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答谢中书书》过关训练_第1页
02《答谢中书书》过关训练_第2页
02《答谢中书书》过关训练_第3页
02《答谢中书书》过关训练_第4页
02《答谢中书书》过关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谢中书书》(过关训练)知识卡片文言文之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5)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8)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①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9)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晓雾(xiǎo)

沉鳞(lín)

夕日欲颓(tuī)B.石壁(bì)

猿鸟(yuán)

与其奇者(yǔ)C.欣然(xīn)

相与(yǔ)

五色交辉(huī)D.积水(jī)

竹柏(bǎi)

解衣欲睡(jiè)2.下面对《答谢中书书》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由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色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二、填空题3.写出汉字。tuí()

lín()

suì()

xìng()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3)夕日欲颓

(4)沉鳞竞跃(5)实是欲界之仙都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字子瞻,号,是朝的家。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6.理解性默写填空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2)《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句了是“,。,”。(3)《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句是“。,”。7.直接性默写填空。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8.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答(2)俱(3)欲颓(4)沉鳞(5)念(6)但(7)相与(8)空明

(9)户(10)盖三、课内阅读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下列问题。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0.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11.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1)猿鸟乱鸣(2)沉鳞竞跃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中考真题(一)(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答谢中书①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始得西山宴游记③柳宗元自余为僇人④,居是州,恒惴⑤栗。其隟⑥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①谢中书:即谢征,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②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③《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④缪人(lù):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⑤惴栗:恐惧不安。⑥隟(xì):同“隙”,指空闲时间。1.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

(歇:消散)B.夕日欲颓

(颓:颓废)C.穷回溪

(穷:走到尽头)D.倾壶而醉

(倾:倒出来)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B.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C.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觉而起,起而归。4.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二)(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邑人奇之6.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7.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8.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中考模拟一、课内阅读1.(2023·河南商丘·统考三模)阅读《答谢中书书》,完成问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B.四时俱备

有时见日C.夕日欲颓

吾日三省吾身D.沉鳞竞跃

负势竞上(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本文是写景的佳作。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在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4)“出世”是一种人生态度,就是远离现实政治,逍遥处世。这种人生态度在陶弘景身上得以充分地体现。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链接材料】谢安,字安石。初辟①司徒府,除②佐著作郎,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许询游处③,出则游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吏部尚书范汪④举安为吏部郎,安以书拒绝之。(取材于《晋书•谢安传》)【注】①辟:召,征召。②除:任命官职。③弋:泛指射猎。④范汪:字玄平,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著名医学家。二、对比阅读(一)(2023·湖南娄底·统考三模)【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藏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至于夏水/襄陵C.常/有高猿长啸 D.实是/欲界之仙都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缺点) B.林寒涧肃(严肃)C.沉鳞竞跃(鱼) D.晓雾将歇(歇息)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多用四字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以散句为主,将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完美结合。B.【甲】文以分总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高、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C.【甲】文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描绘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山水各异,其美略同,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流传。5.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请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二)(2023·河南周口·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吾自发①寒雨,全行日少。去亲为客,如何如何!夕景欲沉,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②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寒暑难适,汝专③自慎,夙夜戒④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⑤,辞意⑥不周。(节选自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有删改)【注释】①发:出发。②再:第二次。③专:专注。④戒:叮嘱。⑤草蹙(cù):仓猝,匆忙。⑥辞意:措辞达意。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清流见底

见渔人,乃大惊

开门见山物思人B.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攻其不备C.夕日欲颓

七十而从心所欲

欲言又止D.实是欲界之仙都

此皆良实

脚踏实地8.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请简要分析文甲文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10.甲文在句式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11.两个文段在写景时都描写了夕阳、晓雾和鸟儿,其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三)(2023·辽宁辽阳·统考三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答谢中书书》)【乙】湖山之佳,无如清晓春时。当乘月至馆景生残夜水映岑楼,而翠黛临阶,吹流衣袂,莺声鸟韵,催起哄然,披衣步林中,则曙光薄户,明霞射几①,轻风微散,海旭乍来。见沿堤春草霏霏,明楣如织,远岫②朗润出林,长江浩渺无涯,岚③光晴气,舒展不一,大是奇绝。(选自《小窗幽记》)【注释】①几:原指矮而小的桌子。这里指“几案”。②岫(xiủ):峰峦。③岚:山林中的雾气。1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高峰入云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夕日欲颓

