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下列实验结果中能直接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杂合的高茎豌豆(Dd)形成了D和d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B.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代高茎:矮茎=3:1C.杂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高茎:矮茎=1:1D.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纯合的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是高茎2.某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其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育种专家以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为亲本,通过连续自交筛选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₁基因型比例为AA:Aa:aa=1:2:1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基因型为aa的个体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由F₁自交所得到的F₂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D.该育种过程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小3.蝗虫(2N=24)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而移向了同一极,最终形成的四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为()A.11、11、13、13 B.11、12、12、13 C.11、11、12、12 D.12、12、13、134.果蝇的正常眼与杏色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人员用纯合的正常眼果蝇和杏色眼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亲本子代①正常眼雌果蝇×杏色眼雄果蝇全是正常眼果蝇②正常眼雄果蝇×杏色眼雌果蝇所有雄果蝇都为杏色眼,所有雌果蝇都为正常眼A.杏色眼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杏色眼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杏色眼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杏色眼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5.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链延伸的方向为d链延伸的方向为5'→3'B.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b链和c链的延伸都是连续的C.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复制的,最终可得到不同的DNA分子D.图中DNA分子环1、环2和环3同时进行复制6.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中,若4种碱基塑料片共有50个,其中11个A、12个G、13个C、14个T,脱氧核糖材料有45个,其他材料均充足,则可连接成的双链DNA片段中含有的碱基对个数最多为()A.25 B.24 C.23 D.227.某抗生素能够通过抑制RNA聚合酶与DNA结合来抑制细菌的增殖,该抗生素直接影响的过程是()A.DNA的复制 B.RNA的复制 C.翻译 D.转录8.正常小鼠体细胞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的G酶能催化血浆中H₂S的产生。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₂S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G酶能降低细胞内相关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小鼠血浆中的H₂S仅由G酶催化产生C.B基因编码G酶至少需要三种RNA参与D.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₂S的浓度9.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科学家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利用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满足了临床的部分需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合成胰岛素时,需要mRNA、tRNA、rRNA共同参与B.大肠杆菌细胞中,转录和翻译都在细胞质中进行C.人的胰岛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胰岛素基因转录形成mRNA过程与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10.已知G6PD缺乏症是由G6PD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溶血性酶缺陷疾病,在食用蚕豆、服用氧化药物或感染等氧化应激条件下会导致溶血性贫血,又名“蚕豆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蚕豆病的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B.G6PD基因突变可直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G6PD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D.G6PD基因与正常基因最根本的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11.市面上有绿葡萄、红葡萄、紫葡萄等颜色各异、风味独特的葡萄。若用秋水仙素处理某种葡萄幼苗,再经杂交等过程,可培育出无子葡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低温代替秋水仙素也可能得到类似的结果B.此方法培育无子葡萄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C.出现不同颜色的葡萄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D.上述方法得到的无子葡萄中糖类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12.人类的许多遗传病与基因有关。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禁止近亲结婚可预防隐性遗传病的发生B.遗传病患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且一定携带了致病基因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D.基因检测可以精确地诊断病因,但不可以确诊21三体综合征13.鼹鼠是一种穴居的哺乳动物,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眼部退化藏在毛中。鼹鼠的嗅觉发达,能够辨识立体空间方位的不同气味。它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鼹鼠眼睛退化是对黑暗环境适应的结果B.适应包括生物对环境适应及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C.鼹鼠适应黑暗环境只与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有关D.