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申论模拟6_第1页
海南省申论模拟6_第2页
海南省申论模拟6_第3页
海南省申论模拟6_第4页
海南省申论模拟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申论模拟6申论给定资料1.“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1980年出生的李先生家在安庆枞阳,小时候特别盼过年,因为“有新衣服穿,有零食吃,有压岁钱”。可是现在,回家过年,除了走亲戚、吃饭之外,再没其他好玩的了。孩子们平时的零食都吃不完,也不愁新衣新玩具,没了期盼,“我儿子才7岁,就常常说过年没意思了。”他说。已经70岁的钱先生说,这十几年每年都回太和老家过年,觉得年味一年不如一年,“年轻人聚在一起打牌,老年人看看电视,走不动亲戚了,也不爱大鱼大肉,清清淡淡就过去了”。17岁的高同学这两年都和爸爸在合肥过年,对她来说,过年就是寒假里普通的一天。安庆、池州一带,在腊月二十三晚上,老人们都会拿着黄纸在灶台后面烧一烧,点上两根香,感谢忙碌了一年的灶王爷,祈祷来年一切顺利。池州的王小姐回忆,奶奶总是说,大神仙们管的事情多,和老百姓最贴近的还是灶王爷。不过,现在的皖南农村,除了60岁以上的老人,很少有人再祭灶了。“很多人家连灶台都没有了。”王小姐笑着说。守岁也是习俗,除夕夜睡觉越晚,家里老人就越长寿。可是,现在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了。“睡得迟的都是打牌的。”从事IT工作的林先生是六安人,他说平时工作忙,过年好不容易休息几天,就想好好补觉。也有很多习俗保留了下来,不过简化了很多。在皖南,小年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祖宗牌位拿出来供在香案上,早换香晚换水,过了正月十五再送走。现在的乡下,哪怕家里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很少“接祖宗”了,仪式逐渐被简化,部分人家会在三十当天才供香。“现在去农村过年缺少了很多乐趣,过去的那种热闹场景现在很难再看到了。”2月11日上午,刚从永登老家回来的彭某说。“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过年回家也待不了几天,有的甚至好几年也不回来,没有了人气哪儿来的年味呢?”这几乎是农村留守老人们的一个共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秀华曾采用与广东、湖南等地的相关社区组织合作的方式,有目的性地在进城农民工中进行无结构访谈和发放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上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一样的价值取向,他们从内心排斥农村,渴望成为城市人。对他们而言,农村,已经成为一个“回不去的故乡”。2.按照L市农村的传统年俗,从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在窗上和墙上粘贴各式的窗花、年画,以表达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企盼之情。然而在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四,记者去皋兰县黑石川乡自坡村采访时,想找个剪了窗花或贴了年画的农家去采访,在全村300多户人家中却没有找到一家。村民李长科告诉记者,像剪窗花、贴年画这样的年俗,已经有好多年都没有人去做了。“这都是过去的老习俗了,现在的年轻人都没兴趣。”中国地方志协会理事、民俗学家张克复先生告诉记者,中国传统年画多以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鲜艳浓烈,节日气氛浓郁,画面情趣盎然,如“胖娃娃”“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数百年来几乎覆盖了从南方到北方所有的中国家庭。“过去在L市,无论是城市家庭还是农家院落,过年时贴窗花、贴年画是必不可少的,它所展现的是一种辞旧迎新的喜庆。”张克复说。而眼下不止是城市,就连曾经年味颇浓的农村,年画的影子也悄然遁去。“最明显的一点是,年画缺少了载体。”榆中县文化馆的彭巨彦先生是一位长期致力于民俗研究的地方学者,他认为年画的消失和很多旧年俗一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在农村的新房子从建筑到室内布置越来越趋于现代化。人们总觉得在新房子里贴上大红大绿的年画显得俗气,年轻一代对于传统年画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作为L市农村传统年俗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春节期间唱几天秦腔最能体现村庄民间文化活动的繁荣。皋兰县黑石川乡甜水井村的业余剧团多年来一直很活跃,能自己排出一些经典的传统本戏来。在热心人的支持下,村里的戏台几年前又重新翻建,特别气派,但这个新戏台自建成后并没有给村里人带来期望中的热闹。“唱戏、搞社火需要经费,戏装、设备都要花钱。现在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少了,而且不愿参与,唱戏缺少新人,一些传统剧目排不下去,只能停了。”村里业余剧团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说。“现在即使把业余剧团再组织起来,过年过节演戏的时候还是没几个人去看。现在的年轻人对旧的文化习俗没多大兴趣。”永登县文化馆祁馆长告诉记者,随着农村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农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年俗观已经不能和过去相比了,加上电视、移动网络等的影响,“农村的业余剧团已经走向末路,解散是迟早的事”。“要真正改变农村社火的现状,除了在资金、人才方面投入外,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也不容忽视。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工作中,用新观念来改变旧传统,这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背离,而是一种更科学、更理性的继承。”L市文化局的有关负责人说。民俗学家张克复先生指出,传统文化活动本身形式内容的落后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管理者要在引导农民精神文化发展需求和振兴农村传统文化方面多下功夫,让包括社火在内的农村文化真正实现突围。