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素养评价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1/07/wKhkGWcoCZeAZ5nTAAJMwI_HqbM743.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素养评价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1/07/wKhkGWcoCZeAZ5nTAAJMwI_HqbM7432.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素养评价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1/07/wKhkGWcoCZeAZ5nTAAJMwI_HqbM7433.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素养评价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1/07/wKhkGWcoCZeAZ5nTAAJMwI_HqbM7434.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素养评价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1/07/wKhkGWcoCZeAZ5nTAAJMwI_HqbM74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单元素养评价(三)(第三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据《政事论》叙述,印欧人进入恒河流域分成部落时,形成了农村公社。农村公社带有氏族性,是原生社会形态的最终阶段。随着以职业世袭和内婚制为特征的种姓制度的形成,两者的关联越来越亲密,种姓制度在农村公社中发挥了强大而长久的作用。这种现象发生在 ()A.古埃及 B.古印度C.古希腊 D.古罗马【解析】选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农村公社成了基层的行政单位,而种姓制度保证了农村公社的土地公有性质,也供应了牢靠而长久的劳动力,这描述的是古印度时期的种姓制度,B正确;A、C、D都没实行过种姓制度,解除。2.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这说明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12.1998.697.9唐朝39243.2514.956.8北宋1122.562.9662.437.1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B.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削减C.王朝更替导致中国古代人口的变动D.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徙【解析】选D。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北方多战乱,北方人口起先南迁,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觉,南方人口及其占全国户口数比例均渐渐增加,符合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徙。故选D。A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依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唐宋时期北方人口只是相对于西汉时期是削减的,但是南方人口是持续增加的,解除B;依据所学可知,王朝更替不是引起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解除C。3.东晋、南朝设置特地的侨州、侨县来安置各地的南迁移民。据《宋书·州郡志》记载,南徐州、南兖州、南豫州等,侨州内总人口为96万,从北方南迁的侨民,约占了人口的1/6。由此可知,北民南迁 ()A.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B.有利于南方经济发展C.使全国人口分布匀称 D.造成了社会动荡担心【解析】选B。人口南迁与边疆开发无关,故A错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迁的人口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故B正确;题中并未针对全国人口分布进行论述,故C错误;题中并未牵涉人口南迁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故D错误。4.学者一样认为:西罗马帝国的衰亡,是“野蛮与宗教成功”的结果。这里的“野蛮与宗教”分别是指 ()A.匈奴人的西侵与伊斯兰教的崛起B.蛮人的南侵与基督教成为国教C.土耳其人西侵与伊斯兰教的扩张D.日耳曼人的入侵与基督教的兴起【解析】选D。依据题干和所学学问可知,西罗马帝国的衰亡,是“野蛮成功”的结果,详细是指日耳曼人的入侵,歼灭了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宗教成功”的结果,详细是指基督教的兴起湮没了古罗马文明,综上所述可解除A、B、C,所以选D。5.人口迁徙是一种历史现象。中国古代人口迁徙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各民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沟通,人口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下列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现象,促进了中国境内新的民族形成的是 ()A.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B.秦始皇迁徙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C.黄河流域人口迁徙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D.唐朝至元朝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解析】选D。依据所学,唐朝至元朝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境内新的民族形成,故D正确,解除A、B、C。6.下图是美国的人种构成(2010年)。非洲是黑人的家乡,当年黑人的祖先来到美国主要是通过 ()A.大西洋三角贸易 B.正常的人口流淌C.美国的对外扩张 D.工业革命的推动【解析】选A。三角贸易主要指从16世纪起先欧美商人将廉价工业品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因此当年黑人的祖先来到美国主要是通过大西洋三角贸易,故A正确。依据所学学问,黑人来到美洲是因为奴隶贸易,而非正常的人口流淌,故B错误。黑人通过奴隶贸易到达美洲是从16世纪起先,而此时北美地区还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美国还没有建立,故C错误。黑人通过奴隶贸易到达美洲是从16世纪起先,工业革命起先于18世纪后期,故D错误。7.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更(单位:百万)1400年1600年1800年中国70110330印度74145180欧洲5289146非洲撒哈拉以南6010492拉丁美洲361019上表说明白 ()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更的根源B.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入C.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更均缘于殖民扩张D.不同地区人口变更反映了新航路开拓的影响【解析】选D。据材料“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更”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解除。印度没有黑奴的贩入,应当是美洲,故B解除。中国人口数量的变更与殖民扩张没有干脆联系,故C解除。15世纪新航路开拓,引发殖民扩张,美洲土著居民被大量屠杀,然后黑奴的贩入渐渐补充人口,故不同地区人口变更反映了新航路开拓的影响,故D正确。8.下图是1825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这种人口分布出现的主要缘由是 ()A.美洲开发吸引了移民涌入B.葡西两国最早开拓新航路C.葡西领先开展了黑奴贸易D.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解析】选D。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到,无论是西属美洲,还是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都有“非洲奴隶”,因此可以推断是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导致,故选D。9.据估计,15世纪到19世纪中后期,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死于猎奴斗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五倍;在整个贸易使非洲丢失的人口中,60%是在运往美洲的途中死亡的。这反映了 ()A.拉丁美洲劳动力短缺 B.罪恶的黑奴贸易C.世界市场的起先形成 D.洲际贫富差距缩小【解析】选B。依据材料中“15世纪到19世纪”“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贩运”可知,这是欧洲殖民者进行的罪恶的黑奴贸易,是血腥的殖民掠夺,故B正确;拉美的劳动力短缺不是该题材料的主要意思,故A不符合题意,解除;世界市场的起先形成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解除;贫富差距应拉大,且从材料中也无从体现,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解除。10.据统计,从1775年到1815年大约有25万人移居美国,1820-1860年则有约500万人移居美国,比1790年整个美国人口还要多。对美国而言,移民的涌入 ()A.加速了工业化发展进程B.消退了国内的种族冲突C.