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收入分配与财政税收学案_第1页
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收入分配与财政税收学案_第2页
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收入分配与财政税收学案_第3页
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收入分配与财政税收学案_第4页
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收入分配与财政税收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8-专题三收入安排与财政税收高频考点备考攻略1.维护社会公允的措施2.财政的作用和税收的作用关注焦点问题1.关注精准扶贫、创新发展、共享发展、收入安排改革等热点,运用安排方面的学问,从缘由和措施角度分析其详细内容的影响。2.关注我国在民生领域、重大工程建设、刺激社会需求等方面的重大财政措施,关注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等最新动向,运用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等学问分析其主动意义等。将增加学生的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与上述时政热点相融合强化常考题型1.选择题的训练,要留意图表数据类、路径传导类题型,要留意对各种安排方式、各种财政政策、各个税收特征、各个违反税法行为的精确区分,要留意对材料信息指向的精确把握。2.主观题的训练,要留意措施类、意义类题型,要将本专题内容与生产资料全部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发展理念等学问相结合,能够从宏观上精确调动学问核心考点一安排制度与社会公允考法一对各种安排方式的推断点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收入方式层出不穷,给安排方式的推断带来更高的难度,高考多结合国家提出的股权改革、增加科技人员收入以及农村“三权分置”以及详细经济情景中出现的收入方式为背景材料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实力1.[2024·新高考卷Ⅰ(山东卷)]某国有航空物流公司自2024年底开启混合全部制改革之后,用18.45亿元国有资本,通过引入合计股权比例为45%的非国有资本及10%的核心员工持股,有效带动了22.55亿元的非国有资本投入,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65%。对该公司而言,上述改革可以()①增加国有资本限制力,保持国有资本的肯定控股地位②实现由全体股东对债务担当无限责任,减轻债务负担③发挥股权激励效应,调动员工主动性④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促进各类资本优势互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国有企业进行混合全部制改革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加限制力、提高竞争力,而不是“保持国有资本的肯定控股地位”,故①错误;一方面,该公司的全体股东对债务担当的是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另一方面,材料中的混合全部制改革也不能减轻其债务负担,故②错误;该国有航空公司让核心员工持股,有助于发挥股权激励效应,调动员工主动性,故③正确;由题意知,某国有航空物流公司实行混合全部制,用国有资本引入非国有资本,带动了非国有资本投入,发挥了不同全部制资本的优势,有利于各种全部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D[素养提升](1)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该题以某国有航空物流公司开启混合全部制改革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加政治认同,实现学问、实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统一。(2)错项解除·消退盲点: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是我国按劳安排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示: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没有限定何种全部制形式,即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中均可以实行,而按劳安排只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安排方式。(3)方法技巧·举一反三:生产要素按贡献确定科技人员的酬劳①在公有制经济中,科技人员的收入主要是按劳安排所得。此外,还包括非按劳安排的福利性安排所得和社会保障所得。②在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中获得的收入属于技术要素按贡献确定的酬劳。③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劳动收入是劳动要素按贡献确定的酬劳。考法二对生产要素重要性的考查点评以信息时代数据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为背景材料,运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要留意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精确区分,留意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2024·全国卷Ⅰ)信息时代,数据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24年10月,《中共中心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首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①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建力②数据是最具流淌性的基础性资源③数据的全部权和运用权可以分别④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数据之所以被列为生产要素之一,是因为数据具有独特的创建力,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即其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正确,但并不能表现出数据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则不能作为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的缘由,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答案:B[素养提升](1)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该题以信息时代数据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背景材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当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到深度理解并支持和认同当前我国提出的重大改革方案,增加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的政治认同。(2)母题变迁·拓展思维:假如增加一个⑤“有利于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确定酬劳的体制机制”,则入选,因为题干强调首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这说明有利于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确定酬劳的体制机制。考法三对收入安排公允缘由与措施的分析与推断点评随着共享发展理念的贯彻,收入安排公允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关注点,高考中,多以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财政税收政策的运用为载体,一般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收入安排公允的理解、我国收入安排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3.(2024·江苏卷)为加强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2024年我国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书目,2024年又对21个罕见病药品赐予增值税实惠,同时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材料表明()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较大提高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③我国公民民主权利有切实物质保障④再安排是促进社会公允的重要举措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我国通过实施对21个罕见病药品赐予增值税实惠、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提高的政策,切实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体现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运用再安排政策促进社会公允,②④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城乡居民收入,也没有提及我国公民民主权利的物质保障,①③与题意无关。故选C。答案:C[素养提升](1)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该题以我国涉及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为背景材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做到深度理解并支持和认同当前我国提出的重大改革方案,坚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向信念,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牢靠接班人。(2)母题变迁·拓展思维:假如增加一个⑤“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则入选,因为题干强调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这说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区分不同的安排方式按劳安排和生产要素按贡献确定酬劳按劳安排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生产要素按贡献确定酬劳可存在于公有制或非公有制经济中初次安排和再安排初次安排:是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的安排,主要表现为工人劳动酬劳(工资、奖金、津贴)、企业收入、政府收入。