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基准:从“民族语言教学备审案”展开【摘要】现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基准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务层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构建了以“合宪性推定为主,违宪性推定为辅”为立场,以分类原则、比例原则、事物本质原则以及民主集中原则为指导,以“三步法”为具体适用流程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基准,并尝试将该合宪性审查基准用于“民族语言教学案”这一典型案例,以实例的方式阐述该合宪性审查基准在实务中的运用。【关键词】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审查基准;备案审查引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并要求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为响应这一号召,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根据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被正式更名为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2018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明确增加“推进合宪性审查”的职责。2018年6月22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职责问题的决定》和2021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先后以“决定”和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推进合宪性审查”的职责。与之同时,备案审查制度得到重视落实,相关文件也不再讳言“违宪”。其中,对地方性法规的审查在所有对法规范的审查中占绝大多数。一时之间,学界对于“合宪性审查”及其相关主题的讨论热度增。然而,实际上,自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合宪性审查相关问题便一直收到学界关注。2000年和2018年是分别相关研究开始增多和到达顶峰的重要时间节点。分别以“合宪性审查”作为关键词、“地方性法规”和“合宪性审查”两者同时作为关键词、“合宪性审查基准”作为关键词以及“地方性法规”和“合宪性审查基准”两者同时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各自可以得到777篇、125篇、25篇文献和5篇文献具体而言,对于合宪性审查基准,有学者主张将外国先进经验进行整合;还有学者更强调中国合宪性审查基准应当立足中国实践;还有学者更进一步,讨论党内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和法律、党内法规合章性审查(即“符合党章”)的问题。如果将合宪性审查基准限定于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基,则有学者主张引进“‘事物的本质’之法理”,将地方性法规视为宪法规范个别化进行处理;也有学者从央地关系角度讨论这一问题。对于合宪性审查基准具体实施问题,有学者通过阐述外国合宪性审查基准适用的具体案例,为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基准提供经验;还有学者强调宪法解释对合宪性审查基准具体适用的帮助;也有学者主张建立弱政治属性的工作型合宪性审查制度。此外,学者们关于合宪性审查制度以及合宪性审查基准标准的其他研究,乃至许多单纯法理上的探讨和相关概念的辨析对于本文也有很大的帮助由此观之,我国对于合宪性审查的研究已然颇丰,逐渐从引进、借鉴向创造、构建转变。但是,我国对于合宪性审查基准的研究数量较少,具体聚焦于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基准更是少之又少。此外,与“合宪性审查”在学术界引起的热烈讨论形成鲜明对比的,除了有“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相关问题研究的缺乏,还有“合宪性审查”在实务中的遇冷。直到2021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才提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申请对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教学条例中涉及“民族语言教学”的规定进行申请进行合宪性审查,并且相关规定经法工委审查之后判定与宪法规定不一致。“民族语言教学”案在其中所体现出的历史意义和典型意义,是其被笔者选为本文所依托的案例的原因。本文将通过规范分析、个案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根据我国对于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的实践样态来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现行合宪性审查制度和业已确立的以宪法文本为代表的合宪性审查标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借鉴外国合宪性审查基准,以我国实践为基础,依立场、原则、具体流程的顺序尝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一、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规范内涵及实践样态(一)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规范内涵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程序,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所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合宪戏审查基准一词则应以两阶段递进理解:一是合宪性审查,二是合宪性审查基准。其中,合宪性审查是指,法定的审查主体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有关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判断的行为和制度。”苗连营:《合宪性审查的制度雏形及其展开》,载《法学评论》2018年第6期,第1-14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行的宪法监督模式是备案审查制度,具体包括合宪性审查、政治性审查、合法性审查和适当性审查等。换言之,合宪性审查并不是完全孤立的一项制度,而是我国宪法监督模式(即备案审查制度)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至于合宪性审查基准,学界和官方都没有给出一个公认概念。