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行业安全操作规程与应急处理TOC\o"1-2"\h\u27310第1章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5167081.1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5172011.1.1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5263811.1.2安全管理人员配置 537121.2安全生产责任制 5284831.2.1各级管理人员责任 5222921.2.2技术人员责任 548701.2.3操作人员责任 64078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97731.3.1安全生产基本制度 679351.3.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67981.3.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275861.4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627351.4.1安全培训内容 670961.4.2安全培训方式 6283801.4.3安全教育制度 6132181.4.4安全培训考核 630700第2章电力设备操作安全规程 7193722.1发电机组操作安全规程 795372.1.1操作前准备 7138082.1.2操作过程 760932.1.3紧急处理 7127812.2变压器操作安全规程 7292072.2.1操作前准备 7237902.2.2操作过程 7219122.2.3紧急处理 7200872.3高压开关设备操作安全规程 8204682.3.1操作前准备 823422.3.2操作过程 8242612.3.3紧急处理 8275752.4电力线路操作安全规程 8100192.4.1操作前准备 8274012.4.2操作过程 897412.4.3紧急处理 825934第3章电力设备检修与维护安全规程 823883.1检修作业安全管理 981503.1.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973633.1.2检修作业过程管理 9194743.1.3检修作业验收 9219063.2维护保养作业安全管理 955653.2.1维护保养计划 957353.2.2维护保养作业过程管理 929013.2.3维护保养记录与评估 9226463.3高空作业安全管理 9315573.3.1高空作业准备 926813.3.2高空作业过程管理 9295473.3.3高空作业验收 10155143.4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10158513.4.1临时用电方案制定 10103793.4.2临时用电设备检查 10198143.4.3临时用电现场管理 1024401第4章电力应急预案与应急处理 10235634.1电力应急预案制定 10293384.1.1预案制定原则 10235884.1.2预案制定依据 10239574.1.3预案内容 1035884.2电力应急处理流程 11208944.2.1报告 11283004.2.2应急响应 11279694.2.3现场处置 1127124.2.4调查与分析 11226244.3电力应急演练 11263884.3.1演练目的 11221454.3.2演练内容 11272814.3.3演练组织与实施 11103804.4电力应急物资与设备 12236864.4.1应急物资储备 1285824.4.2应急设备配置 12285864.4.3应急资源保障 1211783第5章电气火灾与爆炸应急处理 12143415.1电气火灾预防措施 12195825.1.1设备选型与安装 12129725.1.2运行维护 1293465.1.3安全管理 12297715.2电气火灾扑救方法 1376195.2.1发觉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火灾现场及相关区域的电源,避免火势扩大。 13319605.2.2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扑救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369925.3爆炸应急处理 13251405.3.1发生爆炸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13261945.3.2切断现场及相关区域的电源、气源、油源等,防止扩大。 13206135.3.3报告上级部门,请求支援。 13275085.3.4配合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保证现场安全。 1357605.4火灾调查与处理 13185605.4.1发生后,应及时组织调查,查明原因。 13258665.4.2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13215035.4.3加强后续的跟踪管理,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13258125.4.4对火灾进行记录,归档保存,为今后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1322248第6章电力设备应急处理 1366226.1设备故障排查与诊断 13124416.1.1故障排查流程 1330756.1.2故障诊断方法 1381046.2设备应急处理措施 1494706.2.1应急处理原则 14323496.2.2应急处理措施 14306046.3设备修复与替换 14306696.3.1设备修复 141436.3.2设备替换 1489386.4设备原因分析与预防 14149486.4.1原因分析 1469236.4.2预防措施 1423493第7章电力人身伤害应急处理 15106787.1触电应急处理 1599737.1.1立即切断电源 15296187.1.2救援与隔离 1548677.1.3现场急救 15275587.2高空坠落应急处理 15103427.2.1紧急救援 1579017.2.2现场保护 15295087.2.3现场急救 15217247.3机械伤害应急处理 15166697.3.1紧急停机 152367.3.2救援与隔离 15196417.3.3现场急救 15155697.4现场急救与医疗救援 16211227.4.1现场急救原则 16323097.4.2急救技能培训 1663237.4.3医疗救援 1611877.4.4救援设备与药品 164614第8章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安全 16112558.1环境保护措施 16140208.1.1制定环境保护计划,明确电力行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6285928.1.2优化生产过程,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16203258.1.3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保证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1634718.1.4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设备故障导致的环境污染。 1613138.1.5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提高环保设施处理效果。 16272358.1.6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测、校验,保证其稳定、可靠运行。 16287118.2职业病预防与控制 16127838.2.1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对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 16226038.2.2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劳动条件。 16131348.2.3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保证员工身心健康。 16175178.2.4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病发生。 17177398.2.5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评价,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1756158.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767778.3.1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职责。 1763788.3.2开展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技能。 17274138.3.3建立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17304748.3.4对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17191948.3.5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监管,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17108008.4环境与职业健康应急处理 17297408.4.1制定环境与职业健康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程序和应急措施。 17136488.4.2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的充足、有效。 17211908.4.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环境与职业健康的能力。 17238538.4.4在发生环境与职业健康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减轻影响。 17177458.4.5后对应急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类似的能力。 