再安排:在初次安排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接着进行的安排,主要表现为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劳动所得:按劳安排、劳动要素按贡献确定酬劳。非劳动所得:资本、土地、房屋等生产要素参加安排所得留意: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安排并不都是按劳安排,公有制经济中按资本、技术、管理等的安排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确定酬劳2.两种方法区分国民收入的初次安排和再安排(1)图示理解。(以企业创建的国民收入为例)(2)表格区分。项目初次安排再安排范围物质生产部门内部全社会主体主要是企业主要是国家、政府手段多由市场机制确定政府调控机制,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目的提高效率,体现公允更加体现公允举例企业职工工资、按劳安排收入和生产要素按贡献确定酬劳获得的收入,都属于初次安排,企业纳税也多为初次安排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时政术语]在我国的初次安排制度中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学问、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确定酬劳的机制,要健全再安排调整机制,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安排(是在道德力气的推动下,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安排)的作用,要规范收入安排秩序,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安排制度。3.留意社会公允含义收入安排相对同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须要必要性收入安排公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有的体现意义效率有利于调动劳动者主动性,推动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宝消费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人民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有的目标措施①从根本上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宝,为实现社会公允奠定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允、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安排格局供应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③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多劳多得,着重爱护劳动所得,激励勤劳遵守法律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酬劳同步提高,增加劳动者特殊是一线劳动者劳动酬劳,提高劳动酬劳在初级安排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允的重要举措。④要促进收入安排更合理、更有序,激励勤劳致富,爱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整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安排调整职能,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安排调整机制,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安排差距。⑤重视发挥第三次安排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时政术语]促进社会公允正义,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允地惠及在人民群众上。1.按土地要素参加安排成为农村安排的主要方式。[辨清]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学问、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确定酬劳。按劳安排仍旧是我国农村安排的主要方式。2.各类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是我国安排制度的重大变革。[辨清]生产确定安排,生产资料全部制确定安排方式。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参加安排的体现,并没有变更我国“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3.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辨清]收入安排公允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分。应当是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酬劳在再安排中的比重。[辨清]企业职工的劳动酬劳的比重应当提高,但它属于初次安排,而不是再安排。5.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安排公允的根本措施。[辨清]生产确定安排。促进收入安排公允的根本性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预料1结合“三权分置”,考查安排制度的学问和学生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素养1.某村引进公司流转土地用于种植中药材,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同时,不愿流转土地的村民在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自主种植中药材,再由合作社实行保底价格回购。依托这一产业项目,该村摸索出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产业发展得现金、就业务工得薪金、政策奖补得奖金”相结合的“五金”助农模式,多户贫困户得以脱贫。该村的脱贫得益于()①推动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②探究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增加农夫财产性收入③坚持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④创新按劳安排的对象,拓宽农夫就业和收入来源渠道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材料说明该村的脱贫得益于探究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增加农夫财产性收入,坚持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②③符合题意;根据“三权分置”原则,是推动经营权有序流转,非承包权流转,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创新按劳安排的对象,④解除。答案:B预料2依托国家扶贫开发,考查收入安排公允的学问,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素养2.我国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相当于目前整个欧洲国家的人口总和。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的经济意义在于()①促进结构调整,妥当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②提高供应质量,促进社会公允③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消费水平④理顺安排关系,促进社会和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能够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消费水平,还可以理顺安排关系,促进社会和谐,③④正确;通过创新,可以有效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但扶贫开发却无法干脆实现,①错误;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无法干脆实现提高供应质量问题,②错误。答案:D核心考点二财政政策与经济运行考法一对财政政策作用的分析点评多结合减税降费、财政转移支付、各种财政政策等经济政策,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财政政策及其作用的深化理解1.(2024·全国卷Ⅰ)为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中心财政于2007年起先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截至2024年底,农业保险累计支付赔款2400多亿元,服务农户数从0.5亿户次增至1.8亿户次,供应的风险保障从0.1万亿元增加到3.6万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①获得财政补贴,降低成本支出②增加生产投入,促进产业发展③购买农业保险,支付保险费用④转移灾难风险,稳定收入预期A.①→③→④→②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解析:中心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前提是农户购买了农业保险,支付了相应保险费用,才可享受相应的补贴政策,③排第一位,①排其次位。购买农业保险后,当风险发生时,能有效规避风险,转移灾难风险,稳定收入预期,④排第三位。当农户的收入预期向好的时候,农户将进一步增加生产投入,即达到了“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②排第四位。故本题选C。答案:C[素养提升](1)核心素养·科学精神:该题选取比较专业性术语,以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为背景材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理解,同时又考查学生逻辑分析和推断实力,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实力。(2)母题变迁·拓展思维:假如把④改成“规避灾难风险,稳定将来收入”,可以选。考法二对经济运行形势与财政政策之间关系的分析与推断点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高考中多以在经济不断下行(通货膨胀)的背景下采纳扩张(紧缩)性财政政策为载体,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不同经济形势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选择的分析推断2.(2024·全国卷Ⅱ)近三年来,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更如下表所示。