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
1、认识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2、掌握经济与经济学等基本概念;
3、了解经济学的历史;
4、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组成);
5、初步认识学习经济学的方法;
6、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经济学的一般概念、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学的发展史、经济学研究对象。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列表
教学内容:
一、课程导入
从近期国内外重要财经新闻中引出为什么学习经济学。
二、授新课
第一节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周围的世界
二、有助于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决策
三、理解经济学与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经济与经济学
一、经济:指人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的总和。
二、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年代、代表人物、代表作(列表方式)
1、重商主义时期
2、古典经济学时期
3、新古典经济学时期
4、宏观经济学
三、经济学学科体系
重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结合课本目录,由学生自己判断、归总)
微观经济学
1、经济学中的微观是指个体,如企业、家庭、个人。
2、微观经济学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以价格为核心,以单个的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是最佳配置资源的问题。举例
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分析的是经济总量。
2、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源利用问题,在合理的资源配置条件下,要实现经济的高效
率,充分利用资源是必要的。
国家对住房价格上涨过猛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P14一个非常好的示意图)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1、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利用资源,创造出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这个活动过程是经济的活动过程,而不像教育、体育等非经济的活动过程。
人类经济活动包含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资源(resources)的概念非常广泛,我们通常所说的资源是指自然界赋予的或经过人
类生产加工的,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的物质资料或服务,即经济资源。
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经济物品需求的日益增多就是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资
源是有限的,而且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资源正日益稀缺。因此,如何最佳配置、使
用稀缺的资源来满足人们11益增长的无限需求,这就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3、面对资源的稀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居民个人,都要在资源不同用途组合中
进行经济选择,如何做出合理选择就是经济问题,概括地说:
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第二、如何生产。
第三、为谁生产。
4、资源的配置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实现的,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市场和指令两种。
在过去传统的经济社会中,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中央政府依靠指令来配置
资源的;后场经济社会中,后场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在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现代经济社会
中,市场通过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竞争机制等配置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有效手段。
(举例来说明)
第四节怎样学好经济学
一、紧密结合经济生活的现实与实践
二、掌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
三、用经济学家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世界
*给学生推荐:
1、书目;
2、报刊:
3、网站。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集
课后反馈:
第3-4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二章供求论(价格论)/第一节需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需求的含义、表示方法、影响因素、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教学重点:需求的含义、表示方法、影响因素、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教学难点: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列表图示
教学内容:
一、上次课复习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二、授新课
第二章供求论(价格论)
第一节需求
本章导入:汽油价格的不断上涨
汽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是经济发展对汽油的过度需求,90年代初期,世界原油价格$18
美元/桶,上涨到现在$70美元/桶以上。
•、需求和需求量的含义
a)需求的含义
所谓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
数量。
构成需求必须同忖具备两个条件:•是有购买的愿望;二是有支付能力。
需求与欲望的区别是: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而欲望是人的精神追求,欲望是无止境的。
2、需求量的含义
需求量是指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二、个人需求与1,场需求,如下表所示:
需求量消费者
市场需求量Q
价格PABC其他消费者
100元102100103
80元314150158
50元425180191
30元547200216
20元8610300324
10元10812500530
三、影响需求的因素:
•种商品的需求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有: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互补关系,或称互补商品;二是替代关系,或称替代商品。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四、需求函数、需求表与需求曲线(15分钟)
