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毒物学
与中毒病学讲义
编者:——徐光科
第一章动物毒理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毒物的毒性及毒性作用
一、毒性
毒性是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数量,则可
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毒性较低的物质,需要较多的数量,才呈现毒性。物质毒性的高
低仅具有相对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只要达到一定数量,任何物质对机体都具有毒性;在」
般情况下,如果低于一定数量,任何物质都不具备毒性;关键是此种物质与机体接触的量。
除物质与机体接触的数量外,还与物质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其与机体接触的途径有关。
二、剂量
剂量是决定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剂量的概念较为广泛,可指给予机
体的数量,或与机体接触的外来化合物的数量、外来化合物吸收进入机体数量、外来化合物
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或含量。由于内剂量不易测定,所以一般剂量的概念,系
指给予机体的外来化合物数量或机体接触的数量。剂量的单位是以每单位体重接触的外来化
合物数量表示,例如mg/kg体重。
1、致死量
致死量即可以造成机体死亡的剂量。但在一群体中,死亡个体数目的多少有很大程度的
差别,所需的剂量也不一致,因此,致死量又具有下列不同概念。
⑴、绝对致死量(LDioo)系指能造成一群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⑵、半数致死量(LD50)系指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剂量,也称致死中量。表示
LD50的单位mg/kg体重,LD50数值越小,表示外来化合物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值越大,
则毒性越低。
2、最大无作用剂量(机axima/”。-助tcf/eve/)
最大无作用剂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来化合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根据
现今的认识水平,用最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亦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
最高剂量。
最大无作用剂量的确定系根据亚慢性毒性或慢性毒性试验的结果,是评定外来化合物对
机体损害作用的主要依据。以此为基础可制订-,种外来化合物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sb/e
dailyimtarie,,"〃/既,人口1)和最高容许浓度(〃如力”出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ADI系指
人类终生每日摄入该外来化合物不致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MAC系指某一外来化合物
可以在环境中存在而不致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的浓度。
3、最小有作用剂量effectlevel)
最小有作用剂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来化合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
使某项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也可称为中
毒阈剂量,或中毒阈值。在理论上,最大无作用剂量和最小作用剂量应该相差极微,因为任
何微小,甚至无限小的剂量增加,对机体损害作用,在理论上也应该有相应的增加。但由于
对损害作用的观察指标受此种指标观测方法灵敏度的限制,可能检不出细微的变化。只有两
种剂量的差别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明显地观察到损害作用程度的不同。所以最大无作用剂
量与最小有作用剂量之间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当外来化合物与机体接触的时间、方式或途径和观察指标发生改变时,最大无作用剂量
和最小有作用剂量也将随之改变。所以表示一种外来化合物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和最小有作用
剂量时,必须说明试验动物的物种品系、接触方式或途径、接触持续时间和观察指标。例如
某种有机磷化合物在大鼠品系)经给予3个月,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50%的最大无
作用剂量为10mg/kg体重。
三、效应和反应
㈠效应表示一定剂量外来化合物与机体接触后可引起的生物学变化。此种变化的程度
用计量单位来表示,例如若干个、毫克、单位等。
㈡反应是一定剂量的外来化合物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定程度的比
率,或者产生效应的个体数在某一群体中所占的比率,一般以%或比值表示。
四、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与效应关系或剂量与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机体内出现的某种损害作用,
如果肯定是某种外来化合物所引起,则必须存在明确的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关系,否则不能
肯定。
剂量效应和剂量反应关系都可以用曲线表示,即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
的百分率或比值为纵座标,以剂量为横座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出一条曲线。不同外来化合
物在不同具体条件下,所引起的效应或反应类型不同,主要是效应或反应与剂量的相关关系
不一致,可呈现不同类型的曲线。在一般情况下,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曲线有下列基本类型:
1、直线型效应或反应强度与剂量呈直线关系;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或反应的强度
也随着增加,并成正比关系。但在生物机体内,此种直线关系较少出现,仅在某些体外实验
中,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存在。
2、抛物线型剂量与效应或反应呈非线性关系,即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或反应的强
度也增加,但最初增高急速,然后变为缓慢,以致曲线先陡峭,然后平缓,成抛物线型。如
将剂量换成对数值,则成直线。剂量与效应或反应关系,换成直线,可便于在低剂量与高剂
量,或低反应强度与高反应强度之间进行互相推算。
3、S一状曲线此种曲线的特点是在低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增加,反应或效应强度
增高较为缓慢,然后剂量较高时,反应或效应强度也随之急速增加,但当剂量继续增加时,
反应或效应强度增高又趋向缓慢。曲线开始平缓,继之陡崂,然后又趋平缓,成不甚规则的
S一状。曲线的中间部分,即反应率50%左右,斜率最大,剂量略有变动,反应即有较大
增减。在剂量与反应关系中较为常见,一部分剂量与效应关系也有出现。S—状曲线分为对
称或非对称两种。非对称S-状曲线两端不对称,一端较长,另一端较短。如将非对称S—
状曲线横座标(剂量)以对数表示,则成为--对称S—状曲线;如再将反应率换成概率单位,
即成一直线。
五、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㈠非损害作用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
不引起机体某种功能容量的降低,也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机体发生
的一切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当机体停止接触该种外毒化合物后,机体维
持体内稳态的能力不应有所降低,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稳态
