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理学复习最终版药理学复习最终版/药理学复习最终版药理学复习第二章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和作用规律的科学。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被动转运:不需要能量、载体,无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高浓度低浓度主动转运:需要能量、载体,有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非解离型药物的极性小,脂溶性大,容易扩散。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解离,吸收快,而在碱性环境中易解离,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常用给药途径吸收快慢顺序依次为:气雾吸入>腹腔注射>舌下含服>直肠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皮肤贴剂首关效应:胃肠道和肝是使药物失效的主要器官,这种在药物吸收过程中第一次通过某些器官造成的药物活性下降的现象。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3.体液pH;4.组织亲和力;5.体内屏障,包括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药物发生转化的器官主要是肝脏。生物转化:Ⅰ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Ⅱ相反应:结合反应。肝药酶由许多结构和功能类似的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组成。特点:选择性低、变异性较大、酶活性不稳定肾脏是主要排泄器官,其次是肺、胆道、肠道、唾液腺、乳腺、汗腺等药动学基本参数一级消除速率: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浓度按恒定比例消除零级消除速率: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浓度按恒量消除一级速率消除时体内药量:单次给药后,经5个t1/2体内药量基本消除完毕。(5个半衰期规则)表观分布容积:分布容积大,药物分布广泛、易发挥作用,但也易产生不良反应半衰期:t1/2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决定了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疗程稳态血浆浓度:与给药间隔和剂量相关;与生物利用度和清除率相关清除率:CL总=CL肝+CL肾+CL其他肝功能差主要影响脂溶性药物的清除率肾功能差主要影响水溶性药物的清除率负荷剂量:凡首剂1次使血药浓度达稳态水平的治疗浓度者生物利用度:Fabsolute=AUC血管外给药/AUCIV(绝对生物利用度)Frelative=AUC受试药物/AUC标准药物(相对生物利用度)第3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的效应(effect)是指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药理作用(action)是指药物导致效应的初始反应。药物作用的两重性:1、治疗作用:对因治疗、对症治疗、替代治疗2、不良反应:药物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生理、生化的功能紊乱,甚至器质性变化。副作用(sideeffect):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原因: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差,效应范围广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是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致后遗效应(aftereffect)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下降至低于产生效应的阈浓度时仍然残存的药理效应停药反应(withdrawalreaction)是指长期用药时突然停药出现的原有疾病加剧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反应性质与药物固有的效应与剂量均无关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少数特异体质的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耐受性(Tolerance):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依赖性(成瘾性):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产生身体和心理依赖性,需要继续用药的现象最小有效浓度(阈剂量,阈浓度):是指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效能(efficacy):或称最大效应为药物的药理效应的最大值。效价强度(potency):达到相同效应时所用药量叫效价强度。所用药量相对越小者其效价强度越大。半数有效量(effectivedose,ED50)在量反应是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半数致死量(50%lethaldose,LD50)反映药物的急性毒性大小.治疗指数(therapeuticindex,TI):LD50∕ED50,LD1∕ED99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受体是特异性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分类:细胞膜受体和细胞内受体(完全)激动剂:对受体既具有亲和力又具有内在活性(a=1)(完全)拮抗剂:对受体具有亲和力却无内在活性(a=0)部分激动剂:对受体具有亲和力,内在活性介于纯激动药与拮抗剂之间(1<a<0)。既可以妨碍拮抗剂又可干扰激动剂的作用药物作用于受体的基本特征特异性和敏感性、可逆性和饱和性、受体决定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方式特异性作用机制、非特异性作用机制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药物方面的因素:剂型和给药途径、剂量、给药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机体方面:年龄、性别、营养状态、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传出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传出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A)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胆碱能神经(cholinergicnerve):兴奋时神经末梢能释放Ach的神经(1)全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2)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3)运动神经;(4)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汗腺、肾上腺髓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神经末梢能释放NA的神经包括: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1、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能选择性与Ach相结合的受体1.M胆碱受体(毒蕈碱受体,Muscarinereceptor,M受体)主要分布在胆碱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如心脏、血管、胃肠道、支气管平滑肌、膀胱逼尿肌、瞳孔括约肌、各种腺体等M1受体主要分布在胃壁细胞、自主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M2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心室)和自主神经节。