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精炼阶段性复习(A)【原卷】
一、单选题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化学研究成
果。下列古代文献对应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
古代文献化学知识
项
《本草经集注》中
记载鉴别硝石
(KN03)和朴硝鉴别硝石和
A(Na2so'的方法:朴硝利用了
“强烧之,紫青烟焰色反应
起……云是真硝石
也。”
《本草纲目拾遗》
中对强水的记载:
“性最烈,能蚀五“强水”是
B
金……其水甚指氢氟酸
强……惟玻璃可
盛。”
《梦溪笔谈》中对剂钢为铁的
宝剑的记载:“古合金,其硬
C人以剂钢为刃,柔度比纯铁的
铁为茎干,不尔则大,熔点比
多”纯铁的高
《诗经•大雅・
绵》:“堇荼如糖类均有甜
饴。”郑玄笺:味,且都能
D
“其所生菜,虽有发生水解反
性苦者,甘如怡应
也。”
A.AB.BC.CD.D
2.能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其水解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麦芽糖B.蔗糖C.油脂D.淀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NaCl溶液、熔融态的氯化镁可制得相应的金属单质
B.工业上可用含Cu2S的矿石和氧化剂。2反应冶炼Cu
C.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如K、Ca、Cr、Mn等
D.工业电解熔融态的AI2O3制A1时,加冰晶石的主要作用是提高A1的产量
4.乙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其中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
光照
式为:CH3cH3+02—―CH3cH2cl+HC1,该反应属于()
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加聚反应D.酯化反应
5.已知:H2(g)+F2(g)=2HF(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能址ImolHK©和1molF,(g)
―A/f=-270kj/mol
2molHF(g)
反应过程
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lmolm与1molF2反应生成2moi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比与1molF2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HF气体的能量
D.断裂1molH-H键和1molF-F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2moiH-F键
放出的能量
6.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反应Cm+HzO'T两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8mol电子
B.电池工作时,8丁向电极A移动
C.电极A上只有比参与电极反应,反应式为H2+2OH-2e=2H2O
2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O-
7.为探究NaHCO’、Na2cO3与1mol/L盐酸反应(设两反应分别是反应I、反
应H)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
混合混合后
序
液体固体前温最高温
号
度度
35mL2.5g
①20℃18.5℃
水NaHCO3
35mL3.2g
②20℃24.3℃
水Na2CO3
③35mL2.5g20℃16.2℃
盐酸NaHCO3
35mL3.2g
④20℃25.1℃
盐酸Na2CO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仅通过实验③即可判断反应I是吸热反应
B.仅通过实验④即可判断反应II是放热反应
c.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I、n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D.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I、II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悬()
A.化合物中的原子都是通过共价键相结合的
B.若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时,其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C.化学反应中,断开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形成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D.化学键是构成物质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表现为原子核间的斥力
9.在2L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为3moi,经过20s后,它的
物质的量变成了I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s时它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s)
B.20s时它的反应速率为0.1mol/(L.s)
C.20s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
D.20s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s)
10.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i2是为了提取澳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浪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浪,再用so?将其还原吸收
11.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
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
B.该工艺中HI的量没有改变,可视作该工艺的催化剂
C.该工艺中马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so2+4%0+12—%+2H2s+2HI
12.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