鼹鼠对穴居生活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4.稗草是一种杂草,旱地稗草“长相”多样,完全不像水稻,而不断进化形成的水田稗草就很有“稻”样,与水稻难以区分,两种稗草在外形上有明显差异但不存在生殖隔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稗草的进化是以种群作为基本单位的B.两种稗草在外形上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C.两种稗草种群之间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D.水田稗草与水稻之间会发生协同进化15.关于生物的进化,只能通过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下列有关生物进化证据的实例或作用,不能对应的是()选项进化证据证据的实例或作用A化石证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能证明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C胚胎学证据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D细胞水平证据不同生物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和差异性A.A B.B C.C D.D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某植物花瓣的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剑形,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扇形,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圆形。花瓣的大小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或Rr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基因型为rr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BbRr×bbRr,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共有6种基因型,4种表型B.子代大花瓣植株中,基因型为BbRr的所占比例约为1/2C.若基因型为BbRr的亲本测交,则子代表型的比例为1:1:1:1D.通过观察花瓣的形状可直接得知该花瓣形状对应的基因型17.位于抑癌基因上游的DNA序列高度甲基化会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细胞中的βcatenin蛋白激活后,能够促进去甲基化酶TET2进入细胞核中,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抑癌基因上游的DNA序列高度甲基化后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B.抑癌基因上游的DNA序列高度甲基化后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量增多C.βcatenin蛋白在细胞中过表达会导致肿瘤的发生D.促进去甲基化酶TET2进入细胞核中可能会抑制肿瘤的发生18.某研究小组在患病的小鼠体内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病毒,为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该研究小组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鼠若干,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其中丁组作为对照组。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组别甲乙丙丁注射溶液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①该病毒核酸提取物②发病情况不发病发病发病不发病A.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中的“加法原理”B.乙组①注射溶液为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DNA酶C.丁组②注射溶液为生理盐水D.实验结果表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19.肌营养不良(M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研究机构对六位患有MD的男孩进行研究,发现患者还表现出其他异常体征。研究人员对他们的X染色体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其中1~13表示正常X染色体的不同区段,Ⅰ~Ⅵ表示不同患病男孩体细胞中X染色体所含有的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推测MD的致病机理可能是缺失了5和6两个基因导致的基因突变B.若要调查此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MD与红绿色盲一样,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D.若某一异常体征仅在一位男孩身上出现,则该男孩最有可能是Ⅳ号个体20.大熊猫在分类上属于食肉目,具有典型的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但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却进化为以各种竹子为食。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某大熊猫种群中现有基因型BB:Bb:bb=1:2:1,各基因型存活率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表型C.保护大熊猫最重要的措施是易地保护D.此大熊猫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为50%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某种植物的株高受到两对等位基因D/d、H/h的控制,当基因D、H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高茎,其他均表现为矮茎。回答下列问题:(1)某小组让高茎植株甲、矮茎植株乙两株纯合的植株杂交,F₁表现为高茎,F₁自交得到的F₂中高茎:矮茎=3:1。据此分析,矮茎植株乙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2)让高茎植株甲测交得到F₁,F₁测交得到的F₂中高茎:矮茎=1:1。①该实验F₂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②根据F₂的表型及比例推测基因D/d、H/h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________。(3)欲鉴定第(1)问中矮茎植株乙的基因型,小组成员认为让该矮茎植株自交即可,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__。22.人和果蝇性染色体组成和性别的关系如表所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如图所示,只考虑一次变异。回答下列问题:性染色体组成XYxxXXXXXYXOXYY性指数0511.510.50.5人的性别雄性雌性超雌性雄性雌性超雄性果蝇的性别雄性雌性超雌性(死亡)雌性雄性雄性(1)表中性指数是指X染色体数和常染色体组数的比,果蝇的性别取决于性指数,当性指数≥1时,果蝇为_______性。由表可知,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________染色体。(2)已知某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假设是母方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导致的,推测异常卵细胞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3)图中的细胞Ⅱ的名称为______,该细胞内______(填“有”或“无”)同源染色体。