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你身体质量最接近()
A.500克B.5千克C.50千克D.500千克
2.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A牛顿B.伽利略C.阿基米德D.亚里士多德
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4.声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
*
5.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丫=—可以知道()
t
A.速度不变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物体改变运动方向不需要力的作用
D.力的作用只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如图ABCD中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
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A.B.•••••
c.D.
8.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
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
()
A.距镜面3.5mB.距镜面2.5mC.距镜面1.5mD.距镜面1m
9.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窗
透镜
凸
像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墙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像
10.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
(a)(b)
A.v(fi<v乙,s=36米B.v,<v乙,s=12米
C.乙,s=36米D.VT>V乙,s=18米
二、填空题
11.测量是为了要进行可靠的比较,测量必需满足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
;二是要有合适的.
12.小明坐在行驶的公交车里,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的,若以路旁隔音墙为参照物,他是的(前两
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公交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40.(填单位)
13.17世纪,由发现了日光色散现象,它是由于三棱镜对各种色光的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在各种色
光中,我们把红、、蓝叫做光的三原色光。
1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o若把
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小球(填“能”或“不能”)被弹开,人(填“能”或“不能”)
听到声音.
15.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总与其质量的大小,重力与质量的比例系数8=牛/千
克,它表示。
16.身高1.70米人站在平面镜前1米处,像高(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米,人向镜
面前进0.5米,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镜之间的距离为米.
17.在如图所示的斯诺克比赛中,丁俊晖用杆推A球之后,A球开始滚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A球击中B
球后,B球由于—继续向网袋方向前进,最终B球落入网袋是由于受到—作用。
18.如图所示,一束与平面镜成6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____度。若这束光线逐渐向法线靠拢
直至与法线重合时,入射角变为度,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度。
19.机器运转时,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摩擦不但使机器发热白白消耗电能,而且使机器磨损老化,这种
摩擦属于(选填“有益摩擦”或“有害摩擦”),为了减少这种摩擦,通常采用的具体做法有两种:一
种做法是用来代替滑动摩擦,另一种做法是。
20.“用光具盘研究光反射现象”的实验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以下是从不同实验报告
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②把小门向后折一个角度,小门上看不
到光线;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④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这四句话中,属于现象的是;属于结论的是o(均选填序号)
21.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
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
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0°10°20°30°40°41.2°41.8°42°
折射角0°15.2°30.9°48.6°74.6°81°90°/
反射能量5%7%26%43%77%84%100%100%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当入射角达到。时,反射
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作图题
22.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
M
23.图中重为6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o
()
24..请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法收
A
O
四、计算题
25.图为某大桥的限重标志,表示对过桥车辆的质量限制。若有一辆集装箱卡车总重力为2.45x105牛,该卡车
能否通过该桥?
©
26.目前,地铁已成为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
(1)若A站到3站的距离为1500米,行驶时间为2分钟,假设列车在两站之间做匀速直线行驶,求地铁在这
段路程中行驶的速度L
(2)若地铁车厢总长度为140米,整列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长度为1660米的平直隧道求通过隧道
的时间f.
27.质量为3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向东的推力和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推力为200牛,
拉力为100牛,求:
(1)物体所受水平推力与拉力的合力尸合的大小和方向.
(2)物体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滑大小和方向.
(3)若物体保持原水平地面上运动,将水平向东的拉力增大到原来的3倍,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牛.
五、实验题
28.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___的仪器,使用前先要根据所测力的进行调零.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
最小分度值是牛,这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牛.
29.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红选用了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设
计了如图(a)、(b)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两次将橡皮筋从A点拉伸到。点的目的是,本实验研究过程中
采用的科学方法是(选填序号①等效替代。②控制变量。③理想模型).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实验时,应保持和
的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找像。
3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B拉一个轻质木板C,如图所示,这是为
了探究当物体(选填"A"、"B”成“C”)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
方向和的关系(选填“作用点”或“作用线”);当处于图示位置时,(选填“需要”或“不需
要”)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完成上述实验后,他还需研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状态时,这两个
力有怎样的关系.
C
3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用玻
璃板来代替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好像被点燃似的,这样可以比较像与物的,若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放置
一光屏,在光屏上不能观察到像,由此可以说明.
32.小李和小王同学通过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用弹簧测力计、一块长木板、及
若干块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长方体金属块和木块做实验.金属块和木块的长、宽、高分别为10厘米、3厘
米和2厘米,它们各自各个面的光滑程度均相同,但金属块表面较光滑,木块表面较粗糙,每块金属块和木块
的重力分别为3牛和0.4牛.实验时,他们用不同的放置方法把金属块(或木块)放在长木板上,并用弹簧测
力计拉动它在长木板上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过程及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二所示.
