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4讲教材文言文复习《促织》目录01模拟基础练02重难创新练03真题实战练小阅读1.《促织》《变形记》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都用到了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蒲松龄的《促织》善于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事情中,用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人物异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并进而点出作者的创作意图。请就此举出实例来分析,填写表格内容。《促织》《变形记》描写作用描写作用当成名和村中少年好事者比斗蟋蟀的时候,成名先后“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大喜”—“骇立愕呼”—“顿足失色”—“益惊喜”展示了成名从羞愧到喜出望外、异常珍惜的内心世界描写“贵妇人”的画面及当时的天气渲染阴暗的环境,烘托了人物内心的阴郁小蟋蟀“忽跃落衿袖间”“下一趟火车七点钟开”等关于时钟的描写表现主人公内心的紧张焦急,可见其工作压力之大和工作责任心之强“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增强了故事的神奇色彩,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格里高尔的父亲“用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答案】铺垫渲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父亲的冷血无情、野蛮强横形象【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塑造人物手法及作用的能力。《促织》中写成名的儿子弄死了促织,因害怕而投井,成名“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这只促织对成名似乎有感情,“忽跃落衿袖间”,是动作行为描写,副词“忽”字表示出乎意外,同时也表现促织的灵活敏捷,动词“跃落”描写这只促织行动迅疾、轻盈,“落衿袖间”表现了小虫对成名的亲近,异乎寻常,暗示促织是成名之子的化身,所以,此处促织“忽跃落衿袖间”与前文呼应;同时,也为下文这只促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作铺垫渲染,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变形记》中“父亲恶狠狠地捏紧拳头,仿佛要将格里高尔打回房间里去似的,随即犹豫不定地扫视了一下起居室,然后双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他那宽大的胸膛颤抖着。这是一次绝望的哭,因为家庭一时失去了经济支柱”,句中格里高尔的父亲“用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从镇定到惊恐,而至于残忍。面对变成甲虫的儿子,父亲一边跺着脚,一边挥舞着手杖和报纸,把格里格尔赶回房间去,父亲像一头发狂的野兽似的发出啾啾声,毫不留情的逼着格里高尔回房间里去。当格里高尔退回房间有困难的时候,此时父亲从后面给了他真正解救性的猛力一推,格里高尔猛的弹进了他的房间,顿时满身鲜血淋漓。父亲顺手用手杖一勾关上了门。接着家里终于寂静了下来,父亲无一丁点的关切和问候,无一句安慰和鼓励,只用手杖和报纸挥动殴打、厌恶他,父亲粗暴、蛮横无理,儿子无比的弱小。看到儿子的情形父亲辅助眼睛绝望的哭,因为家庭一时失去了经济支柱,表现父亲的冷血无情、野蛮强横形象。2.《促织》《变形记》两篇小说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根据表格完成下面读书卡的制作。《促织》《变形记》对比作用对比作用促织盛产地与稀有地征收促织成对比格里高尔变形以后的爱与家人的憎的对比成名际遇的殊异凸显社会的不公格里高尔外形变但内心不变的对比诸多官僚的征促织、奖成名形成对比尽显为政者不计民生、不理民事、不谋其政的丑态格里高尔的亲人们虽然未变形却变了心文章的喜剧结局与其情感基调对比【答案】表现弄权者无视民生之丑态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也更加深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更强烈的讽刺和伤怀【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第一空,“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文章首段促织盛产地与稀有地征收促织成对比,表现弄权者为一己之私利,而无视民生的丑态。第二空,《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在一家旅行公司做旅行推销员,常年奔波辛劳,辛苦地支撑着整个家庭的开销用度。当格里高尔用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薪水供养着所有家人的时候,他的家庭是和谐温馨的。他是家中令人尊敬的长子,是父母的骄傲,是妹妹的榜样。然而,突然有一天,他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失去了劳动力,却保留着人的思维。这个时候,格里高尔不仅无法再为家庭作出贡献,还成为了家里的累赘,但他依然爱自己的家人。他的家人对他的态度却开始发生变化,他们不再爱他、尊敬他,甚至嫌弃他、憎恶他。他的父亲厌恶地用苹果砸他,使得他受了伤,母亲被他的样子吓得晕倒,妹妹也厌弃他,不愿意与他说话。渐渐地,格里高尔远离了社会,远离了人类,孤苦伶仃地待在角落里,最后痛苦地死去了。文中呈现多组对比,格里高尔变形以后的爱与家人的憎的对比,格里高尔外形变但内心不变的对比,格里高尔的亲人们虽然未变形却变了心——格里高尔的父亲、母亲、妹妹的外貌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始终是人的模样,然而他们的思想却发生了变化。这些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映射出的是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人情冷漠,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的畸形社会观念,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吃人的社会本质。第三空,《促织》的最后,成名因祸得福,一家不但团圆,而且因得厚赏而巨富。这与前文成名被打,又几乎家破人亡的悲惨境况形成对比,结合作者结尾的评论“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表达了更强烈的讽刺和伤怀。3.鲁镇社会扼杀了祥林嫂的一切生机;林冲的遭遇,不仅仅是因为高俅父子对他的迫害;别里科夫死后,人们的生活仍然“郁闷、无聊、乱糟糟”,“局面并没有好一点”;明朝宣德年间,成名的儿子变成了一只促织;西方工业时代里,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壳虫。认真阅读本单元小说,探索这些表象背后作者所要批判的东西。【答案】(1)在《祝福》中,鲁迅先生没有直接批判封建社会,而是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勤劳、纯朴、习惯于受苦的农村妇女一生的悲惨命运,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批判了封建礼教本身的野蛮和荒谬,以及下层妇女被侮辱、损害的黑暗现实。(2)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者站在被迫害者林冲的立场上,通过交代林冲这个安于现状、最不愿造反的人在高俅等人的步步陷害之下而被迫反抗的事件,深刻批判了统治者的腐朽统治,揭示了其必然覆灭的命运。(3)《装在套子里的人》采用漫画式夸张笔法刻画了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别里科夫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作者以此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对人的毒害之深。(4)《促织》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不仅如此,作者还把批判矛头对准了最高统治者,指出了人民不幸的根源。(5)《变形记(节选)》从一个小职员的形变折射出特定时代背景下家庭、社会中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以及人们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和现实。【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主题的能力。