M3受体主要分布在外分泌腺、平滑肌(支气管、肠道、膀胱)、眼和血管内皮。M4和M5受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眼部有M4受体的分布(2)N胆碱受体(烟碱受体,Nicotinereceptor)N1(NN)受体:神经节N受体主要分布在自主神经节细胞膜上N2(NM)受体: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N受体主要分布在骨骼肌细胞膜上2、肾上腺素受体(adrenoceptor):能选择性与NA、AD相结合的受体(1)a受体:分为a1、a2受体a1受体:皮肤、粘膜血管,内脏血管a2受体:主要分布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上。(2)b受体:分为b1、b2、b3受体b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和肾小球旁细胞b2受体:主要分布于支气管,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平滑肌b3受体:主要分布于脂肪细胞3.多巴胺受体:分布于肾血管,肠系膜血管等效应器第6章M,N胆碱受体激动药:即作用于节后胆碱神经支配的效应器的M胆碱受体,也作用于神经节和骨骼肌的N胆碱受体,如乙酰胆碱Ach.M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的M胆碱受体,如毛果云香碱(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和兴奋平滑肌)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1)缩瞳可激动瞳孔的括约肌的M胆碱受体,使瞳孔缩小。(2)降低眼内压(3)调节痉挛N胆碱受体激动药:作用于神经节和骨骼肌的N胆碱受体,M胆碱受体阻断药:阻断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的M胆碱受体,如阿托品(减少腺体分泌、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和松弛平滑肌)阿托品对眼部的作用、临川应用和不良反应对眼部的作用:阿托品阻断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上的M胆碱受体,因而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松弛,(1)出现扩瞳,(2)眼内压升高和(3)调节麻痹的作用临床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适用于平滑肌痉挛所致的各种内脏绞痛,对胃肠道及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等疗效较好(2)抑制腺体分泌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3)眼科虹膜睫状体炎、检查眼底、眼光配眼镜(4)缓慢型心律失常阿托品阻断心脏M受体,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主要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5)抗休克(机制):对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等所致的感染性休克,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用大剂量阿托品治疗,能解除小动脉痉挛,舒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重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量。(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和某些毒覃类中毒不良反应:阿托品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口干、心率过快、心悸、瞳孔扩大、视力模糊、皮肤潮红、小便困难、便秘等;过量中毒时,可出现过热呼吸加快加深,语言不清,烦躁不安,幻觉,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严重中毒时,可由中枢兴奋转入抑制,产生昏迷和呼吸麻痹等NN胆碱受体阻断药:阻断Ach与神经节细胞膜上的NN胆碱受体NM胆碱受体阻断药:阻断骨骼肌运动终板突触后膜上的NM的受体,如琥珀胆碱、氯筒箭毒碱第7章可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与AChE结合后形成复合物缓慢水解,酶活性暂时受抑制。如新斯的明,对骨骼肌、平滑肌起兴奋作用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与AChE结合后持久一直AChE的活性,引起毒性反应。如有机磷酸酯类。胆碱酯酶复活药:使已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AChE恢复活性,用于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包括有碘解磷定、氯解磷定、双复磷。第8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a受体激动药: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心率减慢、升高血压)a1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收缩血管、心率减慢、升高血压、快速短效扩瞳药)a、B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加快心率,提高心肌兴奋性;兴奋心脏,增加心排出量,升高收缩压;舒张平滑肌)麻黄碱、多巴胺B1、B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心排出量、升高收缩压、降低舒张压、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去甲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2、急性肾功能衰竭3.停药后血压下降4.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器质性心脏病及少尿、无尿严重微循环障碍的病人禁用间羟胺:1、升压作用比NA持久、弱,对肾血管的影响小,不影响肾血流2、升压缓慢,不易引起心律失常3、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性4、NA替代品,用于治疗各种休克的早期————心原性休克或感染中毒性休克肾上腺素:药理作用--(1)心脏作用Adr作用于心脏和心脏的传导系统,强烈兴奋β1受体,心肌的收缩力增加,传导速度加快增加心率,心肌的兴奋性增强,心输出量增加(2)血管作用--Adr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对大静脉和大动脉的作用较弱;皮肤粘膜血管的的收缩最为强烈;β2受体兴奋:扩张冠脉和舒张骨胳肌血管,增加该部位的供血量(3)血压作用治疗量时由于心脏兴奋,心排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大剂量或快速静脉滴注肾上腺素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4)舒张平滑肌引起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的舒张。