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B/3A/wKhkGWcpVOCAbBz6AAF44SR_neQ144.jpg)
![2024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B/3A/wKhkGWcpVOCAbBz6AAF44SR_neQ1442.jpg)
![2024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B/3A/wKhkGWcpVOCAbBz6AAF44SR_neQ1443.jpg)
![2024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B/3A/wKhkGWcpVOCAbBz6AAF44SR_neQ1444.jpg)
![2024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B/3A/wKhkGWcpVOCAbBz6AAF44SR_neQ14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1.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C)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C)以上多数通过。A.1/4;213B.113;2j3C.115;213D.114;l/22.在直接选举的地方,(A):A.全体选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B.全体选民的213投票选举有效C.全体选民投票选举有效D.全体选民的3/5投票选举有效3.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其选举工作由(C)主持:A.该级人大常委会B.选举委员会C.该级人大主席团D.该级政法委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B)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5.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代表候选人需要获得(C)方为当选A.全体选民过半数的选票B.全体选民的213选票C.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D.参加投票的选民的2/3选票6.我国从(B)年开始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A.1986年B.1988年C.1993年D.1995年7.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选民(A)人以上就可以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A.10B.20C.30D.408.罢免直接选举所产生的人大代表,须经过(A)通过。A.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B.本级人大常委会C.上一级人大常委会D.原选区参加选举的过半数的选民9.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B)A.监察机关B.法律监督机关C.法律检察机关D.纪律检察机关10.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C)次修改:A.1B.2C.3D.4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A.人民民主专政B.社会主义C.人民代表大会制D.多党合作制12.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是:(B)A.宪法序言B.宪法第31条C.中英联合声明D.香港基本法13.有权批准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14.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是:(B)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府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巧.我国的国家性质是:(A)A.社会主义B.人民民主专政C.多党合作制D.共和制16.根据选举法,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设区的市、的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D)产生A.上级任命B.下级委派C.直接选举D.间接选举17.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C)行使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18.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A)选举和罢免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家主席D.国务院19.公民认为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的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以向(B)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20.(B)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的单行条例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21.(D)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D.国务院22.某省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D)有权撤销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该地方人大D.该地方人大常委会23.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D)日内报国务院备案A.10B.15C.20D.3024.乡镇人大每届任期为:(B)A.3年B.5年C.4年D.2年25.我国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A)A.中央军事委员会B.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C.国防部D.国家主席26.有权决定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范围戒严的国家机关是:(C)A.全国人大B.中央军委C.国务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27.有权批准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区域划分的国家机关是:(C)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28.全国人大的工作方式是开会,每年一次,于第一季度举行,由(D)召集A.执政党B.国家主席C.人大主席团D.全国人大常委会29.选举法规定,补选人大代表的程序和方式,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C)规定A.人民政府B.人大C.人大常委会D.全体代表50.选民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C)A.1人B.2人C.3人D.4人51.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指导思想是:(D)A一国两制B.中英联合声明C.四项基本原则D.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52.爱国统一战线是:(B)A.阶级联盟B.政治联盟C.经济联盟D.民族联盟5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与地方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B)A.领导关系B.指导关系C.监督关系D.从属关系54.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是:(C)A.四项基本原则B.三个代表C.邓小平理论D一国两制55.我国现行宪法是(D)年颁行的A.1954年B.1978年C.1975年D.1982年56.下列关于《共同纲领》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A.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B.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C.由全国人大制定D.由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57.我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由全国人大以(B)以上的多数通过A.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B.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C.到会代表的过半数D.全体代表的过半数58.作为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主席是在哪一部宪法中恢复设置的:(D)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59.国家对个体、的私营经济实行:(C)A.保障B.鼓励C.引导、的监督和管理D.支持60.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C)A.公民B.国民C.人民D.全体公民61.居民委员会的主任,由(C)产生A.上级政府指派B.党组织指定C.居民选举D.上级政府任命62.从哪部宪法开始将民族自治地方确定为自治区、的自治州和自治县:(A)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63.在特别行政区内发生的案件,以(C)法院作为最高审级,其判决即是最终判决:A.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B.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C.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法院D.特别行政区巡回法院64.下列哪些是现行宪法新增加的内容:(C)A.平等权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迁徙自由65.下列哪些是现行宪法新增加的内容:(C)A.平等权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迁徙自由66.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67.地方政府规章应当报(D)备案.