但是,无论如何,从内在层面上,合宪性审查基准一方面站在立法机关角度体现了“在立法机关对宪法所保护的法益进行限制的情况下,审查机关对立法机关的行为予以“容忍”的程度”苗连营:《合宪性审查的制度雏形及其展开》,载《法学评论》2018年第6期,第1-14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备案审查室:《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20版,第133-134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备案审查室:《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20年,第131页。综上所述,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是指,审查主体在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所采取的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进行判断其是否符合宪法的体系,旨在保障和限制立法机关的立法权。(二)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实践样态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每年均向常委会作关于备案审查的工作报告。由于合宪性审查是备案审查制度的一部分,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自然包括对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审查。因此,这些报告为我们提观察合宪性审查工作提供了极好的数据和资料。以近三年备案审查工作报告为样本,可以得知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样态。由表1可知,自2019年以来,在每年备案审查工作中,地方性法规的数量在所有接受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中占绝大多数。值得注意的是,以2020年为节点,公民、组织提出审查建议的数量却急剧增多。2020年审查建议较2019年增加了6656%,2021年较2020年52.3%增加了。但是,根据近几年的工作报告所明确给出的数据进行统计,无论是在审查建议较多的近两年还是审查建议较少的更早的时间,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的数量和占比都是最多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是最为重要的。此外,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案例选编》为例,其中占比较多的也是涉及地方性法规。由此观之,在审查主体眼中,对我国宪法权威在实务层面上构成威胁的同样也是浩如烟海的地方性法规。表1近三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地方性法规备案数量与占备案总数比例表年份备案总数地方性法规占比20211921146776.40%20201310116388.80%20191485123483.10%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制度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在备案审查实务中,已经逐渐开始抽象宪性审查具体事例中体现的判断标准,并以此构建中国的合宪性审查中关于审查基准的理论。具体而言,合宪性审查实务中所说的合宪性审查基准包括:规范性文件的目的是否合宪、规范性文件所采取的手段是否能在保证正当且合理的条件下实现目的、为实现立法目的所规定的手段是否必要以及是否侵害了受宪法保护的更有价值的法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备案审查室:《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20版,第134页然而,无论是从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看,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基准都没有成熟完善,还存在许多问题。在理论层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规范性文件不符合宪法规范的三个标准是“违反宪法规定、违反宪法原则和违反宪法精神”。但是,“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仍是以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为标准。“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的具体内容仍不明确。在实践层面,审查主体“讳言”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的情况虽然有所改观但是基本上还是延续过去的态度。对于地方性法规的备案审查,审查主体多从合理性、合法性角度进行论证。通过资料搜集,笔者仅发现两个地方性法规经备案审查后被判定违反宪法规定的例子,一是本文选取的“民族语言教学案”,二是“乡镇人大设常委会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备案审查室:《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案例选编》,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备案审查室:《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案例选编》,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0版,第74页总而言之,现行的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尚需进一步优化、完善才能应付日趋增多、复杂的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工作。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不完善,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起步较晚,理论积累和实践积累都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合宪性审查制度作为备案审查制度的一部分,长久以来就缺少单独作为一个问题出现的机会,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基准作为合宪性审查制度的一部分更容易遭到忽视。实际上,现行的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与其说是审查基准,倒不如说是粗糙且散乱的合宪性审查形式标准,完全没有形成一套可以用来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判断地方性法规是否合宪的体系。而本文就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二、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立场、原则与适用流程(一)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立场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立场,是指作为审查主体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合宪性审查时所持有的主观倾向。