对社火等传统年俗,目前我们要做的工作不是去恢复它繁荣时的原貌,而是要注重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应该结合新的经济生活环境、新的娱乐内容追求,探索一条符合传统年俗文化的生存之道来。然而在传统农村习俗没落的同时,一股新习俗之风扑面而来。在不少农村地区,农民办婚事相互攀比、铺张浪费之风日盛,少则三四万元,多则逾十万元。在婚俗方面,要彩礼、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等仍然盛行,换亲、娃娃亲在一些地方也不鲜见;闹洞房的习俗有的也脱离了传统贺喜祝福的形式,演变成低级庸俗的闹剧,因“闹”而伤亡的恶性刑事案件也时有发生。除了传统的婚丧嫁娶,亲友盖房、乔迁、生子、升学、参军、开业、生病、迁墓、做节育手术等,都必须送钱、送物,而且讲究排场、摆阔气,原来礼金几十元,现在发展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人情被严重异化。民进山东省委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些地区一个普通农户一年的人情应酬费用高达三四千元,占农民全年家庭总开支的15%—30%,有的甚至占半数以上。农民们把各种请帖形象地称作“催款单”和“罚款单”,既深受其害又无可奈何。3.“不到百户人的村子,就开了8家麻将馆,家家生意红火。”村民老刘感叹:现在打麻将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活计,而且不来钱、不刺激的还没人玩,赌得越来越大,一晚上能输赢成千甚至上万元。麻将馆多了,赌博之风来了。S村村长说,村民因打麻将起争执、闹矛盾时有发生,有的夫妻反目成了仇人,村民之间、邻里之间没有过去那么和睦了。让人担忧的是,许多人染上赌瘾,连农活、家务也不干了,田地撂了荒,孩子没人管,有的人赌输家底,不惜借高利贷。村里难道没有其他消遣方式?村民王某说,过去村里有秧歌队,逢年过节看个戏、闹个红火,挺带劲的,如今都没了。前几年上面拨钱,给村里建了文化室、书屋,可里面不少书跟农民没关系。“现在村里人富了,日子却空落了,‘电视不爱看,一天就没事干’。”农村麻将场不足为奇,但看到在上海重点大学读书的小葛也在搓麻将时,记者多少有些意外。这一桌年轻人,年纪最大者也不超过23岁。“唉,在家太无聊了,不打麻将能去干吗呢?”小葛露出无奈的表情。“没有其他可做的事情吗?”记者问。“除了打麻将也就是上网打游戏。”小葛说。“村子东边不是建了一个篮球场吗?你们可以去打打篮球啊!”“那个篮球场就一个摆设罢了。”小葛说,家里的孩子平时要干农活,很少有时间打篮球;年后年轻人陆续外出务工,只剩老人和小孩,那篮球场就变成晒麦子的地方了。4.1990年出生的王媛媛,是朱坡中心小学的走教教师。虽然农村也培养出了不少大学生,但这些高素质人才进入城市读书后却很少有人愿意返乡,农村教学点仍然十分缺少音乐、体育、美术老师,因此,走教已经在朱坡中心小学形成常态。走教老师队伍里,大多是和王媛媛一样刚毕业的大学生。谈起第一次走教经历,王媛嫒记忆犹新。当时教学点的学生听说有老师来上音乐课,中午一点多钟就来到了学校。当她把电子琴放在讲桌上,第一次见到电子乐器的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争抢着想去摸一摸。放学时,学生们纷纷趴在窗子上念叨着“老师要走了”。“听到他们的话,我当时眼泪都出来了。”王媛媛说,每当她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只要想起学生们的期盼,再苦也能坚持。徐堤教学点老师陈辉介绍,走教老师没来之前,美术、体育课都是由其他老师兼任,很不专业;走教老师来后,学生的性格也变得开朗很多。走教无怨无悔,但不少现实问题令老师们苦恼。“教学器材不健全、家长不重视等,使课上起来有些难度。”美术老师曾静介绍,上美术课时,学生们很少有颜料、白纸等用具。此外,没有操场,没有篮球、乒乓球等体育器材,也让体育老师们上课时深感为难。“平时除了学习,剩下的时间就是看电视。其实整天看电视也没什么意思,主要是没别的事可做。”16岁的男孩凌冰说,以前过年放假时,和爸妈去参观过上海海洋水族馆、科技馆、世博展览馆,这些地方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爸妈每年都能带他去一个新的地方“开眼界”,那就太棒了。走进7岁女孩于琳的家,扑面而来的是满墙的奖状、证书,唱歌、绘画、算术、填字……可谓样样精通。“我特别喜欢看连环画。”于琳说,《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她的最爱,她甚至给自己养的小狗也取名为爱丽丝,然而农村家庭很少有书,于琳只能在学校图书室满足读书的愿望,然而这样的机会也不常有。一位农村教师说道:“我从教二十多年,曾待过五个乡村学校,从未见过哪个学校图书室真正地向学生开放过。当然图书室管理员还是有的,不过,只是在上级来检查校园文化建设时,校长才临时让他喊来学生打扫卫生、看书、选书、借书,然后让抓宣传工作的老师拍摄相片,放在校宣传栏里公布……”为什么乡村学校图书室不向学生开放?该教师坦言,名义上的理由是学校编制紧,抽不出老师专门管图书,其实是因为学校功利思想严重,中考、统考考什么,就让学生读什么。许多老师还认为课外阅读会分散学生精力,影响考试成绩。有时,部分语文教师鼓励学生读课外书,但是学生自制力不强,往往会在课堂上或自习课偷看,一旦被老师和校长发现,一律没收,有的甚至撕烂、烧毁。另外,一些家长不懂教育,也一味地把学生看课外书视为“不务正业”的表现,这让部分鼓励学生读课外书的语文老师很无奈。面对“家乡衰落”现象,“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立人乡村图书馆发起者李英强在媒体上这样发问。4年前,这位北大经济学硕士放弃优越的大城市生活,与妻子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为家乡人开办了一个图书馆。公益图书馆的乡村之旅,绝非“诗意的栖居”。对许多人来说,“回不去的故乡”曾经恬静的文化图景,正在被麻将声、黑网吧、六合彩和算命打卦的喧嚣击碎。当代农村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现象。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乡村人均藏书只有0.1册。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对于广袤农村、9亿农民来说,建设能够解知识饥渴、精神匮乏的“文化天堂”,无疑更加急迫。5.法国《费加罗报》2014年2月7日刊登帕特里克·圣保罗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人奔向城市的急行军》,该文指出:中国的未来在城市。这也是政府鼓励数亿中国人移居城市以重新拉动显现出缓慢迹象的经济增长的原因所在。不过弊端就是,栖身在乡村的中国祖传文化看来注定要消失。