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三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1页
题型三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2页
题型三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3页
题型三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4页
题型三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三鉴赏诗歌的语言——品字、赏句,熟悉风格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炼字(学品词)、诗眼(能悟境)、炼句(习涵咏)和风格(会概括)。【知识图解】突破一炼字(学品词)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歌中,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往往是最能表达其思想感情、体现其匠心的字。因此,一首诗歌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所谓炼字,主要是指锤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叠词等几类词。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课本复习——考题在课外,方法课内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开头说此处是“空山”,而后面却写了人的活动,你觉得“空山”一语用得是否准确?有何作用?准确。说“空山”是因为山太大、太空旷,只有少量的一些人活动,而且“空山”给人世外桃源之感。【思路导引】

1.动词分析时可从人(物)的动作特点的角度进行,同时,要注意挖掘动词在语境中的“动态之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穿”“拍”“卷”三字生动形象,请加以品味。答案:“穿”字,化静为动,写出了乱石的陡峭、高耸;“拍”字,运用拟人手法,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卷”字,表现了江涛冲击堤岸后形成浪花的力度。这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描摹出赤壁山势的险要高峻和水势的汹涌澎湃,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古战场雄壮的画面。2.形容词分析时要注意其修饰的生动传神和语意双关,同时注意所用的修辞和形容词活用情况。请简析“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中“阔”字的作用。答案:“阔”字既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又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惆怅。3.副词运用得恰到好处,能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也能表现某种状态的程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中的“方”“始”有何表达作用?答案:表现了生命尽头透出的一股执着与坚韧的精神力量。4.数量词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古诗中的数量词,虚指、泛指的多,实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量词常常采用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中的“三千丈”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案:“三千丈”运用夸张修辞,表现出了作者深深的忧愁。5.叠词具有强调作用,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使感情更加绵密曲折,在形式上形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中有哪些叠词?其表达效果如何?请加以赏析。答案:“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情之悲怆。七组十四个叠字,形象、细致而深入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为全词奠定了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蕴愁,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读来仿佛可以听到词人那迟缓沉重的足音。【答题建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畲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答案: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鉴赏用语规范:句式参考:……字(扣题目)描写了……,凸显/刻画了……之势/态(扣格式)。词语选择:耸峙欲错、江崖陡峭、峥嵘、群峰相连、密集、重叠(扣关键词)。【即练即悟】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劳停驿[注]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注]

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答案:①“荒”是荒凉、冷落,“瘦”指瘦瘠;②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③“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处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解析:答题时,首先要明确哪一种比较好。其次,把所选择的词语放在诗句中加以理解,在阐明句意的基础上,点明诗人蕴含在诗句中的情感。比较两种颈联诗句可知,“臂弱”“眼昏”与“臂健”“眼明”表明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体状况,这是异;但“嫌弓力软”“识阵云高”却不因身体状况不同而改变,这是同。可结合注释中介绍的诗人的身份以及前两联中的“学六韬”“曾因国难披金甲”等内容,把握诗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答案:(示例1)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诗人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诗人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示例2)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诗人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诗人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突破二诗眼(能悟境)赏析“诗眼”类题型从归类上看,从属于“炼字”题,但因“赏析诗眼”题的方法与“炼字”题有区别,故单列题型讲解。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课本复习——考题在课外,方法课内“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深”字为诗眼,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深情厚谊。【思路导引】

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的诗眼是什么?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案:“愁”为诗眼,表达了诗人的乡愁。2.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的诗眼是哪个字?词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该诗眼的表达效果如何?答案:“闹”为诗眼。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的诗眼是什么?该字属于哪种词类活用现象?其表达效果如何?答案:“绿”为诗眼。“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用“绿”描写春风,把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化为视觉,既表现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一诗的诗眼是什么?你作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答案:“好”为诗眼。一是暗扣诗的题目“喜雨”的“喜”,二是统领全诗。全诗围绕“好”字展开:一好雨“知时节”,当春发生,春天正需要雨水,恰好春雨来了;二好它悄悄而来,滋润万物细细无声;三好夜里下不停,下得充足、透彻;四好天晓时花朵带湿而怒放,锦官城花朵重重,花且如此,禾苗生长就可想而知了。“好”字又统领各句的诗眼:知、生、潜、润、俱、独、湿、重。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句的诗眼是哪个字?有何表达效果?答案:“倍”为诗眼。倍,更加。反衬此时的孤单,强调思乡念亲的情怀。【答题建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凝香斋①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砂清耳漱寒流。沉心细细

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注]

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其一,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之所。悠游西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记自身乃一地方“古诸侯”。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揽胜;其二,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其三,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展开。鉴赏用语规范:句式参考:该字……(扣题目)表现了……,全诗围绕……展开(扣格式)。词语选择:总揽、特征、清幽、紧扣、展开(扣关键词)。

