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明朝后期开始,随着大批传教士、商人和使者来到中国,中西关系进入较大规模的实质性接触和交往的新时期。其中传教士的活动尤其引人注目。他们大多长期居留中国,遵循“知识传教”的方针,极力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人吸引力较大的早期近代科技知识。同时,他们又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介绍到欧洲,内容以哲学、文学、历史为主,也包括造纸、印刷、农艺、医药等科技知识。可以说,西方传教士来华的初衷,本是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传播基督的“福音”,但客观上却在中西之间架起一道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桥梁。明清时期相继来华的传教士数量很多,论其知名度之高、影响力之大,无出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之右者。自万历十年(1582年)抵达澳门,到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北京病逝,利玛窦在中国生活了28年时间。他交游广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庶人,几乎包括了当时中国各界的知名人物,为中国人直观了解西方的风俗习惯和新奇事物打开了一个窗口。他勤奋工作,笔耕不辍,用中文单独或合作撰译著作近20种,如《天主实义》《几何原本》《浑盖通宪图说》《同文算指》等,极力向中国人传授西方的知识和理念。毫不夸张地说,在塑造中国早期的“欧洲观”方面,利玛窦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与以前相比,晚明中国人对欧洲的认识和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往。当时文献中提到欧洲的文字,较前大大增加。在致德·法比神父的一封信中,利玛窦谈到:“目前中国人在许多书中涉及到我们欧洲的种种,虽然其中有不少夸大不实的记载,但显示出了他们对欧洲地理知识、科学知识的兴趣以及认识上的突破……”而这些记载和突破的产生,十之七八系因利玛窦而起。受政治立场、学术观点、接触多少、了解深浅等因素的影响,当时中国人对欧洲的看法比较庞杂。赞誉者有之,谴责者有之,冷眼旁观者亦有之。但就主流而言,在与传教士接触较多的开明士大夫心目中,欧洲的形象是比较正面的,它不再是荒蛮的异邦,而是文明的乐土。在树立欧洲形象方面,利玛窦以其渊博学识和个人魅力做出了积极贡献。据《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述,在一次宴会上,利玛窦与佛教高僧雪浪大师展开辩论并获胜,遂使礼部尚书王忠铭等人的认识发生转变:“他们终于得出结论:他们原先以为是蛮夷之道的,实际上并不如他们所想象的那么野蛮。”拜访内阁大学士沈一贯的时候,利玛窦向他介绍西方风俗,沈一贯得知西方婚姻只是缔结于两个人之间,即便皇室亦是如此,遂对与宴的其他大臣说:“在一个婚姻是如此圣洁的国度里,别的事看来就不用再问了。仅此就足以说明其他一切都是规范得多么得当。”与利玛窦交往甚深的明朝进士徐光启认为天主教可以“补益王化”,几乎把欧洲描述为理想国:“盖彼西洋邻近三十余国,奉行此教,千数百年以至于今,太小相恤,上下相安,路不拾遗,夜不闭关,其久安长治如此。”利玛窦不但在塑造中国早期的“欧洲观”方面作用巨大,在塑造欧洲早期的“中国观”方面的影响也不容低估。他的日记遗稿整理出版后,成为一部“划开中西交通史新时代”的重要著作。一些西方学者评价说:“《利玛窦日记》这本书对欧洲文学、科学、哲学、宗教及生活方面的影响,或许要超过17世纪其他任何的史学著作。”“这本书第一次向欧洲全面介绍了中国道德和宗教思想的概念。欧洲人也是第一次从此书中知道中国圣人孔子和中国文化的精粹儒家经典。”可以说,利玛窦对中国的描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影响了欧洲人对中国的想象。《利玛窦日记》问世前,欧洲对中国的想象,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的巨大影响。马可·波罗向西方人展示的,是一个高度理想化、充满神奇色彩的异国形象。《利玛窦日记》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这一基调,他对中国文明盛赞有加,认为除了还没有沐浴“我们神圣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柏拉图在《共和国》中作为理论叙述的理想,在中国已被付诸实践”。但利玛窦超越马可·波罗的是,他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并试图尽量客观地描述中国各方面的状况,从而为欧洲人在更深层次上了解和把握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尽管有褒有贬,总体来看,利玛窦描述的中国形象是以正面为主的。