感器的原理如图所示,误
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b极的电极反应为HCHO+H/Me-=C0z+4H+
C.传感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硫酸的浓度减小
D.当电路中转移2x107mol电子时,传感器内参加反应的HCHO为3.0mg
13.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
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14.据《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03)来升炼
倭铅(即锌),其原理如图乙。已知锌的熔点为420°C、沸点为906℃。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
A.升炼倭铅过程包含氧化还原反应
B.“锌火”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形成的
C.“泥封”的目的是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
D.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后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15.某化学实验小组对煤进行干储并检验其中部分产物,其装置(夹持装
置已略)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煤的干储得到煤焦油,再分镭可以获得芳香煌
B.取少量b装置水层中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c装置可检验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s
D.e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二、填空题
16.亚硝酰氯(N0C1)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沸点为-5.5℃,遇水和潮
气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l).NO与Cb在通常条件下可反应得到NOClo某实验小组用浓盐酸与
MnC12反应制Cl2,Cu和稀HNC)3制NO。①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
o②选用如图甲所示的部分装置预制备一瓶干燥、纯净
的氯气,各玻璃导管接口连接顺序为(气流方向从左至
右)。
(2).文献中记录的一种利用浓盐酸和NaNCh浓溶液反应制取NOC1的原理
及装置如图乙所示:
反应原理:NaNO2+2HCl=NOCl+NaCl+H2Oo
制取装置图:
①仪器X的名称为,用它代替分液漏斗优点是0
②装置C的U形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D的作用是
(3).取少量产品NOC1滴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液面方有白雾且产生无色气体,
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棕色,NOC1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1molNz和1molO2
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
")kJ能量。
OO+•放出能量
吸收能量,/皿的2是
9465mol/髅*犷2x632kJ«mor,
'•o•o
OO•
Nz(g)和0侬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甲
(2).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
示:(提示:。2-可在此固体电解质中自由移动)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外电路中,电子是从电极流出(填"NiO"或"Pt")。
③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0
(3).一种新型催化用于NO和CO的反应:2NO+2c00co2+N2o已知增大
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条件已经填在下表
中。
实验编号T/℃NO初始浓co初始浓催化剂的比
度/(mol・L")度/(mol,L-表
,)面积(m2•
g-1)
I2801.2X1035.80X10-382
II2801.2X10-3b124
III350a5.80X10-382
①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0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填序
号)。
③实验I和实验H中,NO的物质甲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
图丙所示,其中表示实验n的是曲线(填“甲”或“乙”)。
(4).在容积固定的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CO-2CO2+N2,不能说明已
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序号)
A.容器内混合气体温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2V逆(NO)=v正(N2)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三、实验题
18.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湿的过程如下:
(1)为除去粗盐中的杂质(MgtS0\Ca2+),加入的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填序号)。
A.NaOH溶液fNa2co.溶液一BaCl,溶液f过滤后加盐酸
B.BaJ溶液一NaOH溶液fNa2co3溶液f过滤后加盐酸
C.NaOH溶液-BaCh溶液fNa2cO3溶液f过滤后加盐酸
D.Na2cO3溶液fNaOH溶液一BaCI2溶液f过滤后加盐酸
(2)制备钠单质的方法之一是电解熔融NaCL写出电解的化学方程
式: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了解从工业漠中提纯浪的方法,查阅了
有关资料:B「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
产过程后,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冷却水的出口为“"(填“甲”或
“乙”)。
②2c中液体的颜色为.
③D装置的作用是.
