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3节 醛和酮 糖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第3节 醛和酮 糖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第3节 醛和酮 糖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第3节 醛和酮 糖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第3节 醛和酮 糖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2-3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

乙醛醛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醛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

加成反应)。

②了解醛类的定义、结构及通性,常识性地了解乙醛的性质和用途。

③通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形成规律性认

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组实验,掌握乙醛与银氨溶液和新制Cu(0H)2悬浊液反应的

实验要领。

②学会评价实验,并对不足进行改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团体意识。

②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利用探究性实验研究和解决化学问题,并归纳

得出结论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团协合作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实

验习惯。

③初步确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学科思想。

【教学重点】

乙醛的结构特点和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教学难点】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0H)2悬浊液的实验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

①通过组装乙醛分子的球棍模型及乙醛的实物展示学习乙醛的分子

结构及物理性质。

②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可以通过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本节在学

习乙醛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了解乙醛的结构。并运用“结构决定性质”

的观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

重点探究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备氢氧化铜的反应,落实“结构决

定性质”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性质和结构,帮助学生迁移到

醛类化合物并掌握醛基的结构和性质。

【教材分析】

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由于醛基很活泼,在化学反应

中易受进攻,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在中学化学中所介绍的含氧行生物中,醛是相互转变的中心环节

面工酷4螺),也是后面学习糖类知识的基础。

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

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通过实验探究乙

醛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体会乙醛的还原性。再从乙

醛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前准备】

PPT课件

分组实验(8组):乙醛分子的球棍模型,乙醛溶液,2%的AgNOs溶

液,2%的氨水,10%的氢氧化钠溶液,2%的CuSOi溶液、水浴加热装置

(烧杯和热水),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一、乙醛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思考:乙醇(C2H50H)如何在铜或银催化作用下被O2氧化?用球棍

模型表示其形成过程。

HHH0

III

HC—C—O—HH—C—C—H

HHH

根据乙醛的球棍模型完成下列问题:

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乙醛的物理性质(向学生展示一瓶乙醛溶液)

乙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沸点是20.8℃),

能与水、乙醇、乙酸、氯仿等互溶,密度比水小。

思考:乙醛、苯、CCL均为无色液体,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

三、乙醛的化学性质

已知乙醛的结构(如右图)

思考:化学键断裂的可能情况?

情况一:醛基中碳氧双键断裂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CH3—c-H

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属于什么反应?

情况二、醛基中C-H键断裂

2、氧化反应

(1)与反应

CH3-C-H+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银氨溶液反应

a.银氨溶液的配制:

在一只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s溶液,边振荡边滴

加2%的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便得到银氨溶液,其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加仆HROH有关化学方程式如下:

AgNO3+NH3・H20—

AgOH+2NH3・H20—乙■的银债反应

b.水浴加热生成银镜

向上述银氨溶液中,滴加几滴乙醛溶液,然后放热水浴中静置,观察

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新制Cu(0H)2悬浊液反应

取一只洁净的试管,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然

后加入4—6滴CuSC)4溶液,振荡,然后加入0.5ml

乙醛溶液,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几滴CuS04溶液后,试管中产生沉淀,加入乙

醛并加热至沸腾后产生

实验结论:乙醛能被新制Cu(0H)2悬浊液氧化。有关化学方程式如

T:

a.CuS04+2Na0H

b.CH3CHO+Cu(OH)2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工业上用葡萄糖制镜和保温瓶胆,可说明葡萄糖含有什么

结构?

2:乙醛的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Cu(OH)2反应原理的应用?

思考3:乙醛能否使酸性KMnO4溶液及溟水褪色?

