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质量检验员考试试题三(无答案)_第1页
粮油质量检验员考试试题三(无答案)_第2页
粮油质量检验员考试试题三(无答案)_第3页
粮油质量检验员考试试题三(无答案)_第4页
粮油质量检验员考试试题三(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粮油质量检验员试题三(无答案)

注意事项

1、比赛时间:120分钟。

2、请按要求在试题及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填写您

的考号。

3、本试题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5

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

卡的相应位置写上您的答案,在其它位置书写

答案不得分。

4、不得在试题和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

舞弊处理。

5、本试卷共100道试题,每题1分,共100分。

一、选择题: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

和社会,个人和自然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0

(A)规章(B)法律(C)制度(D)行为规

2.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情况可导致系统误差。

A、滴定管读数估计不准B、试剂未搅拌均匀

C、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D、滴定管漏液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

(A)量纲是指在量制中用基本量的幕的乘积表示的数值系数

为1的量的表达式

(B)量纲指数为零的量,称为无量纲量

(C)折光指数是无量纲量

(D)质量浓度是无量纲量

4.天平两臂不等长所带来的误差,可采用()的方法予以减

免。

A、增大试样用量B、校准仪器

C、增加测定次数D、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

5.10g祛码的示值误差为一0.2mg,该祛码的相对误差为()o

A、一2%B、一0.2%C、一0.02%D.-0.002%

6.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稻粒长度,将稻谷籽粒分为()及短

粒。

A、长粒;中间型B、特长粒;长粒;中间型

C、特长粒;长粒D、特长粒;中间型

7.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类,标准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A、技术标准B、安全标准C、工作标准D、管理

标准

8.进行有()的工作时,必须按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现

场至少应有2人进行操作。以防万一发生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救

助。

(A)规范性(B)可操作性(C)安全性(D)危

险性

9.A类火灾是指()。

(A)木材、纸张和棉布等物质的着火

(B)可燃性液体(如液态石油化工产品、液料稀释剂等)着火

(C)可燃性气体(如天然气、城市煤气、沼气、液化石油气等)

着火

(D)可燃性金属(如钾、钙、钠、镁、铝、钛等)着火

10.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是()o

(A)回收率试验(B)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0多次测定取平均值(D)空白试验

11.对食品感官分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o

(A)感官分析不能准确确定食品的生物学价值

(B)感官分析有时还不能确定引起某种感觉的真正原因

(0感官分析结果受评价员情感因素的影响

(D)仪器分析有可能取代部份偏爱型感官检验

12.粮食中水分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一是(),二是结合

水。

(A)自由水(B)离子水(C)结晶水(D)混

合水

13.粮食中{}属于可溶性糖。

(A)纤维素(B)淀粉(C)双糖(D)木质素

14.下面不属于自然低温储藏的是()o

A、自然通风冷却B、转仓冷却C、出仓冷却D、

空调冷却

15.随着储藏期的延长,油脂将()°

A、酸价降低、过氧化值降低B、酸价增大、过氧化值

增大

C、酸价降低、过氧化值增大D、酸价增大、过氧化值

降低

16.小麦不完善粒率越高,贝)°

A、容重越低B、容重越高C、出粉率提高D、

粉色越白

17.做好粮食质量检验工作,{}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A)应该⑻不需要(0偶尔需要(D)

不确定

18.《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规定,超过正常储存年限

的粮食销售出库检验,应当经过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进行

质量鉴定;检验机构在接受委托检验申请后,一般应在()

内完成杆样、检验和出具检验报告。

A、二周B、10个工作日C、15个工作日D、半个

19.我国于2004年将脂肪酸值作为粮食储藏品质控制指标之一,

脂肪酸值的指标控制值:粳稻谷W()KOHmg/lOOmg,釉稻

谷W37K0Hmg/lOOmg、玉米W78K0Hmg/lOOmg。

(A)27(B)30(C)35(D)37

20.稻谷食用品质的指标一般以稻米蒸煮时的吸水率、米汤固形

物的含量、碘呈色反应、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的()等来表

ZjSo

(A)流变性质(B)老化特性(C)烘焙性质(D)

糊化特性

21.为清除油脂中杂质,植物油精炼中有水化法脱胶工序,水化

法脱胶的目的是为了()o

A、降低杂质含量B、脱除油脂中色素

C、脱除油脂中臭味和蜡质D、脱除磷脂

22.我国小麦标准中规定:小麦赤霉病粒最大允许含量为(C),

单立赤霉病项目,按不完善粒归属。

(A)1.0%(B)2.0%(C)4.0%(D)

8.0%

23.布拉班德实验磨粉机采用4个固定磨辐,{}碾磨的粉碎方

式。

(A)连续二次(B)连续三次(C)断续二次(D)

