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5分)以下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据此判断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是()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1.5分)青铜器是商周文明高度发达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分

别出土于河南、湖南、四川,三者纹饰有明显差异,但其分铸技术与合金比例属于同一

系统。这说明了()

A.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使用

B.青铜铭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唯一证据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D.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3.(1.5分)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大盂鼎铭文记述了周康王册命贵族孟之事,铭文中有一句“受

民受疆土”。此铭文可用于研究()

JQ

o,

a,A

"

J

"

Jb

/・'r(

fI/,T

y

大工器及其除文

A.王位世袭制B.禅让制

C.土地私有制D.分封制

4.(1.5分)对比《春秋列国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能够得出的推论是()

A.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B.各国长城已经连为一体

C.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D.农业、手工业水平提高

5.(1.5分)铁权是秦朝称重的标准器,器身一般刻有小篆诏文,注明标准单位“石”(秦制

120斤相当于现在的30公斤),铁权在我国多地均有出土。以上材料说明秦朝()

A.铁质工具完全取代其它材质的工具

B.文字混乱的状况未得到扭转

C..当时的一斤比现在的一斤更重一些

D.统一的度量衡得以广泛推行

6.(1.5分)有学者认为,“当西汉王朝取得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盛,统一思想的课题

便再次被提出来”。西汉实现“统一思想”的措施是()

A.北击匈奴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盐铁专卖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7.G.5分)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以下文物可用于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有()

①南朝青瓷莲花尊②张择端《清明上河图》③南朝牛车画像彼④北魏陶俑

(局部)

A.①②③B.@@@C.①③④D.@@@

8.(1.5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门第,废除了前朝的选

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正式确立了科举制。这一选官制度的变革()

①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②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B.C.①③④D.(2X3)@

9.(1.5分)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船乘不绝”。这表明隋朝开

通大运河()

A.有利于西南边疆的开发

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C.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D.促进了思想文化发展

10.(1.5分)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

灌溉工具格外重要。下列农业生产工具中,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有()

①*车②整牵(模型)③曲输华示意图④何奉示毒由

16.(1.5分)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建立后,设中书省作为中央的中枢机构。

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

A.郡国并行制B.丞相制度

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17.(1.5分)某校要举办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题展览,以下素材可以补充在空白处的是

()

察伦改造I]祖冲之创制唐朝时发明

火药

造蛾术IL《大明历》

A.关汉卿创作《窦娥冤》

B.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

C.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D.朱熹编撰《四书集注》

18.(1.5分)“它是中国古代集大成的药物学著作,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

多个,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处的“它”是指()

A.《伤寒杂病论》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9.(1.5分)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A.具有家国情怀B.主张和而不同

C.崇尚天人合一D.重视以人为本

20.(1.5分)以下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骞通西域

②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③戚继光抗倭

④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A.①②③④B.®®®®C.②©④③D.②©①③

21.(1.5分)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

比伦王国创造的是()

A.金字塔B.《荷马史诗》

C.帕特农神庙D.《汉谟拉比法典》

22.(1.5分)某同学要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在他搜集的资料中,有帕特农神庙遗址、《荷

马史诗》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十二铜表法》。据此判断()

A.雅典的民主政治B.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C.罗马帝国的兴衰D.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23.(1.5分)西欧中世纪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封臣要解下佩戴的武

器,脱帽,下跪,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并宣示效忠。之后,亲吻他的脸颊,宣

誓保护封臣()

A.封君封臣的关系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B.庄园法庭具有司法权

C.庄园是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D.城市平民的力量增强

24.(1.5分)示意图能够简明扼要地表明史实之间的关系,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A.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社会思想的变革

C.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

D.工场手工业发展

25.(1.5分)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

行,不得征收捐税。该法案是()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D.《权利法案》

26.(1.5分)下列关于美国独立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中,发生在1776年的是()

:制宪会议制定克法

___I____I____I_________________I..........:—二

1775417764177741783417874

A.来克星顿的枪声B.萨拉托加大捷

C.通过《独立宣言》D.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27.(1.5分)有观点认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

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该观点中()

A.君主立宪制国家B.联邦制共和国

C.贵族专制的国家D.君主专制国家

28.(1.5分)如图漫画创作于1789年,画面中央正在演奏风笛的是一个第三等级的城市平

民,他手上牵着一只被驯服的狮子一一国王路易十六()

A.约克镇战役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大革命D.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29.(1.5分)有学者指出,“拿破仑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都贯彻了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

贝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

A.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B.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C.压榨和掠夺了当地人民