【即练即悟】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字是贯串全诗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①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为基调。②第一句写初至燕台这地势险要的边塞重镇而心为之“惊”,第二句写诗人因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因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因猎猎军旗飘扬而“惊”。颈联写作者因汉军进攻时意气昂扬和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最后两句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酬平生之志。③全诗以“惊”为感情基调,展现了诗人的心灵震撼。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注]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观念。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日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突破三炼句(习涵咏)炼句,顾名思义,就是锤炼句子,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或以少总多、婉曲坦陈等表现手法,使诗句精警动人。前人论诗有“句乃诗之眼”之说,名篇之中不能没有格外精警动人的佳句。赏析之要,赏句为妙。因此“赏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赏析诗句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炼句五角度课本复习——考题在课外,方法课内“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这首诗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颔联描写了一幅星星垂在天边,原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的宏大画面。动静结合,写出了雄浑阔大的景象,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也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思路导引】怎样答好赏句题?1.从语句特点出发,把握句法(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常的语序是什么?作者如此处理的表达效果如何?答案:“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这样倒装,突出了词人对英雄的景仰之情。(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它在句式上有何特点?如此表达有何效果?答案:(2)纯名词组合成句,省略动词(意象叠加)。这两句选取了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组合在一起,勾勒出旅人早行的图画;意象具足,所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具有极大的包孕性,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2.从表达技巧出发,鉴赏特别之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表达效果?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鸟的惊心表现出来。运用了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3.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明确句子的作用请赏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表达效果。答案: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答题建模】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黑林①吴兆骞②黑林天险削难平,唐将曾传此驻兵。形胜万年雄北极,勋名异代想东征。废营秋郁风云气,大碛霄闻剑戟声。历历山川攻战地,只今旌甲偃边城。[注]

①黑林:黑松林,在长白山一带。②吴兆骞(1631-1684):清初诗人,遣戍黑龙江宁古塔二十三年,诗作慷慨悲凉。颈联被誉为“笔致深折,曲有其妙”,意思是笔术神巧、意蕴精妙,请简要赏析神巧、精妙之处。答案:①视听结合。视觉上“秋日风云”之色,听觉上“剑戟交接”之声,写出塞外边关的雄壮苍凉。②虚实结合。实写如今废弃军营、旧垒残存,虚写沙场当年之鏖战至今似可听闻。③寓情于景。作者融内心的悲愁与感慨于眼前的景物之中,“废营”可见其痛心,“秋郁”足显其郁结,“大碛”“剑戟”可表其钦慕,雄放笔调中含有复杂情绪。④对比反衬。以“废营秋郁”与颔联“形胜万年”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衬出如今的萧瑟凄凉。鉴赏用语规范:句式参考:……(扣题目)运用了……,表现了……(扣格式)。词语选择:视听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对比反衬(扣关键词)。【即练即悟】1.侧重内容与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答案:“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解析:赏析时主要从内容、形式和思想情感上入手。内容和思想情感可以合二为一;形式上主要针对写作手法来谈。这是个写景的句子,从听觉、视觉等角度来描写,突出幽静之意境。唐人写静,常以动相制,譬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便是这方面的经典名句。该诗中“谷静风声彻”亦是以动制静;而“山空月色深”体现的则是视觉感受,其中“深”字用得尤为高妙,反复吟咏,便有身临其境之感了。2.侧重结构与手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注]。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

杪:树梢。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答案:夕阳还有一竿高,离天黑尚早。这时主人公后悔不应该让朋友这么早离去,转而埋怨催朋友离去的人。该句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解析:该句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但其处在全词的结尾,就有了卒章显志的作用。理解时既要注意词句内容,也要注意其在结构上的特别之处。应先答出“怪人催去早”的意思,再结合全词分析。突破四风格(会概括)所谓语言风格,是指作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不同作者的作品或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风格,也是鉴赏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要记住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等,以便恰当表述,规范答题。课本复习——考题在课外,方法课内试分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豪放风格。①意象豪放。词人选择了“大江、乱石、惊涛、雪”等雄壮有力的意象,意象豪放。②意境开阔。词的上阕描写了“大江东去”的阔大场面及古战场的雄奇,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富有气魄的画面。③情感旷达。虽然词人在抒发壮志难酬的悲伤,但并不囿于此,而是“还酹江月”,表达了词人超脱、旷达的胸襟。【思路导引】

1.从诗歌种类入手“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这首曲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答案:诙谐幽默。诗庄,词媚,曲谐。【知识卡片】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2.从作者入手(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作品的语言风格也不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这首词有着怎样的语言风格?答案: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这是李清照前期词作。【知识卡片】常见作家语言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辛弃疾的慷慨悲壮苏轼的豪放旷达

郊寒岛瘦3.从诗句中的意象、意境、语言力度入手“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答题建模】【回顾拓展】请判断下列诗词名句的语言风格,并理解其特点。

诗句语言风格特点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①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②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③

清新自然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的诗中平淡质朴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意华美绚丽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⑤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⑥

委婉含蓄意在言外,曲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婉约缠绵“曲、细、柔”,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明快简洁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⑧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⑨

悲壮慷慨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雄奇豪放骨力挺健,气势雄伟沉郁顿挫深沉蕴藉,音韵铿锵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

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答案:①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