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三)第六章 语法 代词副词_第1页
语法(三)第六章 语法 代词副词_第2页
语法(三)第六章 语法 代词副词_第3页
语法(三)第六章 语法 代词副词_第4页
语法(三)第六章 语法 代词副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语法(三)(18课时)代词(4课时)副词(4课时)常用虚词选讲(10课时)【教学目的】学习古代汉语的虚词,要着重掌握三个要点:一是确切分辨虚词的词性;二是掌握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三是准确地将其译为现代汉语。使学生了解实词与虚词的不同;明确古今关于实虚的不同划分标准;掌握代词、副词、连词、介词、语气词的用法,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别断定其意义与用法【教学重点】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用法【教学难点】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用法【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所用课时】18课时【教学内容】 导言本章主要讲授有关虚词的常识。虚词,古人称之为虚字、词、辞。凡是虚字,往往都没有“本字”,写的人常爱随便写个声音差不多的字就行了,字与词的形体意义是分离的。一个字形可以代表多个意义用法毫不互联的多个虚词。汉语词类划分为实词与虚词是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的首创。马氏云:“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唯一助它字之态者曰虚字。”跟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少得多,但使用的频率却高得多,对读懂古文很重要。清代学者刘淇认为:“虚字一乖,判于燕越。”按照现代语言学的观点,虚词指的是那些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词。然而,按照我国传统语言学的观点,虚词(古人称为“词”)的范围要大得多,它不但包括今人也认为是虚词的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之类,而且还把今人不认为是虚词的代词、副词、叹词、象声词,甚至某些形容词、数词也看作是虚词。我们本章所讲虚词,实际上是传统语言学中的虚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将古汉语中使用频率高、语法作用复杂、意义比较虚灵的字(往往代表几个词或具有几种词性)集中在一处讲述,避免一字分散在几个章节出现。第一节代词(4课时)理论教学内容代词是具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中的代词也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大类。但是,古代汉语中代词的用法比较复杂,分述如下:理论教学内容一、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是表示人们自我称呼和相互称呼的词。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也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类。在上古汉语中,人称代词具有三个特点:1.没有性的区别,男女通用;2.没有尊卑上下的区别;3.没有数的区别,单复数同形。大约从春秋战国开始,才逐渐有了类似表示复数的“侪(chái)、等、曹、属、辈”等,粘附在第一、二人称代词及部分尊称、谦称之后,表示“这批人”、“这班人”、“这辈人”等意思。例如:①吾侪小人。(《左传·襄公十七年》)②公等皆去。(《史记·高祖本纪》)“吾侪”即“我们这班人”,“公等”即“你们这班人”。但是,这些类似表复数的字,与唐宋以后产生的表复数的“们”字是不同的,它们都还是名词。(一)第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称呼自己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卬”,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例如: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②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楚辞·涉江》)③余不能治余县。(《左传·昭公三年》)④予既烹而食之。(《孟子·万章上》)⑤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⑥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由于出现时代、方言以及使用习惯的差别,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上有同有异。1、从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看,“我”、“余”、“予”通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吾”通常作主语、定语和前置宾语,“卬”作主语、宾语,“朕”作主语、定语。但也有例外,如:①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尚书·盘庚上》)②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庄子·田子方》)例①中的“朕”作宾语,例②中的“吾”作宾语。2、从单复数形式看,除“我”、“吾”既可表单数又可表复数外,其余一般用于单数。3、吾、我区别何在?A.头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是胡适的《吾我》篇。他认为这是一种格的表现。所举的例子是“今者吾丧我”。他主张“吾”字是用到主格跟领格的形式,“我”字是用到受事格的形式。B.俞敏《汉藏虚字比较研究》。他认为:西周人的铜器里,所有自称的字除了“朕”、“余”,就光有一个“我”字,连一个“吾”字也没有。《诗》、《书》两经里可以说简直没有“吾”字。“吾”跟“我”的区别纯粹是一个声音的问题。“吾”向来不用到语丛的尾巴上,“我”可以,比方“非我也”;凡是对比重念的地方,全用“我”。谦称:另外,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自称其名。例如:①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②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自称低贱的身份。例如:①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史记·孝文本纪》)②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妾”本是“女奴隶”,“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所以均是谦称。3、自称不德卑贱之词。例如:①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左传·僖公四年》)②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寡人”、“不谷”,古人多认为是恶称。《老子四十二章》云:“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注意:谦称词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虽相当于相应的第一人称代词,但在语法功能上又有不同,譬如,它不受代词宾语前置这一规律的制约。(二)第二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又叫对称代词,是称呼听话者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等六个。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例如: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②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列传》)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④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⑤王曰:“舅氏,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一年》)⑥我胜若,若不我胜。(《庄子·齐物论》)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内部也有许多差异:1、从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看,“女”、“汝”、“若”主要用作主语、宾语,很少作定语;“而”常用作定语,很少作主语、宾语;“乃”多作定语,作主语很少见;“尔”可作主语、宾语、定语。2、从使用环境看,“尔”、“女”、“汝”多用于上对下、长辈对晚辈、平辈或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称呼,其它场合下以“尔”、“女”、“汝”称呼对方则是不敬的表现;“若”是一般的称呼;“而”、“乃”只表示单数。3、“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活用作第三人称代词。①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国语·邵公弭谤》)(“乃不敢言”即“他们不敢议论我了。”)②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予录乃勋,引登九列。(《后汉书·宋弘传》)(“予录乃勋,引登九列”即“我根据他的功勋,提拔了他,让他登上了九卿的行列”)另外,古人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在对话及书信往来中,多用尊称的方法,而很少使用第二人称代词。尊称:表示尊称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1、称人之字。①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李广苏建传》)②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子卿”是李陵称苏武之字,“君实”是王安石称司马光之字。