断续三次

24.使用肖邦仿工业实验磨粉机磨粉时,对于硬质麦应将入磨小

麦水分调节至()o

A、14.5%B、15.5%C、16.5%D、

17.5%

25.优质小麦定等指标为()o

(A)粗蛋白质、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烘焙品质等

(B)容重、不完善粒、粗蛋白质、烘焙品质等

(C)容重、不完善粒、降落值、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等

(D)容重、不完善粒、降落值、粗蛋白质、湿面筋、烘焙品

26.()和恒温控制系统、测力系统等是粉质测定仪的主要

组成部分。

(A)搅拌装置(B)抽伸装置(C)揉面钵(D)

发酵装置

27.我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规定一级浸出油溶剂残留允许量

为()o

(A)不得检出(B)W10mg/kg(C)W50mg/kg(D)

WlOOmg/kg

28.在采用纯物质对照的定性方法时,()o

(A)如未知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某一纯物质的保留时间

相同时,即可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B)如未知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某一纯物质的保留时间

相同时,即可初步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C)如未知物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与某一纯物质的峰高

和峰面积同时,即可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D)如未知物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与某一纯物质的峰高和峰

面积同时,即可初步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29.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比等于()时形成的火焰称为贫焰性

火焰。

A、1:3B、1:4C、1:5D、1:6

30.测定粉质曲线时,若粉质曲线中线峰值位于{}重新测定

时需减少加水量。

(A)<480F.U.(B)480F.U.~520F.U.

(C)500F.U.~520F.U.(D)>520F.U.

31.使用粉质仪测定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时()0

(A)可以根据峰中线计算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

(B)粉质曲线的峰中线需位于400±20F.U.o

(C)粉质曲线的峰中线需位于500±20F.U.o

(D)粉质曲线的峰中线需位于1000±20F.U.o

32.面团揉和过程()以后,曲线下降第二次与500F.U.线相交

并离开此线,两个交点相应的时间差值称为稳定时间。

A、粉质曲线中线到达峰值前第一次与500F.U.线相交

B、粉质曲线中线到达峰值前第一次与1000F.U.线相交

C、粉质曲线下沿线到达峰值前第一次与500F.U.线相交

D、粉质曲线到达峰值前第一次与500F.U.线相交

33.面团达到最大稠度的时间短暂,短的稳定时间与急速从500FU

线衰退,评价值小的小麦粉为()o

(A)弱力粉(B)普通粉(C)中力粉(D)

强力粉

34.馒头的比容是指蒸制后()与馒头质量比值。

A、小麦粉质量B、面团质量C、面团体积D、馒

头体积

35.分配系数是指组分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的

()o

(A)体积比(B)质量比(C)浓度比(D)摩

尔数比

36.调整保留体积为保留体积()o

(A)加上死体积(B)减去死体积

(C)乘以死体积(D)除以死体积

37.气相色谱法分析食用植物油溶剂残留、脂肪酸组成时,常采

用的检测器为()o

(A)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B)电子捕获检

测器(ECD)

(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D)氮磷检测器

(NPD)

38.()是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时常用定量

分析方法。

A、内标法B、外标法C、归一化法D、内标标

准曲线法

39.采用归一化法进行色谱定量分析时()。

(A)要求所有组分都出峰(B)必须准确地进样

(C)不要求所有组分都出峰

(D)不要求已知所有组分的定量校正因子

40.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时,样品可经()

后,将样液注入气相色谱仪分析。

A、盐酸提取、氢氧化钾一甲醇溶液皂化B、氢氧化钾一甲醇

溶液提取

C、有机溶剂提取、硫酸磺化D、硝酸、硫酸消化

4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系统、()等部分组

成。

(A)气路系统、进样系统(B)分光系统、检测系

(C)进样系统、分离系统(D)分离系统、分光系统

42.燃助比(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比)小于1:6时,火焰为()o

(A)富燃性火焰(B)还原性火焰

(C)化学计量焰(D)贫焰性火焰

43.调节燃烧器高度是为了让从光源发出的锐线光通过()o

(A)预燃区(B)第二反应区

(C)第一反应区(D)中间薄层区

44.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主要使用工作曲线法

和()o

(A)标准加入法(B)归一化法

(C)内标法(D)峰面积法

45.小麦粉的吸水量是指()o

(A)100g小麦粉(水分14%)在粉质仪中揉和成最大稠度为

500F.U.的面团时所需的水量

(B)100g小麦粉(水分15%)在粉质仪中揉和成最大稠度为

500F.U.的面团时所需的水量

(C)100g小麦粉(水分14%)在粉质仪中揉和成最大稠度为

1000F.U.的面团时所需的水量

(D)100g小麦粉(水分15%)在粉质仪中揉和成最大稠度为

1000F.U.的面团时所需的水量

46.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构成为()o

(A)甘油一酸酯(B)甘油二酸酯

(C)甘油三酸酯(D)甘油及游离脂肪酸

47.随着储藏期的延长,油脂将()。

(A)酸价降低、过氧化值降低(B)酸价增大、过氧

化值增大

(C)酸价降低、过氧化值增大(D)酸价增大、过氧

化值降低

48.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的需要而

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称为食品添加剂。

(A)防腐和加工工艺(B)防腐和抗氧化

(C)加工工艺和提高营养(D)提高营养

49.磷化氢对人的毒性主要作用于(),刺激()和使心脏

扩大。

(A)神经系统,抑制中枢神经/胃部,引起消化不良

(B)神经系统,抑制中枢神经/肺部,引起肺水肿

(C)肺部,引起肺水肿/胃部,引起消化不良

(D)肺部,引起肺水肿/皮肤,引进过敏

50.我国粮油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磷化物允许量是以()计。

(A)磷化铝(B)磷酸二氢钾(C)磷化氢(D)

