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市问题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700字】_第1页
【整体上市问题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700字】_第2页
【整体上市问题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700字】_第3页
【整体上市问题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700字】_第4页
【整体上市问题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7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体上市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1759整体上市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01001.1整体上市动因的文献 1205421.1.1国外研究 148051.1.2国内研究 1161241.2整体上市模式的文献 3159011.2.1国外研究 3224901.2.2国内研究 376721.3整体上市影响的文献 3183201.3.1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3299861.3.2对公司运营的影响 4211961.3.3对股东财富的影响 557241.4文献评述 718158参考文献: 71.1整体上市动因的文献1.1.1国外研究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企业整体上市的动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PaganoandRoel(1998)认为整体上市后随着公司大股东数量的增加,各大股东之间会加强监督,从而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模式;从融资方式的角度看,Cornaggia(2019)通过实证研究说明整体上市能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且在银行贷款方面存在优势;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看,SpyrosArvanitisandTobiasStucki(2014)认为企业整体上市是为了优化结构并产生规模效应。AngwinandMeadows(2015)认为整体上市能够使企业间内部交易朝着市场自由竞争靠拢,能够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AndersonMichaelaR(2018)认为整体上市能够整合公司内部资源,提高公司管理效率;从公司业绩的角度看,IoannisFlorosandKuldeepShastri(2008)认为企业整体上市能更容易获取企业经营发展所需资金,进而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生产经营、提高公司业绩。Madden(2017)对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模式进行分析认为企业整体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合理避税并提高公司业绩;从公司发展的角度看,ReenaKohliandBikramJitSinghMann(2012)认为整体上市可以为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奠定基础,利于企业朝着多元化高质量方向发展。PatrickA.Gaughan(2013)认为企业整体上市的原因是为了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1.1.2国内研究在整体上市提出之前,我国国有企业选择分拆上市,即先把优质资产剥离然后单独上市,而剩余的资产继续留在母公司内。分拆上市的弊端是容易产生大股东掏空行为,大股东很可能转移利润以满足自己的利益(黄清,2004)。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整体上市这一方式。目前整体上市的动因主要分为外部动因与内部动因。(1)外部动因何志强(2005)认为正是国家发布的诸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整体上市的政策推动了整体上市的快速进展。同样,白宸菱(2017)也认为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及大环境推动着企业整体上市。曾怡敏(2018)认为整体上市的外部原因主要是政府政策的推动、风险投资机构的推动和媒体的传播。而魏成龙、许萌和杨松贺(2012)则认为整体上市是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结果。(2)内部动因我国企业整体上市的内部动因主要集中在实现规模经济,减少非效率投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拓宽融资渠道这几方面。从实现规模经济,减少非效率投资出发,何志强(2005)认为整体上市的内部动因有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和管理层的内在冲动等。杨红芬(2011)认为企业整体上市是为了建立内部资本市场并扩大企业边界,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是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减少管理成本、加强组织协调等,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佟岩和刘第文(2016)通过研究发现,整体上市能够减少非效率投资且整体上市的不同动因对非效率投资减少的程度不同。杨羽(2020)认为整体上市后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业务范围得以扩张,进而能够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经营协同效应。从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出发,路林丽(2007)认为整体上市后通过对集团母子公司间的关联交易进行配置,进而可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整体上市可以加强主营业务并且可以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剥离不良资产等完善公司上下游产业链等(佟岩和刘第文,2016;孟雪莹等,2016)。