D.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30.(1.5分)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笔记中记录了如表所示的信息,处应填入的是()

★时间:1848年

★人物:马克思、恩格斯

★事件: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发表《共产党宣言》B.出版《资本论》

C.成立国际工人协会D.建立巴黎公社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题,共55分。

31.(14分)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材料一:在地方上,秦实行①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

式。汉初,曾在各地分封了一批诸侯王,诸侯国与中央形成了严重的对抗,以至演变为

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听命于朝廷,诸侯王的行政权被剥夺。同时,颁布

②,解决了地方势力过大的问题。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说说两项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拓跋鲜卑仿魏晋以来的官僚体制,陆续吸收汉族土人进入北魏政权,并极力弘

扬、发展儒学。唐朝“洛阳家家学胡乐”,制契丹文字,尊孔子,推动文化发展。自辽太

宗后,辽朝开始采用中原的制度、文化、礼仪等,开始进行汉化改革,如施行三省六部

制,推动了金朝文化的发展。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中强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推动

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一整理自再诗泽等《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大一统思想在少数民族中的实践研究》

(2)概括材料二中民族交往的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材料三:

时期史事

元朝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府、州、县设置士官(也称土司,由少数民

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西藏地

区宗教领袖之一)为帝师,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明朝设置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西南少数民族地

区设置各级土司,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对西藏

地方进行管辖。

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在西藏地区分别册封五世达赖

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内蒙古实行

盟、旗制,在各自范围内享有按传统制度统治的权力。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元、明、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共性。结合所学,列举清政府加

强边疆管镭的其他史实。

(4)结合所学和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32.(13分)史料•史实•史论

材料一: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迄今为止,人们所能认识

并可以搜集、运用的史料大体有文献、实物、口述、图像等类别。

③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

成功多。任情返道

一一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

⑥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

日,阴晦观指南针。

——(宋)朱或《萍洲可谈》

⑤宋代《耕获图》

(1)将材料一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写序号)任意选择其中一则史料,谈谈其研究价值。

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

材料二:

史书作者盛衰论

《史记》①古今“未必尽同”,对于战国时期的变法,加以赞赏

②“物盛则衰,时极而转”,是指在休养生息取得的繁荣表

象下

《资治通鉴》司马光③“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上许多动乱的爆

④用人不问亲疏,不讲门第,“举之以众,根据具体的功绩

赏罚

----摘编自《中国史学史》

(2)将表格中横线处补充完整。中国古代史家认识到历史上“盛衰”转变有其原因,从

上述表格中选取一个观点(④除外),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说明。

示例:④史学家认识到用人的重要性。宋代注重发展文教,科举制度的发展造就了科技

发展、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材料三:在西方中世纪,神创沦等是关于人类社会起源、演变动力的基本观念。随着西

方社会的思想解放、地理大发现、对非洲美洲民族文明的了解。以人的复苏为主要内容

的历史观念革新的阶段到来了。“史学思想又一次把人放在它的画面上的中心地位“,着

力用人事而非神意的观点考察、解释过去。此时的史学家认为“历史是各部分不可分的

有机体”,而且在空间上都应当是世界性的。

一摘编自张井梅《16、17世纪历史进步观与西方史学》

(3)依据材料三,概括16、17世纪西方形成的新历史观念。指出历史观念革新的时代

背景。

33.(15分)交通•交流•发展

材料一:公元前212年,秦朝开始修建直道。建成后,一直使用到清朝中后期才逐步荒

废。秦直道全长达700多公里;烽火台、哨卡和驿站等是为军事功能设计的。随着人口

聚集,秦直道逐渐成为商贸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见证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秦直道

一摘编自郭伟伟等《秦直道:2000年前的“高速公路”》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直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秦直道的作用。

材料二:元初陆上丝绸之路设置驿站不只为往来交通及贸易服务,更重要的是便于中央

政令直达边陲,各地的情况也可迅速上奏朝廷。而中央政府承袭宋朝市舶司对海上贸易

的监管方式,运载量有限。海上丝绸之路运载工具多为船舶,运载量非常大且节约时间。

在纺织贸易中,而海上丝绸之路则以苏杭丝绸为主。元初海运瓷器量不计其数,但陆上

丝绸之路所见元青花瓷则少之又少。

——摘编自冯国昌《元初陆海“丝绸之路”及当代启示》

(2)依据材料二,比较元初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大规模引种玉米、马铃薯、辣椒、番茄等作物,使清朝人口急速增

长有了粮食保障,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商人对中国商品的大量

购买、运输,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葡萄牙骗居澳门,带来天文、地

理、历法、数学等方面的书籍和知识,徐光启等人开始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西方著作的