51.磷化物定性分析时,硝酸银试纸、乙酸铅试纸均变色,表示

样品中()o

(A)磷化物含量严重超标(B)磷化物检验阳性

(C)磷化物检验阴性(D)存在硫化物干扰

52.测量磷化物时,磷化物遇水和酸,放出磷化氢,蒸出后吸收

于(),与铝酸镂作用生成磷铝酸镂,遇氯化亚锡还原成蓝色

化合物铝蓝,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A)酸性高锌酸钾溶液中被氧化成磷酸

(B)酸性高锌酸钾溶液中被还原成磷酸

(C)盐酸中生成磷酸

(D)水中生成磷酸

53.磷化物测定时蒸储吸收装置中洗气瓶中装入碱性焦性没食子

酸溶液的目的是()o

(A)吸收硫化物(B)吸收二氧化碳

(C)吸收还原性气体(D)吸收氧化性气体

54.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时,样品测定

结果以()表示。

A、分别报告六六六、DDT的总含量B、校正因子-峰面

积归一法

C、总残留量表示D、分别表述各单体

残留量

55.()可以用作有机氯农药提取液的净化。

(A)皂化法(B)磺化法(C)灰化法(D)

掩蔽法

56.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时,样品经()

后,将样液注入气相色谱仪分析。

(A)有机溶剂提取、净化(B)硝酸、硫酸消化

(C)氢氧化钾一甲醇溶液提取

(D)盐酸提取、氢氧化钾一甲醇溶液皂化

57.薄层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有机氯时,层析分离后,根据薄层板

上六六六、口口丁的(),与标准比较进行定性及概略定量。

(A)斑点所移动的距离,斑点颜色深浅

(B)斑点所移动的距离,斑点大小

(C)比移值,斑点大小与颜色深浅

(D)比移值,斑点颜色深浅

58.原子吸收法测定粮油样品中钙、镁、铁、锌时,样品经(),

进样测定其中各元素的吸收值,与标准比较定量。

(A)硝酸一硫酸消化,用水稀释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后

(B)硝酸一高氯酸混合酸消化,用水稀释至一定的浓度范围

(C)磷酸一高氯酸混合酸消化后,用硫酸稀释至一定的浓度

范围后

(D)磷酸一硫酸水化后,用水稀释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后

59.()是我国绝大多数粮油食品中规定的必检真菌毒素。

(A)T-2毒素(B)伏马菌素(C)杂色曲霉素(D)黄

曲霉毒素

60.薄层色谱法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时,样品中AFTB1经()

后,在波长{.XZ}下产生蓝紫色荧光,根据其在薄层上显示荧光

的最低检出量来测定含量。

(A)提取、浓缩、薄层分离;365nin紫外光

(B)提取、浓缩、薄层分离;25411nl紫外光

(C)薄层分离、提取、浓缩;540nm可见光

(D)薄层分离、提取、浓缩;365nm紫外光

61.薄层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时,薄层色谱分析操作包括制

板、()、观察。

(A)点样、显色(B)点样、展开

(C)展开、显色(D)点样、定性

62.薄层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i时,预展操作的目的是()。

(A)初步分离AFTB(B)平衡吸附剂

(C)分离提取液中的溶剂(D)消除脂肪、色素的

干扰

63.()是薄层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R时,所点0.2螃/mL

10叱标准溶液点的主要作用。

(A)用于判断样品是否超标(B)用于判断样品中是否存

在干扰

(C)提供AFTB1斑点位置参照(D)提供最低检出量点,便于

概略定量

64.检验报告的核心内容是()。

(A)页码的编号及结束的标识(B)检验结论准确

(C)样品接收日期(D)实验日期

65.分析结果的()是指测得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

(A)准确度(B)精密度(C)标准偏差(D)

平均偏差

66.精密度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与平均值相符合的程

度。

(A)真实性(B)可疑值(C)离群值(D)测

得值

67.精密度的大小不可用()表示。

(A)标准差(B)变异系数(C)相对误差(D)相

对偏差

68.磨粉机需要及时清理操作的环节共包括().

(A)开机前,运行中(B)开机前,关机后

(C)运行中,关机后(D)开机前,运行中,

关机后

69.实验结束后,通常采用()清洗揉面钵中和螺旋搅拌叶

片上粘附的面团。

(A)温水,细纱布(B)稀盐酸,细毛刷

(C)稀碱液,细毛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