1710191第9章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监控 17237519.1运行监控设备配置与管理 17248219.1.1监控设备配置 174749.1.2监控设备管理 1748169.2运行数据监测与分析 18207839.2.1数据监测 1876189.2.2数据分析 18201389.3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 18120309.3.1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18204919.3.2信息化管理措施 1854329.4电力系统安全评估与改进 18167369.4.1安全评估 18112109.4.2安全改进 1914875第10章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 19612610.1工程项目安全策划 192043110.1.1安全策划依据与原则 191255710.1.2安全生产目标 191532910.1.3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192973910.1.4安全生产制度 192142310.1.5安全技术措施 19919910.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9383210.2.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1949310.2.2施工现场安全设施 193035310.2.3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191306510.2.4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202602310.3工程项目验收与投运 201233610.3.1验收程序与标准 20668110.3.2验收组织与人员 202810210.3.3投运前安全检查 201349410.3.4投运后安全监测 203057210.4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制度 20419910.4.1安全生产考核指标 202740710.4.2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202035210.4.3安全生产处理 202185610.4.4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20第1章安全管理基本要求1.1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本节主要阐述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组织架构设置。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安全管理组织及其职责,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网络。1.1.1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电力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对下属各部门及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1.1.2安全管理人员配置电力企业应配置适量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实施、监督和检查工作。1.2安全生产责任制本节主要明确电力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1.2.1各级管理人员责任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领导责任,要求其对所负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1.2.2技术人员责任明确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技术指导责任,要求其保证生产技术符合安全生产要求。1.2.3操作人员责任明确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直接责任,要求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本节主要阐述电力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1.3.1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制定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计划、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投入等在内的基本制度。1.3.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包括设备设施管理、作业过程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处理等在内的管理制度。1.3.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制定针对各类设备设施、作业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要求。1.4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本节主要阐述电力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1.4.1安全培训内容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案例教育等。1.4.2安全培训方式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安全培训效果。1.4.3安全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对新入职员工、转岗员工、复岗员工等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1.4.4安全培训考核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考核,保证培训效果,对未通过考核的员工不得安排独立操作。第2章电力设备操作安全规程2.1发电机组操作安全规程2.1.1操作前准备在进行发电机组操作前,操作人员应熟悉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并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应保证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外观完好,无异常现象。2.1.2操作过程(1)启动发电机组前,检查冷却水、燃油、润滑油等是否符合要求。(2)启动发电机组时,保证与电网断开,避免对电网造成冲击。(3)运行过程中,密切监视发电机组各项参数,如电压、电流、水温、油温等,保证其正常运行。(4)停止发电机组时,先逐步卸载,待机组稳定后再切断电源。2.1.3紧急处理(1)如发觉发电机组运行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负载,并及时报告并处理。(2)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并采取相应灭火措施。2.2变压器操作安全规程2.2.1操作前准备操作人员应熟悉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并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检查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外观完好,无漏油、变形等异常现象。2.2.2操作过程(1)变压器投入运行前,检查绝缘电阻、绕组直流电阻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2)变压器送电时,保证其与电网断开,避免产生冲击电流。(3)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密切关注油温、油位、冷却装置等参数,保证其正常运行。(4)变压器停电时,先断开负载,再切断电源。2.2.3紧急处理(1)如发觉变压器运行异常,应立即报告并处理,必要时降低负载或停运。(2)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立即切断变压器电源,并采取相应灭火措施。2.3高压开关设备操作安全规程2.3.1操作前准备操作人员应熟悉高压开关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并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检查设备外观完好,无放电、烧蚀等异常现象。2.3.2操作过程(1)高压开关设备操作前,保证设备处于冷态,断路器分合闸位置正确。(2)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保证操作正确无误。(3)高压开关设备运行过程中,密切监视设备状态,如温度、声音、气体压力等,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3.3紧急处理(1)如发觉高压开关设备运行异常,应立即报告并处理。(2)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立即切断设备电源,并采取相应灭火措施。2.4电力线路操作安全规程2.4.1操作前准备操作人员应熟悉电力线路的结构及功能,并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检查线路设备外观完好,无损坏、脱落等异常现象。2.4.2操作过程(1)电力线路操作前,保证线路与电源断开,防止误送电。(2)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保证操作正确无误。