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F/15/wKhkGWcpityAIURHAAMMro6IZMI402.jpg)
![工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F/15/wKhkGWcpityAIURHAAMMro6IZMI4022.jpg)
![工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F/15/wKhkGWcpityAIURHAAMMro6IZMI4023.jpg)
![工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F/15/wKhkGWcpityAIURHAAMMro6IZMI4024.jpg)
![工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F/15/wKhkGWcpityAIURHAAMMro6IZMI40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TOC\o"1-2"\h\u22958第1章总则 4233991.1章节概述 489551.2适用范围 446641.3编制依据 4117831.4应急预案体系 511187第2章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5221012.1应急组织架构 5262882.2领导小组及职责 5213252.3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 523342.4岗位职责 613988第3章风险评估与预防 6151913.1食物中毒风险识别 6222353.1.1生物学风险 6212813.1.2化学风险 6201683.1.3物理风险 6132093.2风险评估 7169643.2.1对食物中毒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7208943.2.2对食物中毒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评估; 7228983.2.3结合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食物中毒风险的优先级; 7103613.2.4定期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更新和调整。 7121083.3预防措施 722553.3.1加强原料采购管理,保证原料来源可靠; 754423.3.2加强食品加工过程控制,规范操作流程,防止交叉污染; 7153973.3.3做好食品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温度控制; 7238633.3.4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严禁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724293.3.5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培训; 792603.3.6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和维护; 7194063.3.7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7110793.4监控与预警 744663.4.1建立食物中毒监测机制,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实时监测; 7312643.4.2收集和分析食品安全信息,发觉食品安全隐患; 7132383.4.3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风险进行预警; 772963.4.4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741443.4.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 77914第4章应急响应 765394.1应急响应级别 7186064.1.1一级响应(特别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7255714.1.2二级响应(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8182634.1.3三级响应(较大食物中毒事件) 8125314.1.4四级响应(一般食物中毒事件) 8242334.2应急响应程序 8252374.2.1启动应急响应 824574.2.2组织应急处置 8118804.2.3采取预防措施 871284.3信息报告与处置 89294.3.1信息报告 8125244.3.2信息处置 8236224.4应急资源调配 8237964.4.1人力资源 9157224.4.2物资资源 9298184.4.3财力资源 915704.4.4技术支持 911278第5章应急处置 9274685.1现场处置 955005.1.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对食物中毒进行应急处置。 9118705.1.2迅速隔离现场,限制无关人员进入,保护现场证据,避免扩大。 9286285.1.3对疑似食物中毒受害者进行紧急救治,按照急救流程进行现场急救。 9204355.1.4对现场的食物、餐具、设备等进行封存,禁止使用,等待检验结果。 9104035.1.5对现场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证食品安全。 9168905.2受害者救治与转运 982085.2.1对已确定的食物中毒受害者,立即安排救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处理。 918355.2.2重症患者立即转运至附近医院进行抢救,保证救治时效性。 937665.2.3轻症患者进行现场观察,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并做好转运准备。 9160455.2.4妥善记录受害者信息,及时通知家属,做好沟通工作。 990735.3质量控制与检验 9322165.3.1对封存的食物、餐具、设备等进行采样,送检至具备资质的检验机构。 9247005.3.2对检验结果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325655.3.3根据检验结果,对原因进行分析,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9149905.3.4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完善质量控制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 9162955.4调查与分析 10209565.4.1成立调查组,对食物中毒进行全面调查。 1086835.4.2收集与相关的各类证据,包括受害者陈述、现场勘查、检验报告等。 1072085.4.3分析原因,查找管理漏洞,提出整改措施。 10130295.4.4对责任人进行追责,保证食品安全责任落实。 10205475.4.5撰写调查报告,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1015770第6章通信与信息管理 1099036.1通信保障 1050706.1.1通信网络构建 10246466.1.2通信设备配置 10226736.1.3通信渠道畅通 10192086.2信息收集与传递 10174806.2.1信息收集 10323936.2.2信息传递 10220076.2.3信息共享 1052626.3信息公开与发布 10173626.3.1信息公开 1020156.3.2信息发布 11198076.3.3信息反馈 11292716.4信息系统维护与管理 11255276.4.1信息系统建设 11278266.4.2信息系统维护 111566.4.3信息安全管理 1196566.4.4人员培训 112951第7章培训与演练 11132227.1培训计划与实施 11255597.1.1制定培训计划 11312437.1.2培训内容 1186477.1.3培训对象 1239617.1.4培训方式 12276157.1.5培训实施 12106717.2演练计划与组织 12278807.2.1制定演练计划 1231187.2.2演练内容 1258237.2.3演练组织 1252017.3演练评估与总结 121187.3.1演练评估 1359947.3.2演练总结 13252387.4演练改进措施 13108587.4.1完善应急预案 1327067.4.2强化培训与实操 13266547.4.3优化资源配置 1398917.4.4加强应急演练 1312809第8章应急预案的评审与修订 1355388.1评审程序与周期 1324068.1.1应急预案评审应遵循科学的程序,包括预评审、正式评审和审批三个阶段。 136728.1.2预评审阶段应对预案的完整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估。 13186438.1.3正式评审阶段应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及有关人员参加,对预案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 1346798.1.4评审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评审。 1332498.2修订依据与要求 13226098.2.1修订应急预案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实际应急工作经验、外部环境变化等。 14182488.2.2修订要求: 14157608.3修订流程 14100198.3.1由应急预案管理部门提出预案修订计划,报请相关负责人审批。 148608.3.2成立预案修订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修订工作。 