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控制和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控制和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控制和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控制和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控制和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本标准适用于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为目的而使用的微生物菌剂的环境安全控制和应急预案2规范性引用文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4《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6年《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3术语和定义3.13.23.33.45指企事业单位根据法律法规和实际需求编制的应急处置方案,预案明确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的3.5环境风险单元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或系统内,存在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潜在风险的特定要素或3.63.73.83.94环境安全管理要求4.1.1菌剂产品性状4.1.1.1分析菌剂的外观形态、颜色、颗粒度等物理性质。4.1.1.2分析菌剂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效微生物含量、载体物质、添加剂等。确保所有化学成分对环4.1.1.3确定菌剂的稳定性、流动性以及在不同存储条件下的状态变化,评估其在运输、存储和使用4.1.2菌剂所含菌株的性状4.1.2.1鉴定菌剂中所含的微生物菌株,描4.1.2.2评估菌剂中菌株是否具有抗药性。对于抗(耐)药性菌株,需特别评估其在环境中扩散的可4.1.2.3评估菌剂中是否含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64.1.2.4通过标准急性毒性测试,评估菌剂在高浓度下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测试主要包括急4.1.2.5分析菌剂对不同生态系统的潜在毒性影响,包括水生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系统等。通过实验4.1.2.6即使急性毒性较低的菌剂,长期使用后仍可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条件允许情4.2微生物菌剂安全管理措施4.2.1生产安全管理4.2.1.1定期检查生产设备,确保菌剂发酵、培养、分离等设备运行正常,避免泄漏、故障等事故发4.2.1.2生产车间需要严格控制无菌环境,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包括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和4.2.1.3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执行,包括设备启动、停4.2.1.4在生产菌剂前,对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避免使用被污染或含4.2.2储存安全管理4.2.2.1菌剂应在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存储,如控制温度、湿度、光线及通风条件,避免因存储不当导4.2.2.2在存储区域配备防火、防爆设施,并对存储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功能完好。4.2.2.3菌剂应与其他危险物质4.2.2.4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确4.2.3运输安全管理4.2.3.1确保菌剂在运输前经过密封包装,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装上应有清晰的标识,注明菌剂4.2.3.2运输过程中应根据菌剂的特性,提供相应的温控措施(如冷链运输),确保菌剂在运输过程4.2.3.3根据运输目的地,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避免经过人口密集区、环境敏感区等,降低运输过程4.2.3.4在运输微生物菌剂时,必须遵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确保拥有必要的运输许可和资质。4.2.3.5通过GPS等技术,实时监控运输路线及时间,确保菌剂在4.2.4处置环节的全管理4.2.4.1过期或失效的微生物菌剂应按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处置时应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外运处理,按照国家环保规74.2.4.2处理过程中应采用无害化手段,如高温灭菌或化学处理,确保菌剂中的活性微生物在处置后4.2.4.3在处置时,需采取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如避免菌剂在操作中泄漏到空气或水源中,并对使4.2.4.4所有处置记录应完整保存,以便追踪处置过程的安全性,并定期检查处置场所和方法,确保4.2.5应急安全管理4.2.5.1建立生产环节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置,避免扩大事4.2.5.2在运输途中,应配备应急处置方案及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吸附剂、防护用品等,确保在发生4.2.5.3在运输过程中,需制定应急计划,处理因意外破损或泄漏而引发的污染问题,如立即封闭泄漏区域,使用吸附材料清理污染物,并在最短时间内通知4.3.1人员资质4.3.1.1确保参与生产、运输、储存及使用微生物4.3.2.1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承担相4.3.3操作规范培训4.3.3.1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应急处置及环保要求的培训。通过定期演练,确保所有人员4.3.4物资保障4.3.4.2安全和应急设施:在菌剂存储和生紧急淋浴器、应急照明、防毒面具等,确保人员在突发4.3.4.3物资管理制度:建立应急物资的管理和维护制度,定期检查物资的有效性和完好性,确保物4.3.4.4应急通讯设备:配备可靠的通讯设备,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指挥中心与现场保持畅5应急预案编制要点5.1.1准备阶段5.1.1.1(1)成立编制小组2)编制工作大纲3)收集资料4)现场基本情况调查。