(5)对代谢的影响耗氧量增加20—30%;糖原分解,血糖增高;脂肪分解,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升高;同时可致血钾增加(6)中枢神经系统肾上腺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治疗量时一般无明显的中枢作用,仅在大剂量时才出现中枢兴奋症状麻黄碱的临床应用:常用于某些低血压状态,如麻醉引起的低血压;预防或缓解哮喘;消除鼻粘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缓解寻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皮肤粘膜症状多巴胺的药理:(1)能激动β1受体,增加心脏的收缩力,不影响心率(2)作用于血管的α受体和多巴胺受体,α受体兴奋能增加收缩压,而对舒张压无作用,脉压差加大(3)舒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率过率也增加,大剂量则肾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作用较NA弱,由于血压升高,反射地增加迷走神经活动,使心率减慢。本品激动瞳孔扩大肌的a1受体,使瞳孔扩大,作用较阿托品弱,维持时间短暂,为快速短效扩瞳药。使肾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较去肾上腺素明显,易引起少尿、尿闭。偶有头晕、恶心、心悸、肢体寒冷感;大剂量时偶见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异丙肾上腺素: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心悸、头晕、皮肤潮红等,可诱发心律失常或心绞痛。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a受体阻断药选择性与a受体结合,阻断神经递质或拟肾上腺素与a受体结合,产生抗肾上腺素的作用。非选择性a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短效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加快心率,增加心排出量)酚苄明(长效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加快心率,增加心排出量,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B受体阻断药选择性与B受体结合,竞争性阻断神经递质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对B受体的激动作用。(抑制心脏,减慢心率、减弱心收缩力、减少心排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如普萘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等。药理作用:1.β受体阻断作用心血管系统:作用于心脏是其主要作用。阻断心脏β1受体;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血压降低;(2)支气管平滑肌激动支气管的β2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阻断药则可使之收缩而增加呼吸道阻力(3)肾素β受体阻断药通过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β1受体而抑制肾素的释放。是其降压作用机制之一4)物质代谢能抑制糖原和脂肪的分解,还能抑制中枢的β受体,使外周交感张力降低2.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受体阻断剂除能阻断受体外,尚对β受体具有微弱的激动作用,称为内在拟交感活性。当然,这种作用微弱,一般被其β受体阻断作用所掩盖3.膜稳定作用β型抗肾上腺素药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和奎尼丁样作用,这两种作用都是由其降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所致,故称为膜稳定作用4.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眼内压,与减少房水的形成有关普萘洛尔:药理作用有膜稳定作用;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心肌耗氧量,降低心排出量,减少肾血流量股动脉血流量和冠脉血流量,但脑血流量不变。可抑制肾素分泌和减少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冲动的传出,当交感神经张力升高时,作用更明显,阻断平滑肌β2受体作用表现为支气管和血管收缩。第12章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s)是指能引起安静和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正常生理性睡眠可分为如下时相:快动眼睡眠REMS、非快动眼睡眠NREMS、慢波睡眠(SWS苯二氮卓类地西泮Diazepam:药理作用1.抗焦虑:作用选择性高,小剂量即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均有显著疗效。2.镇静催眠:剂量增大→催眠→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3.抗惊厥、抗癫痫:目前认为diazepam的抗惊厥、抗癫痫作用与促进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的突触传递功能有关。4.中枢性肌肉松驰:Diazepam有较强的肌肉松驰作用,可缓解动物的去大脑僵直,也可缓解人类大脑损伤所致的肌肉僵直。作用机制:BZs促进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而使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更多的Cl-内流,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突触后抑制效应。不良反应:嗜睡、头昏、乏力和记忆力下降。大剂量时偶见共济失调,可影响技巧动作和驾驶安全。急性过量中毒可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抑制。长期应用diazepam也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停用本药可出现戒断症状。巴比妥类长效类:苯巴比妥、巴比妥。中效类: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短效类:海索比妥、司可巴比妥临床上主要用于抗惊厥、抗癫痫和麻醉。不用作催眠药使用。镇静、催眠本药可缩短RMES睡眠,引起非生理性睡眠。抗惊厥临床用于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抗癫痫用于癫痫持续状态。作用机制:巴比妥类主要延长Cl-通道的开放时间。还可减弱或阻断谷氨酸作用于相应的受体后去极化导致的兴奋性反应,引起中枢抑制作用。不良反应:1.后遗效应2.耐受性/成瘾性3.神经系统异常4过敏反应。5呼吸抑制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与解救过量中毒表现为昏迷、呼吸抑制、心血管功能抑制,死亡常由于呼吸抑制和循环衰竭。(死亡原因)解救:(1)维持呼吸及血循环的功能(如人工呼吸、吸氧、输液、升压药、保温等)(2)迅速清除体内存留的药物(如高锰酸钾洗胃、硫酸钠导泻、血液透析、强迫利尿等(3)碱化尿液和血液(如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提高血液和尿液的PH,促使药物从脑向血中转移,血中药物向尿中转移,最终使药物排出体外。第13章癫痫:大脑局部病灶神经元兴奋性过高,产生异常高频阵发性放电,并向周围扩布而引起的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抑制原发病灶放电、稳定细胞膜、抑制放电扩散(主要的作用)癫痫发作:全身性发作、局限性发作治疗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药物苯妥英钠:刺激性大,故不宜肌内注射,宜静脉注射。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小发作首选:乙琥胺持续状态首选:苯二氮卓类药理作用:1.阻断电压依赖性Na+通道:降低细胞膜的兴奋性,从而能阻止癫痫病灶神经元的高频异常向正常脑组织扩散。2.阻断电压依赖性Ca2+通道:与抑制Ca2+的内流有关。3.高浓度时抑制神经末梢对GABA的摄取,从而增强GABA介导的突触后抑制作用。临床应用:1.抗癫痫2.治疗中枢疼痛综合征3.