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上枢密韩太尉书》《古代文论选段》选修(二)古代文论选段><单篇梳理8通读全文,解释加颜色的词语。(第1则)诗者,志①(
)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②(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节选)(第2则)盖文章,经①(
)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②(
),见意于篇籍,不假③(
)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节选)志意,志愿不知不觉治理写作借(第3则)若乃①(
)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②(
),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③(
)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④(
)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⑤(
)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锺嵘《诗品序》节选)至于严寒辞别铺陈放声高歌(第4则)感人心者,莫先①(
)乎情,莫始②(
)乎言,莫切③(
)乎声,莫深④(
)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节选)(第5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①(
)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②(
)作变相③(
),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燮《题画》节选)超过开始切合,贴近深入欲望强烈的样子迅速,极快相貌,形象(第6则)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①(
),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②(
)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③(
)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格调迅速赞同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②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同“咏”,歌咏,歌唱同“现”,表现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发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发表意见(多指在会议上)②不知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义:_________今义:不知道③寄身寄身于翰墨古义:_____今义:(在某地)临时停留或暂住④长歌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古义:_________今义:较长的歌用语言表现出来不知不觉寄托放声高歌3.多义词语(1)言义项例句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②与善仁,言善信(《〈老子〉八章》)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琵琶行并序》)⑤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并序》)言语,语言说话著作一字为一言助词,无实义(2)常义项例句①二者必至之常期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五代史伶官传序》)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④规律,准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⑤同“尝”,曾经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一定经常,常常平常,普通(3)格义项例句①有境界,则自成高格②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④击打,击杀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史记·李将军列传》)格调推究,研究格式,标准4.词类活用活用类型例字例句释义(1)形容词作动词嘉会寄诗以亲
(2)使动用法感人心者
(3)意动用法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表现亲密使……感动以……为根/苗/花/实5.特殊句式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或标志词(1)状语后置句莫先乎情,莫始乎言
(2)判断句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标志词是“乎”,“乎情”与“乎言”分别作“先”和“始”的状语标志词为“非”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毛诗序》中,作者先是对“诗”下了定义,认为诗歌是“_____________”,接着阐释了诗歌在内和在外的两种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2)《典论·论文》中,曹丕从“有利于国家”和“有益于自身”两个角度,高度评价“文章”的两大功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之所之在心为志也发言为诗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3)《诗品序》中,锺嵘列举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景观,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4)《诗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偶句说明诗歌是人们表现悲欢离合的最好形式。(5)《诗品序》中,作者在列举了四季迭相更替、万物盛衰变化、社会动荡不安、人际悲欢离合等事例以后,连用两个反问句说明诗歌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6)《与元九书》中,白居易把诗歌的感情、语言、声音和内容分别用植物的各个重要部位作比喻,其中涉及植物的“根”“枝叶”“花朵”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7)《题画》中,郑燮举“成竹在胸”的例子是为了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8)《题画》中,最能体现郑燮绘画理论和实践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情苗言华声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9)《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认为古往今来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须经过的第一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认为古往今来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须经过的第二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词要以境界作为最高标准”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12)《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有境界”下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词以境界为最上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2.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1)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在心里激荡,就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它,用语言还表达不尽,便用咨嗟叹息的声音来延续它。(得分点:形、不足、嗟叹)
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得分点:尽、止、常、无穷)(3)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美好的宴会上以诗为寄托来表现亲近愉悦,离开群体时依托诗来表达哀怨。(得分点:嘉、亲、怨)
诗,是以情感为根,以语言为苗,以声韵为花,以道理为果实。(得分点:判断句;根、苗、华、实,意动用法)
总的说来,作品的立意在落笔之前产生,这是确定的法则;可作品出现的情趣却在法则之外,这是精妙的灵感啊。[得分点:则、趣、化机,判断句(总之……)]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诗之可学而能者,尽天下之人皆能读古人之诗而能诗,今天下之称诗者是也;而求诗之工而可传者,则不在是。何则?大凡天资人力,次序先后虽有生学困知之不同而欲其诗之工而可传则非就诗以求诗者也。我今与子以诗言诗,子固未能知也;不若借事物以譬之,而可晓然矣。(节选自叶燮《原诗》)(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次序先后A虽有生B学C困D知之不同E而欲其诗之工F而可传G则非就诗H以求诗者也。√√√“虽”用于句首,前面应断开;第一个“而”与“虽”构成转折关系,其前应断开(第二个“而”表并列,前面不能断开);“则”为连词,表承接,相当于“那么”,其前应断开。(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天下之人”与“年寿有时而尽”(《典论·论文》)两句中的“尽”
字含义不同。B.“今天下之称诗者是也”与“称其气之小大”(《上枢密韩太尉书》)两
句中的“称”字含义不同。C.“而求诗之工而可传者”与“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姜夔《扬州
慢》)两句中的“工”字含义相同。D.“而可晓然矣”与“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苏武传》)两句中的
“晓”字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检验鉴定报告-文书模板
- 《保险公司主持技巧》课件
- 银行合规管理制度推广
- 酒店餐饮服务管理制度
-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课件详细
- 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力和机械复习课件
- 建筑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合同GF
- 泰勒公式课件修正
- 金融理论与政策(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3版
- 精读《未来简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论教育》全文课件
- 2024年湖南长沙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招聘13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节能改造合同协议
- 灌装车间员工岗位职责
-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法理学》(第三版教材)形成性考核试题及答案
- 劳动教育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 (正式版)SHT 3158-2024 石油化工管壳式余热锅炉
- MOOC 创业基础-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