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东台市南沈灶镇中学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
次学情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石蜡熔化C.矿石粉碎D.煤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
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
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汽油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石蜡熔化只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故B错;
C、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
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
状的变化.
2.(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有助燃性B.酒精有可燃性
C.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D.浓氨水有挥发性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
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
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氧气有助燃性是氧气支持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
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酒精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故B错;
C、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铁在潮湿空气中易
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
D、浓氨水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浓氨水有挥发性属于物理性
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3.实验室常用的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量筒D.蒸发皿
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珀摒、蒸发皿,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
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集气瓶、量筒、胶头滴管、药匙等.然
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解答:解: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生烟、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
热的是烧杯、烧瓶.据此选出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也不能垫上石棉网间接加
热的仪器:
A、试管能直接加热,故A不可选;
B、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故B不可选;
C、量筒不能用于加热反应,否则会因热胀冷缩使读数不准确,故C不可选;
D、蒸发皿能直接加热,故D不可选;
故选C
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
4.(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
闻药品气味
倾倒液体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闻药品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读数,
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
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使用“招气入鼻法”,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
鼻子中,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
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2分)按下列的实验方法能达到要求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25.31g食盐B.用100mL量筒量取98mL水
C.用10mL量筒量取8.52mL水D.用100mL的量筒量取8.5mL水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托盘天平的准确值和量筒的选取方法,量筒的准确值分析回答本题.
解答:解:A、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所以用托盘天平不能称取食盐25.31g,故A错;
B、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所以可以用100mL量筒量
取98mL水,故B正确;
C>10mL的量筒的最小刻度是0.1mL,所以可以用10mL的量筒不能量取8.52mL水,
故C错;
D、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应该用10mL的量筒量取
8.5mL水,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量取的液体体
积大,且最接近的.
6.大气中含有多种气体,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
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
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空气成分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属基础性识
记类型的题目.
7.(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不透明的水银B.清澈的泉水C.洁净的空气D.自来水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种物质,微观
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答:解:A、水银是汞的俗称,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清澈的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
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8.(2分)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汽油的燃烧C.酒和醋的酿造I).食物的腐烂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缓慢氧
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解答: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
误.
B、汽油的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C、酒和醋的酿造,是粮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
误.
D、食物的腐烂,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缓慢氧化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蒸发,改变的是水分子间的间隔
C.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D.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
可.
解答: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香中含有的酒精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
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C、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
解释正确.
D、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
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
项说法正确.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
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1.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
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是()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应为氢原子和氧原
子;判断图中表示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氢、氧原子的图示.
解答:解:A、图示微粒为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分解过程中可再分,不表示不再
分的氧原子;故A不正确;
B、图示微粒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分解过程中可再分,不表示
不可再分的氢、氧原子;故B不正确;
C、图示微粒为单独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为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故C
正确;
D、图示微粒为两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分解过程中可再分,不表示不可再分
的氢子;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原子与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
12.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燃煤发电B.燃放烟花爆竹
C.焚烧垃圾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u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
根据PM2.5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做法是否合理.
解答:解:A、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C、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D、太阳能是清洁的能源,使用太阳能燃烧器,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是正确解答
此类题的关键.
13.(2分)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工,针
5
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
C.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
D.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不足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A、装置一定是要密闭的,否则无法验证氧气的准确含量.
B、将红磷改为木炭后,燃烧后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C、红磷的量不足时氧气不能完全消耗,测量的氧气量会小.
I)、为冷却时集气瓶内的气体膨胀,进入的气体量会变小.
解答:解: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时,外界的气体会进入集气瓶,使氧气测量变小.
B、由于木炭燃烧后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反应后水的吸入量会很小.
c、红磷的量不足空气内的氧气不能完全消耗,进入水量比五分之一要小.
D、容器未冷却时气体的体积膨胀,进入的水量也要比实际的量要小.
故选B
点评:此题是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涉及到实验操作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有:装置气
密性要好;可燃物燃烧后不能是气体;可燃物要过量;容器冷却后才能使水进入容器.
14.(2分)用托盘天平称量5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移,这时则应()
A.增加祛码B.添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平衡螺母
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祛
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祛码质量,
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g药品,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祛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
至天平平衡,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移,说明药品的质量
小于祛码的质量,故应继续向左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故选:B.