是机体保持内在环境稳定不变的一种倾向或能力。
㈡损害作用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相反,应具有下列特点:
1、机体的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寿命亦将缩短。
2、机体功能容量或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降低。
3、机体维持稳定能力下降。
4、机体对其它某些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应该指出,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都属于外来化合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作用,而在
生物学作用中,量的变化往往引起质的变化,所以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仅具有一定的相对
意义。此外确定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的观察指标也不断的发展。
六、正常值损害作用和非损害作用的确定,往往涉及机体许多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有
忖需要对正常值进行测定。首先必须明确“正常值”仅具有相对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按目
前认识水平,认为“健康”或“正常”的个体,对其进行某项观察指标测定,以其平均值土
2个标准差作为正常值范围。可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此项指标变化是否偏离正常值范围,
凡某种观察指标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认为己偏离正常值范围,属于损害作用或非损害
作用。
1.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O.05),并且其数值不在正常值范围内。
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V0.05),而其数值却在••般公认“正常值”
范围内;但如在停止接触后,此种差异仍然持续•段时间,则属于损害作用。
3.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V0.05),而其数值却在一般公认的“正常值”
范围内;但如机体处于功能或生物化学应激状态下,此种差异更为明显,则属于损害作用。
第二节外源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
•、生物转运的概念
外来化合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统称为生物转运。
二、生物转运机理
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主要通过下列机理:
㈠简单扩散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的扩散是依其浓度梯度差决定物质的扩散方向,即由
生物膜的分子浓度较高的一侧向浓度较低的一侧扩散,当两侧达到动态平衡时,扩散即中止。
简单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外来化合物与膜不发生化学反应,生物膜不具有主动性,
只相当于物理过程,故称为简单扩散。简单扩散是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生物转运的主要机理。
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外来化合物通过简单扩散进行生物转运。除生物膜两则浓度梯度差可
以影响简单扩散外,还有其他因素亦可对简单扩散过程发生影响。
1、外来化合物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可以脂水分配系数来表示,即外来化合物在脂相中
的浓度与在水相中浓度的比值(脂相中的浓度/水相中的浓度)。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越容易透
过生物膜而进行扩散。但外来化合物在生物转运过程中,除经过脂相外,还要通过水相,因
为生物膜的构造包括脂相和水相,所以•种外来化合物如在水中溶解度过低,即使脂水分配
系数很大,也不容易透过生物膜进行扩散,只有既易溶于脂肪又易溶于水的外来化合物,才
最容易透过生物膜进行扩散。
2、外来化合物的电离或离解状态。呈离子状态的外来化合物不易通过生物膜;反之,
非离解状态的外来化合物则容易透过。外来化合物的离解程度决定于本身的离解常数(pK)
和所处介质中的酸碱度(pH)。除上述两种主要因素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可对简单扩散发
生影响。
(=)滤过
滤过是外来化合物透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大量的水可借助渗透压梯度和液体
静压作用通过孔道进入细胞。外来化合物可以水作为载体,随之而被动转运。
㈢主动转运
外来化合物透过生物膜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移动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①可逆浓度
梯度转运,故消耗一定的代谢能量;②转运过程需要载体参加。载体往往是生物膜上的蛋白
质,可与被转运的外来化合物形成复合物而转运至膜的另一侧,然后释放外来化合物,载体
又回到原处,并继续进行第二次转运;③载体既然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所以有一定的容量;
当化合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裁体可以饱和,转运即达到极限;④主动转运有一定的选择
性。即化合物必须具有一定基本结构才能被转运;结构稍有改变,则可影响转运的进行;⑤
如果两种化合物基本结构相似,在生物转运过程中又需要同一转运系统,两种化合物之间可
出现竞争,并产生竞争抑制。
㈣载体扩散
不易溶于脂质的外来化合物,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处移动的过程。由于不能逆浓
度递度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移动,所以不消耗代谢能量。由于利用载体,生物膜具有一定
主动性或选择性,但又不能逆浓度梯度,故又属于扩散性质,也可称为易化扩散或促进扩散。
水溶性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并由血液进入神经组织都是通过载体扩
散。
㈤胞饮和吞噬
液体或固体外来化合物被伸出的生物膜包围,然后将被包围的液滴或较大颗粒并入细胞
内,达到转运的目的,前者称为胞饮,后者称为吞噬。机体内外来异物的消除,例如白细胞
吞噬微生物,肝脏网状内皮细胞对有毒异物的消除都与此有关。
三、吸收的概念及吸收途径
㈠吸收的概念
吸收是外来化合物经过各种途径透过机体的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
㈡吸收途径
1、经胃肠道吸收
胃肠道是外来化合物最主要吸收途径。许多外来化合物可随同食物或饮水进入消化道并
在胃肠道中吸收。一般外来化合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过程,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仅有极少
种类外来化合物的吸收是通过吸收营养素和内源性化合物的专用主动转运系统。
外来化合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可在任何部位进行,但主要在小肠。外来化合物在胃内吸收
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过程。由于胃液酸度极高(pH1.0),弱有机酸类物质多以未能解离形式存
在,所以容易吸收;但弱有机碱类物质,在胃中离解度较高,一般不易吸收。
小肠内的吸收主要也是通过简单扩散。小肠内酸碱度相对趋向中性(pH6.6),化合物离
解情况与胃内不同。例如,弱有机碱类在小肠主要呈非离解状态,因此易被吸收。弱有机酸
与此机反,例如苯甲酸在小肠中不易被吸收。但事实上由于小肠具有极大表面积,绒毛和微
绒毛可使其表面积增加600倍左右,因此小肠也可吸收相当数量的苯甲酸。此外,小肠粘膜
还可以通过滤过过程吸收分子量为100〜200以下的小分子,胃肠道上皮细胞亦可通过胞饮
或吞噬过程吸收一些颗粒状物质。
2、经呼吸道吸收
肺是呼吸道中主要吸收器官,肺泡上皮细胞层极薄,而且血管丰富,所以气体、挥发性