抗心律失常主要用于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癫痫发作药物(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酰胺咪嗪)1.广谱抗癫痫药,是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药物2.用于中枢性痛症(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疗效优于苯妥英。用于治疗小发作(失神性发作)的抗癫痫药乙琥胺:抑制T型Ca2+通道;是治疗小发作(失神性发作)的首选药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抗癫痫药地西泮(diazepam):作用于GABA受体,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静注时需防止过快引起呼吸抑制。苯巴比妥:作用于GABA受体,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备选药物。静注时需防止过快引起呼吸抑制。抗惊厥药惊厥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而引起的全身骨骼肌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常见于高热、破伤风、子痫和中枢兴奋药中毒等引起的惊厥。硫酸镁:抗惊厥: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Mg2+竞争性地与Ca2+受点结合,抑制Ca2+内流。2.降压:可使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3.中枢抑制:大剂量时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出现感觉和意识障碍。主要用于治疗子痫、破伤风等惊厥,也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救治。常以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本药过量中毒可引起呼吸抑制、血压剧降和心脏骤停。中毒时立即行人工呼吸,并缓慢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抢救。第14章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主要阻断脑内边缘系统多巴胺(DA)受体,这是其抗精神病作用的主要机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吐作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不但降低发热机体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体温、增加催乳素的分泌,抑制糖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分泌,抑制生长激素分泌)氯氮平:第一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是首选药。还有舒必利、五氟利多、利培酮抗躁狂症药:抑制脑内神经未梢对NA、DA的释放,促进其对NA、DA的再摄取,降低突触间隙NA、DA浓度,如碳酸锂抗抑郁药:抑制脑内突触前膜对NA及(或)5-HT的再摄取突触间隙NA、5-HT浓度上升突触传递功能抗抑郁加强,如米帕明、马普替林、氟西汀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与脑内DA功能增强有关。4条DA通路:(1)中脑—皮质通路,与认知、思想、感觉、理解、推理能力和联想活动有关。中脑边缘系统通路,与情绪、情感等精神活动有关。(3)黒质纹状体通路,调控椎体外系运动,使运功协调。(4)结节漏斗通路,调控垂体激素分泌氯丙嗪:药理作用:(一)对CNS的作用1、抗精神病作用:抑制CNS。正常人:安静,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患者: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状态,消除幻觉和妄想等症状,减轻思维障碍,恢复病人理智,生活自理。对抑郁无效,甚至可以使之加剧。(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阻断中脑皮质DA通路和中脑—边缘系统DA通路中的D2受体有关。)2、镇吐作用阻断了延脑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A2受体,具有较强镇吐作用。剂量加大可以直接抑制呕吐中枢。抑制位于延脑与催吐化学感受区旁的呃逆的中枢调节部位,可治疗顽固性呃逆。氯丙嗪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与阿司匹林对体温调节的比较)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不但降低发热机体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体温。抑制体温调节中枢²体温调节失灵²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二)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氯丙嗪能阻断a-受体和M-受体阻断a-受体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故氯丙嗪过量中毒不宜用肾上腺素升压。阻断M-受体作用较弱,可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三)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结节-漏斗系统中的D2-受体激动可促使下丘脑分泌多种激素:如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ACTH、黄体生成素释放因子等。氯丙嗪阻断该通路中的D2-受体增加催乳素的分泌,抑制糖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分泌。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可试用于巨人症。治疗躁狂症的基本药物:经典抗躁狂药物碳酸锂;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躁狂症的发病机制: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平衡失调有关第十六章吗啡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①镇痛、镇静、致欣快作用:皮下注射治疗各种疼痛,包括慢性钝痛、急性锐痛。作用在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胶质区的阿片受体。镇痛时意识清楚、易致精神依赖性。②抑制呼吸:减慢呼吸频率,减小潮气量。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抑制脑桥呼吸中枢。呼吸抑制是急性中毒致死的原因。③缩瞳: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针尖样瞳孔(中毒表现)。④镇咳: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减轻咳嗽反射。⑤其他中枢作用:体温降低恶心和呕吐: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抑制促性腺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的释放而致血中LH、FSH和ACTH水平降低。2.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扩张血管,抑制压力感受器反射→BP↓。抑制呼吸:CO2积蓄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3.对平滑肌的作用:(1)胃肠道平滑肌(便秘):中枢抑制——便意迟钝。胃窦张力增加——胃排空速度减慢;小肠静息张力增加——推进性蠕动减慢;结肠张力增加——蠕动减慢或消失;→延缓肠内容物通过;(2)兴奋胆道Oddi括约肌,胆道和胆囊内压增加,导致胆绞痛4.