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方案_第1页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方案_第2页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方案_第3页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方案_第4页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方案TOC\o"1-2"\h\u5495第1章新能源汽车概述 3140171.1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 3242231.2新能源汽车类型及特点 3186261.3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45721第2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述 4138252.1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历程 4308282.1.1国内外发展概况 4237942.1.2关键技术突破 5154212.1.3应用场景拓展 518442.2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5321172.2.1环境感知技术 582422.2.2决策规划技术 5180962.2.3车联网技术 524352.2.4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5140322.3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 5172932.3.1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 5157762.3.2车联网应用更加广泛 651092.3.3跨界融合加速 648532.3.4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成为关注焦点 624807第3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开发 6254543.1电池系统开发 6284703.1.1电池系统概述 6185503.1.2电池单体选型 6253143.1.3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633963.1.4电池模组及电池包集成 673183.2驱动电机开发 643303.2.1驱动电机概述 692193.2.2驱动电机选型 7219293.2.3驱动电机设计 736683.2.4驱动电机控制策略 741383.3电控系统开发 723213.3.1电控系统概述 7238913.3.2硬件设计 7135973.3.3软件架构 7152973.3.4功能实现 76846第4章智能网联汽车感知技术 736444.1感知系统概述 717444.2激光雷达技术 8221734.3摄像头与视觉识别技术 8252264.4毫米波雷达技术 85368第5章车载网络与通信技术 8252205.1车载网络技术概述 8217715.2车载以太网技术 838115.2.1技术原理 810935.2.2协议标准 8301565.2.3应用案例 9155865.3无线通信技术 988495.3.1车联网(V2X)技术 9222445.3.2蜂窝车联网(CV2X)技术 918505.3.3车载WiFi技术 9220135.4车载网络信息安全 9131375.4.1信息安全威胁 9173195.4.2安全防护策略 9189775.4.3关键技术 916111第6章车载计算平台与算法 10316806.1车载计算平台概述 1060926.2高功能计算平台 1080956.2.1硬件架构 10148356.2.2软件平台 10175316.3边缘计算与云计算 1029536.3.1边缘计算 10268436.3.2云计算 11179546.4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 11267576.4.1机器学习算法 11176406.4.2深度学习算法 11201086.4.3强化学习算法 1122761第7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12309537.1系统概述 12319577.2自适应巡航控制 1286357.2.1技术原理 12193857.2.2技术实现 12173127.3自动紧急制动 12313497.3.1技术原理 12147937.3.2技术实现 12209927.4车道保持辅助 13168207.4.1技术原理 13227147.4.2技术实现 1329619第8章车联网与大数据应用 1329058.1车联网技术概述 13124548.2车联网平台架构 13189978.3大数据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14139738.4车联网与智能交通 141535第9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验证 14233109.1测试与验证概述 14202679.2实验室测试 1585579.2.1硬件在环(HIL)测试 15178009.2.2软件在环(SIL)测试 15216339.2.3系统级测试 1545869.3实车测试与验证 1586569.3.1封闭场地测试 15114479.3.2公开道路测试 15239019.3.3长距离测试 1555739.4安全性评估与认证 1546599.4.1功能安全评估 15240459.4.2信息安全评估 16250559.4.3认证与审查 1625110第10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应用案例 161459110.1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 163136910.1.1城市交通场景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161543710.1.2城市公交领域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16621810.2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 161719210.2.1充电站智能调度与管理 162406110.2.2车辆与充电设施互联互通 162953510.3智能网联汽车共享出行 17641110.3.1共享汽车平台建设与运营 172873410.3.2共享出行服务创新 172583710.4智能网联汽车物流与配送 172437610.4.1无人配送车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172092910.4.2货车智能网联技术应用 17第1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1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车的重要选择,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新能源汽车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优势,对于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手段,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1.2新能源汽车类型及特点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料电池汽车(FCV)等类型。各类新能源汽车具有以下特点:(1)纯电动汽车(EV):采用电能作为动力来源,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能效等优点,但受限于电池技术,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仍有待提高。(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结合内燃机和电动机驱动,具备较好的续航能力和燃油经济性,但车辆成本相对较高。(3)燃料电池汽车(FCV):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源,具有长续航、加氢时间短等优点,但目前受制于氢燃料基础设施不完善,推广难度较大。1.3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推动者。在国际市场上,特斯拉、宝马、奔驰等跨国公司纷纷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如下:(1)技术进步: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高,续航里程逐步增加;充电设施不断完善,充电速度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不断提高。