【复习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板书设计】

一、乙醛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官能团:

二、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沸点是20.8℃),

能与水、乙醇、乙醛、氯仿等互溶,密度比水小。

三、乙醛的化学性质

1.默基的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

(1)与。2反应

(2)与银氨溶液反应

(3)与新制Cu(0H)2悬浊液反应

【作业布置】

1.A层次整理理解笔记,并完成问学案。

2.B层次继续完成分层的习题。

【当堂检测】

1.下列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o

A.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AgN03溶液,再加入过量浓氨水,振

荡,混合均匀

B.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浓氨水,再加入AgNOs溶液至过量

C.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稀氨水,再逐滴加入2%AgN03溶液

至过量

D.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03溶液1〜2mL,逐滴加入2%稀氨水

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2.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B.醛的官能团是一COH

C.饱和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NR

D.乙醛和丙醛互为同系物

3.下列四个反应中,与其它三个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A.CH3CH0+2CU(0H)2ACH3C00H+CU20I+2H20

B.CH3CHO+2Ag(NB)2;A

3C00NH4+2AgI+3NH3+H20

C.CH3CHO+H2ACH3cH20H

D.CH3CHO+ACH3COOH+CU

4.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所占质量分数为9%,则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o

A.37%B.16%C.6%D.无法确定

5.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银21.6g。等量的此醛

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水为0.54g。则该醛可能是()o

A.乙醛B.丙醛C.丁醛D.甲醛

CH2CH2OH

OYCCHzCOOH

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O,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某些反

应。

(1)该物质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其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②水解反应③酯化反应④氧化反应⑤中和反应

⑥消去反应⑦取代反应

7.下列醛或酮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属于还原反应的

是(填字母)。

a.银镜反应b.醛在空气中久置变质c.2-丁酮制备正丁烷

d,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收红色沉淀产生

e.丙酮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的加成反应

f.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滴加乙醛溶液,溶液褪色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重点、难点,主要采用了启发、对比、设疑、实验等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

抽象概括,从而认识乙醛的重要性质一一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2、通过对比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从本质上认

识他们的区别。

3、教学中适时设疑,层层设疑,有利于重点、难点知识的突破与跨

越,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本节课因容量较大,实验时间较长,时间上略显紧张。

学情分析

§2-3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

乙醛醛类

【学生特点分析】

高二学生正处于十六七岁这一青春期阶段,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社

会实践活动的增加,可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从不成熟向逐渐成熟

的过渡阶段。在学习上有如下特点:(一)学习目的性强;(二)思维

的独立性强;(三)学习的自觉性高;(四)学习的波动性大。

高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

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

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

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

思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都有了一定的锻炼

和基础。

【学生认知分析】

本节是《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学生在

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可以通过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并通过前边的学

习,已经具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常识和方法。本节在学习乙醇性

质的基础上引入,让学生思考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实质,并展示乙醛

的球棍模型,让学生写出几个相关式子并找出官能团。然后展示乙醛

液体,让学生认识乙醛的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了解乙醛的结构。

并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前边学

生已经具备在有机中如何分析氧化还原(从加氢、失氢、得氧、失氧

的角度分析)。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重点探究乙醛的银

镜反应和与新制备氢氧化铜的反应,落实“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性质和结构,帮助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并掌握

醛基的结构和性质。为以后学习糖类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选择】

为实现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积极性,我确定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主

动式探究:包括用球棍模型表示反应发生的实质、实验探究、问题探

究,分自主和合作两种形式。

本节课在开头以问题(乙醇如何催化氧化)引入新课,可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引出对催化氧化产

物一一乙醛的学习,顺理成章。通过学生亲自进行实验,不但可以加

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

协作精神。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要到下面走动走动,及时发现学生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下一次教学的改进做好准备工作。