(4)根据细胞Ⅷ的基因型,推测细胞Ⅴ、Ⅵ、Ⅶ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23.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重叠基因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可得到不同的蛋白质,在细菌、病毒等生物中广泛存在。某种噬菌体的单链环状DNA分子部分序列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DNA复制时要以该链为模板,利用___为原料,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半保留复制,复制所需要的原料和酶都由___提供。(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基因可编码___个氨基酸,第59号氨基酸的密码子为___。(3)若在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之间插入一个脱氧核苷酸,则___(填“会”或“不会”)引起D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因是___。24.研究遗传变异分子机制,可为人类健康增添新的助力。研究人员发现人类7号和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易位(如图1,易位的染色体用7+、9+表示),若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不变,则相应个体属于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表型正常。若细胞中有3份R片段,则表现为痴呆;有1份R片段,则导致早期胚胎流产。图2为某家族因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的遗传系谱图部分示意图。Ⅱ3表型正常,Ⅱ4为胎儿。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7号和9号染色体发生易位属于___(变异类型)。(2)采用某种检测技术可以检测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含R片段的情况,图2相应成员的检测结果如表所示。结合题图分析,Ⅱ2情况为___(填“痴呆”或“早期胚胎流产”),其形成的原因是由Ⅰ1提供的___与Ⅰ2提供的___通过受精作用所致。细胞中染色体Ⅰ1Ⅰ2Ⅱ1Ⅱ2Ⅱ3第1条7号?第2条7号++?第1条9号++?第2条9号+
++?注:“+”表示检测到R片段,“”表示未检测到R片段。(3)Ⅱ3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概率为___。(4)现在Ⅰ1和Ⅰ2夫妇怀了Ⅱ4,从科学的态度,给这对夫妇一些合理的建议:___。25.粘委陵菜是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分为三种类型:沿海生态型、中纬度生态型、高山生态型(图1)。将不同生态型的粘委陵菜种植到不同海拔的区域,测量植株高度,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同一种类型的粘委陵菜在不同的海拔处呈现出不同的生态型,说明了生物的表型是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2)生活在某区域的所有中纬度生态型粘委陵菜属于________,它与另一个区域的沿海生态型粘委陵菜因_______导致基因无法进行交流。沿海生态型、中纬度生态型、高山生态型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3)假设有一沿海生态型粘委陵菜种群,其某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其中隐性个体所占比例为1%,十年后,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10%,则在这十年中该种群_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进化(假设不考虑其他等位基因),理由是___________。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下列实验结果中能直接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杂合的高茎豌豆(Dd)形成了D和d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B.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代高茎:矮茎=3:1C.杂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高茎:矮茎=1:1D.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纯合的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是高茎【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基因分裂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即杂合子(Dd)形成了D和d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A正确;B、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代高茎:矮茎=3:1,是等位基因分离后产生的配子再随机结合得到的结果,没有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C、杂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高茎:矮茎=1:1,可以间接验证分离定律,但不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D、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纯合的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是高茎,可以否定融合遗传,但不能直接体现分离定律实质,D错误。故选A。2.某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其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育种专家以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为亲本,通过连续自交筛选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₁基因型比例为AA:Aa:aa=1:2:1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基因型为aa的个体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由F₁自交所得到的F₂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D.该育种过程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为,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详解】A、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为亲本,自交F₁基因型比例为AA:Aa:aa=1:2:1,A正确;B、基因重组是指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现象。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基因型为aa的个体是形成配子时产生了a的配子,含有a的配子结合形成的,B错误;C、F₁基因型比例为AA:Aa:aa=1:2:1,aa不具有繁殖能力,1/3AA自交子代为1/3AA,2/3Aa自交子代为1/6AA、1/3Aa、1/6aa,F₂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C正确;D、让个体连续自交,aa不具有繁殖能力,故需逐代淘汰掉隐性个体,连续自交中杂合子的比例为2/(2n+1),可见,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D正确。