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概况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又称古典精神分析,可分为两个时期:
1.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1895~1913年,弗洛伊德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独立研究,围绕解决心理疾病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命题,这一时期是精神分析学萌芽、奠基和形成时期。
2.弗洛伊德的晚期理论。1914~1939年,弗洛伊德对前期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其理论大大超过了认识和治疗精神疾病的范围,涉及社会文化、科学、宗教等方面,并逐步发展成弗洛伊德主义。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特别是德国的一批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为逃避纳粹的迫害而移民美国,将精神分析与美国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种学等理论相融合,兴起了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多数为移居美国的学者,也有少数美国本土的精神病学家和人类学家。其中著名的有霍妮、沙利文、卡丁纳、弗洛姆、埃里克森等人。
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二、弗洛伊德的犯罪观(一)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
1.本能与犯罪人类社会中犯罪的根源在于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因为,犯罪就是违反了为了文明的存在而确定的各种禁律,而这种禁律是违反人类本性的。死亡本能转向外部世界,往往就以攻击本能和破坏本能的面目出现。人类本能中这种攻击性和破坏性的滥肆满足就会导致犯罪。此外,性本能也与犯罪有关。弗认为,性本能是人类最强大的本能之一,性欲的力量必然严重冲击文明社会为限制它而制定的各种禁律。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二、弗洛伊德的犯罪观(一)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
2.人格与犯罪人格中自我和超我是人的行为中两个重要的控制系统,人们会根据现实社会道德法律的要求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自我和超我不完善,存在缺陷,已有的道德观念无法抵御本能冲动的诱惑,或者本我的力量过于强大,压倒了现实原则所带来的抑制力量,就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二、弗洛伊德的犯罪观(一)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
3.罪恶感与犯罪无意识罪恶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的固着与倒退,个体对父母产生了不正常的恋母(恋父)情节,使其在超我的作用下产生了很深的无意识罪恶感,这种罪恶感可能引起犯罪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发生。
“罪恶感不是犯罪的结果,而是犯罪的动机。”
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二、弗洛伊德的犯罪观(二)对犯罪行为的防治1.重视法律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法律对防止犯罪有很重要的作用。2.提倡运用认同作用和升华作用等方式防止犯罪弗洛伊德提出,防止人们犯罪倾向的最重要的办法是运用认同作用的手段来发展人们的“目标被抑制的爱”,在这种广泛的爱的基础上发展人们的超我和道德心。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二、弗洛伊德的犯罪观(二)对犯罪行为的防治人们也可以利用升华作用对自己的本能目标加以修改,使本能冲动转向对社会有利的方面和对象,变破坏为有益。弗洛伊德揭示了犯罪心理产生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无意识犯罪动机等,对后续的研究有一些启发。但是,他对犯罪及其防治的分析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他的观点不仅片面,过分夸大生物本能的作用,忽略社会生活条件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典型的唯心主义倾向。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三、阿德勒的犯罪观(一)犯罪的原因与动机阿德勒把犯罪心理看成是一种社会心理,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视为行为的动力,并用“自卑感及其补偿”、“追求卓越”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包括犯罪行为)的动力特征。罪犯既不是疯子,也不是心智低能者,他们与其他人一样,不断追去卓越、克服自卑,但他们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不关心其他同胞,所以他们追求的方向出现了问题。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三、阿德勒的犯罪观(一)犯罪的原因与动机个人的自卑感主要是由个人的身体缺陷、低劣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错误的家庭教育三类因素引起。一般人会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当的补偿行为克服自卑感。而那些身体有缺陷、受过错误教育及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可能采取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过度的补偿行为来克服自卑感。这样做往往会触犯社会禁律,导致犯罪。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三、阿德勒的犯罪观(二)对犯罪的防治阿德勒十分重视对犯罪的预防和对犯罪人的矫治。他认为,犯罪人选择与社会相悖的方式克服自卑,与他们在三大生活领域(即友谊、职业和爱情)的失败有关。他们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社会兴趣和合作之道。所以,预防犯罪的途径就是要找出罪犯在儿童时期所遭受的合作障碍,培养他们的社会兴趣,教会他们怎样与人合作。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类儿童:身体有缺陷的儿童;被宠坏的儿童;受到忽视的儿童。
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四、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一)运用潜意识理论分析犯罪人的无意识犯罪动机一些学者认为,对犯罪人犯罪行为的分析不仅应注意他们的有意识动机,而且更应该注意他们的无意识动机。在那些持极端的精神分析学观点的人中,甚至把某些犯罪行为模式看成是无意识动机的象征性反应。
