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学前儿童记忆力发展研究目录TOC\o"1-2"\h\u2859学前儿童记忆力发展研究 127880序言 1246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 213225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216108(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29017(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221380(三)记忆容量的增加 27359(四)记忆内容的变化 37588三、教师对学前儿童记忆力发展规律的影响 31125四、提高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策略 322089(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318136(二)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46245(三)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530785结论 624724参考文献 6[内容提要]人类的所有行为,从简单的认识、行动到复杂的学习和劳动,都是与记忆密不可分的。记忆是人类智慧活动的储藏室。在幼儿期,智力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记忆力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指出,幼儿的记忆是意识的核心,在所有的心理活动中,记忆力是最重要的。没有记忆力的孩子,每次都会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进行重复进行再学习,就不会得到任何实际的知识、经验。儿童的记忆力发展与文化科学知识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对学龄前儿童的记忆进行了研究。第二部分论述了幼儿的记忆力发展趋向;第三部分论述了幼儿记忆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第四部分是关于幼儿记忆的培养。[关键词]记忆;学前儿童;发展策略序言记忆是大脑记忆、保持和恢复的一个过程。完整的记忆包括三个部分:记忆,保持,恢复。识记是“记”所感知或经历过的事物,即获取和累积的过程。保持就是将记忆的资料储存在心中。保存的程序通常并不是简单地原封不动地放置,它需要经过一些处理和整理。复原是将记忆中储存的知识体验再一次展现。有两种形式的回忆:再确认和复制,就是记忆中的东西,再次出现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重现”是指被意识记录下来的东西不会直接显现,而是因为其它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记忆与维持是复原的先决条件。记忆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儿童的记忆力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儿童的记忆发展特征和规律,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记忆力,提高其学习效率。这对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记忆是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对个人记忆的出现和使用的指数相关。幼儿在学习前语言阶段的记忆主要有三种:习惯性、条件性、重学性。初生婴儿在刚出生时就会产生一种习惯,这是一种最初的记忆因子。自然条件反应出现在婴儿出生10天左右;婴儿在出生后1~3天就会出现人为条件反射。使用不同的指标,判断记忆的时间略有差异,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或指标,都可以确定婴儿时期存在记忆。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首先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后,记忆的潜伏期就会增加,也就是长时间的记忆维持时间。从“幼年健忘”到终身难忘。(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第一,孩子的第一次记忆都是重认的;第二,在早期阶段,重现比重认要晚;第三,二岁左右出现重现,重复与重现之间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第四,重新认识对知觉的依赖,再现对知觉的依赖。(三)记忆容量的增加首先是记忆广度,人类的短期记忆广度仅为7~2个区块,而儿童最初并不具备人类的记忆广度;关于记忆领域的扩展,即记忆资料的类型增加、内容的丰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还有就是提高了工作记忆力。(四)记忆内容的变化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感记忆、意象记忆和文字记忆。①运动记忆(约2个星期),最早的是运动记忆;②情感记忆(约6个月),在新生儿中已经有了显著的情感记忆;③意象记忆(约6-12个月),依赖于表象;④词汇记忆(大约1岁),随着对语言的掌握而逐步发展。三、教师对学前儿童记忆力发展规律的影响教师要掌握儿童的记忆发展规律,是提高儿童记忆能力的重要条件。儿童的记忆力与其它年龄段的孩子和成年人有着很大的差异。只有全面了解儿童的记忆特征和发展规律,才能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儿童的记忆力发展具有数量与质量两个特征。首先,从数量上来说,儿童的记忆范围、记忆的广度都要大,能够记住的东西要多,并且能够逐步地把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系统化。儿童的记忆力随着他们的年龄增加而增加。比如,3岁的孩子能够重新认识到数个月之前所认识到的东西;4岁的孩子的记忆维持期为1年;4岁之后,可以延长记忆。3岁的孩子能重现数周前的事情;4岁的孩子能重现数月前的情景;孩子在4岁之后,随着语言的发展和重现,他们能够轻易地复制出不同的图像。童年期,通常在4一5岁时,儿童就能够做到有条理地回忆。儿童记忆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学习态度。记忆态度是指记忆行为的有意或无意。儿童在幼年阶段的记忆能力不强。5、6岁时,儿童的记忆能力才会有显著的发展。二是发展了记忆方式。幼儿使用的机械记忆更多,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只能机械的记忆,而没有意义的记忆。很多情况表明,4岁以上儿童在记忆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了显著的改变。对生疏难理解的资料,幼儿的机械记忆成份较多,而对熟悉的、易理解的资料,则有较少的记忆成份。三是发展正确的记忆力。儿童的记忆力不够好、不够完整,经常会出现脱节、遗漏、颠倒等情况。四、提高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策略(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儿童早期教育中,除了要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习知识之外,还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孩子的记忆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教师要培养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要有好的思考习惯: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具有发散性思考和反向思考能力;不能满足于标准的回答,有自己的观点;不受他人意见的影响,勇于创新,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大班的时候,孩子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要用诱导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思考,而不是只教他们怎么解决问题,最关键地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思考。第二,要有求知欲、好奇心:好奇心很强,对新的东西要经常问,不懂的问题要问。不要用成年人的视角去思考问题,适当地鼓励和赞扬他们问问题地举动,并且能够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对儿童所接触的东西要多说,要多加引导,绝不能置之不理,否则会让他有问题也不敢问。第三,要培养孩子的聆听习惯:孩子们会主动地听别人说,也会自己说,时间一久,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提升,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记忆。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里是很常见的,每当老师问问题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迫不及待的想要说出来,教室里吵吵闹闹,很少有人愿意听。