(1)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并且拿走了她在鲁四老爷家打工的所有工钱,然后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行尸走肉,于是,走投无路的她只能去再次投奔到鲁四老爷家。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但是,人们非但没有可怜她,还都骂她是一个谬种。在《祝福》中,鲁迅先生没有直接批判封建社会,而是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勤劳、纯朴、习惯于受苦的农村妇女一生的悲惨命运,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批判了封建礼教本身的野蛮和荒谬,以及下层妇女被侮辱、损害的黑暗现实。(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高俅之子高衙内意图强霸林冲之妻,设计陷害林冲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作者站在被迫害者林冲的立场上,通过交代林冲这个安于现状、最不愿造反的人在高俅等人的步步陷害之下而被迫反抗的事件,深刻批判了统治者的腐朽统治,揭示了其必然覆灭的命运。(3)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者。因而可以说别里科夫成为了,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装在套子里的人》采用漫画式夸张笔法刻画了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别里科夫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作者以此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对人的毒害之深。(4)《促织》通过主人公成名从悲到喜、喜极生悲、悲极复喜,祸福转化的奇特故事情节,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宫廷”的骄奢淫逸,以及各级官吏的媚上责下“假此科敛丁口”等等罪责,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黑暗和腐朽性。通过描写成名一家不幸遭遇,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不仅如此,作者还把批判矛头对准了最高统治者,指出了人民不幸的根源。(5)《变形记(节选)》中格里高尔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当萨姆沙还能以微薄的薪金供养他那薄情寡义的家人时,他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长子,父母夸奖他,妹妹爱戴他。当有一天他变成了甲虫,丧失了劳动力,对这个家再也没有物质贡献时,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的面孔。父亲恶狠狠地用苹果打他,母亲吓得晕倒,妹妹厌弃他。渐渐地,萨姆沙远离了社会,最后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格里高尔的遭遇即是在那个物质极其丰裕、人情却淡薄如纱的时代里处于底层的小人物命运的象征。小说以主人公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最终被社会挤压变形的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真实的社会生活。从一个小职员的形变折射出特定时代背景下家庭、社会中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以及人们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和现实。语言文字运用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提取重要信息,按要求写一句话。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也称柳泉居士。山东省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他少负才华,年轻时即考取秀才,但以后多次参加科举,到老未中举人。家境贫寒,长期做私塾先生。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闲时坐于村口,供人茶水,与之闲谈,搜集大量素材,创作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全书共490余篇,现在已有日、英、法、德、意、俄、越南、捷克、罗马尼亚、波兰、西班牙等20多种语言的译本。(1)突出蒲松龄的身份,不超过25字。(2)突出蒲松龄的成就,不超过25字。【答案】(1)《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或“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2)文言小说圣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20多种译本。【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可以采取分层提取法。(1)本文段共六句话,第一二句写了蒲松龄的名号、籍贯、身份;第三四五句写他入仕不成,创作《聊斋志异》。由此概括出:《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或“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2)第六句写他的小说《聊斋志异》的成就。那么蒲松龄的成就则从第六句中加以归纳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20多种译本”,“文言小说圣手”是对蒲松龄身份的具体说明。由此概括出:文言小说圣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20多种译本。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蒲松龄《促织》(二)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B.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C.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D.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子即童生,是指科举时代未考取秀才的青年读书人。学使就是提督学政(学台),是专管教育和考试的官。B.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异史氏是作者自称,《聊斋志异》记载了许多怪异的事,所以叫“异史”。C.赋敛,释义为田赋,税收。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它苛捐杂税。D.柳宗元,字子厚,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被成为“柳柳州”。他与唐朝另一位著名文学家韩愈并成“韩柳”,倡导了古文运动。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句,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中贪官污吏的谴责。“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隐含着作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愤懑和讥讽。B.“天将以酬长厚者”的说法,反映了作者对成名遭遇的深切同情,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天子偶用一物”“奉行者即为定例”,并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是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讽谏。C.蒋氏的自述表明了捕蛇给蒋氏三代人带来的影响,表现了蒋氏及其相邻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D.“争奔走”三个字把永州人争先恐后、不辞劳苦、冒死捕蛇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其间的无奈和酸楚更是让人同情,表明毒蛇虽然可怕,但赋敛之毒更可怕。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2)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9.