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四、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二)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缺陷1.犯罪者的自我及其特征瑞士精神病学家奥古斯特·艾希霍恩被认为是第一个运用精神分析概念解释犯罪行为的研究者。他认为,出生婴儿是一种不合群的动物,家庭教养的作用就在于随着他们的成长,使他们从不合群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进入到适应社会的状态。如果儿童没有与父母产生情感依恋,就会使他们具有犯罪的倾向,并随时都有可能犯罪。这种状态被艾希霍恩称为“潜伏性少年犯罪”。
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四、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二)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缺陷1.犯罪者的自我及其特征具有潜伏性少年犯罪状态的青少年具有这样的人格特征:①以冲动性方式寻求需要的即刻满足;②认为满足自我的需要比满足他人的需要更为重要;③只管满足其本能的需要,而不管满足需要的手段的社会性质,即不分对错、缺乏罪恶感。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四、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二)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缺陷2.犯罪者超我的缺陷研究者十分重视对犯罪人超我的研究,可以说,不适当的超我的形成及其功能,是精神分析学解释犯罪行为的核心。超我的缺陷主要以下面三种形式表现出来。(1)发展不足的超我艾希霍恩认为,犯罪少年有一种发展不足的超我,这使得他们长期保持幼稚的行为方式,难以控制本我的表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以致构成犯罪。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或缺乏父母之爱。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四、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二)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缺陷2.犯罪者超我的缺陷(2)严厉的超我有一些犯罪人是在严厉的超我的支配下犯罪的。在犯罪性神经症中,无意识冲突是在改变环境的尝试中“无意识显露的”,神经症性犯罪人有一种惩罚性超我,他们体验着对被压抑的童年期愿望的极端的无意识罪恶感,无意识显露的愿望是追求法律制裁部门的惩罚。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四、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二)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缺陷2.犯罪者超我的缺陷(3)越轨超我超我是儿童通过自居作用于父母认同而形成的。有的犯罪少年与犯罪父母的关系良好,摄取了父母的犯罪特性,因此形成了越轨超我。越轨超我在形式上是正常的,但是内容上是不正常的,他们不会对犯罪行为产生内心冲突,没有罪恶感。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四、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三)运用人格发展理论分析犯罪行为根据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阶段的解释,艾希霍恩、雷德尔、弗里德兰德等认为,犯罪是一种退化,它使儿童时期原始、暴力、非道德的冲动得以复活,是幼稚性本我与超我之间不平衡的表现。人格发展各个阶段中出现的问题与其后来的犯罪行为有密切关系。弗里德兰德是英国的一位女精神分析学家,她在对一个经常与别的小孩打架、残忍地虐待动物、在大人面前爱出风头、破坏财物、逃学的男孩进行精神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反社会行为是男孩因恋母情结而与其父亲发生无意识冲突的一种反映。第二章犯罪心理
四、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四)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犯罪人的心理第一,合理化作用。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常常采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安慰自己,为自己的非法行为解释,消除紧张和恐惧,心安理得得实施犯罪。比如少年犯罪的五种“中和技术”,即五种合理化解释。
a否认责任,认为犯罪行为是偶然发生的,是在外部环境力量的控制下不得已才干的;b否认损害,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对他人造成损害;c否认被害人被害,自己之所以行窃是因为被害人非常有钱,或者是因为被害人存在过错,对有过错的被害人的攻击是正当的;d否定责难者,犯罪人不做自我反省,反而责备那些惩罚他们的人;e高度效忠群体,认为自己的犯罪行为只是遵守集体规则的表现,把群体规则看得高于法律,把犯罪看得高于学校和社会。
第二章犯罪心理
四、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四)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犯罪人的心理第二,投射作用。有时犯罪人把自己的邪念、恶劣品行强加到别人身上,一厢情愿的认为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一样,从而打消对被害人的怜悯、同情等态度,决意实施犯罪。第三,认同作用。认同作用引发犯罪行为主要与犯罪人的挫折经历有关。有的人在经历挫折、陷入困境时,不是采用社会允许的方式去应对,而选择模仿历史上、现实中侥幸得逞的犯罪人,采用非法的、危害社会的方式摆脱困境,这是对反面人物的认同。
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五、精神分析犯罪理论的评价它的主要贡献有:1.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生物学因素在犯罪行为中的巨大作用。2.大大扩展了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3.引起我们对犯罪人早期经历的关注,对犯罪人过去经历的分析,了解到犯罪人的潜意识心理冲突,有助于矫正、预防犯罪。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五、精神分析犯罪理论的评价局限:1.持“性恶论倾向”,“孩子是作为犯罪者出生的”,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背道而驰。2.能很好解释一些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等与本能冲动密切联系的非理性犯罪行为,但对政治性犯罪、智能犯罪、高科技犯罪等难以作出详细严密的分析。3.研究方法缺乏严密的科学性,过分强调主观的理性思辨,带有唯心主义精神色彩,使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对全世界的心理学影响巨大。在20世纪20~50年代,各国心理学界几乎全为行为主义的天下,行为主义心理学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分为三代第一代——早期行为主义(1913—1930年),以华生为首的一批心理学家,坚决主张放弃意识改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抛弃内省法而改以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代——新行为主义(1930—1960年),以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等人为代表,对传统行为主义进行了修正,开始重视有机体的内部因素(如动机、认知等)对行为的影响。