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目标定位·明考向明确考向把握主线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本讲主要讲解并描述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古代商业总趋势是不断发展,但比较缓慢,长期实行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中国的社会转型。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水平较高,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前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经济的旺盛考纲要求商业的发展主干梳理·理思路eq\x(基)eq\x(础)eq\x(排)eq\x(查)理一理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商朝人以擅长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官府限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很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3.秦汉: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4.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5.宋朝: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商业空前旺盛。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7.明清(1)城镇商业旺盛,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加大。(3)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位置、时间官府监管发展表现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并有时间限制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西汉长安设东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时期城市中市、坊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干脆监管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2.城市的发展(1)重要大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闻名的商业中心。(2)新兴大城市①缘由: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输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渐渐南移等。②表现: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渐渐旺盛,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三、官府限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1)西汉:由于开通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渐渐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特地管理外贸。(3)两宋:同亚非很多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清代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以朝贡贸易为主;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意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为目的;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明清时期渐趋萎缩。,eq\x(精)eq\x(微)eq\x(点)eq\x(拨)想一想1.古代中国的“城”和“市”一样吗?提示: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城”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后者是商业活动的场所。2.商业在宋代起先居于中国的主导地位吗?提示:不是。中国古代社会,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未能占据主导地位。3.宋代以后兴起的商业名镇与古代早期的城市相同吗?提示:不同。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大都是政治城市,商业活动依附于政治因素,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宋代以后兴起的工商业城市则是以经济职能为主。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缘由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吗?提示: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缘由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5.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1)影响人的流淌,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规模扩大;影响封建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2)变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传统的“重农抑商”形成冲击,同时助长了拜金、奢侈风气。教材补遗·拓视野“十三行”“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对外国侵略起到了肯定的防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经济往来,使中国渐渐在世界上落伍。考点探究·释难点探究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趋势史料一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史料二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东京梦华录》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梦粱录》史料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谢肇淛《五杂俎》问题:(1)依据史料一、二,指出宋代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有何变更。(2)史料三反映了明朝以后商业发展有何重要变更?[史料导读](1)史料一表明唐代市坊分置,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2)史料二信息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旺盛,“市”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3)史料三表明明代中后期出现了很多地域性商人群体。江南新安为徽商,江北山右为晋商,两者因经商而致富,徽商尚奢而晋商尚俭。[探究一答案](1)变更:反映北宋开封的城市商品经济旺盛,商业活动极为繁盛,且商业交易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市坊界限;城市的市场由以前封闭性市场演化为开放性的市场。(2)变更:明代中后期,在全国出现了很多地域性商人群体;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晋商;经营多样,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出现。[史论总结]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趋势(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更: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2)交易物品的变更:先以沟通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3)交易媒介的变更:起先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4)商人组织的变更: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如晋商和徽商的出现。(5)流通领域的变更: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探究二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律史料一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史料二(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问题:依据史料一、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的变更。[史料导读](1)史料一中唐朝前期“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必须要满意肯定的条件,即“中县户满三千以上”,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的建置制度有所调整。(2)依据史料二信息可知,宋朝已“打破坊市界限”“打破时间限制”“文化消遣得到发展”。[探究二答案]政府对置市的限制有所放宽;坊市之间的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业区;文化消遣有所发展。[史论总结]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1)从城市的功能上看,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渐渐放松。(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来看,从唐代起先,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市镇。(4)从城市的分布上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考向研习·悟考技考向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1)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大城市中的“市”“夜市”“晓市”等,乡村中的“草市”形成并发展。(3)商业交通发达,水上和陆上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4)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了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会。(5)商人群体活跃。汉代商人就已成为社会交往活动中最活跃的人群之一,到明清时期,则出现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如晋商、徽商等。(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针对训练](2024·海南模拟)万历初年北京市场上,除了鸡、鹅、羊、猪之外,鱼是一种希奇之物。20年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而且蛤蜊、银鱼之类也特别丰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A.商业旺盛后南北货物广泛流通B.饮食的地域性差异渐渐消退C.北方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量足够D.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北方[解析]材料“20年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而且蛤蜊、银鱼之类也特别丰富”的现象出现是因为商业旺盛后南北货物广泛流通造成的,A项正确;B项“消退”表述太肯定,错误,解除;北京地区不能代表整个北方市场,C项解除;仅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不能得出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北方的结论,解除D项。故选A项。真题研析·立标杆eq\x(真)eq\x(题)eq\x(体)eq\x(验)试一试视角1(史料实证)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1.(2024年7月·浙江高考·6)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美,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B)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④贸易夜以继日,往来不绝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鹦鹉洲商业繁盛景象,依据“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可知,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依据“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美”可知,当时南市的饮食服务设施较为完备,B项正确;依据“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可以推断,南市是城市的外延,并未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题干中“一日可尽”指的是外地来此贸易的货物能在一日之内售罄,而非指贸易活动的时间。依据以上分析可知,②④不符合题意,A、C、D三项解除。视角2(史料实证)明朝商业发展的表现2.(2024·天津高考·2)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B)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快速[解析]B对:从材料“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众且观且市”可以看出集市中既有文化消遣活动,也有商业交易,说明文化与商业活动结合,促进了经济发展。A错:农村集市贸易在明朝以前就存在。C错:说法不全面。材料并非只强调文化生活,还体现了商业活动旺盛。D错:材料并未涉及乡村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内容。视角3(史料实证)清代商业发展的表现3.(2024·全国卷Ⅱ·27)探讨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C)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更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起先成为流通货币[解析]C对:材料反映了清朝大商人的资本远远超过明朝,反映了清朝时期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A错:清代商人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更。B错:清代依旧固守重农抑商政策。D错:“起先”说法错误。视角4(史料实证)朝贡贸易4.(2024·全国卷Ⅰ·27)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闻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B)A.对外沟通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沟通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解析]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闻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该图属于古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峻,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念仍旧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错误。【考情分析】1.重点考查宋代、明代及清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另外也涉及到了朝贡贸易这个学问点。2.着重考查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备考方略】1.留意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与政府政策的关系,相识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2.联系必修三内容,相识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的影响。3.重点是唐宋时期城市布局的变更和缘由、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表现、特点和影响。eq\x(即)eq\x(时)eq\x(训)eq\x(练)做一做1.(2024·河北模拟)战国时期,大商人白圭在年岁丰收时收进谷物,出售丝漆等物,在收获蚕茧时收进帛絮等物,而出售粮食,即所谓:“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白圭“取予以时”的做法(C)A.体现了政府对商业经济特别重视B.否定了以农为本的儒家经济思想C.客观上调整了市场商品供求关系D.打破了商周以来“工商食官”的局面[解析]关键词“取予以时”,即依据时令买入卖出,获得利润,客观上顺应了市场需求,是对市场交易的调整,C项正确;白圭的做法是个人行为,不能代表政府,解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以农为本的思想,B项错误;春秋时期就已经打破“工商食官”,解除D项。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