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实行的政策措施是()年份指标2015年2024年2024年财政赤字率3%4.2%6.7%通货膨胀率5%7.5%13%①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②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③降低存款打算金率④压缩政府开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央行出售拥有的债券会增加货币回笼,从而削减流通中的货币量,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②正确;压缩政府开支,可以降低财政赤字率,同时也会削减社会总需求,从而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④正确;由于该国赤字率攀升且过高,不应再降税,解除①;该国通货膨胀严峻,应提高存款打算金率,解除③。答案:D[素养提升](1)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本题以财政赤字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学问的实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中学生的辩证思维实力,帮助其坚决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成为有思想的公民。(2)错项解除·消退盲点:为应对通货膨胀可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和降低存款打算金率。提示:为应对通货膨胀必需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即增加收入,压缩支出,同时银行要提高利率,回笼资金。(3)母题变迁·拓展思维:假如将①修改为“提高企业所得税率”,③修改为“提高存款打算金率”,则入选。假如增加⑤“削减财政支出,提高存贷款利率”,则入选。考法三对税收政策调整作用的分析与推断点评常以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的调整为载体,通过选择题(常以传导型试题为主)的形式结合国家宏观调控、财政作用的学问综合考查税收的作用等3.(2024·全国卷Ⅱ)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2024年9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该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①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②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③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④变更金融机构税收负担预期⑤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A.①→②→④→③B.④→③→②→①C.②→③→①→⑤D.⑤→③→②→①解析:①②③④正确,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该税收政策将变更金融机构税收负担预期,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从而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正确的推导依次是④→③→②→①。⑤不符合题意,该税收政策属于财政政策,而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属于货币政策。故选B项。答案:B[素养提升](1)核心素养·科学精神:该题较好地体现了学科间学问的综合交叉运用实力,即相关数学学问来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辩证思维实力,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在实践中增加本事。(2)母题变迁·拓展思维:假如⑤修改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入选。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学问拓展]特殊国债是具有特定用途、服务专项需求的国债,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是国债的一种形式,具有专款专用、资金用途敏捷、不列入财政赤字等特点。近段时间,国务院启动发行抗疫特殊国债,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确保财力下沉,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发力,主动财政政策加码发力,不断释放更加主动的强劲信号,助力“六稳”“六保”效果也渐渐显现。2.财政政策与经济形势的关系[学问拓展](1)正确理解我国的财政赤字。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就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详细分析,不能笼统地说有害还是无害。一般来说,出现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在肯定条件下,国家通过肯定的财政赤字对平衡社会总供应和总需求,实现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会有主动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扩大财政赤字是我国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体现。目前我国实施主动的财政政策,扩大一些财政赤字搞建设,只要能确保资金的投向,不搞重复建设,是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2)正确理解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实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的制度。中心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构成。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是中心对地方的财力补助,不指定用途,地方自主支配;专项转移支付,需按规定用途运用,重点用于教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3.多角度理解财政作用(1)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允、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要根据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楚、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地区的建设,弥补市场调整的不足。(4)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项目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条件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经济过热、供应不足措施增加财政支出、减税削减财政支出、增税目的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5)财政与消费: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时政术语](1)通过财政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和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支出,从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漂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主动的财政政策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助力制造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振兴实体经济。4.全面理解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表现调整经济假如经济发展过热,可以增加税收、削减支出,抑制社会总需求;假如经济发展滞缓,可以削减税收、增加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社会总供应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引导消费通过调整税收,如对奢侈品消费征税、提高烟酒消费税等,可以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维护社会公允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民生支出,调整社会收入安排,维护社会公允引导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调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学问拓展]我国近年来结构性减税的表现及意义(1)对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轻相关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促进生产专业化发展,提高社会化生产水平;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提高小微企业所得税起征点: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减免进出口关税:优化进出口结构,平衡国际收支,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刺激消费,满意消费者需求。(4)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减免中低收入者纳税额,调整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允。1.中心财政突出绿色导向补贴资金,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允正义,能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发展生产力。[辨清]中心财政突出绿色导向补贴资金,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而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允正义;财政收支平衡并非中心财政突出绿色导向补贴资金的目的。2.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呈正相关。[辨清]在安排政策不变的状况下,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呈正相关,而不是与财政收支。3.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应,扩大居民消费。[辨清]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居民消费。4.