效果分析

§2-3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

乙醛醛类

一、教师方面

1、教学准备到位精细,素材丰富,可操作性较强。素材分课前

(预习案)、课上(探究案、随堂检测案)、课后(拓展案)。

2、教学目标的确立。不是照搬教参目标,而是有机整合,适合

学情。努力达成了三维目标。

3、教学内容的处理。从学生基础,最近发展区,结构到性质的

过渡出发,按照一般到个别、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挖掘各栏目的

使用价值,创造性的利用教材。

4、教学的实施。创设教学情境,有图片、模型、实物等等,引

起学生的视觉冲击力。而且注重学科特点,实验动手、动脑、动口。

抓住了本节教学的主要矛盾:醛类的结构和性质。努力体现结构决定

性质,从观念进行引领。让知识结构化、网络化。

5、注重实验感知。通过实验并改造优化,应用知识、提炼知识。

6、注重评价。评价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特别是最后的砸

金蛋环节,充分鼓励激励学生,致力于挖掘学生潜能、斗志。

7、教学模式进一步得到了锤炼。

二、学生方面

1、教学目标达成。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情感价值观也得

到了培养。

(1)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做的比较到位,在分析乙醛的结构时,引导

学生学会归纳醛类的官能团,从而了解整个醛类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认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老

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平等交流。在方法上引导了学生学会用球棍模型

表示反应的实质。整节课以学生探究为主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通过学生亲自进行实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

解,还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用球棍模型表示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实质引入新课,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和团体意识。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利用探究性实验研究和解决化学问

题,并归纳得出结论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团协合作的精神和严

肃认真的实验习惯。

2、当堂检测案和课后拓展案使用结果分析(题目详见评测练习

文件夹)

当堂检测案题目设置由简单到复杂,由识记型题目到应用型题目,

知识点涵盖全面,题目一题多点,层次感强,全面考察了学生对本节

课的掌握情况。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应用型题目和计算型题目部分学

生还是存在问题,比如第4题和第5题。总体得分率达到80队可以

说大部分同学掌握了本节课主干知识。

总之,本课时的教学最大限度的完成了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了教

学相长。

教材分析

§2-3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

乙醛醛类

本节是《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醛是

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由于醛基很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

受进攻,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学化学中所介绍的含氧行生物中,醛是相互转变的中心环节

(解*一诙驷-琬阴,也是后面学习糖类知识的基础。同时一,醛又是

有机物和无机物沟通的另一桥梁,如醛的氧化反应及还原反应在无机

化学中是非常常见的,但在有机反应中又赋予了新的含义,可以说是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扩展和延伸,另外醛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很类似

于无机物中的中间价态元素。

本节教材对醛的知识的处理是高度简略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乙醛的结构及用途,第二部分先叙述了乙醛的物

理性质,然后重点分析了乙醛的两个化学性质一一加成反应(还原反

应)和氧化反应,最后一部分简略介绍了一下醛类,并以举例的方式

介绍了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醛的加成反应不仅是对还原反应的扩展和延伸,也是对加成反应

的扩展和延伸,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学能力有很好的作用,醛

的氧化反应的两个实验均是操作要求较高的实验,而教材中未作过多

说明,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把握的。教材在简单介绍

了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重要化学

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体现教材突出“结构决定性质”

这一主线,着力建立有机物的机构、性质、反应、应用之间的整体联

系。本节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体

会官能团醛基的还原性。再从乙醛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醛类化合物,

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糖类,了解、掌握糖类的性质打下基础。

因而本节在整个有机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法选择

(一)在乙醇的性质中,学生对醛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因此从复习乙醇的性质入手引入醛,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认识的

发展。

(二)醛的物理性质及醛类的教学可采取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样

品、教师引导点拨的方式由学生自学完成,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注意用对比的方法认识醛的加成反应,即通过与c=c双键

对比,分析c=o双键的性质,同时要注意讲清二者的区别:c=o双键

的加成不如C=C双键容易,醛很难与HX、Bn等加成,防止学生机械

模仿、生搬硬套。

(四)讲乙醛的氧化反应时,要说明银氨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

浊液均为弱氧化剂,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醛类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同时

可提问:乙醛能否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并补充实验验证。

(五)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要注意处理好

以下几个问题:

1.师生共同完成这两个方程式的书写,并注意各物质前的化学

计量数关系。

2.明确银氨溶液及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及原因。

3.这两个反应均可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当堂检测

§2-3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

乙醛醛类

1.下列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o

A.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AgN03溶液,再加入过量浓氨水,振荡,

混合均匀

B.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浓氨水,再加入AgN03溶液至过量

C.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稀氨水,再逐滴加入2%AgN03溶液

至过量

D.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03溶液1〜2mL,逐滴加入2%稀氨水

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2.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B.醛的官能团是一COH

C.饱和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JLO

D.乙醛和丙醛互为同系物

3.下列四个反应中,与其它三个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A.CH3CHO+2CU(0H)2ACH3C00H+CU20;+2H.0

B.CH3CH0+2Ag(NH3)2-3COONH1+2AgI+3NH3+H,0

C.CH3CH0+H2ACH3cH20H

D.CH3CHO+ACH3C00H+CU

4.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所占质量分数为9%,则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37%B.16%C.6%D.无法确定

5.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银21.6g。等量的此醛

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水为0.54g。则该醛可能是()o

A.乙醛B.丙醛C.丁醛D.甲醛

CHZCHZOH

CYXCHzCOOH

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OTO,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某些反

应。

(1)该物质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O

(2)其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②水解反应③酯化反应④氧化反应⑤中和反应

⑥消去反应⑦取代反应

7.下列醛或酮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属于还原反应的

是(填字母)。

a.银镜反应b.醛在空气中久置变质c.2-丁酮制备正

丁烷

d.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e.丙酮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的加成反应

f.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滴加乙醛溶液,溶液褪色

课后反思

§2-3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

乙醛醛类

新学期伊始,平阴一中学校领导重点强调了“143”有效问学模

式在本学期要大力推进,恰逢“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可

谓来得正是时候。本次活动组织有序,老师们也给与了我很多帮助。

录完课下来,感觉很累,但有很多收获。

一、值得坚持的方面

准备环节:着装大方、精神饱满、节奏很快、时常向别人请教。

早早到达录制现场,如何科学摆设仪器、合理安排学生分组、分发学

案、多媒体准备等。从精心准备、着装到精神面貌均展示了自己的最

高水准。

引入环节:这是很重要的一环。我采用让学生用球棍模型表示乙

醇被催化氧化的过程引入新课,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

共同感知互动,迅速引入了本节课主题。

主题环节:本节课在学习乙醇性质的基础上引入,让学生思考乙

醇催化氧化的反应实质,并让学生动手组装球棍模型,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引入乙醛。然后让学生展示乙醛的球棍模型,

写出几个相关式子并找出官能团。做到了循序渐进、思路清晰、寻找

学生增长点、详略得当。我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引出新

知识,独具匠心。在新知识的处理上多采用问题引导式、概念生成式、

方法导引式、层层递进式等。注重规律总结(抓住本质)、思想渗透、

鼓励评价且及时,积极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质疑学生解答。并且通过

实验重点探究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备氢氧化铜的反应,落实“结

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媒体,引导学生观

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从而认识乙醛的重要性质一一加成反应

和氧化反应。学生在实验中,体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课堂活动非常

积极。

实验环节:不为实验而实验,学生已熟悉的知识无需实验;较简

单的问题也无需实验,但只要实验就要规范、完整。我准备了实验,

且为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从小组的划分(实验员、安全员、药品员、

记录员)、仪器药品的摆放、实验步骤的明确、实验过程的控制、实

验时的指导、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均力求更好更有序更高效。哪些

是教师做的或主导的,哪些是学生做的或参与的,我思路清晰且安排

得当。

结束环节:我知道,没有一个好的收尾不算完整的一节课,更谈

不上完美。时间上要保证,不要前松后紧,显得仓促。我进行了独具

一格的收尾:砸金蛋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

评价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性的口头评价。在整个教学过

程中,对于“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能主动地参与学习,

是否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课本内容,是否能认真听讲,在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