其他抑制免疫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IL-2等↓);减弱自然杀伤细胞(NK)的细胞毒作用。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这可能是吸毒者易感HIV病毒的重要原因。临床应用1.镇痛用于各种原因导致、其他镇痛药无效的疼痛。胆、肾绞痛:加用M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心肌梗死性心前区剧痛——镇静和扩血管2.心源性哮喘辅助治疗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致急性肺水肿,引起呼吸困难。吗啡:镇静和欣快,减轻病人的窒息和恐惧感。抑制中枢对CO2敏感性à减弱过度的反射性呼吸兴奋。扩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3.止咳Morphine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均有效。但因成瘾性强,一般不用。必要时,以codeine用于治疗干咳无痰的病人。4.止泻Morphine可减轻急慢性腹泻的症状。哌替啶Pethidine临床应用1.镇痛代替morphine用于各种剧痛。2.心源性哮喘及肺水肿代替morphine治疗心源性哮喘。3.麻醉前给药4.人工冬眠药理作用镇痛作用仅为吗啡的1/10—1/7,作用持续时间短于吗啡,为2-4h。镇静、呼吸抑制、欣快和扩血管作用于吗啡相当,其呼吸抑制作用出现较迟。也能兴奋平滑肌,提高平滑肌和括约肌的张力,但因作用时间短,较少引起便秘和尿潴留。大剂量哌替啶也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有轻微兴奋子宫作用,但对妊娠末期子宫正常收缩无影响,也不对抗催产素的作用,故不延缓产程。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治疗量可致恶心、呕吐、体位性低血压等。久用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过量时明显抑制呼吸。支气管哮喘和颅脑外伤病人禁用。第十七章解热镇痛抗炎药(NSAID)NSAID药物作用机制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为前列腺素合成酶,主要有如下主要亚型COX-1:结构型,主要存在于血管、胃、肾等组织中,参与血管舒缩、血小板聚集、胃粘膜保护及肾功能等的调节;COX-2:诱导型,各种理化和生物致病因子可以诱导COX2表达,增加PGs合成。NSAIDs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与抑制COX-2有关;抗血栓作用及多数不良反应则可能与抑制COX-1有关。选择性COX-2抑制药的研制提高了NSAIDs对胃的安全性。NSAID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特点: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人无影响。仅影响散热过程,不影响产热过程。机理: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环加氧酶(前列腺素合成酶,COX2)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2.镇痛作用为非麻醉性(非成瘾性)镇痛药,无欣快感、耐受性、呼吸抑制。
镇痛强度弱于哌替啶,对慢性钝痛有效,对创伤性剧痛、内脏绞痛无效。
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镇痛机制是抑制局部PG合成,减轻PG致痛作用,且降低痛觉感觉器对缓激肽致痛作用的敏感性。3.抗炎和抗风湿作用PG既是致痛物质,又是致炎物质,这类药物通过抑制COX2的诱导,进而抑制PG合成达到抗炎、抗风湿作用。阿司匹林Aspirin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对体温的影响,与氯丙嗪进行比较)1.解热镇痛:Aspirin降低发热者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对轻、中度体表疼痛,尤其是炎症性疼痛有明显疗效。临床常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偏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和痛经等。2.抗炎抗风湿:大剂量(3-5g/d)有明显消炎抗风湿,使急性风湿热患者退热,关节红、肿、痛缓解,血沉下降,主观感觉良好,是临床首选药之一。3.抗血栓形成:低浓度Aspirin不可逆地抑制了COX-1的活性,干扰了TXA2的生物合成,影响了血小板聚集,并防止血栓的形成,达到抗凝作用。因此小剂量aspirin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体内过程本药口服后迅速从胃肠粘膜吸收。被肠粘膜、肝脏和红细胞中的酯酶水解,血中主要以水杨酸形式存在,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水杨酸血浆蛋白结合率约85%,主要经肝脏代谢,由肾脏排泄。排泄速度和量与尿液pH有关,碱化尿液使药物排出增加。第十八章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代表药)Ⅰ影响血量的降压药:利尿降压药Ⅱ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等Ⅲ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Ⅳ交感神经抑制药1)作用于中枢的降压药:可乐定等2)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等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经末梢药:利血平等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β受体阻断:普萘洛尔;α和β受体阻断:拉贝洛尔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Ⅴ血管扩张药1)直接舒张平滑肌的降压药:肼屈嗪等2)钾离子通道开放药:二氮嗪等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分类(代表药、首选药)I类 钠通道阻滞药SodiumchannelblockerIA 奎尼丁 quinidineIB 利多卡因 lidocaineIC 普罗帕酮 propafenoneII类 b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propranololIII类 延长APD药 胺碘酮amiodaroneIV类 钙拮抗剂 维拉帕米verepamil Quinidine
ⅠA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样作用:阻滞开放(激活)态Na+通道,阻滞作用强度介于IB和IC类之间阻滞K+外流延长心房、心室、浦肯野纤维ERP和APD,ERP延长更为明显。心电图的QT间期延长抗α-受体及抗胆碱作用阻断Ca2+内流,有负性肌力作用奎尼丁体内过程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2~4h血药浓度达高峰,生物利用度72~87%血浆蛋白结合率80%,心肌浓度高于血药浓度10倍,Vd:2L/kg~4L/kg治疗血药浓度为2~5μg/m1;中毒血药浓度为6~8μg/ml肝代产物3-羟基奎尼丁,作用接近母药,肾排泄原形药占20%左右t1/2约6小时奎尼丁临床应用1.广谱:房性、室性及房室结性心律失常2.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3.复律前先用强心苷、普萘洛尔或维拉帕米减慢房室传导,防止复律前心室率过高4.主要用于直流电转复成窦律后窦性节律的维持,预防所治心房颤动复发。不良反应1.非心脏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最常见恶心、呕吐和腹泻;金鸡纳反应:头晕、视力模糊、耳呜、听力障碍、眩晕等;2.心脏毒性:心动过缓,房室阻滞、心力衰竭及低血压;3.低血压,抑制心脏诱发心力衰竭4.