经济学将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现介绍以下几种:
1、需求函数Q=f(P)
2、需求表
3、需求曲线
五、需求定理(10分钟)
需求定理也被称为需求法则或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
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商品价格越低则需求量越大,反之,需求量越小。
但有特殊情况,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如古董、身份象征性的奢侈品,经济学上称吉
芬商品和炫耀性商品。1845年爱尔兰发生大灾荒时,马铃薯的价格上升却导致需求量增加。
(英国统计学家吉芬研究成果)
六、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重点、难点
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影响需求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
的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2、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影响需求因素的变化所引起
的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这种移动的情况如卜图所示:
需求的变动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篥
课后反馈:
第5-6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二章供求论(价格论)/第二节供给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供给的含义、表示方法、影响因素、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教学重点:供给的含义、表示方法、影响因素、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教学难点: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列表图示比较
教学内容:
一、上次课复习
1、需求的含义;2、影响因素;3、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二、授新课
第二节供给比较法
一、供给及供给量的含义
1、供给的含义: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出售的商品
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条件为一是有出售的意愿,二是有供应的能力。
2、供给量的含义
二、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
三、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生产要素的价格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生产技术水平
5、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四、供给函数、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1、供给函数
2、供给表:表达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苹果的市场供给表单位:公斤
价格P不同生产者的供给量
(元/公斤)ABCD
6.()80100208388
5.47090188348
4.86080168308
4.25070148268
3.64060128228
3.03050108188
2.1204088148
3、供给曲线:用来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关系的曲线。
可以根据上表绘制出一条供给曲线。见下图
与需求曲线的坐标图相同,在表示供给曲线的坐标图中,也是用纵轴表示价格(P),用
横轴表示数量(Q)。供给曲线是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当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
时,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当供给曲线是一条曲线时,向右上方倾斜意
味着供给曲线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为正。它是市场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比的几何表示。
五、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正比,即商品价格低,供给量小:
反之,则供给量大。
商品的市场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比的原因总体看有两个:
一是在商品价格上升后,原有生产该商品的厂商会在利润的驱使下,扩大规模增加产量;
二是价格上升后,生产该商品的行业利润空间扩大,会吸引新的厂商进人该行业进行生产,
从而增加该商品的供给量。
*供给定理例外
六、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重点
1、供给量的变动
是指其他影响供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表现为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2、供给的变动
是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卜,由其他影响供给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集
课后反馈:
第7-8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二章供求论(价格论)/第三节市场均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市场均衡的含义、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明确管制价格的后果。
教学重点: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图示
教学内容:
一、上次课复习
1、需求的含义;2、影响因素;3、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二、授新课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一、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和统一
1、对于供给者来说,总是在高价位情况下提供商品和服务,而且随着价格的下降会减
少供给;而对于需求者来说,总是在低价位情况下更多地消费商品和服务,而且随着价格的
下降会增加消费。因此,供给和需求是矛盾的。如••双皮鞋价格100元,供给者供给的积极
性不高,而消费者的接受价格是85元。
2、供给和需求在市场上是统一的,如果没有现实的需求,供给是无效的,反之,如果
没有现实的供给,需求不可能实现。因此,供给和需求必须在市场上实现均衡,即在某一价
格下,供给量=需求量。
二、市场均衡的形成(18分钟)
1、市场均衡的涵义
是在市场上,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产生均衡的价格和数量。见下图:
2、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
假设市场价格为P1时,市场需求量为Q1,而供给量为Q2,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此时,
出现过度供给,存在着价格下跌的趋势;当市场价格为P2时,市场供给量为Q3,巾场需求