个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实施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意在优化税种结构,促进纳税人依法自觉纳税,能够增加财政收入,更好发挥财政作用。[辨清]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同时实施专项附加扣除,会使纳税对象的范围削减,在经济发展水平短期内没有大幅提升的前提下,财政收入不能增加,且未体现我国税种的变更。5.“营改增”主动的效应是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辨清]“营改增”有利于优化税种结构,但并不能拓宽财政收入的来源。6.个税新政旨在体现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辨清]个税新政旨在增加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实现安排公允,而不是体现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预料1依托近年来实施主动财政政策这一宏观政策取向,考查财政作用的学问和政治认同素养1.2024年我国实施主动的财政政策要接着“加力提效”,加力就是保持肯定赤字规模,财政收入层面,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专项债规模;提效重点是“精准”,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加力提效”旨在()①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率,充分释放市场活力②加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应,保障民生③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解决市场调整失灵问题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财政支出增加可以促使社会总需求增加,②错误;面对市场调整的失灵,须要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③错误;实施主动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其目的在于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率,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①④正确。答案:A预料2依托2024年政府实施大规模减税的要求,考查税收的作用和科学精神素养2.2024年我国接着实施结构性减税。下列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影响的传导中,正确的是()①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居民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②推动资源税改革→降低资源开采和运用成本→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爱护③健全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整收入安排→扩大社会总消费→促进经济发展④营业税改增值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居民的税收负担,说法错误,应当是提高起征点,①传导错误;推动资源税改革,会提高资源开采和运用成本,从而能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爱护,②传导错误;健全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可以调整收入安排,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③传导正确;营业税改增值税,可以减轻企业税负,增加企业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④传导正确。答案:D主观题常考点——财政与税收(202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3—2025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资料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25年)材料二为推动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至2024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2024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8000亿元。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接着稳定增长,2024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8%,2024年比上年增长7.4%。(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审设问1.学问限定:经济信息、经济联系。2.设问类型:是什么。3.问题指向:第一问: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其次问: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提信息信息1:“2013—2025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状况”。信息2:“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信息3:“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接着稳定增长”续上表调学问1.财政收入、财政与税收的关系。2.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促进转型升级。3.激励创新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成答案(1)2013—2025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2)①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扩大生产规模;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②能激励创新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2024·广东汕头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减税降费劲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支配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2024年接着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料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将来。主动的财政政策要更加主动有为。通过适当提高赤字率,2024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支配,缓解财政收支冲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当年赤字和特殊国债筹集的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有利于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对冲企业经营压力。(1)简要说明我国减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学问,说明实施减税政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缘由。答案:(1)①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安排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推行结构性减税的财政政策,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会遇到肯定的压力。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随着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向好,这又为我国财政收入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①实施减税政策有利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加企业发展预期,促进扩大就业,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振实体经济,激发企业活力。②下调增值税税率,提高免税标准,能够增加企业“获得感”,切实降低企业财务负担。初创企业大幅度减税,能够降低初创企业创业成本,激发投资热忱,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财政政策更加精准发力确保“六保六稳”落地生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截至2024年2月25日,各级财政已支配疫情防控补助资金超过1000亿元,保障疫情防控须要。从2024年1月底至2月,相关部门连续密集出台了几十项财税政策,涉及税收、社会保险缴费、支出等,截至今年4月,全国减税降费已超9000亿元①。主动的财政政策要更加主动有为②:重点支持一些行业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集中运用部分中心部门筹建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点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财政政策更要大力提质增效,强化“六稳”③(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留意与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③。一笔笔真金白银投向抗疫一线,一项项惠企惠民政策护航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改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供应了有力支撑,与其他宏观政策手段一道,发挥乘数效应,在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更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eq\x(\a\al(获得,信息))信息①:全国减税降费已超9000亿元。信息②:主动的财政政策要更加主动有为。信息③:财政政策更要大力提质增效eq\x(\a\al(提出,问题))eq\x(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主动的财政政策是如何提质增效的)eq\x(\a\al(调动,学问))①减税降费对经济发展和个人就业的作用。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允、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eq\x(\a\al(生成,答案))①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