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_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_第3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_第4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1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2)秋草独寻人去后,。(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一封朝奏九重天,。,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4)树绕村庄,。倚东风,。(秦观《行香子》)(5),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温庭筠《商山早行子》)(6)李商隐的《无题》中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名句是:,。辛弃疾的《丑奴儿》回顾年少志高、乐观自信的诗句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江南的乡间,残雪开始消融之时,寒梅便点亮了那一树树报春的灯笼,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都显得分外妖娆。那轻灵的玉兰、xiānyán的桃花、飘逸的杏花、yōuqī的梨花、pīngtíng的海棠,还有______的莲花,其实性子都很急,等不及司花女神的一声令下,或浓妆或淡抹,或整齐或零散,迅速抢占了江南的山山水水、千楼万院,姹紫嫣红地开遍,一展风流。虽然以食为天的农人们,却更钟情于平平无奇的油菜花,开了小灶,给足它们土地,给足它们肥料,让油菜花霸气地占据了所有城乡的视野。一任油菜花_____地染黄一座座山头、一片片田野、一个个乡间,丰润的黄色_____了整个美丽的江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xiānyán()(2)yōuqī()(3)pīngtíng()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自命不凡随心所欲饱满 B.自命清高肆无忌惮弥漫C.自命不凡肆无忌惮饱满 D.自命清高随心所欲弥漫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中华民族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就能百折不回,生生不息。B.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中华民族就能生生不息,百折不回。C.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百折不回,生生不息。D.只要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百折不回,生生不息。明始于劳动,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七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举国同庆之时,学校将举办“为祖国献礼”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积极参与,来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吧!(4分)5.【家国文我传承】汉字,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汉字有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以“家”字为例,A为篆书,_____为行书,_______为楷书。(2分)

ABCDE6.【家国吟我推荐】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班主任张老师想排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他想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这三部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吟诵。从作品内容或情感上看,你会向他推荐哪一部?请说明理由。(要求: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7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连月不开________(2)去国怀乡________(3)宠辱偕忘________8.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某罪有余责①,尚叨一麾,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二浙之俗,躁而无刚。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者如鼠,存之以仁。吞夺之害,稍稍而息。又郡之山川,接于新定。衢、歙二水,合于城隅,百里而东,遂为浙江。渔钓相望,凫鹜交下。群峰四来,翠盈轩窗。白云徘徊,终日不去。岩泉一支,潺溪斋中。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惟恐逢恩,一日移去。