故选B。3.蝗虫(2N=24)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而移向了同一极,最终形成的四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为()A.11、11、13、13 B.11、12、12、13 C.11、11、12、12 D.12、12、13、13【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数目个别变异,如果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形成的四个精细胞均异常,其中有两个精细胞都多了一条染色体,还有两个精细胞都少了一条染色体;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形成两个正常精细胞,两个异常精细胞,这两个异常精细胞中有一个多了一条染色体,还有一个少了一条染色体。【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蝗虫的染色体的数目共有24条染色体,12对,当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而移向了同一极时,那么所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1条染色体,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3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最终形成的四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为11、11、13、13,A正确,BCD错误。故选A。4.果蝇的正常眼与杏色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人员用纯合的正常眼果蝇和杏色眼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亲本子代①正常眼雌果蝇×杏色眼雄果蝇全是正常眼果蝇②正常眼雄果蝇×杏色眼雌果蝇所有雄果蝇都为杏色眼,所有雌果蝇都为正常眼A.杏色眼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杏色眼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杏色眼基因是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D.杏色眼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答案】A【解析】【分析】性状分离:人们将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实验①、②为一组正反交实验,实验结果不同,说明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位于X染色体上,依据杂交实验①,表现型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正常眼,说明正常眼对杏色眼为显性,结合实验②,可推知,杏色眼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正确,BCD错误。故选A。5.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链延伸的方向为d链延伸的方向为5'→3'B.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b链和c链的延伸都是连续的C.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复制的,最终可得到不同的DNA分子D.图中DNA分子环1、环2和环3同时进行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首先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成两条单链,解开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子链,子链与模板链双螺旋成新的DNA分子,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分析题图可知,真核细胞的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多起点且双向复制的特点,这种复制方式加速了复制过程;另外,DNA在复制时,子链中一条链是连续复制,另一条链是不连续复制。【详解】A、子链的延伸方向均是5'→3',A错误;B、据图可知,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b链和c链的延伸都是连续的,B正确;C、图中DNA分子的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复制的,DNA模板相同,最终获得的DNA分子也相同,C错误;D、依据题图可知,图中的三个复制起点复制的DNA片段的长度不同,环比较大的表示复制开始的时间较早,因此DNA分子复制的起始时间不同,D错误。故选B。6.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中,若4种碱基塑料片共有50个,其中11个A、12个G、13个C、14个T,脱氧核糖材料有45个,其他材料均充足,则可连接成的双链DNA片段中含有的碱基对个数最多为()A.25 B.24 C.23 D.22【答案】D【解析】【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在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则A=T有11对,G=C有12对,最多可构建11+12=23对,但每个脱氧脱氧核苷酸都需要有一个脱氧核糖,而脱氧核糖材料有
45
个,故可连接成的双链DNA
片段中含有的碱基对个数最多为22个。故选D。7.某抗生素能够通过抑制RNA聚合酶与DNA结合来抑制细菌的增殖,该抗生素直接影响的过程是()A.DNA的复制 B.RNA的复制 C.翻译 D.转录【答案】D【解析】【分析】RNA聚合酶参与DNA的转录过程。【详解】A、DNA复制过程与解旋酶,DNA聚合酶等相关,不需要使用RNA聚合酶,某抗生素能够通过抑制RNA
聚合酶与DNA结合来抑制细菌的增殖,所以该抗生素不影响该过程,A错误;B、某抗生素能够通过抑制RNA
聚合酶与DNA结合来抑制细菌的增殖,所以该抗生素不影响RNA的复制过程,B错误;C、翻译过程不需要RNA聚合酶,某抗生素能够通过抑制RNA
聚合酶与DNA结合来抑制细菌的增殖,所以该抗生素不影响该过程,C错误;D、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需要RNA聚合酶参与,某抗生素能够通过抑制RNA
聚合酶与DNA结合来抑制细菌的增殖,所以该抗生素直接影响该过程,D正确。故选D。8.正常小鼠体细胞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的G酶能催化血浆中H₂S的产生。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₂S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G酶能降低细胞内相关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小鼠血浆中的H₂S仅由G酶催化产生C.B基因编码G酶至少需要三种RNA参与D.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₂S的浓度【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详解】A、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故G酶能降低细胞内相关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B、依据题干信息,G酶能催化血浆中H2S的产生,但并不能表明小鼠血浆中的
H₂S仅由G酶催化产生,B错误;C、B基因编码G
酶至少需要三种RNA参与,其中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tRNA转运氨基酸,mRNA是翻译的模板,C正确;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基因和H2S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G