在抽象理论层面上,合宪性审查基准立场是合宪性审查基准的基础;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合宪性审查基准立场是运用合宪性审查基准的起点。基于国情、法理以及国外经验,在笔者看来,适合中国的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应当是以合宪性推定为主,以违宪性推定为辅。此外,“以合宪性推定为主、以违宪性推定为辅”的立场也符合下文提到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原则中的分类原则。1.以合宪性推定为主合宪性推定源于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韩大元:《论宪法解释程序中的合宪性推定原则》,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2期,第4-8页。,体现了塞耶谦抑主义JamesB.Thayer,“OriginandScopeoftheAmericanDoctrineofConstitutionalLaw,”HARVARDLAW韩大元:《论宪法解释程序中的合宪性推定原则》,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2期,第4-8页。JamesB.Thayer,“OriginandScopeoftheAmericanDoctrineofConstitutionalLaw,”HARVARDLAWREVIEW,vol.7,no.3,October1893,pp,129-156.[美]迈克尔·J.佩里:《慎言违宪》,郑磊石肖雪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32页。一方面,毋须讳言,“人大工作无论是立法工作还是监督工作都不是单纯的业务工作,而是政治性极强的工作。”吴邦国:《吴邦国论人大工作(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0-281页。吴邦国:《吴邦国论人大工作(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0-281页。另一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第二款、第三条第二款以及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样行使国家权力,且该国家权力同样来源于人民并天然包含创制规则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是基于权力效力角度进行的安排,而非同国务院“根据宪法、法律”制定行政法规一样的从权力来源角度进行的安排,即“人大没有上下,但法律却有等级。”李克杰:《“人大主导立法”原则下的立法体制机制重塑》,载《北方法学》2017年第1期,第李克杰:《“人大主导立法”原则下的立法体制机制重塑》,载《北方法学》2017年第1期,第114-125页。2.以违宪性推定为辅违宪性推定与合宪性推定相反,其强调的是对于存在宪法争议的法律,不应作出正面评价。换言之,在对某一地方性法规进行合宪性审查时,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作为审查主体有理由相信该地方性法规已经违反宪法,则应宣告该地方性法规违宪。具体原因如下:首先,不同于国际典型违宪审查模式所立足的“三权分立”的宪法理念,我国的政治体制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居于最高地位领导立法、司法、行政与监察部门分工合作。其中,作为审查主体的宪法与法律委员是最高权力机关的一部分。因此,虽然宪法允许不同的解释,并且作为立法者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也有权对作出合宪性判断,但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我国的政治体制,所有国家机关都应当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地方性法规的创制不应当无条件地尊重地方人大的宪法判断,“最终的判断权应当属于最高立法机关”。邢斌文:《论立法过程中法律草案合宪性的判断标准》,载《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11期,第61-72页。邢斌文:《论立法过程中法律草案合宪性的判断标准》,载《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11期,第61-72页。其次,相较于中央层面的立法,地方性法规由于法律资源和专业人士的相对缺少无论是在文本还是内容上都更容易出现合宪性争议。并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省份众多,地方性法规体现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不同的合宪性判断这一特点又极易破坏国家法制统一。为了避免地方性法规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通过以违宪性推定的立场来审查地方性法规,这不仅在实际上提高了对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要求、倒逼地方性法规质量提高,还有助于维护我国法制统一。最后,至于何时持合宪性推定立场、何时持违宪性推定立场,笔者将会在下一节进行详细的论述。值得注意的是,合宪性审查对象不仅只有地方性法规,还包括法律(草案)、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合宪性审查基准立场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相同。与之相反,从地方性法规的特殊性出发所得出“以合宪性推定为主,以违宪性推定为辅”的合宪性审查基准与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审查基准立场都不一样。换言之,对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合宪性审查时,所持有的合宪性审查基准立场应当是“以违宪性推定为主,以合宪性推定为辅”。具体原因如下。首先,当法律草案作为合宪性审查对象时,法律草案并非已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正式法律,而仅仅是由相关职能部门所拟定的草案。也就是说,较地方性法规而言,制定法律中所蕴含的立法权在法律草案阶段没有得到完全实现。而未完全实现的立法权自然无法得到同完全实现的立法权一样的“尊重”。因此,体现合宪性审查基准“谦抑”的“以合宪性推定为主,以违宪性推定为辅”不实用于法律草案的合宪性审查基准。其次,当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作为合宪性审查对象时,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是由政府制定,虽然有“授权立法”为其背书,但是归根结底是由行使行政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缺少足够的“民主正当性”。因此,同样无法适用以“谦抑主义”为基础构建的“以合宪性推定为主,以违宪性推定为辅”的合宪性审查基准立场。最后,当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作为合宪性审查对象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虽然由地方人大制定,但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换言之,相较于其他规范性文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自主性更大。