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和论述类文本阅读(5)含答案_第1页
2018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和论述类文本阅读(5)含答案_第2页
2018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和论述类文本阅读(5)含答案_第3页
2018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和论述类文本阅读(5)含答案_第4页
2018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和论述类文本阅读(5)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和论述类文本阅读(5)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出售。②昨日,火箭队在主场击败国王队,终于报了前几天输球的一箭之仇。赛后阿帅盛赞队员的整体努力,并称是得陇望蜀的雄心使全队最后取得胜利。③毕业却不就业,虽然身无长物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孝道传统经受严峻考验。④学生回答现代文阅读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低下,常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因此,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十分重要。⑤要切实保证农民工的根本利益,就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而不是一味地给农民兄弟开空头支票。⑥有的人拿礼尚往来、人情世故做幌子,暗地里大行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勾当,俨然不把规矩纪律权威当回事。A.①③④ B.①②④C.③⑤⑥ D.②③⑥解析:①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不合语境。②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属褒贬误用,不合语境。③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后以此形容除自身外,东西极少。符合语境。④言不由衷:指说出的话不是发自内心的,心口不一。属望文生义,不合语境。⑤空头支票: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符合语境。⑥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符合语境。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海丝之路走向海外的潮汕人,在一杯工夫茶之后,美美地回味那“九曲回肠、心旷神怡”,故乡的一草一木也由此映入眼帘。B.新《广告法》规范了原《广告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整治了公众反映比较多的一些广告乱象,在制度层面上更加完善、健全、合理。C.造成“提笔忘字”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造成“能识不能写”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触屏操控和电子输入方式导致的。D.阳光学校继承了《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教育思想,于2014年提出了“率性教育”的理念。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后引号后加“的茶香”。B项,搭配不当。把“规范”改为“解决”。C项,结构混乱。“造成‘能识不能写’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触屏操控和电子输入方式”和“‘能识不能写’这一尴尬局面是触屏操控和电子输入方式导致的”保留一个。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小王在课后捧读小说。B.李白的诗歌因袭了前人浪漫主义风格。C.“小姐,请给我拿一包食盐。”我着急地说。D.值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解析:A项,“捧读”是以庄重、恭敬的态度读(别人的书、文章),属敬辞;B项,“因袭”指继续使用或模仿别人,有点贬意,不妥;C项,“食盐”属书面用语,用于口头语不妥。D项,“谨”表示“郑重地”,用于此恰当。答案:D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问题。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__①__。虽然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相对于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价格,__②__。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政府全方位扶持和培育。但从长远来看,__③__,因为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向大海要淡水是大趋势。答:①②③解析:根据后面“虽然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知,第一空的陈述主体是“海水淡化”,再根据前面“中国淡水资源不足”可知,第一空应填与“海水淡化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相关的内容。第二空,根据“但相对于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价格”及“需要政府全方位扶持和培育”可知,第二空应填与“海水淡化的成本高”相关的内容。第三空,根据前面的“但”及后面“因为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向大海要淡水是大趋势”可知,第三空的内容与“海水淡化发展前景广阔”有关。答案:①海水淡化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②海水淡化成本仍然偏高③海水淡化发展前景很广阔5.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明有赖于规则的涵养,汽车文明也不例外。交通事故的发生,重新定义了交通格局与交通规则。但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是交通规则,而是遵守规则的意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拥堵状况,一定都与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有直接关联。一些漠视规则的陋习,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拥堵,也提升了路怒症的爆发几率。①不一定是交通事故的发生,而是汽车的普及。②。③。解析:解答此题时,在通读语段的前提下,仔细注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拥堵状况”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道路维修等。语段直接归因为“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显然这种推断不合理。“一些漠视规则的陋习”应该视为“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拥堵”形成的一个因素,但推断不出是直接因素。答案:②并不一定都与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有直接关联③并不一定能够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拥堵二、古诗词欣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铁门关[注]楼岑参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注铁门关:位于古丝绸之路中线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西北。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题目中的“题”是“题材”的意思,表示这首诗以铁门关楼为题材。B.“极目”写出了诗人用尽目力远望的神态,“少行客”表现出铁门关的荒凉。C.“终日”是整天的意思,“终日对石壁”,写出了铁门关小吏的执着与坚忍。D.颈联采用工整的对仗句,写出了铁门关前道路的高险、弯曲和狭窄。E.岑参,著名边塞诗人,此诗体现了其诗气势宏伟、苍凉悲慨的风格。2.诗的尾联的意思是什么?它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答:【参考答案】1.AC[A项“题目中的‘题’是‘题材’的意思”错,题目中的“题”是“书写”的意思。C项“执着与坚忍”错,应是“孤独与寂寞”。诗的首句点明铁门关的位置,铁门关在遥远的“天西涯”,极目远眺,也很少看到行人,这种情况下,“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守关的一个小吏,只能每天面对着石壁数日子,生活是极其孤独和寂寞的。]2.(1)诗人登楼远眺,为展现在眼前的奇危险峭、惊心动魄的景象所触动,头发都要白了。(2)主要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为铁门关前面道路的险峻而十分忧愁的心情。【岑参】简介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郡望南阳。曾祖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以文辞致位宰相。父植,仕至晋州刺史。参少孤,从兄读书,能自砥砺。天宝三载,进士及第,释褐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八载,以右威卫录事参军入参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掌书记。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适、储光羲、薛据游,同登慈恩寺塔,有诗唱和。十三载,任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元载,领伊西北庭支度副使,岁晚东归。二载,以杜甫等五人荐举,入为右补阙。乾元二年,改起居舍人,旋出为虢州长史。宝应元年,以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广德元年,入为祠部员外郎,改考功员外郎,转虞部、库部郎中。永泰元年,出为嘉州刺史,因蜀乱半途折回。大历元年,以职方郎中兼殿中侍御史,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参其幕。二年,赴嘉州刺史任。世称岑嘉州。三年,罢官东归,寓居成都,四年末或五年初,卒于旅舍。参博览史籍,工于缀文,诗调清尚,又“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唐才子传》)。故其描绘边塞风光之作,如《白雪歌》《热海行》《走马川行》等最为脍炙人口。与高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人称“高岑”。其放情山水之作,亦“超拔孤秀,度越常情”(《唐才子传》)。殷璠评其诗曰:“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激。”(《沧浪诗话·诗评》)近人陈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附《岑参年谱》)。生平事迹见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唐诗纪事》卷二三,《唐才子传校笺》卷三。闻一多有《岑嘉州系年考证》。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及建立清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摘编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注重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解析]“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是“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前提,而不是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C.本文第四段主要采用道理论证,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并提出“建设礼仪之邦”的愿景,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解析]本文没有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是为了说明中华礼制能与时俱进、吐故纳新。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