2、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古人多用“子”、“君”、“公”、“先生”等。例: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孟子·滕文公下》)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③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史记·留侯世家》)④(先生)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我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3、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这些情况的用语较多,一般因人而定。例如:①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②高帝曰:“相国休矣!”(《史记·萧相国世家》)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称人以其近侍、所在。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如:①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②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③执事服官有年。(方苞《与安徽李方伯书》)④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归有光《上万侍郎书》)注意:尊称与谦称一样,也是名词性结构,本身并不是代词,因此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也不必放在动词之前。(三)第三人称代词上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很不发达。严格地讲,上古汉语之中并没有与现代汉语“他”完全相当的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厥”、“彼”等虽然可以充当,但指示性仍很强。因此,先秦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很少作主语。现代汉语中需要用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的地方,古人一般采用两种表达方法:一是重复前面已经出现的名词,二是省略主语。“之”、“其”的人称代词用法,我们将在下章中专门论述。“厥”、“彼”的第三人称代词用法分述如下:1、“厥”作第三人称代词,多作定语。例如:①今时既坠厥命。(《尚书·召诰》)②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贾谊《吊屈原赋》)2、“彼”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宾语,但指示性很强。例如:①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②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注意:1、“彼”可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或己称代词。如:①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报任安书》)(作者自称,我)②混混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庄子·在有》)(混混沌沌的,终身不离根本。如果自己知道为返本,就是离了根本。)2、“他”在上古汉语中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表“其他”、“别的”之类的意思,是指示代词。“他”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大概始于晋代。3、“渠”后来也可作第三人称代词。如:“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二、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这类词不但可以用来区别一般事物,也可用来区别时间和空间。上古汉语的指示代词分工比较细,分别表近指、远指、旁指、虚指、无指、逐指等,分述如下:(一)近指表示近指的代词是用以指称在时间或空间上着眼点近的事物的代词。古汉语中常用的有“此”、“是”、“斯”、“之”、“兹”等字,除此以外还有“然”和“尔”。“此”字现代汉语书面语中还常用,“之”字我们在下章专门论述,余者分别举例如下(“其”例见第二章第一节):①广曰:“是必射雕者。”(《史记·李将军列传》)②告诸将曰:“此壮士也。”(《史记·淮阴侯列传》)③有美玉于斯。(《论语·子罕》)④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尚书·汤誓》)⑤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⑥河东凶亦然。(《孟子·寡人之于国也》)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柔使之然也。(《荀子·劝学》)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上述诸例中的近指代词,大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或“这些”。在文言文中,这些近指代词大都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补语。其中,“是”作宾语可以前置,如例⑤。除此之外,“斯”还可以充当状语,“是”还可以充当谓语。例如:①匪言不能,胡斯畏忌?(《诗经·大雅·桑柔》)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是”在文言文中,除了指示代词的用法之外,还是一个形容词,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例如:①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②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荀子·王霸》)例①中的“是”是形容词,是“正确”的意思。例②中的“是”是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样”。(二)远指表示远指的代词是用以指称在时间、空间上着眼点远的事物的代词。古汉语中最常用的是“彼”,此外还有“夫”和“其”等。举例如下(“其”例见语法二第一节):①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庄子·齐物论》)(谓语、定语)③夫执舆者为谁?(《论语·微子》)上述三例中,“彼”、“夫”都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或“那些”。文言文中,“彼”可以作定语、主语、宾语,而“夫”一般只能作定语。注意:“夫”的指示性比“彼”轻,后来演变成了发语词。例见语法二第五节。(三)旁指旁指代词,就是指代其他的人或事物的代词。古汉语常用的有“他、它、佗、异”等字。例如:

①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②彼其人苟壹,则其土地且奚去我而适它!(《荀子·王霸》)③佗邑唯命。(《左传·隐公元年》)④此无异故,其谋臣皆不尽其功也。(《韩非子·初见秦》)以上例句中加点的都是旁指代词,相当于“别的……”、“另外的……”、“其他的……”。(四)虚指虚指代词,是指代不必说出、不愿说出或不能说出的人或事物的代词。古汉语中,虚指多用“某”、“或”、“有”等字。例如:①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战国策·秦策二》)②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史记·陈涉世家》)③其民有智有愚。(《列子·周穆王》)例①中的“某”,现代还用,可译作“某处”。例②中的“或”可译成“有人”,作主语。注意:“或”除作虚指代词外,还可用作副词、连词。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可能”等。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范仲淹《岳阳楼记》)用作连词,表示两种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动作、行为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等。如:“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五)无指无指是表示否定的指示代词。指代人,表示“没有谁”;指代事物,表示“没有……事物(地方)”等。古汉语中,常用的有“莫”、“无”、“靡”、“末”等。例如:①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②楚战士无不以一当什。(《史记·项羽本纪》)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④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论语·阳货》)“莫”、“无”即“没有谁”,指代人;“靡”即“没有什么事物”,指代事物;“末”即“无处”或“没有什么地方”,指代地方。注意:文言文中,“莫”还可以作否定副词,有时相当于“不”,表示不施行某种动作行为;有时相当于“别”、“不要”,表示劝阻或禁止。例如:①小子何莫夫学《诗》?(《论语·阳货》)②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六)逐指逐指代词是笼统地逐一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的代词。古汉语中,常用的有“每”、“各”等。例如:①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②今也每食不饱。(《诗经·秦风·权舆》)③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④万物各异理。(《韩非子·解老》)“每”修饰“事”、“食”,相当于“每件”、“每次”,指而不代。“各”在例③中指人,例④中指物,都有所指代。(七)兼词兼词,有人称为“特殊的指示代词”,古汉语中最常用的有两个:一个是“焉”字,一个是“诸”字。分述如下:1、焉A.《说文》云:“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段注:“今未审何鸟也。”可见,“焉”最早是个名词。B.兼词“焉”“焉”是由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或“此”结合而成的,相当于介词结构“于是”、“于彼”、“于之”。“是”代事物,“彼”代处所。“之”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补语。例如: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左传·隐公元年》)(于彼)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于是)③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孟子·滕文公》)(于之)例①中,“焉”意为“在那里”。例②中,“焉”字意为“在这件事上”。例③中“焉”字意为“向他学习”。C.语气词“焉”由于“焉”字经常用在句末,所以逐渐虚化成了语气词,表示提示语气,有时也表示反诘语气。例如:①于是余有叹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②寒暑易节,如一反焉。(《列子·汤问》)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例①、②中,“焉”用在叙述句末,提示叙述的状况。例③中,“焉”用于反问句中,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D.代词“焉”有时候,“焉”字仅相当于“之”,“焉”变为代词。例如:①草木无知,叩焉何益?(马中锡《中山狼传》)②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③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例①“焉”代指“草木”,例②“焉”代指人。例③中“焉”代“文章”E.疑问代词“焉”另外,“焉”还是个疑问代词,“焉”从指代内容来看,都主要用来指代处所,也可用来指代事物。从充当的句子成分来看,可作状语、宾语。可译作“怎么”、“哪里”。如:①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F.助词“焉”“焉”字用在动词“如”、“若”的宾语后面,可表示比喻,意为“象……是的”、“同……一样”;用在形容词或象声词的后面,和“然”差不多,意为“……的”、“……的样子”。例如:①有窾坎镗鞳(kuǎnkǎntāngtà)之声,与向之噌吰(chēnghóng)者相应,如乐作焉。(《石钟山记》)②昔者有馈生鱼于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yǔ、形容鱼半死不活)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注意:(1)“焉”字的代词、兼词用法之别:《马氏文通》云:“焉”代“于是”者,指事也;代“于此”者,指地也;代“于是”者,指人也。“焉”代“之”字者,惟用于宾次(名词、代词作宾语时所居的位次)耳。然皆用以煞尾。(2)“焉”的兼词与语气词之别A.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因为既然主语是表示处所的,那么同一个句子之中就用不着再用一个指代处所的指示代词来指代它了。①南方有鸟焉。(《荀子·劝学》)②殽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B.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或方面的名词、名词性词组的指示代词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①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三国志·吴主传》)C.状语是表示处所、范围、对象的词或词组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②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列传》)D.表示限制、感叹、祈使、推测、疑问语气的句子,句尾的“焉”为语气词。(“焉”字用于疑问句时,前面必定有疑问词)①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表限止语气)②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表感叹语气)③君无尤焉!(《孟子·梁惠王上》)(表祈使语气)④孟子曰:“是亦弈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1.感叹2.推测)⑤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表疑问语气)2、诸“诸”是人称代词“之”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1)相当于“之乎”的“诸”用在疑问句中。例如:①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②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2)相当于“之于”的“诸”用在叙述句中。如:①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②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3)有时候,“诸”的作用同“之”。例如:①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左传·僖公十三年》)②吾敢违诸乎?(《左传·昭公三年》)③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④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4)另外,“诸”还可表统指,指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成员,略相当于“众”、“各位”,作定语。例如:①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②诸大夫扳隐而立之。(《公羊传·隐公元年》)三、疑问代词疑问代词是用来提出问题的代词。古汉语中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奚”、“曷”、“胡”、“恶(乌)”、“焉”、“安”等。在先秦,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主要代人的,如“谁”、“孰”;主要代事物的,如“何”、“胡”、“奚”、“曷”;主要代处所的,如“恶(乌)”、“焉”、“安”。(一)指代人的疑问代词:谁、孰从所指内容看,二者都主要用来代人,但“孰”还可以代事物。从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来看,二者都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但“谁”还可以作谓语。另外,“孰”经常用于选择问句,表示比较和选择,而“谁”则很少有这种功能。例如: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②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四》)③太守谓谁?(欧阳修《醉翁亭记》)④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⑤孰为夫子?(《论语·微子》)⑥齐王曰:“画孰最难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⑦吾孰王而可叛也?(《吕氏春秋·恃君》)⑧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一》)例①~④中的“谁”分别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都是代人。例⑤中的“孰”作主语,代人。例⑥中的“孰”作宾语,代事物。例⑦中的“孰”作定语,代人。例⑧中的“孰”用于选择问句,表比较,作主语。(二)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何、曷、奚、胡“何”、“曷”、“奚”、“胡”四者之中,以“何”字使用得最为普遍。从指代内容来看,四者主要用来指代事物。此外,“何”可以用来代人与处所、时间、原因等,“奚”也可以代处所。从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来看,四者都可以作宾语、定语、状语,偶尔也可充当主语。例如:①敢问何谓也?(《左传·隐公元年》)②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③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齐策一》)④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⑤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荀子·成相》)⑥将庸何归?(《左传·襄公二十五年》)⑦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春秋·内篇》)⑧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汉书·王褒传》)=9\*GB3⑨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淮南子·精神训》)=10\*GB3⑩君奚为不杀?(《韩非子·说林上》)eq\o\ac(○,11)以宋攻楚,奚时止矣?(《吕氏春秋·慎势》)eq\o\ac(○,12)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eq\o\ac(○,13)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eq\o\ac(○,14)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汉书·萧何传》)eq\o\ac(○,15)同始异终,胡可常也?(《左传·昭公七年》)eq\o\ac(○,16)何谓父兄?……此之谓“父兄”。(《韩非子·八奸》)eq\o\ac(○,17)曷谓贤?明君臣,上能尊主下爱民。(《荀子·成相》)例①~④“何”分别作宾语、定语、状语、谓语,都是指代事物,相当于“什么”。例⑤作定语,代人。例⑥作宾语,代处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例⑦~⑨“曷”分别作宾语、定语、状语,相当于“什么”、“怎么”。例eq\o\ac(○,11)~eq\o\ac(○,12)“奚”、例eq\o\ac(○,13)~eq\o\ac(○,15)“胡”同“曷”。例eq\o\ac(○,16)“何”、eq\o\ac(○,17)“曷”都作主语,谓语都是“谓”。另外,我们来谈一谈“盍”。“盍”是“何不”的合音,在句中常作状语,相当于“为什么不”。例如:①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②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楚世家》)有时,“盍”相当于“何”,而不是“何不”。例如:“盍不出从乎?”(《管子·戒篇》)即“为什么不跟从出去呢?”(三)指代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乌)、焉“安”、“恶(乌)”、“焉”从指代内容来看,都主要用来指代处所,也可用来指代事物。从充当的句子成分来看,都可作状语、宾语。例如:①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②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战国策·赵策三》)③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左传·闵公元年》)④齐楚之事,又乌足道哉?(《汉书·司马相如传》)⑤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⑥路恶在?(《孟子·尽心上》)⑦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例①~④“安”、“恶”、“焉”、“乌”分别作状语,相当于“怎么”、“哪里”,用于反问。例⑤~⑦“安”、“恶”、“焉”分别作宾语,询问处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

