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限时练_第1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限时练_第2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限时练_第3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限时练_第4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限时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限时练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限时练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限时练 第1页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限时练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限时练一、选择题(每题2分)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2012·黄岩高一月考)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3~4题。3.美、加、澳三国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B.人口密度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水平4.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读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的示意图,回答5~6题。5.A、B、C、D中最有可能是郊区的是()A.AB.BC.CD.D6.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卫星城,比较合理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读“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7~8题。7.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B.加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8.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车流滚滚、阴霾蔽日、噪声连连,这是许多城市的写照。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各国要倡导“健康城市”,即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的城市整体。据此回答9~10题。9.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①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②城市人口的组成复杂③城市人口迅猛增长④城市管理不善和绿地面积减小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10.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流模式是()A.倡导“清洁城市”建设 B.倡导“卫生城市"建设C.倡导“文明城市”建设 D.倡导“生态城市"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1~13题。材料一: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称:“从1995年到2020年,特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材料二:2001年7月13日,对亿万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北京申办奥运提出的一句响亮的口号是“绿色奥运”,2008年实现了这一理念。材料三:根据城市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建成轻轨线路约450千米,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线路约900千米,到2050年前,将建成4500千米共300条的城市轻轨线路.1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下列哪些问题()①环境污染②绿化面积③交通拥挤④就业困难⑤社会治安差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2.对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雨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污染13.修建城市轻轨线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外,还可以()A.改善城市的景观 B.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C.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14题。14.据图可知()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D.未来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区域的城镇15.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数量16.下列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是()A.多建高层建筑,节约城市用地B.限制小排量汽车上路C.优先发展公共交通D.鼓励发展私家小汽车近年来,北京在一些人行道改造工程中,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这给城市带来了诸多方面的环境效益.据此回答17—18题。17.城市中以往多采用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路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有()①阻断了大气降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②冬季雨雪天气极易使地面结冰,引起交通和出行困难③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④降低了城市地面和空气的干燥程度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18.除了铺设透水砖以外,下列哪些做法对改善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A.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C.扩大郊区发展花卉、蔬菜的生产规模D.在城市近郊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二、综合题19.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大的区域,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对河流水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将下列选项中的部分合理选项,填入下图中对应空格的字母后面.(只填序号)雨水自然下渗减少②雨水自然下渗增多城市长波辐射减弱④城市长波辐射增强⑤增温慢⑥增温快⑦汇流速度减慢⑧汇流速度加快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为改善城市环境,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图中防护带(绿化带)的作用主要有哪些?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墨西哥城人口超过了2000万,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该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排放的有害气体使墨西哥城上空常被黄色烟雾笼罩。材料二: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1998年底人口达1306万。20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修建卫星城。1990年开始建设浦东新区。近20年来,上海修建了全长480千米的环城公路,新建了高架公路和地铁等。人均居住面积从1980年到1994年增加了近一倍。1999年,园林绿地面积达1万多公顷。上海的环境正日益好转.(1)结合材料分析墨西哥城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①人口过度集中②工业过于集中③失业人口增多④城市规模扩大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2)结合材料二,分析上海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墨西哥城治理环境问题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是()①分散大城市职能②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③边污染边治理④扩大城市规模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限时练参考答案1。D2.C解析:由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中各要素对比分析可知,城市建设使地下径流减少了18%,地面径流增加了33%,蒸发量减少了15%。故降水后,大量雨水迅速汇集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汛期洪峰流量加大.城市建设必然会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从而使雨水下渗减少,则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3。B解析:美、加、澳三国均属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密度小,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4.C解析: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耕地资源,效仿美、加、澳模式,势必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甚至蚕食有限的耕地资源。5.B解析:从图中夏季午后气温的高低可以看出,B处气温较低,说明人类活动较少,排放的热量较少,所以B为郊区.6.A解析:卫星城的建设是为了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规模过大、人口拥挤等环境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和丁虽然处在城市的不同位置,但都在城市的热力环流之内;丙也是如此。只有甲处在热力环流之外,避免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相互污染。7.B解析:由图可知,阶段Ⅰ该地城市由市区向郊区拓展,属于城市化加速阶段。8.C由图可知,阶段Ⅱ出现城区人口向乡村与小城镇迁移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市中心区地价上涨、环境恶化导致的。9.A解析: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是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10。D解析:此题考查城市发展的趋势,生态城市包含清洁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11.B12。D13。C解析:从上述材料明显看出,分别改善城市环境污染、城市绿化和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不能呈现“碧水蓝天”,是由城市中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所致;修建城市轻轨铁路,除了能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有效减轻因交通工具过多产生的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从而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14。D解析: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以发展中国家居多;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缓慢上升;2020年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超过其农村人口.15。B解析:关键是掌握城市绿化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16.C解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可有效地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从而减少尾气的排放,达到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17.D18。B解析:第17题,不透水材料影响水的下渗和植被的生长。第18题,过去的北京冬季取暖是以燃煤为主,居民生活燃料是煤,且这些煤含硫、磷杂质较多,污染大气.二、综合题19答案:(1)对生物: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对气温: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对河流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使城市暴雨时排水不畅,残留河道水体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对降水: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对地下水: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2)⑥④①⑧(3)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解析:第(1)题,城市化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影响下垫面,产生热岛效应。城市化还会破坏河网系统,增加酸雨机会,破坏地下水循环.第(2)题,城市热岛效应的直接原因是城市长波辐射增强,而根本原因是城市硬化地面面积大,增温快。而雨水自然入渗减少,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时间提前,加重城市内涝。第(3)题,应联想森林的作用回答。20答案:(1)A(2)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