酶的合成来控制H2S的浓度,D正确。故选B。9.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科学家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利用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满足了临床的部分需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合成胰岛素时,需要mRNA、tRNA、rRNA共同参与B.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转录和翻译都在细胞质中进行C.人的胰岛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胰岛素基因转录形成mRNA过程与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详解】A、人体细胞合成胰岛素时,需要mRNA作为模板,tRNA作为转运工具转运氨基酸,需要核糖体作为翻译的场所,而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一部分,A正确;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都在大肠杆菌细胞质中进行,B正确;C、人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人的胰岛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D、胰岛素基因转录形成mRNA过程中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胰岛素基因翻译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两个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D。10.已知G6PD缺乏症是由G6PD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溶血性酶缺陷疾病,在食用蚕豆、服用氧化药物或感染等氧化应激条件下会导致溶血性贫血,又名“蚕豆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蚕豆病的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B.G6PD基因突变可直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G6PD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前间期和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D.G6PD基因与正常基因最根本的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详解】A、蚕豆病的致病基因若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可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A正确;B、G6PD
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分子的水平上,通过光学显微镜不能直接观察,B错误;C、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C正确;D、不同基因(G6PD
基因与正常基因)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故选B。11.市面上有绿葡萄、红葡萄、紫葡萄等颜色各异、风味独特的葡萄。若用秋水仙素处理某种葡萄幼苗,再经杂交等过程,可培育出无子葡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低温代替秋水仙素也可能得到类似的结果B.此方法培育无子葡萄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C.出现不同颜色的葡萄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D.上述方法得到的无子葡萄中糖类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均可以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B、此方法培育无子葡萄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而非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出现不同颜色的葡萄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C正确;D、上述方法得到的无子葡萄(属于多倍体)中糖类等营养物质含量更多,果实体积更大,D正确。故选B。12.人类的许多遗传病与基因有关。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禁止近亲结婚可预防隐性遗传病的发生B.遗传病患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且一定携带了致病基因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D.基因检测可以精确地诊断病因,但不可以确诊21三体综合征【答案】B【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详解】A、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夫妇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获得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增加,因而会增加患病的机会,即禁止近亲结婚可预防隐性遗传病的发生,A正确;B、遗传病患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但不一定携带了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携带致病基因,B错误;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C正确;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有三条,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检查,D正确。故选B。13.鼹鼠是一种穴居的哺乳动物,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眼部退化藏在毛中。鼹鼠的嗅觉发达,能够辨识立体空间方位的不同气味。它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鼹鼠眼睛退化是对黑暗环境适应的结果B.适应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C.鼹鼠适应黑暗环境只与环境条件不断变化有关D.鼹鼠对穴居生活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自然选择说是由达尔文提出的关于生物进化机理的一种学说。达尔文认为,在变化着的生活条件下,生物几乎都表现出个体差异,并有过度繁殖的倾向;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此种汰劣留良或适者生存的原理,达尔文称之为自然选择。他认为应用自然选择原理可以说明生物界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物种的起源。【详解】A、鼹鼠眼睛退化对黑暗环境适应的结果,黑暗环境只是对基因突变的结果进行了选择,A正确;B、适应一方面指生物各层次的结构(从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由个体组成的种群等)都与功能相适应;另一方面,这种结构与相关的功能(包括行为、习性等)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B正确;C、鼹鼠眼睛退化变小,嗅觉发达,能使鼹鼠更好地适应黑暗条件,黑暗环境只是对基因突变的结果进行了选择,C错误;D、鼹鼠对穴居生活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C。