符锐(2018)认为整体上市后集团内部的交易成本及利益冲突会大大减少,从而使得集团整体利益增加。集团整体上市是为了实现集团主业资产证券化、避免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实现协同效应(吴修瑶,2016;谭雪,2020)。从拓宽融资渠道出发,整体上市不仅能够构建融资平台,更快获取资金,还能拓宽企业资金来源,进而调整企业资本结构(符锐,2018;周密,2019)。谭雪(2020)认为公司整体上市后,不仅能够快速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还能获取优厚的贷款条件,募集到更适合于公司发展的资金。1.2整体上市模式的文献1.2.1国外研究相比于国内证券市场,国外证券市场起步相对较早,发展相对较快,市场运行机制相对完善,因而整体上市也相对规范。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分析发现,其整体上市的模式可根据当地市场进行调节转变并且其模式可以有效运行,故而受到国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青睐。美国国有企业在选择整体上市模式时更倾向于直接IPO和反向收购这两种模式,而英国企业则倾向于先进行资产业务剥离,再完成整体上市。因此可以看出,这些发达国家对于整体上市模式的选择已经较为固定,且其对市场的适应性也使得国外学者对企业整体上市模式的研究并不多。其中ShaoChiChangandMingTseTsai(2013)将整体上市模式分为融资收购、吸收合并、定向增发与换股收购这四种,且不同模式各有利弊,集团企业应综合考虑市场背景与自身情况,从而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模式。MuellerD(2015)认为整体上市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上市子公司吸收合并集团母公司的资产和业务,从而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另一种是集团母公司吸收合并上市子公司进而实现整体上市。1.2.2国内研究2007年以前我国学者对整体上市的模式划分各不相同。2007年初,我国国资委对整体上市的模式进行划分包括A+H模式、反向收购母公司模式、换股吸收合并模式及换股IPO模式。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又进行了细分,如尹筑嘉和黄建欢(2008)提出将整体上市的模式划分为借壳上市、造壳上市和并壳上市,并通过分析每种模式的特点,得出不同模式的优劣性及适用范围,以此帮助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的整体上市模式。夏瑾(2010)提出我国整体上市的模式分为定向增发、借壳上市、吸收合并和IPO这四类。除此,我国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的模式还划分为再次融资收购资产、股票置换吸收合并、现金收购吸收合并和集团改制IPO(刘森垚和吴琼,2009;吴建,2016)。1.3整体上市影响的文献1.3.1对公司治理的影响(1)国外研究Wruck(1989)通过研究发现,整体上市使得大股东控制权加强从而使其对管理层的监督也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DiekersonAP,GibsonHDandTsakalotosE(1997)认为整体上市后随着公司大股东数量的增加,各大股东之间互相监督,从而优化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模式。PaganoandRoel(1998)认为整体上市可以平衡公司股权结构,进而监督大股东私自占有资金的行为及对小股东利益侵占的行为。BrunerRobertF(2002)认为整体上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并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利益,这有利于企业长远健康发展。(2)国内研究李子白和王宇(2008)通过对管理层变动进行研究,发现整体上市的不同模式使得公司管理层整合程度及面临的难度也不同。蒋梦(2018)通过分析整体上市前后温氏股份持股情况的变化以此判断整体上市前后公司股权结构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温氏家族持股比例有所上升,这说明整体上市后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得到加强;通过对整体上市前后公司高管人员任职情况及公司重大会议召开频率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判断整体上市前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整体上市后随着小股东数量的增加,公司加强了对股东的管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执行度有所提升,公司治理情况得到改善。任振宇(2019)认为整体上市后,随着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杨羽(2020)从股东结构与治理组织结构两方面分析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前后公司治理水平的变化,发现集团在整体上市前便优化了股东结构,整体上市后完善了公司治理组织结构,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治理水平。谭雪(2020)认为企业整体上市前需要把集团内企业间的股权关系简单化,消除“一股独大”的情况,使得各股东之间相互制衡,正是这种股权关系激励着大股东和战略投资者,使他们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进而达到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的目的。然而部分学者认为整体上市并不能改善公司治理情况反而产生负向影响,如尹筑嘉、杨晓光和黄建欢(2013)通过对整体上市的企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市后大股东加强了对公司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可能产生利益输送现象,也会使得公司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善其治理情况。