17至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场颇成规模的“中国热”,不少政治家和思想家把中国奉为改造欧洲社会的榜样。这股热潮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利玛窦的著作和书简,无疑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知识背景和理念支撑。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与西方“相看两不厌”的时代,持续得不够长久。18世纪末,欧洲的“中国热”迅速降温,欧洲人开始以苛刻的态度和憎恶的眼光看待中国。在这“妖魔化中国”的背后,潜藏着殖民者的贪欲与野心。而西方的傲慢与偏见,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的蚕食和侵掠,也极大地损害了西方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由此造成的消极影响,迄今尚未完全消除。值此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0周年之际,回顾他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遥想中西“相看两不厌”的那段时光,希望对中西双方都能有所启示。(选自高寿仙《相看两不厌:利玛窦与中西初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传教士除了传播基督教的“福音”,也极力介绍西方近代科技知识,以此达到增进中西之间相互了解的目的。B.利玛窦在塑造中国早期的“欧洲观”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晚明中国人对欧洲认识上的突破大都因他而起。C.利玛窦认为中国已实践了柏拉图在《共和国》中叙述的理想,这种态度是对马可·波罗笔下中国形象之基调的延展。D.在晚明一些士大夫心中,西方是文明的乐土,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他们自身的开明态度以及他们跟传教士接触较多有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以及18世纪末西方对中国的“妖魔化”,背后都隐藏着西方人自己的需求和动机。B.利玛窦撰译《几何原本》《浑盖通宪图说》等著作,以中国人感兴趣的科学知识为切入点传授西方文化,是“知识传教”方针的实践。C.利玛窦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相对客观的描述,因此才能为17~18世纪欧洲“中国热”提供知识背景和理念支撑。D.作者认为在塑造欧洲早期的“中国观”方面,《利玛窦日记》或许要超过17世纪其他任何的史学著作。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写作目的是以古鉴今,借利玛窦等传教士沟通中西的历史来批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西方对待中国的傲慢态度。B.本文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第四段列举王忠铭、沈一贯、徐光启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明朝主流士大夫心中欧洲形象是正面的。C.第六段将《利玛窦日记》与《马可·波罗游记》对比,突出了《利玛窦日记》的特点,进而论证了它在中西文化交往上的积极贡献。D.文中“几乎”“迅速降温”“总体来看”等表述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相看两不厌”“补益王化”等表述则凸显了文学性。4.利玛窦在塑造中国早期“欧洲观”及欧洲早期“中国观”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4分)5.作者最后说到:“遥想中西‘相看两不厌’的那段时光,希望对中西双方都能有所启示。”请根据材料,谈谈明朝后期中西交往的历史对现在中西国家间的交流有何启示。(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山水李广田①先生,你那些记山水的文章我都读过,我觉得都很好。但我又有一个奇怪念头:我再也不愿意读你那些文字了,我疑惑那些文字都近于夸饰,而那些夸饰是会叫生长在平原上的孩子悲哀的。你为什么尽把你们的山水写得那样美好呢我现在以一个平原之子的心情来诉说你们的山水:在多山的地方行路不方便,不如平原坦坦荡荡;住在山里的人很不容易望到天边,因为乱山遮住了你们的望眼;你们喜欢写帆,写桥,写浪花涛声,但在我平原人看来,却还不如秋风禾黍、古道鞍马更为好看。此外似乎应该有许多理由,然而我不能再写出来了。唉唉,我多么蠢,我想同你开一回玩笑,不料却同自己开起玩笑来了,我原是要诉说平原人的悲哀呀。我读了你的文章,我乃想起了我的故乡,我不能忘记那块平原的忧愁。②我们那块平原上自然是无山无水,然而平原的子孙们是如何地喜欢一洼水,如何喜欢一拳石啊。那里当然也有井泉,但必须是深及数丈之下才能取得他们所需的清水。他们爱惜清水,就如爱惜他们的金钱。孩子们巴不得落雨天,几个雨点已使他们的灵魂得到滋润,一旦大雨滂沱,更要乐得发狂。