(4)已知某溶液中er、Br-、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现欲使溶液中的
CI、Br、的物质的量之比变成4:3:2,那么需要通入3的物质的量是原溶
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_(填序号)。
A.iB.lC.lD.1
2346
19.已知有机化合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
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甲所示。
甲
(1)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D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o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3)E是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合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4)某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
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o
②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序号)。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③实验室利用B和D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若用1molB和1molD充
分反应,(填“能”或“不能”)生成1mol乙酸乙酯,原因
是o
绝密启用前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精炼阶段性复习(A)【解析卷】
一、单选题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化学研究成
果。下列古代文献对应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
古代文献化学知识
项
《本草经集注》中
记载鉴别硝石
(KNO3)和朴硝鉴别硝石和
A(Na2so'的方法:朴硝利用了
“强烧之,紫青烟焰色反应
起……云是真硝石
也。”
《本草纲目拾遗》
中对强水的记载:
“性最烈,能蚀五“强水”是
B
金……其水甚指氢氟酸
强……惟玻璃可
盛。”
《梦溪笔谈》中对剂钢为铁的
宝剑的记载:“古合金,其硬
C人以剂钢为刃,柔度比纯铁的
铁为茎干,不尔则大,熔点比
多”纯铁的高
《诗经•大雅・
绵》:“堇荼如糖类均有甜
饴。”郑玄笺:味,且都能
D
“其所生菜,虽有发生水解反
性苦者,甘如怡应
也。”
A.AB.BC.CD.D
1.答案:A
解析:钠的焰色为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通过“强烧之,紫青烟起……
云是真硝石也”可判断该鉴别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A正确;玻璃的主要
成分是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由“惟玻璃可盛”可判断,强水不可能
是氢氟酸,B错误;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低,C错
误;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例如淀粉属于多糖,没有甜味,葡萄糖虽有甜
味,但是不能发生水解,D错误。
2.能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其水解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麦芽糖B.蔗糖C.油脂D.淀粉
2.答案:B
解析:麦芽糖能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故A错误;蔗糖
能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B正确;油脂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水解,其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二
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淀粉能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其水解最终产物
是葡萄糖,故D错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NaCl溶液、熔融态的氯化镁可制得相应的金属单质
B.工业上可用含Cu2S的矿石和氧化剂。2反应冶炼Cu
C.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如K、Ca、Cr、Mn等
D.工业电解熔融态的AI2O3制Al时,加冰晶石的主要作用是提高A1的产量
3.答案:B
解析:电解NaCl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电解熔融态的氯化镁
可制得镁和氯气,故A错误;工业上可用Cu2s和02反应制取粗铜,发生
的氧化还原反应为CU2S+O2=2CU+SO2,。2作氧化剂,故B正确;铝热
反应不能用于冶炼K、Ca等活泼金属,故C错误;工业电解熔融态的
AI2O3制A1时,加冰晶石的主要作用是降低AI2O3的熔化温度,不能提高
A1的产量,故D错误。
4.乙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其中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
光照
式为:CH3cH3+Cb――CH3cH2cl+HC1,该反应属于()
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加聚反应D.酯化反应
4.答案:B
光照
解析:CH3cH3+02:-CH3cH2C1+HC1是乙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
生成一氯乙烷,属于取代反应,答案选B。
5.已知:H2(g)+F2(g)=2HF(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能量1molH2(g)fHlmolF2(g)
~AH=-270kj/mol
2molHF(g)
反应过程
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lmol丛与1molF2反应生成2moi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比与1molF2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HF气体的能量
D.断裂1molH-H键和1molF-F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2moiH-F键
放出的能量
5.答案:B
解析:由图像可知,2moiHF(g)的能量小于1molH(g)和ImolF?
(g)的总能量,故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A
正确;2moi液态HF的能量小于2moi气态HF的能量,对于放热反应,当反
应物相同时,产物的能量越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故放出的热量大于
270kJ,B错误;ImolHz(g)molF2(g)生成2moiHF(g)放热,故
1molH2(g)和ImolFz(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moiHF(g)所具有