5.1.2风险评估阶段85.1.2.1(5)环境风险评估6)应急资源调查7)阶段性回顾;5.1.3预案编制阶段5.1.3.1(8)应急预案编制9)应急预案评审10)应急预案发布;5.1.4风险评估阶段5.2成立编制小组5.2.1责任主体5.2.1.1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的责任主体是菌剂生产、销售及使用的企事业单位,该企事业单位的法人5.2.1.2企业应根据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需要,主动开展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和实5.2.2组织形式5.2.2.1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应成立编制小组,组建由安全、生产、环保、运输及其他5.2.2.2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必要时可邀请外部专家(如环保专家、5.3编制工作大纲5.4收集资料(5)本单位相关技术资料,包括微生物菌剂基本信息,5.5现场调查9提交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必要时邀请第三5.8预案编制5.8.1应急组织结构职责5.8.1.1建立应急指挥机构,通常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应急行动。指挥机构应根据事件规模和影响范围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的级别,组织相关部门5.8.1.2应急小组的构成包括生产、技术、环保、安全、物流、医疗等职能部门,各小组应有明确的5.8.1.3明确每个岗位在应急响应中的职责,确保应急事件发生时,各岗位人员能够迅速进入应急状5.8.1.4建立与政府、消防、环保等外部单位的协调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获得外部5.8.2风险评估5.8.2.1充分考虑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毒性、扩散性和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进行详细的风5.8.2.2评估菌剂泄漏或扩散对空气、水体、土壤、动植物和人类的可能影响,确定高风险区域和敏5.8.3预案可操作性评估5.8.3.1明确响应流程,应急预案的操作步骤应清5.8.3.2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各级人员在突发事故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应急过程中责任不清导致混5.8.3.3应急响应时间,设计应急方案时,应尽量缩短事故5.8.4综合应急措施5.8.4.1不同事故类型的应对措施,预案5.8.4.2预防与控制措施,预案不仅要包含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还应当包含预防事故的措施,减5.8.5合规性评估5.8.5.1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应急处理和微生物制剂相关法规,确保预案在法5.8.6应急能力评估5.8.6.1内部能力评估:对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估,分析现有应急资源是否足够应对突发环境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资源在突发事件5.8.6.2外部资源评估:评估企业可调用的外部应急资源,如消防部门、环保机构及第三方应急服务5.8.6.3应急演练评估,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并通过演练评估企业的实际应急能力。演练结束后应进5.8.7资源和设备配备5.8.7.1应急物资准备,预案中必须明确应急物资和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存放位置,确保应急物资的5.8.7.2应急设备的维护,应确保用于应急的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定期检查灭火器、防护物资、泄漏5.8.8人员培训与演练5.8.8.1定期培训,确保所有涉及微生物菌剂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人员都接受定期的应急处理5.8.8.2模拟演练,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操作性,发现并改进潜在5.8.9预警机制5.8.9.1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明确事故发生前的预兆(如泄漏、设备故障等),并设定不同的5.8.9.2对于每个预警级别,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及时控制事态发展,避免事故升5.8.10应急信息报告与公开5.8.11预案动态更新5.8.12应急信息披露和公众沟通机制知情权,可通过公众参与,增强应急预案的5.8.13污染控制和善后措施5.9应急响应与现场处置措施现场应急处置预案是企业针对所有已识别出的重要环境风险单元分别制定该单元内发生各5.9.1事故现场应急响应5.9.1.1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事故现场的应急响应包括:控制事故源、疏5.9.2应急物资调用与使用5.9.2.1根据事故类型,迅速调配相应的应急物资,如泄漏吸附剂、防护设备、应急车辆、通讯设备封闭污染源、开展污染控制操作(如吸收泄漏物、填埋污染物、应急5.9.3外部力量支援5.9.3.1在内部应急力量不足时,及时请求外部支援,如消防队、专业应急处置公司等,确保有足够5.9.3.2根据事态的发展,制定长期污染控制和恢复计划,确保事故处理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或环境5.10应急人员物资保障5.10.1应急人员保障训内容应包括事故识别、应急响应、人员疏5.10.2应急物资储备确保菌株为安全、可控的环境微生物,且不具备环境扩识别使用过程中的潜在环境风险,如菌剂中的微生物在水体中快速扩散或意外泄漏造成的次生污对于菌剂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需分析其对大气污染物(如VOC、臭氧前体物)对于特定的高风险菌株,应采取预防扩散的控制措施,并加强对环境敏感(2)采样工具要求:样品采集需使用无菌、无污染的专业(3)采样量确定:根据不同检测目的,确定合适的采样量。常养基,通过观察菌落形成和生长速度来评估菌株的存(2)生物代谢检测:对菌种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如酶活性、代谢物分分子标记检测:针对特定菌种,可以使用DNA指纹图谱、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7]《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10]《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中华[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1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1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16]《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17]《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18]《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