液体的蒸气和细小的气溶胶在肺部吸收迅速完全。吸收最快的是气体、小颗粒气溶胶和脂水
分配系数较高的物质。经肺吸收的外来化合物与经胃肠道吸收者不同,前者不随同门静脉血
流进入肝脏,未经肝脏中的生物转化过程,即直接进入体循环并分布全身。气体、易挥发液
体和气溶胶在呼吸道中的吸收主要通过简单扩散,并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是在肺泡气与血
浆中浓度差。一种气体在肺泡气中的浓度,可以其在肺泡中的分压表示,一种气体的分压即
为其肺泡气总压力中所占的百分率。分压越高,机体接触的量越大,也越容易吸收。随着吸
收过程的进行,血液中该气体的分压将逐渐增高,分压差则相应降低。该气体在血液中的分
压将逐渐接近在肺泡气的分压,最后达到平衡,呈饱和状态。在饱和状态时,气体在血液中
的浓度(mg/L)与在肺泡气中浓度(mg/L)之比,称为血/气分配系数,即气体在血液的浓度/气
体在肺泡中的浓度比值。血/气分配系数越大,即溶解度越高,表示该气体越易被吸收。
气体在呼吸道内的吸收速度与其溶解度和分子量也有关。在一般情况下,吸收速度与溶
解度成正比。非脂溶性的物质被吸收时通过亲水性孔道,其吸收速度主要受分子量大小的影
响;分子量大的物质,相对吸收较慢,反之亦然。溶于生物膜脂质的物质,吸收速度与分子
量大小关系不大,而主要决定于其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大者吸收速度相对较高。
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还有肺泡的通气量和血流量,肺泡通气量与血流量的
比值称为通气/血流比值,特别是与肺泡通气量与血流量两者的比值有关。
3、经皮肤吸收
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外来化合物透过皮肤表皮,
即角质层的过程,为穿透阶段。第二阶段即由角质层进入乳头层和真皮,并被吸收入血,为
吸收阶段。
经皮肤吸收主要机理是简单扩散,扩散速度与很多因素有关。在穿透阶段主要有关因素
是外来化合物分子量的大小、角质层厚度和外来化合物的脂溶性。脂溶性的非极性化合物通
过表皮的速度与脂溶性高低,即脂/水分配系数的大小成正比,脂溶性高者穿透速度快,但
与分子量成反比。
在吸收阶段,外来化合物必须具有一定的水溶性才易被吸收,因为血浆水是一种水溶液。
目前认为脂/水分配系数接近于1,即同时具有一定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化合物易被吸收进入
血液。
此外,气温、湿度及皮肤损伤也可影响皮肤的吸收。
四、分布的概念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㈠分布概念
分布是外来化合物通过吸收进入血液或其它体液后,随着血液或淋巴液的流动分散到全
身各组织细胞的过程。
㈡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1、外来化合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外来化合物进入血液之后往往与血浆蛋白,尤其是血
浆白蛋白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它可以视为外来化合物在体内分布运输的一个过程。与
血浆白蛋白结合的外来化合物与未结合的游离化学物质呈动态平衡,又山于血浆白蛋白与化
学物质结合的专一性不强,所以当有另一种外来化合物或药物或生理代谢产物存在时,可以
发生竞争现象。例如DDE(DDT代谢物)就可竞争性置换已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使其在
血中游离。
2、外来化合物与其他组织成分结合外来化合物还可与其它组织成分结合,如多种蛋
白质、粘多糖、核蛋白、磷脂等。这些结合有分布意义,有的也有毒理意义。例如一氧化碳
与血红蛋白具有高度亲合力,导致缺氧而中毒。又如除草剂百草枯不论何种途径接触,均可
浓集分布于肺引起损伤。
3、外来化合物在脂肪组织和骨骼中贮存沉积脂溶性外来化合物可贮存于脂肪组织
中,并不呈现生物学活性。只有在脂肪被动用、外来化合物重新成为游离状态时,才出现生
物学作用。DDT在脂肪组织中的贮存即如此。
骨骼也可作为许多外来化合物的贮存沉积场所。例如铅可取代骨骼中的钙,被机体吸收
的铅有40%可沉积于骨骼中,对机体危害相对较小。但在一定条件下,可游离释放,进入
全身循环,对机体造成损害。
4、体内各种屏障的影响机体内有若干膜屏障,对保护一些器官有重要意义。研究外
来化合物在机体内的分布是否可以透过这些屏障,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
⑴血脑屏障
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聚集包围毛细血管的星形胶质细胞的软脑膜组成的一种特殊的
功能结构——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的重要性,在于保障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正常代谢物质的
交换,阻止非需要物质的进入,从而维持脑的正常功能。•般外来化合物只有分子量小,脂
溶性高的才能穿透。而电离的、离子型的、水溶性大的化学物质则难于透过血脑屏障。如无
机汞就不容易进入脑组织,而甲基汞则易于透过血脑屏障,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
⑵胎盘屏障
胎盘除在母体与胎儿之间进行营养素、氧、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外,还有阻止
一些外来化合物由母体透过胎盘进入胚胎、保障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功能。胎盘屏障的解剖
学基础是位于母体血液循环系统和胚胎之间的几层细胞构成。不同物种动物和同物种的不
同妊娠阶段胎盘细胞层数并不一样。例如猪和马有.6层,大鼠、豚鼠只有一层;家兔在妊娠
初期有6层,到妊娠末期仅有一层。较薄的胎盘,即细胞层数较少者,外来化合物相对容易
透过,例如大鼠胎盘较人类为薄,外来化合物容易透过,故用受孕大鼠进行致畸试验可能更
为繁感。
大部分外来化合物透过胎盘的机理是简单扩散,而胚胎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则通过
主动转运而进入胚胎。
五、排泄概念和主要途径
㈠排泄的概念排泄是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是机体物质代
谢全部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㈡排泄的主要途径
1、随同尿液经肾脏排泄肾脏排泄外来化合物的效率极高,也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其主要排泄机理有三:即肾小球滤过、肾小球简单扩散和肾小管主动转运,其中简单扩散和
主动转运更为重要。
肾小球过滤是一种被动转运,肾小球毛细管具有孔道,直径约40°A左右,分子量在7
万以下的物质皆可滤过。因此大部分外来化合物或其代谢产物均可滤出,只有与血浆蛋白结
合的化学物质因分子量过大,不易透过孔道。但需指出,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的化学物质
或其代谢产物,则又可被肾小管上皮细胞以简单扩散方式重吸收入血。只有水溶性物质或离
子型物质等才进入尿液。
肾小管主动转运实际上是肾小管主动分泌,此种主动转运可分为两种系统,一为供有机
阴离子化学物质转运;一为供有机阳离子化学物质转运。此两个系统均位于肾小管的近曲小
管。这两种转运系统均可以转运与蛋白质结合的物质,且存在两种化学物质通过同一转运系
统时的竞争作用。
2、经肝脏随同胆汁排泄
经过肝脏随同胆汁排出体外是外来化合物在体内消除仅次于肾脏的另一种排泄途径。来
自胃肠的血液携带着所吸收的外来化合物先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流经肝脏再进入全身
循环。外来化合物在肝脏中先经过生物转化,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一部分代谢产物,可被
肝细胞直接排泌入胆汁,再混入粪便排出体外。
外来化合物随同胆汁进入小肠后,可能有二种去路:①一部分易被吸收的外来化合物
及其代谢产物,可在小肠中重新被吸收,再经门静脉系统返回肝脏,再随同胆汁排泄,即进
行肠肝循环。肠肝循环具有重要生理学意义,可使一些机体需要的化合物被重新利用,例如
各种胆汁酸平均有95%被小肠壁重吸收,并再被利用。在毒理学方面则由于有些外来化合
物再次吸收,使其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毒性作用也将增强。②再有一部分外来化合物在
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结合物,并以结合物的形式出现在胆汁中;肠内存在的肠菌群以及葡萄
糖甘酸酶,可将一部分结合物水解,则外来化合物可重新被吸收并进入肠肝循环。
3、经肺随同呼出气排泄