他们在深仅没膝的池塘里游水,他们在小小的水沟里放草船,他们从流水的车辙想象大河,又从稍稍宽大的水潦想象海洋。远山人带来小小的光滑石卵,他们猜想那块石头的来源,说那是从什么山里采来的,为几千万年的山水所冲洗,于是变得这么滑,这么圆,又这么好看。去过远方的人回来惊讶道:“我见过山,我见过山,完全是石头,完全是石头。”于是听话的人在梦里画出自己的山峦。他们看见远天的奇云,便指给孩子们说道:“看啊,看啊,那像山,那像山。”孩子们便望着那云彩出神。平原的子孙对于远方山水真有些好想象,而他们的寂寞也正如平原之无边。先生,你几时到我们那块平原上去看看呢:树木、村落,树木、村落,无边平野,尚有我们的祖先永息之荒冢累累。③自从我们的远祖来到这一方平原,他们就已领受了这份寂寞。他们在这块地面上种树木菜蔬,各色花草,一切谷类。多少世代向下传延,平原上种遍了树木花草、菜蔬五谷,也造下了许多房屋和坟墓。但是他们那份寂寞却依然如故,他们常常想到些远方的风候,那是梦想,也是梦忆,他们仿佛曾看见些美好的去处。他们想,为什么这块地方这么平平呢,为什么就没有一些高低呢。他们想以人力来改造他们的天地。④你也许以为这块平原是非常广远的吧。不然,南去三百里,有一条小河,北去三百里,有一条大河,东至于海,西至于山,俱各三四百里。这里并不广漠,然而住在这平原的我们的祖先,却觉得这天地之大等于无限。我们的祖先住在这里,与一个孤儿被舍弃在荒岛上无异。我们的祖先想用自己的力量来改造天地。平原的人们用铣,用锹,用刀,用铲,用凡可掘土的器具,南至小河,北至大河,凿成了一道大川流。先生,从此以后,我们的祖先才可以垂钓,可以泅泳,可以行木桥,可以驾小舟。你还必须知道,那时我们的祖先都很勤苦,男耕耘,女蚕织,所以都得饱食暖衣,平安度日。既已有了河流,然而我们的祖先仍是觉得不够满好,他们还需要在平地上起一座山岳。⑤一道活水既已流过村东,我们的祖先又在村西起始第二件工程。他们用大车,用担子,用篮子,用布袋,用一切可以盛土的东西,运村南村北之土于村西;又把河水引入村南村北的新池,于是一曰南海,一曰北海。村西已聚起了一座十几丈高的土山,我们的祖先远去西方,采来西山之石,又到南国,移来南山之木,把一座土山装点得峰峦秀拔,嘉树成林。年长日久,山中梁木柴薪,均不可胜用,珍禽异兽,亦时来栖止。农事有暇,我们的祖先还乐得扶老提幼,携酒登临。南海北海,亦自鱼鳖蕃殖,萍藻繁多,夜观渔舟火,日听采莲歌。先生,你看我们的祖先曾过了怎样的好生活呢。⑥唉唉,说起来令人悲哀呢,我虽不曾像你的山水文章那样故作夸饰——因为平原的子孙谁都得承认这些事实,而且也乐意提起这些光荣——然而我却是对你说了一个大谎,因为这是一页历史,一个故事,这故事是永远写在平原之子的记忆里的。⑦我离开那平原已经有好多岁月了。时间使我这游人变老,我却相信那块平原还依然当初。那里仍是那么坦坦荡荡,也仍是那么平平无奇。你也许会问我:祖先的工程就没有一点影子,远古的山水就没有一点痕迹吗当然有的,不然这山水的故事又怎能传到现在,使后人相信呢。我忆起孩提之时,我跟随老祖父到我们的村西,老祖父像在梦里似的,指点着深埋在土里而只露出了顶尘的一块岩石说:“这就是老祖宗的山头。”又走到村南村北,见两块稍低下的地方,指点说:“这就是老祖宗的海子。”村东也有一条低下的去处,当然就是祖宗的河流。我在那块平原上生长起来,在那里过了我的幼年时代,我凭了那一块石头和几处低地,梦想着远方的高山,长水,与大海。(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先生”写的山水文章“近于夸饰”,是因为他夸大了笔下山水的美丽,相比之下,自己故乡平原的风景更加动人。B.平原的远祖来到平原后“领受了这份寂寞”,意思是他们虽然感受到了平原的荒凉,但是也欣然适应和接受了这里的环境。C.作者讲完远祖曾经开山辟水后,又承认“说了一个大谎”,是说祖先创造的山水是一段历史或一个故事,只残存了一点可能的痕迹。D.作者幼年时凭借故乡的石头和低地梦想远方,凸显出作者对远方高山长水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故乡无山无水的厌倦。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在行文上颇具巧思,将平原的现实和历史交错书写,使得文章思路曲折有致,摇曳多姿,与本文委婉流动的情感表达相适应。B.也许文中的“先生”并不确有其人,但以此带来的第二人称叙事,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便于情感交流,增强了文章的抒情特质。C.本文有娓语闲谈式的生活化语言,也有典雅整饬的文学化语言,整体语言风格素朴恬淡,富含诗意,展现了作者自然醇厚的艺术追求。D.作者描绘故乡山水的方式,与那些“夸饰”的文章不同。他以真诚的姿态展示了故乡的悲欢喜忧,赋予文章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8.作者在文章第①段画横线处谈到“我原是要诉说平原人的悲哀”。从全文来看,你认为作者是否做到了“诉说平原人的悲哀”请结合全文说明你的理由。(4分)9.第②段写平原的子孙,多用“他们’;第④⑤段写平原的祖先,则多带“我们”。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成帝建始四年夏四月,河决东郡金堤。先是,清河都尉冯逡奏言:“郡承河下流,顷所以阔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灵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如有霖雨,旬日不霁,必盈溢。