自身免疫性反应:血小板减少,自身免疫性肝炎,骨髓抑制及狼疮样综合征第二十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第三节强心苷类药理作用正性肌力作用(positiveinotropicaction)强心苷对心脏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使用后能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改善CHF的临床症状。负性频率作用(negativechronotropicaction)强心苷对正常人心率影响较小,对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减慢心率的作用。第二十一章抗心肌缺血药硝酸甘油硝酸甘油用作抗心绞痛药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于1846年合成,1879年用于抗心绞痛)。由于起效快、经济和方便,至今仍是防治心绞痛最常用的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1.抗心绞痛作用机制降低心肌耗氧量(间接作用=主要作用)1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2扩张动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由于上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减少心肌耗氧量。2.改善缺血区心肌的血流供应(1)使冠脉血流重分布,增加心内膜下血管的血流直接=次要作用冠状动脉的解剖特征心绞痛发作时以心内膜下血管缺血严重硝酸甘油使左室压力和肌壁张力降低,从而使心内膜血管阻力下降,有利于血液从外膜流向心内膜缺血区(2)增加缺血区血流量硝酸甘油选择性舒张心外膜较大的输送血管和侧枝血管,对阻力血管舒张作用弱硝酸甘油迫使血流从输送血管经侧枝更多地分流到缺血区,改善缺血区的血流供应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降低心肌耗用量普萘洛尔阻断β1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并能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后负荷,减轻射血阻抗,降低安静状态与运动时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增加缺血区供血普纳洛尔抑制心脏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小阻力血管的自动调节机制使非缺血区的血管阻力增高,而缺血区的阻力血管因缺氧代谢物堆积处于扩张状态,促使血液流向缺血区。普萘洛尔阻断β1受体,减慢心率,使舒张期延长,冠状动脉的灌流时间相应延长,有利于血液从非缺血区流向缺血区。改善心肌代谢普萘洛尔减少游离脂肪酸生成,增加缺血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维持缺血心肌能量的供应。β受体阻断药与硝酸酯类合用优点协同降低氧耗量,产生协同抗心绞痛作用能减少各自的应用剂量能抵消各自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如b受体阻断药对抗硝酸酯类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硝酸酯类缩小b受体阻断药的心室容积增大、射血时间延长第二十三章利尿药和脱水药利尿药的分类(分类、代表药、作用部位、作用机制)利尿药按其效能和作用部位可分为三类:1.高效能利尿药代表药:呋塞米(furosemide)依他尼酸(ethacrynicacid)布美他尼(bumetanide)药理作用和机制(1).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皮质部NaCl再吸收而发挥利尿作用(2).直接扩张血管作用部位: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2.中效能利尿药代表药:噻嗪类氢氯噻嗪药理作用和机制(1)利尿作用: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的重吸收(2)降血压作用:早期:利尿→血容量↓→降压长期:扩张外周血管→降压(3)抗利尿作用:尿崩症作用部位:远曲小管近端3.低效能利尿药代表药:螺内酯(安体舒通)药理作用和机制:竞争性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醛固酮受体®排Na+、保K+利尿作用慢,弱,久作用部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第24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肝素(抗凝血的作用机制)比较:肝素香豆素枸橼酸钠体内抗凝++-体外抗凝+-+持续时间短长拮抗剂鱼精蛋白VitKCa++机制灭活ⅡⅨⅩⅪⅫ抑制ⅡⅦⅨⅩ合成Ca拮抗剂不良反应:肝素香豆素给药途径ivp.o对抗药鱼精蛋白VitK应用血栓拴塞性疾病血栓拴塞DIC(早期心血管手术)性疾病血液透析不良反应出血倾向、过敏出血倾向肝素的抗凝血的作用机制: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迅速而强大的抗凝血作用,这与其带大量负电荷有关。肝素的抗凝机制是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使多种凝血因子灭活,对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都有影响。ATⅢ是Ⅱa、Ⅸ、Ⅺ、Ⅻa等含丝氨酸的凝血因子的抑制剂,ATⅢ的精氨酸反应中心能与上述因子的丝氨酸活性中心相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而使这些因子失活。肝素与ATⅢ分子的赖氨酸残基结合,引起ATⅢ构象改变而大大增强其抑制凝血酶的作用。与ATⅢ结合的肝素可释放出来再与另一ATⅢ分子结合而反复利用。肝素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这可能是继发于其抑制Ⅱa的结果。此外,肝素还能促进脂蛋白酯酶从组织释放入血,水解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故有降血脂作用。香豆素类抗凝血药的作用机制:只在体内有抗凝血作用,通过竞争性抑制环氧化型维生素K还原酶,阻断维生素K的还氧化型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断维生素K的循环再利用,抑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功能活性,但对已形成的上述因子无抑制作用。第二十五章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H1受体阻断药(代表药)见P216第二十六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抑制胃酸分泌药(代表药)(一)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咪胍)雷尼替丁(rani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二)H+-K+-ATP酶抑制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omeprazole洛赛克)第二代质子泵抑制药兰索拉唑(lansoprazole)第三代质子泵抑制药潘托拉唑(pantoprazole)第二十七章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第一节平喘药沙丁胺醇(Salbutamol,舒喘灵):适用于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制止发作多通过吸入给药,预防发作则口服。第二节镇咳药中枢性镇痛药(代表药)可待因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氯哌斯汀第二十八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非特异性:对多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如化学性、物理性、免疫性、感染性及无菌性等炎症及炎症发展过程的不同病理阶段都有抑制作用。