许多气态外来化合物可经呼吸道排出体外。如一氧化碳、某些醇类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都可经肺排泄。其经肺排泄的主要机理是简单扩散,排泄的速度主要决定于气体在血液中的
溶解度、呼吸速度和流经肺部的血液速度。在血液中溶解度较低的气体,例如一氧化二氮排
泄较快;而血液中溶解度高的物质,例如乙醇经肺排出较慢,呼吸速度的影响,在不同化合
物略有不同。例如,乙醛在血液中溶解度高,过度通气时,经肺排出极为迅速。而有些不易
溶于血液的气体(例如六氟化硫)的排出几乎不受过度通气的影响。
溶解于呼吸道分泌液的外来化合物和巨噬细胞摄入的颗粒物质,将随同呼吸道表面的分
泌液排出。
4、其它排泄途径
外来化合物还可经其它途径排出体外。例如经胃肠道排泄、随同汗液和唾液排溃,随同
乳汁排泄。此种排泄途径虽然在整个排泄过程中所占比例并不重要,但有些却具有特殊的毒
理学意义。例如随同乳汁排泄。许多外来化合物可通过简单扩散进入乳汁。有机氯杀虫剂、
乙醛、多卤联苯类、咖啡碱和某些金属都可随同乳汁排出。如果某种物质与母体长期反复多
次接触,则容易在乳汁中浓集,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婴儿的损害作用;因为按单位体重计算,
婴儿通过乳汁摄入的外来化合物往往大于一般人群。
第三节外源性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
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称为生物
转化,或称为代谢转化。所形成的衍生物即代谢物。外来化合物经过生物转化,有的可以达
到解毒,毒性减低。但有的可使其毒性增强,甚至可产生致畸、致癌效应。所以,不应把代
谢转化只看作解毒过程,而是代谢过程对外来化合物的毒性有二重性。
二、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氧化
氧化可分为由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和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的两种氧化
反应。
微粒体是内质网在细胞匀浆过程中形成的碎片,并非独立的细胞器。内质网可分为粗面
和滑面二种,因而所形成的微粒体也有粗面和滑面两种,但都含有混合功能氧化酶,后者活
力更强。
1.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加crososma/mixedfunctionoxidase,MFO),又称为混合功能氧
化醐或微粒体单加氧酶,可简称为单氧防。在这过程中还需要NADPH提供电子,使细胞
色素P450还原,并与底物形成复合物,才能完成这一反应过程。
混合功能氧化能是细胞内质网膜上的一个酶系,组成较为复杂,现在已经知道的主要有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也称为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单加氧酶,还有还原型辅酶H一细胞
色素P-450还原能。此外,还含有微粒体FDA一单加氧醐,此酶特点是不含有细胞色素P-450,
而含有黄素腺喋吟二核甘酸,代替细胞色素P-450参与单加氧酶反应。在FAD单加氧酶催
化的外来化合物氧化过程中,同样需要NADPH和氧分子。
许多外来化合物都可经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加氧形成各种羟化物。羟化物将进一步分
解,形成各种产物,因此氧化反应可能有下列各种类型:
(1)脂肪族羟化:亦称脂肪族氧化,是脂肪族化合物侧链(R)末端倒数第一个或第二个
碳原子发生氧化,并形成羟基。
(2)芳香族羟化:芳香环上的氢被氧化,例如苯可形成苯酚,苯胺可形成对氨基酚或邻
氨基酚。在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活力测定中,可利用这一反应,即以苯胺为底物经MFO
羟化后,形成对氨基酚,测定其含量,用以表示苯胺羟化酶活力。羟化过程中,也可形成邻
氨基酚。
(3)环氧化反应:外来化合物的二个碳原子之间形成桥式结构,即环氧化物。•般环氧
化物仅为中间产物,将继续分解。但在多环芳烧类化合物,例如苯并(a)陀形成环氧化物后,
可与细胞生物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诱发突变以及癌肿形成。
(4)N-脱烷基反应:胺类化合物氧基N上的烷基被氧化脱去一个烷基,形成醛类或酮
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例如西维因、致癌物偶氮色素奶油黄和二甲基亚硝胺皆可发生此
种反应。二甲基亚硝胺也可在进行N-脱烷基后,形成自由甲基[CH3。,可使细胞核内核酸
分子上的鸟喋吟甲基化(或称烷基化)诱发突变或致癌。
(5)0一脱烷基和S一脱烷基反应:与N—脱烷基反应相似,但氧化后脱去氧原子或硫原
子相连的烷基。
0—脱烷基可发生于对硝基茴香酸,后者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的催化后,测定所形成
对硝基酚含量,可代表混合功能氧化酶活力。
(6)N-羟化反应:羟化在N原子上进行,例如苯胺、致癌物2—乙酰氨基药都可发生。
苯胺经N-羟化反应形成N-羟基苯胺,可使血纤.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
(7)烷基金属脱烷基反应:四乙基铅可在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下,脱去一个烷基,形成
三乙基铅。借此,四乙基铅可在机体内表现毒作用。
(8)脱硫反应:在许多有机磷化合物经常发生脱硫反应,在这一反应中,硫原子被氧化
成硫酸根脱落。如对硫磷氧化脱硫成对氧磷,毒性增强。
2.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的氧化反应肝组织胞液、血浆和线粒体中,有一些专
•性不太强的酶,可催化某些外来化合物的氧化与还原,例如醇脱氢前,醛脱氢酶、过氧化
氢酶、黄喋吟氧化酶等。
肝细胞胞液中含有单胺氧化酶和双胺氧化酶,可催化胺类氧化,形成醛类和氨,双胺氧
化酶催化的氧化反应主要涉及体内生物胺类的形成,与外来化合物代谢转化关系较少。
3.前列腺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共氧化反应在外来化合物的氧化反应中,除前述微粒体混
合功能氧化酶和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的氧化反应外,近年来又观察到一种氧化反
应,是在前列腺素生物合成过程中有一些外来化合物可同时被氧化,称为共氧化反应。
(二)还原反应
含有硝基、偶氮基和谈基的外来化合物以及二硫化物、亚碉化合物,在体内可被还原,
例如硝基苯和偶氮苯都可被还原形成苯胺。四氯化碳在体内可被NADPH一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催化还原,形成三氯甲烷自由基(CC1;)以致破坏肝细胞膜脂质结构,引起肝脂肪
变性以及坏死等。五价碑化合物中的碑也可被还原成三价神,三价神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较
高,故毒性较五价碑化合物为强。
(三)水解作用
许多外来化合物,例如酯类、酰胺类和含有酯式键的磷酸盐取代物极易水解。血浆、肝、
肾、肠粘膜、肌肉和神组织中有许多水解前,微粒体中也存在。酯酶是广泛存在的水解酶,
酯酶和酰胺酶可分别水解酯类和胺类。
水解反应是许多有机磷杀虫剂在体内的主要代谢方式,例如敌敌畏、对硫磷、乐果和马
拉硫磷等水解后毒性降低或消失。有些昆虫对马拉硫磷有抗药性,即由于其体内竣酸酯酶活
力较高,极易使马拉硫磷失去活性。此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也通过水解酶催化降解而解
毒。
(四)结合反应
结合反应是进入机体的外来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与某些其它内源性化合物或基团发生
的生物合成反应。特别是外来有机化合物及其含有羟基、氨基、默基以及环氧基的代谢物最
易发生。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物与体内某些内源性化合物或基团结合所形成的产物称为结合
物。在结合反应中需要有辅酶与转移酶并消耗代谢能量。所谓内源性化合物或基团的来源是
体内正常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参加结合反应的必须为内源性化合物,直接山体外输入者不能
进行。
外来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以直接发生结合反应,也可先经过上述氧化、还原或水解等
第一阶段生物转化反应(第一相反应),然后再进行结合反应(第二相反应),在一般情况下,
通过结合反应,一方面可使外来化合物分子上某些功能基团失去活性以及丧失毒性;另方
面,大多数外来化合物通过结合反应,可使其极性增强,脂溶性降低,加速由体内的排泄过
程.