因此,合宪性审查基准之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更应当发挥限制立法权的功能,即不能采取。概言之,“以合宪性推定为主,以违宪性推定为辅”的合宪性审查基准立场是地方性法规独有的。(二)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原则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原则是指,对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体系具有普遍普遍力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分类原则、比例原则和“事物的本质”原则。其在实践中起到指导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建立、提供解释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依据、补充地方性法规审查基准漏洞和发展相关学说案例的基础等作用。1.分类原则分类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作为审查主体的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在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合宪性审查时,应当根据该地方性法规所涉及的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审查强度。美国法学家约翰·奇普曼·格雷曾经说过:“谁能够对法律进行妥当的分类,谁就能获得关于法律的妥当知识。”[美]约翰·奇普曼·格雷:《法律的性质与渊源》,马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美]约翰·奇普曼·格雷:《法律的性质与渊源》,马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概言之,分类原则实质上包含三个因素,一是地方性法规所涉及的内容,二是审查强度,三是二者之间的对应。地方性法规所涉及的内容究其根本就是公民权利义务与国家社会事务,而宪法对公民权利义务与国家社会事物的高度抽象性、概念性的规定天然地将公民权利义务与国家社会事物进行了分类。实现符合国情的审查强度的类型化则较为困难,除了需要前期必须的理论构造,还需要通过后期大量的合宪性审查实践来加以归纳。值得注意的是,审查强度的不同不仅仅体现在上文所提到的立场。以最能体现分类原则的美国“三重审查基准”为例,其“是在违宪审查实践中逐渐细化的权利主体、权力位阶以及目的、手段、结果等多种因素的组合。”汪进元:《基本权利限制的合宪性基准》,载《政法论丛》2010年第4期,第3-10页。汪进元:《基本权利限制的合宪性基准》,载《政法论丛》2010年第4期,第3-10页。表2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三重审查标准"涂云新:《教育公平视域下美国高校招生配额制的合宪性审查——以“公平录取学生组织诉哈佛大学案”为核心的分析》,载《南大法学》2021年第5期,第57-83页。审查标准审查强度审查要素适用领域举例合理审查标准最低目的是否正当手段与目的是否关联涉及一般性经济管制、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限制工业、商业、农业活动方面的立法中度审查标准中等目的是否正当且重要手段与目的的实质关联性涉及“准可疑性分类”性别、婚姻家庭方面、优惠性差别待遇严格审查标准最高目的是否正当且重大手段是否满足“最小侵害”手段与目的的密切关联涉及“权利法案”禁止领域的立法限制宪法第一到第十修正案基本权利方面的立法涉及限制政治参与过程方面的立法限制投票权、信息传播、政治组织、和平集会等方面的立法涉及分离且孤立的少数族裔方面的立法限制宗教上、国籍上、族裔上的少数群体方面的立法至于以上两者的对应关系,则应在个案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指,在满足保障的自由与权利与减损的自由与权利相平衡的前提下,地方性法规必须采取最减损自由和权利最小的手段来实现预期的目的。换言之,比例原则主要是从“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联性来审视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旨在保护公民的自由与权利免于遭受地方性法规的过度侵害。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平等,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版,第4页。[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版,第4页。具体而言,比例原则又分为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李建良:《宪法理论与实践(一)》,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李建良:《宪法理论与实践(一)》,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版,第91页与比例原则的概念一并从德国公法引鉴而来的,还有其“位阶秩序”,即比例原则由多个分支原则构成,这些分支原则在适用时层层递进、依次展开、符合了上一原则,才能进入下一原则的位阶适用,后一原则有强化前一原则的功能。蒋红珍:《比例原则位阶秩序的司法适用》,载《法学研究》2020年第4期,第41-54页。依学界通说,在运用比例原则审查时应当遵循“适当性-必要性-蒋红珍:《比例原则位阶秩序的司法适用》,载《法学研究》2020年第4期,第41-54页。此外,随着比例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相关理论发展,近年来也有学者主张比例原则存在对于预期的目的不进行审查的缺陷,主张在按照“适当性-必要性-均衡性”的步骤审查之前,还应当对目的的正当性进行审查,即从“三阶”改为“四阶”。3.事物本质原则事物本质原则具体含义是指:在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合宪性审查时,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作为审查主体应该首先建立一个“判断标准与思维中点”,然后通过该“判断标准与思维中点”来发现“规范之间以及规范与事实之间的相关性、类似性”,最后决定宪法规范与地方性法规范能否等同处置、予以类推,即是否合宪。邢斌文《论立法过程中法律草案合宪性的判断标准》,载《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11期,第61-72页。事物本质原则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判断标准与思维中点”。该“判断标准与思维中点”,即“事物本质”,是“一种特殊中的普遍,事实中的价值的现象”。这种现象并非一成不变的,正如规范是在“生机勃勃的各组成部分的脉络中,在其持续不断的发展中”[德]萨维尼:《当代罗马法体系(第1卷)》,朱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成为“一个民族过去和现在在其中互动的活跃的关系”一样[德]萨维尼:《当代罗马法体系(第1卷)》,朱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德]施米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值得注意的是,事物本质原则聚焦于对地方性法规实质内容上的审查。