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培训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知识》_第1页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知识》_第2页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知识》_第3页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知识》_第4页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病因致病因素:导致人体疾病的原因原发病因: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继发病因(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对立制约六淫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六淫致病都是人体从外感受而发病。2.季节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3.地域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居处环境密切相关。4.相兼性:六淫之邪可单一或兼夹而致病。5.转化性:六淫之邪侵入人体后,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六淫共同致病特点风为阳邪,为百病之长寒为阴邪,具有凝结、停滞、收引特性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重浊、粘滞燥为阳邪,燥易伤肺热为阳邪,易扰心神、生风动血、致疮疡暑为阳邪,暑多挟湿七情致病喜:喜伤心。怒:怒伤肝。忧:忧伤肺。思:思伤脾。悲:悲伤肺。恐:恐伤肾。惊:大惊主要伤心。七情致病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

劳逸失度一、过劳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二、过逸

病理产物种类:1、痰饮2、瘀血3、结石阴阳说明人体结构阳

外侧腰背

背胸

六腑

心肺

手足三阳经

内下右内侧胸腹腰腹五脏肝脾肾手足三阴经经络学说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生理功能: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作用调节机体平衡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胸手头足腹手三阳足三阴手三阴足三阳(三)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经从胸部走向腋下;

手三阳经循经肩部和肩胛部;

足三阴经行于胸腹部(前);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在前(胸腹面)、太阳经在后(背面)、少阳经在体侧。分布于胸腹面的经脉,从胸腹正中线(任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肾经胃经脾经肝经中药的分类说明书上的药品用量通常指成人剂量。(1)吞服,是指用40~60℃温开水送下,不应用茶水、牛奶、酒等送服,也不能干吞;(2)饭前服,是指饭前30~60分钟服;(3)饭后服,是指饭后15~30分钟服;(4)空腹服,是指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5)睡前服,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

(6)含服,是将药片在口腔中含化,不能嚼碎吞下;(7)顿服,是把规定的药量一次性服下。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中药用法用量按照国际流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量一般为普通成年人的3/4。小儿剂量应参照有关资料,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相应折算。中药用法用量如一次三次,是根据24小时内药物在人血液中的浓度变化制定的。其正确的服用时间是每隔8小时服用一次。服用时间应该是早上7点,下午3点,晚上10点。此外不同制剂的药物因其制剂的特殊性等,服用方法各有不同,如:胶囊、包衣片、缓释片、控释片等剂型不得嚼碎、喉片等含化药品不宜咀嚼。用药方法包含“禁用”、“忌用”和“慎用”。(禁用>忌用>慎用)“禁用”就是禁止使用。凡属禁用范围内的人群,应避免使用该药。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就要禁用青霉素类药物,活动性肝病的病人禁用氟伐他汀。“忌用”是指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药品标明忌用,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有些药物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如氨基糖苷类对神经系统和肾脏有一定毒性作用,故患耳鸣疾病及肾功能障碍者应忌用。属于忌用范围的,一般应尽量避免使用。“慎用”,谨慎使用之意,但不是绝对不能应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明确利大于弊后方可使用。禁忌1.辨证用药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3.剂型的选择4.使用剂量的确定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中成药临床使用指导原则6.其他注意事项(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2)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谨慎联合用药;(5)加强用药监护;中成药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定义常见辨证分型:病情观察要点:症状护理要点:饮食护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