(2)政策扶持:各国持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3)市场细分: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渐细分,各类车型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4)产业链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第2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述2.1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历程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与全球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紧密相连。自21世纪初以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逐渐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程:2.1.1国内外发展概况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得到了各国及企业的高度重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我国也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2.1.2关键技术突破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在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2.1.3应用场景拓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从最初的辅助驾驶逐渐拓展到自动驾驶、车联网、共享出行等领域,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2.2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本节将重点介绍以下几项关键技术:2.2.1环境感知技术环境感知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主要包括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识别和理解。2.2.2决策规划技术决策规划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主要包括路径规划、行为决策、运动控制等方面。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复杂交通场景的理解和应对,保证车辆安全、高效行驶。2.2.3车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互联互通的关键。通过车载终端、通信网络、云计算等手段,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信息交互,提高出行效率,降低交通风险。2.2.4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成为关键。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分析等环节,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决策依据。2.3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正朝着以下方向发展:2.3.1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自动驾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目标。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渐成熟,并在特定场景下实现商业化应用。2.3.2车联网应用更加广泛车联网技术将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如智能交通、共享出行等,提高交通效率,降低能耗。2.3.3跨界融合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汽车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催生新的商业模式。2.3.4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成为关注焦点智能网联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安全性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第3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开发3.1电池系统开发3.1.1电池系统概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关系到整车的功能、安全及经济性。电池系统开发主要包括电池单体选型、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电池模组及电池包集成等方面。3.1.2电池单体选型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需求,选择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良好安全功能的电池单体。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电池单体的功能、成本及产业化程度,确定适合的电池单体。3.1.3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电池管理系统(BMS)负责电池单体的实时监控、状态估计、安全保护等功能。本节主要介绍BMS的硬件设计、软件算法及功能实现。3.1.4电池模组及电池包集成根据电池单体的功能及车辆空间布局,设计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结构,实现电池系统的高效集成。同时考虑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热管理、结构安全等因素。3.2驱动电机开发3.2.1驱动电机概述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其功能直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本节主要介绍驱动电机的选型、设计及控制策略。3.2.2驱动电机选型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需求,选择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良好转矩特性的驱动电机。对比分析不同类型驱动电机的功能、成本及产业化程度,确定适合的驱动电机。3.2.3驱动电机设计本节主要介绍驱动电机的设计过程,包括电磁设计、结构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功能及可靠性要求。3.2.4驱动电机控制策略针对驱动电机的特性,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电机的高效、稳定运行。主要包括电机转速、转矩控制、效率优化、能量回收等功能。3.3电控系统开发3.3.1电控系统概述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脑,负责协调和控制各子系统的工作。本节主要介绍电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架构及功能实现。3.3.2硬件设计根据电控系统功能需求,设计相应的硬件平台,包括微控制器、功率模块、传感器、通信接口等。3.3.3软件架构本节主要介绍电控系统的软件架构,包括系统软件、驱动软件、应用软件等,以满足不同功能模块的需求。3.3.4功能实现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驾驶需求,实现电控系统的各项功能,如车辆启动、能量管理、动力分配、故障诊断等,以保证整车的安全、可靠运行。第4章智能网联汽车感知技术4.1感知系统概述智能网联汽车感知技术是车辆实现环境感知与智能决策的基础,对于提高行车安全、提升驾驶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感知系统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对车辆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获取道路、车辆、行人等信息,为智能驾驶提供数据支持。