(范仲淹《与晏尚书》,有删改)【注释】①此时范仲淹因力阻废后获罪,被贬至睦州。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躁而无刚/险躁则不能治性 B.百里而东,遂为浙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稍稍而息/北山愚公长息曰 D.群峰四来,翠盈轩窗/而计其长曾不盈寸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11.小广和小东对【乙】文的理解产生分歧。请结合【甲】【乙】两文,为小东补充理由。(4分)小广:范仲淹被贬谪睦州后游山玩水,以至于“惟恐逢恩,一日移去”。这与他在《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的抱负并不相符。小东:我不赞同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小粤对城市文化很感兴趣,收集整理了许多资料。【材料一】保护城市文化,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不会荒芜;保留城市记忆,人类文明才不会迷航。习近平同志在广州考察时,特地来到了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他在讲话中提到,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保存城市的记忆,方能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在全球不少地方,昔日的街区、遗址、名人故居逐渐为千篇一律的新面孔所取代。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位英国学者就提醒,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特色。的确,中国的传统文化弥足珍贵,不应被肤浅的标准、流俗的风格淹没。由于城市的不断改造与扩大,再加上一些不可抗的灾难性变故,可以说,记忆与忘却总是如影随形,城市本身不可能有自觉的记忆,它需要我们去主动地保护。保护城市的记忆,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更是要见证城市生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历程,使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人文情感可触、可感。城市的保护,不是简简单单留下几个孤立的“风貌建筑”,更不会随手把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大片抹去。这样的“保护”,留下来的恐怕只是残缺的记忆碎片。(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在西关的大街小巷中,牌坊文化有自己的保留与延续。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荔湾区逢源街为传承传统文化、营造岭南牌坊群,建造了多个形式各异的牌坊。这些牌坊按材质分为石牌坊、砖牌纺和木牌坊等,既传承传统牌坊的架构,又融入西关建筑元素,勾勒出西关的地方特色。针对牌坊的保护,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一位老师建议,可将有文物价值的牌坊移动到一些固定的场所。如博物馆、纪念馆等,离开交通主干道,既可以保存,又能观光;若牌坊所处的位置比较有特色,也可以结合周边的环境进行整片的保护,如搭配亭子等。(摘自《信息时报》,有删改)【材料三】在漳州古城街区,漳州古牌坊与漳州文庙被同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牌坊有四个,分别是尚书探花坊、三世宰贰坊、勇壮简易坊、闽越雄声坊,分别由漳州历史名人林士章、蒋孟育、蓝理、许凤所立。建筑形式均采用传统的石仿木结构,与周边街道一同被集中保护,保留着唐宋以来较完整的街市格局。(摘自网络,有删改)12.小粤整理资料后,形成了一些关于城市记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实践表明,保留住城市的记忆,方能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B.中国城市建设要尊重中国文化,使中国的文化传统不被肤浅的标准、流俗的风格淹没。C.保护城市记忆,要见证城市的成长,使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人文情感可触可感。D.有记忆就有忘却,不可抗的灾难性变故使城市的忘却大于记忆,所以要保护城市记忆。13.小粤对荔湾区的牌坊进行了实地调查后,希望把一些具体实例补充到材料二的首段中,下列不适合补充进去的一项是()(3分)A.逢源街文昌花苑牌坊将“趟栊”这一西关特色建筑元素融入设计中,充满浓郁的西关味道。B.逢源街逢源花苑牌坊使用假麻石建成,增加了西方建筑元素,体现了独特的西方建筑文化。C.逢源街巷口有一座砖牌坊,其中的圆拱门、青砖墙、牡丹池及花窗等体现了传统文化。D.在华贵横街街口,建有一座木制牌坊,极好地传承了传统牌坊的架构,最为古色古香。14.材料三中提到了漳州古牌坊的保护情况,近年来,国内外来漳州的游客越来越多,对古牌坊的保护赞不绝口,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从保存好城市记忆的角度,分析漳州古牌坊广受好评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6分)突袭王筠①正是一夜中最为寂静的时刻,严寒笼罩着大地,山上一片萧然。只有西北方向柳潭里与东南方向下碣隅里的隆隆炮声打破了黎明前的黑暗。