早期:抑制局部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渗出,白细胞浸润及吞噬作用减弱,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后期: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防止炎症器官粘连和疤痕形成,减少后遗症。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特点(1)、抗炎作用的二重性: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炎症后期的反应更是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因此,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和修复功能,若使用不当可致感染扩散、阻碍创面愈合。(2)、抗炎不抗菌:糖皮质激素无抑菌或杀菌作用,抗炎作用主要是抑制了炎症的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所以治疗炎症时应联合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2抗免疫作用对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均有效。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抑制体液免疫。3抗休克作用机理:①↑心肌收缩力。
↓血管对某些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扩张痉挛的血管,改善微循环。
②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蛋白水解酶释放。③↑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④抑制炎性因子产生,减轻炎症反应。4退热作用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源的反应5血液与造血系统的作用增强骨髓造血功能: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血细胞从外周血向淋巴组织重新分布。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可出现欣快、不安、行动增多、激动、失眠等,偶可诱发精神失常。儿童用大剂量时易发生惊厥或癫痫发作。7其他作用可增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长期应用有诱发或加重溃疡形成的危险。临床应用替代疗法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时,用其补充治疗。通常用氢化可的松。可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替代疗法。急性严重感染(1)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必须限于严重感染、症状凶险、组织破坏严重,并伴有中毒或休克症状的危重患者。(2)需与足量、有效的抗菌药合用。(3)对病毒性感染一般不主张应用糖皮质激素当严重病毒感染(如严重的非典型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和乙型脑炎)所致病变和症状已对机体构成严重威胁时,须用糖皮质激素迅速控制症状,防止或减轻并发症和后遗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病、类风湿病、红斑狼疮等。不宜单用,综合治疗。防止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可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合用。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他抗过敏药无效时使用。抗休克抢救休克的重要药物感染性休克: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低血容量性休克:先补水、盐、葡萄糖或血液,不明显合用糖皮质激素防止炎症及瘢痕形成血液病: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尤其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也有效。皮肤病:对接触性皮炎、湿疹、牛皮癣等有效。不良反应二大方面:长期、大剂量引起;停药引起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诱发或加重感染:抗炎不抗菌;降低机体免疫功能诱发或加重溃疡:严重时可致出血或穿孔高血压、骨质疏松延缓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延缓生长发育诱发加重精神病(二)停药反应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突然停药,外源性皮质激素减少,内源性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可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出现恶心、呕吐、肌无力、低血糖、低血压及休克等,严重时危及生命。反跳现象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出现反跳现象而致原病复发或恶化,其原因是患者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糖皮质激素用量不足病情尚未控制所致。出现反跳现象常需加大剂量再行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减量、停药。第二十九章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抗甲状腺素药硫脲类药物(分类、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硫氧嘧啶类: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咪唑类:甲巯咪唑(他巴唑)卡比马唑(甲亢平)药理作用:抗甲状腺作用:只要是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所介导的酪氨酸的碘化及偶联,而药物本身则作为过氧化物酶的底物而被碘化,使氧化碘不能结合到甲状腺球蛋白上,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此外,丙硫氧嘧啶还能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为T3,能够快速控制血清中生物活性较强的T3的水平,因此,在重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危象、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该药可作为首选药。免疫抑制作用:硫脲类药物尚能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使血循环中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下降。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与自体免疫机制异常也有关,因此,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除能控制过高代谢症状外,对病因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临床应用:1甲亢的内科治疗适用于轻症,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者。待症状缓解后,改用维持剂量。疗程需1-2年。2甲亢的术前准备使病人甲状腺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术前两周加用碘制剂,可使腺体缩小、变硬,减少手术中出血。3甲状腺危象的治疗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引起高热、虚脱、心衰、肺水肿、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致死亡。