胡莎莎(2017)运用公司治理综合指标分析,发现整体上市后相关指标并未出现改善,且公司“一股独大”现象更加突出,这说明整体上市并未改善公司治理情况。1.3.2对公司运营的影响(1)国外研究FredandTim(1993)对美国1957-1979年内整体上市的公司经营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整体上市后公司利润率出现小幅提升,尤其提升了公司经营效率。Baek(2006)对整体上市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整体上市能避免同业竞争并在短期内为公司带来利润。NickolayGantche(2012)认为整体上市后集团对内部的全部或主要业务、资产进行多角度重新组合,这使得公司的管理层级与结构更加合理。Martynova(2016)认为从长远看整体上市后公司的经营能力有所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也有所提升。(2)国内研究左璐(2017)认为整体上市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对整体上市前后财务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等进行分析,发现整体上市能够提高公司经营能力及公司绩效(张国福,2018;任振宇,2019)。以四大能力指标为基础分析发现,整体上市后公司整合效果显著,很好的发挥了规模经济与协同效应(杨卉和杜婉茹,2017;孙伟艳和李乐乐,2019;贺月华,2020;杨羽,2020)。尹筑嘉等(2013)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得出整体上市后企业可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规模,拓展经营范围,进而实现经营协同。张自巧(2019)运用实证分析法对2006-2014年间通过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进行研究,发现整体上市后公司经营业绩得以提升。谭雪(2020)通过研究发现整体上市后,公司通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产业链及业务结构,统一资源配置,进而产生管理协同效应;公司通过集中管理资金,降低公司资本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进而产生财务协同效应;公司通过优化股权结构,促使大股东与战略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进而产生经营协同效应。然而有学者表明整体上市对公司经营无明显影响或产生负向影响,如肖万和宋光辉(2013)对2006-2008年间完成整体上市的公司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公司的盈利能力在整体上市前后无明显变化。宋吉文、黄慧颐和佟岩(2015)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整体上市前后公司经营业绩比较分析,发现公司经营业绩无明显变化。张琦(2018)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财务指标分析法对整体上市前后哈药集团的财务绩效比较分析,发现整体上市后公司的财务指标呈下滑状态,说明整体上市未改善公司的财务绩效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1.3.3对股东财富的影响(1)国外研究HertzelandSmith(1993)运用事件分析法对前五十年美国资本市场上整体上市的公司进行分析,发现事件窗口期内上市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ArvanitisandStucki(2014)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整体上市前后公司绩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市后公司绩效有所提高。DiveshandJonathan(2002)对整体上市的公司绩效进行研究,发现其超额收益率增加且超额收益率的提高随公司股份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整体上市对股东财富产生正向影响。NeelamandSurendra(2015)通过使用财务指标对2003年内整体上市的公司进行分析,发现整体上市后公司的短期绩效指标得到明显改善。Jensen,M.C(2017)通过对历年学者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发现,整体上市后短期内公司会获得10%-30%的超额收益率,从而增加股东财富。然而,整体上市对股东财富并不是仅仅产生正面影响,有文献表明整体上市对股东财富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SchwertGW(1992)通过对行业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行业的公司绩效进行研究,发现整体上市不但不会提升公司绩效,反而可能降低公司绩效,减少股东财富。Moeller、SchlingemannandStulz(2003)通过研究发现整体上市并不能带来超额累计收益,并且从长期看整体上市后公司的绩效表现也不如预期,未提升股东财富。DiveshSharma(2008)对加拿大1999-2006年内整体上市的152家企业的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发现整体上市并没有提高公司股东财富,反而使其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M.C.JensonandR.S(2017)通过对整体上市后公司股东超额收益率进行研究发现,整体上市后公司股东不仅没有获取超额收益甚至产生的超额收益为负值。(2)国内研究部分学者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整体上市后市场的反应,进而分析整体上市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其中孟雪莹等(2016)运用事件研究法计算整体上市后公司的购买并持有超额收益,发现结果呈现先上升再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的趋势,这说明整体上市对长期股东财富产生正向影响。除此,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整体上市后公司的短期及长期市场效应进行分析,发现整体上市使得公司具备后续发展潜力,公司股价一路走高,产生了短期和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白宸菱,2017;刘帅,2019)。