第二节副词(4课时)副词是限制和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按传统的观点,一般都把它归入虚词。我们根据它的语法功能,将它归入实词。古汉语副词的数量很多,用法复杂,表义广泛。它虽不能单独地表示实物、实情、实事,但仍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在句中一般充当状语,也可充当补语,其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的副词大致相同。下面,我们将古汉语中常见的和特殊的副词分类介绍一下。一、程度副词程度副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行为的程度的副词。它一般作状语,个别的也可作补语。(一)表高强程度1、常见的有“殊”、“良”、“甚”、“颇”等,一般可译为“很”、“十分”、“非常”、“特别”、“格外”等。例如: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四》)②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史·商君列传》)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贾谊《论积贮疏》)④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方苞《狱中杂记》)注意:第一,“良”除了可以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之外,还可以作情态副词,是“确实”、“实在”的意思,要注意二者的区别。第二,“甚”在六朝以前是形容词,六朝以后,才由形容词转变为表程度高的副词,要注意两种用法的区别。例如:“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夫人。’”(《战国策·赵策四》)在这里,“甚”是形容词而不是副词。第三,“颇”作程度副词,除表程度高外,还表示程度不深、轻微,要注意根据它所处的语言环境区分。2、较为特殊的有“孔”、“重”、“至”等,一般可译为“很”。①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诗经·豳风·东山》)②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下》)③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贾谊《论积贮疏》)3、现代汉语继承下来的有“最”、“极”、“绝”、“太”等。(二)表低弱程度常见的有“少”、“稍”、“略”、“颇”、“微”等,一般可译为“稍微”、“略微”等。例如:①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四》)②稍不如意,则鞭笞酷疟。(方勺《泊宅编》)③请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④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汉乐府《陌上桑》)⑤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汉书·王莽传》)注意:第一,先秦表示“稍微”、“略微”这类意思一般用“少”,汉代以后才用“略”、“微”、“颇”;第二,“稍”在古书中主要表示“渐渐”、“逐渐”的意思,唐宋以后才分化出程度副词的用法,表示“稍微”、“略微”的意思。(三)表程度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加重常见的有“愈”、“益”、“加”、“弥”、“兹”、“尤”等,一般可译为“更加”、“越发”等。例如:①主上愈卑,私门益尊。(《韩非子·孤愤》)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③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④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⑤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后汉书·张衡传》)注意:现代汉语中“加”单独只作动词,不作副词,这是古今不同之处。二、范围副词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范围的词。(一)表总括常见的有“毕”、“举”、“悉”、“咸”、“率”、“尽”“俱”、“并”等,一般可译为“全”、“都”等。另外,表示总共的还有“共”、“凡”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总共”。例如:①列侯毕已受封。(《史记·萧相国世家》)②君举不信群臣乎?(《左传·哀公六年》)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④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同上)⑤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⑦凡百三十篇。(《报任安书》)注意:第一,“举”用在名词之前作定语时,是形容词而非副词,如“举家庆贺”;第二,“悉”也可用在名词之前,但“悉”仍是副词,那是因为“悉”后面的动词省略了,或“悉”后的名词活用作动词。如:“不然,彼众我寡,悉军来战,必不能支矣。”(《旧唐书·太宗纪》)(二)表限止常见的有“但”、“第”、“特”、“徒”、“直”、“唯”、“止”、“独”、“仅”等,一般可译为“只”、“仅仅”、“不过”等。例如: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列传》)③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④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问孔》)⑤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⑥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⑦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⑧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⑨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四》)

注意:第一,“但”字古今用法差异较大,现代汉语中,“但”主要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而古汉语中,“但”则主要是表示限制范围的副词,和现代汉语中的“只”相当。“但愿如此”、“但求无过”中“但”字的意义是古汉语“但”字意义的继承。第二,“独”字作范围副词,有时可以表示单独一人。如:“人皆有兄弟,我独无。”(《论语·颜渊》)此外,“独”还可以用作语气副词,表示一种反问语气。第三,“仅”字先秦、两汉时期,用法和现在一样,极言其少,作“仅仅”讲。但汉代以后,尤其是在唐代,是“差不多达到”的意思。它是极言其多,不像近代的“仅”字极言其少。如:①“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杜甫《泊岳阳城下》)②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张中丞传后序》)(三)表互相1.常见的有“相”,一般可译为“互相”,表示主语不是单一的,双方既施行同一动作,又都受对方动作的支配或影响。例如:①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史记·孙子列传》)②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例①中“相攻”是说梁攻赵,赵亦攻梁;梁受赵攻,赵亦受梁攻。二者既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又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例②的“相”也是“互相”之义。2.“相”除表示“互相”之义外,还可表示“递相”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一个接着一个实现。例如:①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②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列传》)例①中的“父子相传”即父亲传给儿子,儿子又传给他的儿子,代代相传。例②中的“相随属”即一个接着一个。3.“相”还可以表偏指,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这类“相”字,有些语法学家称之为“指代性副词”或“称代性副词”。例如: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②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史记·张耳陈余列传》)③稍出近之,然莫相知。(柳宗元《三戒》)