的能量,C正确;由于ImolH?(g)和ImolF?(g)生成2moiHF(g)放
热,而反应热A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0,故断裂ImolH—
H键和1molF—F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2molH—F键放出的能量,D正
确。
6.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
的是()
电极A电极B
催
化
重
整
「
催化剂
A.反应CH4+H2O^Hz+CO,每消耗1molCH4转移8mol电子
B.电池工作时,co;-向电极A移动
C.电极A上只有民参与电极反应,反应式为H2+2OH-2e=2H2O
2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O'
6.答案:B
解析:CH4—CO,到+2价,则1molCH4参加反应共转移6moi电子,A
错误;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则B为正极,A为负极,原电池中阴离子向
负极移动,所以co:向电极A移动,B正确;A为负极,负极上CO和H2
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极A反应为H2+CO+2CO;-4e=H2O+3CO2,
C错误;B电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2+2CO2+4e-=2co>D错误。
7.为探究NaHCCVNa2cO3与1mol/L盐酸反应(设两反应分别是反应1、反
应H)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
混合混合后
序
液体固体前温最高温
号
度度
35mL2.5g
①20℃18.5℃
水NaHCO3
35mL3.2g
②20℃24.3℃
水Na2cO3
35mL2.5g
③20℃16.2℃
盐酸NaHCO3
35mL3.2g
④20℃25.1℃
盐酸Na2CO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仅通过实验③即可判断反应I是吸热反应
B.仅通过实验④即可判断反应II是放热反应
C.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I、II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D.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I、II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7.答案:C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悬()
A.化合物中的原子都是通过共价键相结合的
B.若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时,其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C.化学反应中,断开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形成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D.化学键是构成物质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表现为原子核间的斥力
8.答案:B
解析:
9.在2L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为3moi,经过20s后,它的
物质的量变成了I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s时它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s)
B.20s时它的反应速率为0.1mol/(L.s)
C.20s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
D.20s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s)
9答案:C
10.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阿。叫|
A.向苦卤中通入C1,是为了提取演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澳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澳,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10.答案:C
解析:苦卤中含有母-,通入J可将Br氧化生成应,A项正确;粗盐中含有
Ca"、so:等杂质离子,故先除杂得NaCl和KC1的混合溶液,而NaCl的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采用重结晶可以得到纯净的NaCl,B项正确;
工业上沉淀海水中的Mg”,采用Ca(OH)2,不用NaOH,因为NaOH的价格较
贵,C项错误;Br2易挥发,用热气吹出后,用so。吸收,生成凡SO,和HBr,
富集后再用Cl2处理HBr生成Br2,D项正确。
11.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
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
B.该工艺中HI的量没有改变,可视作该工艺的催化剂
C.该工艺中卜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SO2+4H2O+I2=H2+2H,SO4+2HI
11.答案:c
解析:分离器中的物质都可溶,所以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由题干知该工艺中碘先作氧化剂氧化二氧化硫生成H2s和HL而后HI分
解生成碘,HI是中间产物,并非催化剂,故B错误;反应器中,碘和二
氧化硫反应生成HzSQ和H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1()C+
SO2+12+2H2O°~°-so^~+2r+4H,在膜反应器中发生反应:
2Hl脩蜜/堡I2+H2,反应器中消耗的碘的量等于膜反应器中生成的碘的
量,该工艺中I?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故C正确;在反应
20~100℃
器中发生反应:SO2+I2+2H2O2HI+H2so…在膜反应器中的反应为
2Hl峰蜜窈接I2+H2,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总反应为
S02+2H2O=H2SO4+H2,故D错误。
12.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
感器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上极的电极反应为HCHO+HzCMe=8?+4由
C.传感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硫酸的浓度减小
D.当电路中转移2x10-mol电子时,传感器内参加反应的HCHO为3.0mg
12.答案:D
解析:氧气得电子,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b极是负极,发
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故电极反应为此四+也04-=82+414+,B正确;
传感器工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水,电解质溶液中硫酸的浓度
变小,C正确;负极发生反应:1450+凡04-=82+4由,当电路中转移