量为Q4,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此时出现供不应求,价格必然存在上升趋势;只有当市场价
格为Pe时,市场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正好相等,它们均为Qe,此时,既没有供过于求,也
没有供不应求,市场出现了均衡。此时的商品价格为均衡价格,商品数量为均衡数量。
所谓均衡价格,就是能使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保持平衡的价格,或者说,这种价
格能促使需求和供给趋向平衡,形成稳定的市场。
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以及价格的波动,最终会使一种商品的价格确定在需求量等于供
给量的水平上,在这个水平上,即没有供过于求,也没有供不应求,市场正好均衡。
三、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重点
因此,均衡是相对的、短暂的,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1、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条件:供给不发生变化,
需求增加:曲线从DO平移到D1。在原均衡价格Po上就会出现过度需求,价格有上升
的趋势,直至形成新的均衡点E1为止。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Ql„
需求减少:需求曲线会由DO移动到[)2。在原均衡价格P0的水平上,会出现供过于求,
产生降价压力,直到形成新的均衡点E2为止。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2和Q2。
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比较法
条件:
供给增加:曲线从S。向右移动到S1,有了新的均衡价格P1和均衡数量Q1。
供给减少:曲线从SO向左移动到S2,有了新的均衡价格P2和均衡数量Q2。
四、管制价格
1、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对该行业产品规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的最低价格。
政府作为消费者介入市场,购买过剩产品。
有利于生产者,如农产品保护价。
2、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限价。
政府作为生产者介入市场,提供供不应求的部分。
有利于消费者,如猪肉等产品。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集
课后反馈:
第9-10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二章供求论(价格论)/第四节供求弹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弹性理论知识,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
教学重点: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难点: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列表图示
教学内容:
一、上次课复习
供求定理;市场均衡;均衡变动;管制价格。
二、授新课导入故事:王婆卖瓜
第四节供求弹性
弹性的概念及衡量。
本节弹性理论主要包括需求弹性理论和供给弹性理论。
其中,需求弹性理论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三种类型。
一、需求价格弹性
1、含义:是指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
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计算公式通常取正值,即ed=IEd|举例
ED=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ZQ/Q)/(JP/P)=(/Q//P)X(P/Q)
^Q=Q2-Q>,/P=P2-PI,Q=(Q2+QI)/2,P=(P2+P1)/2
3、需求弹性的类别列表说明
1)完全无弹性ed=O
2)缺乏弹性0<edVl
3)单一弹性ed=l
4)富有弹性ed>l
5)弹性ed-*+°°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重在理解
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
2)购买某种商品的开支在整个家庭开支中所占的比重
3)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的程度
4)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5)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5、应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1)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ed<l(降价总收益下降)
2)薄利多销,需求富有弹性edVl(降价总收益上升)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集
课后反馈:
第11-12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二章供求论(价格论)/第四节供求弹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理解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教学重点: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一
教学难点: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分析一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列表图示比较一
教学内容:
一、上次课复习
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计算公式、分类、影响因素及应用。
二、授新课
第四节供求弹性
二、供给价格弹性
1、含义
供给弹性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
2、计算公式
Es=供给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ZQ/Q)/(ZP/P)=(4Q/』P)X(P/Q)
3、类型比较需求价格弹性
1)完全无弹性ed=O列表说明
2)缺乏弹性OVedVl
3)单一弹性ed=l
4)富有弹性ed>l
5)弹性ed-»+°°
4、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重在理解
1)进入行业的难易度
2)要素投入价格
3)技术水平
4)调整生产的时间
*蛛网理论
市场均衡点价格和产量供求曲线斜率供求曲线弹性
均衡状态
移动路线摆动幅度(绝对值)(绝对值)
收敛式摆动愈来愈小D<SEdp<Esp稳定
扩散式摆动愈来愈大D>SEdp>Esp不稳定
循环式摆动固定不变D=SE(ip=Esp不稳定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藁
课后反馈:
第13-14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复习第一章和第二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及弹性理论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均衡价格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教学难点:均衡价格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一、上次课复习
二、授新课
第一章导论
本章包括四节内容:第一节是学习经济学的意义,第二节是经济与经济学,第三节是经
济学的研究对象,第四节是怎样学好经济学.