所以,我经常告诫他们: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要仔细地倾听,思考他的问题、观点,与你所理解的相同吗?要经常把那些能控制自己,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的孩子作为例子,积极地加强良好的习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既要注意养成说话的习惯,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行为。听习惯。第四,培养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孩子们的记忆力很好,能记住一些事情,而且能记住一辈子。教师可以在家中指导孩子多背儿歌,多做一些数学题。(二)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注意是一种对特定目标的精神活动的定向和聚焦,其自身并非独立的思维过程,但对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具有定向、组织和调节的功能。注意和认知等心理活动一样,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它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发展。所以,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集中精力?一是注重对儿童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与兴趣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有利的环境,使其产生兴趣。世上有许多儿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奇事物,正以自己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好奇的儿童。实验证明,强烈、新奇、动态变化的东西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譬如多媒体教学,可以用五颜六色的布偶、木偶、生动的立体教具等,可以让孩子们专心地观察和操作。我们也能让儿童接触到新的环境。比如带孩子去大自然,带他们去看看从未见过的植物,带着孩子在公园里转转,让孩子们去参观各种风格的建筑和迷人的风景,带孩子去动物园,利用儿童对新奇事物的好奇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此外,儿童也很爱讲故事和动画,通过给孩子讲故事,让他们有节制地观看卡通片,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二是丰富儿童的知识与体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可以促进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促进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和注意的分配。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地锻炼孩子的某些动作和技巧,这对于孩子的适应、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分布能力是非常有用的。让他们集中精神。三是利用注意的规则,组织儿童的各种活动。要想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遵循注意发展的规律,科学地组织和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以儿童的无意识注意为主要特征,应该以游戏为主要内容,在游戏中,教学工具要生动、新颖、色彩鲜艳,这些都能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另外,针对儿童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在组织儿童参与游戏时,要明确目标,并将其分解为活动步骤,以达到培养其自觉注意的目的。(三)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因为儿童缺乏经验和理解力,所以我们要从儿童的经验中,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近到远的顺序,逐步的训练他们的记忆力。首先,做任何事情都要多用脑子。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要急着给他解答,要让他说出自己的观点,鼓励他多问“为什么”,耐心地解答他的疑问,让他明白,让他多动脑子,增强他的理解力。其次,在生活和学习中时时刻刻都要用到儿童的头脑。儿童所学的知识与所要了解的知识相结合,是增强学生的理解力的有效途径。比如,有些童话故事很抽象,小孩子很难理解,所以就用抽象的概念去理解。举个例子:在“乌鸦喝水”中,我们用一个瓶子装满了水,把石头放进瓶子里,让他看着水在上升,乌鸦为什么能喝水,了解这一点,并在从小就开始教育儿童的科学思考。再比如,在教儿童唱儿歌时,要让他们知道歌曲的内容,可以将他们的歌曲串联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告诉他们;然后,在儿童听懂童谣中的一些重要词汇时,应尽可能地将需要记住的东西与自身的知识体验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可以迅速地背起这首儿歌。幼儿的记忆训练也要与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想象力、口语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如果我们用心,积极地发展幼儿的智能,那么幼儿的记忆将会快速地发展。结论记忆是人的基本智力结构,是其他许多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和成熟的先决条件。但是,人的记忆力,特别是好的记忆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科学、系统地、适时的培养。因此,在幼儿园中进行有意识的记忆训练,对于挖掘其智力潜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进行记忆训练时,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记忆心理,并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中进行记忆训练。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记忆训练,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责任。参考文献[1]金日勋.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幼小衔接策略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潘建英.故事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影响[J].新课程(小学).2013(07)):10-13.[3]李红.分析.期待效应.策略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18-19.[4]苗治平,林波,刘欢,吕振中,钟明.记忆力先天发育水平测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实验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不锈钢刀口角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鳄鱼纹压花模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铵碘奇效消毒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窗口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普惠托育网络建设路径与实施策略
- 2025年气动活塞销内径测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洪治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优化
- 25年厂里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真题汇编
- 2025年智能净化烟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各地真题
- 饮食与免疫:如何通过饮食提高免疫力
- 中国常见古生物化石
- 脑脊液漏修补术后护理查房
- 《我不是药神》剧本
-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规程
- 社区文体活动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时代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课件
-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健康-课件
- 医学文献检索重点
- 病区药品规范化管理与问题对策黄池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