屯氏河的情况,灵鸣犊口情况等,以此来制定治水策略。【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记载了汉代多次黄河决堤及治理的历史事件,呈现出不同人物和治水策略的争论,显示治水在古代的重要性。文中记录了政府决定与专业建议之间的协调与冲突,突显了不同策略的长短期影响。通过人物对话和事件发展,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对治水方案的影响,以及对于自然界力量的理解和应对。【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成帝将冯逡的奏章交给丞相审查办理,丞相派遣博士许商去巡视那一地区,丞相认为现国家经费不足,暂且不必疏通。“事下丞相”结构完整,“事”做主语,“下”做谓语,“丞相”做宾语,故在A处断开;“行视”是“博士许商”要做的具体事务,两者是主谓结构,语意完整,故在C处断开;“方用度不足”是“以为”的宾语,“不足”是“用度”的补语,其间不能断开,其后停顿,故在F处断开。故选AC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秦汉时期最低一级的行政区划”错误。郡不是秦汉时期最低一级的行政区划,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县才是最低的行政区划。B.正确。句意:十天都不晴。/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彩虹?C.正确。断绝/横越,飞越。句意:屯氏河刚刚淤塞不久。/可以从峨眉山顶飞越而过。D.正确。一整月/穿一周年孝服人。句意:洪水泛滥一个月就能平定下来。/比较亲近的亲属。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成帝斥责许商未能尽责,导致他自杀”错误。依据原文“御史大夫以对方略疏阔,上切责其不忧职,自杀”可知,成帝斥责的是御史大夫不能尽责,是御史大夫引咎自杀,不是许商自杀。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1)“求索”,寻找;“故”,原来的;“穿”,贯通;“因”,趁着。(2)“缮完”,修理完善;“卑”,地势低;“倍”,加倍,增加;“已”,停止。【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屯氏河新绝未久,其处易浚。又其口所居高,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可知,冯逡建议重新疏通屯氏河,认为这样做可以分担黄河的水量,减少水患。这反映了他以疏通代替堵塞的治水思想。由“如有霖雨,旬日不霁,必盈溢”“备非常”可知,冯逡在奏章中提到,如果在雨季来临之前不采取措施,一旦连续下雨,黄河极有可能会决堤。这显示了他未雨绸缪,避免灾难发生的治水思想。由“郡承河下流,顷所以阔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灵鸣犊口又益不利”“屯氏河新绝未久,其处易浚”等可知,冯逡根据当地的具体地理环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考虑到屯氏河的新近堵塞以及其位置较高,适合进行疏浚工作。这表明他在制定治水方案时充分考虑到了地理条件的影响,因地制宜,力求找到最适合该地区的解决方案。参考译文:汉成帝建始四年夏季四月,黄河在东郡金堤决口。在此之前,清河郡都尉冯逡上奏说:“清河郡处在黄河的下流,近年较长时期没有发生大水灾害,是因为屯氏河通畅,这样就有两条河道分流黄河水入海。现在屯氏河已经堵塞,灵鸣犊口又更加流水不畅,如今只有一条黄河承受数条河流的水量,即使加高堤防,最终也不能使它顺畅宣泄。如果有大雨降临,十天都不晴,一定会水满外溢。大禹时代修筑的九河故道,如今很难寻找,屯氏河刚刚淤塞不久,容易疏通。又由于黄河与屯氏河分流的汊口处在高处,在这里修筑分减水力的工程,从路途上看也非常方便,可以重新疏通屯氏河以辅助黄河,宣泄洪水,防备非常情况的发生。”成帝将冯逡的奏章交给丞相审查办理,丞相派遣博士许商去巡视那一地区,丞相认为现国家经费不足,暂且不必疏通。三年之后,黄河果然在馆陶和东郡金堤决口,冲毁官署驿站,以及民房近四万所。御史大夫因为奏对治河的方案粗疏不切合实际,皇上严厉地斥责他不尽职尽责,御史大夫自杀。汉成帝河平元年春季,杜钦推荐王延世,派他去负责堵塞黄河决口。王延世用竹编成长四丈、九人合围的竹篓,里面盛上小石头,用两条船夹着运载,投入到决口处。经过三十六天奋战,河堤修成。西汉成帝河平三年秋季八月,黄河再次在平原郡决口,所造成的损失是建始四年的一半。鸿嘉四年秋,黄河水泛滥,冲毁官署驿站,以及民房四万多所。平陵人李寻上奏说:“讨论治河之策的人常常想要寻找九河原来的河道来贯通它,现在趁着黄河自己决口,可以暂且不进行堵塞,来观察水的流势。如果黄河想占据那条道路,它渐渐就会自己形成河川,再沿河川挑出河床的沙土,然后按其自然状况进行治理,就一定会成功,并且耗费财物、人力少。”于是停止堵塞不再筑堤。待诏贾让上奏说:“治理黄河有上、中、下三策。将面临洪水冲击的冀州人民迁走,放黄河的水使其向北流入大海。黄河向西临近大山,向东面靠近金堤,从水势上看不会流得太远,洪水泛滥一个月就能平定下来。这一工程如能实施,黄河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上策;多开凿运河渠道,既能使百姓灌溉农田,又可分减水势。