表一金属块放在长木板上
次数放置方法接触面积(厘米2)压力大小(牛)弹簧测力计示数(牛)
1三块叠加平放3092.7
2二块叠加平放3061.8
3一块平放3030.9
表二木块放在长木板上
次数放置方法接触面积(厘米2)压力大小(牛)弹簧测力计示数(牛)
4三块叠加平放301.20.6
5二块叠加侧放200.80.4
6一块竖放60.40.2
表三木块放在长木板上
次数放置方法接触面积(厘米2)压力大小(牛)弹簧测力计示数(牛)
7一块平放300.40.2
8一块侧放200.40.2
9一块竖放60.40.2
(1)小李根据表一中的实验次数1与2与3,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接触面积和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你认为小李的结论是(选填“错误”、“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合理且结论完
整”).
(2)小李和小王根据表二或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分别得出初步结论:小王认为根据表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而小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你
认为(选填“小王”或“小李”)的初步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各表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压力大小的比值关系,可初步得出结论:
(a).
(b).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你身体的质量最接近()
A.500克B.5千克C.50千克D.500千克
【答案】C
【解析】
【详解】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
合题意。
2.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A.牛顿B.伽利略C.阿基米德D.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牛顿的重要贡献是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并用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
持运动速度不变,符合题意;
C.阿基米德的重要贡献是发现了杠杆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不符合题意;
D.亚里斯多德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理论,不符合题意。
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故选C。
4.声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符合题意;
B.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不符合题意;
C.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符合题意;
D.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与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不符合题意。
V
5.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丫=—可以知道()
t
A.速度不变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A
【解析】
【详解】B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故BC不符合题意;
AD.由可知,速度不变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物体改变运动方向不需要力的作用
D.力的作用只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符合题意;
B.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
C.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物体改变运动方向,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受到力的
作用,不符合题意;
D.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如图ABCD中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
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A.•••••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运动物体在受平衡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指经过的路线是直线,速度不变的
运动.
A.轨迹是曲线,速度逐渐变大;
B.轨迹是直线,速度逐渐变大;
C.轨迹是直线,速度逐渐减小;
D.轨迹是直线,速度不变.
8.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
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
)
A.距镜面3.5mB.距镜面2.5mC.距镜面1.5mD.距镜面1m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视力表离平面镜为3.5m,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
表的像离镜子也是3.5m,由于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所以人眼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所以人和
镜子之间的距离5m-3.5m=1.5m,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9.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七J窗
PA厂占o透镜b
窗的像说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墙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墙壁相当于光屏,墙壁上能承接到的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
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幻灯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工作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向右移动凸透镜,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
个像,符合题意。
D.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
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点睛】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实像能承接到光屏上,虚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
实像,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3)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
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10.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
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z,M、N间的距离为s,则
(a)
A.v!p<v乙,s=36米B.v甲<v乙,s=12米
C.vsp>v乙,s=36米D.v用>丫乙,s=18米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甲和图乙读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据甲、乙各自的速度
和时间,算出12s通过的路程,它们的路程之差就是P、Q两点间的距离.
Sm12m
【详解】由图象可知,s甲=12m时,t甲=6s;s乙=12m时,t乙=12s;则甲的速度:丫单=——=——=2m/s;乙
16s
s712m,
的速度:v乙=------=lm/s;v甲>v乙,故AB错误;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vfpt=2m/sxt,乙车
t乙12s
通过的路程为:5乙=丫"=1111/5*1,]\4、N间的距离为:s=s甲+sz,=2m/sxt+lm/sxt=lm/sxt+l2m,解得相遇的
时间:t=6s,带入M、N间的距离为:s=s甲+s乙=2m/sxt+lm/sxt=2m/sx6s+lm/sx6s=18m,故C错误,D正
确。
二、填空题
11.测量是为了要进行可靠的比较,测量必需满足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
;二是要有合适的.
【答案】⑴.定量(2).单位(3).测量工具(或仪器)
【解析】
【详解】口]为了比较不同物体的一些物理性质,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
⑵单位是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
[3]为了测量的需要和方便,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12.小明坐在行驶的公交车里,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的,若以路旁隔音墙为参照物,他是的(前两
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公交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40.(填单位)
【答案】⑴.静止(2).运动(3).千米/小时(或km/h)
【解析】
【详解】山小明坐在行驶的公交车内,如果选择座椅作为参照物,小明和座椅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小明是
静止的;
⑵若以隔音墙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他是运动的;
[3]公交车在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40km/ho
13.17世纪,由发现了日光色散现象,它是由于三棱镜对各种色光的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在各种色
光中,我们把红、、蓝叫做光的三原色光。
【答案】⑴.牛顿(2).折射(3).绿
【解析】
【详解】口]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⑵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
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3]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光。
1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若把
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小球(填“能”或“不能”)被弹开,人(填“能”或“不能”)
听到声音.