14269528.3.3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现状分析,明确修订需求。 14141898.3.4按照预案修订要求,对预案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14159278.3.5将修订后的预案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14172438.3.6组织专家对修订后的预案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 14245338.3.7根据评审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形成最终修订稿。 14239108.4修订后发布与实施 14101538.4.1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应报请公司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予以发布。 1431208.4.2发布应急预案,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学习,保证相关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内容。 14123148.4.3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处置能力。 14157568.4.4建立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和反馈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经验,为预案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148339第9章法律责任与奖惩 14124409.1法律责任 149409.2奖励与惩罚 15137449.3责任追究 15163429.4争议处理 156916第10章附件与附录 161998510.1附件 16482010.2附录 162655510.3参考文献 16221210.4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16第1章总则1.1章节概述本章主要对工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进行总体规定,明确预案的适用范围、编制依据及应急预案体系,为食物中毒的应急响应和管理工作提供基本遵循。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工厂在发生食物中毒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1.3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和规范进行编制:(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食品安全应急预案》;(4)《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办法》;(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4应急预案体系工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以下层次:(1)总体应急预案:对本工厂食物中毒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进行全面规定,明确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等;(2)专项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食物中毒,制定具体的应急响应措施和处置方案;(3)现场处置方案:根据具体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现场救援、处置和保障措施;(4)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处置能力;(5)预案评估与修订:根据实际应急响应情况、法律法规变动等因素,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保证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第2章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2.1应急组织架构为保证食物中毒事件的迅速、有效应对,工厂成立食物中毒应急组织,由领导小组、应急工作小组和各相关岗位组成。应急组织架构清晰明确,保证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各部门和人员能够密切协作,高效应对。2.2领导小组及职责领导小组负责对食物中毒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和修订食物中毒应急预案;(2)组织食物中毒应急演练;(3)指导、协调应急工作小组和相关岗位开展应急工作;(4)向上级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及应急处理情况;(5)组织调查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制定预防措施。2.3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应急工作小组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置、信息收集和报送等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现场处置: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初步调查,采取控制措施,救治患者,隔离疑似食物来源;(2)信息收集和报送:收集食物中毒事件相关信息,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协助领导小组向上级报告;(3)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4)根据领导小组的指示,开展其他相关工作。2.4岗位职责(1)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发觉食品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整改;参与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2)卫生管理员:负责工厂卫生管理,保证生产环境、设备、工具等卫生状况符合要求;参与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置。(3)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在食物中毒事件中,协助现场处置和调查。(4)采购人员:负责采购合格的原辅材料,保证进货渠道合法;在食物中毒事件中,协助调查疑似食物来源。(5)销售和售后服务人员:负责收集客户反馈信息,发觉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及时报告并配合调查。第3章风险评估与预防3.1食物中毒风险识别3.1.1生物学风险(1)细菌污染: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2)病毒污染:如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3)寄生虫污染:如弓形虫、绦虫等。3.1.2化学风险(1)农药残留: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2)兽药残留:如抗生素、激素等;(3)重金属污染:如铅、镉、汞等;(4)添加剂滥用:如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3.1.3物理风险(1)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异物污染;(2)食品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不当;(3)食品包装材料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3.2风险评估3.2.1对食物中毒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3.2.2对食物中毒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评估;3.2.3结合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食物中毒风险的优先级;3.2.4定期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更新和调整。3.3预防措施3.3.1加强原料采购管理,保证原料来源可靠;3.3.2加强食品加工过程控制,规范操作流程,防止交叉污染;3.3.3做好食品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温度控制;3.3.4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严禁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3.3.5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培训;3.3.6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和维护;3.3.7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3.4监控与预警3.4.1建立食物中毒监测机制,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实时监测;3.4.2收集和分析食品安全信息,发觉食品安全隐患;3.4.3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风险进行预警;3.4.4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3.4.