选文二中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时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出两例对比。【答案】5.B6.A7.B8.(1)成名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终没有成功。(2)估计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哪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都有死亡的威胁呢!9.①乡邻“十室九空”与蒋氏“以捕蛇独存”对比;②悍吏扰民鸡犬不宁的情形与蒋氏“弛然而乐”“熙然而卧”对比;③乡邻“旦旦有是”与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对比。【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乡里,就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那种喧闹着使人害怕的情形,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这时我小心翼翼地起来看看自己的瓦罐,见我的蛇还在,才放心地睡。“乎东西”为“叫嚣”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D;“虽”为关联词,一般位于句首,排除A。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青年读书人”错误,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错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这正是作者思想局限性的表现。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早出暮归”,省略句,补充主语“成名”;“败堵”,破墙;“靡”,没有;“迄”,最终。(2)“盖”,表推测,估计;“岂”,表反问,哪里;“旦旦”,天天。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艺术手法的能力。根据“乡邻之生日蹙……往往而死者”“而吾以捕蛇独存”可知,乡邻“十室九空”与蒋氏“以捕蛇独存”对比;根据“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可知,悍吏扰民鸡犬不宁的情形与蒋氏“弛然而乐”“熙然而卧”对比;根据“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可知,乡邻“旦旦有是”与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对比。参考译文:(一)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希望有万分之一的的收获。”成名认为这些话对。就从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提着竹筒丝笼,在毁坏的墙脚、荒草丛生的地方,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 终究没有找到。即使捕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符合规格。县官严定期限,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于是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细地叙述了它的本领。到了宫里后,凡是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风。它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都能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出奇。皇帝更加喜欢,便下诏赏给巡抚好马和锦缎。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他说他变成一只蟋蟀,轻快而善于搏斗。现在才苏醒过来。巡抚也重赏了成名。不到几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顷田地,很多高楼殿阁,还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比世代做官的人家还阔气。我(蒲松龄)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唯独这个叫成名的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二)永州的野外生长一种奇特的蛇,黑色的身子上有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如果咬了人,没有抵御蛇毒的办法。然而捉住它,把它晾干,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好麻风病、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的病、肿脖子病和恶疮,除去坏死的肌肉,杀死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蛇的人,(准许用蛇)抵他的赋税。永州的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去干(捕蛇)这个差事了。有个姓蒋的人,独占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上,我的父亲也死在捕蛇上,现在我接替干这件事已有十二年,险些送命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些话,脸上好像很忧伤的样子。我同情他,并且说:“你怨恨这个差事吗?我打算告诉管政事的地方官,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姓蒋的人十分悲伤,眼泪汪汪,夺眶而出,说道:“你要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然而我干这个差事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赋税不幸那么厉害呢。假使我不干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在这个乡里,一年一年算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出去了,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都拿出去了,(被苛捐所迫)大家哭着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劳累得)跌倒在地,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时疫的毒气,处处是死人成堆。从前和我祖父住在一起的,那些人家现在十家剩不到一家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现在十家剩不到二三家;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现在十家剩不到四五家了。(那些人家)不是人死光,就是逃荒去了。可是我靠着捕蛇单独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乡里,就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那种喧闹着使人害怕的情形,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这时我小心翼翼地起来看看自己的瓦罐,见我的蛇还在,才放心地睡。我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献上去,回家来就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我一年中冒死亡威胁只有两次,其余时间,就快快活活地过安乐的日子。哪里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都有死亡的威胁呢!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这个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来,就已经(死)在后了,我又怎么敢怨恨(这差使)呢?”我听了更加悲痛。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家的遭遇来看,还真是真实可信的。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呢!因此我写了这篇“说”,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朱勔,苏州人。父冲,狡狯有智数。始,蔡京居钱塘,欲建僧寺阁,会费钜万,僧言必欲集此缘,非朱冲不可。京以属郡守,郡守呼冲见京,京语故,冲愿独任。