14.稗草是一种杂草,旱地稗草“长相”多样,完全不像水稻,而不断进化形成的水田稗草就很有“稻”样,与水稻难以区分,两种稗草在外形上有明显差异但不存在生殖隔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稗草的进化是以种群作为基本单位的B.两种稗草在外形上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C.两种稗草种群之间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D.水田稗草与水稻之间会发生协同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故稗草的进化也是以种群作为基本单位的,A正确;B、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从而构成物种的多样性,两种稗草虽在外形上有明显差异,但不存在生殖隔离,故不能体现物种多样性,B错误;C、两种稗草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C正确;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水田稗草与水稻之间会发生协同进化,D正确。故选B。15.关于生物的进化,只能通过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下列有关生物进化证据的实例或作用,不能对应的是()选项进化证据证据的实例或作用A化石证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能证明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C胚胎学证据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D细胞水平证据不同生物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和差异性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证据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化石是生活在地层中古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等,A正确;B、解剖比较不同动物的形态结构可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根据它们的结构能证明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B正确;C、脊椎动物在胚胎早期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是胚胎学证据,可作为其有共同祖先的证据,C正确;D、不同生物的亲缘关系与DNA的碱基序列或基因组方面接近度有关,DNA的碱基序列或基因组方面接近度越大,说明不同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这是研究亲缘关系的分子水平证据,D错误。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某植物花瓣的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剑形,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扇形,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圆形。花瓣的大小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或Rr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基因型为rr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BbRr×bbRr,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共有6种基因型,4种表型B.子代大花瓣植株中,基因型为BbRr的所占比例约为1/2C.若基因型为BbRr的亲本测交,则子代表型的比例为1:1:1:1D.通过观察花瓣的形状可直接得知该花瓣形状对应的基因型【答案】B【解析】【分析】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B、b和R、r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b为不完全显性,R、r为完全显性。【详解】A、Bb×bb子代有2种基因型,2种表型,Rr×Rr子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型,所以子代共有2×3=6种基因型,2×2=4种表型,A正确;B、子代大花瓣植株(__R_)中,基因型为BbRr的所占比例为1/2×2/3=1/3,B错误;C、基因型为BbRr的亲本可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则测交子代表型的比例也为1:1:1:1,C正确;D、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剑形,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扇形,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圆形,因此,通过观察花瓣的形状可直接得知该花瓣形状对应的基因型,D正确。故选B。17.位于抑癌基因上游的DNA序列高度甲基化会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细胞中的βcatenin蛋白激活后,能够促进去甲基化酶TET2进入细胞核中,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抑癌基因上游的DNA序列高度甲基化后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B.抑癌基因上游的DNA序列高度甲基化后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量增多C.βcatenin蛋白在细胞中过表达会导致肿瘤的发生D.促进去甲基化酶TET2进入细胞核中可能会抑制肿瘤发生【答案】ABC【解析】【分析】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会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增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详解】A、DNA序列的甲基化不会改变碱基序列,也就不会改变遗传信息,A错误;B、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抑癌基因上游的DNA
序列高度甲基化会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可知抑癌基因上游的DNA序列高度甲基化后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量减少,B错误;C、依据题干信息,抑癌基因上游的DNA
序列高度甲基化会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而βcatenin蛋白,会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进而减少肿瘤的发生,C错误;D、促进去甲基化酶
TET2进入细胞核中,会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而抑癌基因上游的DNA
序列高度甲基化会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故促进去甲基化酶