根据结合反应的机理,可将结合反应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葡萄糖醛酸结合葡萄糖醛酸结合可能是最常见的结合反应,主要是外来化合物及其
代谢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葡萄糖醛酸的来源是在糖类代谢过程中生成尿甘二磷酸葡萄糖
(uridinediphosphateglucose,UDPG),UDPG再被氧化生成尿甘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CPGA
是葡萄糖醛酸的供体,在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下与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物的羟基、氨
基和竣基等基团结合,反应产物是6—葡萄糖醛酸背。葡萄糖醛酸必须为内源性代谢产物,
直接由体外输入者不能进行结合反应。
葡萄糖醛酸结合作用主要是在肝微粒体中进行,此外肾、肠粘膜和皮肤中也可发生,外
来化合物在肝脏中经结合反应后,随同胆汁排出。但有时一部分在肠道下段,可在肠菌群中
的B—葡萄糖甘酸酶作用下,发生水解,则此种外来化合物可重被吸收,进行肠肝循环,使
其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
2.硫酸结合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物中的醇类、酚类或胺类化合物可与硫酸结合,形成
硫酸酯。内源性硫酸的来源是含硫氨基酸的代谢产物,但必须先经三磷酸腺甘活化,成为
3,一磷酸腺昔一5,一磷酸硫酸(PAPS),再在磺基转移酶的作用下与酚类、醇类或胺类结合为
硫酸酯。苯酚与硫酸结合较为常见。
硫酸结合反应多在肝、肾、胃肠等组织中进行;由于体内硫酸来源所限,不能充分提供,
故较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为少。
在一般情况下,通过硫酸结合反应可使外来化合物原有毒性降低丧失。但有些外来化合
物经硫酸结合反应后,其毒性反而较高。例如属于芳香胺类的种致癌物2—乙酰氨基笏(简
称FAA或AAF)在体内经N—羟化反应,形成N—羟基一2一乙酰氨基笏后,其羟基可与
硫酸结合,形成硫酸酯。此种AAF硫酸酯具有强致癌性,较AAF本身致癌性强。在大鼠、
小鼠和狗都有此种反应发生。但有些动物肝内缺乏硫酸转移酶,无法形成硫酸酯。
3.谷胱甘肽结合机体内有毒金属和环氧化物能与谷胱甘肽结合而被解毒。谷胱甘肽结
合反应是由谷胱甘肽转移酶催化进行。谷胱转移醐在肝、肾中都含有,肝细胞胞液含量较多,
近年来发现肝微粒体上亦有存在。微粒体的谷胱甘肽转移酶直接与外来化合物接触,可能在
谷胱甘肽结合反应的意义更为重要。
谷胱甘肽与环氧化物结合反应非常重要。许多外来化合物,例如许多致癌物和肝脏毒物
在体内可形成环氧化物,此种环氧化物大都对细胞具有较强的损害作用。例如溪化苯经代谢
转化为环氧化物,浪苯环氧化物为一强肝脏毒物,可引起肝脏坏死;但与谷胱甘肽结合后,
将被解毒并排出体外。谷胱甘肽在体内生成与储备有一定限度,如大量环氧化物在短时间内
形成,可出现谷胱甘肽耗竭,仍可引起严重损害。
4.甘氨酸结合有些含有峻基的外来化合物,例如有机酸可与氨基酸结合。此种结合反
应的本质是一种肽式结合,与甘氨酸结合最为常见,事实上其它氨基酸也可进行这种结合。
例如甲苯在体内代谢,生成苯甲酸,苯甲酸可与甘氨酸结合,形成马尿酸而排出体外。氟氢
酸可经半胱氨酸结合,由唾液和尿液排泄。
5.乙酰结合外来化合物中的芳香胺类,例如苯胺可通过其氨基与乙酰辅酶A反应,经
乙酰转移醐催化使芳香胺类形成其乙酰衍生物。此外,脂族胺类药物也有类似反应。乙酰酶
A的来源是糖、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产物。
6.甲基结合生物胺类在体内与甲基结合的反应,也称甲基化。甲基来自蛋氨酸,蛋氨
酸的甲基经ATP活化,成为S-腺甘蛋氨酸,再经甲基转移酶催化,使生物胺类与甲基结
合而被解毒排泄。在外来化合物解毒中,甲基结合并不占重要地位。
二、影响生物转化因素
(-)物种差异和个体差异
同一外来化合物生物转化的速度在不同动物可以有较大差异,例如苯胺在小鼠体内生物
半减期为35分钟,狗为167分钟。同外来化合物在不同物种动物体内的代谢情况可以完
全不同。如前所述,N-2-乙酰氨基笏在大鼠、小鼠和狗体内可进行N-羟化并再与硫酸结合
成为硫酸酯,呈现强烈致癌作用;而在豚鼠体内一般不发生N—羟化,因此不能结合成为硫
酸酯,也无致癌作用或致癌作用极弱。
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的个体差异还表现在某些参与代谢的酶类在各个体中
的活力。例如芳炫羟化醐(⑺〃7Moca仍0〃hydroxylase,AHH)可使芳香燃类化合物羟化,并
产生致癌活性,其活力在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吸烟量相同的情况下,AHH活力较高
的人,患肺癌的危险度比活力低的人高36倍;体内AHH具有中等活力的人,患肺癌的危
险度比活力低者高16倍。
(-)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抑制和诱导
1.抑制一种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可受到另一种化合物的抑制,此种抑制与催化生物
转化的酶类有关。参与生物转化的酶系统一般并不具有较高的底物专•性,几种不同化合物
都可做为同一酶系的底物,即几种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都受同一酶系的催化。因此,
当一种外来化合物在机体内出现或数量增多时,可影响某种醐对另i种外来化合物的催化作
用,即两种化合物出现竞争性抑制。
2.诱导有些外来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过程催化酶系活力增强或酶的含量增加,此种现
象称为酶的诱导,凡具有诱导效应的化合物称为诱导物,诱导的结果可促进其它外来化合物
的生物转化过程,使其增强或加速。在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诱导过程中,还观察到滑面内
质网增生;酶活力增强以及对其它化合物代谢转化的促进等均与此有关。
(三)代谢饱和状态
一种外来化合物在机体代谢的饱和状态对其代谢情况有相当的影响,并因此影响其毒性
作用。例如浪化苯在体内首先转化成为具有肝脏毒作用的浸化苯环氧化物:如果输入剂量较
小,约有75%的澳化苯环氧化物可转变成为谷胱甘肽结合物,并以浪苯基硫酸氨酸的形式
排出;但如输入较大剂量,侧仅有45%可按上述形式排泄。当剂量过大时,因谷胱甘肽的
量不足,甚至出现谷胱甘肽耗竭,结合反应有所降低,因而未经结合的澳苯环氧化物与DNA
或RNA以及蛋白质的反应增强,呈现毒性作用。
(四)其它影响因素
主要表现在年龄与性别和营养状况。蛋白质、抗坏血酸、核黄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
的营养状况都可影响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力。在动物试验中如蛋白质供给不足,则微
粒体酶活力降低。当抗坏血酸缺乏时,苯胺的羟化反应减弱。缺乏核黄素,可使偶氮类化合
物还原酶活力降低,增强致癌物奶油黄的的致癌作用。上述酶活力降低,可能造成外来化合
物转化过程减弱或减慢。
年龄对外来化合物代谢转化过程的影响,表现在肝微粒体酶功能在初出生和未成年机体