2xl()7mol电子时,反应的甲醛的物质的量=0.5x107mol,质量为1.5mg,D
错误。
13.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
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陶瓷的组成、制备和性质。氧化铁是红棕色的,瓷器的青
色不是来自氧化铁,A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器是由黏土经高温烧
结而成的,B正确;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
盐,C正确;陶瓷化学性质稳定,能够耐酸碱侵蚀、抗氧化,D正确。
14.据《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来升炼
倭铅(即锌),其原理如图乙。已知锌的熔点为420℃、沸点为906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
A.升炼倭铅过程包含氧化还原反应
B.“锌火”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形成的
C.“泥封”的目的是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
D.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后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14.答案:D
高温高温
COT+ZnO>CO+C
解析:"升炼倭铅"的反应:ZnCO3222CO、
ZnO+CO—Zn(g)+CO2,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以上分
析知CO2+CE皿28、ZnO+CO.皿Zn(g)+CC)2为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锌火”是未反应完的CO和Zn蒸气从兜室逸出燃烧形成的,B正确;
Zn易被空气氧化,为防止Zn被氧化而用“泥封”的方法隔绝空气,C正
确;反应区温度达到1100〜1300℃时,Zn变为蒸气与杂质分离,在兜室
冷凝为液体流出(冷凝区温度高于Zn的熔点),D错误。
15.某化学实验小组对煤进行干储并检验其中部分产物,其装置(夹持装
置已略)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煤的干储得到煤焦油,再分储可以获得芳香燃
B.取少量b装置水层中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c装置可检验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s
D.e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15.答案:C
二、填空题
16.亚硝酰氯(NOC1)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沸点为-5.5C,遇水和潮
气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与Cb在通常条件下可反应得到NOCU某实验小组用浓盐酸与
MnCh反应制Ch,Cu和稀HNO3制NO。①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
O②选用如图甲所示的部分装置预制备一瓶干燥、纯净
的氯气,各玻璃导管接口连接顺序为(气流方向从左至
右)。
(2).文献中记录的一种利用浓盐酸和NaNO?浓溶液反应制取NOC1的原理
及装置如图乙所示:
反应原理:NaNO2+2HCl=NOCl+NaCl+H2Oo
制取装置图:
双
颈
烧
瓶
①仪器X的名称为,用它代替分液漏斗优点是
②装置C的U形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D的作用是
(3)•取少量产品NOC1滴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液面方有白雾且产生无色气体,
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棕色,NOC1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16.答案:(1).①3Cu+8H++2NO3=3CU+2NOt+4H2O;
②bfefffifhfdfc-ifhfg;
(2).①恒压分液漏斗;便于浓盐酸顺利滴入双颈烧瓶中
②有红褐色液体生成;防止水蒸气进入U形管中,同时除去尾气中的酸性气
体
3.3NOC1+2H2O=HNO3+3HC1+2NOt
解析:(1).①Cu和稀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
2+
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NOt+4H2Oo
②浓盐酸与MnCh共热反应制得Cb,制得的Cb中混有挥发出的氯化氢气
体,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极易溶于水的氯化氢气体,
再将气体通过盛有五氧化二磷的干燥管,干燥氯气,因氯气密度比空气
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因氯气有毒,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
气,防止污染空气,气体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之间应连接一个盛有
P2O5的干燥管,防止水蒸气进入收集装置中,则制备一瓶干燥、纯净的氯
气,各玻璃导管接口连接顺序为b—eff-*i-*hfd~*hfg。
(2).①仪器X的名称为恒压分液漏斗,与分液漏斗相比,恒压分液漏斗
能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便于浓盐酸顺利滴入双颈烧瓶中;
②由题意可知,亚硝酰氯沸点为-5.5℃,装置C中冰盐水的作用是冷凝亚
硝酰氯,则U形管中可收集到红褐色亚硝酰氯液体;因亚硝酰氯遇水和潮
气分解,则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U形管中,导致收集
的亚硝酰氯分解,同时吸收尾气中的酸性气体。
(3).由题意结合化合价升降判断,亚硝酰氯液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氯
化氢和一氧化氮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C1+2H2O=HNO3+3HC1
+2NOto
17.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1molNz和1molO2
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
")kJ能量。
OO+•放出能量
吸收能量,/肉出2员・
946小夕髅惊。2x632kJmo『
'•O«0
OOG
明⑥和03反应生成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甲
(2).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
示:(提示:。2-可在此固体电解质中自由移动)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外电路中,电子是从电极流出(填"NiO"或"Pt")。
③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0
(3).一种新型催化用于NO和CO的反应:2NO+2co=CCh+N2«已知增大
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条件已经填在下表
中。
实验编号T/℃NO初始浓co初始浓催化剂的比
度/(mol•L-1)度/(mol,L-表
i)面积(m2・
g“)
I2801.2X10-35.80X10-382