成果。传教士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影响到一些启蒙思想家。

——摘编自张书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四:18世纪以前,英国大部分河流不能通航。1759年一位大煤矿主获准修筑一条长

11公里的运河,以便廉价地把煤运到曼彻斯特。这条运河通航后,大量运河被修建。到

18世纪末,英国运河已达3100多英里,共同构成了密集的水上运输网,显然对开通全国

性市场起了重大作用。

小土尔:1750年美国1810年运河将各条

的主要河源用图河源连接号来

一一摘编自许洁明《殊途同归一一近代欧洲工业文明的兴起》

(4)依据材料四,说说18世纪前后英国内河航运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产

生的作用。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5分)以下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据此判断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是()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史前时期的时代特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北京人是我国史前时期的远古人类,原始农耕生活,史前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中

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北京人与原始农业的产生无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史前时期的时代特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

史前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2.(1.5分)青铜器是商周文明高度发达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分

别出土于河南、湖南、四川,三者纹饰有明显差异,但其分铸技术与合金比例属于同一

系统。这说明了()

A.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使用

B.青铜铭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唯•证据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D.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青铜器、三星堆、陶瓷与玉器,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

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通过材料“三者纹饰有明显差异,造型各具特色,材料中所叙述的内容是中华

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中华文明具有多元i体的特点,并未涉及到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使

用;

“青铜铭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唯一证据”中的“唯一证据”说法不正确,排除B:

材料中的“分铸技术与合金比例属于同一系统”与选项D“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明显的

地域差异”说法不一致,排除D。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青铜器、三星堆、陶瓷与玉器,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

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3.(1.5分)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大孟鼎铭文记述了周康王册命贵族孟之事,铭文中有一句“受

民受疆土”。此铭文可用于研究()

大幺鼎及耳健文

A.王位世袭制B.禅让制

C.土地私有制D.分封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结合分封制的内容分析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周康王册命贵族盂之事”“受民受疆土”可知,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

巩固疆土,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同时稳定政局,D项正确、爵号

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排除A项,排除B项,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4.(1.5分)对比《春秋列国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能够得出的推论是()

AAM0WM

A.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B.各国长城已经连为一体

C.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D.农业、手工业水平提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以及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要求考生在掌握识

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通过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的两幅地形图可知,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争薪。春秋

时期列国分布,而到了战国时期,最后主要剩下了少数几个国家,说明统一趋势不断加

强;

通过观察两幅形势图可知,各国长城尚未连为一体,排除B;

材料中的是春秋、战国形势图,排除C;

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农业、手工业水平提高。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以及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侧重于考查考生对

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5.(1.5分)铁权是秦朝称重的标准器,器身一般刻有小篆诏文,注明标准单位“石”(秦制

120斤相当于现在的30公斤),铁权在我国多地均有出土。以上材料说明秦朝()

A.铁质工具完全取代其它材质的工具

B.文字混乱的状况未得到扭转

C..当时的一斤比现在的一斤更重一些

D.统一的度量衡得以广泛推行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

予以作答。

【解答】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铁权是秦朝称重的标准器,注明标准单位“石”(秦制120

斤相当于现在的30公斤)。因此;选项A中的“铁质工具完全取代其它材质的工具”在

题目中并没有提到;选项B中的“文字混乱的状况未得到扭转”在题目中并没有提到;

选项C中的“当时的一斤比现在的一斤更重一些”在题目中并没有提到。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

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6.(1.5分)有学者认为,“当西汉王朝取得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盛,统一思想的课题

便再次被提出来”。西汉实现“统一思想”的措施是()

A.北击匈奴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盐铁专卖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汉武帝时期在军事方面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B.汉初,实施了休养生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C.汉武帝实施了盐铁专卖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项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识记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群素养。

①南朝青瓷莲花尊②张择端《清明上河图》③南朝牛车画像成④北魏陶俑

(局部)

A.①②③B.@@®C.①③④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可用于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文物,重点掌握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历史的相关史实。

【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青瓷莲花尊,①③④正确;宋代随着

城市的发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排除

包含②的AB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

识记可用于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文物。

8.(1.5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门第,废除了前朝的选

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正式确立了科举制。这一选官制度的变革()

①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②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B.®®®C.①③④D.@(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使有才学

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D项正确,钳制了思想,①错误。

故选:D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

能力a

9.(1.5分)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船乘不绝”。这表明隋朝开

通大运河()

A.有利于西南边疆的开发

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C.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D.促进了思想文化发展