中国社科院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公布的一份报告中估测,中国的城市化率将在2018年达到60%,比此前的预期要早两年。在决定改革开放的1978年,中国人口中只有不到20%是城市居民。城市人口最近几十年来快速增长,在2012年首次跨过50%的门槛。根据社科的数据,中国城市化率目前是54%。伴随中国城市化的加速,作为中国文化基石的乡村以无度的节奏消失,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祖传传统和历史也随之消失。天津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2000年,中国还有370万个乡村。2010年,中国乡村数量削减到约260万个。乡村以每天300个的速度消亡。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华东表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乡村数千年来历经战争和灾难而存活,但却在和平年代因拆迁或领导者的短视而注定要消亡。”李华东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和物质主义竞赛导致国家陷入“精神与道德的危机”。他表示:“在古老的农村社会,我们拥有以家庭和紧密关系网为支撑的道德价值观。这一切都被清除。我们文化的基因在乡村,乡村被摧毁,中国人就不再是中国人了。”6.“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2014年春节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乡愁”这一带有社会、文化因素的语词,格外引人瞩目。对于村落形成较早,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传统村落,有学者建议应该完整保留其古建筑风貌和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淳朴的民风、民俗是传统村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告诉记者,我们可以借鉴欧洲古建筑保护中的经验,保存建筑的艺术价值,保持其外貌和城市风貌不变,但建筑的内部设施要现代化,使得现在的人们住在传统建筑里依然觉得很舒适。新型城镇建设不但在风格上要有魅力,在产业发展上也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地制宜发展个性化的特色产业,努力保持和发挥好自身个性化特色,实现城镇化建设和“乡愁”文化保护的组合效果,让城镇化的产业更符合本土文化。7.70岁的付国俊是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刘家村村民,他是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党员,在村里负责文化工作已经13年了。2001年春,村委想组建一支秧歌队,就把精通胶州秧歌和锣鼓的付国俊请了出来。付国俊心想,组建一支秧歌队还不好说,找几个人来自己教教不就行了。可真正找人时,除了村里10来名秧歌爱好者外就再没人参加。他分析原因:除了个别家里忙外,多数是不好意思出来扭,他就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苦口婆心地说服下,终于来了30多名老年人。付国俊就趁他们不忙的时候和晚上排练,经过半年的排练,老付带领着这支秧歌队参加胶州市老年秧歌大赛,还获得了第二名。从那以后,村民们都争着来文化大院扭秧歌。这些年来,付国俊除了在家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是在村里的文化大院,就连感冒了打针都在大院活动室里。“自从建起文化大院,村民就不再迷恋赌博了,全村80%的人常来这里参加文体活动,村民们也都把这里当成开心乐园了。”付国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将着重引入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等新概念。”在2014年2月13日上午召开的“山东省组织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说。谢治秀表示,“乡村记忆工程”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省文物局将着重引入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等新概念。8.自2003年10月24日被确定为全国“非遗”保护综合试点省份,浙江全省上下致力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历十余年。“世遗”上榜数居全国之首,“国遗”上榜数实现三连冠,兄弟省市将其视为中国“非遗”保护的浙江“非遗”现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时期,面对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的重大任务,浙江省力求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作为文化大省的浙江,自古以来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华夏文明,如今,浙江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出口到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发布的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浙江的指数排名仅次于北京和广东。但是浙江的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要素制约,核心产业不突出,大企业少。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年GDP达到3000美元后,文化消费应占消费总支出的23%,而浙江的这一比率不到10%。目前,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资金、税收、土地、金融、人才和组织等方面对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助推文化产业早日成为浙江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农村基层文化生活是传承民族文化文脉的根基,农民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主要成员。”