TET2进入细胞核中可能会抑制肿瘤的发生,D正确。故选ABC。18.某研究小组在患病的小鼠体内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病毒,为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该研究小组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鼠若干,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其中丁组作为对照组。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组别甲乙丙丁注射溶液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①该病毒核酸提取物②发病情况不发病发病发病不发病A.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中的“加法原理”B.乙组①注射溶液为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DNA酶C.丁组②注射溶液为生理盐水D.实验结果表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答案】BC【解析】【分析】病毒为非细胞生物,专性寄生物,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其结构简单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据此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详解】A、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利用酶去掉对应的物质,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中的“减法原理”,A错误;BC、甲组小鼠不发病,说明该病毒的核酸为RNA,该实验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根据乙组和丁组的发病情况可知,乙组①注射溶液为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DNA酶,丁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丁组②注射溶液为生理盐水,BC正确;D、甲组小鼠不发病,乙组丙组发病,丁组空白对照组不发病,实验结果表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D错误。故选BC。19.肌营养不良(M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研究机构对六位患有MD的男孩进行研究,发现患者还表现出其他异常体征。研究人员对他们的X染色体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其中1~13表示正常X染色体的不同区段,Ⅰ~Ⅵ表示不同患病男孩体细胞中X染色体所含有的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推测MD的致病机理可能是缺失了5和6两个基因导致的基因突变B.若要调查此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MD与红绿色盲一样,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D.若某一异常体征仅在一位男孩身上出现,则该男孩最有可能是Ⅳ号个体【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中,X染色体缺失片段的长度和位置不同,因此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中具有其他各种不同的体征异常;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中,X染色体缺失片段的长度和位置虽然不同,但是都存在染色体5、6区域的缺失。【详解】A、据图可知,MD的致病机理可能是X染色体中5、6两个片段缺失所致,片段缺失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B、调查MD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进行调查,B错误;C、肌营养不良(MD)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红绿色盲相似,患者中男性多样女性,C正确;D、只有Ⅵ号个体缺失11片段,其他个体的X染色体没有缺失11片段,若某一异常体征仅在一位男孩身上出现,则该男孩最有可能是Ⅵ号个体,D错误。故选C。20.大熊猫在分类上属于食肉目,具有典型的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但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却进化为以各种竹子为食。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某大熊猫种群中现有基因型BB:Bb:bb=1:2:1,各基因型存活率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表型C.保护大熊猫最重要的措施是易地保护D.此大熊猫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为50%【答案】AB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正确;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表型,最终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B正确;C、保护大熊猫最重要的措施是就地保护,C错误;D、某大熊猫种群中现有基因型BB:Bb:bb=1:2:1,各基因型存活率一致,B基因的频率为1/4+1/2×1/2=50%,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某种植物的株高受到两对等位基因D/d、H/h的控制,当基因D、H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高茎,其他均表现为矮茎。回答下列问题:(1)某小组让高茎植株甲、矮茎植株乙两株纯合的植株杂交,F₁表现为高茎,F₁自交得到的F₂中高茎:矮茎=3:1。据此分析,矮茎植株乙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2)让高茎植株甲测交得到F₁,F₁测交得到的F₂中高茎:矮茎=1:1。①该实验F₂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②根据F₂的表型及比例推测基因D/d、H/h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________。(3)欲鉴定第(1)问中矮茎植株乙的基因型,小组成员认为让该矮茎植株自交即可,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__。【答案】(1)DDhh、ddHH或ddhh(2)①.1/2
②.D/d、H/h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D与基因H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d与基因h在另一条染色体上(3)①.不可行②.因为植株乙为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为DDhh、ddHH或ddhh,若自交,子代的表型均是矮茎。【解析】【分析】当基因D、H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高茎,其他均表现为矮茎,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D_H_,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D_hh、ddH_、ddhh。【小问1详解】由题意可知,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D_H_,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D_hh、ddH_、ddhh,高茎植株甲(DDHH)与矮茎植株乙(纯合)杂交,F1表现为高茎,F1自交得到的F2中高茎:矮茎=3:1,若两对等位基因D/d、H/h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DDHh、DdHH,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可推测F1的基因型为DdHh(D、H位于一条染色体上,d、h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矮茎植株乙的基因型为DDhh、ddHH或ddhh。