例①中“莫相忘”是说希望丈夫焦仲卿“莫忘了我(自己)”。例②中“不肯相救”是张耳责备陈余不率兵来救自己。例③中“莫相知”是说老虎开始时不了解驴。三、时间副词时间副词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频率的副词。(一)“三时”副词1、表现在时(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古汉语中常用的有“方”、“鼎”、“适”、“会”等,一般可译为“正在”、“正当”、“恰好”、“刚好”等。例如: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②荆王适兴兵而攻宋。(《汉书·贾谊传》)③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吕氏春秋·召类》)④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注意:表现在时的“方”与“适”、“会”有所区别。第一,“方”一般只用在动词性词语前面,而“适”、“会”既可以用在动词性词语之前,也可以用在主语之前。第二,“适”、“会”除表示正在进行的意义外,重点强调的是两件事在时间上的恰巧会合,是“恰好”或“恰巧”的意思。例如:“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相会。”(《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三,“方”作为时间副词,既可以表现在时,也可以表将来时,要注意二者的区别。2、表过去时(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古汉语中常用的有“已”、“既”、“尝”、“曾”、“业”、“向”、“素”、“雅”等。其中,“已”、“既”、“业”一般译为“已经”、“……以后”,“尝”、“曾”一般译为“曾经”,“向”、“雅”、“素”一般译为“一向”、“素来”等。①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②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④孟尝君曾侍客夜饮。(《史记·孟尝君列传》)⑤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⑥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庄子·山本》)⑦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⑧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后汉书·张衡传》)注意:第一,“既”除表过去时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隔比较短暂,有时“既而”连用,都可译为“不久”。如:①荣公若用,周必败。既荣公为卿士,诸侯不享。(《国语·周语》)②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隐公元年》)第二,“曾”在古汉语中主要作用不是表时间,而是表示情态,用来加强否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竟”、“居然”之类。第三,古代用来表示“曾经”的时间副词不是“曾”,而是“尝”。3、表将来时(表示动作、行为将要进行的时间)古汉语中常用的有“将”、“且”、“行”、“方”等,一般可译为“将要”、“快要”、“将”等。例如: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十年》)②以为且噬己矣,甚恐。(柳宗元《三戒》)③法不信,则君行危矣。(《韩非子·有度》)④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⑤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二)其它时间副词1、表终竟(表示事情最终如何)常用的有“卒”、“竟”、“终”等,一般可译为“终于”、“最终”等。例如: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史记·陈涉世家》)③终死于秦,不能自脱。(《史记·韩非列传》)注意:“终”除表终竟外,还可以表示自始至终的整个时间,有“自始至终”的意思。例如:①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司马迁《报任安书》)②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战国策·魏策四》)2、表短暂(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得快,时间相隔不久)常见的有“寻”、“旋”、“姑”、“遽”、“亟”、“立”、“即”等,一般可译为“随即”、“不久就”、“姑且”、“立刻”、“立即”等。例如:

①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②淄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臣意往,饮以莨荡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史记·仓公列传》)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④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吕氏·察今》)⑤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商君书·更法》)

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史记·项羽本纪》)⑦即遣兵三万以助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意:“亟”既可以表短暂,相当于“赶快”,又可以表反复,相当于“屡次”、“多次”,例见后。3、表渐进(表示动作、行为逐步进行)常用的有“稍”、“渐”、“徐”等,一般可译为“逐渐”、“慢慢”等。例如:①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②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后汉书·张衡传》)③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苏轼《石钟山记》)4、表连续(表示动作、行为在时间上连续发生)常用的有“遂”、“乃”、“即”、“便”、“随”等,一般可译为“于是”、“就”、“随即”等。此类副词与表短暂的副词区别不大。例如: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②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③岁余,高帝崩,即罢兵。(《史记·南越列传》)④至,便问徐孺子所在。(刘义庆《世说新语》)

⑤良殊大惊,随目之。(《史记·留侯世家》)5、表反复(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或反复出现)常用的有“亟”、“复”、“仍”、“数”、“频”等,一般可译为“屡次”、“多次”“频繁”等。例如:①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②壮士,能复饮乎?(《史记·项羽本纪》)③吾仍见上,上甚聪明。(《后汉书·勋传》)④公子往,数请之。(《史记·魏公子列传》)eq\o\ac(○,5)是时,地数震裂,众灾频降。(《后汉书·李云传》)注意:第一,表示“又一次”这个意义时,现代汉语一般用“再”,而古汉语中一般用“复”。第二,现代汉语的“再”是副词,常用来指“又一次”一般不限于“两次”,也不一定是“第二次”,而古汉语中,“再”是数量词,一般专指“两次”。例如:“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三,唐代以后,“再”可以专指第二次,和“复”的意义接近了。如:“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杜甫《后游修觉寺》)第四,古汉语中的“再来”一般都应理解为“来两次”(或“第二次来”),现代汉语的“再来”在古汉语要说成“复来”。第五,“复”字在现代汉语中基本已不能单独使用,古代“复”字的用法只保留在成语和书面语中。如:“死灰复燃”、“一去不复返”等。6、表经常(表示动作、行为持久保持)常用的有“恒”、“常”、“永”、“久”等,一般可译为“永久地”、“固定地”。例如:①楚国之举,恒在少者。(《左传·文公元年》)②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四、情态副词情态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的副词。(一)表示几个施事者一同做某事(范围副词)常用的有“俱”、“并”等,一般可译为“一块儿”、“一同”等。例如:①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史记·项羽本纪》)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孟子·滕文公上》)(二)表示秘密地、暗中做某事常用的有“间”、“微”、“窃”等,一般可译为“秘密地”、“悄悄地”、“偷偷地”。例如:①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三国志·魏书·武帝纪》)②童微伺其睡。(柳宗元《童区寄传》)③窃载与之齐。(《史记·孙子列传》)(三)表示故意、特意做某件事常用的有“故”。例如: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②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史·魏公子列传》)(四)表示坚决地做某件事常用的有“固”。例如:①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战国策·齐策四》)②主者固不受,则固请。(宗臣《报刘一丈书》)(五)古汉语中的情态副词,大量的是重言词、附音词。如:①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离娄下》)②吾恂恂而起。(柳宗元《捕蛇者说》)③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④天油然作云。(《孟子·梁惠王上》)五、否定副词否定副词是对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进行否定的副词。它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作状语。按其否定的内容和方式,可分为五类:(一)表示一般否定的副词常用的有“不”、“弗”,其次有“毋”、“勿”、“莫”等,一般可译为“不”、“没有”等。例如:①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②若弗与,则请除之。(同上)③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史记·苏秦张仪列传》)④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⑤成仓猝莫知所救。(《聊斋志异·促织》)注意:第一,“不”的用法,古今相同,可以用在任何性质的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前表示否定。第二,秦汉以前,“弗”的用法和“不”有分别。“弗”字一般只能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前表示否定。秦汉以后,渐无分别。第三,“毋”、“勿”主要用来表示祈使性否定。第四,“莫”本是否定性指示代词,汉代以后才多用作否定副词(二)表示祈使性的否定副词常用的有“毋”、“勿”、“无”、“莫”等,一般可译为“不要”、“别”等。例如:

①距关,毋内诸侯。(《史记·项羽本纪》)②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战国策·赵策四》)

③无令舆师淹于君地。(《左传·成公二年》)④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注意:第一,“毋”与“勿”用法略有不同,其区别与“不”与“弗”之区别平行,“毋”与“不”相当,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与“弗”相当,“勿”一般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前表示否定。“勿”字后面的动词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第二,“无”本是动词,古书中也常作为否定副词使用,相当于“毋”。(三)表示假设性的否定副词常用的有“微”、“非”。一般可译为“如果不是”、“若无”、“若非”等。例如: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②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另外,“非”字还可以用在名词谓语句中,表示否定判断,用在叙述句或描写句中,表示对行为和性质的否定。如: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②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殽之战》)(四)表示情况还没出现或动作还没进行的否定副词常用的有“未”、“未尝”。一般译为“还没有”、“尚未”、“不曾”等,表示事情还没有发生或实现。例如:①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四》)②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荀子·天论》)③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之。(《冯谖客孟尝君》)注意:第一,“未”有时只是表示委婉的否定,与“不”相似。如:“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史记·陈涉世家》)第二,“未”跟“未尝”的用法略有区别。“未”表示“现在还没有实现”,并不否定将来实现的可能性,而“未尝”只是表示“过去还没有”。如“未闻”,意思是“没有听说”,只表示现在还没有实现,包含有将来实现的可能性;而“未尝闻”,意思是“没有听说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五)否定副词“否”“否”的用法特殊。它不作谓语的修饰成分,而是与谓语并用,构成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表示否定的一面。或单独使用,构成单词句,对所说的事实进行否定。例如:①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②听则进,否,则退。(《国语·晋语九》③不问可否,不论曲直。(李斯《谏逐客书》)④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滕文公上》)六、语气副词语气副词是表示语气的副词,多用在动词前,也可用在句首。根据其所表语气,大致可分为五类:(一)表确认语气常用的有“乃”、“即”、“则”;“必”、“定”、“诚”、“信”、“果”等,多用于判断句或表示说理的叙述句。1.判断语气:“乃”、“即”、“则”相当于“就”、“就是”;2.肯定语气:“必”、“定”相当于“一定”,“诚”、“信”相当于“实在”、“的确”,“果”相当于“果真”。例如:①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祖本纪》)②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范缜《神灭论》)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④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⑤劳民者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商君书·农战》)⑥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樽。(杜甫《寄高适》)⑦子皙信美矣。(《左传·昭公元年》)⑧暮而果大亡其财。(《韩非子·说难》)(二)表推测语气(猜度语气)常用的有“盖”、“殆”、“岂”、“其”,一般译为“大概”、“或许”、“恐怕”等,表示测度、估量的语气。例如: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②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史记·张仪列传》)③今逢丈人,岂天之未丧斯文也。(马中锡《中山狼传》)④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三)表祈使语气常用的有“其”,此外还有“庶”等,一般译为“请”、“一定”、“希望”等。例如: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②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左传·成公十三年》)(四)表反问语气(反诘)常用的有“岂”、“宁”、“庸”、“独”、“巨(钜、渠、讵)”、“其”等,一般译为“难道”、“怎么”、“竟”等。例如:

①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项羽本纪》)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④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韩非子·说林上》)⑤沛公不先入关,公巨能入乎?(《汉书·高帝纪》)⑥其渠得免夫累乎!(《荀子·王制》)⑦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三年》)注意:第一,“其”作为语气副词,可以表示推测、祈使、反问等多种语气,要结合语境注意区别。第二,“岂”作为语气副词,主要用来表示反问语气,但也可用来表示推测等语气,注意不要一律译为“难道”。(五)表出自意外的惊异语气常用的有“曾”,一般可译为“竟”、“竟然”等,多与否定副词“不”连用。例如:①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四》)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六)表示侥幸语气常用的有“幸”、“幸而”等。一般可译为“幸亏”。例如:①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中山狼传》)②幸而杀彼,甚善。(柳宗元《童区寄传》)七、谦敬副词谦敬副词是表示对人尊敬、自我贬抑的副词。这类副词大多是由动词或形容词演变而来,用于动词之前充当状语。一般可分为尊人和自谦两类。(一)表敬副词(表示尊人)常用的有“请”、“幸”、“敬”、“谨”、“幸”、“惠”、“辱”、“蒙”、“猥”等。例如:①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②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史记·滑稽列传》)③徒属曰:“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④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列传》)⑥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僖公四年》)⑦昨日蒙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⑧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⑨愿大王幸听臣等。(《史记·孝文本记》)注意:“请”用作表敬副词和用作动词有区别。“请”作动词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请求得到某种东西,这时候“请”字后面是名词;一是请求别人怎么样,这时“请”字后面是动词。表敬副词“请”容易与动词“请”的第二种情况混淆。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请”字后面的动词。如果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是说话人自己发出的,那么“请”字就是表敬副词,可译为“请您允许我做某事”;如果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别人发出的,那么“请”字就是动词,可译为“请您干某事”。(“请”的这种用法,有些人也认为是表敬副词)例如:①请京,使居之。(《左传·隐公元年》)②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非攻》)③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若弗与,则请除之。(《郑伯克段于鄢》)例①的“请”是动词,“请京”是请求庄公把京地给共叔段;例②、④的“请”是动词(表敬副词)。例③中的“请”是表敬副词。现代汉语中,有些表敬副词还在使用。如:“请问”、“敬请指教”、“谨表谢意”等。(二)表谦副词(表示自谦)常用的有“窃”、“敢”、“伏”、“伏惟”、“忝”、“猥”等,一般都含有“冒昧”、“私下”、“俯伏”等义。例如: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②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左传·隐公元年》)③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庙最宜称。(《汉书·文帝纪》)