本章的重点包括:
(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市场经济学就是以价格
调节为中心的经济,这一章正是说明市场经济运行的,所以,非常重要。本章第一节与第二
节介绍决定价格的两种因素:需求与供给。第三节是价格如何调节经济及价格政策。第四节
是前三节的继续与深入,论述价格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的量的关系,这一节的实用性
相当强。
本章的重点包括:
(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3)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
(4)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5)均衡价格的含义。
(6)供给定理。
(7)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8)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9)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
(10)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的含义。
(11)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集
课后反馈:
第15-16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章消费论/第一节基数效用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效用的理解,分析消费选择的情况
教学重点: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
教学难点:边际效用规律、消费者均衡分析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图示列表
教学内容:
一、上章课复习(5分钟)
1、需求
2、供给
3、均衡价格
4、弹性分析
二、授新课
第三章消费论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
本章导入:(5分钟)
需求是由消费欲望形成的,而需求的过程是消费品的组合,那么,消费者如何选择消费
呢?消费者如何进行各种商品的购买量组合才能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的问题,即效用最大
化。比如,一个人用100元钱到商店里去购买A、B两种商品,当这两种商品价格固定时,
该消费者考虑如何确定实现效用最大的购买量组合,分析解决的就是消费者均衡问题。
引入故事:蒜换葱
效用(utility)的概念:物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是一种判断或比较。
效用的表示:为了便于分析,我们用数量来表达。
基数效用论:用1、2、3……等效用单位来表示效用大小的方法。如:一件衣服的效用
是10,一块面包的效用是8等等。
(效用单位:表示效用大小的单位。)
引入故事:呆子吃大饼
一、边际效用和总效用(20分钟)P57
1、概念
边际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指再增加1个单位的量所产生的效果的大小。
边际效用是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如吃第1个面包的效用是8,吃第2个面包的效用是多少?吃第3个面包的效用是多
少?...
2、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关系
面包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
顺序12345
边际效用10860-2
总效用1018242422
根据表可以作出表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图。
如下图,横轴代表物品消费量,纵轴代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图中的TU为总效用曲线,MU为边际效用曲线。
可以看出: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
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引入问题:水和钻石的价值哪个大?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5分钟):随着个人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物品或服务,他从中
得到的新增的或边际的效用量下降的。*需求原理的决定
三、消费者剩余(10分钟):P59
是消费者愿意对某商品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所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四、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25分钟)
1、消费者均衡实现的假设条件:消费偏好不变,收入和价格不变。
2、消费者均衡的实例分析
假设某个消费者准备购买X与Y两种商品,已知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10,Py
=20元,该消费者收入为100元,并将其全部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两种商品的边际
效用MUx和MUy如表3-2,此消费者应该购买多少X和多少Y才能使得总效用最大?
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表
Q12345678910
ML543210-1-2-3-4
MUy65432
消费者购买X和Y两种商品数量组合及
组合方式MUx/Px与MUy/Py总效用
1、Qx=10,Qy=0-4/10^0/205
2、Qx=8,Qy=l-2/10W6/2018
3、Qx=6,Qy=20/10^5/2026
4、Qx=4,Qy=32/10=4/2029
5^Qx=2,Qy=44/10W3/2027
6、Qx=0,Qy=50/10W2/2020
由表中可以看出:只有在Qx=4,Qy=3的组合时,才既符合收入条件的限制,又符合
MUx/Px=MUy/Py的要求。此时,X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4,Y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为
15。购买X与Y商品带来的总效用为14+15=29,在各种购买量组合中实现的总效用最大,
也就是实现了消费均衡。
得出结论:消费者消费均衡的条件是:
PX*QX+PY*QY=M
MUx/Px=MUY/PY=MUM*用“等边际准则”来合理分配时间!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集
课后反馈:
教学内容:
一、上章课复习(5分钟)
1、需求
2、供给
3、均衡价格
4、弹性分析
二、授新课
第三章消费论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
本章导入:(5分钟)
需求是由消费欲望形成的,而需求的过程是消费品的组合,那么,消费者如何选择消费
呢?消费者如何进行各种商品的购买量组合才能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的问题,即效用最大
化。比如,一个人用100元钱到商店里去购买A、B两种商品,当这两种商品价格固定时,
该消费者考虑如何确定实现效用最大的购买量组合,分析解决的就是消费者均衡问题。
引入故事:蒜换葱
效用(utility)的概念:物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是一种判断或比较。
效用的表示:为了便于分析,我们用数量来表达。
基数效用论:用1、2、3……等效用单位来表示效用大小的方法。如:•件衣服的效用
是10,一块面包的效用是8等等。
(效用单位:表示效用大小的单位。)
引入故事:呆子吃大饼
一、边际效用和总效用(20分钟)P57
1、概念
边际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指再增加1个单位的量所产生的效果的大小。
边际效用是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如吃第1个面包的效用是8,吃第2个面包的效用是多少?吃第3个面包的效用是多
少?...