兴利除害,可以支持数百年,称为中策;如果只是修理完善原有的堤防,不断增高低矮的堤坝,加厚薄弱的堤坝,所耗费的人力劳力没有止境,(依然会)多次遭遇灾害,这是最下策。”汉平帝时,黄河、汴水曾经决口,长久没有修复。到了建武十年,汉光武帝打算进行治理,浚仪县令乐俊上奏说:“民众新近遭受了战争,不宜兴起徭役。”于是停止。兖州、豫州的百姓埋怨叹息,认为县官总是兴办其他工程,不把老百姓的急难当做优先考虑的事。恰在这时有人推荐王景,说他有治水才能,夏季四月,汉明帝下令征发民工数十万人,派王景修筑汴渠堤防。王景虽然减省工程费用,然而所用钱财仍要用百亿来计算。十三年夏四月,汴渠修成,黄河、汴河分流,恢复了过去的样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宿芥塘佛祠贺铸青青麰①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底许②暂忘形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注】①麰:móu,大麦。②底许:几许,多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曲折难行的路上寻找落脚之处,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古寺的人迹罕至,无人问津。B.“杨花雨”呼应了东风之“狂”,不仅表现了杨花飘落之多,还给人以动态的想象。C.尾联两句可以理解为顺承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都有含蓄而耐人寻味的效果。D.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按照行程的顺序逐次推进内容,自然流畅,富有生活气息。16.本诗颈联“待晚先烧柏子香”一句中的“晚”字,有的版本写作“晓”,前人认为用“晚”字更合理,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理由。【答案】15.A
16.①用“待晚”照应标题的“宿”和首联“晚更狂”的“晚”字,更符合全诗的时间背景。②用“待晚”才能让叙述更连贯,颈联是在写诗人夜晚到达寺庙后的所见所闻及所为,诗人晚上到古寺来借宿,进到屋内看见还没入夜就点起的柏子香,行程显得更为紧凑。“待晓”则为第二天的所见所闻,意脉较为割裂。③用“待晚”才能和下一联诗句中的“底许暂忘”联系更紧密,逻辑更通顺:傍晚早早点起了夜香,行役的诗人感到了温暖,多少暂时忘却了旅途的困倦。【解析】【导语】《宿芥塘佛祠》通过描绘春日东风劲吹中的乡村景象,以曲折寻迹、开门未扫等细节展示古寺的寂静与清幽。其真切的生活画面彰显出身心暂得自由的愉悦,描写充满生活气息,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A.“人迹罕至,无人问津”说法错误。颔联所表现的是古寺的幽深,并不是人迹罕至,从最后一句“故人题字满长廊”也能看出这里有很多人到访。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的能力。①照应标题和首联的时间背景:标题《宿芥塘佛祠》中的“宿”字明确指出这是一首关于夜晚住宿的诗。首联“浩荡东风晚更狂”的“晚”字已经点明了时间背景是傍晚。颈联的“待晚”与标题和首联中的“晚”字相呼应,保持了时间背景的一致性。②叙述更具连贯性:用“待晚”颈联的意思是诗人傍晚到达寺庙,进门后看到杨花尚未打扫,接着看到柏子香已经点燃。这是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使诗人的行程显得更为紧凑,更符合其行程安排。如果用“待晓”,则意味着这是第二天早晨的场景,与前面的傍晚时间背景不连贯,意脉割裂,不符合全诗的叙述过程。③逻辑更加通顺:“待晚先烧柏子香”的意思是诗人傍晚到达寺庙,看到柏子香已经点燃;“底许暂忘形役倦”意思是诗人暂时忘却了旅途的疲劳。正是因为傍晚点燃的柏子香给诗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才使他感到温暖,从而暂时忘却了旅途的劳累,这两句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使用“待晚”逻辑更加通顺。(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即将成年的小明希望未来能靠自身的决定和努力成为仁德之人,而不是依赖他人。《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他的座右铭。(2)一轮明月,两种感情。《春江花月夜》中用“____________”营造了月光倾洒花树,幽静甜蜜的意境;而《扬州慢》中,则用“_____________”渲染出了冷寂孤绝的氛围。(3)电视剧中主人公与亲人分别多年,在久别重逢的一刻却只有深情的凝望。小刚被这一场景深深打动,不禁想到了古诗词中也有许多表达无言无声却情思悠长的诗(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为仁由己
②.而由人乎哉
③.月照花林皆似霰
④.冷月无声
⑤.相顾无言
⑥.惟有泪千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霰、惟、幽、舫、凝、噎。三、语言表达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世间长相相近的人有很多。同样,