然而部分学者选择其他方法对股东财富的影响进行分析,如魏成龙等(2011)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整体上市增加了公司股东财富。张红芹(2012)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发现整体上市提高了公司的短期绩效及长期绩效,为股东财富带来正向影响。郭兰英等(2015)运用财务指标分析,发现整体上市增加了公司股东财富。甘梦婷(2020)运用EVA指标分析法分析,发现整体上市使得公司经济增加值持续增长,为股东财富带来持续性正向影响。然而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整体上市对股东财富无明显影响或产生负向影响,如肖万和宋光辉(2013)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整体上市并未改善公司的长期绩效,未产生长期股东财富效应。尹筑嘉、杨晓光和黄建欢(2013)对2011年以前整体上市的公司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整体上市后短期内公司股价上涨,但从长远看公司的长期财富效应并不明显。张琦(2018)运用事件研究法计算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率,发现哈药集团整体上市后短期内并未给股东创造财富。1.4文献评述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于整体上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上市的动因、模式及影响这三方面。整体上市的动因中外部动因包括政策推动、环境促使等,内部动因主要包括实现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拓宽融资渠道等。整体上市的模式也更加细分,主要分为再次融资+资产收购、股票置换+吸收合并、现金收购+吸收合并及集团改制+首次上市。整体上市的影响从各方面来看均包括正向影响与负向影响,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整体上市给企业带来正向影响,能够改善公司治理能力、提高运营能力、增加股东财富,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总结上述研究发现,对于整体上市的相关研究,无论是实证研究或者是案例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其动因、模式及产生的影响己经得出较为丰富的研究结论。但从整体上市的行业选择来看,并没有关于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上市的案例研究,且从现有研究发现,选择集团改制并通过首次公开发行方式完成整体上市的案例主要集中于我国国有银行,而白银有色作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企业且选择了集团改制并首次公开发行方式完成整体上市,因此对白银有色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因而本文将以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企业白银有色为案例进行研究,希望此次对白银有色的案例研究能够拓宽我国整体上市的行业研究,丰富相关案例。并且通过对此次整体上市模式选择的深入分析,以期为将来采用集团改制并通过首次公开发行方式完成整体上市的企业提供参考。参考文献:DiveshandJonathanHo.TheImpactofAcquisitionsonOperatingPerformance:SomeAustralianEvidence[J].JournalofBusinessFinanceandAccounting,2002,(29):25-46.Neelam.FinancialPerformanceAnalysisofMergersandAcquisitions:EvidencefromIndia[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2015,(4):402-423.Jensen.AgencyCostsofFreeCashFlow,CorporateFinanceandTakeover[J].AmericanEconomicsReview,2017,(76):323-329.SchwertGW.Markuppricinginmergersandacquisition[J].JournalofFinacncialEconomics,1992,(41):153-162.MoellerSB,SchlingemannFP,Stulz,RenéM.DoShareholdersofAcquiringFirmsGainfromAcquisitions?[J].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2003,(64):121-132.DiveshS.Sharma,JonathanHo.TheImpactofAcquisitionsonOperatingPerformance:SomeAustralianEvidence[J].JournalofBusinessFinance&Accounting,2008,(1):134-164.M.C.Jenson,R.S.Ruback.TheMarketforCorporateControl:TheScientificEvidence[J].JournalofFinanceEconomics,2017,(1):5-50.黄清.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研究—国有企业分拆上市和整体上市模式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4,(2):126-130.何志强.关于整体上市的动因浅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4):368-369.白宸菱.上汽集团整体上市的绩效分析[J].中国商论,2017,(7):92-94.曾怡敏.IPO驱动因素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8):54-56.魏成龙,许萌,杨松贺.中国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绩效研究[J].经济管理,2012,(9):61-76.杨红芬.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动因的两视角分析[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