居数日,请京诣寺度地,至则大木数千章积庭下,京大惊,阴器其能。徽宗颇垂意花石,京讽勔语其父,密取浙中珍异以进。初致黄杨三本,帝嘉之。后岁岁增加。至政和中始极盛,舳舻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置应奉局于苏,指取内帑如囊中物,每取以数十百万计,勔擢至防御使,东南部刺史、郡守多出其门。徐铸、应安道、王仲闳等济其恶,竭县官经常以为奉。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未即取,使护视之,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尝得太湖石,高四丈,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帝亦病其扰乃禁用粮纲船戒伐冢藏毁室庐毋得加黄封帕蒙人园囿花石,凡十余事。听勔与蔡攸等六人入贡,余进奉悉罢。既而勔甚,所居直苏市中孙老桥,忽称诏,凡桥东西四至壤地室庐悉买赐予己,合数百家,期五日尽徙,郡吏逼逐,民嗟哭于路。遂建神霄殿,奉青华帝君像其中,监司、都邑吏朔望皆拜庭下。主赵霖建三十六浦闸,兴必不可成之功。天方大寒,役死者相枕藉,霖益加苛虐,吴、越不胜其苦。方腊起,以诛勔为名。童贯出师,承上旨尽罢去花木进奉,帝又黜勔父子弟侄在职者,民大悦。然寇平,勔复得志,声焰熏灼。一门尽为显官,驺仆亦至金紫,天下为之扼腕。靖康之难,钦宗用御史言,放归田里,凡由勔得官者皆罢。籍其赀财,田至三十万亩。言者不已,羁之衡州,徙韶州、循州,遣使即所至斩之。【《宋史·朱勔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亦病/其扰乃禁/用粮纲船/戒伐冢/藏毁室庐/毋得加黄封帕蒙人园囿花石B.帝亦病其扰/乃禁用粮纲船/戒伐冢藏/毁室庐/毋得加黄封帕蒙人园囿花石C.帝亦病其扰/乃禁用粮纲船/戒伐冢/藏毁室庐/毋得加黄封帕蒙人园囿花石D.帝亦病/其扰乃禁/用粮纲船/戒伐冢藏/毁室庐/毋得加黄封帕蒙人园囿花石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终必不蒙见察:你
藉寇兵而赍盗粮:给予,送给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武器
王者不却众庶:拒绝B.而议事每不合:经常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推辞,拒绝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此言得之:正确C.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功施到今:施加始速祸焉:招致
进乎技矣:超过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接着
各抱地势:随着牛羊何择焉:选择
于败堵丛草处:墙垣1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朱勔的父亲朱冲因为修建佛寺结识了蔡京,后因向喜欢花石的徽宗皇帝进献珍异而获得表扬。B.朱勔帮徽宗皇帝搜刮花石,当地很多官员都出自他的门下。徐铸、应安道等人痛恨他的所作所为,对其恶行进行了坚决抵制。C.“花石纲”给天下带来祸患之后,徽宗皇帝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只接受朱勔、蔡攸的入贡,罢停了其余的供奉。D.方腊起兵被平定后,朱勔很快就恢复了之前的权势,门下之人又都做了高官,天下人对此叹息不已。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合数百家,期五日尽徙,郡吏逼逐,民嗟哭于路。(2)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14.第六单元课文《促织》中说“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文中有哪些事情也可以说明这一道理?【答案】10.B11.B12.B13.(1)共几百户人家,朱勔限定他们在五天内全部搬走,州官催逼驱赶,居民们在路上悲叹哭号。(2)忽然看见鸡伸长脖子摇摆扑腾,走近了看,原来蟋蟀停落在鸡冠上,用力咬着不放开。14.①百姓家中宝物被随意进门征收。②百姓稍有不慎就被扣上“大不恭”的罪名。③参与此次工作的很多人都倾家荡产、卖儿卖女。④运输过程拆毁城墙、桥梁。【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徽宗也对“花石纲”困扰百姓感到担忧,于是下令禁止占用粮纲船,不准挖墓取宝,不准毁坏民居,不得用黄封条封盖别人园中的花石。“病”是意动用法,以“以……为忧”,其后必须接宾语“其扰”,排除AD;“冢藏”为固定词语,墓藏品(珍宝),“伐冢藏/毁室庐/”为对称结构,共同做“禁”的宾语部分,“冢藏”之间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见:被。句意:被。句意:最终必定不能被您理解。/这正是所谓“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啊。/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有志于建立王业的人不拒绝民众。B.句意:但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所以泰山不拒绝泥土。/燕赵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这话说得对。C.施:延续。句意: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功烈延续到今天。/才招致祸患。/超过技术了。D.下:降低身份。择:区别。句意:自降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各随地形。/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在破败的墙壁脚下,荒草丛里。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B.“徐铸、应安道等人痛恨他的所作所为,对其恶行进行了坚决抵制”错,结合“徐铸、应安道、王仲闳等济其恶”分析,徐铸、应安道并不是痛恨朱勔的所作所为,而是帮其作恶,助纣为虐,“济”为帮助之意。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合”,共;“期”,限定日期;“逼逐”,催逼驱赶;“民嗟哭于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民于路嗟哭”。(2)“旋”,忽然;“临”,走近;“释”,放开。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可知,百姓家中宝物被随意进门征收。②由原文“未即取,使护视之,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可知,百姓稍有不慎就被扣上“大不恭”的罪名。③由原文“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可知,参与此次工作的很多人都倾家荡产、卖儿卖女。④由原文“尝得太湖石,高四丈,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可知,运输过程拆毁城墙、桥梁。参考译文:朱勔,苏州人。父朱冲,为人狡猾机诈。当初,蔡京移居钱塘,途经苏州,想为佛寺建造阁楼,需要许多资金,和尚说如果一定要使这件事成功,非找朱冲不可。蔡京把此事托付给苏州郡守,郡守喊朱冲面见蔡京,蔡京对他讲了事情的原由,朱冲愿意独自担当建阁的费用。几天后,朱冲请蔡京到寺中视察阁址,蔡京刚到就看见几千根巨木已经堆放在庭下,蔡京非常吃惊,暗中对朱冲的本事十分器重。徽宗十分喜爱奇花异石,蔡京让朱勔传话给他老子,秘密搜罗浙中珍奇之物进献。最初送来三种黄杨木,徽宗很赞赏。以后年年增加。到政和年间,此风才开始盛行,运送奇花异石的船只在淮河、汴河上首尾相接,号称“花石纲”,在苏州设立应奉局,挪用官方仓库的钱财犹如囊中取物,每次挪用的数目都达到几十万、几百万。朱勔被提升为防御使,东南一带的部刺史和郡守多出自他的门下。徐铸、应安道和王仲闳等人帮着朱勔干坏事,竭尽县府所管的经制钱和常平钱物作为奉献。平民家里如果有一石一木稍微值得玩赏,就带着膀大腰圆的士卒闯进家门,用黄色的封条做上标记,不立即拿走,而是让这家主人好好看护,稍微有些疏忽,就被判以大不敬之罪。百姓参与这件事的,中等水平的人家全都破产,甚至出卖子女来供应官府的索求。曾经弄到一块“太湖石”,高达四丈,用巨大的船只装载,服役者达几千人,所经州县,有时要拆水门、毁桥梁、挖城墙才能通过。徽宗也对“花石纲”困扰百姓感到担忧,于是下令禁止占用粮纲船,不准挖墓取宝,不准毁坏民居,不得用黄封条封盖别人园中的花石,一共有十多条。只允许朱勔、蔡攸等六人进贡“花石纲”,其它进奉一律停止。不久,他又变本加厉地肆意妄为。朱勔家正对着苏州城内的孙老桥,他忽然假称圣旨,凡是桥东西四周的土地房屋都要买下来作为朝廷对他的赏赐,共几百户人家,朱勔限他们在五天内全部搬走,州官催逼驱赶,居民们在路上悲叹哭号。朱勔进而建造神霄殿,里面供上青华帝君的神像,监司、大邑的官员每逢月初和月半都要到殿庭下跪拜。当地长官赵霖修建三十六个水闸,兴造不可能成功的东西,正逢天气极为寒冷,服役而死的人尸体重叠在一起,赵霖为政更加苛酷暴虐,吴、越百姓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方腊造反,以诛杀朱勔为旗号。