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C.湖山之佳

何陋之有《陋室铭》D.则曙光薄户

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1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2)远岫朗润出林,长江浩渺无涯。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当乘月至馆景生残夜水映岑楼。15.【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用声响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之感。其中描写鸟鸣的句子分别是:,。16.【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四)(2022·江苏·统考一模)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有泉焉,其始出石罅①,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鲼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有二脊令②,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奎上人③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节选自刘基④《活水源记》)【注释】①罅(xià):裂缝。②脊令:鸟名。③奎上人:当时的一位僧人。④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为官清明,体恤民情。【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两处)乃溢而西南流1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名之曰活水源②出之不穷③恒从竹中下④晓雾将歇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0.【甲】文画线句写活水源及其周围的小生物有何用意?21.同是写景,请结合【甲】【乙】选段内容,简析作者的志趣有什么不同之处。(五)(2023·山西大同·校联考三模)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2.与“重岩叠嶂”中的“重”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德高望重 B.山重水复23.请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翻译:。24.古人作诗,总能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请从下面诗中找出通过植物描摹早春景致的诗句,并简析这句诗是怎样突出早春特点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句:批注:25.以上两篇古文的作者都在写景中加入了动物的描写,但作用有所不同。请你说说以上两文中的画线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六)(2023·安徽芜湖·统考三模)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①,感生平于畴日②,抚弦登陴③,岂不怆悢④!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选自丘迟《与陈伯之书》)【注】①陈伯之原是梁的江州刺史,后来投魏,这封信是丘迟劝他临阵归降,所以说是“故国之旗鼓”。②畴日:昔日。③弦,弓弦;陴,城墙上的女墙。④怆悢:悲伤。2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五色交辉

交辉:

(2)四时俱备

四时:(3)岂不怆悢

岂:

(4)人之情也

之:27.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28.【甲】【乙】两文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七)(2023·北京海淀·二模)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朝廷唯以文义①处之,不以应实②相许。出③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④朔⑤。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宋书•谢灵运传》,有删改)[注]:①文义:这里指文辞之事。②应实:这里指有实权的职务。③出:外放,到地方任职。④旬:十天。⑤朔:一个月。2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有备无患B.夕日欲颓

颓然乎其间

断壁颓垣C.灵运素所爱好调素琴,阅金经

素湍绿潭D.遂肆意游遨

遂许先帝以驱驰

遂逐齐师3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翻译:晨雾将要消散,猿、鸟乱糟糟地啼叫着。理解:作者高卧山中,却被猿鸟的啼叫惊扰了好梦。这里作者借对猿鸟惊梦的厌倦反衬出自己远离尘嚣的悠闲。【乙】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自从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就再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理解:在作者看来能欣赏自然之美的人很少,其中既有对人们不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遗憾,也暗含自己能发现自然之趣的自豪。【丙】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翻译:朝廷只让他做文辞之事,并不把有实权的职务交给他。理解:朝廷并不相信谢灵运有治世之才,只让他做处理文辞之事。直到出任永嘉太守后,谢灵运的政治能力才得以展现。31.从乙文内容来看,康乐公谢灵运“能与其奇”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回答。(八)(2023·安徽合肥·统考三模)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画眉鸟①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注】①本诗写于欧阳修受朝中排挤,被贬滁州期间。3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五色交辉

交辉:(2)晓雾将歇

歇:(3)夕日欲颓

颓:(4)始知锁向金笼听

始:33.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山花红紫树高低”这句诗意境幽美,请描述画面并加以赏析。34.请结合《答谢中书书》《画眉鸟》,简要分析两位作者人生志趣的异同。(九)(2023·广东潮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3)夕日欲颓3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夕景欲沈,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风吹雷飙,夜戒前路。下弦内外,望达所届。(节选自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3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日逾十晨

(2)晓雾将合3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39.甲、乙两篇选文都描写夕阳、晓雾、鸟儿,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十)(2023·云南曲靖·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殿前剔牙松②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③诸公游此。予弟中郎④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⑤,作六桥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⑦乎?(选自袁宗道《极乐寺纪游》)【注释】①张盖:张开的车盖。②剔牙松:一种针叶松。③黄思立:人名。④中郎:袁宗道的二弟。⑤进贤冠:文中指弃官退隐。⑥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⑦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这里指“心愿”。(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晓雾将歇