【分析】木题主要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

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解答】根据题干“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商旅往返。”这表明了大运

河的直接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布匹的北运。605年。大运

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大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西南

边疆的开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干反映的是大运河开通的积极作用,排除C,排除D。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大运河

的作用。

10.(1.5分)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

灌溉工具格外重要。下列农业生产工具中,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有()

①《奉②暴牵(模型)③曲籍单示意图④简奉示京国

A.①②B.®@C.®®D.®@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唐朝经济的繁荣,解题关键信息是“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发明了翻车,排除,②与材料不相符;曲辕犁又

称江东犁,与材料相符合;筒车发明于唐朝,④正确;

ABC包含错误选项,排除。

故选:Do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唐朝经济的繁荣,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

把握。

11.(1.5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时代……多种文化

的交流汇聚,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下列史实()

①发展完善科举制度

②朝鲜半岛音乐传入中国

③马可•波罗游历中国

④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A.①②③B.C.①®④D.②®@

【分析】考查唐朝科举制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唐太宗时期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学员,创立了殿

试和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唐朝时期,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故②正

确,故③错误,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①@④正确;排除ACD项,

故选:Bo

【点评】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唐朝的相关知识。

12.(1.5分)“书中自有黄金屋”“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等俗语都出自北宋。这主要是

由于北宋()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实现了国家大一统

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D.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解题关键信息是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好

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二

【解答】根据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分析可知,C正确;

ABD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选:Co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

点的把握。

13.(1.5分)某外国学者说道:“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

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内容是()

A.印刷术B.造船技术C.丝织技术D.指南针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解题关键信息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

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解答】A.根据“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分析可知,改变了手抄书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

B.造船技术与航海事业相关,与书面文献的传播不相符;

C.丝织技术与手工业发展相关,与书面文献的传播不相符;

D.指南针与航海相关,与材料书面文献的传播不相符。

故选:A0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

的把握。

14.(1.5分)《金史》记载:“榷场……互市之所也。”结合图文,可以得出的认识有()

①榷场处于不同政权交界的边境地区

②榷场贸易开始于南宋与金对峙时期

③不同政权所有商品都通过榷场交易

④宋与金之间通过榷场贸易互通有无

A.①③B.®@C.D.@®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宋金对峙,解题关键信息是“榷场……互市之所也”。

【解答】①根据"榷场……互市之所也”及所学知识可知,榷场是设置在不同政权交界

的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易场所;

②错误,“开始”一词不符合史实;

③“所有”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

④根据“榷场……互市之所也”分析可知宋金政权之间的经济存在差异性,因此可以通

过榷场贸易实现互通有无。因此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金对峙,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5.(1.5分)元代居庸关云台的过街塔门洞壁上刻有《建塔功德记》,使用了西夏文、汉文、

藏文、八思巴文、维吾尔文等五种文字。这一现象体现了元朝的()

A.君主专制B.中外交流C.民族交融D.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使用了西夏文、汉文、八思巴文,《建塔功德记》是用五种文字写成

的,C项正确,没有体现君主专制;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元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排

除B项,没有体现经济发展。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时期的

民族交融等知识。

16.(1.5分)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建立后,设中书省作为中央的中枢机构。

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

A.郡国并行制B.丞相制度

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行省制度,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

作答。

【解答】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除吐蕃,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

郡国并行制是汉朝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A;

丞相制度是中央的政治制度,排除B;

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改治制度,排除C。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行省制度,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

析作答能力。

17.(1.5分)某校要举办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题展览,以下素材可以补充在空白处的是

()

察伦改it_I|祖冲之创制唐朝时发明

火药

造蛾术JL《大明历》

A.关汉卿创作《窦娥冤》

B.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

C.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D.朱熹编撰《四书集注》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天工开物》,解题关键信息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题展览”。

【解答】A.《窦娥冤》是元杂剧,是古代著名的悲剧,与材料不相符;

B.根据“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题展览”分析可知,材料素材必须是科技成果,涉及农

业和手工业生产,正确;

C.《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章回休长篇小说,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排除;

D.《四书集注》是儒家经典,与材料科技主题不相符。

故选:Bo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天工开物》,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8.(1.5分)“它是中国古代集大成的药物学著作,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

多个,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处的“它”是指()

A.《伤寒杂病论》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

巨著一一《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本草纲目》总结

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

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排除A

项、地理、化学,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农政全书》是徐光启在农业方面的

著作。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本草

纲目》的相关史实。

19.(1.5分)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明木清初颐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A.具有家国情怀B.主张和而不同