过去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囿于传统的层级结构理论,强调地方性法规与宪法文本之间的无矛盾。但是,由于宪法本身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宪法文本的内涵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最为稀薄,以至难以具体出可以作为审查基准的实质内容。因此,强调与宪法文本相一致的合宪性审查在实质上成为单纯的形式审查。至于如何具体判断地方性法规是否违反了宪法规定仍然缺乏内容标。一言以蔽之,事物本质原则虽然没有提供某一个确定的实体价值,但是提供了一种令不同事物获得相同标准并运用该标准进行评价的方法,而这相同的规范评价标准即是合宪性审查的实质内容。4.民主集中原则民主集中原则的含义是指,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基准应当符合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实现“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7页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7页《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概言之,民主集中制贯穿中国共产党党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因此,作为重要国家制度的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自然应当遵循民主集中制。而民主集中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在我国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制度中的体现。究其本质,民主集中原则是从央地关系的角度出发,在视地方是具有“独立意识“的“经济人”的大前提下,来指导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原则。一方面,地方人大对于地方上存在的亟待通过立法解决的问题具有切身感受,同时其对于本地存在的问题也更加了解。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大制定不仅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制定出的地方性法规也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地方作为有“独立意识”的“经济人”,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时倾向于从本地利益出发,因此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其国家法制统一于不顾而犯“地方保护主义”的错误。并且,如果由地方人大立法,同时由地方人大确立和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基准,会导致“自己审查自己”的逻辑悖论。此外,无论是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行为还是审查地方性法规的行为本质上都是立法权的行使。因此,合宪性审查基准想要真正发挥出制约立法权的功能,不能也无法成为以权利制衡为理论基础的横向监督,只能寻求成为以科层理论为基础的纵向监督,即上级监督下级。综上所述,下级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体现了“民主”,而上级人大统一确定并适用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则体现了“集中”。换言之,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这一套下级立法、上级审查的体系,本身就符合民主集中原则的要求。(三)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适用流程毫无疑问,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立场及原则的确立为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构建而言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两者的高度抽象性、原则性和概括性使其缺少足够的实践意义。因此,以两者为指导从而构建起的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具体使用流程对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流程如下:第一步,按照事物本质原则要求,建立起被审查的地方性法规与同地方性法规相对应的宪法规范之间的“判断标准和思维中点”,即“事物本质”。然后,通过将地方性法规和宪法规范分别同建立的“判断标准和思维中点”进行比对,确定宪法规范与地方性法规是否可以“等同处置、予以类推”,初步判断是否合宪。第二步,按照分类原则,根据第一步中的“事物本质”选择合适的审查强度。具体表格如下表3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审查标准、审查强度、审查立场与适用领域对照表审查标准审查强度审查立场适用领域举例合理审查基准最低合宪性推定立场上位法保留事项,但根据《立法法》先行立法某些地区制定《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中要求“餐饮经营者应当……提供半份菜、小份菜、位菜等”该事项涉及基本经济制度,应由法律规定。审查标准审查强度审查立场适用领域举例中度审查标准中等合宪性推定立场为执行上位法的规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如各地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严格审查基准最高违宪性推定立场纯粹地方性事务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第三步,按照比例原则要求,秉持着通过第二步确定的立场,首先,审查地方性法规目的是否正当;其次,根据适当性原则,审查地方性法规采取的手段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再次,根据必要性原则审查地方性法规采取的手段是否是诸多手段中减损的利益最小的;最后,根据均衡性原则,审查地方性法规采取的手段所减损的利益是否与地方性法规预期的目的所保护的利益相平衡。值得注意的是,本节没有详细论述民主集中原则并不意味着该原则不重要,相反民主集中原则贯穿于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乃至整个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全过程。民主集中原则没有被论述的原因是:民主集中原则强调下级人大创制地方性法规的“民主”和上级人大确定、适用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集中”。一言以蔽之,民主集中原则的重点落在地方性法规的创制主体和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适用、确定主体。