②夕日欲颓③极乐寺去桥可三里④思立亦以为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②马行绿荫中,若张盖。(3)【甲】文“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试做简要分析。(4)【甲】【乙】两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共同情感是什么?(十一)(2023·云南曲靖·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故郫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①,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竟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②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③颐物④,悟衷⑤散赏⑥。(选自吴均《与施从事书》)[注释]①干天:直插云霄。干,连接。②春罗:一种地衣类植物。③荡累:消除忧虑。④颐物:流连物态以怡养性情。⑤悟衷:内心有所感悟。⑥散赏:自由欣赏。4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夕日欲颓

颓:(2)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3)孤峰入汉

入:(4)春罗被径

被:4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43.【甲】文所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44.【甲】【乙】两文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请从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各选一个共同点,简要分析。(十二)(2023·山东菏泽·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晚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①,谒②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③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④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凝真观:巫山道观名,供奉着巫山神女。②谒:拜见。③议者:同行议论的人。④祝史:祠庙中主持祭礼者。4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成人之美

芳草鲜美

山川之美B.前人之述备矣

有备无患

四时俱备C.无丝竹之乱耳

猿鸟乱鸣

心烦意乱D.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悉以咨之

悉如外人46.下列各项中,句式与“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相同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C.帝感其诚。 D.见渔人,乃大惊。4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8.甲文段结尾处“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9.甲乙两个文段都是描写山水的,分析两者在景物描写手法上的不同。(十三)(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山树为盖①,岩石为屏,云从栋②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③之者,可垂钓于枕上。蚓又潺湲洁沏,料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节选自白居易《冷泉亭记》,有删改)[注]①盖:伞。②栋:指亭梁。③狎(xiá):亲昵,亲近。5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四时俱备

四时:

(2)晓雾将歇

歇:(3)可濯足于床下

濯:

(4)潜利阴益

益:5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山树为盖,岩石为屏。52.【甲】文中直接体现作者对山川之美的赞叹的句子是“”;【乙】文中表明冷泉亭带给人们的益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句子是“”。(用原文语句填空)53.【甲】【乙】两文主人公有怎样相似的生活态度?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十四)(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②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③。惭愧!惭愧!(选自苏轼《书临皋亭》)【注释】①几:矮而小的桌子。②坌(bèn):并,一起。③万物之备:自然所赐予的一切。5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四时俱备

时:(2)晓雾将歇

歇:(3)倚于几上

倚:(4)当是时

是:5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若有思而无所思。56.山有情,水有意,山水有清韵,作者用美言绘美景。【甲】文中“A”(原文),用仰观、俯察的视角写出山高水净之美;接着,用平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描绘出绚烂多彩的四季之美;全文用B(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静谧与灵动之美。57.你认为苏轼是不是陶弘景心中的“与其奇者”,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十五)(2022·上海金山·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乙】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丙】子路受教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①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②?”孔子曰:“括③而羽之,缺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注释】①揉:用人工把竹木之类变形。②何学之有: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呢?③括:这里指给箭的末端做一番加工。58.【甲】诗的作者刘禹锡,我们曾经在教材中也学过他写的《》一文。5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四时俱备()

(2)子路见孔子()60.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是要用你的的能力努力学习,怎么会有人赶得上呢?B.但是要用你的的能力努力学习,怎么会有人和你一样?C.只是凭借你的天赋才能,再加上你学习,怎么会有人赶得上呢?D.只是凭借你的天赋才能,再加上你学习,怎么会有人和你一样?61.【甲】诗和【乙】文的写作对象都很明确。前者是写给,后者是写给。【丙】文标题的意思是。62.【甲】诗和【乙】文中都有景物描写,但写法和效果不同。请以画线句为例作简要分析。63.【甲】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乙】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丙】文结尾子路“敬受教”是因为他明白了的道理。

《答谢中书书》(过关训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晓雾(xiǎo)

沉鳞(lín)

夕日欲颓(tuī)B.石壁(bì)

猿鸟(yuán)

与其奇者(yǔ)C.欣然(xīn)

相与(yǔ)

五色交辉(huī)D.积水(jī)

竹柏(bǎi)