童贯出兵讨伐,奉徽宗旨意彻底罢除进献奇花异石,徽宗又贬黜了朱勔父子弟侄中当官的人,老百姓十分高兴。然而盗贼平定之后,朱勔又重新得志,权势煊赫。一家人都做了高官,连供驱使的奴仆也位至金紫高位,天下人对此扼腕叹息、切齿痛恨。靖康之难,钦宗采纳了御史的意见,将朱勔罢除官职,放归老家,凡是通过朱勔而获得官位的人统统罢免。查抄没收他的财产,田产达到三十万亩。台谏官仍不罢休,朝廷又将朱勔关押到衡州,移至韶州、循州,派人到朱勔流放的地方将他斩首处死。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的异化是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卡夫卡和蒲松龄为达到写作目的,都不惜采用荒诞的写作手法将现实夸张变形。在《聊斋志异》和卡夫卡的作品中有许多异化的主题,主要体现为人不再是人,而是以动物的状态出现,或者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异化为动物或植物。罗杰·加洛蒂曾这么评价卡夫卡的作品“卡夫卡的王国是异化和异化意识的王国”,认为“卡夫卡作品的本质与风格在于人的自我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与当时“淄川的文人雅士聚首时谈狐说鬼,似为时尚”的时代背景有关,他在《聊斋自志》中也明确地表达出他对怪异事物的爱好“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从这点来看,两位作家都喜欢用荒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异化主题,这点是最值得探究的相通之处。卡夫卡所读过的《聊斋志异》的德译本中有《阿宝》《竹青》《香玉》和《莲花公主》,这几篇是明显带有异化色彩的。如《阿宝》中的孙子楚性情憨厚,不善说话,喜欢上了本地大商人的女儿阿宝,因她一句玩笑话而自断了六个手指。碍于无法在一起,他郁郁寡欢,一病不起,后来灵魂化为一只鹦鹉飞到阿宝的住处,日日夜夜陪在她身边。孙子楚的真心诚意打动了阿宝,鹦鹉变回了人形,造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上面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种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异化成了动物。而卡夫卡作品中的异化相比较《聊斋志异》中的异化而言则更加荒诞和怪异,这类异化很少有前因后果,多表现为突变。如《变形记》中的格雷戈尔某天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虫子……”。显然,这是一种异化的手法,与《聊斋志异》中人化为动物或植物的变形有几分相似。但相比之下又有着不同,这段异化出现在故事的开头,而在整个故事中卡夫卡始终没有交代格雷戈尔变成甲虫的原因,只是在描述他变成甲虫之后的事情,该小说不具备完整故事情节,更像是一个故事的片段。而蒲松龄笔下的故事则情节完整,前因后果也交代清晰。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聊斋志异》中主人公的异化和变形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如孙子楚为了陪在阿宝身边所以化成鹦鹉。如果有可能,这些异化的人在达成自己的目标之后还要变人形。在蒲松龄这里,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分裂是迫不得已的,暂时的分裂是为了最终的统一。这样看来,《变形记》中的异化显得突然,这与卡夫卡的写作目的有关。卡夫卡想要用这种荒诞的手法来突出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来表现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漠然的关系,他企图从异的角度来观察社会和批判社会。细读《变形记》可以发现,该小说着重描写的是格雷戈尔变成甲虫之后,家人对他态度的转变。在变形之前,虽然格雷戈尔作为公司的代理挣钱不多,但整个家庭依靠其工资尚能生活,所以一家人表面上显得很和睦,对待他的态度也比较友好。但看到他变成甲虫后,父亲对他的态度始终很恶劣,甚至“从后面重重地给了他解脱性的一脚,他被踢到房间中间,身上流着血”。在格雷戈尔又一次把母亲吓晕之后,父亲对他更是暴力相加“把碗柜上水果盘里的苹果装在口袋中,一个接一个地扔出去……一个简直就嵌入他的背里去了”,可见他的父亲完全不顾亲情,想要置他于死地。正是人情的冷漠把格雷戈尔逼上了死路。因此,当我们从卡夫卡写《变形记》的主旨来看,就能明白小说为什么不交代格雷戈尔变形的原因。因为外形的变化并不是卡夫卡描写的重点,内心的变形和异化才是他想要表达的主题,在卡夫卡的笔下,心里“变态”是一种常态,卡夫卡试图用这种怪异的常态来揭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漠然,社会的冷酷无情。在卡夫卡眼里,异化不再是一个主观的心理问题,更像是普遍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体现的是不可缓解的社会矛盾。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卡夫卡经常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突然变成其他动物,或者干脆就以变形后的样子出场。(摘编自《从〈聊斋志异〉对卡夫卡的影响角度再读卡夫卡的作品》)材料二:人工智能是一种尚未成熟的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它在深刻改变和塑造人与社会的同时,也在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外在的异己力量。作为整个社会的基本技术支撑,智能科技构成了对人公开的或隐蔽的宰制,人正在沦为高速运转的智能社会系统的“附庸”和“奴隶”;各种智能系统不断取代人工作,“数字穷人”逐渐丧失劳动的机会和价值,被全球化的经济和社会体系排斥在外,存在变得虚无和荒谬化;智能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模糊了人机界限,对人的本质、人的主体地位等形成强烈的冲击,令“人是什么”和人机关系凸显为挑战哲学常识的时代难题。我们必须正视已经或者正在到来的异化风险,拓展理论视野,创新智能时代的异化理论,从理想社会建构和“人”自身的进化两个方面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构造人与智能机器协同演化、共同成长的生态系统,在智能社会、智能文明的建设中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摘编自《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异化指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蒲松龄和卡夫卡都利用这一现象达到写作目的。B.《聊斋志异》中主人公往往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异化和变形,达成目标后都变回人形。C.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与他喜欢搜神谈鬼的故事以及当地“谈狐说鬼”的时尚相关。D.家人曾经对格雷戈尔态度比较友好是因为他挣钱不多但还能保障整个家庭的生活。1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构造出人与智能机器协同演化、共同成长的生态系统时人类就能避免被异化。B.引用罗杰•加洛蒂的评价意在阐明卡夫卡作品的异化特征,增强论证的说服力。C.蒲松龄笔下的故事情节完整,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作品比卡夫卡的作品好或不好。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人的异化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和目的并不相同。17.下列异化现象中,不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范畴的一项是(