尚未发育成熟,老年后又开始衰退,其功能皆低于成年,对外来化合物的代谢以及解毒能力
较弱。例如大鼠出生后30天,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才达到成年水平,250天后又开始
下降。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在老年动物减弱,但大鼠的单胺氧化酶活力随年龄而增强。在一
般情况下,幼年及老年机体对外来化合物代谢转化能力较成年为弱,所以外来化合物的损害
作用也较强。
第二章动物毒理学的实验方法
第一节急性毒性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
一、概念和试验目的
(-)急性毒性概念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
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但须指出化合物使实验动物发生中毒效应的快慢和剧烈的程度,可因所接触的化合物的
质与量不同而异。有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接触致死剂量的几分钟之内,就可发生中毒症状,
甚至死亡。而有的化合物则在几天后才显现中毒症状和死亡,即迟发死亡。止匕外,实验动物
接触化合物的方式或途径不同,“一次”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凡经口接触和各种方式的注射
接触,“一次”是指在瞬间将受试化合物输入实验动物的体内。而经呼吸道吸入与经皮肤接
触,“一次”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实验动物持续地接触受试化合物的过程,所以“一次”
含有时间因素。
(-)实验目的
1.求出受试化合物对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通常以LD50为主要参数),以初步
估计该化合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剂量一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3.利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化合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
变化。也可用于研究急救治疗措施。
二、实验动物和染毒方法
(-)实验动物选择
在卫生毒理学领域中,体内试验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最终是为了阐明受试外来化合
物对人的急性危害性质和危害强度。所以选择实验动物时,要求在其接触化合物之后的毒性
反应,应当与人接触该化合物的毒性反应基本一致,虽然利用任何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急
性毒性结果向人外推都必须十分慎重,但这•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仍非常重要。
1.物种选择以选择哺乳动物为主。目前实际应用中以大鼠和小鼠为主,尤以大鼠使用
很多。需指出大鼠并非对外来化合物都最敏感。家兔常用于研究化合物的皮肤毒性,包括对
粘膜的刺激。猫、狗也用于急性毒性试验,但因价贵不易于大量使用。猪为杂食动物,对一
些化合物的生物效应表现与人有相似之处,尤其是皮肤结构与人较近似。但因体大、价贵,
不便大量使用。
归纳起来,在进行化合物急性毒性研究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是:尽量选择对化合物
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易于饲养管理,试验操作方便;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且价格较
低的动物。为了有利于预测化合物对人的危害,要求选择两种以上的实验动物,最好一种为
啮齿类,一种为非啮齿类,分别求出其急性毒性参数。
一般研究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需雌雄两性动物同时分别进行,每个剂量组两性动物数
相等。急性毒性使用小鼠体重以18~25g、大鼠180~240g、豚鼠200~250g、家兔2~2.5kg、
猫1.5~2.0kg左右为宜。
(二)实验动物喂养环境
实验动物喂养室室温应控制在22±3℃,家兔可控制在20±3℃,相对湿度30%〜73%,
无对流风。每笼动物数以不干扰动物个体活动及不影响试验观察为度,必要时需单笼饲养。
饲养室采用人工昼夜为好,早6点至晚6点进行12小时光照,其余12小时黑暗,一般食用
常规试验室饲料,自由饮水。
(三)实验动物染毒方法
1.经口(胃肠道)接触目的是研究外来化合物能否经胃肠道吸收及求出经口接触的致死
剂量(LD50)等。由于外来化合物可以污染饮水及食物,因此,此种染毒方式在卫生毒理学中
占有重要地位。
(1)灌胃是将液态受试化合物或固态、气态化合物溶于某种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
装入注射器等定量容器,经过导管注入胃内。
在每一试验系列中,同物种实验动物灌胃体积最好一致,即以单位体重计算所给予的毫
升数应一致,即ml/kg或ml/g计。这是因为成年实验动物的胃容量与体重之间有一定的比
例。按单位体重计算灌胃液的体积,受试化合物的吸收速度相对较为稳定。小鼠一次灌胃体
积在0.2~L0ml/只或0.1~0.5ml/10g体重较合适,大鼠一次灌胃体积不超过5ml/只(通常用
0.5~L0ml/100g体重),家兔不超过10ml/2kg体重,狗不超过50ml/10kg体重。
(2)吞咽胶囊将一定剂量受试化合物装入药用胶囊内,强制放到动物的舌后后咽部迫
使动物咽下。此种方式剂量准确,尤其适用于易挥发、易水解和有异味的化合物。家兔及猫、
狗等大动物可用此法。
2.经呼吸道接触
例如CO、CO2等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或在生产过程中和生活过程中以蒸气态、气
溶胶、烟、尘状态污染生产与生活环境空气,此时就有可能经呼吸道吸入。研究外来化合物
在上述物理性状下能否被吸入机体,且造成损害,在卫生毒理学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实施经口接触时.,实验动物在接触受试化合物前应禁食,以防止胃纳充盈影响化合物的
吸收和毒性。大鼠、小鼠因主要在夜间进食,应采用隔夜禁食。接触受试化合物之后应继续
禁食3~4小时。
(1)吸入接触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静式吸入,-是动式吸入。
①静式吸入:系将实验动物置于一个有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加入定量的易挥发的
液态化合物或一定体积的气态化合物,在容器内形成所需要的受试化合物浓度的空气环境。
这种接触方式,虽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由于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消耗受试化合物较少,
还有其使用价值;尤其是适用于小动物接触易挥发液态化合物的急性毒性研究。为保障试验
顺利进行,染毒柜体积、放置动物种类和数量及放置时间相互关系见表4-1。