(3)电力线路运行过程中,定期巡检,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4.3紧急处理(1)如发觉电力线路设备运行异常,应立即报告并处理。(2)发生倒塔、断线等紧急情况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扩大。同时对现场进行隔离,保证人员安全。第3章电力设备检修与维护安全规程3.1检修作业安全管理3.1.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检修工作开始前,必须详细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制定详细的检修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掌握检修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办理检修工作票,明确检修范围、内容、时间及责任人。3.1.2检修作业过程管理检修作业前,对设备进行停电、验电、接地等安全措施,保证检修安全。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检修方案。检修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3.1.3检修作业验收检修完成后,对设备进行试运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对检修工作进行验收,确认检修质量符合标准。3.2维护保养作业安全管理3.2.1维护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内容、周期及责任人。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调整维护保养计划。3.2.2维护保养作业过程管理维护保养作业前,对设备进行停电、验电等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维护保养规程,保证设备维护保养质量。维护保养过程中,发觉设备隐患,应及时报告并处理。3.2.3维护保养记录与评估做好维护保养记录,定期对设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维护保养策略,优化设备运行状态。3.3高空作业安全管理3.3.1高空作业准备制定高空作业方案,明确作业内容、作业时间及安全措施。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掌握高空作业安全规程。3.3.2高空作业过程管理高空作业前,检查安全防护设施,保证设施齐全、完好。严格执行高空作业规程,使用安全防护用具,防止高处坠落。高空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3.3.3高空作业验收高空作业完成后,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保证现场无遗留物。对高空作业进行验收,确认作业质量符合标准。3.4临时用电安全管理3.4.1临时用电方案制定根据检修、维护保养等需求,制定临时用电方案。明确临时用电设备、用电负荷、配电线路及安全措施。3.4.2临时用电设备检查使用前对临时用电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完好、接地可靠。严格执行临时用电操作规程,防止电气发生。3.4.3临时用电现场管理临时用电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安全。定期对临时用电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临时用电结束后,及时拆除临时用电设备,恢复原状。第4章电力应急预案与应急处理4.1电力应急预案制定4.1.1预案制定原则根据电力行业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制定电力应急预案。4.1.2预案制定依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电力应急预案。4.1.3预案内容(1)明确电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分析潜在电力风险,确定应急响应级别;(3)制定电力预防措施;(4)制定电力应急处理流程;(5)明确应急资源保障;(6)制定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及修订要求。4.2电力应急处理流程4.2.1报告发生电力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组织机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地点、类型、影响范围等。4.2.2应急响应根据报告,应急组织机构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物资和设备,迅速开展应急处理。4.2.3现场处置(1)对现场进行隔离,防止扩大;(2)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3)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4)及时向上级报告处理进展情况。4.2.4调查与分析处理结束后,组织调查,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4.3电力应急演练4.3.1演练目的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提高员工应对电力的应急处理能力。4.3.2演练内容(1)报警及应急响应;(2)现场处置;(3)应急资源协调;(4)应急通信与信息处理;(5)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4.3.3演练组织与实施(1)制定演练计划;(2)组织演练人员;(3)进行演练;(4)总结演练成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4.4电力应急物资与设备4.4.1应急物资储备根据企业电力应急预案,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但不限于:个人防护装备、消防器材、急救药品、通信设备等。4.4.2应急设备配置(1)配置应急处理所需的设备,如:应急发电机、照明设备、排水设备等;(2)定期检查、维护应急设备,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4.4.3应急资源保障建立健全应急资源保障机制,保证发生时,能够迅速调用所需物资和设备,为电力应急处理提供有力支持。第5章电气火灾与爆炸应急处理5.1电气火灾预防措施5.1.1设备选型与安装(1)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保证设备具有足够的绝缘功能和防护等级。(2)电气设备安装应遵循相关规定,保证设备安装牢固,避免因振动、热膨胀等原因导致的电气连接松动。(3)电缆线路应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敷设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5.1.2运行维护(1)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2)定期对电缆线路进行检查,发觉异常应及时处理。(3)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保证设备绝缘功能合格。5.1.3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电气设备操作规程。(2)加强电气火灾防范意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3)对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操作人员具备相应技能。5.2电气火灾扑救方法5.2.1发觉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火灾现场及相关区域的电源,避免火势扩大。5.2.2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扑救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选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非导电灭火器材。(2)扑救人员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带电设备。(3)灭火时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电气设备短路引发爆炸。5.3爆炸应急处理5.3.1发生爆炸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5.3.2切断现场及相关区域的电源、气源、油源等,防止扩大。5.3.3报告上级部门,请求支援。5.3.4配合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保证现场安全。5.4火灾调查与处理5.4.1发生后,应及时组织调查,查明原因。5.4.2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5.4.3加强后续的跟踪管理,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5.4.4对火灾进行记录,归档保存,为今后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第6章电力设备应急处理6.1设备故障排查与诊断6.1.1故障排查流程(1)接到设备故障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故障排查流程。(2)按照设备运行日志、保护装置动作信息和现场人员报告,初步判断故障范围和可能原因。(3)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确认故障设备、部位及现象。6.1.2故障诊断方法(1)采用外观检查、仪器检测、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故障设备进行综合诊断。(2)结合设备历史运行状况、维护保养记录,分析故障原因。(3)必要时,邀请设备制造厂家、技术专家参与故障诊断。6.2设备应急处理措施6.2.1应急处理原则(1)保证人员安全,优先采取隔离、停电等安全措施。