②死鹰岭是横亘在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高山险岭,主阵地1419.2高地卧伏于下碣隅里到柳潭里的公路上方,它是美军陆战队的生死命门,也是志愿军部队的一把尖刀。守住了这一片阵地,就等于在美国人的心脏上戳了一刀子。所以师长和政委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吴铁锤,务必抢占并死守死鹰岭诸阵地。③攻击部队排成了散兵线,悄悄地向山上摸去。几百人的部队都反穿着单薄的棉衣,光脚走在寒冷到极致的雪地上,冰铁一样的大地吸附着他们的脚板,一阵阵疼痛渗透到他们的心脏、骨髓和每一个毛孔,就像是无数的铁钉子扎进了他们的血肉,使他们本来就被冻伤冻肿的脚板饱受着加倍的苦难。但他们全都紧咬着牙关,以免打战的牙齿惊扰了山头上美国人的好梦。④孙友壮腾出手来摸了摸他的一双大脚,脚板面子黏糊糊的一片,他知道那是流出的血水。孙友壮管不了那么多,甩开了膀子,几乎是大步流星地走在了散兵线的最前面,走在了吴铁锤的身旁。不一会儿双脚就麻木了,好像是两根僵硬的木头戳在冰冷的雪地上。⑤到了半山腰,吴铁锤抬起胳膊压了压,先是近处后是远方,先是身边后是两翼的部队,都停了下来。吴铁锤听了听,山上山下一片寂静,美国人没有一点儿动静,搞不好都在睡大觉。吴铁锤没有大意,低声下达了他的第二个战斗命令:“都卧倒,匍匐前进!”⑥所有的人都趴倒在雪地上,顺着山坡往上爬。光脚走在雪地上的动静自然是比穿着鞋子走路的响声要小,但也不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而匍匐着爬行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用悄无声息这个字眼来形容此时此刻吴铁锤和他带领的部队也并不为过。他们就是这样反穿着单薄的棉衣裤,赤裸着双脚爬行在冰冻的雪地上。⑦守卫着死鹰岭1419.2主阵地峰腰部的是美军麦卡锡中尉所在的连。整整一个白天都相安无事,陆战队队员们绷紧的神经免不了松弛下来。夜幕降临以后,气温也在急剧地下降,麦卡锡和他的士兵躲在散兵坑里不停地跺脚和拍打着双手,以抵御严寒的侵袭。⑧周围一片宁静,只有漫山遍野的积雪映照出淡淡的背景。寒冷使得美国士兵们昏昏欲睡,麦卡锡中尉不停地喊叫着他们,把他们一个一个从即将到来的梦境中拉出来。黑夜是中国人的白天,中国人总是在夜间进攻,他们善于在夜幕中发动袭击,麦卡锡中尉经历过这样的教训,他惧怕夜幕,惧怕待在这黑漆漆的荒山野岭上。麦卡锡中尉的叫喊声凄厉而刺耳,显得十分神经质,听起来不像是平日里的那个麦卡锡中尉。本森下士感觉到他这个长官的神经即将崩溃。⑨倦意一阵阵袭来,美国士兵路易斯的眼睛很快就闭上了,可是随之而来的噩梦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梦到了中国人袭击他们的情景,在七零八落的枪声中他落荒而逃,拼命奔跑,想远离那奇怪和恐怖的枪声,然而他的这一努力纯属徒劳,他脚步蹒跚,奔跑了半天还只是在原地转圈,两条腿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他使出了浑身的气力,拼命地蹬腿。他的腿蹬在鸭绒睡袋中,睡袋拉扯着他的身体,使他从噩梦中醒来。⑩一阵急促和铿锵的金属撞击的声音在山坡上兀然而起,紧接着是一片远远近近的呐喊声,好像堤坝突然决口,山体突然崩塌。麦卡锡中尉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下意识地感觉到这是中国人。中国人来了!⑪伴随着铿锵的金属撞击声(麦卡锡中尉当然不知道那是吴铁锤祖传的铜锣),山洪暴发一般的喊杀声越来越近,爆炸声随之响遍了整个死鹰岭大大小小的阵地。几百颗手榴弹同时飞向黎明前寒冷的夜空,飞向美国人据守的山头要点,有的扔在了散兵坑前面,有的扔在了散兵坑后面,有的正好扔在了散兵坑里,麦卡锡中尉和他的陆战队队员们都蒙了。更要命的是紧跟着爆炸的硝烟和横飞的弹片,无数中国人冲进了他们的阵地,紧接着就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混战……⑫麦卡锡中尉见大势已去,下达了紧急撤退的命令。(节选自《长津湖》,有删改)15.阅读《长津湖》,请以吴铁锤的视角,简要概括小说故事情节。(4分)开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我带着部队,忍受着极寒天气,趁夜摸上山。高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局:我们成功突袭,抢占了死鹰岭阵地。16.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第⑦段、第⑧段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课堂上,老师带着同学们探讨人物形象,请补充完整对话。(3分)老师:这篇小说分别刻画了志愿军群像和美军群像。小语:志愿军的(1)___________(限四字词语)、英勇无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文:小说中美军表现出一副(2)________、疲惫不堪的样子。老师:小说中,作者还在人物描写上尽量变换不同手法,让文字更有表现力。小语:第④段运用了动作描写,“摸”“甩”“走”等动词具体写出了在极度寒冷的天气下孙友壮的英勇无畏。小文:那我来说说第⑨段的路易斯这个人物。(3)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所以,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小语、小文:哦,明白了,谢谢老师。18.经过以上讨论,有同学认为“无畏”比“突袭”更适合做这篇文章的题目。请你结合小说内容,从情节、主题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