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D.促成了国内市场的形成【解析】选A。美国工业革命起先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这一时期大量人口移居美国,为美国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进而加速了美国工业化发展进程,故选A;美国国内的种族冲突始终存在,解除B;这一时期大量移民的涌入对美国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解除C;国内市场的形成是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移民涌入的结果,解除D。11.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快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供应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输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说明 ()A.资本起先自由开放地流淌B.国际经济沟通基本准则得到确立C.人类社会的横向沟通发生了根本性变更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解析】选D。材料主要涉及工业化带来的影响,人口流淌、国际分工、贸易规模扩大,均体现了工业化在推动全球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故D正确。12.2015年9月2日,在土耳其博德鲁姆海岸,两艘前往希腊科斯岛的移民船沉没,造成至少A.叙利亚国内局势的持续动荡B.某些西方国家霸权主义政策C.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D.恐怖势力的极端行为【解析】选C。联系所学学问,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导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大量难民流淌,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A、B、D不是根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32分,14题20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唐安史定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境内)。——《太平广记》材料二东周(洛阳)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间畿内(指洛阳旁边),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覃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材料三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户)州名苏州鄂州洪州饶州吉州衡州邵州泉州汉州开元户数6809319190554041406234381135131233030754477元和户数10080838618911294611641025180471800035571889——《元和郡县图志》(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12分)(2)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缘由。(8分)(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12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因避乱,将妻入岭南”、材料二“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和材料三“唐江南九州户数表”概括说明。第(2)题依据“开元户数”即唐玄宗时期的户数分析;“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可从安史之乱的影响上思索。第(3)题,对“当时”的影响从对南方经济发展上思索;对“以后”的影响从我国人口分布和经济重心南移方面分析。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为躲避战乱,北方居民纷纷迁往南方;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芜残缺,人口大量削减;材料三反映的是南方与北方的状况相反,南方人口数量剧增。(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所造成的破坏主要在北方,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北方居民的大量南迁。(3)导致我国人口的大迁移,变更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促进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重要影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觉美洲新大陆,欧洲与美洲之间开拓了新航线。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须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殖民者于是将贪欲的目光投向未开化的非洲大陆。与此相适应,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近代与现代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变更特点》材料二1788年,英国曾颁布禁止技术工人工匠出境的法令,1825年废除了这一法令,1827年又废止了其他法令,如阻挡爱尔兰人向外移民的《乘客法》。德意志于1848年革命后,废除了限制移民的规章,简化了移民的出国手续,以此达到疏散革命力气的目的。在瑞典,为了激励贫民出境,于1840年废除了1768年制定的限制移民的法律。另据奥斯卡·汉德林统计,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人口总数已达4亿。1750年时供给一个人的土地面积,1910年时要供给3个人。材料三他们大多身强力壮,对工作有较强的适应实力,据1871-1892年的统计,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中,有22.9%是娴熟工人,还有一部分专业人员。外来移民年轻有为、讲求实际、革新进取、不尚保守。外来移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他们普遍须要住房、衣着和食品等生活用品。他们是美国经济的催化剂。在1850年到1930年间,每10年就有200万外来人口进入美国,对工农业产品及各种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一个青壮劳动力从诞生、成长到其劳动年龄,须要花费很多前期投资。——以上材料摘编自《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是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15-16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欧洲各国政府放松移民限制的缘由。(6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欧洲移民对美国的重要作用。(8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殖民者于是将贪欲的目光投向未开化的非洲大陆”“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总结。第(2)题依据材料二“英国曾颁布禁止技术工人工匠出境的法令,1825年废除了这一法令”“以此达到疏散革命力气的目的”“为了激励贫民出境,于1840年废除了1768年制定的限制移民的法律”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总结。第(3)题依据材料三“有22.9%是娴熟工人,还有一部分专业人员”“外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镀铜光亮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母婴健康产后护理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敏捷渗透测试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LTCC用导电银浆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范本版
- 教室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工矿企业大型成套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装修设计合同范本大全
- 2025劳动合同试用期法律疑难问题详解
- 门店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数学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JT-T-1004.1-2015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技能和素质要求第1部分:地铁轻轨和单轨
- (高清版)WST 408-2024 定量检验程序分析性能验证指南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DB11∕T 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 《复旦大学》课件
- 针灸与按摩综合疗法
- Photoshop 2022从入门到精通
- T-GDWJ 013-2022 广东省健康医疗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技术规范
-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 DB43-T 2775-2023 花榈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