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分为三代第三代——新的新行为主义(1960年至今),是指新行为主义者的助手和学生对新行为主义的发展,这些学者不愿重蹈传统行为主义的覆辙,又不愿高举认知心理学的旗帜,而是以趋向认知、整合吸收、突出社会内涵为主要特征。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为主要代表。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一)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人类行为的学习途径——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班杜拉认为,尽管人类行为受生物学因素的限制,但是,人类个体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个体经由学习而获得行为方式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一)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又称为替代性学习。亲历学习是指个体从亲身经历的行为后果或从个人亲身经历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的学习。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一)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人类行为的起因——三元交互作用论班杜拉认为,要想真正理解行为结果如何改变行为的心理机制,就必须分析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及行为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过程。“行为、人的内部因素、环境影响三者彼此相互联结、相互决定。这一过程涉及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不是两因素的结合或两因素之间的单向作用。”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一)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3.人类行为的自我调节个体通过对自己的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结果加以对比和评价,主动地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试,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由三个过程组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
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二)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1.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人类的攻击行为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的:一是观察学习,二是亲历学习。(1)观察学习对于人类而言,观察学习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通过观察学习,个体可以在较短时间掌握人类复杂的行为技能,不必重蹈前人在试误学习中经历的危险,节省生命资源和心理资源,避免错误和危险。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二)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1.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1)观察学习个体行为的学习包括四个过程:第一,注意过程。个体把学习的榜样从众多刺激中选择出来,以便集中观察吸取榜样的行为方式。第二,保持过程。观察者常以符号的形式把示范者的行为保持在长时记忆中。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二)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1.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1)观察学习第三,动作复现过程。这是一种由内向外的过程。个体把记忆中构成攻击行为的动作表象整合为一种新的反应模式,不断地悉心练习,进行自我修正的调整,熟练地掌握该行为技能。第四,动机过程。如果行为对个体不具有实际价值且可能受到严厉的惩罚,就不会表现。只有在环境中出现适当的诱因,个体才会表现出已学会的攻击行为。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二)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1.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2)亲历学习那些性情温顺的儿童从被动地承受别人的攻击到主动地对别人发动攻击,经历一个试误的过程,偶然的成功强化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而那些从未反抗或反抗失败一直逆来顺受的儿童则不可能习得攻击行为。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二)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2.攻击行为的启动机制(1)厌恶性鼓动者。指那些能够唤起攻击情绪、激起攻击行为的令人厌恶的外界刺激因素,它们包括:第一,暴力殴打事件。第二,言语威胁和侮辱。第三,生活条件的恶化。第四,目标行为受阻。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二)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2.攻击行为的启动机制(2)激励性鼓动者。对主动攻击而言,更有效的诱发因素是主体对攻击行为结果的预期。在谋财害命、强奸妇女等犯罪案件中,正是犯罪人对其行为结果的积极预期促使他们铤而走险,进行犯罪活动。(3)示范性鼓动者。与那些没有看过攻击行为的人相比,那些看过攻击行为的人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二)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2.攻击行为的启动机制(4)训导性唆使者。这与服从性侵犯有关。在社会化过程中,权威性社会主体通过奖励顺从者、惩罚背逆者的办法来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逐渐得被训练得服从命令。在命令的强迫下,人们因服从而实施攻击行为。(5)妄想性唆使者。有的攻击行为是在个体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实施的。精神病人稀奇古怪的信念、被害妄想往往是诱发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二)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3.攻击行为的保持和自我调节机制(1)外部强化。这是指攻击行为所导致的直接有利结果,强化了个体的攻击行为使其保存下来。下列因素可作为攻击行为的外部强化物:实物报酬;社会赞许;排除痛苦;被害人的痛苦表现。(2)替代强化。他人实施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的后果对观察者有影响。