但是,“适用流程”这一主题解决的是如何适用已经确定的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换言之,本节不涉及民主集中原则所包含的内容。当然,在实践中,对于地方性法规的合宪线性审查并不一定要严格按照上面的基准适用流程逐步审查。比如,如果发现地方性法规所采取的手段明显无法达到目的,则可以直接援引比例原则判断违宪,而不必进行第一步和第二部的审查步骤。三、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具体适用(一)“民族语言教学案”案情概貌2021年1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2021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到,法工委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的合宪性审查建议,对某些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教育条例等法规进行合宪性审查,并判定违宪。沈春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21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国人大网,2021-12-24,[2022-3-4],/npc/c30834/202112/2606f90a45b1406e9e57ff45b42ceb1c.shtml沈春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21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国人大网,2021-12-24,[2022-3-4],/npc/c30834/202112/2606f90a45b1406e9e57ff45b42ceb1c.shtml沈春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20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国人大网,2021-1-27,[2022-3-4],/npc/c30834/202101/239178b5d03944c7b453ddc6bdd7c087.shtml根据笔者搜集的资料,地方性法规中存在许多的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教育条例。以“民族教育条例”和“民族教育促进条例”为关键词在北大法宝上进行检索,经筛选,总共可以得到15部相关地方性法规。其中,绝大部份地方性法规涉及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规定符合《宪法》要求。但是,极少数的民族教育条例确有规定,民族学校应当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或者本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或者规定,经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有条件的民族学校部分课程可以用汉语言文字授课。国务院有关部门以不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由提出合宪性审查建议。全国人大法工委经审查认为:宪法第十九条第五款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法等有关法律的对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出明确规定,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区应当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因此,上述规定与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不一致,应当废止、修改。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已被《内蒙古教育条例》代替,与上述规定类似的条款已经剔除。(二)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的具体适用“民族语言教学案”的合宪性争议焦点在于相关民族教学条例中的两条规定:一是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应当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或者本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二是经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有条件的民族学校部分课程可以用汉语言文字授课。依照上文构建的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基准具体适用流程,对于该民族教学条例的审查应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事物本质原则,建立起《宪法》与相关民族教育条例之间的“判断标准及思维中点”。相关民族教育条例的合宪性争议焦点与《宪法》第四条第四款“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第十九条第四款“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关,再结合现在的社会历史条件,可知本案的“判断标准和思维中点”应当是鼓励民族语言教育和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制造概论-全套课件
- 2024年小型厂房租赁协议模板
- 不动产财产赠予协议2024专业
- 2024年企业员工食堂承包服务协议
- 2024年合作伙伴投资合作协议模板
- 2024商业翻译服务协议化样本
-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综合训练
- 2024年度团购房购买协议
- 2024商用场地租赁协议样本
- 2024权威管材销售协议条款梳理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风的作用) 教学课件
- 盐酸-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 二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诗词大会”题库二 (word版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 SB/T 10843-2012金属组合货架
- GB/T 4337-2015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
- GB/T 40120-2021农业灌溉设备灌溉用热塑性可折叠软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各专业试验报告-nvh m301s1样车测试报告
- 化工课件-S-Zorb装置运行特点及故障处理
- 头发及头皮知识讲述资料课件
- 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儿童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