表4-1实验动物最低需气量及不同体积染毒柜应放置动物数关系
呼吸通气量最低需气量不同容积染毒柜放置动物数(只)
动物种属
(L/小时)(L/小时)25L50L100L300L
小鼠1.452.453〜56〜1012〜1536〜40
大鼠10.1830.51〜25〜6
②动式吸入:是指实验动物处于空气流动的染毒柜中,染毒柜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入
与含受试化合物空气排出的动力系统和随时补充受试化合物的配气系统。动式吸入接触方式
一般来讲优于静式吸入接触,但其装置复杂,消耗受试化合物的量大,易于污染操作室环境。
3.经皮肤接触液态、粉尘态和气态外来化合物匀有接触皮肤的机会。有的化合物不仅
能与外露皮肤接触并吸收,还有的化合物可以穿透衣服而经皮肤吸收。
(1)经皮肤吸收研究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应当尽量选择皮肤解剖、生理与人类较近
似的动物为对象,目前多选用家兔和豚鼠。但由于研究化合物经皮肤吸收的毒性(求经皮LD50)
所需的实验动物较多,使用家兔、豚鼠不够经济,也常用大鼠代替。
定性试验:为考察一个外来化合物能否经皮吸收引起中毒,可先进行定性试验。小鼠或
大鼠的浸尾试验是常用的定性试验方法。
定量试验:是在实验动物己脱好毛的部位定量涂布受试化合物,以求该化合物经皮吸收
的剂量一反应关系,求经皮LDso。
(2)局部作用试验不少外来化合物可以引起皮肤接触部位的局部损伤。研究化合物局
部毒性作用常用皮肤斑贴法或兔耳法。
4.注射途径接触受试物采用注射途径进行外来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主要用于比较
毒性研究,以及化合物的代谢、毒物动力学和急救药物筛选等研究。
表4-2几种动物不同注射途径注射量(ml)范围
注射途径小鼠大鼠豚鼠兔狗
静脉0.2〜0.51.0-2.01.0〜5.03.0〜105.075.0
肌肉0.1〜0.20.2〜0.50.2〜0.50.5〜1.02.0〜5.0
皮下0.1〜0.50.5〜1.00.5〜1.01.0〜3.03.0〜10.0
腹腔0.2〜1.01.0〜3.02.0〜5.05.0〜10.0—
第二节急性毒性试验程序与急性毒性评价
二急性毒性试验程序
(一)急性试验剂量分组
探讨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应首先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对一个未知
毒性的外来化合物求其LD5O(LC5O),应先做预试验。做预试验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其中一
种。首先了解分析受试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其理化性质,确定其所属己知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的种类,有何特殊基团及其分子量、熔点、沸点、比重、闪点、挥发度、蒸气压、水溶性和
脂溶性等,依此查阅文献,找出与受试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近似的化合物的毒性资料,
并以其LD5O(LC5O)值作为受试化合物的预其毒性中值;但应注意,一定是相同动物种系和相
同接触途径。以此预期毒性中值为待测化合物的中间剂量组,再上下各推一到两个剂量组做
预试验。每个剂量组间的组距可以大些,有利于找出受试化合物的致死剂量范围。
初起组距可用剂量间的4倍差,即以Iog4(log4=0.6)来划分各组剂量。
求外来化合物LDso时设置几个剂量组较为合适,应依预试验结果而定。一般设置5~7
个剂量组即可,它即符合统计计算要求又可节省人力和财力。每个剂量组的动物数,小鼠不
少于10只、大鼠6~8只、家兔4~6只,若设计采用霍恩氏法计算LD50时,动物数可减少。
每组动物应雌雄各半;如化合物毒性有性别差异,则应分别求雄、雄性动物各自的
LD5O(LCJO)°
(-)观察持续时间
测定外来化合物的LD5O(LC5O),一般要求计算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之后两周内的总死亡
数。对于一些速死性化合物求其LD5O(LC5O)也可仅计算24小时的死亡率。也可仅计算24小
时的死亡率,有些速杀性化合物的24小时LD50与两周LD50值往往没有差别。但应注明是
多少时间的LD50值,以便于在进行毒性比较时有共同的基础。
在观察期间应保障实验动物有完全的膳食、充足的饮水及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以防止动
物出现非中毒性死亡。
(三)症状观察
观察实验动物接触外来化合物的中毒症状是了解该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十分重要的一环,
是补充LDso这个参数不足的重要方面。故应详细地观察动物的中毒症状、发生和发展过程
及规律,死亡前症状特点、死亡时间等等。这有助于揭示化合物甚至同类化合物的不同衍生
物的急性毒性特征。
很多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接触的初期往往先出现兴奋现象,有的化合物在动物接触的初期
首先表现为抑制现象,在观察期间应注意观察其体重变化。这有助于了解受试化合物所致的
中毒效应是短暂的或较长期的效应。此外,不少化合物还可以引起受试实验动物粘膜刺激症
状,如出汗、流涎,甚至有血性分泌物,瞳孔改变等。
(四)病理学检查和其它指标观察
二、急性毒性评价
应当重视病理组织学检查。凡中毒死亡动物应及时解剖做病理学检查,检查器官有无充
血、出血、水肿或其它改变,并对有变化的脏器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存活动物于观察期结
束后应做病理学检查。
外来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用于对急性毒性进行评价。但各种分级标准还没有完全
统一。我国目前除参考使用国际上几种分级标准外,又提出了相应的暂行标准。不论我国或
国际上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均还存在不少缺点,因为它们主要是根据经验确定,客观性还不
足。
表4-3工业毒物急性毒件分级标准
毒性分级小鼠一次经口小鼠吸入2小时兔经皮
LD50(mg/kg)LC50(ppm)LD50(mg/kg)
<10<50<10
11~100051~50011〜50
中等毒101~1000501~500051~500
1001~100005001~50000501〜5000
>10000>50000>5000
表44化合物经口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毒性分级小鼠一次经口大约相当体重70kg人的致死剂量
LD50(mg/kg)
6级,极毒<1稍尝,<7滴
5级,剧毒1〜507滴〜1茶匙
4级,中等毒51-5001茶匙〜35g
3级,低毒501〜500035〜350g
2级,实际无毒5001〜15000350〜1050g
1级,无毒>15000>1050g
表4-5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WHO)
大鼠一次经口6只大鼠吸入4盛誉皮对人可能致死的估计量
毒性分级LD50(mg/kg)小忖,死亡2〜4LD50总量
只的浓度(ppm)(mg/kg)g/kg(g/60kg)
毒
剧<1<10<5<0.050.1