)A.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原始的人文关怀,脱离了人的情感、道德、理想等因素。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简单的资源共享、相互利用、利益结合等手段和形式。B.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阶级被消灭,但阶层并未消灭。人与人的关系愈发紧张,难以消除。C.苏秦佩带六国相印途经洛阳,气派比得上帝王,苏秦的家人匍匐在地不敢仰视。苏秦感慨“一人之身,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D.在资本逻辑下,身处于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18.面对人类的“异化”风险,如何保有“人的本质”?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19.请结合材料一概括下面节选自《促织》的片段的写作特点。……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自与汝覆算耳!”儿涕而出。未几,成归,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气息辍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虫宛然尚在……喜而收之。将献公堂……【答案】15.B16.A17.D18.①尽量消除各种社会矛盾,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少一些漠然和冷漠,让人在温暖有爱的环境中得到人的尊严。②人在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时始终保持应有的理智清醒和主体地位,将人工智能当作人类的工具。19.①采用荒诞的写作手法将现实夸张变形,成名的儿子把身系全家人性命的蟋蟀给弄死了,后来儿子的魂魄化作一只善斗的蟋蟀,免去一家濒于毁灭的厄运。②片段把儿子魂魄化作蟋蟀的情节写得比较完整,前因后果也交代得清晰。【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达成目标后都变回人形”错误。原文是“如果有可能”,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当构造出人与智能机器协同演化、共同成长的生态系统时人类就能避免被异化”错误,由“拓展理论视野,从理想社会建构和‘人’自身的进化两个方面采取建设性的行动、共同成长的生态系统、智能文明的建设中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可知A选项以偏概全。故选A。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谈的是个人内心的异化,不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范畴。A、B、C三项谈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故选D。18.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人的异化是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卡夫卡想要用这种荒诞的手法来突出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来表现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漠然的关系,他企图从异的角度来观察社会和批判社会”“卡夫卡试图用这种怪异的常态来揭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漠然,社会的冷酷无情。在卡夫卡眼里,异化不再是一个主观的心理问题,更像是普遍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体现的是不可缓解的社会矛盾”可知,尽量消除各种社会矛盾,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少一些漠然和冷漠,多一些关爱和尊重,让人在温暖有爱的环境中得到人的尊严,保有人的本质。由“智能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模糊了人机界限,对人的本质、人的主体地位等形成强烈的冲击,令‘人是什么’和人机关系凸显为挑战哲学常识的时代难题。我们必须正视已经或者正在到来的异化风险,拓展理论视野,创新智能时代的异化理论,从理想社会建构和‘人’自身的进化两个方面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构造人与智能机器协同演化、共同成长的生态系统,在智能社会、智能文明的建设中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可知,人在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时始终保持应有的理智清醒和主体地位,将人工智能当作人类的工具,避免将它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外在的异己力量。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由材料一“卡夫卡和蒲松龄为达到写作目的,都不惜采用荒诞的写作手法将现实夸张变形”以及“及扑入手,斯须就毙……自昏达曙。东曦既驾。忽闻门外虫鸣”可知,成名的儿子把身系全家人性命的蟋蟀给弄死了,后来儿子的魂魄化作一只善斗的蟋蟀,免去一家濒于毁灭的厄运。作者采用荒诞的写作手法将现实夸张变形。由材料一“蒲松龄笔下的故事则情节完整,前因后果也交代清晰”以及“有子九岁,窃发盆……及扑入手,斯须就毙……儿惧……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自昏达曙。东曦既驾。忽闻门外虫鸣”可知,片段把儿子魂魄化作蟋蟀的情节写得比较完整,前因后果也交代得清晰。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城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乙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节选自蒲松龄《促织》)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国之安者”的“安”是安定的意思,与《鸿门宴》中“沛公安在”的“安”不相同。B.“人君当神器之重”的“当”有“掌握”之义,与《六国论》“当与秦相较”的“当”相同。C.跬步,古时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在本文中用来引申为一举一动。D.恩荫,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在文中指抚臣等人沾光受益。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①段以“固本浚源”为喻引出话题,生动形象地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B.甲文第②段称呼尊敬,多用“人君”“元首”等词语,突出对方地位,既表敬畏,也是提醒。C.甲文第②段概括历代君主创业而不能守成的规律,对比分析“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与结果。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凸显人物命运,揭露官贪吏虐的黑暗,批判以虫致富的无情,讽刺当时社会。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2)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5.《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其可忽乎”,《促织》中言天子“不可忽也”,请结合选文分析“不可忽”的原因。【答案】1.DJM2.B3.D4.(1)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他们,用盛怒来威吓他们,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外表恭顺但心里并不顺从。(2)唯独这个成名因为胥吏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富有,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马车,得意洋洋。5.《促织》:天子一时的嗜好会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要审慎从事。《谏太宗十思疏》:要保持对自身的反思,时时殷忧;要警惕民心向背,不能劳民伤财。【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为结构相似的两个分句,故J处需加句读;“则”译为“就”,表顺承关系,前后两个分句应断开,故应在“则”前断开,M处需加句读;“在殷忧”“既得志”都作各分句的状语,故应在“忧”后断开,D处需加句读。故选DJM。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安”,安定/疑问副词,哪里。句意:想要国家安定/沛公在哪里?B.“相同”错。“当”,掌握/假使。句意: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假使与秦国较量。C.正确。D.正确。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批判以虫致富的无情”错。作者对底层百姓的遭遇充满了深刻的同情,并非对成名一家得以富贵有讽刺和批判之意。