(2)尽量减少设备停运时间,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3)遵循应急预案,合理调配资源,保证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6.2.2应急处理措施(1)对故障设备进行隔离,防止故障扩大。(2)启动备用设备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3)报告上级部门,根据需要启动应急预案。(4)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设备抢修,及时消除故障。6.3设备修复与替换6.3.1设备修复(1)对故障设备进行详细检查,找出具体故障原因。(2)制定修复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进行设备维修。(3)修复过程中,注意检查维修质量,保证设备功能恢复。6.3.2设备替换(1)对于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的设备,应进行替换。(2)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保证替换设备与原设备功能一致。(3)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规程进行替换设备安装。6.4设备原因分析与预防6.4.1原因分析(1)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过程复盘。(2)分析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等环节存在的问题。(3)查明原因,制定改进措施。6.4.2预防措施(1)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状态。(2)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设备操作、维护水平。(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设备安全管理。第7章电力人身伤害应急处理7.1触电应急处理7.1.1立即切断电源一旦发生触电,应立即采取措施切断电源,以保证伤者脱离危险。对于高压触电,应使用绝缘棒、绝缘手套等安全工具进行操作。7.1.2救援与隔离救援人员在进行触电救援时,应保持自身安全,避免直接接触伤者。将伤者抬至安全区域,并进行隔离,防止其他人员误入危险区域。7.1.3现场急救对伤者进行现场急救,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救援。7.2高空坠落应急处理7.2.1紧急救援一旦发生高空坠落,应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展开营救。救援过程中,要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7.2.2现场保护对现场进行保护,防止其他人员进入,避免二次发生。7.2.3现场急救对伤者进行现场急救,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固定等。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救援。7.3机械伤害应急处理7.3.1紧急停机发生机械伤害时,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停止设备运行,以保证伤者安全。7.3.2救援与隔离救援人员应迅速将伤者从危险区域救出,并进行隔离,防止其他人员受到伤害。7.3.3现场急救对伤者进行现场急救,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救援。7.4现场急救与医疗救援7.4.1现场急救原则现场急救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根据伤者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7.4.2急救技能培训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提高现场急救能力。7.4.3医疗救援发生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救援。同时与医疗机构保持密切沟通,保证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7.4.4救援设备与药品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药品及医疗器械,保证现场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第8章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安全8.1环境保护措施8.1.1制定环境保护计划,明确电力行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8.1.2优化生产过程,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8.1.3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保证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达标排放。8.1.4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设备故障导致的环境污染。8.1.5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提高环保设施处理效果。8.1.6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测、校验,保证其稳定、可靠运行。8.2职业病预防与控制8.2.1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对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8.2.2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劳动条件。8.2.3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保证员工身心健康。8.2.4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病发生。8.2.5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评价,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8.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8.3.1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职责。8.3.2开展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技能。8.3.3建立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8.3.4对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8.3.5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监管,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8.4环境与职业健康应急处理8.4.1制定环境与职业健康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程序和应急措施。8.4.2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的充足、有效。8.4.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环境与职业健康的能力。8.4.4在发生环境与职业健康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减轻影响。8.4.5后对应急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类似的能力。第9章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监控9.1运行监控设备配置与管理9.1.1监控设备配置本节主要阐述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监控所需设备的配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监控主机、显示屏、数据采集装置等硬件设备的选择与配置;监控软件的选型与安装,保证软件功能满足运行监控需求;通信接口、网络设备的配置,保证监控数据的实时传输。9.1.2监控设备管理对监控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建立设备管理档案,记录设备购置、验收、投运、维护等信息;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处理,降低故障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影响。9.2运行数据监测与分析9.2.1数据监测本节介绍数据监测的方法和内容,主要包括:对电力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对监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如滤波、校准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异常数据进行报警提示,便于运行人员及时处理。9.2.2数据分析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发觉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潜在的运行风险;对实时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预测电力系统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