本章节主要介绍智能网联汽车感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与原理。4.2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采用激光作为发射源,通过测量反射信号获取目标距离、方位等信息的主动探测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远探测距离等特点,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之一。本节将从激光雷达的原理、分类、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4.3摄像头与视觉识别技术摄像头是智能网联汽车感知系统中的另一种重要传感器。它通过捕捉道路场景图像,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对周边环境的感知。本节将介绍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图像处理技术、视觉识别算法及其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4.4毫米波雷达技术毫米波雷达是一种采用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波进行探测的传感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探测距离远、分辨率高等优点。毫米波雷达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主要应用于车辆防撞、自适应巡航控制、盲区监测等方面。本节将从毫米波雷达的原理、系统架构、关键技术与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第5章车载网络与通信技术5.1车载网络技术概述车载网络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负责实现车内各个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本章将从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5.2车载以太网技术车载以太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车载网络技术,具有高带宽、低延迟、低成本等优点,已成为未来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本节将详细介绍车载以太网的技术原理、协议标准以及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5.2.1技术原理车载以太网基于IEEE802.3标准,通过以太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实现车内各ECU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5.2.2协议标准车载以太网协议标准主要包括IEEE802.3bw、IEEE802.3bp等,这些标准规定了车载以太网的速率、帧格式、物理层接口等关键技术参数。5.2.3应用案例在新能源汽车中,车载以太网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载摄像头、自动驾驶系统等领域。5.3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节将重点介绍车联网(V2X)技术、蜂窝车联网(CV2X)技术以及车载WiFi技术。5.3.1车联网(V2X)技术车联网技术包括车对车(V2V)、车对路(V2R)、车对人(V2P)等通信方式,通过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车与行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行车安全性和交通效率。5.3.2蜂窝车联网(CV2X)技术蜂窝车联网技术基于4G/5G移动通信网络,具有广覆盖、高带宽、低延迟等特点,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无线通信支持。5.3.3车载WiFi技术车载WiFi技术为车内乘客提供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满足用户在行车过程中的娱乐、办公等需求。5.4车载网络信息安全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本节将从车载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安全防护策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5.4.1信息安全威胁车载网络信息安全威胁主要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感染、数据泄露等,可能导致车辆行驶安全、用户隐私等问题。5.4.2安全防护策略为应对信息安全威胁,车载网络应采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等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策略,保证车辆安全可靠运行。5.4.3关键技术车载网络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包括加密算法、认证协议、入侵检测等,通过这些技术提高车载网络的安全功能。第6章车载计算平台与算法6.1车载计算平台概述车载计算平台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和融合来自各种传感器的大量数据,并为车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本章主要介绍车载计算平台的技术发展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概述车载计算平台的基本功能、架构及其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重要性。6.2高功能计算平台高功能计算平台是新能源汽车车载计算的核心,其主要承担着复杂的计算任务,如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决策控制等。本节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介绍高功能计算平台的技术特点:6.2.1硬件架构(1)处理器:介绍车载计算平台所采用的处理器类型,如CPU、GPU、FPGA和ASIC等。(2)存储器:分析不同类型的存储器技术,如DRAM、NANDFlash和新型存储技术,以满足车载计算平台对存储功能的需求。(3)总线与接口:介绍车载计算平台内部及与外部设备通信的总线与接口技术,如PCIe、以太网等。6.2.2软件平台(1)操作系统:分析车载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如Linux、QNX、Android等。(2)中间件:探讨中间件技术在车载计算平台中的应用,如ROS、AUTOSAR等。(3)编程模型:介绍车载计算平台所采用的编程模型,如OpenCL、CUDA等。6.3边缘计算与云计算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在新能源汽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本节将重点介绍这两种计算模式在车载计算平台中的应用。6.3.1边缘计算(1)边缘计算概述:介绍边缘计算的基本概念、优势及其在车载计算平台中的应用。(2)边缘设备:分析边缘设备的类型、功能和部署方式。(3)边缘计算框架:探讨边缘计算框架的设计与实现,如EdgeXFoundry、Kubernetes等。6.3.2云计算(1)云计算概述:介绍云计算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场景,如大数据分析、车辆远程监控等。(2)云服务平台:分析主流云服务平台的技术特点,如云、腾讯云等。(3)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协同:探讨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在车载计算平台中的协同策略,以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处理。6.4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在新能源汽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环境感知、驾驶决策等。本节将介绍以下内容:6.4.1机器学习算法(1)监督学习:介绍监督学习算法在车载计算平台中的应用,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2)无监督学习:探讨无监督学习算法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如聚类分析、自编码器等。