【答案】(1).发声体在振动(2).能(3).不能
【解析】
【详解】口]当音叉振动时,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⑵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时仍会振动,这种振动会使小球弹开;
⑶但是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人不能听到声音,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15.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总与其质量的大小,重力与质量的比例系数8=牛/千
克,它表示。
【答案】(1).成正比(2).9.8(3).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解析】
【详解】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⑵计算公式是:G=mg,g为比例系数,大小为9.8N/kg;
[3]g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16.身高1.70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米处,像高(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米,人向镜
面前进0.5米,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镜之间的距离为米.
【答案】⑴.等于(2).不变(3).0.5
【解析】
【详解】口]身高L70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故他在镜
中像高为1.70m;
⑵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不管他远离平面镜还是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3]当他向镜面前进0.5m后,则他距离镜面为:lm-0.5m=0.5m,则像与镜面的距离也为0.5m。
17.在如图所示的斯诺克比赛中,丁俊晖用杆推A球之后,A球开始滚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一,A球击中B
球后,B球由于—继续向网袋方向前进,最终B球落入网袋是由于受到一作用。
【答案】(1).运动状态(2).惯性(3).重力
【解析】
【详解】□北2][3]A球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于受到杆的推力造成的,由此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的理论.B球被A球击中后,在水平方向上,B球不再受到A球的作用力,其之所以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其具
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由于B球到了袋口后,不再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所以在
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网袋.
18.如图所示,一束与平面镜成6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_____度。若这束光线逐渐向法线靠拢
直至与法线重合时,入射角变为度,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度。
【答案】⑴.30(2).0(3).180
【解析】
【详解】口]⑵[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解答:入射角为90。-60。=30。;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入射角变为0。;
反射后向着与原来传播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所以改变了180。。
19.机器运转时,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摩擦不但使机器发热白白消耗电能,而且使机器磨损老化,这种
摩擦属于(选填“有益摩擦”或“有害摩擦”),为了减少这种摩擦,通常采用的具体做法有两种:一
种做法是用来代替滑动摩擦,另一种做法是。
【答案】(1).有害摩擦(2).滚动摩擦(3).加润滑油
【解析】
【详解】口]机器工作时,由于部件之间的摩擦,使机器消耗多余的电能,这种摩擦属于有害摩擦;
⑵为了减少有害摩擦,可以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3]加上润滑油,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的。
20.“用光具盘研究光的反射现象”的实验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以下是从不同实验报告
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②把小门向后折一个角度,小门上看不
到光线;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④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这四句话中,属于现象的是;属于结论的是o(均选填序号)
【答案】⑴.②④(2).①③
【解析】
【详解】“]②把小门向后折一个角度,小门上看不到光线。属于实验事实,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直接看
到的现象;
④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属于实验事实,是在实验过程中我
们可以直接看到的现象;
⑵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属于实验结论,是我们从实验现象中总结的规律;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属于实验结论,不管入射角怎么变化,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
21.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
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
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0°10°20°30°40°41.2°41.8°42°
折射角0°15.2°30.9°48.6°74.6°81°90°/
反射能量5%7%26%43%77%84%100%100%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当入射角达到。时,反射
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⑴.增大(或增加)(2).41.8(3).小于
【解析】
【详解】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达到41.8。时,反射能
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三、作图题
22.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在平面镜脑V中的像A'B'.
()
B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8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4、Q,连接4、8点即
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M
23.图中重为6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
)
・I
3N
[型案JWXMMMMW.
x|z
G=6N
【解析】
试题分析:力的图示法作图时,先画出标度,标度的大小一般是力大小的几分之一,画力的图示时,力的大小是
标度的几倍就沿力的方向画几倍标度长,标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封口。
考点:作图题
24..请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解析】
【详解】由入射角为60°,可得反射角也为60°,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60°,如图
所示:
四、计算题
25.图为某大桥的限重标志,表示对过桥车辆的质量限制。若有一辆集装箱卡车总重力为2.45x105牛,该卡车
能否通过该桥?