④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⑤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后汉书·史弼传》)(忝:表示有愧于承担某事)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第三节常用虚词选讲(10课时)虚词,古人称之为虚字、词、辞。凡是虚字,往往都没有“本字”,写的人常爱随便写个声音差不多的字就行了,字与词的形体意义是分离的。一个字形可以代表多个意义用法毫不互联的多个虚词。汉语词类划分为实词与虚词是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的首创。马氏云:“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唯一助它字之态者曰虚字。”本节所述,以字为纲,主要讲述字的代词用法、介词用法、连词用法、助词用法、语气词用法,同时也涉及到它的名词用法、动词用法。本节所述诸字是围绕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一”要求的15个虚词(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并作了适当的扩充,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将来的中学语文教学打好基础。现略按其上古常见的语法功能分类排列。(一)之、其、然;(二)而、则、且、虽;(三)于、以、为、与、因;(四)者、所;(五)也、矣、乎、哉、夫;(六)焉、诸。有些字常与其他字固定搭配,如“然而”、“然则”、“于是”、“于是乎”、“是以”、“以是”、“虽然”等也在该字之后一并讲述。

第一讲代词与“之其然”之小篆写作,甲骨文写作(一)之,本为动词。《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之,长出。象草经过了屮che的阶段,枝和茎渐渐长大了,有滋长而出的样子。)《尔雅·释诂》:“之,往也。”其本义应是“到……去”,一般用在表处所的名词之前。例如: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二)作为实词的“之”,除动词用法外,还可用作代词。

1、“之”的指示代词用法“之”作指示代词,按照前人的说法,是“是”的假借,表近指,可译为“这”或“这个”,在句中通常作定语。例如:①之子于归。(《诗经·周南·桃夭》)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之”的这种用法,在上古较多,秦汉以后就很少了。2、“之”的人称代词用法“之”作人称代词,多表第三人称,相当于“他、他们”,在句中一般充当宾语或兼语,不能作主语、定语。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②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例①中的“之”作宾语,例②中的“之”作兼语。注意:“之”在古汉语中并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它不论在称代范围上,还是语法功能上,与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都有不同之处。第一,从称代范围上来看,现代汉语中的“他”、“她”只能用来代人,“它”主要用来代物,而“之”的称代范围却宽泛得多。“之”既可以用来代人,也可以用来代物,甚至有时“之”所称代的内容我们一时都很难说得清楚。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第二,从语法功能来看,“之”与现代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也有不同。现代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而“之”只能充当宾语或兼语,不能充当主语和定语。第三,“之”除可以充当第三人称代词以外,还可以充当第一、二人称代词。例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②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例①中的“之”用作第一人称,例②中的“之”用作第二人称。(三)“之”作为虚词,主要用作结构助词。从西周金文和早期的典籍看,“之”的结构助词用法由指示代词用法虚化而来。在西周金文中,还没有助词“之”,定语往往直接加在中心语前面。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这类“之”,用在定语和它的中心语之间,一般可以译为“的”,有的可以不译。例如: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但是,当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一种修饰关系时,这种名词定语多是一种比况、形象的说法,而不是指这种事物本身,“之”不能简单地译成“的”。例如:①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②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马中锡《中山狼传》)当两个名词之间是一种种与属、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时,“之”可不译或翻译成“这”、“这些”。例如:①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病梅馆记》)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这类“之”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它的补语之间,一般可译为“得”。例如:①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②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也?何兴之暴也!(《史记·项羽本纪》)③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类“之”字,用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动词或介词之间,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译时应省去。例如: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②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4、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间。这类“之”字,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它使得主、谓两部分结合得更为紧密,从意念上表达一件事情、一种情况。这种主谓结构,在句中可充当主语或宾语等成分,有时也可构成一个分句,但需要有别的分句搭配在一起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例如:①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贾谊《论积贮疏》)②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僖公四年》)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例①中的“世之有饥穰”作主语,例②中的“君之涉吾地”作宾语,例③中的“虽我之死”构成分句。注意:另外还有一种主谓之间的“之”字。这种“之”字为助词,用在主语谓语之间,没有意义,不能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之”字连同前后的主语和谓语不能构成一种结构,自然也不能作句子成分。“之”子前后的主语和谓语仍然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例如:①巍巍乎,禹舜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周南·桃夭》)5、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起强调介宾词组的作用。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孟子·滕文公》②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墨子·公输》)6、用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四)“之”的音节助词用法这类“之”字,一般用在不及物动词、时间词或形容词、副词之后,无实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译时应省去。例如:①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②吾子勉之。(《左传·成公二年》)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问题讨论:一、关于“之”的词性问题。1、关于用在偏正短语和主谓之间的“之”:对它的词性问题,语法学界目前争论很大。概括的讲主要有三种意见:介词:提倡这种观点的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马氏文通》首创“介词”一类。后来,黎锦熙的《比较文法》、王力的《古代汉语》都持这种观点。《马氏文通》云:“凡虚字用以连实字相关之义者曰介字。”王力《古代汉语》:“介词‘之’的用法是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有的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的’。”连词:提倡这种观点的是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词诠》。郭锡良《古代汉语》也持这种观点。郭锡良《古代汉语》:“‘之’字分属两个词类:一是代词;一是连词。连词‘之’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二、插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用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状语。”结构助词:这是语法学界目前通常的说法。王力《古汉语常识》、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均采用此说。2、关于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的“之”字:助词:通常的看法。代词:王力《古代汉语》“用代词‘之’或‘是’复指提前的宾语是古代汉语变更语序的一种手段。即使被提前的宾语本身是代词,也并不排斥这种手段。介词:《马氏文通》、《比较文法》都持这种观点。二、关于“名(代)+之+名(代)”结构的语义关系及其区别相同的“名(代)+之+名(代)”结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语义关系:1)“之”为动词,充当谓语。如: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孟子·藤文公上》)2)“之”为结构助词,表示偏正关系。如:羔羊之皮。(《诗经·召南·羔羊》)二、其小篆写作,甲骨文写作“其”,本为名词,是“箕”的本字,本义是“簸箕”。“其”作为实词,主要用作代词。“其”的代词用法,出现于金文之中,当时已有称代和指示两种用法。在后世的文言中,这两种用法成了“其”的主要用法。(一)“其”的人称代词用法“其”作人称代词,和“之”一样,多表第三人称,但又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其”作人称代词,一般都需要有先行词。也就是说“其”所称代的那个名词或短语,一般都在前文出现过。和现代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比起来,“其”不论在称代范围上还是语法功能上,都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其”的称代范围比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要宽泛,它可以代人、事、物。第二,从语法功能上来看,“其”只能充当句子的定语或主谓结构、分句的主语,而不能充当宾语或独立句子的主语。1、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充当定语,多是表示领属关系。一般可译为“他的”、“她的”、“它的”或者“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例如: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聊斋·促织》)③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诸葛亮《出师表》)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者它们的短语前,充当主语,有时也可充当分句的主语。一般译为“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例如:①秦王恐其破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同上)注意:“其”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并非全是构成主谓结构,很多情况之下,“其”和它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仍是构成偏正结构。例如: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苏轼《石钟山记》)此外,“其”作人称代词,除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外,也可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在句中既可作定语,也可作主语。(1)“其”表第一人称,作定语,一般译为“我的”。例如: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②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③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2)“其”表第一人称,作主谓结构中的主语,一般译为“我、自己”。如: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②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杨恽《报孙会宗书》)(二)“其”的指示代词用法《经传释词》:“其,指事之词也。常语也。”“其”的指代作用,一般表特指,表示它所修饰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在句中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里的”、“那适当的”等。例如:①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孟子·梁惠王上》)③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司马迁《报任安书》)④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例①中的“其”表特定的,意思是“那”,“其位”指特定的、适当的职位,“其政”是特定的政事。例②中的“其”表特定的,意思是“那里的”,“其民”是特定的范围(河内)的百姓,“其粟”是特定的范围(河东)的粮食。例③中的“其”表适当的、合适的,意思是“那合适的”,“其人”是“那合适的人”,即能理解司马迁的人。例④中的“其”表示特定的,意思是“那样的”,“其死”是指特定的“善终”。此外,“其”作指示代词,还可用在数词之前,表示“其中的”,说明后面的数词只是“其”所指代的名词中的一部分。例如: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聊斋志异·狼》)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三)“其”的副词用法 “其”作为实词,还可以用作副词。一般用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推测、反问、祈使、委婉等语气。“其”字本是一个表示猜度的语气副词,相当于“大概”、“恐怕”、“或许”;表示猜度就有不定的成分,用在祈使句中,就成了表示祈使语气的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希望”、“还是”。如:其是之谓乎?(大概,推测)其李将军之谓也?(大概,推测)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还是,委婉)欲加之罪,其无词乎!(难道,反问)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祈使)(四)“其”的连词用法“其”作为虚词,主要是个连词。“其”作连词使用时,通常放在句首,可以表示两种关系。1、表示假设关系,一般译为“如果”、“假使”。例如:①其然,将具敝车而行。(《左传·襄公二十三年》)②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一般译为“是”、“还是”。例如:①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致斯乎?(《祭十二郎文》)②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韩愈《答李翊书》)(五)“其”的音节助词用法“其”作为虚词,还可以用作音节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义,不用译出。例如:①击鼓其镗,踊跃用兵。(《诗经·邶风·击鼓》)②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三、然(一)“然”的动词用法“然”是“燃”的古字,其本义是“燃烧”的意思。《说文解字》:“然,烧也。”“然”作为实词,除动词用法之外,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和代词。(二)“然”的形容词用法“然”作为形容词,常用于对话之中,意思是“是的”、“对的”。此外,也可用在一般句子中作谓语,一般译为“对”。例如:①太后曰:“然。”(《战国策·赵策四》)②雍之言然。(《论语·雍也》)例①中的“然”用于对话,是“是的”的意思。例②中的“然”在句中作谓语,是“对”的意思。注意:文言文中,形容词“然”还可以活用作动词,表示赞成或同意,有“以……为然”的意思,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①沛公然其计,从之。(《史记·高祖本纪》)②成然之。(《聊斋志异·促织》)(三)“然”的代词用法“然”作为代词,主要是个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样”、“如此”等。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②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项羽本纪》)