C.崇尚天人合一D.重视以人为本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根据材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匹夫有责”

可知,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B.儒家学派主张和而不同,排除B。

C.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排除C。

D.材料未涉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排除D。

故选:Ao

【点评】木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理解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0.(1.5分)以下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骞通西域

②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③戚继光抗倭

④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④③D.②©①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张骞通西域、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戚继力抗倭、设立澎湖巡检

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是在西汉时期,戚继光抗倭是在明朝。按时间先

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排除排序错误的AC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骞通西域、

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戚继光抗倭、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的相关史实。

21.(1.5分)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

比伦王国创造的是()

A.金字塔B.《荷马史诗》

C.帕特农神庙D.《汉谟拉比法典》

【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对外采取各个

击破的策略,建立了统一。汉漠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

的法典;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荷马史诗》,排除B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

题关键是知道《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

22.(1.5分)某同学要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在他搜集的资料中,有帕特农神庙遗址、《荷

马史诗》罗马大竞技场遗址、4十二铜表法》。据此判断()

A.雅典的民主政治B.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C.罗马帝国的兴衰D.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分析】木题侧重于考查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解题关键信息是“有帕特农神庙遗址、《荷

马史诗》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十二铜表法》

【解答】根据材料“有帕特农神庙遗址、《荷马史诗》罗马大竞技场遗址,材料文明成果

既涉及古希腊,D正确;

ABC都不全面,排除。

故选:Do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

的把握。

23.(1.5分)西欧中世纪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封臣要解下佩戴的武

器,脱帽,下跪,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并宣示效忠。之后,亲吻他的脸颊,宣

誓保护封臣()

A.封君封臣的关系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B.庄园法庭具有司法权

C.庄园是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D.城市平民的力量增强

【分析】本题考查封君封臣制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根据材料“西欧中世纪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阁下。”

“封君将封臣拉起,宣誓保护封臣,封君封臣制下形成了封臣效忠封君,A项正确。

B.材料未涉及庄园法庭的职能,排除B。

CJ士园是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属于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排除C。

D.材料未涉及城市平民力量增强的信息,排除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理解封君封臣制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4.(1.5分)示意图能够简明扼要地表明史实之间的关系,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A.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社会思想的变革

C.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

D.工场手工业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萌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的出现,这反映的是西欧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社会结构

发生变化。图片反映的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题干材料与社会思想的变革无关;题

干材料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题干材料还涉及租地农场,排除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萌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

反映的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5.(1.5分)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

行,不得征收捐税。该法案是()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D.《权利法案》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

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

【解答】据题干“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不得征收捐税,该

法案是《权利法案》,英国议会与国王查理一世爆发冲突。1689年,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

的原则。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资产阶级革命的

内容与影响。

26.(1.5分)下列关于美国独立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中,发生在1776年的是()

:制宪会议制定克法

______I________I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二

1775417764177741783417874

A.来克星顿的枪声B.萨拉托加大捷

C.通过《独立宣言》D.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1776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独立宣言》。《独立宣言》是第一

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发生在1776年的是通过《独立

宣言》;来克星顿的枪声发生在1775年;萨拉托加大捷发生在1777年;英国承认美国独

立是在1783年。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

识记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

27.(1.5分)有观点认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

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该观点中()

A.君主立宪制国家B.联邦制共和国

C.贵族专制的国家D.君主专制国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掌握美国政体类型及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及所学知识,制定

了1787年宪法,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B项正确,不是君主立

宪制;美国没有专制政体的历史。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美国”87年宪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28.(1.5分)如图漫画创作于1789年,画面中央正在演奏风笛的是一个第三等级的城市平

民,他手上牵着一只被驯服的狮子一一国王路易十六()

A.约克镇战役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大革命D.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结合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及开始标志分析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1789年”“第三等级”“国王路易十六”“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

族”及所学知识,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国家,等级森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C

项正确•1781年,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牛在1640到16X8年:拿破仑帝国建

立于1804年。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29.(1.5分)有学者指出,“拿破仑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都贯彻了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

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

A.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B.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C.压榨和掠夺了当地人民

D.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这些改革意味着进

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及所学知识,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B项正确,不是对法国

的影响;C项是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消极影响,排除C项,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0.(1.5分)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笔记中记录了如表所示的信息,处应填入的是()

★时间:1848年

★人物;马克思、恩格斯

★事件: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发表《共产党宣言》B.出版《资本论》

C.成立国际工人协会D.建立巴黎公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表信息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

【解答】1848年,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据题干学生在自己的笔记中记录的的

信息可知,A项正确,排除B项,排除C项,排除D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