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本级人大D.本级人大常委会68.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B)裁决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仲裁委员会69.部门规章之间、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规定不一致时,由(C)裁决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仲裁委员会7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遇到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规定不一致时,由(D)报请国务院裁决A.当事人B.受理案件的法院C.审理案件的法官D.最高人民法院71.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的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章,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关系,且两者之间规定不一致的,适用:(B)A一般法B.特别法C.宪法D.领导指示72.如果同属于特别法或者一般法,但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应适用:(B)A.旧法B.新法C.宪法D.领导指示73.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c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74.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A)为基础。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75.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B)。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7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B)计算。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B.犯罪终了之日C.犯罪完成之日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7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B)oA.免于执行B.仍须执行C.暂缓执行D.可以执行7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B)oA.可以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C.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必然负刑事责任7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B)cA.20年B.10年C.15年D.15年以上20年以下8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B)0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81.拘役的期限为(C)。A.6个月以上1年以下B.3个月以上2年以下C.l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3个月以上1年以下82.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B)o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不构成犯罪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83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B)。A.犯罪工具B.危害行为C.危害结果D.犯罪手段84.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B)。A.不以犯罪论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85.我国现行刑法是(D)o.A.79年刑法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D.97年修订后的刑法8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劳改机关8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C)。A.故意犯罪的罪犯B.故意犯罪的主犯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的无期徒刑的罪犯D.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88.教唆不满(C)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ZO周岁8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A.重刑吸收轻刑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9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B)c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B.原判刑期以上,l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D.原判刑期以上,l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9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C)oA.直接客体B.同类客体C.间接客体D一般客体92.刑法上的减刑指(C)。A.减轻处罚B.对原判刑罚改判C.减轻原判刑罚D.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93.(C)人犯罪,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A.聋人B.哑巴C.盲人D.14一18岁的人94.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D)o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95.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D)。A.物质关系B.思想关系C.人际关系D.社会关系96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A)。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的地点、的方法、的手段D.犯罪的因果关系97.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B)o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98.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A)o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B.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99.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是(A)。A.犯罪对象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100.犯罪的罪过包括(A)。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B.犯罪动机C.犯罪目的D.犯罪意识101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A)。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102.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oA.不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已满18周岁D.已满20周岁103.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A)oA.应当负刑事责任B.可以负刑事责任C.具体情况具体分析D.由直接责任人负刑事责任104.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结果发生是(B)o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105.犯罪集团必须在(B)以上。A.10人B.3人C.15人D.20人106.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B)。A.犯罪着手以前B.犯罪着手以后C.犯罪预备阶段D.犯罪中止以后107.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A)。A.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B.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108.拘役的期限是(A)。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B.15日以上6个月以下B.C.l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D.6个月以上l年以下109.管制的期限是(A)。A.3个月以上2年以下B.3个月以上1年以下C.6个月以上2年以下D.l个月以上l年以下110.有期徒刑的期限是(A)oA.6个月以上巧年以下B.6个月以上20年以下C.l年以上巧年以下D.l年以上20年以下111.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后减为(A)oA.巧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B.15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C.13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D.13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112.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A)oA.l年以上5年以下B.3年以上10年以下C.l年以上巧年以下D.6个月以上5年以下113.