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第4章应急响应4.1应急响应级别根据食物中毒事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将应急响应分为以下四个级别:4.1.1一级响应(特别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当食物中毒事件导致人员死亡,或可能引发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时,启动一级响应。此时,应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全面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4.1.2二级响应(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当食物中毒事件涉及人数较多,可能对周边地区造成影响时,启动二级响应。此时,应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4.1.3三级响应(较大食物中毒事件)当食物中毒事件波及一定范围,但影响较小,可控制在企业内部时,启动三级响应。此时,企业应成立应急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4.1.4四级响应(一般食物中毒事件)当食物中毒事件影响较小,仅涉及个别员工时,启动四级响应。此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4.2应急响应程序4.2.1启动应急响应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企业应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4.2.2组织应急处置应急指挥部(或应急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主要包括:(1)救治患者:立即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保证途中安全。(2)控制现场:对疑似食物来源进行封存、取样,并对现场进行彻底清洁、消毒。(3)调查原因: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4.2.3采取预防措施根据食物中毒事件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和再次发生。4.3信息报告与处置4.3.1信息报告(1)企业内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企业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2)部门: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及时向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报告。4.3.2信息处置(1)对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进行保密。(2)及时发布事件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4.4应急资源调配4.4.1人力资源组织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并根据需要,协调外部专业救援队伍参与救援。4.4.2物资资源保证应急处置所需的药品、器械、防护用品等物资供应。4.4.3财力资源企业应设立应急资金,保障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4.4.4技术支持与相关科研机构、专业团队合作,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第5章应急处置5.1现场处置5.1.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对食物中毒进行应急处置。5.1.2迅速隔离现场,限制无关人员进入,保护现场证据,避免扩大。5.1.3对疑似食物中毒受害者进行紧急救治,按照急救流程进行现场急救。5.1.4对现场的食物、餐具、设备等进行封存,禁止使用,等待检验结果。5.1.5对现场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证食品安全。5.2受害者救治与转运5.2.1对已确定的食物中毒受害者,立即安排救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处理。5.2.2重症患者立即转运至附近医院进行抢救,保证救治时效性。5.2.3轻症患者进行现场观察,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并做好转运准备。5.2.4妥善记录受害者信息,及时通知家属,做好沟通工作。5.3质量控制与检验5.3.1对封存的食物、餐具、设备等进行采样,送检至具备资质的检验机构。5.3.2对检验结果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3.3根据检验结果,对原因进行分析,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5.3.4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完善质量控制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5.4调查与分析5.4.1成立调查组,对食物中毒进行全面调查。5.4.2收集与相关的各类证据,包括受害者陈述、现场勘查、检验报告等。5.4.3分析原因,查找管理漏洞,提出整改措施。5.4.4对责任人进行追责,保证食品安全责任落实。5.4.5撰写调查报告,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第6章通信与信息管理6.1通信保障6.1.1通信网络构建保证工厂内外的通信网络稳定可靠,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对于关键区域,应设立专用通信线路,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通信中断。6.1.2通信设备配置为相关人员配备必要的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保证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进行沟通与协调。6.1.3通信渠道畅通建立多元化的通信渠道,包括电话、短信、邮件等,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重要信息。6.2信息收集与传递6.2.1信息收集制定食物中毒事件相关信息收集的标准和流程,包括中毒人员基本信息、中毒原因、中毒程度等,保证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6.2.2信息传递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保证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相关信息能够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和人员。6.2.3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食物中毒事件应对的协同效率。6.3信息公开与发布6.3.1信息公开制定食物中毒事件信息公开的标准和流程,保证在事件发生时,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6.3.2信息发布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食物中毒事件信息,包括企业官网、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保证信息的广泛传播。6.3.3信息反馈设立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收集社会公众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关注和反馈,为应对策略提供参考。6.4信息系统维护与管理6.4.1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收集、传递、发布等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6.4.2信息系统维护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系统稳定运行。6.4.3信息安全管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相关信息泄露,保护企业和相关人员隐私。6.4.4人员培训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通信与信息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在食物中毒事件应对中的专业素养。第7章培训与演练7.1培训计划与实施7.1.