II2801.2X10-3b124
III350a5.80X10-382
①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o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填序
号)。
③实验I和实验H中,NO的物质甲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
图丙所示,其中表示实验n的是曲线(填“甲”或“乙”)。
(4).在容积固定的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CO02co2+N2,不能说明已
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序号)
A.容器内混合气体温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2v逆(NO)=vE(N2)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17.答案:(1).吸收;180;
(2).①氧化;2NiO;③O2+4e-=2(A;
(3).①1.2XIO,;②i和山;③乙;
(4).CD
解析:(1).由图甲可知,1molNz和1molCh完全反应生成NO时,反应
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为946kJ+498kJ=1444kJ,形成生成物中化
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为2X632kJ=l264kJ,则反应时需要吸收180kJ能量。
(2).①原电池中,NiO电极为负极,电极上N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NO2O②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NiO电极)流出,经导线流入正极(Pt
电极)。③原电池中,Pt电极为正极,。2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
电极反应式为Ch+4e-=2O2'o
(3).①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1、II温度相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
同,实验目的是验证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温度和反应
物的初始浓度要相同;实验1、in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相同、温度不同,实
验目的是验证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要相同,a应
该为1.2义10-3。②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I、III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相同,温
度不同,实验目的是验证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③因实验I、III催化剂
的比表面积不同,温度、反应物的初始浓度相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平
衡移动无影响,但实验n的反应速率快,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实验n
对应的为曲线乙。
(4).A项,因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混合气体温度会变化,当
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项,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
积减小的反应,当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
等,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项,平衡时,V逆(NO)=2v正(N2),2V逆
(NO)=丫正(N2)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D
项,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则
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一直保持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
达到平衡状态。
三、实验题
18.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湿的过程如下:
(1)为除去粗盐中的杂质(Mg*SO\Ca[+),加入的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填序号)。
A.NaOH溶液fNa2co3溶液fBaCl2溶液f过滤后力口盐酸
B.BaCh溶液一NaOH溶液fNa2co3溶液f过滤后加盐酸
C.NaOH溶液fBaCl,溶液fNa2co3溶液f过滤后加盐酸
D.Na2co3溶液fNaOH溶液fBaJ溶液f过滤后力口盐酸
(2)制备钠单质的方法之一是电解熔融NaCL写出电解的化学方程
式:.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了解从工业澳中提纯澳的方法,查阅了
有关资料:Br?的沸点为59C,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
产过程后,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冷却水的出口为“"(填“甲”或
“乙”)。
②2c中液体的颜色为.
③D装置的作用是.
(4)已知某溶液中c「、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现欲使溶液中的
ChBr、的物质的量之比变成4:3:2,那么需要通入C、的物质的量是原溶
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填序号)。
A.lB.lC.-D.i
2346
18.答案:(1)BC(2)2NaCl(熔融)叠2Na+Cj
(3)①直形冷凝管甲②深棕红色或红棕色③吸收尾气(4)C
解析:(1)应先加入BaJ溶液除去SO:,再加入Na2co3溶液除去Ca?+和
Ba2+,二者加入顺序不能颠倒,如果加反了,过量的Ba?+将不能被除去。
而加入N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个人房产买卖合同中的违约金计算方式3篇
- 六年级语文课件
- 《房地产估价成本法》课件
- 财务应用调研报告范文
- 劳务班组分包合同
- 2024版建筑施工合同标的工程质量及进度补充协议2篇
- 玻璃厂选址报告范文
- 铝合金自行车制造购销合同2024
- 灵芝黑咖啡采购合同范本
- 食堂合作协议
-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答案
- 亲子阅读陪伴成长PPT
- 工程主要材料总需用量计划表(样表)
-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
- 计算机网络地址解析协议ARP
- 石膏基础知识简介
- 【三级联动】2020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学校自查项
- 《珠宝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我是汽车设计师》评课稿
- 法律法规清单2023
- 养老院食物中毒应急预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