死缓、的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A)oA.3年以上10年以下B.1年以上5年以下C.3年以上巧年以下D.1年以上3年以下114.驱逐出境适用于(A)oA.外国人B.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C.有中国籍的但在外国有居住权的中国人D.与外国人有婚姻关系的中国人115.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D.已满10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116.对未遂犯,比照既遂犯(A)。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117.犯罪的已完成形态包括(A)oA.犯罪既遂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118.共同犯罪不包括(A)共同实施的犯罪。A.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一个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B.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C.两个以上单位D.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119.对从犯的处罚是(A)。A.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当比照主犯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120.对胁从犯的处罚是根据犯罪情节(A)oA.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121.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A)oA3年B.2年C.1年D.5年121.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oA.1年B.2年C.3年D.5年123.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oA.20年B.15年C.18年D.16年124.死缓执行的期间应当从(A)起计算。A.判决确定之日B.判决执行之日C.判决决定之日D.判决核准之日125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B)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A3年B.5年C.2年D.8年126.对自首的犯罪分子(B)。A.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127.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B)oA.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128.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B)o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D.基层组织129.刑罚的适用机关是(B)。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所有政法机关130.管制的执行机关是(B)o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D.基层组织131.缓刑由(B)负责考察。A.基层组织B.公安机关C.所在单位D.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132.刑法78条所称的减刑不包括(B)。A.管制B.死缓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133.根据刑法81条和有关司法解释,对死缓犯减刑后假释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B)年。A.10年B.12年C.15年D.20年134.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上,才可以假释。A.15年B.10年C.12年D.20年135.减刑由执行机关向(A)提出减刑建议书。A.中级以上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执行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D.原审人民法院136.无期徒刑假释后的考验期是(A)oA.10年B.12年C.15年D.20年137.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A.人民检察院B.纪律检查委员会C.监察部门D.纪检、的监察部门138.不属于审判管辖的有(A)。A.职能管辖B.级别管辖C.地区管辖D.专门管辖139.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是(A)oA.10日B.3日C.15日D.7日140.逮捕的执行权在(C)。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所有政法机关141.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A)oA.12个月B.6个月C.18个月D.3个月142.传唤、的拘传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A)。A.12个小时B.8个小时C.24个小时D.48个小时143.无刑事管辖权的是(A)A.海事法院B.军事法院C.铁路运输法院D.基层法院144.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行为的惩戒。以下不属于国家职务关系保护的选项有哪些?(C)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C.公务员因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D.公务员因在执行职务中暴力殴打致人伤害而被判处刑罚14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工程设施建设严重影响防洪,逾期不拆除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行政机关的这种做法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行为?(C).A.行政处罚B.行政收费C.代执行D.直接强制146.税务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相对方缴纳滞纳金的行为是(B)A.行政处罚B.执行罚C.行政处分D.行政裁定147.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何种行为的处理?(B)A.违反民事法律规范B.违反行政法律规范C.违反刑事法律规范D.违反一切法律规范148.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B)A.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拘留B.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C.不得给予一次行政拘留,一次罚款D.不得给予一次警告,同时吊销许可证149.我国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表现在:(A)A.赋予相对人处罚决定过程中的陈述、的申辩权B.没有规定相对人对处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C.规定相对人对违法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不予执行D.没有规定相对人对行政处罚给予造成的损害可以请求国家赔偿150.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的限额如何确定:(C)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B.由国务院规定C.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规定D.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151.对偷、的漏关税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何机关给予处罚:(A)A.海关B.税务机关C.财政机关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152.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非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违反治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IT服务管理(ITSM)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渗滤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重磅发布
- 2025年01月内蒙古工业大学数据科学与应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版民间借款合同范本下载打印与金融科技风险控制
- 2024年12月贵州省贵定县公证处公开招聘公证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烹饪工艺学(第2版) 课件 单元14 装盘与装饰工艺
- 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试题 英语 含答案
- 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知识精研】《哪吒2》电影导演“饺子”+课件
-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复习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
- 《时尚北京》杂志2023年第7期
- 《招标投标法》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2024年02月北京2024年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022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社会服务机构》课件
- 2024版市政工程承包合同签约流程规范指南2篇
- 立春气象与健康
- 卵圆孔未闭病因介绍
-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397)试题及解答参考
- 《消费者行为分析》全套课件
- 室内空气治理技术培训
- 小红书文旅营销CityWalk城市漫游(通案)
- 寒假生活回顾分享小学主题班会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