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虽”,即使;“董”,督察;“振”,同“震”,威吓;“苟免”,指苟且免于刑罚;“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2)“蠹”,蛀虫,比喻胥吏;“裘马”,名词做动词,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马车。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促织》通过主人公成名从悲到喜、喜极生悲、悲极复喜,祸福转化的奇特故事情节,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宫廷”的骄奢淫逸,以及各级官吏的媚上责下“假此科敛丁口”等等罪责,同时也提示了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黑暗和腐朽性。结尾评论说“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意思是“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正因为一举一动皆关乎天下百姓的命运更要审慎入微。《谏太宗十思疏》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开头几句,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这虽说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国之安”,就必须以理性去克服它。接下来,作者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指出“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殷忧,则竭诚待人;得志,则纵情傲物。而“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了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里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发人深省。因此君主应警惕和克制权位和欲望,不能劳民伤财。两文都阐述了“不可忽”的原因,立论相近,《促织》以批判和讽刺为主,《谏太宗十思疏》以劝谏和勉励为主。参考译文:甲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安宁和吉庆。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能忽视不管吗?(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乙异史氏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更加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唯独这个成名因为胥吏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富有,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洋洋。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时,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将要用这些酬报那些年纪大又老实忠厚的人,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确实是这样的啊!”(节选自蒲松龄《促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颈,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纳:使进入 B.旋见鸡伸颈摆扑
旋:顷刻C.力叮不释
释:消失 D.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靡:倒下7.以下选项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庞然修伟
项王默然不应 B.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大行不顾细谨C.乃赏成,献诸抚军
良乃入,具告沛公 D.则应节而舞
项王按剑而跽曰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中好事少年找上门一再挑衅成名,强行要求斗蟋蟀,最终其貌不扬的小蟋蟀战胜了形体魁伟的“蟹壳青”。B.小蟋蟀智斗公鸡有惊无险,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向主人报捷一样,成名看后心中大喜。C.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先是训斥,后又奖赏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又用金笼装着献给了皇帝。D.皇帝非常高兴,便下诏赏给巡抚名马和锦缎,没过多久,县令和成名也因为小虫之功得到了好处。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2)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颈,直龁敌领。10.成名之子魂化蟋蟀这样一个情节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答案】6.C7.B8.B9.(1)他想囤积蟋蟀来谋利,抬高它的价值,也没有买的人。(2)一会儿看见小虫腾跃跳起,张开尾翼伸长脖子,直咬敌方的脖子。10.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他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从这方面说,人的生存意义是超越其他任何一种动物的。可是在这个故事里,人不愿成为人,而甘愿变成一只虫子。这有什么深刻的意义呢?在人与蟋蟀的关系中,人是弱者,是蟋蟀把人折磨得走投无路,是蟋蟀紧紧地掐住人的脖子,人与蟋蟀是一场不对等的较量。人为了获得生存的权利,宁愿自我否定,而魂化成一只蟋蟀。这种否定,是极其震撼人心的,它以寓言的形式影射了人的生存环境是多么恶劣。【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释:消失”错误。句意:(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释:放开。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然:均为“……的样子”。句意: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又长又大/项王默默地没有回应。B.顾:副词,表轻微转折,但是/动词,顾及。两者意义和用法不同。句意:但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C.乃:均为“于是”。句意:于是就奖赏了成名/张良于是进入军帐,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沛公。D.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句意:就能按照节拍跳舞/项羽握住佩剑跪直了身子说。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B.“小蟋蟀智斗公鸡有惊无险,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向主人报捷一样”错误。原文“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可知,文中“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是小蟋蟀战胜“蟹壳青”而非公鸡时的神态。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居”,囤积;“为”,谋取;“高”,抬高,使……高;“直”,通“值”,价值;“售”,买。(2)“俄”,不久,一会儿;“张”,张开;“伸”,伸长;“龁”,咬;“领”,脖子。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因为没有蟋蟀,成名一家无法活下去,文中开头就写道“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因此当好不容易在驼背巫的帮助下得到一头蟋蟀的时候,成名一家“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这里我们发现,蟋蟀远比人重要,关系着一家人的生存乃至于性命。因此当成名的儿子把蟋蟀弄死之后,“母闻之,面色灰死”“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小小一只蟋蟀,竟然可以左右这么多人的生活,可见人不如蟋蟀。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名儿子魂化蟋蟀的情节对主题的揭露是如此犀利、深刻,它影射了当时的人的生存环境是多么可怕。