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化学的基本操作之一,是中考考查的热点,掌握天平的使用步骤、
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2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
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
体积为()
A.等于9mLB.大于9mLC.小于9mLD.无法确定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
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
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网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
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
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
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
所以:A、等于9mL错误;
B、大于9mL错误;
C、小于9mL正确.
D、无法确定错误.
故选C.
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
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
二、非选择题(共40分,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
16.(4分)有下列物质,请选择填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
(2)易造成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
(4)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
考点:氧气的用途;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
影响..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可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
解答: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
(2)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产生
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乐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
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4)通电时,稀有气体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在电光源中有广泛用途;
故答案为:(4分)(1)氧气;
(2)二氧化碳;
(3)氮气;
(4)稀有气体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7.(4分)在下面(1)〜(5)事实后的空格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停运动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混合液体积小于100mL.B
(2)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C
(3)用高镒酸钾制取的氧气和用氯酸钾制取的氧气具有相同的性质.D
(4)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如果由10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用3
万年才能数完.A.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解:(1)将50矶酒精和501nL水混合后,混合液体积小于100矶,说明分子之间有间
隔.故填:B.
(2)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填:C.
(3)用高镒酸钾制取的氧气和用氯酸钾制取的氧气都是同种物质,都是氧分子构成
的,所以具有相同的性质.故填:D.
(4)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用3
万年才能数完说明分子很小.故填:A.
故答案为:(1)B(2)C(3)D(4)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
正确的判断.
18.(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磷+氧气型五氧化:磷;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过氧化氢三茎超水+氧气:反应类型分傕
反应.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
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占厥
解:(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
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
化氢三场水+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磷+氧气型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2)过氧化氢二氧化甯水+氧气;
分解反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9.(7分)(1)如图,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
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一种黑色的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朝四氧
化三铁.
(2)在该实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集气
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在纯氧中燃烧硫时,也需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此时水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硫气
体逸出污染空气.
*y—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可以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铁丝燃烧生成的熔化物能炸裂瓶底分析:
(3)根据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解答.
解答:解:
(1)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了一种黑色的固体.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铁+氧
气型四氧化三铁;
(2)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
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能和水反应,所以集气瓶底放有少
量水可以防止二氧化硫气体逸出污染空气.
答案: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铁+氧气朝四氧化三铁
(2)引燃铁丝;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防止二氧化硫气体逸出污染空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有的知识进行,要
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20.(14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准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
锦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1)请指出a、c、d仪器的名称:
a酒精灯b试管c铁架台d水槽
(2)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为他们指出来:
①.试管U向上倾斜了
②.药品未平铺在试管底部
③.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了
(3)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正放(填“正放”或“倒放”)在
桌上.
(4)反应开始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确定集气瓶中氧气已满的方法是瓶口有气泡向外逸出.
(6)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HI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槽中
的水倒吸到试管内引起试管破裂
(7)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未待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收集(写一点)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
点..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水槽
是盛水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钵制氧气
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镒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装置图中的错误是:试管
口向上倾斜了,药品未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了;收集满氧气后,应
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正放在桌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反应开始
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确定集气瓶中氧气已满的方法是:
瓶口有气泡向外逸出;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
流,使试管炸裂.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未待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收集.
解答: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
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a酒精灯b试管c铁架台d水槽
(2)装置图中的错误是:试管口向上倾斜了,药品未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国际贸易合同标的国际货物进口关税减免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仁远政采字TH大数据中心建设合同
- 2025年度钢筋生产设备采购及技术引进合同
- 2025年锅炉拆除及环保达标验收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化工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机制
- 二零二四年度二手房买卖合同装修工程验收标准3篇
- 2025年医疗设备采购合同失效声明规范
- 二零二四年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和保险金额2篇
- 2025年度国际贸易合同数量条款质量检测及认证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婚宴场地租赁及婚礼现场音响设备安装调试合同
- 《地球物理勘查》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九年级上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练习(统部编版)
- 健康指南如何正确护理蚕豆病学会这些技巧保持身体健康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26个英文字母书写(手写体)Word版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 日语专八分类词汇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