九河故迹,今既灭难明,屯氏河新绝未久,其处易浚。又其口所居高,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事下丞相遣博士许商行视以为方用度不足可且勿浚。后三岁,河果决,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御史大夫以对方略疏阔,上切责其不忧职,自杀。河平元年春,杜钦荐王延世,使塞决河。延世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三年秋八月,河复决平原,所坏败者半建始时。鸿嘉四年秋,河水湓溢,败官亭、民舍四万余所。平陵李寻奏言:“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决,可且勿塞,以观水势;河欲居之,当稍自成川,挑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而用财力寡。”于是遂止不塞。待诏贾让奏言:“治河有上、中、下策。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滥期月自定。此功一立,河定民安,谓之上策;多穿漕渠,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兴利除害,支数百岁,谓之中策;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下策也。”平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建武十年,光武欲修之,浚仪令乐俊上言:“民新被兵革,未宜兴役。”乃止。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他役,不先民急。会有荐王景能治水者,夏四月,诏发卒数十万,遣景修汴渠堤。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焉。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河、汴分流,复其旧迹。(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事下丞相A遣博士许商B行视C以为D方用度E不足F可G且勿浚。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郡,秦汉时期最低一级的行政区划,秦统一天下之后在岭南设立桂林郡和象郡。B.霁,文中指雨雪过后天空放晴,与《阿房宫赋》“不霁何虹”的“霁”意思相同。C.绝,文中指断绝,与《蜀道难》中“可以横绝峨眉巅”的“绝”意思不同。D.期月,文中指一整月,“期”与《陈情表》“期功强近之亲”的“期”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御史大夫认为博士许商的巡察略有疏漏且不切实际,导致未能预防灾害发生,成帝斥责许商未能尽责,导致他自杀。B.平陵李寻认为,黄河流经一定的水道,就会逐渐形成河川,我们只要挑出河里的泥沙,顺着自然状况来治水,就一定可以成功。C.贾让认为,多修漕渠的治水办法,虽然可以分流洪水,灌溉民田,为百姓造福除害,却不如让河水泛滥自行停止更好。D.光武帝想要修治理河和汴水,浚仪令乐俊认为老百姓刚刚遭受战争,不适宜再服劳役,老百姓却误会了他,认为他不管人民疾苦。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决,可且勿塞,以观水势。(4分)(2)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下策也。(4分)14.清河都尉冯逡的奏章体现了怎样的治水思想(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宿芥塘佛祠贺铸青青麴①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底许②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注】①麴:móu,大麦。②底许:几许,多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在曲折难行的路上寻找落脚之处,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古寺的人迹罕至,无人问津。B.“杨花雨”呼应了东风之“狂”,不仅表现了杨花飘落之多,还给人以动态的想象。C.尾联两句可以理解为顺承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都有含蓄而耐人寻味的效果。D.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按照行程的顺序逐次推进内容,自然流畅,富有生活气息。16.本诗颈联“待晚先烧柏子香”一句中的“晚”字,有的版本写作“晓”,前人认为用“晚”字更合理,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理由。(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即将成年的小明希望未来能靠自身的决定和努力成为仁德之人,而不是依赖他人。