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说:“我们需要给农村建设一个个新的精神文化地标。”在临海市涌泉镇一带,至今流传“请媳妇”习俗。正月初七、初八,本家叔伯姑嫂要请“新媳妇”,由长者传授如何做好媳妇,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如何处理邻里关系……现在,这些活动都在文化礼堂庄重进行——文化礼堂成了农村传播文明的道德高地。“如果没有群众参与,礼堂建得再好也仅仅是一座建筑;如果礼堂不能‘以文化人’,就不能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翁卫军这样认为。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说:“与以往的基层文化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化礼堂寻求家与国、古与今、内与外的结合,注重内生性、延承性、持久性,旨在实现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作答要求第1题、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农村文化“荒漠化”的表现及原因。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500字。______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答案提示]农村文化“荒漠化”的表现:1.年味越来越淡,祭灶、守岁、祭祖等年俗被简化甚至丢失;2.传统民俗文化衰落,窗花、年画、地方戏剧等逐渐衰亡;3.不良习俗兴起,赌博、攀比婚事、包办婚姻等恶习盛行;4.农村教育思想落后,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5.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缺乏书籍、音乐器材、体育器材等文化设施。农村文化“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有:1.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农耕文明时代的传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民俗艺术失去了载体;2.城市化进程过快,农村大量消失,传统村落未受到良好保护,导致祖传文化消失;3.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薄弱,年轻人对传统民俗缺乏兴趣;4.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高素质人才不愿返乡,造成农村空心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后继无人;5.农村文化建设缺乏资金、人才支持,重视不足;6.对不良文化现象缺乏抵制,未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的良好风气;7.学校、家长不重视文化培养,教育资源缺乏,农村儿童文化“荒漠化”。答案解析:第2题、“给定资料5”中提到:“我们文化的基因在乡村,乡村被摧毁,中国人就不再是中国人了。”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准确,全面,有深度。字数不超过600字。______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答案提示]我们的文化是民族文化,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培育创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题中句子的意思是,乡村基层文化生活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根基,农民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主要成员,如果没有乡村,民族文化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而失去了民族文化的中国人也将失去自己的独特性。一方面,民族文化起源于乡村,如祭拜灶王爷、演社火、剪纸、贴窗花等民间习俗与民间工艺皆产生于乡村并在乡村发展兴盛。民族文化的繁荣也使得乡村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越来越多的乡村遭受着衰落甚至灭亡的危机,这将导致以家庭和紧密关系网为支撑的道德价值观被清除,数千年文明的祖传传统和历史也将随之消失。文化与乡村一脉相承,保护乡村就是保护文化,我们应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树立乡村建设的精神文化地标,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家园。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要完整保留古建筑风貌和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于处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要实现城镇化建设和“乡愁”文化的有机结合,使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而使民族文化更具内生性、延承性,成为中国人的华美勋章。答案解析:第3题、围绕“给定资料”的主旨,联系材料中提及的浙江省的实际,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观点正确,结构完整;(2)论述深刻,条理清晰;(3)字数1000—1200字。______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答案提示]留住浙江乡愁建设农村文化乡愁,是人们对家乡感激、怀念、期待的朴素情怀,是人们对家乡欣欣向荣的殷切期盼与寄托,蕴含着薪火相传的农村文化。我国是农耕大国,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村落,这些村落不仅风景秀丽,文化遗存也非常丰富,是祖宗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自然村落正急速地锐减,平均每天消亡300个。与此同时,历经千百年沉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