参考译文: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自己给它取名叫“蟹壳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没有一次不胜的。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接着取出自己的蟋蟀,放进比试的笼子里。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壳青”较量。少年坚持要斗,但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因而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小蟋蟀趴着不动,呆呆地象个木鸡,少年又大笑。(接着)试着用猪鬣撩拨小蟋蟀的触须,小蟋蟀仍然不动,少年又大笑了。撩拨了它好几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冲,于是互相斗起来,腾身举足,彼此相扑,振翅叫唤。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着对方的脖颈。少年大惊,急忙分开,使它们停止扑斗。小蟋蟀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给主人报捷一样。成名大喜,(两人正在观赏)突然来了一只鸡,直向小蟋蟀啄去。成名吓得(站在那里)惊叫起来,幸喜没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远。鸡又大步地追逼过去,小蟋蟀已被压在鸡爪下了。成名吓得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脚,脸色都变了。一会儿又见鸡伸长脖子扭摆着头,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成名越发惊喜,捉下放在笼中。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于是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细地叙述了它的本领。到了宫里后,凡是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风。它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都能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出奇。皇帝更加喜欢,便下诏赏给巡抚好马和锦缎。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他说他变成一只蟋蟀,轻快而善于搏斗。现在才苏醒过来。巡抚也重赏了成名。不到几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顷田地,很多高楼殿阁,还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比世代做官的人家还阔气。(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
成①王成,平原【1】故家子,性最懒。生涯日落,惟剩破屋数间,与妻卧草麻中。时盛夏燠热,村外故有周氏园,成寄宿其中,红日三竿始起,逡巡欲归。见草际金钗一股,拾视之,镌有细字云:“仪宾【2】府造。”成祖为衡府仪宾,家中故物,多此款式,因把钗踌躇。一妪来寻钗。王虽故贫,然性介,遽出授之。妪喜,极赞盛德,曰:“钗价值几何,先夫之遗泽也。”问:“夫君伊谁?”答云:“故仪宾王柬之也。”成惊曰:“吾祖也。何以相遇?”妪亦惊曰:“汝即王柬之孙耶?无奈汝先祖之妾,君祖殁,老身遂隐。过此遗钗,适入子手,非天数耶!”成信其言,便邀临顾。妪从之。成呼妻出见,负败絮,菜色黯焉。妪叹曰:“嘻!王柬之孙子,乃一贫至此哉!”又顾败灶无烟,曰:“家计若此,何以聊生?”妪以钗授妇,使姑质钱市米,成诵其义,使姑事之。②翌日,谓王曰:“孙勿惰,宜操小生业,坐食乌可长也!”成告以无资。曰:“吾积金四十两,可将去悉以贩葛【3】,刻日赴都,可得微息。”成从之,购五十余端以归。妪命趣装,计六七日可达燕都。嘱曰:“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成敬诺。③囊货就路。中途遇雨,衣履浸濡。王成生平未历风霜,委顿不堪,因暂休旅舍。不意檐雨如绳,过宿,泞益甚。见往来行人,践淖【4】没胫,心畏苦之,宿两日乃行。将近京,传闻葛价翔贵,心窃喜。入都,解装客店,主人深惜其晚,先是,南道初通,葛至绝少。贝勒府购致甚急,价顿昂,较常可三倍。前一日方购足,后来者并皆失望。主人以故告成。越日,葛至愈多,价益下。成以无利不肯售。迟十余日,计食耗烦多,倍益忧闷。主人劝令贱鬻【5】,改而他图。从之。亏资十余两。早起,将作归计,启视囊中,则金亡矣。惊告主人。主人无所谓计。或劝鸣官,责主人偿。成叹曰:“此我数也,于主人何尤?”主人闻而德之,赠金五两,慰之使归。自念无以见祖母,徘徊内外,进退维谷。④适见斗鹑【5】者,赢辄数千;每市一鹑,恒百钱不止。意忽动,计囊中资,仅足贩鹑,以商主人。主人亟怂之,成喜,遂行。购鹑盈担,复入都。主人喜,贺其速售。至夜大雨,连绵数日,更无休止。起视笼中,鹑渐死。越日,死愈多,一鹑仅存。成自度金尽罔归,但欲觅死,主人劝慰之。共往视鹑,审谛之曰:“此似英物。诸鹑之死,未必非此之斗杀之也。君暇亦无所事,请把之;如其良也,赌亦可以谋生。”成如其教。既驯,主人令持向街头,鹑健甚,辄赢。半年许,积二十金。心益慰,视鹑如命。⑤先是,大亲王好鹑,每值上元,辄放民间把鹑者入邸相角。主人因告以故,导与俱往。嘱曰:“脱败,则丧气出耳。倘有万分一,鹑斗胜,王必欲市之,君勿应;如固强之,惟予首是瞻,待首肯而后应之。”成曰:“诺。”⑥至邸,则鹑人肩摩于墀下。顷之,王出御殿。左右宣言:“有愿斗者上。”即有一人把鹑,趋而进。王命放鹑,客亦放;略一腾踔,客鹑已败。王大笑。俄顷,登而败者数人。主人曰:“可矣。”相将俱登。王相之,曰:“睛有怒脉,此健羽也,不可轻敌。”命取铁喙者当之。一再腾跃,而王鹑铩羽。更选其良,再易再败。王急命取宫中玉鹑。片时把出,素羽如鹭,神骏不凡。王成意馁,跪而求罢,曰:“大王之鹑,神物也,恐伤吾禽,丧吾业矣。”王笑曰:“纵之。脱斗而死,当厚尔偿。”成乃纵之。玉鹑直奔之。而玉鹑方来,则伏如怒鸡以待之;玉鹑健啄,则起如翔鹤以击之;进退颉颃,相持约一伏时。玉鹑渐懈,而其怒益烈,其斗益急。未几,雪毛摧落,垂翅而逃。观者千人,罔不叹羡。⑦王乃索取而亲把之,自喙至爪,审周一过,问成曰:“鹑可货否?”答云:“小人无恒产,与相依为命,不愿售也。”王曰:“赐而重之,中人之产可致。颇愿之乎?”成俯思良久。曰:“本不乐置;顾大王既爱好之,苟使小人得衣食业,又何求?”王请直,答以千金。王笑曰:“痴男子!此何珍宝,而千金直也?”成曰:“大王不以为宝,臣以为连城之璧不过也。”王曰:“如何?”曰:“小人把向市,日得数金,易升斗粟,一家无冻馁忧,是何宝如之?”王言:“予不相亏,便与二百金。”成摇首。又增百数。成目视主人,主人色不动。乃曰:“承大王命,请减百价。”王曰:“休矣!谁肯以九百易一鹑者!”成囊鹑欲行。王呼曰:“鹑人来,鹑人来!实给六百,肯则售,否则已耳。”成又目主人,主人仍自若。成心愿盈溢,唯恐失时,曰:“以此数售,心实怏怏;但交而不成,则获戾滋大。无已,即如王命。”王喜,即秤付之。成囊金,拜赐而出。主人怼曰:“我言如何,子乃急自鬻也?再少靳【7】之,八百金在掌中矣。”成归,掷金案上,请主人自取之,主人不受。又固让之,乃盘计饭直而受之。⑧王成治装归,至家,历述所为,出金相庆。妪命治良田三百亩,起屋作器,居然世家。妪早起,使成督耕,妇督织;稍惰,辄诃之。夫妇相安,不敢有怨言。过三年,家益富。⑨异史氏曰:“富皆得于勤,此独得于惰,亦创闻也。不知一贫彻骨,而至性不移,此天所以始弃之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活动安排
-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健康宣教
- 孕期肠痉挛的健康宣教
- EPC项目-高压配变电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技术标(承包人实施计划方案、实施技术方案、管理组织方案)
- 白癜风的临床护理
- 勾股定理与函数课件
- 哺乳期乳晕水肿的健康宣教
- 课题研究与教学创新方案计划
- 课外活动与实践课程设计计划
- 辅导学生社交能力的有效措施计划
- 大学英语2(含答案)
-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兰州市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
- 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教学课件
- 2023年湖南申论(乡镇卷)解析及参考答案
- 研学旅行PPT模板
- 2023春国家开放大学-04014人文英语2-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 2023年天津市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试题真题含答案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 植树问题整理与复习
- 闭门器买卖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