毒
高1〜10〜5〜0.05〜3
毒
中
等50〜100〜44〜0.5〜30
毒
低500-1000-350〜5〜250
毒
微5000〜10000〜2180->15>1000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个五级标准(表4-5)。
总之,从表4-3到表4-5可见各种分级标准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点,但都有不完善
的地方。
第三节亚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一、概念和试验目的
(一)概念
亚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连续多日接触较大剂量的外来化合物所出现的中毒效应。所谓
较大剂量,是指小于急性LD50的剂量。
(-)试验目的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探讨亚慢性毒性的阈剂量或阈浓度和在亚慢性试验期间
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水平,且为慢性试验寻找接触剂量及观察指标。
二、亚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一)亚慢性试验期限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期限“多日”的确切天数,至今尚无完全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在环
境毒理学与食品毒理学中所要求的连续接触为3〜6个月,而在工业毒理学中认为1〜3月即
可。这是考虑到人类接触大气、水和食品污染物的持续时间一般较久,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接触化合物仅限于人一生中的工作年龄阶段,且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之故。
现有学者主张进行实验动物90天喂饲试验为亚慢性毒性试验,即将受试物混合物饲料
或饮水中,动物自然摄取连续90天。这是由于有研究报道认为动物连续接触外来化合物3
个月,其毒性效应往往与再延长接触时间所表现的毒性效应基本相同,故不必再延长接触期
限。相应地主张呼吸道接触可进行30天或90天试验,每天6小时,每周5天。经皮肤试验
进行30天。
(二)实验动物和染毒途径
1、实验动物的选择
亚慢性毒性作用研究一般要求选拔两种实验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另一种为非啮齿类,
如大鼠和狗,以便全面了解受试物的毒性特征。
由于亚慢性毒性试验期较长,所以选择被动物的体重(年龄)应较小,如小鼠应为15g左
右,大鼠100g左右。
2、染毒途径
亚慢性毒性试验接触外来化合物途径的选择,应考虑两点:一是尽量模拟人类在环境中
接触该化合物的途径或方式,二是应与预期进行慢性毒性试验的接触途径相•致。具体接触
途径主要有经口、经呼吸道和经皮肤三种。
(三)剂量选择与剂量分组
亚慢性试验的上限剂量,需控制在实验动物接触受试化合物的整个过程中,不发生死亡
或仅有个别动物死亡,但有明显的中毒效应,或靶器官出现典型的损伤。此剂量的确定可参
考两个数值,一是以急性毒性的阈剂量为亚慢性试验的最高剂量;一是以此化合物LD50的
1/20~1/5为最高剂量。
化合物亚慢性毒性试验应求出其剂量一反应关系,只有求出剂量一反应关系才能阐明受
试化合物的亚慢性毒作用特征,并为慢性毒性试验打F基础。为此,亚慢性试验至少应设计
三个染毒剂量组及一个正常动物对照组,必要时再加一个受试化合物的溶剂对照组。最低剂
量组的剂量应相当于亚慢性的阈剂量水平或未观察到作用水平,中间剂量组动物以出现轻微
中毒效应为度。组内动物个体体重相差应不超过平均体重的10%,组间平均体重相差不超
过5%。小动物每组不应少于20只,大动物不少于6~8只。
(四)观察指标
1、一般性指标
1).一般综合性观察指标这类指标是非特异性观察指标,它是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毒性
作用的综合性总体反映。
①动物体重实验动物在亚慢性方式接触外来化合物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动
物体重的增长,包括食欲变化、消化功能变化、代谢和能量消耗变化等。体重变化的表示方
式,可将接触组与对照组同期体重绝对增长的重量加以比较和统计学处理。也可将接触组与
对照组同期体重百分增长率(以接触化合物开始时动物体重为100%)进行统计和比较。
②食物利用率亚慢性试验期间必须注意观察并记录动物的饮食情况,在此基础上计
算食物利用率,即动物每食入100g饲料所增长的体重克数。分析比较接触组与对照组食物
利用率,有助于分析受试化合物对实验动物的生物学效应。
③症状实验动物在接触外来化合物过程中所出现的中毒症状及出现各症状的先后次
序、忖间均应记录和分析。
④脏器系数或称脏/体比值,是指某个脏器的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通常以100g
体重计。如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标准木材厂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库房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中班科学活动弹性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承载型聚合物多元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通讯礼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蝇蚴病防治药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年紫外线灯管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年甲基六氢苯酐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磁性表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甘露火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优秀广告作品赏析
- 高压线下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MLC(海事劳工公约)缔约国名单
- 净水厂自动化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 群落的结构课件【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2022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
- 东南亚印度复习课
- 《一分钟跳绳》【初中体育教学PPT课件】
- GB/T 20981-2021面包质量通则
- GB/T 19412-2003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 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