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浏阳市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新版)湘教版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3课时教师:单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湖南省浏阳市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即《中国的行政区划》。具体内容包括:
1.我国的行政区划等级:省、县、乡(镇)。
2.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特点:数量、面积、人口、民族分布等。
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省会及地理位置。
4.我国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特点。
教学重点为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特点及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省会。教学难点为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的行政区划特点。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地理信息意识、地理实践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具体目标如下:
1.区域认知:使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掌握各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省会及地理位置,提高学生对我国行政区划的空间认知能力。
2.地理信息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
3.地理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资料,分析我国行政区划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和特点,使学生认识到行政区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湖南省浏阳市中学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1.知识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地理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外,他们还学习过一些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如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能力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培养了一定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等资料,获取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此外,学生还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和分享中。
3.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兴趣,学习态度端正,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足,这对他们的地理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他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果。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拖延、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困扰。
根据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结合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复习、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理解和掌握新的行政区划知识。
2.针对学生的能力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如地图绘制、行政区划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学习难度,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对于学习积极性不足的学生,要加强激励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5.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提高学习效果。
6.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运用多媒体手段、案例分析等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将采用讲授法、案例研究法、项目导向学习法和互动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如行政区划的等级、名称、简称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快速了解和掌握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
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某个省的行政区划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行政区划的设置和特点。例如,可以选择湖南省作为案例,分析其行政区划的等级、数量、面积、人口、民族分布等特点。
项目导向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如设计一份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地图,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绘制地图,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互动讨论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级别的行政官员,模拟行政区划的设置过程,增强学生对行政区划的理解。例如,学生可以扮演省、市、县等级别的行政官员,讨论如何合理设置行政区划。
实验:设计一项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制作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区划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游戏:设计一款地理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名称、简称等基本知识,以及湖南省的行政区划特点。PPT中可以加入图片、图表等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视频:播放有关我国行政区划设置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行政区划的实际情况。例如,可以播放关于省级行政单位行政区划调整的新闻报道。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地图工具,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让学生实时查看不同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此外,还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如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行政区划特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过程: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我国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知道的行政区划等级和名称。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是根据什么原则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的行政区划。
2.讲授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10分钟)
目标:使学生掌握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
过程:教师通过PPT展示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名称、简称等基本知识,并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加深对行政区划的理解。
3.案例研究(20分钟)
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行政区划的设置和特点。
过程:教师提出案例研究任务,让学生分组研究某个省的行政区划特点。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绘制地图等方式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过程: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你们认为行政区划的设置对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有哪些影响?”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疑问或进行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和点评进行指导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和概念。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过程: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洁明了的小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概念。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进行笔记整理,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六、学生学习效果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掌握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名称、简称等基本知识,理解各级行政单位的设置和特点。例如,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等级,以及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简称。
2.地理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地图、图表等资料,学生能够获取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我国行政区划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3.分析能力:学生能够对行政区划的设置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思考,理解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影响。例如,学生能够分析行政区划设置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项目等方式,学生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例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与组员共同分析行政区划的特点和影响。
5.交流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例如,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接受他人的提问和建议。
6.人地协调观念:通过学习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和特点,学生能够认识到行政区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培养人地协调观念。例如,学生能够理解行政区划的设置与地区人口分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七、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共有几个?分别是哪些?
答案: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共有三个,分别是省、县、乡(镇)。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我国行政区划等级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题目。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教材中关于行政区划等级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例题2:请列举出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简称。
答案:例如,广东省(简称粤)、四川省(简称川或蜀)、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简称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教材中关于省级行政单位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例题3: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主要考虑地理、经济、人口、民族等因素。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我国行政区划设置因素的理解。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教材中关于行政区划设置原则的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题4:请分析我国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我国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方面。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我国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教材中关于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题5:请简述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
答案: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包括:数量众多、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民族分布广泛等。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我国行政区划特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教材中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特点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八、内容逻辑关系①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
重点知识点:行政区划的等级、名称、简称等。
词句: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共有三个,分别是省、县、乡(镇)。
②行政区划的设置原则
重点知识点:地理、经济、人口、民族等因素。
词句: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主要考虑地理、经济、人口、民族等因素。
③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点知识点: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方面。
词句:我国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方面。
④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
重点知识点:数量众多、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民族分布广泛等。
词句: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包括:数量众多、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民族分布广泛等。
板书设计:
一、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
1.行政区划的等级:省、县、乡(镇)
2.行政区划的名称和简称
二、行政区划的设置原则
1.地理因素
2.经济因素
3.人口因素
4.民族因素
三、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2.优化资源配置
3.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四、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
1.数量众多
2.面积广大
3.人口众多
4.民族分布广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例如,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了解他们对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设置原则和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解程度。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研究成果的质量。例如,通过听取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了解他们对行政区划特点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他们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3.随堂测试: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合同管理方面的英文文献
- 2024怎样写土地出让合同
- 2024年电网系统电力电缆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重型货车钢板弹簧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种公猪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滤膜胶粘式塑料排水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数字脑电图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女式羊毛大衣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双层水晶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建筑工人临时用工协议书
-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
- 色彩的三属性与色立体
- 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一年级下册美术课外C班课件-打地鼠 -全国通用
- 《企业员工薪酬激励问题研究10000字(论文)》
- ICU脓毒血症护理查房
- 2023年象山县特殊教育岗位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28222-2011服务标准编写通则
- GB/T 20671.7-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7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方法
- GB/T 14337-1993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