①
。譬如,素有忘忧草和母亲花美称的萱草花蕾,就和黄花菜花蕾(A
),稍不留心,就会弄混。当然,出现这种认识上的反差,也是有原因的。在
②
的古代,黄花菜原本就不是单指一种植物,而是
③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萱草的花也称为“黄花菜”,就属于这种情况。时至今日,有了比较系统的现代植物分类学,作为干菜的黄花菜则专指黄花菜干制花蕾。黄花菜之所以能够成为山珍干菜的上品,那一抹奇异香味(B)。黄花菜散发出独特的香味,不仅是普通花朵或多或少都有的单薄花香,还有令人陶醉的迷人菌香直抵肺腑。当花香菌香交融在一起,就形成了对味蕾颇具冲击力的奇异馨香。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18.A.相差无几/大同小异
B.功不可没
19.黄花菜散发出的独特香味,不仅是普通花朵或多或少都有的单薄花香,还有直抵肺腑令人陶醉的迷人菌香。(或改为:黄花菜散发出的独特香味,不仅是普通花朵或多或少都有的单薄花香,还有令人陶醉的迷人菌香,直抵肺腑。)20.①容貌酷似(外形相似)的花朵(花蕾)也有不少②没有现代植物分类学③多种花蕾(花朵)相似的植物的统称(代称)【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空,根据前后文内容可知,此处的意思是萱草花蕾和黄花菜花蕾极其相似,所以可用成语“相差无几”或“大同小异”。相差无几:彼此之间没有多少差距,表示二者距离很近或差别不大。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小部分略有差异。B空,根据前文“之所以”可知,该句是原因,意思是“那一抹奇异香味”为其成为山珍干菜的上品立下了很大功劳,所以可用成语“功不可没”。功不可没:功劳不应被埋没,指立下很大的功劳。【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语病有二:一是前后分句中途易辙。“不仅是……”的主语是“香味”,而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黄花菜”,应将“独特的香味”的“的”放到“散发出”后面,使“独特香味”作句子的主语;二是语序不当。“令人陶醉的迷人菌香直抵肺腑”中的中心词应是“迷人菌香”,应调整语序为“直抵肺腑令人陶醉的迷人菌香”。(也可将其看成句式杂糅句,在“直抵肺腑”前加逗号,使其独立成句)【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世间长相相近的人有很多,同样……”以及后文列举的有关花的事例可知,补写处强调自然界植物花的相似性,据此可写“容貌酷似(外形相似)的花朵(花蕾)也有不少”;第二空,根据后文“时至今日,有了比较系统的现代植物分类学”可知,此处的意思是在古代没有植物分类学,所以才出现了认识上的反差,据此可写“没有现代植物分类学”;第三空,由“不是……而是……”的关联词语可知,该句与“单指一种植物”表意相反,即表示的是多种花朵相似的植物的统一名称,据此可写“多种花蕾(花朵)相似的植物的统称(代称)”。(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冬天的太阳,像保温杯一样,温暖舒适。阳光敦厚温煦地舔舐着棉絮,摸在手里温温的,闻着有太阳香。我把头埋进被子里,被妈妈赶开。妈妈用很粗很长的棉线穿进最大号的针,针尖在头发里划一下,又优美地戳进绸缎包裹的棉絮里,无名指上的顶针顺势一顶,一行一行的线就均匀地布在了被面上,有节奏、有韵律,很美。乡村地广人稀,户与户之间隔得不近,但处得热火,各人站在自家门口缝被子,互相喊着拉家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厂房出租安全风险评估与报告协议4篇
- 个人信用贷款协议范本(2024年版)版B版
- 论文写作全攻略
- 2025年度国际贸易代理风险控制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高端装备制造厂区租赁合同协议4篇
- 2025年度医疗设施场地租赁合同范本6篇
- 2025年度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企业劳动争议解决报价4篇
- 专项经济分析与信息咨询服务协议版B版
- 2024经济中介服务合同格式
- 2025年度环保设备销售与环保技术服务合同4篇
- 增强现实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 TD/T 1060-2021 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正式版)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 仓库智能化建设方案
- 海外市场开拓计划
-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
- 供应链组织架构与职能设置
- 幼儿数学益智图形连线题100题(含完整答案)
- 七上-动点、动角问题12道好题-解析
- 2024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红色历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