2、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关系
面包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
顺序12345
边际效用10860-2
总效用1018242422
根据表可以作出表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图。
如下图,横轴代表物品消费量,纵轴代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图中的TU为总效用曲线,MU为边际效用曲线。
可以看出: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
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引入问题:水和钻石的价值哪个大?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5分钟):随着个人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物品或服务,他从中
得到的新增的或边际的效用量下降的。*需求原理的决定
三、消费者剩余(10分钟):P59
是消费者愿意对某商品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所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四、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25分钟)
1、消费者均衡实现的假设条件:消费偏好不变,收入和价格不变。
2、消费者均衡的实例分析
假设某个消费者准备购买X与Y两种商品,已知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10,Py
=20元,该消费者收入为100元,并将其全部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两种商品的边际
效用MUx和MUy如表3-2,此消费者应该购买多少X和多少Y才能使得总效用最大?
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表
Q12345678910
MUX543210-1-2-3-4
MUy65432
消费者购买X和Y两种商品数量组合表
组合方式MUx/Px与MUy/Py总效用
1、Qx=10,Qy=0-4/10^0/205
2、Qx=8,Qy=l-2/10^6/2018
3、Qx=6,Qy=20/10W5/2026
4^Qx=4,Qy=32/10=4/2029
5^Qx=2,Qy=44/10W3/2027
6、Qx=0,Qy=50/10W2/2020
由表中可以看出:只有在Qx=4,Qy=3的组合时,才既符合收入条件的限制,又符合
MUx/Px=MUy/Py的要求。此时,X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4,Y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为
15。购买X与Y商品带来的总效用为14+15=29,在各种购买量组合中实现的总效用最大,
也就是实现了消费均衡。
得出结论:消费者消费均衡的条件是:
PX*Q^PY*QY=M
MUx/Px=MUY/PY=MUM*用“等边际准则”来合理分配时间!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集
课后反馈:
17-18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章消费论/第二节序数效用论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掌握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教学重点:无差异曲线的特征一
教学难点:无差异曲线的特征一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图示列表
教学内容:
一、上次课复习(5分钟)
1、边际效用是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消费者消费均衡的条件
二、授新课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用第一、第二……的顺序来表示或研究效用的方法。
一、无差异曲线(25分钟)消费者想得到什么
1、我们看两5仲商品消费数量组合(无差异表)P62
组合方式X商品Y商品总效用
A53028
B101828
C151328
D201028
E25828
F30728
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o
2、我们把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绘制成一条曲线,
叫无差异曲线,也称等效用曲线。
3、无差异曲线簇的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2)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3)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二、边际替代率及其规律(20分钟)P64
1、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
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指人们得到一单位某种物品而愿意牺牲的另一种物品的数量是递减的。
基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只涉及一种商品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涉及两种商品同时变动,并保持总效用不变。
三、消费可能线(20分钟)P68消费者能得到什么
1、定义:
消费可能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
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线。
2、举例:
3、变化:
1)收入变化
2)价格变化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集
课后反馈:
第19-20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章消费论/第二节序数效用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教学重点: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图示
教学内容:
一、上次课复习
1、无差异曲线;2、边际替代率;3、消费可能线。
二、授新课
四、消费者均衡(20分钟)消费者选择什么
序数效用论者指出:假定消费者的偏好
不变、收入不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变,则
只有在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
线的切点(E点),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约
束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满足,才是消费者获得
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因
为:……
,.PMU、戏山MU、MIL
MRDSC=r,推出:r=
12PMUPP
22I2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表不:在
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消费者愿
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
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与基数效用论者所得出的均衡条件相同。
五、收入和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P71注意形成过程
1、收入变化下消费者的选择
价格一消费曲线:商品Y的价格不变时,变动X的价格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动轨迹。
2、收入变化F消费者的选择
收入一消费曲线:由于消费者收入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动轨迹。
*比较恩格尔曲线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集
课后反馈:
第21-22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四章厂商论/第一节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产量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三阶段理论。
教学重点:
1、产量相关概念
2、产量间的相互关系
3、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三阶段理论)
教学难点:~~
1、产量间的相互关系
2、三阶段理论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列表图示
教学内容:
一、上次课复习(5分钟)
1、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均衡的变动。
2、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二、授新课
本章导入:
生产者在组织前会考虑什么问题呢?