用大剂量碘剂阻止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大剂量硫脲类作为辅助治疗,丙硫氧嘧啶迅速降低外周血中T3水平。第三十章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胰岛素(受体类型)胰岛素-临床应用糖尿病:对胰岛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eq\o\ac(○,1)1型糖尿病;②经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③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的糖尿病人;④合并重症感染、高热、妊娠、创伤及大手术的各型糖尿病;⑤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细胞内缺钾与葡萄糖、氯化钾联合组成GIK极化液,纠正细胞内缺钾,防治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3高钾血症胰岛素-不良反应1低血糖最为常见,胰岛素过量所致。症状:饥饿、出汗、心悸、苍白、头痛、震颤,严重时出现低血糖休克,表现为惊厥、昏迷,甚至死亡。治疗:轻者可口服糖水重者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2过敏反应多为使用牛胰岛素所致。机制:动物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有差异,有抗原性。来自胰岛素原或其碎片的杂志,有免疫原性。症状:荨麻疹,偶见过敏性休克。治疗:必要时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3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耐受性)急性抵抗-应激状态(感染、创伤、手术、情绪激动等)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加。(数千单位)慢性抵抗-抗胰岛素受体抗体;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
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系统失常(>200U/日)4红肿、硬结、皮下脂肪萎缩不断变换注射部位磺酰脲类——作用机制(1)促进胰岛素释放。(2)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3)减少胰岛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减慢肝脏对胰岛素的水解速度。磺酰脲类——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低血糖:较少见。格列本脲可引起持久性低血糖。3.其他过敏反应:皮疹或红斑等。血液系统反应: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第三十二章抗菌药物概论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一)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二)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四)影响核酸代谢(五)影响叶酸代谢抗菌药的联合应用(合用、分类)目的:1增强疗效;2减少不良反应;3延缓或减少耐药性产生;4扩大抗菌谱药物分类:Ⅰ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Ⅱ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Ⅲ快效抑菌药: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Ⅳ慢效抑菌药:磺胺类Ⅰ+Ⅱ:协同Ⅱ+Ⅲ:相加或协同Ⅰ+Ⅲ:拮抗Ⅱ+Ⅳ:无关或相加Ⅰ+Ⅳ:无关或相加Ⅲ+Ⅳ:相加第三十三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有:(1)产生水解酶(b-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2)b-内酰胺酶与药物牢固结合(革兰阴性细菌的“牵制机制”)(3)靶位(PBP)结构改变(4)细菌的细胞壁或外膜通透性改变(5)药物外排增加(6)细菌自溶酶缺少青霉素类—不良反应(毒性小,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表现:药疹、皮炎、血清病、过敏性休克(最严重)原因:青霉素溶液的降解产物,如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6-氨基青霉烷酸所致防治:(1)询问过敏史(2)皮试(3)专用注射器,药物新鲜配制(4)避免饥饿时注射或局部用药(5)作好抢救准备——首选肾上腺素必要时,合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赫氏反应用青霉素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时,出现症状加剧的现象。表现:寒战、高热、咽痛、头痛、心动过速等。机理:(1)螺旋体产生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2)短时间内被杀灭的大量螺旋体裂解释放内毒素。预防:初次小剂量给药。半合成青霉素1.耐酶青霉素类:双氯西林、氟氯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特点:j耐酸、耐酶k可口服,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不易透过血脑屏障l双氯西林作用最强m主要用于耐药(青霉素G)金葡菌的感染2.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特点:j耐酸——可口服,k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无效;l对G-杆菌有效——可用于伤寒、副伤寒以及G-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3.抗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类:羧苄西林、哌拉西林特点:j不耐酸、不耐酶——口服无效,对耐药金葡菌无效;k对大多数G-菌有效——可用于G-杆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道感染;l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感染如烧伤创面感染头孢菌素类(各代进行比较)抗菌作用抗菌谱:1.G+菌:第一代~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叶出口日本对策研究报告
- 茶叶仓库搬迁方案
- 茶厂标签设计方案
- 肠道清洁排毒课程设计
- 白银轻钢结构房施工方案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
- 潮州防滑彩色路面施工方案
- 潮州冷库布袋风管施工方案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安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中安全教育课件《警惕网络陷阱》
- 2023年4月三级烟草专卖管理师岗位技能-试卷正文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第一课时部编版
-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完整汇编
- 汽车冲压焊接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旅游地理学课程《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 混凝土涵管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 华为-硬件工程师手册(全)
- 《国学智慧系列》之儒道禅与现代管理
- 无犯罪记录证明查证公函
-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