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工厂实际情况,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和培训师资等。7.1.2培训内容(1)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2)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3)应急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4)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5)相关岗位的职责与技能要求。7.1.3培训对象(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2)关键岗位操作人员;(3)其他相关人员。7.1.4培训方式(1)内部培训:组织专家或内部讲师进行授课;(2)外部培训:参加相关食品安全培训课程;(3)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培训;(4)实操培训:开展实际操作演练。7.1.5培训实施按照培训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7.2演练计划与组织7.2.1制定演练计划根据培训成果,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演练计划,包括演练目标、演练内容、演练时间、演练地点和参演人员等。7.2.2演练内容(1)食物中毒事件的预警与报告;(2)应急响应的组织与协调;(3)现场处置与救援;(4)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5)后期恢复与总结。7.2.3演练组织(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总体协调与指挥;(2)设立演练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演练;(3)明确参演人员的职责和任务;(4)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和设备。7.3演练评估与总结7.3.1演练评估(1)对演练过程进行全程记录;(2)评估演练中各项任务完成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3)总结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4)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7.3.2演练总结(1)总结演练成果,形成书面报告;(2)将演练成果纳入应急预案,完善预案体系;(3)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4)对演练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7.4演练改进措施7.4.1完善应急预案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保证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7.4.2强化培训与实操针对演练中发觉的问题,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实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7.4.3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应急资源,保证应急物资和设备充足、有效。7.4.4加强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第8章应急预案的评审与修订8.1评审程序与周期8.1.1应急预案评审应遵循科学的程序,包括预评审、正式评审和审批三个阶段。8.1.2预评审阶段应对预案的完整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估。8.1.3正式评审阶段应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及有关人员参加,对预案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8.1.4评审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评审。8.2修订依据与要求8.2.1修订应急预案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实际应急工作经验、外部环境变化等。8.2.2修订要求:a)保证预案与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相一致;b)结合工厂实际情况,提高预案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c)强化预防与应急相结合,明确各部门职责,优化应急响应流程;d)保证预案内容简洁明了,便于理解与操作。8.3修订流程8.3.1由应急预案管理部门提出预案修订计划,报请相关负责人审批。8.3.2成立预案修订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修订工作。8.3.3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现状分析,明确修订需求。8.3.4按照预案修订要求,对预案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8.3.5将修订后的预案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8.3.6组织专家对修订后的预案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8.3.7根据评审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形成最终修订稿。8.4修订后发布与实施8.4.1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应报请公司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予以发布。8.4.2发布应急预案,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学习,保证相关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内容。8.4.3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处置能力。8.4.4建立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和反馈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经验,为预案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持。第9章法律责任与奖惩9.1法律责任本预案的实施过程中,各相关单位及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若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将依法依规追究以下责任:a)有关部门和地方监管不力、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行为;b)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运输等环节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违反食品安全法规,造成食物中毒的行为;c)工厂内部管理人员和员工未按照规定操作、违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导致食物中毒的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直播平台虚拟礼物开发与交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源代码保密协议书-新能源技术研发合作专用版
- 2025年度证券投资财务规划与咨询协议
- 2025年度房产维修基金管理服务合同-@-1
- 2025年度废弃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协议
- 预见行业变化的应对计划
- 开展生物学科研讨会的计划
- 教学日常检查与评估机制计划
- 患者膳食管理经验与总结计划
- 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的计划
- 专题15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讲义)(解析版)-2024年高考二轮复习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 2024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 孙权劝学(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 养生馆拓客培训
-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计算机系统组成
- 失业保险待遇申领表
- 期末测试卷(一)(试题)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 DL-T-255-2012燃煤电厂能耗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家庭教育家长会教案及反思(3篇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