在生产者的行为与决策中,总是考虑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产出,即实现投入资源的
合理有效的配置。
第四章厂商论
先说明这一章的四节内容的内在关系
*一、生产要素(5分钟)P78
生产要素是指厂商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经济资源,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备条件。
可以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四大类。
二、生产函数(5分钟)P80
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需的生产要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生产函数正是表明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
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
我们用Q、L、K、N和E分别表示总产量、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f(L,K,N,E)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第一节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30分钟)
1、定义:
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2)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单位某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它等于总产量除以生产要素数量.
3)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可变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即产品增量与生产要素增量的比值。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假设生产某种产品时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
其中资本是固定要素,劳动是可变要素。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可以根据如下表中的资料来加以说明。
资本量劳动量劳动增量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KL/LTPPAPPMPP
1000000
1011666
1021178.511
10313110.314
10414611.515
1051601214
1061721212
10718111.59
10818610.85
1091869.60
10101808-6
下图为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曲线图
说明平均量和边际量的关系的好例子:计算分数、身高等。
上图为总产量和边际产量关系的曲线图
说明总量和边际量的关系的好例子:爬山
结论(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一,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投入量的不断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都是上升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P>AAP);在相交后,平均
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MP<A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
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MP=AAP)»
第三,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
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减少。
引入故事:和尚吃水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0分钟)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
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
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量减少。
三、生产投入三阶段的划分及分析(10分钟)
1、划分:根据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按生产弹
性的大小可将生产要素的投入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变生产要素(L)投入量从开始至平均产量最高点,该阶段内E,>1,边
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且平均产量不断增加。
第二阶段,从平均产量最高点至总产量最高点,在该阶段内0<EPW1,平均产量大于
边际产量,且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不断减少,但边际产量大于零。
第三阶段,自总产量最高点以后,在该阶段的WO,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平均
产量皆不断减少。
2、生产三阶段的分析
在第一阶段内,只要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不断增加,边际产量开始时增
加,然后有所减少,平均产量始终不断增加,如果在这阶段就停止追加资源投入,就会失去
取得更大利润的机会,显然是不符合经济原则要求的。
在第三阶段内,随着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都在下降,边际产
量为负值,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在第二阶段内,虽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但仍大于零,增加可变生产要
素的投入仍可使总产量增加,直至总产量达到最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应在第二阶段为宜。
一般来说,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最适点应在生产投入的边际收益
和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上。
如果用Y表示产量,用X表示某种可变资源投入量,用公式表示就是:MR=MC。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集
课后反馈:
第23-24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四章厂商论/第二节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投入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第二次适应性数学试卷(12月份)(含答案)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 高一 数学 第二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不等式(第2课时)》课件
- 《模拟电路分析与实践》对口单招课程试卷2答案
- 4 X射线残余应力测定仪校准规范-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 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试卷
- 《空压机工作原理》课件
- 《抹灰规范要求》课件
- 2025年中考英语一轮教材复习 八年级(下) Unit 6-1
- 简单的排列组合课件
- 液化气站双重预防体系手册
- “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情节手法+课件
- 2024年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晋教版)
- 1《愚公移山》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DL∕ T 736-2010 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
-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2024年GINA哮喘防治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2023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