【小问2详解】高茎植株甲(DDHH)测交得到F1(DdHh),F1测交得到的F2中高茎:矮茎=1:1,可推出D/d、H/h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D与基因H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d与基因h在另一条染色体上,F2中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该实验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小问3详解】欲鉴定第(1)问中矮茎植株乙的基因型,让该矮茎植株自交即可,该方案不可行,因为植株乙为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为DDhh、ddHH或ddhh,若自交,子代的表型均是矮茎。22.人和果蝇性染色体组成和性别的关系如表所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如图所示,只考虑一次变异。回答下列问题:性染色体组成XYxxXXXXXYXOXYY性指数0.511.510.50.5人的性别雄性雌性超雌性雄性雌性超雄性果蝇的性别雄性雌性超雌性(死亡)雌性雄性雄性(1)表中性指数是指X染色体数和常染色体组数的比,果蝇的性别取决于性指数,当性指数≥1时,果蝇为_______性。由表可知,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________染色体。(2)已知某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假设是母方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导致的,推测异常卵细胞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3)图中的细胞Ⅱ的名称为______,该细胞内______(填“有”或“无”)同源染色体。(4)根据细胞Ⅷ的基因型,推测细胞Ⅴ、Ⅵ、Ⅶ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答案】(1)①.雌性②.Y(2)由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是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但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导致的(3)①初级卵母细胞②.有(4)ABb、a、a【解析】【分析】人、果蝇等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雌性是XX,雄性是XY,而超雌性或超雄性分别多了一条X、Y。蜜蜂的性别决定与染色体组数有关,正常的雌蜂是二倍体,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是单倍体。由表格分析可知,果蝇的性别取决于性指数,当性指数≥1时,果蝇为雌性;当性指数≤0.5时,果蝇为雄性。【小问1详解】由表分析可知,果蝇的性别取决于性指数,当性指数≥1时,果蝇为雌性;当性指数≤0.5时,果蝇为雄性。由表可知,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Y。【小问2详解】若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假设是母方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的,则判断XX的形成是由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是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但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导致的。【小问3详解】由图中细胞Ⅱ和细胞Ⅳ的不均等分裂可知,细胞Ⅱ是初级卵母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小问4详解】由细胞Ⅷ的基因组成是ABb可得知,细胞Ⅶ与细胞Ⅷ来自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Ⅶ的基因型为ABb,而细胞Ⅴ和细胞Ⅵ来自(第一)极体,故基因型均为a。23.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重叠基因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可得到不同的蛋白质,在细菌、病毒等生物中广泛存在。某种噬菌体的单链环状DNA分子部分序列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DNA复制时要以该链为模板,利用___为原料,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半保留复制,复制所需要的原料和酶都由___提供。(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基因可编码___个氨基酸,第59号氨基酸的密码子为___。(3)若在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之间插入一个脱氧核苷酸,则___(填“会”或“不会”)引起D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因是___。【答案】(1)①.(4种)脱氧核苷酸②.宿主细胞(或细菌)(2)①.152②.GUU(3)①.会②.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序列是D基因和E基因的重叠序列,在其中插入一个脱氧核苷酸会引起D基因和E基因的序列发生改变【解析】【分析】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的不同可读框,编码不同的蛋白质。基因重叠可以通过较短的DNA序列控制合成多种蛋白质,有效利用了DNA的遗传信息量,提高了碱基的利用率,可以节约碱基。2、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从起始密码子开始阅读,不同的基因对应的密码子阅读顺序并不相同。【小问1详解】DNA复制时要以该链为模板,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根据题意,该DNA属于噬菌体的单链环状DNA分子,因此其要寄生在细菌等宿主细胞内,以利用宿主细胞合成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复制所需要的原料和酶都由宿主细胞(或细菌)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业沟通管理模板
- 保险业务年终报告模板
- 保险风险管理策略模板
- 专业基础-房地产经纪人《专业基础》深度自测卷2
- 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全真模拟试卷2
- 二零二五年度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装合同协议2篇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二)(有答案)
- 重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二零二五版广东文化娱乐产业劳务派遣用工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标准个人养老保障贷款担保合同样本3篇
- 高二物理竞赛霍尔效应 课件
- 金融数学-(南京大学)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 柴油发电机空载试运行和负荷试运行记录
-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考核评分表
- 亚什兰版胶衣操作指南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1口算除法 人教版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6.农业产值与增加值核算统计报表制度(2020年)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供应商物料质量问题赔偿协议(终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