(四)“然”的连词用法1、表示转折关系“然”作连词,由指示代词用法虚化而来,主要表示转折关系。一般用于复句中后一分句的开头,可译为“可是”、“但是”等。例如:①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传·成公二年》)

②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史记·高祖本纪》)2、表示承接关系“然”表示承接关系,一般可译为“那么就”、“就”等。例如: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庄子·外物》)(五)“然”的助词用法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形容词词尾,表示“……样子”,一般可译为“……地”。例如: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柳宗元《捕蛇者说》)②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核舟记》)②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孙丑下》)③闵子侍侧,訚訚(yin)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注意:能用作形容词词尾的,除“然”之外,文言文中还有“尔”、“焉”、“若”、“如”等。例如:①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②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③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④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论语·乡党》)(六)然而“然而”是转折连词“然”与“而”的连用,表示单纯的转折关系,意思是“但是”。(另一种意见:“然而”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然”字指代并肯定上文所述事实,“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如此,却还”、“虽然这样,可是”。)例如:①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五蠹》)②管仲相齐,曰:“臣贵矣,然而臣贫。”(《韩非·外储说左下》)(七)然则王引之《经传释词》:“然则,然而也。”杨树达的《词诠》也是此种看法。“然则”是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然”字承接上文事实,“则”字引起下文的阐述或论断,含有“既然如此,那么(那就)”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两个词。例如:①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②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二讲连词与“而则且虽因”一、而(一)“而”的名词用法“而”字产生较晚,在甲骨文、金文中都还没有发现,它最早出现在《尚书》等古籍中。《说文解字》:“而,颊毛也。”其本义当是表示人的胡须。“而”的实词用法,最为常见的是作代词。(二)“而”的代词用法“而”作为代词,只用来表示第二人称,在句中一般作定语,可以译为“你的”、“你”。例如:①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②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左传·成公二年》)例①中的“而”可译作“你的”,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