这种替代性强化有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3)自我强化。个体依据自己设立的行为标准,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调节。在一个崇尚武艺的攻击性文化中,社会成员将从攻击行为的胜利中感到骄傲和自豪,从失败中感到耻辱。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三、对行为主义犯罪理论的简评贡献:第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为犯罪学者研究犯罪行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美国犯罪学家西格尔认为,社会学习理论家发现了四种易于导致暴力行为的因素:①增强情绪唤醒的时间,如人身攻击和言语侮辱;②攻击技能,即通过观察别人学会的习得性攻击反应;③预期的结果,即认为攻击行为会受到奖赏的信念;④行为与价值观的一致性,即认为攻击行为在当时的情境中是正当的、合适的信念。这些知识为我们系统研究犯罪行为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的对策,建立有价值的理论体系有重要的意义。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三、对行为主义犯罪理论的简评贡献:第二,由于犯罪心理的复杂性、隐蔽性、伦理道德上的限制性等因素,用实验研究探求犯罪心理的因果关系十分困难,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尤其是班杜拉等人设计的关于人类攻击行为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为我们对犯罪心理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三、对行为主义犯罪理论的简评局限:第一,理论深度不够。难以全面解释纷繁复杂的犯罪行为。面对同样的违法犯罪、攻击行为的范例,有的人会去学习,有的人却拒绝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学习理论难以对此做出满意的回答。晚期,班达拉也逐渐注重个人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使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相融合,实现对行为的综合解释。第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班杜拉的实验的深入性不够,尤其是用于解释真正的犯罪问题时显得过于简单,因为在实验室很难模拟犯罪人在犯罪时必须面对的社会和法律的全部压力。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三节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行为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是个体社会化的核心。个体道德品质的优劣与其是否进行违法犯罪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三节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行为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设计了很多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通过向被试讲解故事,让他们做出道德判断,从被试对故事特定行为的评价中去分析他们的道德认知。据此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第二章犯罪心理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5岁以前的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他们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所支配,没有恰当的道德观念。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6—8、9岁的儿童绝对地服从权威。在他们心目中,父母、教师或其他权威者制定的规则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必须绝对服从,否则就要受到惩罚。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儿童在9—11岁期间进入自律道德阶段。此时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判断行为的对与错,除了看行为的结果之外,也要考虑行为人的动机。第二章犯罪心理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据此提出了人类道德认知发展的模式,他将个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3级水平6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学龄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特征是儿童并未形成真正的道德标准,没有主见,行为好坏由行为后果决定,道德价值由外在的要求而定。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必须无条件服从。服从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第二阶段,工具性相对主义取向。在这个阶段儿童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开始认识到问题的多面性。该阶段的儿童往往以自私的观点出发来考虑道德问题,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偶尔也能满足别人需要的行为。第二章犯罪心理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据此提出了人类道德认知发展的模式,他将个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3级水平6个阶段。习俗水平9—15岁的儿童处于这一级水平,其特点是道德的价值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主要满足社会期望。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此阶段的儿童希望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要求自己不辜负重要人物如父母、老师的期望。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他们把尊重权威、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看成是符合道德的行为。
第二章犯罪心理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据此提出了人类道德认知发展的模式,他将个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3级水平6个阶段。后习俗水平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能摆脱外在因素,主要根据个人自愿选择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分为两个阶段。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与第四阶段相比,该阶段个体能够灵活地看待法律,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契约,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第二章犯罪心理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据此提出了人类道德认知发展的模式,他将个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3级水平6个阶段。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此时的个体有了某种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的较为确定的概念,这些原则包括了对全人类正义和个人的尊重。同时也领悟到,不是所有有秩序的社会都能实行更完美的原则。