解衣欲睡(jiè)【答案】C【详解】A.“夕日欲颓”的“颓”应读tuí;B.“与其奇者”的“与”应读yù;D.“解衣欲睡”的“解”应读jiě;故选C。2.下面对《答谢中书书》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由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色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答案】C【详解】C.理解有误。“乱”是“此起彼伏”的意思。不是“繁多杂乱”之意。故选C。二、填空题3.写出汉字。tuí()

lín()

suì()

xìng()【答案】颓鳞遂荇【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的掌握。汉字字音字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养成多读、多写、多积累的好习惯,注音平翘舌、多音字等的区分,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题目。该题中注意“颓”和“荇”的书写。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3)夕日欲颓

(4)沉鳞竞跃(5)实是欲界之仙都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案】季节消散坠落争相实在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详解】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平时学习应加强此方面的积累,注意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本题重点掌握:四时:四季。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实:确实,的确。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5.《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字子瞻,号,是朝的家。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答案】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文化常识要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的归纳积累,了解掌握常见的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这样才能轻松应对题目。本题《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6.理解性默写填空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2)《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句了是“,。,”。(3)《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句是“。,”。【答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壁、俱备、歇、猿、颓、鳞、竞跃”等字词的正确书写。7.直接性默写填空。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答案】高峰入云沉鳞竞跃【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重点字“峰、鳞、竞”的书写。8.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答(2)俱(3)欲颓(4)沉鳞(5)念(6)但(7)相与(8)空明

(9)户(10)盖【答案】回复全、都将要坠落指水中潜游的鱼考虑,想到只是共同,一起形容水的澄澈门大概是【详解】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注意,(1)题目《答谢中书书》中,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3)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4)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7)相与步于中庭: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10)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三、课内阅读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下列问题。9.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0.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11.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1)猿鸟乱鸣(2)沉鳞竞跃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答案】9.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10.全文抓住“美”字来写。写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鱼儿;这些景物在描写上的特点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11.“乱”字描绘出猿啼鸟鸣的热闹景象。“竞”字表现出清流之鱼争相喋水的活跃场景。12.议论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作用: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同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分析】9.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知,本文主要描写了自然山川的美景,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本文第一句话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描写和议论。10.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第一小题的分析可知,本文第一句为中心句,全文都是围绕第一句中的“美”展开的。写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鱼儿;这些景物在描写上的特点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是静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是动景;其中“猿鸟乱鸣”从听觉写,其他从视觉写,有声有色。11.本题考查赏析字词。作答时,需先正确翻译指定句子,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章主旨分析其表达作用即可。①句意为: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乱”意思是此起彼伏,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啼鸟鸣的热闹景象。②句意为: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竞”意思是竞相,用上“竞”,赋予鱼儿以人的情感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清流之鱼争相喋水的活跃场景。12.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掌握。一般情况下,文章的最后一段会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点明主旨。本文的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为议论的表达方式,意思是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同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期与谢公比肩的得意之感。【点睛】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中考真题(一)(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答谢中书①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始得西山宴游记③柳宗元自余为僇人④,居是州,恒惴⑤栗。其隟⑥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①谢中书:即谢征,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②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③《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④缪人(lù):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⑤惴栗:恐惧不安。⑥隟(xì):同“隙”,指空闲时间。1.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

(歇:消散)B.夕日欲颓

(颓:颓废)C.穷回溪

(穷:走到尽头)D.倾壶而醉

(倾:倒出来)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B.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C.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觉而起,起而归。4.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答案】1.A2.C3.(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4.《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解析】1.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有误,句意为: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颓,坠落;故选A。2.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句话的意思是: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写的是作者与同伴每天的行为,它们的后面都应该停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是说任何一个偏远的地方都去过,二者之间应该停顿。所以,正确的停顿应为: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故选C。3.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复,又;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2)句重点词语:觉,睡醒;起,起来;归,回家。4.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甲文《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乙文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作者自称为“僇人”,即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惊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贬后的心情。这三个字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陶醉一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贬永州,时时感到屈辱、压抑,政治上失败,才华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负无法实现,于郁闷痛苦之中,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例如,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现;写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点睛】参考译文: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乙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三)(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邑人奇之6.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7.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8.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答案】5.A6.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

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7.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若答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其它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即可。8.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