6.4.2深度学习算法(1)卷积神经网络(CNN):介绍CNN在车载计算平台中的应用,如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2)循环神经网络(RNN):分析RNN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实际应用,如驾驶行为预测、自然语言处理等。(3)对抗网络(GAN):探讨GAN在车载计算平台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6.4.3强化学习算法介绍强化学习算法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如自动驾驶策略优化、路径规划等。通过本章对车载计算平台与算法的介绍,旨在为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第7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7.1系统概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旨在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控制技术,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本章主要介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的关键功能模块,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紧急制动和车道保持辅助等。7.2自适应巡航控制7.2.1技术原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daptiveCruiseControl,ACC)通过安装在车辆前部的雷达或摄像头传感器,实时监测前方车辆的速度和距离。根据设定的安全距离和速度,ACC系统自动调整本车的速度,以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7.2.2技术实现(1)传感器技术:采用高精度雷达和摄像头传感器,实现对前方车辆速度和距离的实时监测。(2)控制策略: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本车速度的自动调整,保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3)系统集成:将ACC系统集成于车辆的现有电子稳定程序(ESP)中,实现与其他驾驶辅助功能的协同作用。7.3自动紧急制动7.3.1技术原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utomaticEmergencyBraking,AEB)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当判断可能发生碰撞时,系统自动启动紧急制动,降低碰撞速度,减轻伤害。7.3.2技术实现(1)传感器技术:采用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对前方障碍物的精确检测。(2)判断算法: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技术,判断前方障碍物的运动状态,预测碰撞可能性。(3)制动控制:在判断可能发生碰撞时,自动启动紧急制动,减小碰撞速度。7.4车道保持辅助7.4.1技术原理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aneKeepingAssist,LKA)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监测车辆在车道内的位置,当检测到车辆偏离车道时,系统自动施加转向力,使车辆保持在原车道内行驶。7.4.2技术实现(1)传感器技术:采用高精度摄像头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2)车道识别算法: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车道线,判断车辆在车道内的位置。(3)转向控制:当车辆偏离车道时,系统自动施加转向力,使车辆回归原车道。(4)驾驶员干预:在系统干预过程中,允许驾驶员随时接管方向盘,保证驾驶安全。第8章车联网与大数据应用8.1车联网技术概述车联网,即车载互联网,是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它集成了感知、通信、计算、控制等多种技术,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车联网技术主要包括车载终端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等,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2车联网平台架构车联网平台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感知层:通过车载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收集车辆运行状态、环境信息等数据。(2)传输层: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如4G/5G、WiFi、DSRC等,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信息传输。(3)数据处理层: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持。(4)应用层:根据用户需求,开发各类应用,如导航、自动驾驶、车辆远程监控等。(5)平台管理层:负责整个车联网平台的资源调度、安全防护、服务质量保障等功能。8.3大数据在车联网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车联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状态监测:通过实时采集车辆运行数据,对车辆进行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2)交通流量分析:分析车联网收集的交通数据,为智能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3)驾驶行为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提高驾驶安全性。(4)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和习惯,提供定制化的导航、娱乐等服务。(5)车联网安全: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网络安全状况,保障车联网系统安全。8.4车联网与智能交通车联网技术是实现智能交通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车联网,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实时交通信息采集: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交通数据,如交通流量、车辆速度等。(2)交通信号控制:根据实时交通数据,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3)智能导航:结合实时交通数据,为驾驶员提供最优行驶路线。(4)自动驾驶:利用车联网技术,实现车辆自动驾驶,提高道路通行安全。(5)车路协同:通过车与路的信息交互,实现车辆与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协同,提升交通系统的整体功能。第9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验证9.1测试与验证概述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车辆的安全与功能具有重大影响。本章主要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验证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实验室测试、实车测试与验证以及安全性评估与认证。通过严格的测试与验证,保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9.2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测试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9.2.1硬件在环(HIL)测试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各个子系统,如传感器、控制器等,进行硬件在环测试,以验证其在实际工作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