【答案】卡车能通过该桥
【解析】
【详解】卡车的总质量
G2.45x1()5N
m=—=-----------------=2.5xl04kg=25t,
g9.8N/kg
因卡车的质量25t小于大桥允许通过的最大质量30t,所以,该卡车能通过该桥。
26.目前,地铁已成为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
(1)若4站到3站的距离为1500米,行驶时间为2分钟,假设列车在两站之间做匀速直线行驶,求地铁在这
段路程中行驶的速度V.
(2)若地铁车厢总长度为140米,整列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长度为1660米的平直隧道求通过隧道
的时间t.
【答案】(1)12.5m/s(2)0.03h
【解析】
【详解】(1)地铁在这段路程中行驶的速度
sijuurn
v=—=----------=12.5m/s
t2x60s
(2)整列车通过隧道的路程:
s,=s车+s隧道=0.14km+l.66km=1.8km,
通过隧道的时间:
s1.8km
t'=--------------=0.03h
60km/ho
答:⑴地铁在这段路程中行驶的速度为12.5m/s;
(2)通过隧道的时间为0.03h。
27.质量为3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向东的推力和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推力为200牛,
拉力为100牛,求:
(1)物体所受水平推力与拉力的合力尸合的大小和方向.
(2)物体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力s大小和方向.
(3)若物体保持原水平地面上运动,将水平向东拉力增大到原来的3倍,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牛.
【答案】(1).300N,水平向东(2).300N,水平向西(3).300N
【解析】
【详解】(1)物体所受水平推力与拉力的合力
F台=/推+E拉=200N+100N=300N
合力的方向是水平向东;
(2)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与拉力的合力是平衡力,由力的平衡得到摩擦力
加〜=300N
摩擦力的方向和推力与拉力的合力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西;
(3)将水平向东的拉力增大到原来的3倍,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仍然为
300N„
五、实验题
28.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__的仪器,使用前先要根据所测力的进行调零.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
最小分度值是牛,这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牛.
【答案】⑴.力(2).方向(3).0.2(4).3.4
【解析】
【详解】口]由弹簧测力计的用途可知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仪器;
⑵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根据所测力的方向进行调零;
[3]图中测力计,每一个大格是1N,里面有5个小格,分度值是0.2N;
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
29.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红选用了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设
计了如图(a)、(b)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两次将橡皮筋从4点拉伸到。点的目的是,本实验研究过程中
采用的科学方法是(选填序号①等效替代。②控制变量。③理想模型).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实验时,应保持和
的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找像。
【答案】(1).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①(3).凸透镜(4).蜡烛
【解析】
【详解】口]为了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两次将橡皮筋从A点拉伸到O点;
⑵两个分力共同作用可以由一个力代替,这个力就是这两个分力的合力。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⑶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是固定的;
⑷使蜡烛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处,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3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B拉一个轻质木板C,如图所示,这是为
了探究当物体(选填"A"、"B”成“C”)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
方向和的关系(选填“作用点”或“作用线”);当处于图示位置时,(选填“需要”或“不需
要”)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完成上述实验后,他还需研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状态时,这两个
力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D.C(2).作用线(3).需要(4).平衡
【解析】
【详解】口]图中的C物体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实验中是在研究C物体受力情况满足哪些条件才使物体平
衡;
⑵实验中,研究同一物体上的二力平衡条件时,只要研究三个方面即:大小、方向、作用线;
⑶图示位置,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此时需要控制两个力的大小
相等,所以需要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⑷实验中要研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
3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用玻
璃板来代替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好像被点燃似的,这样可以比较像与物的,若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放置
一光屏,在光屏上不能观察到像,由此可以说明.
【答案】(1).平面镜(2).位置(3).大小(4).平面镜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解除合同申请书
- 2024年度大连版权许可使用合同跨境应用
- 二零二四年度影视作品版权销售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酒店保安兼职保洁服务合同
- 发光字技术研发2024年度合作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成都二手住宅交易合同解析
- 二零二四年文化艺术品交易与拍卖合同
- 商业拓展合同模板(2篇)
- 卡车赠送保养合同
- 国际酒店spa经理聘用合同模板(2篇)
- 跆拳道黑带考核标准内容
- 国盛集团打造不良资产处置平台
- 门窗施工组织设计与方案
- 机柜空调的选型手册和变频器的发热量计算
- 二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秋|接力版 (共8张PPT)
- 新控规 用地分类表新国标湘源色标
- 微型桩施工记录及范例
- 40T钢水包结构应力和热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变迁海陆的变迁共38张PPT(三亚实验中学王玉芳)
- 锚索试验总结(共11页)
- 附件4:配网安健环设施标准配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