《论语》中的“,”可以作为他的座右铭。(2)一轮明月,两种感情。《春江花月夜》中用“”,营造了月光倾洒花树,幽静甜蜜的意境,而《扬州慢》中,则用“”,渲染出了冷寂孤绝的氛围。(3)电视剧中主人公与亲人分别多年,在久别重逢的一刻却只有深情的凝望。小刚被这一场景深深打动,不禁想到了古诗词中也有许多表达无言无声却情思悠长的诗(词)句,如“,”。三、语言表达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世间长相相近的人有很多。同样,①。譬如,素有忘忧草和母亲花美称的萱草花蕾,就和黄花菜花蕾(A),稍不留心,就会弄混。当然,出现这种认识上的反差,也是有原因的。在②的古代,黄花菜原本就不是单指一种植物,而是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萱草的花也称为“黄花菜”,就属于这种情况。时至今日,有了比较系统的现代植物分类学,作为干菜的黄花菜则专指黄花菜干制花蕾。黄花菜之所以能够成为山珍干菜的上品,那一抹奇异香味(B)。黄花菜散发出独特的香味,不仅是普通花朵或多或少都有的单薄花香,还有令人陶醉的迷人菌香直抵肺腑。当花香菌香交融在一起,就形成了对味蕾颇具冲击力的奇异馨香。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冬天的太阳,像保温杯一样,温暖舒适。阳光敦厚温煦地舔舐着棉絮,摸在手里温温的,闻着有太阳香。我把头埋进被子里,被妈妈赶开。妈妈用很粗很长的棉线穿进最大号的针,针尖在头发里划一下,又优美地戳进绸缎包裹的棉絮里,无名指上的顶针顺势一顶,一行一行的线就均匀地布在了被面上,有节奏、有韵律,很美。乡村地广人稀,户与户之间隔得不近,但处得热火,各人站在自家门口缝被子,互相喊着拉家常——练就了一副副或清脆或洪亮的大嗓门。有一次我父亲到城里来找我,跟我说话的时候,我的朋友都吓一跳,说你爸爸嗓门那么大。嗓门大,才是地道的农村人。旧农村,户与户之间隔得远,但处得火热,吃饭都端着饭碗互相串门。或者端着饭碗去看看鸡鸭鹅羊,咕噜咕噜嘎嘎嘎咩咩咩,鸡犬相闻。但空气中其实是静谧安逸的。天色渐渐暗下来,牛羊归圈了。我也走进厨房。昏黄的灯光下是热气腾腾的锅灶和妈妈忙碌的身影……没有比这更幸福的童年了。21.下列句子中的“才”与文中加点的“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重庆将要降温”“我才不相信重庆的天气预报呢!”B.日本大财阀的资本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才不过两万。C.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D.揭露包身工制度,才能抚慰那些呻吟着的锭子上的冤魂。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喻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传教士利玛窦,他来到中国本是为了传播宗教,最终却开创了中西交流的新时代。他曾经在自传的导言中这样写道:“这样的事很常见……我时常揣思,发现一切事情(包括那些最后取得极大成功的)在肇始之初,是那样微弱渺小和难以辨认,人们很难相信它们最终会成如此宏大之局面。”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A.D.C.4.(一)在塑造中国早期“欧洲观”的贡献:①通过广泛交游知名人士和撰译著作,扩大欧洲知识和理念对中国的影响/极力向中国介绍输出西方文化(近代科技知识)。(1分)②用自身的渊博学识和个人魅力影响士大夫们的看法,塑造欧洲作为文明乐土的正面形象。(1分)(二)在塑造欧洲早期的“中国观”的贡献:①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中国传教的经历,向欧洲全面介绍中国经典和思想文化,影响了欧洲人对中国的想像。(1分)②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相对客观的描述,为欧洲人在更深层次上了解和把握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素材。(1分)5.①文化交流角度: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多元文化,增加认识和了解,促进文化交流。②人才沟通角度:通过知识渊博的专业人士来搭建沟通的桥梁。③应秉持的态度:以客观的态度认识和描述他国形象,抛开傲慢与偏见。6C.7D.8.示例一:做到了;(1)文章写出了无山无水的平原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苦的生活状态/平原人渴望山水,但平原却无山无水;(2)远祖虽创造了山水,但现在山水已然消逝,平原的子孙也没能再造山水,平原依旧平平无奇。示例二:没做到;(1)作者强调了祖先开山辟水的功绩,展现了平原祖先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进取精神;(2)平原人对祖先功绩的铭记以及对山水一如既往的向往,表现了平原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9.