科尔伯格认为,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发展阶段既不能先后倒置也不能产生倒退,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三节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行为三、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犯罪很多研究发现,犯罪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科尔伯格的多项研究表明,大部分犯罪人的道德发展处在第一或第二阶段,而大部分的非犯罪人的道德发展处在第三或第四阶段。许多研究发现,少年犯罪人表现出道德发展延缓现象,他们的道德成熟度低于守法少年。此外,还发现罪犯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犯罪类型有关,抢劫、盗窃和杀人等罪犯道德发展处在第一阶段的比例很大,表明暴力犯罪、盗窃犯罪与较低的认知水平有关。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三节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行为四、简单的评价很多学者对科尔伯格提出了批评有人认为,科尔伯格强调理性的作用,而不强调外部经验的作用,把理性作为知识的来源,假定道德标准是绝对的,认为道德标准与历史和文化因素无关。社会理论学家认为,道德判断也是一种社会学习,可以通过模仿榜样和观察模式而获得,他们发现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并不像道德认知理论所说的那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三节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行为四、简单的评价也有人认为科尔伯格和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主观性太强,会影响到儿童真实的判断结果。还有人认为,科尔伯格研究的被试都是男性,因此他的研究结果只是表明了男性道德发展阶段。另外,也有研究者指出道德发展的文化差异。科尔伯格本人及其他学者对犯罪人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对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有重大的启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三节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行为四、简单的评价第一,研究方法上的启示。
犯罪心理学中许多重要问题都涉及犯罪人内心的冲突和矛盾,而这些是难以量化的,所以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出现,这与研究方法上的缺陷有密切关系。在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挖掘犯罪人深层次心理,设计标准化评分系统方面,科尔伯格的研究中都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第二章犯罪心理第三节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行为四、简单的评价第二、研究内容上的启示。科尔伯格主要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的一个方面——禁令取向的道德认知,而这些直接与法律心理、犯罪心理有关。目前这些观点已逐渐应用于对各类犯罪行为的解释。而当今对犯罪的个人因素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有关人类道德认知发展的一些理论观点将对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第二章犯罪心理本章完第二章犯罪心理补充知识:心理学特征描述
——布鲁塞尔博士对纽约炸弹狂的15点推论心理学特征描述是犯罪心理学家根据犯罪现场留下的有限资料,运用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办案经验等对未知的犯罪人的经历、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及精神状态等进行的精确预测。1940年11月16日,纽约爱迪生公司大楼里两次发现土制炸弹和签有“F.P”的纸条,纸条上写着:“爱迪生公司的骗子们,这是给你们的炸弹。”炸弹并没有爆炸,所以,当地警察局和爱迪生公司没有深入调查此事,也没有对外声张。10年之后《纽约先驱论坛报》收到了一封信,信中字迹清秀,且全是大写字体。信中写道:“我是个病人,而且正在为这个病而怨恨爱迪生公司,该公司会后悔他们的卑鄙行为的。不久,我还要把炸弹放在剧院的座位上,谨此通告。F.P”第二章犯罪心理这一年,F.P在公众场合放置了12颗炸弹,爆炸了6颗。五年后,他又放置了52颗炸弹,炸响了40颗,造成了多人伤亡。布鲁塞尔博士凭借几封信、几张炸弹的照片和几块弹片进行了以下推论:1.作案人是男性,因为以前造炸弹和放炸弹的人都是男性,无一例外。2.他的年龄估计在五十岁以上,且有可能是个“偏执狂”。根据心理学研究,偏执狂的发展是缓慢的,但一过35岁以后,便发展得不可收拾了。那个F.P放炸弹已有10年的历史了,所以,年龄估计在50岁以上。3.他不胖不瘦,中等身材,体格匀称,外表平常,举止端庄。因为,偏执狂患者85%属于运动员体型。4.他是个遵守时间、兢兢业业的模范职员,直到被解雇前都是如此。这可以从他清秀的字迹、干净的信纸上看出。第二章犯罪心理5.他不是纯粹的美国血统,也许住在外国人的社区里。这是从他投寄的信中所用的措辞和某些专有名词的写法推论而出的。6.他一定还受过某种心理创伤,他与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派遣调节协议书
- 劳务分包合同价格风险幅度范围 调整方案
- 2024年农行购房贷款合同填写指南3篇
- 2024年度企业人才储备与选拔计划合同3篇
- 2024年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样本3篇
- 2024全新推土机转让合同及操作安全培训协议3篇
- 国内信用证购销合同
- 2024年度项目融资合作合同2篇
- 2024年度电视剧本联合制作合同3篇
- 2024技术转让(申请)合同书
- 社区工作者经典备考题库(必背300题)
- 患者沟通技巧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3终结性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三数学《专题十五数学建模》课件
- 四川省工程款支付担保办法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看图列式计算试题(精选题)
- 2022年会计专业申请留学申请书
- 义务(应急)消防队成员花名册
- 中央空调维保工作实施方案
- (高清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
- 未成年人需办银行卡证明(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