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评价二

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解析】5.A.具有、具备,所以A意义相同。B.它,指前文提到的那座山/他们,所以B意义不相同。C.告/道歉,所以C意义不相同。D.奇丽/以……为奇,所以D意义不相同。故选A。6.本题考查描绘文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文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文,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这句话的意思是: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7.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描写方法及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先关语句来分析即可。第一问:阅读甲乙两文,了解内容,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中可知,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第二问:结合第一问的描写方法来分析作用即可。从“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来回答即可。8.本题考查理解语句和评价语句。第一问:阅读全文,了解内容,“仁智所乐,岂徒语哉”的意思是: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我们可以从“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等方面回答。第二问:阅读全文,了解内容,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从赞同活不赞同方面来回答;如赞同,围绕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来回答;不赞同。从“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来回答。参考译文:【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乙】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中考模拟一、课内阅读1.(2023·河南商丘·统考三模)阅读《答谢中书书》,完成问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B.四时俱备

有时见日C.夕日欲颓

吾日三省吾身D.沉鳞竞跃

负势竞上(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本文是写景的佳作。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在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4)“出世”是一种人生态度,就是远离现实政治,逍遥处世。这种人生态度在陶弘景身上得以充分地体现。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链接材料】谢安,字安石。初辟①司徒府,除②佐著作郎,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许询游处③,出则游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吏部尚书范汪④举安为吏部郎,安以书拒绝之。(取材于《晋书•谢安传》)【注】①辟:召,征召。②除:任命官职。③弋:泛指射猎。④范汪:字玄平,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著名医学家。【答案】(1)D(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3)甲文中,“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晓雾将歇;夕日欲颓,由静到动、富有生机的山川图。(4)谢安借病辞官,流连山水,体现出他无意为官的出世态度。【详解】(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书:官职名称/书信;B.时:季节/时候;C.日:太阳/每天;D.竞:都是“争着”意思;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复:又。与: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奇:指山水之奇异。(3)本题考查写景方法的理解和分析。《答谢中书书》中的“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写出了山川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特点。“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夕阳的余晖中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传达了生命气息,写出了山川静中有动,富有生机和活力。(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阅读拓展。根据材料中“初辟司徒府……以疾辞”(最初被司徒府征召……用生病作托辞不去就任)“出则渔弋山水……无处世意”(出门就游山玩水捕鱼打猎……回屋就吟咏诗赋写作文章,无入世为官的想法)“安以书拒绝之”(谢安用书信拒绝了他),和友人流连山水,推辞征召和举荐,可见他无意为官的出世态度之坚决。【点睛】参考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链接材料】谢安,字安石。最初被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用生病作托辞不去就任。寄居在会稽,与王羲之及许询交游相处,出门就游山玩水捕鱼打猎,回屋就吟咏诗赋写作文章,无入世为官的想法。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担任吏部郎,谢安用书信拒绝了他。二、对比阅读(一)(2023·湖南娄底·统考三模)【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藏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至于夏水/襄陵C.常/有高猿长啸 D.实是/欲界之仙都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缺点) B.林寒涧肃(严肃)C.沉鳞竞跃(鱼) D.晓雾将歇(歇息)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多用四字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以散句为主,将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完美结合。B.【甲】文以分总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高、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C.【甲】文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描绘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山水各异,其美略同,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流传。5.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请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答案】2.D3.C4.D5.(1)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6.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解析】2.考查朗读节奏。A.句意:在三峡七百里之间。“自”为介词,与“三峡七百里中”构成介宾短语,停顿为:自/三峡七百里中;B.句意:等到夏天水涨。“至于”为连词,紧承主谓短语“夏水襄陵”,停顿为:至于/夏水襄陵;C.句意: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常有”副词,修辞主谓短语“高猿长啸”,停顿为:常有/高猿长啸;故选D。3.考查文言词语理解。A.句意: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缺口;B.句意: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肃:肃杀凄凉;D.句意: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歇:消散;故选C。4.考查内容理解辨析。A.有误,【乙】采用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将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完美结合;B.有误,【甲】文以总分思路构文;C.有误,【甲】文按夏、春冬、秋的顺序进行描写;故选D。5.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长啸:拉长声音鸣叫;属引:接连不断。(2)康乐:南朝的谢灵运;未复有:不再有;与:参与,这里指欣赏。6.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根据第二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知,到夏季江水漫上山陵,水势浩大,气势磅礴,令人震撼;根据第三段“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可知,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景色优美令人沉醉;根据第四段“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可知,秋季万物萧索,伴有猿的哀鸣,给人以凄清哀婉之感,令人感伤。【点睛】参考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二)(2023·河南周口·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吾自发①寒雨,全行日少。去亲为客,如何如何!夕景欲沉,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②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寒暑难适,汝专③自慎,夙夜戒④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⑤,辞意⑥不周。(节选自鲍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