①作者是远离故乡多年的游子/作者与平原子孙的生活有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故用“他们”来代指平原子孙。②用“我们”,强调了自己与祖先、与平原的血脉联系/对平原故乡的归属感,表明即使沧海桑田,但平原人依然铭记先祖创业的的功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敬与怀念。③不同的称呼,呈现了不同代际的人不同的生存状态。10ACF11.A.12.A.13(1)讨论治河之策的人常常想要寻找九河原来的河道来贯通它。如今趁着黄河自己决口,可以暂且不进行堵塞,来观察水的流势。(2)如果只是修理完善原有的堤防,不断增高低矮的堤坝,加厚薄弱的堤坝,所耗费的人力劳力没有止境,(依然会)多次遭遇灾害,这是最下策。14.①以疏通代替堵塞。通过疏通屯氏河来分杀水力,帮助黄河泄水。②未雨绸缪。治水应该早做准备,考虑将会发生的灾祸。③因地制宜。分析当地的地理情况,如清河郡在黄河的下流,分析屯氏河的情况,灵鸣犊口情况等,以此来制定治水策略。15.A.16.①用“待晚”照应标题的“宿”和首联“晚更狂”的“晚”字,更符合全诗的时间背景。②用“待晚”才能让叙述更连贯,颈联是在写诗人夜晚到达寺庙后的所见所闻及所为,诗人晚上到古寺来借宿,进到屋内看见还没入夜就点起的柏子香,行程显得更为紧凑。“待晓”则为第二天的所见所闻,意脉较为割裂。③用“待晚”才能和下一联诗句中的“底许暂忘”联系更紧密,逻辑更通顺:傍晚早早点起了夜香,行役的诗人感到了温暖,多少暂时忘却了旅途的困倦。17(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月照花林皆似霰;冷月无声(3)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18.A例:相差无几/大同小异(毫无二致/别无二致/一摸一样等表达相同的意思,不给分)B例:功不可没(不能填“不可或缺”)19.改法(一):①把“独特的香味”的“的”放到“散发出”后面。使“独特香味”作句子的主语。或者在“散发出”后添加“的”,使“香味”作主语。②将动词性短语“直抵肺腑”放在“令人陶醉的”前面或者后面作“迷人菌香”的定语,或者在“直抵肺腑”前加逗号“,”改法(二):①“不仅是”改为“不仅有”②将动词性短语“直抵肺腑”放在“令人陶醉的”前面或者后面作“迷人菌香”的定语。改法(三):①“不仅是”改为“不仅有”②或者在“直抵肺腑”前加“,这种香味”20.①容貌酷似的/花朵/也有不少。【外形相似(接近)/花,花朵,花蕾/也很多】②没有现代植物分类学。③多种花蕾(花朵,花)相似的植物的统称(代称)。21.D.22.拟人(或拟物、比拟)。文中把阳光曝晒棉被比拟成人(或者动物)舔舐着喜爱的事物,使阳光晒在被子上的情形显得活泼生动,也表现出作者对阳光的热爱和对童年时光怀念。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传教士利玛窦,他来到中国本是为了传播宗教,最终却开创了中西交流的新时代。他曾经在自传的导言中这样写道:“这样的事很常见……我时常揣思,发现一切事情(包括那些最后取得极大成功的)在肇始之初,是那样微弱渺小和难以辨认,人们很难相信它们最终会成如此宏大之局面。”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分析本题的材料以传教士利玛窦的生平事迹及其自传中的言论为核心,要求考生从中引发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审题时,我们首先要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利玛窦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早教中心课程资源租赁与合作开发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食堂肉类供应商合同3篇
- 2025餐饮企业员工福利保障合同6篇
- 2024年荒山土地流转种植项目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金融服务领域软件开发与定制合同
- 2025年版出口石材支付条款与环保开采协议3篇
- 2024年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合作协议
- 2024年金融服务转让合同
- 2025年体育场馆租赁合同范本规范2篇
- 2024施工承包合同:数据中心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模板3篇
- 《天然药物学基础》复习考试题库(带答案)
- 湖北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研究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人民日报】72则金句期末评语模板-每页4张
- 零缺陷质量意识
- 2024河北中考化学仿真卷52
- 借款债务股东共同承担协议
- 门诊导诊课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小学英语教育
- 阿甘正传书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